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_第1章_材料与社会(3)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和工程导论(ppt 16页)

材料科学和工程导论(ppt 16页)
4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 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和划 时代的标志。材料和能源、信息被 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
5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一种重要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 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 个新水平,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 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 变革,甚至引起一次世界性的技术 变革,从而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推向前进。
学 与 工

结构
陶瓷 电子材料 金属 高分子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纵向或横向分类方法
15
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 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 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人生就有 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 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 信念。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 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 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无 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
进行改革;
• 按照“四要素”原则重新构建材料科学与
工程的大材料学科。
13
基本性能效能
ba
受环境影响 (气氛 温度
受力状态)
成合分成/制备
组织结构
制备与 加工
结构效/能成分 (使用性能)
性质
理论及材料 与工艺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


四 加工

要 素 性能
6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发 展,反映了学科发展从细分 到整合(综合)的基本规律。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大一材料导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材料导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材料导论知识点总结材料导论是大一学生学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必修课程的第一个核心科目。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所包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而材料的结构则指材料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了解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2. 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性、电导率等。

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材料。

3.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熟悉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助于我们设计和优化使用合适材料的结构。

热处理是改变材料组织和性能的一种方法,包括退火、淬火、时效等。

掌握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5.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的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不可逆的化学、电化学变化。

了解材料的腐蚀行为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护措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6. 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密切相关,不同结构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新型材料,并预测材料在特定应用中的性能。

7. 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材料中晶粒的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

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的各种性能,例如光学性能、磁性能等。

相图是描述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成分条件下的相变规律的图表。

研究材料的相图可以为我们合理选择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9. 材料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了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有助于我们应用于各种领域。

10. 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在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中,应注重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包括资源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等。

关注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大一材料导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1导论_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1导论_

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技术,铁中 的碳氧化可以得到钢,钢铁时代来临了。
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完全改变了土木工程,人类的建筑 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 铝材料的广泛使用 使人们迎来了航空时代。
硅的半导体特性的发现,使计算机大量普及,这是信 息时代来临的基础。材料的进步,带动了人类社会的 进步。
7、材料主要发展趋势
(1)材料科学技术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2)材料的合成及制备科学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得
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3)材料表征和评价科学技术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
基础; (4)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5)纳米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引人关注;
(6)新材料向高性能、低成本和复合化、集成化、低 维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大批重大的、影响深远的 新材料相继涌现,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挥重要作用;
镍氢电池
出于镉有毒,镍镉高容量可再充式电池因 废电池处理复杂已处于被淘汰的阶段。因此金 属氢化物镍氢电池发展迅速,基本化学过程是:
NiOH
1 2
H2
放电
充电
Ni(OH )2
纳米材料
纳米是长度单位,大小为十亿分之一米 (10-9m),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
发生显著变化。
多样的碳纳米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材料专业导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材料科学与 工程概论
高分子材料
材料之美~~
硼氮共掺杂石墨纳米管封装中空过渡 金属氧化物(tmo)纳米
绪论
1 、 什么是材料?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MSE) 3、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 4 材料的分类 5、MSE的研究方法 6 、材料科学研究现状 7、材料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材料与社会的关系材料是指能为人类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减少,材料工业的发达,材料的定义必须考虑其经济和社会因素。

因而材料的定义发展为: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够接受的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材料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标志.本文探讨了新型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新型材料的发展创新是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防现代化的保证;同时也改变着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支撑人类生存大厦的主要有材料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

这些技术支持着上到航天技术、下到海洋技术。

而这些技术无一不是以材料物质为基础的。

材料按实用性大致可分为金属材料、陶器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它们构成的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常用的铁、铜、铝及其合金等;陶器材料包括氧化物、碳化物及氮化物等;高分子材料指化学聚合物。

按使用性能,材料又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类。

材料由于社会共同发展。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综观人类发展和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材料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

一万年前,人类使用石头作为日常生活工具,人类进入了旧器时代,人类战争也进入了冷兵器时代。

7000年前人类在烧制陶器的同时创造了炼铜技术,青铜制品广泛地得到应用,同时又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同时火药的发吗明又使人类战争进入了杀伤力更强的热兵器时代。

5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铁,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明了炼钢技术。

十九世纪中期转炉、平炉炼钢的发展使得世界钢产量迅猛增加,大大促进了机械、铁路交通的发展。

随着二十世纪中期合金钢的大量使用,人类又进入钢铁时代,钢铁在人类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16.15)
Ect=EmEf/(VmEf+VfEm)
=EmEf/[(1-Vf)Ef+VfEm] 例题16.2
(16.16)
假设例题16.1中,应力变为轴向加载,计 算复合材料轴向弹性模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轴向拉伸强度:
连续、取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轴向加载, 强度是应力-应变曲线上最大应力(图 16.9b),对应于纤维断裂,而且标志着复 合材料失效的起始点。表17.1 列出了三种 普通纤维复合材料的轴向和横向拉伸强度 值。这种类型复合材料的失效是一个相对 复杂的过程,而且几种失效模式都有可能。 对一种具体的复合材料,起用那种模式由 纤维和基体的特性以及纤维-基体界面键 合的本质和强度决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图16.9 (a) 脆性纤维和延性基体材料的应力-应 变曲线;(b)取向排列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 曲线,单轴应力沿取材向料科学排与工程列导论方向施加。
当纤维开始断裂时,复合材料失效开始 启动,这对应于图16.9b 中应变大约为εf* 点。由于下面几个原因,复合材料失效 不是灾难性的。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纤维 同时断裂,因为脆性纤维材料的断裂强 度总有差别。其次,即使纤维断裂后, 基体仍然完整,因为εf*<εm*(图16.9a)。 因此这些断裂的纤维比原来的长度短, 仍然镶嵌在完整的基体内,因而当基体 继续塑性变形时,能够承受减弱的载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如果我们假设εf*<εm*图16.9a (这是通常的 情形),那么纤维先于基体失效。一旦纤
维断裂后,纤维承受的绝大部分载荷将传
递给基体,如果这种情形属实,可以将这
种类型复合材料的应力表达式16.7 改编成下
面的复合材料轴向强度表达式,σcl*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及总结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及总结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及总结内容:学习材料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到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的:材料类专业的入门课及专业基础课之一。

了解材料的基本知识,逐步扩大材料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材料问题的初步能力。

1、材料的定义与分类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

材料与物质的区别:①对材料而言,可采用“好”或“不好”等字眼加以评价,对物质则不能这样;②材料总是和一定的用途相的;③材料可由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构成;④同一种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的不同,可成为用途各异的不同类型的材料。

按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按材料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使用领域:建筑材料、电子材料、耐火材料、医用材料……2、材料的地位和作用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标志。

材料、能源、信息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一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大大地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而把人类物质文明推向前进。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材料的发展史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 •、半导体时代新材料是高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工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先导3、材料的性质材料性质:是材料的功能特性和效应的描述,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材料性质描述:力学性质: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性即为材料的力学性质。

(1)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应力与应变(即与应力相对应的单位变形量)的比值,用E表示,即:(2)强度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有多种强度类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叫屈服强度,用σs表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1 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材料科学虽然是一门基础科学,但是它涉及到诸如本课程的基本概念:表面物理学、表面化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同时也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深海和深空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1.1材料与人类文明一、材料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贡献)--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合成材料时代、复合材料时代……陶器(china) 1.陶器出現是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2.据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中国的陶器制作至少已8000年以上的历史。

青铜:第一种合金1.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

2.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3.到春秋战国時期,齐国工匠总结科技经验写成的《考工记》一书中,提出了「金有六齐」,这是世界科技史上最早的冶铜经验总结。

二、材料与人类现代文明--材料是发展高科技的先导和基石(一)支撑人类现代文明大厦的四大支柱技术1.材料科学与技术2.生物科学与技术3.能源科学与技术4.信息科学与技术* 其中材料是基础!材料的应用:计算机与材料;飞机和材料;复合科学材料能源。

(二)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1.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2.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3.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4.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

1.2材料科学概论化学成分不同的材料其性能也不相同。

但对于同一成分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也可以使其性能发生极大的变化。

*可见,除化学成分外,材料内部的结构和组织状态也是决定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 MSE )四要素: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成分与组织结构;材料特性;服役行为与使用寿命。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矫顽力:使剩磁降低为零所需要的磁场强度。 磁滞特性 软磁材料 硬磁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磁学性能
磁性无机材料一般是含铁及其它元素的复合氧化物,通常称为铁氧体 亚铁磁性
高分子材料的磁学性能 1、大多数体系为抗磁性材料 2、顺磁性仅存在于两类有机物 含有过渡金属 含有属于定域态或较少离域的未成对电子 (不饱和键、自由基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组成要素: 成分 结构 合成加工 使用效能
是各学科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固体物理、无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物质结构 和性质
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学
材料的制备 结构与性能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陶瓷材料之间的共性规律
材 料 科 学
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 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韧性表征和意义
断裂韧性:抵抗裂纹失稳扩展而断裂的能力。 断裂:裂纹产生,扩展超过临界尺寸,失稳快速扩展断裂。
KI 应力场强因子 KIC 临界应力场强因子 裂纹扩展的临界状态对应的场强因子,代表材料的断裂韧性。
KI 应力场强因子 外加应力
决定电导率的基本参数 parameters 载流子类型 charge carrier—— 电子、空穴、正离子、负离子 载流子数 charge carrier density----n, 个/m3 载流子迁移率 electron mobility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理想情况下,导电聚合物具有金属导电性,且重量轻、易加工、材料来源广等特点 。 用作电极、电磁波屏蔽、抗静电材料等 半导体器件和发光器件方面得应用 聚合物电池、电致变色显示器、 电化学传感器、场效应管、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LED)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1章 材料与社会(1)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1章 材料与社会(1)

• 第二篇 传统材料
–第四章 金属材料 –第五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六章 高分子材料 –第七章 复合材料
10
–第十二章 纳米材料
–第十三章 智能材料 • 第四篇 材料专业的设置 –第十四章 材料类专业设置
主要参考书目
许并社. 材料概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9.0元). 施惠生. 材料概论[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6.0元). 杜双明, 王晓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 2011 (¥30.0元). 郑子樵, 封孝信,方鹏飞. 新材料概论[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8.0元). 徐晓虹, 等. 材料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8.4元). 顾家琳, 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2.0元). 杜彦良, 张光磊. 现代材料概论[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45.0 元). 许并社. 材料科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19.0元) .
总之,"导论"的作用已由概要介绍一篇文章或一
本书,发展到用一本书来介绍一门学科专业了。
9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 第一篇 概论
–第一章 材料与社会 –第二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纲要 –第三章 材料工艺
• 第三篇 新材料
–第八章 高性能结构材料 –第九章 新能源材料 –第十章 信息功能材料 –第十一章 生物医用材料什么是“ Nhomakorabea能材料” ?
以特殊的电学性能或各种电效应作为主要性能指标的一 类材料。
1.1.2 材料的分类

材料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材料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第25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聚丙稀短纤维
一些典型的高聚物材料
第26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合成橡胶轮胎
第27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衣服 纤维
第28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三、聚合物的应用
塑 钢 窗
塑料的应用
第29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塑 料 的 应 用
第30页/共89页
结束动画图片
塑料的应用
往往伴随化学变化。 • 材料的特点往往是为获得产品,一般从材料
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第6页/共89页
3. 材料与物质
材料与物质(Materials and Matter) 材料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同一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
可以得到用途各异、类型不同的材料。
第7页/共89页
材料重要性
b. 导体材料,电线芯(铜) c. 工具
第79页/共89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
Inorganic nonmetals
分类(按成分,化学结构和用途分四大类) 混凝土(水泥) 玻璃 Glass 硅及耐火材料 Silicon 陶瓷(器) Ceramics
传统陶瓷(天然硅酸盐矿):各中粘土烧制而成。 (Silicate Ceramics)
Biomaterials are employed in components implanted into the human body for replacement of diseased or damaged body parts.
• Advanced materials
Materials that are utilized in high-technology (or high-tech) applications are sometimes termed advanced materials.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总复习课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总复习课件
Atomic radius – The apparent radius of an atom, typically
calculat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he unit cell, using closepacked directions (depends upon coordination number).
Lect.4 Lect.5 Lect.6
Part 3:
Engineering Materials
Chapt.13 Heat Treatment of Steels & Cast Irons Chapt.14 Nonferrous Alloys Chapt.17 Composites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总复习课件
ba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 Points, directions & planes in unit cells or crystal structure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总复习课件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based on the type of atomic order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 Materials Science:
• • Investigate the material structures • • Understand how the material behaves/works in a scientific way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总复习课件
Atomic & Ionic Arrangements
— Lattice(晶格/点阵), basis (阵型), unit cells(晶胞),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_第1章_材料与社会(3)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_第1章_材料与社会(3)

新材料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
推动社会进步
62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依据应用对象对材料提出的力学 性能和功能要求对材料进行开发,而很少顾及材料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1)生产—传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
源,还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 和污水等; 2)使用—有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有害的物质; 3)废弃—废弃后的材料被随地堆放,又成为环境污染源。
先进的航天飞行器离不开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耐 腐蚀、耐烧蚀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实现能源转换的各种功能材料。
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无一例外地都需要依赖 适当的手段才能实现。可见,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对人类 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5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56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中国:我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1986年,我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划)”,即把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 术、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八大高科技技 术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1997年,我国又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其中同样把新材料的研发放在突出位置。 在各级各类的科技计划中,新材料都是重点支持的领域。
稀释及转化; 第三,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精神享受。
67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由于资源过度消耗、人口激增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 目前全球有十大环境污染问题,包括:
– 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 –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 森林面积锐减; – 大气污染状况持续恶化; – 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 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断增加; – 酸雨蔓延; – 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 臭氧层不断破坏; – 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材料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小时))课程类型:专业平台课(54(54小时主讲人:杨振国室407室办公室:先进材料楼407电话:65642523话: zgyang@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电子信箱::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课教参考1. W. F. Smith & J. Hasgemi,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ed)McGraw Hill and Engineering (4th ed) , McGraw Hill , ed) , McGraw Hill , 20062006 2. 石德珂主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R.W. Cahn, The Coming of Materials Science, Elsevier, 2001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注:(中译本)《走进材料科学走进材料科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冯端、师昌绪、刘治国,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5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5. 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6. 胡赓祥、蔡珣主编,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1课教参考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7. 顾家琳编著,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J. P. Schaffer,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9Materials,McGraw注:《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中译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D. R. AskelandAskeland,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9. D. R.9D R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5th), Nelson , Division of Thomson Limited, 200610. W. D. CallisterCallister,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10. W. D.Int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gs Inc.,200711. Y.W. Chuang,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7本课程网址:http://10.108.0.74/s/255/t/550/main.jspy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材料与物质1.1 材料与物质材料的分类1.2 材料的分类会1.3 材料与社会发展1.4 材料科学与工程1.5 材料科学在工程中的作用1.6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点1.1 材料与物质●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提纲part 1 + part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提纲part 1 + part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提纲《概论,金属材料部分》1.什么是材料?2.什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3.传统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要素4.画出两种扩展模型5.材料的分类标准哪些?6.材料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7.FCC BCC HCP 结构8.什么是相图,它在材料研究开发中的作用。

9.从化学键的角度说明为什么金属材料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10.根据Fe-C相图对铁基材料进行分类11.什么是有色金属,写出15种有色金属的名字和元素符号。

12.什么是稀土元素,结合电子结构说明,为什么它在各行各业种都有广泛的应用。

13.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的基本物理化学原理14.铝冶金流程图,由铝土矿制备Al2O3,进一步制备Al板带箔材的基本物理化学原理。

15.金属材料制备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16.铝合金的分类,依据是什么?17.航空航天用金属结构材料的发展趋势。

18.请说明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对铜合金性能有何要求。

19.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现状,生产工艺和投资案例分析。

20.金属材料腐蚀的种类。

21.高性能炭/炭航空刹车材料的制备技术22.简述一下我国金属材料现状和对策。

(是金属材料的生产大国,钢4亿多吨,有色金属1200万吨以上,但还不是生产强国。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材料的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注意资源的综合利用。

)23.什么叫复合材料?它的复合原理包含哪些?24.什么叫纳米材料,由于哪些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可能具有特殊性能。

25.什么叫非晶态材料(Bulk metallic glasses),它可能具有哪些特殊性能?26.什么叫生物材料,它有什么发展前景?27.我们的海量硬盘得益于一项什么科学技术,简单叙述其基本构成和原理。

最近我国材料科学家(谁)在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空缺6年的历史,这些成功范例,给予我们材料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结合这些事例,谈谈您对材料科学促进社会进步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章 绪论-材料科学导论2013年春季

第一章 绪论-材料科学导论2013年春季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施鹰
12
6
1.1.2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技术先导。材料的使用、发展一直都是作为区分人类 文明的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 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其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 器时代。 在近代,材料的种类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 很难用一种材料来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施鹰
10
5
原料(Raw Materials)与材料
原料一般不是为获得产品,而是生产材料, 往往伴随化学变化。 材料的特点往往是为获得产品,一般从材料 到产品的转变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
材料与物质(Materials and Matter)
材料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同一物质由于制备方法或加工方法不同可以 得到用途各异、类型不同的材料。
材料科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授 课 教 师:施 鹰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材料系
E-mail : yshi@
1
本课程的内容
材料科学中的基本共性规律,即材料的结构、 组成、制备(工艺)条件、性能及其相互之 间关系。 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种类、材料晶体结构、 缺陷化学、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扩散、相关 系与相图和四大类材料的基础性能等知识。 使同学对材料科学有一个全面的、初步的了 解,为今后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22
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施鹰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MSE)的发展过程
19世纪中叶,钢铁生产促使金相学诞生; 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建立了合金热力学,确立了初 步的铁-碳相图; 1912年,X射线衍射技术使材料结构研究推进到原子尺 寸,推动了金属学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目前,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 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因此,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都必须 考虑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需加强研究材料-环境-社会三 者间的相互关系,注意材料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确保人 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4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工业”三废”
泛,电视机、计算机,电动机等都离不开 各种磁性材料。
稀土NdFeB永磁合金
49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4)超导技术的开发 自1911年发现超导现象以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超导
材料所达到的最高临界温度仅有23.2K,还没有脱离液氦温度。 1986年,由于人们发现了氧化物超导体,超导材料才有了重 大突破,此后,超导温度跳跃式地升高到95~100K,已达到 液氮温区。超导技术的引入,将会使许多方面发生飞跃式发 展。
56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中国:我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1986年,我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划)”,即把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 术、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八大高科技技 术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1997年,我国又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其中同样把新材料的研发放在突出位置。 在各级各类的科技计划中,新材料都是重点支持的领域。
57
பைடு நூலகம்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材料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技发展的先导。 我国是材料大国,但不是材料强国。
“神舟六号”飞船始返前后图片
58
§1.2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1.2.3 新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
作用。 电子管 → 晶体管 → 集成电路时代
电子管 ——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钨、钼电极 47
锗、硅半导体 单晶硅片,高纯钛、SiO2、铬薄膜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2)光通信的产生和发展
信息材料指用于信息的探测、传输、显示、 运算和处理的光电信息材料。
主要包括监测和传感(获取)信息的材料、传 输信息的材料、存储信息的材料、运算和处理信 息的材料。
§1.2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 材料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又是社会现代化
的物质基础。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根本上反映 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
46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1)电子技术的发展 新材料的研发对电子工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决定性
稀释及转化; 第三,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精神享受。
67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由于资源过度消耗、人口激增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 目前全球有十大环境污染问题,包括:
– 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 –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 森林面积锐减; – 大气污染状况持续恶化; – 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 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断增加; – 酸雨蔓延; – 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 臭氧层不断破坏; – 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
◆ 不但讲科学技术效益、经济效益,还要将社会效 益,将材料科技与产业具体目标和各国、各地区 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71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2. 生态环境材料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材料与工程的最新趋势。 生态环境材料:同时具有优良使用性能和最佳 环境协调性能的材料。其特征:
68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尽管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治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 种环境污染。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 脆弱,发展水平低。因此,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努力 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寻求环境与社会、经济、人口相协调的可 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环境污 染的实质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 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同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 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对人类活动而言,环境一般有三个作用: 首先,环境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人类从
事生产和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消纳、
1986年,《科学的美国人》杂志指出:“先进材料对 未来的宇航、电子设备、汽车以及其他工业的发展是必要 的,材料科学的进展决定了经济关键部门增长速度的极限 范围。”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 是材料推动的结果!
53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 18世纪后期 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高炉、转炉、平炉制造优质钢材的工业化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美国:美国商业部公布的一个资料表明,2000年,先进材料
在美国12项新兴技术中的产值居于首位,即在3560亿 美元中,先进材料占1500亿美元,占42%。从全世界 来看,先进材料产值为4000亿美元,占整个新兴技术 产值10000亿美元的40%。 日本:1981年,日本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三个领域:新材 料、新装置和生物技术,并宣称将开发、加工和制造 先进材料作为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国家战略的基石。 在日本的未来工业规划的基础技术中,11个主要项目 中有7个项目是基于材料之上的。
①资源、能源消耗少,生态和环境污染小;
②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化和可循环利用; ③在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利用的整个寿 命周期 中均与环境协调共存。
72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途径: 或开发新材料; 或改进、改造传统材料(达到节约资料 并与环境协调)。
4倍因子理论:半份消耗,倍数产出→其结果4倍 产出(同样资源消耗水平)。
新材料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
推动社会进步
62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概述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依据应用对象对材料提出的力学 性能和功能要求对材料进行开发,而很少顾及材料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1)生产—传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
源,还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 和污水等; 2)使用—有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有毒有害的物质; 3)废弃—废弃后的材料被随地堆放,又成为环境污染源。
自1972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下,各国政 府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社会的 发展进入了深刻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保持生态平衡,追求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愈来愈受到 人们的普遍重视。
三高一低的结构材料(高强度、高模量、 耐高温、低密度)。
51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在美国卡拉维纳尔角航天基地待升空的航天飞机。 应用了成千上万种材料,特别是一些高技术的新型材料。
52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材料,特别是新材料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新 材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国家委员会的一份研究 报告指出,先进材料和先进材料工艺对国家的生活水平、 安全及经济实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废水
废气
65
废渣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 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使用—废物丢弃。
➢ 与材料相关的产业既是资源消耗的大户,也是能源消 耗的大户,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思路:
➢ 一个生产过程的输出变为另一个(生 产) 过程的输 入,一个过程的废物变成另一个过程的原料。
➢ 清洁生产、无害循环。
66
超导电缆
50
已安装调试的超导电缆系统
1.2.2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5)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 航空航天材料主要包括新型金属材料
(如先进铝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 高熔点合金、铍及其合金)、烧蚀防热材料 和新型复合材料
此外,还包括一些功能材料,如涂层材 料、隔热材料、透明材料、阻尼材料、密封 材料、润滑材料、粘合剂材料等。这些材料 大部分属于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也有少 量是阻尼合金等金属材料。
总之,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 强劲推动力量。新材料作为科技革命与创新的基石,它的 开发与应用因此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没有新 材料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现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61
1.2.3 新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次技术革命 19世纪末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远距离输送电材料以及通讯、照明用材料
•第三次技术革命 20世纪中期 原子能应用为主要标志 合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化
•第四次技术革命 20世纪70年代 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生物工程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 相关的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
1.2.3 新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1)新材料在相关产业部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这些部门的 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对 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另一方面,新材料在社会生产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还 大大节省了地球上十分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延缓了其衰 竭速度,降低了生产中的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 境的污染,维护了生态平衡。
69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废 物 再 利 用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它只是没有被人们认识! 垃圾只是堆错地方的资源!
70
§1.3 材料与生态环境
● 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环境材料
1. 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保证材料性能的同时,尽可能节约资源与减少环 境污染,改变片面追求性能的旧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