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题型及解题技巧38375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含义题型讲解(有答案)

(5)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6)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回答含义题时,学生容易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①浅层含义遗漏②修辞手法遗漏③情感主旨的结合不够贴切等。
一、理解词语含义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表现主旨的词语:从本义入手,找到相关语境;明确词语地位,是标题、主旨词还是情感词;从相关语句的语境中体验其情感。
2.运用修辞的词语:理解词语本义;联系语境分析修辞;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造成拟人效果,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多方位,多角度自由抒情。
(8)某个景/物的作用
照应标题,升华主题
行文线索,贯穿全文
象征……
表达了…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9)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感慨万千。
(10)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写景状物 议论文 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一、赏析题(妙辞+妙词)(一)妙辞技巧:修辞手法+效果+主体特征(由表及里)+情感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妙词技巧:解释加点字的含义+词语运用的手法+效果+描写对象的主体特征(由表及里)+情感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作用题(一)插入性语段作用题技巧:1.内容上:句子表现的句意+对主体特征或主旨的表现力+体现的作者情感开篇点题,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作铺垫承上启下2.结构上中间前后照应为下文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点题,揭示或深化文章中心思想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3.形式上:运用的手法,常见的为比喻和对比,目的是突出主体的特征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环境描写的作用技巧:1.表现了环境的……特征;或者渲染烘托了……的环境氛围 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4.深化作品主题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三)标题作用题技巧:1.内容上:运用了……的手法(比喻、一语双关、借代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由表及里),表达了……情感。
2.形式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结构上:点明了主要事件是……,是全文写作线索,贯穿全文。
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四)多次描写作用题技巧:1.是全文的写作线索,贯穿全文。
2.突出强调……(主旨或主体特征),表达……的情感。
3.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议论文考点之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类型1寻找文章论点策略:(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3)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吸引人、感染人,传递作者情意的阅读目的。
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的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句子含义的解答:(如2010年第8题)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题,2009年第7题,2010年第7题)(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007年第9题)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结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年第14题,2007年第11题,2006年第8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年第12题)运用的方法+具体内容+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2009年第10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写景状物散文题型及解题技巧38375知识分享

题型一:分析景或物的形象
09年全国卷《岳桦》
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 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 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 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 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提示】手法名称+阐释手法+表现效果(即好处)
见《全品》151页
06年江西卷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题目范围】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 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 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 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 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 商量,耳语,很快放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 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 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十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 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 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 (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3)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 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
小结3:考查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结 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好文章两者应该 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托物言志类散文一般都有比 较明晰的线索。此类文章经常以“事物”或“作 者对事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在阅读 这类文章时,能否找出文章贯穿全文的脉络并清 晰地整理出来,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一个 方面。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一、写景类文章分三类:游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活周边的景物.二、状物类文章分三类: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写景类文章1、描写顺序:空间顺序观察先后顺序(游记类)时间推移顺序(四季)《四季之美》”事物的不同类型2、写景类文章结构:总分结构《桂林山水》移位换景3、思想感情: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4.写作手法拟人二、状物类文章1、理解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写静物:按照外形,结构.用途目的要求:写动物:按照外形、动态、生活习性写植物:按照形状、颜色、滋味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或根,茎、叶、花、果2、抓事物特点,理解习作目的阅读文章时,通过事物形态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表什么志。
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治句,特别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语句。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一分一总.答题技巧:(把握主要内容)一、读文章: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2为什么要写本文?3.怎样本文的 ?(把握中心主旨) (我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情因景生,写景状物一抒情三.抓词句1、抓体现内容.情感的句子.圈画中心句、题句、概括、抒情句,2、段落之间关系:总分取总,并列合并层进取后,因果取果。
课题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
日的频求,2.抓概括景物特点的词:0.仔细审题国找问题对应的文段的.筛选相立信息.整合符合题于要求的答案。
汗意使用原文词的的一定使用文中词句。
四.析手法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氖,烘托人物心情首句提纲帮领、引出下文,为后做做铺坠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土文,使文牵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docx

写景状物散文解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景物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景、民俗貌当作主要描写象,写出它的形声色味、情特性,充分展示其采魅力,以吸引人、感染人,作者情意的目的。
此散文通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作者此地、此景的喜之情或以索,或移步景以空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作者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型及解技巧:一、句子含的解答:(如2010年第8)的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或短用了比、比、借代、象征等表方法。
答,把它所指的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2009年第7,2010年第7)( 1)它本身的作用;( 2)合句子境。
1.比、人:生形象;答格式:生形象地写出了+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加气、一气呵成等;答格式:了+象+特性3.:引起者注意和思考;答格式:引起者+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加气等;4.比:了⋯⋯突出了⋯⋯5.反复:了⋯⋯加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007 年第 9 )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 年第 14 题, 2007 年第 11 题, 2006 年第 8 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 年第 12 题)运用的方法 +具体内容 +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 2009 年第 10 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解题思路和关键:一、读文本初读,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圈画关键词或句子,做到心中清楚:1)每节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3)怎样来写作本文的?(找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就写景状物类散文来说,景因情生,景随情变,情景关系十分紧密。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
在阅读时,要
注意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通过描写想要
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要注意细节,包括事物的外貌、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等,还有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往往是为了
表达作者的情感、情绪或者主题。
要理解作者通过描写想要传达给
读者怎样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进一步,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在回答问题时,要用自己的语言
把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再现出来,尽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来
表达。
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不要离题或者曲解原文的意思。
此外,要注重细节的描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描写的细节,包括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等,以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这些细节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最后,要注重结构的安排。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结构的安排,首先要有一个引子,介绍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然后逐步展开,把描
写的内容一一呈现出来,最后要有一个总结,表达自己对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需要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注重细节的描绘,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合理安排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解题方法 1、研读题干(题目) ,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摘关键句 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 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 方法:1、看标题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表现手法: 3、准确表达。
( 1) 摘关键词、看注释、看过度句(段)、看开头结尾句、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四、写景状物+作者技法)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写景状物类散文解题技巧

“状物类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解题思路探究】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解题思路自然与现代文常规解题思路并行不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也就有其自身的破解之法,现将具体方法剖析如下:1、立足整体,把握形象。
整体关照乃能高屋建瓴,前后贯通,把住文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形象才能全面完整。
而写景状物散文的形象较之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
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内在含蕴等是阅读好此类文章的根本。
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瓦独到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等特性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再如辽宁卷《杨柳》,杨柳的“贱”及“下垂”的姿态,有别于一般花木的娇贵和贪图自己的光荣而忘本的形象,又何尝不是解读作者写作意图的钥匙?2、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
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
二者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
3、合理联想,揽旨品趣。
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
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
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理解“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一句的含义,就需要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进而理解到是“瓦”真实的记录了“我”的童年,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4、明确技法,析其效果。
此类散文无不用到许多技法且涉及到它们的试题甚多。
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
【答题失误疗救】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有的学生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被局部信息所囿,不见全体,漏洞百出。
对策:增强整体意识和“区间”意识,立足整体,“高瞻远瞩”、“瞻前顾后”。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描绘景物为主得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得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吸引人、感染人,传递作者情意得阅读目得.此类散文通过描写外在得自然景物来表现作者对此地、此景得喜爱之情或以时间为线索,或移步换景以空间为线索。
常运用象征与比拟得手法,把作者得思想寓于形象得外物之中,就是以外在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生命得真理得感悟。
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句子含义得解答:(如2010年第8题)这样得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得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二、修辞手法得作用:(如2004年第10题,2009年第7题,2010年第7题)(1)它本身得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得注意与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在文中得作用:(2007年第9题)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结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得归纳综合(2004年第14题,2007年第11题,2006年第8题)不要漏掉文中得信息,提炼自然段得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得就是赏析(2009年第12题)运用得方法+具体内容+作者情感常用得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六、写景技巧:(2009年第10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类散文专题知识点一:写景状物类散文【知识梳理】一、什么叫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依托,抒情阐理是目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景物(对象)—特征—寄托的“情”“理”二、写景状物散文的行文思路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言志,升华主旨三、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1、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
(通过标题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判断。
)2、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
(摘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找到答案区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4、把握文章结构:沿着由实——虚的顺序去分析,找到由实——虚的过渡段即可。
5、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开头结尾句、抒情议论句。
)6、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弄清实写部分景、物的特点,理解虚写部分景、物隐含的深意。
主旨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四、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特点1、表现手法的运用。
常用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表达有深层含义。
多用修辞手法,或者具有深层含义、双关意义。
(采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哲理句要结合主旨回答,体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含蓄表达作者的情感。
品析描写句,要注意关键词。
什么描写手法(或者动词、形容词)+作用+情感)。
3、语言优美含蓄,富有深意。
(1)用词之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成渝等。
(2)修辞之美——常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散文考点、题型及解题指导ppt

写景状物散文考点、题型及 解题指导
一 知识掠影
1、散文概念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 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 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的一种文体。
2、散文特点:
•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 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或记 叙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散文分类
1.按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春》《紫藤萝瀑布》 (2)叙事散文:《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 《散步》 (3)议论散文:《谈生命》《敬畏自然》
2.按所写内容分 (1)写景散文:《春》《济南的冬天》 (2)状物散文:《贝壳》《蝉》 (3)叙事散文:《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 《散步》 (4)说理散文:《人生》
4、写景状物散文概念: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
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
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
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5、写景状物散文——要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 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 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二 考点透视
(一)考纲说明: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4、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5、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 疑问。 7、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8、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作出分析。 9、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0、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1、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含义题型讲解(有答案)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造成拟人效果,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多方位,多角度自由抒情。
(8)某个景/物的作用
照应标题,升华主题
行文线索,贯穿全文
象征……
表达了…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初中中考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指导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指导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考写景状物类作品(散文)的阅读方法。
2.探究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并完成习题。
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学习1.说说自己在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回忆写景状物散文有哪些考点。
2. 阅读《塞外的春天》,完成题目。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
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
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
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
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草芽。
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
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
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妇人。
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
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草,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
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得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得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得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 1、瞧标题2、瞧注释3、瞧过度句(段)4、瞧开头结尾句5、瞧抒情议论句6、瞧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得异同.)领会为什么写得题型(领会作者得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得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就是为了写人,就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得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得写作上,作者常常就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得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得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得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得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得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得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得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得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得,要还原它得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得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得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得作用:内容上得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得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得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得作用:一般应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去分析.1、答内容上得作用(有两点.):应从句子或段落表达得句意或段意+与主题得关系上分析考虑。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套路及答题示例

初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理解(一)、散文常识概念: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要素:1、景、物:景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写景状物散文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1)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
(2)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
(3)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致。
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1)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2)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3)按空间顺序写。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写。
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一分结构。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三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状物的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景状物散文题型及解题技巧课件

辩证(对比)思维:作者首先正面提出诚意是品质,也是态度的观点,然后指出有成一批品性的人也会有撒谎的态度,进而批驳有人讲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的认识误区,将正误观点对比分析,思维严谨,说服力强。 包容态度:从文中“一般常人都沉浮在这两界之间”,“出于处事的或社交的必要”,适当地“加减他们的诚意”,“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等语来看,作者是以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诚意的。
抓住角度: 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 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 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㈠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02
08全国卷《马缨花》
题型三:分析文章主旨
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第二问: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小结2:考查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01
写景状物类散文与一般散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需要借助某种思想情感“载体”来寄托自己的情志,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寄托在对这种“载体”的描绘中,较一般散文表情达意的方式更含蓄更隐晦,能否读懂作者寄托在物象之中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是检验考生阅读理解能力高下的重要依据。因此这类散文特别强调对理解文章主旨的考查。
【优秀资料】写景状物散文题型及解题技巧PPT

注意回答结构时的术语:总结、起领、承上启下、揭示中心、照应、铺垫、伏笔、悬念、突转等。
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岳桦比作 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岳桦比作风,比作一种精神,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第二问:①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岳桦人的形象, 小结1: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1分
(5分)(20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能否找出文章贯穿全文的脉络并清晰地整理出来,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小结1: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 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 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 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 托之意有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 把握是托物言志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题型一:分析景或物的形象
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风,比作一种精神,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 (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黄金树比作“伞兵”把树叶比作“美羽”,使用了比喻; “准备跳伞”“商量”“耳语”等词将黄金树的树叶拟人化,使 用了拟人(点明何处用了该手法)
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 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突出事物何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表达何感情),
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表达效果)
小结2:考查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写景状物类散文与一般散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 需要借助某种思想情感“载体”来寄托自己的情 志,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寄托在对这种“载体”的 描绘中,较一般散文表情达意的方式更含蓄更隐 晦,能否读懂作者寄托在物象之中的深沉的思想 感情,是检验考生阅读理解能力高下的重要依据。 因此这类散文特别强调对理解文章主旨的考查。
题型四:分析文章结构或思路
06年江西卷《秋天里的黄金树》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 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参考答案: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 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 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 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 旨。
小结3:考查分析归纳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和行文趋势的形象说法,结 构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好文章两者应该 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托物言志类散文一般都有比 较明晰的线索。此类文章经常以“事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作 者对事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在阅读 这类文章时,能否找出文章贯穿全文的脉络并清 晰地整理出来,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一个 方面。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 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 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 (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 (3)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 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
【提示】手法名称+阐释手法+表现效果(即好处)
见《全品》151页
06年江西卷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题目范围】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 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 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 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 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 商量,耳语,很快放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 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 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十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提示】要有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通读全文 的时候,把文章的写作对象及对象的特征(修饰 语、形容词),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的重点 词语勾画出来,并对它们加以整合。从景物外在 形象以及内在品质两个方面作答
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5分)(20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
【答案】 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素朴、单纯。 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 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国家民族发展 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 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 在蕴涵
(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 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 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㈠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 物的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 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题型二:分析表现手法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第一问:拟人、比喻 1分
1分
第二问:①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岳桦人的形象,1分
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 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岳桦比作 风,比作一种精神,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 揭示和提升。
4,理清思路和结构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 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
5,赏析艺术手法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小结1: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 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 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 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 托之意有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 把握是托物言志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题型一:分析景或物的形象
09年全国卷《岳桦》
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 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 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 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 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现代文阅读之
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
一、概 念 :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 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 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 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二、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题型三:分析文章主旨
08全国卷《马缨花》 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 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 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 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 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第二问: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 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 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