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说课稿《邮票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字母表示数以及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法提升和知识点延伸。
教材通过解决邮票的张数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他们对于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或方格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
2. 教学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或方格图。
五、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引入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 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或方格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 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引入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或方格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 引导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邮票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已经较为熟悉。
但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邮票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邮票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1《邮票的张数》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在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概念,本节课将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除法的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概念。
3.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除法运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运算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的流程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除法运算的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对于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听讲,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作业。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第四课,题目为《邮票的张数》。
内容主要围绕“多步运算中的应用”展开,旨在通过解决邮票数目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多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拓宽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解决邮票数目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运算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学习灵活运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解决问题。
•学会利用逻辑思维和多步运算解决复杂的邮票数目问题。
1.4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对于复杂邮票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步骤的理解。
•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几张邮票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并思考:•怎样计算若干邮票的总数?•如何将不同面值的邮票张数相加?•如何计算不同邮票面值的总价值?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2 引入新概念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邮票的面值”和“邮票的张数”两个概念,并提出问题:•若有n种邮票,每种邮票的面值分别是a1, a2, …, an,请问这n种邮票一共有多少张?通过引入新概念,让学生对邮票数目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3 梳理解题思路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解题思路,分析典型的邮票数目问题解题步骤:1.确定已知条件,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理。
2.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基本运算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3.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梳理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掌握邮票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计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培养爱好集邮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邮票张数的概念与含义;2.邮票张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邮票张数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课程名称:邮票的张数课程类型: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邮票张数的概念与含义;2.邮票张数的计算。
2. 教学方法活动导入、讨论引导、图像呈现、游戏体验、巩固训练。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和介绍自己的集邮爱好来引入话题,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
2. 讨论引导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邮票的种类和面值,引导学生讨论邮票的作用,了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以及邮票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大量邮票的张数,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
3. 图像呈现通过PPT展示邮票的图像和数量,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张数邮票的示意图。
4. 游戏体验设计“上下楼梯”游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计算邮票的张数,通过竞赛形式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
5. 巩固训练设计“口袋任务”训练,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手工制作,计算不同邮票张数的数量。
五、教学评估1.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注意设计生动、富有趣味的活动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进度和疑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3.教师应通过反复巩固训练、课后巩固练习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常见规格2.掌握求解邮票张数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邮票的规格和张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三、教学内容1. 邮票的规格邮票是一种由邮局发行的标志邮资已付的小张纸片或其他材料,通常由印刷图案、面值和邮戳组成。
邮票有多种规格,如一般邮票的规格是长22mm,宽26mm,另外还有长24mm,宽28mm的大版邮票等等。
2. 张数的计算方法在课堂上,我会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让学生们了解邮票的张数计算方法,例如:有10张22mm×26mm的邮票,它们排成一列,每张邮票间距相等,间距为2mm,请问整列邮票占用多长?首先,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所给的邮票规格和张数,将邮票的总长度用公式表示:邮票总长度 = 邮票宽度× 邮票张数邮票总长度= 26mm × 10 = 260mm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每张邮票之间的空格长度。
由于总共有9个空格(因为有10张邮票),所以我们可以用9×2mm=18mm 来表示。
最后,我们将邮票总长度和邮票之间的空格长度相加得到整列邮票的长度:整列邮票长度 = 邮票总长度 + 邮票之间的空格长度整列邮票长度 = 260mm + 18mm = 278mm3. 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上,我还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邮票的张数计算方法,在具体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例如:小明收集了6张长24mm,宽28mm的邮票,他对邮票非常珍视并将它们装在一个尺寸为300mm×300mm的相框里,请问相框的剩余空间大小。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先求出6张邮票的总面积,然后将相框的面积减去邮票的总面积即可得到剩余空间大小。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计算,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我会通过PPT或者教学板书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邮票的规格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完成一些例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人教新课标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邮票的张数》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内容,这一章节主要围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进行展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邮票的张数问题。
教材通过设计邮票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他们在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本节课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邮票的张数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计邮票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邮票的张数》。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提出问题:“如果我有5张这样的邮票,那么我有多少张邮票?”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5张。
(2)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再买5张这样的邮票,那么我总共有多少张邮票?”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答案:10张。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邮票情境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计算,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1《邮票的张数》|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能够根据给出的邮票数量,计算出邮票的张数。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数量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邮票数量计算出邮票的张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唱一首《邮票之歌》,让学生们自然地进入本节课题目的学习。
2. 自主探究(1)引入问题•每次去邮局,你有没有认真看过邮票?•你知道邮票的张数和邮票的价值之间有什么联系吗?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对邮票产生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态度。
(2)学生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定数量的邮票,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计算方法计算出邮票的张数。
同时,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彼此协作,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思维能力。
(3)收集答案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先给出一组示例问题,让学生一起列式计算出答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答案比对。
3. 概念讲解(1)引入概念邮票是指在邮资上面,由特定单位印制,在指定区域的指定时期内可充当寄递信件的凭证和标志。
大家都知道,邮票的价值有不同的等级,也就是说,邮票的张数也会不同。
(2)数学计算邮票的张数可以通过除法来计算,即:张数 = 记号数÷ 每张邮票的记号数例如:有35张5分邮票,那么它的张数为?解:每张邮票的记号数是5分,这里的“记号数”即为35 × 5 = 175,那么张数就是张数= 175 ÷ 5 = 354. 训练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这里给出两个例题:(1)例题1有48张10分邮票,请问有几张邮票?解:每张邮票的记号数是10分,这里的“记号数”即为48 × 10 = 480,那么张数就是张数= 480 ÷ 10 = 48答案为48张邮票。
(2)例题2有240枚2元邮票,请问有几张邮票?解:每张邮票的记号数是2元,这里的“记号数”即为240 × 2 = 480,那么张数就是张数= 480 ÷ 2 = 240答案为240张邮票。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邮票的张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建构、板书的设计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而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
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邮票的张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建构、板书的设计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教材分析(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会解形如3x+2=5这样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课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从而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而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性已比较强了。
同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练习法等几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以此为依据,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学习的有效性,突出《邮票的张数》这个内容的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1. 教学目标1.掌握从岁数、周数、月数等各种信息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2.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如何从实际生活中的信息中提取所需信息。
2.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2 教学难点1.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而从信息中提取所需信息。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抽象和建模。
3. 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1.张贴若干张不同邮票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邮票的一些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20张邮票,那么它们可以排列成几行几列?3.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2 呈现问题(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到,邮票的构成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说明:一些邮票按照颜色、大小、物种等标准进行分类,但最常见的方式是按照发行时间和主题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一批邮票总数是135张,其中有4分之1是1960年代的邮票,请问这批邮票中,1960年代的邮票有多少张?3.3 教学思路(1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部分邮票,让学生估算一下数量。
2.让学生讨论估算的依据、方法和误差范围。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通过分析学会提取问题本质信息的方法。
4.教师以整体、分部分法详细讲解,逐步建立逻辑思维。
3.4 计算(20分钟)1.让学生在课本上阅读小学数学常识第56页、57页,了解乘法分配率和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2.提醒学生: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转换和数据的理解,避免出现错误。
3.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与同桌交流讨论答案是否合理。
3.5 拓展(5分钟)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本节课的问题,如:“如果一批邮票中有1/3是1990年代的邮票,那么这批邮票有多少张?”2.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记录各自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4. 课后作业1.完成给定练习的作业;2.在生活中寻找并收集一些邮票,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和计算。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6篇含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一节内容。
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并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等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寻着学生的思路去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理念】根据课标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情景图中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法。
让学生在观察、探索、交流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课是在“方程”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利用形如 ax±x=b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教材创设了“邮票的张数”的问题情境,情境中提供了两个数学信息,并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解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第三个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个是变换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新的利用方程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其策略。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认识了方程并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也学会了解最基本的方程的方法,初步尝试了运用方程解决最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7.1 邮票的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 涉及知识点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以下知识点:1.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分数的认识和使用;3.小数的掌握和转换;4.合并同类项。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比的概念,能够使用比的表示方法;2.能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掌握小数的相关概念;3.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讲授、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注重以下几点:1.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发现比的相等规律;2.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讨、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3.通过演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邮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给学生出示几张邮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相同邮票应该有多少张?2. 学习比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分别画出相等比和不等比,并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资料中举例的比的情况,自己发现相等比的规律。
最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使用比的表示方法。
3. 学习分数和小数•教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一些分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将这些分数转换为小数后,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将一个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并让学生仿照做一遍。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组分数和小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设计几个与邮票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掌握了如何解决有关邮票的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邮票的重要性和分类。
2.掌握求解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解决邮票张数问题。
3.能够运用邮票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邮票的重要性和分类,掌握求解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将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邮票的重要性和分类(15min)•引入:老师将几张不同的邮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邮票的美丽,强调邮票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邮票的定义及种类:描绘各种人物和事物的邮票、纪念邮票、邮资有效邮票。
–邮票的作用:1.方便人们的细节流转。
2.作为文化遗产,反映历史和文化。
3.美化生活,激发人们爱好文化的热情。
2. 求解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25min)•学习内容:–同一张邮票有多少张。
–多少张邮票。
–不同种类的邮票有多少张。
•步骤:1.画出邮票图案,确定一张邮票的尺寸。
2.画出邮票在纸张上分布的形状,确定邮票的张数。
3.判断邮票是否重叠,减去重叠的部分。
3. 实际问题解决(20min)•练习1:小明有16张信封,每个信封都要贴3张邮票,那么他需要多少张邮票?•练习2:某邮局有纪念邮票3800张,邮局要分别放在150张和350张的包装袋中进行售卖,请问各需要多少个包装袋?•练习3:校园活动需要发放1000张门票,票面为3元一张邮资有效邮票,请问需要多少张邮票?四、教学方法•通过欣赏邮票美丽,引导学生理解邮票的重要性和分类。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将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五、板书设计•邮票的定义及种类。
•邮票的作用:方便流转、文化遗产、美化生活。
•求解邮票张数的基本方法:–同一张邮票有多少张。
–多少张邮票。
–不同种类的邮票有多少张。
六、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问题解决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2)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2)一、教学背景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的第一节课,课题为邮票的张数。
学生已经对一个数拆分成几个数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邮票问题,使学生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思想,并学会表达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思想;•理解邮票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思路。
2.能力目标•能熟练解决邮票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思想。
3.情感目标•发现数学问题的美妙和趣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思想;•理解邮票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思路。
2.难点•如何对邮票问题进行拆分和组合。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老师出示一张邮票,问学生这张邮票有多少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讲解1.介绍邮票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个问题,邮局里有一张100元的邮票,邮票上面的面值只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的邮票,请问这个邮票一共有多少张?2.请学生在课前家中自行解决该问题老师让学生在课前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留作课后作业。
3.分组探究思路在上课时,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发现有些学生已经有了解题思路,而有些学生还没有思考。
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在黑板上对于已有思路的同学进行简单总结,使其达到一个共识。
对于没有思路的同学,老师通过讲解样例让其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解决邮票问题最后让一名同学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写在黑板上,并讲解解题方法和思路。
3.巩固和拓展以邮票问题的思路拓展一下,考虑此题的变形。
1.从一堆零钱中取出若干1分、5分、10分、50分的硬币,其中10分的硬币不得超过3个,问有几种取法?2.用上述的硬币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组成5元、10元、20元、50元的钞票?4.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教授了邮票问题,进行学生思想的讨论和发散,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问题的引入,使得学生意识到对于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解决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 邮票的张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邮票的张数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一位数乘一位数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邮票的张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邮票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邮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张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3.讲解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邮票模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邮票张数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五十二 × 三 = 一五十六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数说课稿《邮票张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说课稿新庄小学梁婧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字母表示数以及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的方法提升和知识点延伸.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前面学生学习的方程解题都是只有一个等量关系,本节课出现了两个等量关系,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如何设数,高效的列方程解题。
知识技能: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识图、操作,理解并得出等量关系,掌握设数及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在作图中渗透设数的思维模型,在设数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1.找出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式是方程解题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根据信息会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
会设数、列方程。
学生在设数上往往有困难,只有突破思维,才能养成良好的设数方式,也为解题打好基础.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说流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四)、总结。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邮票的张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邮票的张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简单公式计算邮票的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邮票的张数,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进取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公式计算邮票的张数。
2.2 教学难点如何能够自己寻找和体验计算邮票的规律,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张邮票,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邮票会有多少张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通过计算来得出邮票的张数呢?”3.2 引入新知识在导入问题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探求邮票的张数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邮票张数计算的规律。
例如:一张邮票的面值是0.4元,金额为132元,问邮票的张数是多少?这时候老师可以教学生套用以下公式:邮票张数 = 总金额÷ 面值通过这个基础的公式,学生可以得到邮票的张数为330张。
3.3 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主寻找邮票张数计算规律,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注意搜集并总结解题方法和体会常见解题技巧。
例如:某商店售出了144元的邮票,每张邮票的面值为12元,请问这家商店卖出了多少张邮票?3.4 师生共同总结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老师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于邮票张数的易错点,总结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提高技巧。
3.5 课堂小结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总结的过程中特别要体现培养学生初步做问题的能力,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答邮票怎样计算张数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我将计算邮票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进行讲解。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探究并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学生自探、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展开思维,通过自主思考,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同时,课堂讨论的方式让老师在课程设计时深入地探究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盲目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与反思-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与反思-7.1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记忆并掌握邮票的定义以及张数的概念;2.能够灵活运用分组、分类等方式求解邮票的张数;3.能够将邮票的张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1.邮票的定义及张数的概念的掌握;2.邮票张数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教法安排3.1 教学内容(1)认知邮票通过介绍邮票的起源和作用,引出邮票的定义。
(2)理解邮票的张数通过教师展示不同样式邮票张数的特点,引出邮票的张数的概念。
(3)运用加法原理求解邮票的张数通过类比实际问题,教授加法原理计算邮票的张数。
(4)通过画图法求解邮票的张数通过画图法,教授分组分析法求解邮票的张数。
(5)运用分类思想求解邮票的张数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教授分类求解法求解邮票的张数。
3.2 教法安排(1)引入教师通过引入邮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邮票的重要性。
(2)讲授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将邮票和邮票的张数的概念与运用讲解清晰。
(3)对接教师对接实际生活中的邮票使用问题,巩固学生对邮票和邮票张数的理解和运用。
(4)训练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邮票张数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5)归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邮票张数知识体系。
3.3 教学实例教师在课堂上带来一张邮票,要求学生对此邮票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样式邮票的张数,并通过画图法和分组分类法求解。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得分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对邮票及邮票的张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加深了学生对邮票实际应用场景的理解。
教学方法,如引入、讲授、对接、训练、归纳等多种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4.2 教学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对邮票使用的内容和讲解不够具体,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习题的设计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优化。
4.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邮票的使用场景进行充分的考虑,设计更加具体细致的习题,帮助学生在更深入的层次上掌握邮票的应用和邮票的张数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说课稿新庄小学梁婧
说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字母表示数以及解简单方程的基础上的方法提升和知识点延伸。
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前面学生学习的方程解题都是只有一个等量关系,本节课出现了两个等量关系,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如何设数,高效的列方程解题。
知识技能:学会解形如ax±x=b 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
义。
使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过程方法:通过识图、操作,理解并得出等量关系,掌握设数及列出方程解答应用
题。
在作图中渗透设数的思维模型,在设数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1.找出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式是方程解题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根据信息会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会设数、列方程。
学生在设数上往往有困难,只有突破思
维,才能养成良好的设数方式,也为解题打好基础。
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
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列方程的主要步骤。
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说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四)、总结。
教学时数;1 课时课型: 新授教学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我很想知道你们的名字?能告诉老师吗?名字就是一个人的代号。
今天我们就要想办法先用代号来代表未知的量,再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方程解题。
(方
程解题)
一、数形结合,理解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
画一画:请用画图法法表示下列信息。
1.妹妹有3 个苹果,姐姐的苹果是妹妹的2 倍,姐姐有()个苹
果?
2.妹妹有x 个苹果,姐姐的苹果是妹妹的2 倍,姐姐有()个苹
果?一共有()个苹果?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说自己的画法。
你先画谁?也就是以妹妹为标准量,得出姐姐的,我们把这个量成为比较量。
你能用算式表示它们的等量关系吗?指名回答。
根据标准量很容易表示比较量,如果妹妹是1 个, 姐姐是多少?2 个、3 个呢?老师引导出“三倍数”、“几倍数”,使学生明确先画妹妹再画姐姐,更简洁、更容易。
为倍数做题设数进行渗透。
3.姐姐有6 个苹果,妹妹有3个苹果,姐姐的苹果比妹妹多()
个苹果?
4.姐姐有3X个苹果,妹妹有X个苹果,姐姐
比妹妹多()个苹果?能用算式表示它们的等量关系吗?指名回答。
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等量关系,即初步思维养成。
归纳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根据等量关系,标准量为设数,表示出比较量。
通过两道题目训练画图表示信息,在无形之中渗透标准量,即设数的模型,为建模做好铺垫。
二、在思考、观察中构建模型,形成数学思想。
1.出示: “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 倍。
”“姐弟两人共有180张邮票。
”
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意?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然后指名讲解。
你能找出他们含有什么等量关系,如何表示?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什么?该怎样在图上表示?
试一试,用方程如何解决?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设弟弟的张数为x 张?姐姐怎样表示?
怎么书写?“ 3x ”为什么等于“ 4 x ”?
2.如果把第二个关系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 张邮票”,这时你能发现哪些关系?现在可以求什么?
图中如何表示?用方程如何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书写?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3.师对比小结:两个量之间如果存在倍数关系,还存在和差关系,以
倍数关系找标准量设数,用和差关系列方程求解。
两道题的一个条件改变,在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这种题目的设数方法,掌握解题思维,建构思维模型。
4.总结方程解题步骤:列方程解题时,你首先干什么?(等量关
系)
然后?(标准量设数)最后?(列方程解答)在总结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解决方程的步骤有一个基本理解,达到模型初步形成。
三、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在拓展中深化数模内涵。
根据课件进入“智慧城堡”
1. 学生口答
2.思考: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你会设谁?方程怎样列?通过题目训练,使学生对这一类型方程算理得到理解、内化,变为能力。
而在应用题中则是拓展、延伸,使学生对解方程解题的模型的深度和宽度得到发展。
四、小结:
方程解题
步骤:
1. 等量关系。
2. 设数。
3. 列方程
4. 解答。
通过小结让学生提炼出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精髓。
五、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180
〜~~、1
游弟厂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180 是4 个x
x=45
3x=45X 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板书设计以简洁为主,体现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教学反思
一、循循善诱,做好解题思路的引导工作
人人都应获得地探究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经历了阅读数学
信息一一提出数学问题一一寻找数量关系一一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情境图信息一一思考设哪个未知量为x最合适一一列方程、解方程、口头验证、作答的解题过程。
解题策略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线段图表示关系式);引领学生解方程,要求学生对每一步做解释,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理解3X +X=180是根据前面寻找的数量关系“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列出的方程,并且突破3X +X 表示3 个X加上一个X等于4个X即4X,这样
4X=180就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
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条件“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 倍”先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当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汇报时能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
这样学生对于
等下理解为什么用X 表示一倍量的弟弟的张数,3X 就是几倍量的姐姐的张数就会简单多了,达到数形紧密配合。
二、积极调动,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能够做到及时评价,并且评价语多样,针对性强。
当学生主动地获得信息和发现问题,这时正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最佳时机,因此我评价到:老师发现同学们从一家人的对话中获得非常有价值观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当学生画出不同的线段图时,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提出了要注意标明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当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可以同桌交流,还不确定时可以前后桌讨论,给他们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人文渗透,丰富数学课堂的内涵与外延课堂上每个环节都给学生
寄语。
学生不敢大胆发言,我并不责备
他们,而是亲切的鼓励: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我们有很多同学可以帮助你。
教学不足: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数量关系对于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很重要,如何寻找这个关系式,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教学应该多思、多研、多学,在有效性教学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