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法》复习题集(第1213篇)
2013法硕刑法试题
2013法硕刑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张某的行为( )。
A构成绑架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1.B。
根据我国刑法的德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该八种行为中并没有包括绑架,但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属于该八种行为中的故意杀人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2甲醉酒驾驶自己的汽车,超速行驶导致2名行人死亡。
甲对此结果( )。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A。
醉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放火行为的,( )。
A构成放火罪,但不负刑事责任B构成放火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D待其满14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3.C。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为14周岁。
不满14周岁属于无刑事责任年龄,行为人实施任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所以C选项是正确答案。
4对于单位犯罪( )。
A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B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C一律实行单罚制D-律实行双罚制4.B。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
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刑法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1、(10分)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饮料中,但甲担心乙发现毒药,又将毒药从乙的饮料中倒出,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甲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其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投毒的行为,但由于未达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属于犯罪未遂。
2、(10分)丙在乙开的超市中购买了一瓶饮料,饮用后发现该饮料已过期,请问丙是否可以要求乙进行赔偿? A. 可以要求赔偿 B. 不可以要求赔偿正确答案是:A. 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不得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
如果商家销售过期商品,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3、(10分)丁在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请问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犯罪 B. 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犯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公共场所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
本题中丁的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犯罪。
二、多选题4、(20分)甲在某工厂盗窃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后被警方抓获,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A. 构成盗窃罪 B. 不构成盗窃罪 C. 构成侵占罪 D. 不构成侵占罪正确答案是:A. 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为秘密窃取他人动产,且数额较大。
本题中甲秘密窃取了工厂的机器,并将其藏匿于家中,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盗窃罪。
5、(20分)乙在某公司担任高管,因公司经营不善而被迫辞职,但公司未及时支付乙的工资和补偿金,请问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D. 向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投诉正确答案是:A.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法考《刑法》复习题集共25篇 (10)
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3题,单选)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2节>罪刑法定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体系解释、同类解释规则、当然解释和扩大解释。
A项,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或者法律概念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理解,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包括购买与出卖两种行为,只要实施了购买和出卖两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属买卖,如非法买卖枪支罪等。
故A项错误。
B项,我国刑法对于列举式立法,在词不尽义的情况下会用“等”、“其他”来表示更多的内容。
但是“等”、“其他”并不意味着可以包含立法者意图之外的内容,而必须是与立法者已经列举的内容在性质上相同。
如“2.甲盗窃了一批珍贵的古董文物,为避免罪行暴露被抓,他将文物藏在自己的私密地窖内十年之久。
多年之后,甲见文物被盗风波已经渐渐平息,遂将文物拿出,为方便携带和销赃,甲将部分文物砸碎。
对甲盗窃珍贵文物行为和砸碎珍贵文物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砸碎文物的行为被盗窃文物的行为所吸收,只定一个盗窃罪B、盗窃文物的行为和砸碎文物的行为,应分别定盗窃罪和故意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C、相对于盗窃文物来说,砸碎文物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D、甲盗窃珍贵文物后将珍贵文物放在地窖中十年之久,属于继续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1节>区分罪数的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罪数的认定问题。
司法考试刑法备考习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备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
A.犯罪的一般客体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直接客体D.犯罪的对象2.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
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
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
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
甲的行为属于( )。
A.纯正的作为犯B.不纯正的作为犯C.纯正的不作为犯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5.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6.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7.甲开办一间小汽修店,因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价值1200元)和发动机(价值50000元)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B.构成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C.只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D.只构成盗窃罪8.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和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和答案一
问题一
什么是刑法的定义?
答案一
刑法是国家制定的,以刑罚为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规制和处罚的法律体系。
问题二
刑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二
刑法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国家法律权威,惩罚犯罪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
问题三
什么是犯罪?
答案三
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以非法手段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问题四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四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犯罪与刑罚相对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人权保护原则等。
问题五
刑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五
刑法可以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两大类。
普通刑法包括刑事责任、刑罚、刑法适用等方面的规定。
特殊刑法则包括特定领域的刑事法律,如经济刑法、环境刑法等。
问题六
什么是刑法适用?
答案六
刑法适用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对犯罪行为进行判断并确定刑罚的过程。
以上是关于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问题和答案一的内容。
2023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甲趁黑夜持刀抢劫乙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次日听家人说邻居被抢劫手机,遂将手机归还乙,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
从犯罪构成的观点来看,甲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B、属于犯罪中止C、属于犯罪既遂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参考答案:C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某妻子。
李某于第二天到王某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药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混有砒霜的药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参考答案:B3,关于不作为犯罪,表述错误的是()。
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B、路人经过建筑物发现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不成立不作为犯罪参考答案:B4.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4周岁男孩。
一日,张某带小孩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孩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孩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孩掉入河中,张某急忙抢救,小孩已溺水而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孩的死亡结果在主观方面是()。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参考答案:C5.甲给丙人民币1万元,让丙在5天内把自己的仇人乙杀死。
丙于次日夜潜入乙家,见家中无人,遂盗走乙家中财物5000元。
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
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构成犯罪D、应当从经处罚参考答案:B6.《刑法》对放火罪规定了比失火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参考答案:B7.甲与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
司法考试刑法精选习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精选习题及答案第一篇:司法考试刑法精选习题及答案1.对下列的哪一选项,司法机关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犯罪嫌疑人王某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于1998年5月畏罪自杀身亡B.在王某与李某都狂热地追求一女模特中,王某成功,王某遂在各种场合羞辱李某。
李某感觉无地自容曾喝药自杀,被救后,李某没有就王某的侮辱行为向法院起诉 C.夏某曾于1992年2月采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一个公司,直到1999年10月20日才有人向司法机关检举D.邱某于1990年6月15日强奸一名10岁幼女,1994年5月5日被人告发后一直在逃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的规定,下列案件中的哪一种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
A.涉税案件 B.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C.国有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案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3.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A.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B.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件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判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C.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判D.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刑事诉讼法有关庭审方式的规定?()A.刑事案件由合议庭依法判决,只有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法院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B.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对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开庭审判。
至于证据是否确实,在法庭上由双方质证,进行核实,不需要在开庭前全面调查C.凡是公诉案件,检察机关都必须派人出庭支持公诉D.由公诉人、辩护人向法院出示证据,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互相质证、辩论5.人民法院对于下列哪类案件,不能一概适用简易程序?()(刑诉第174条,包括ABC) A.对于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的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C.被害人起诉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D.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6.雷某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同时判处死刑,合并执行死刑。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测试题与答案解析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刑法修正案,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修订以来第()次修改。
A.七B.八C.九D.十2.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
2004年12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在3万元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对这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3.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自然人投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C.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单位犯罪两罚制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4.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的犯罪B.过失犯罪既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由作为方式构成C.过失犯罪未造成严重结果的,可以按照犯罪未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对具有高度危险的过失行为,即使未造成法津规定的实害结果,也应当定罪处罚5.某电影放映员与一赶车人拉着电影胶片到农村放映。
时值隆冬,赶车人到达地点后,即进屋烤火,顺手将电影胶片搬放在炉火旁。
电影放映员没把电影放好,就干别的事情去了,结果胶片受热起火,酿成火灾。
电影放映员的行为构成()。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6.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的,()。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但因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罪D. 不构成犯罪答案:B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行为中哪一项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是指:A. 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为了报复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故意制造事故D. 为了个人利益,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财物答案:A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预备答案:A, B, 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企业财产D. 个人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答案:A, B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D. 个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定义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11题)(分数:2.00)A.可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B.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C.服刑4年以上才可假释√D.不得假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假释的适用。
《刑法》第82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79条规定的程序进行。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而《刑法》第79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据此可知,是否准予假释应由人民法院裁定。
故A、B选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1、2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甲犯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不满10年),依法在执行1/2刑期(4年)以后可以假释。
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3.关于追诉时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10题)(分数:2.00)A.《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31-13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31-131.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
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
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
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
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
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
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
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
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答案】AC【考点】故意犯罪形态【解析】A项正确。
绑架罪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将他人作为人质加以实际控制的,绑架罪就既遂,至于勒索财物的目的或者其他不法要求是否实现,不影响绑架罪既遂的判断。
甲为勒索财物,将乙作为人质加以控制,成立绑架罪既遂。
B项错误。
抢夺罪的既遂标准是事实上转移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占有状态。
甲抢夺乙的项链,跑了60余米,意味着已经转移了财物的占有;虽然只有半根项链,但也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要求(1000元以上),故甲成立抢夺罪既遂。
C项正确。
在共同犯罪中,犯罪人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是犯罪人对犯罪结果提供了帮助力或者原因力,否则,不负刑事责任。
甲提供的钥匙为乙盗窃汽车没有提供帮助力,事实上也不可能提供帮助力,这一情形也是出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故甲成立盗窃罪未遂。
D项错误。
盗窃罪是以被害人对其财物失去控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被害人财物为既遂标准(失控加控制说),当然,财物控制与否的判断要考虑财物的大小、形状、存在状况、被害人管理情况等因素。
对于戒指等小件物品,尤其是珠宝商场没有安检门的情形,甲偷拿戒指的行为就意味着甲已经占有了该财物,而被害人失去占有,故成立盗窃罪既遂。
之后被保安发现并被抓获的,属于犯罪之后的案情发展,不影响盗窃罪既遂的判断。
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3-2.doc
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3-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分数:1.00)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刑罚的不可避免性2.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 ____ 。
(分数:1.00)A.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B.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C.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D.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3.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____ 。
(分数:1.00)A.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B.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C.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4.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
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
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
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____ 。
(分数:1.00)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5.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 ____ 。
(分数:1.00)A.职务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D.招摇撞骗罪6.下列关于立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 。
(分数:1.00)A.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归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属于立功,可以从轻处罚B.对于1997年9月30日以前犯罪的行为人,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立功表现的,仍适用1979年刑法典关于立功的规定C.我国《刑法》中的立功有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之分D.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7.某甲与某乙签订一份供销合同,合同签订后,某乙将80万元货款汇出,某甲收到货款后,交付了约20万元的货物,其余货物一直未能履行,经查,某甲只有部分货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甲指使丙杀害李某,丙随后将打算杀李某的想法告诉了乙,乙为丙提供了一把西瓜刀。
丙为顺利杀害李某,找到丁(13周岁),邀请其与自己一同杀李某。
事后证明,李某系丁杀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虽然丁未达到刑事法定年龄,但丙、丁成立违法层面的共同正犯B、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应将李某死亡的结果归属于丙、丁C、由于甲引起了丙的杀人行为、乙帮助了丙的杀人行为,故甲、乙分别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教唆犯、帮助犯D、由于丁导致了死亡结果,而甲、乙没有引起、帮助丁的杀人行为,故甲、乙仅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教唆犯、帮助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5节>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答案】:D【解析】:A选项正确,丙丁两人共同实施了致李某死亡的行为,虽然丁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共犯只解决违法层面的归属问题,与责任无关。
B选项正确,按共同正犯的归责原则,要把结果归属于丙丁两人。
C选项正确,甲教唆丙杀李某,丙也杀害了李某,甲引起了丙的杀人行为,成立教唆犯。
乙为丙提供刀,对丙的杀人行为起到物理的帮助作用,成立帮助犯。
D 选项错误,丙、丁属于共同正犯,都要为死亡结果负责任,甲教唆丙的行为,乙帮助丙的行为要分别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教唆犯、帮助犯的责任。
2.关于职业禁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9题,单选)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不一定都属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B、行为人违反职业禁止的决定,情节严重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C、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决定职业禁止的,在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均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职业禁止D、职业禁止的期限均为3年至5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0章>第3节>非刑罚处罚措施的种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职业禁止。
A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即为“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
故A项错误,不当选。
B项,《刑法》第37条之一第2款规定:“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故B项正确,当选。
C项,《刑法》第37条之一第1款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3.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A、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B、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C、丙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D、丁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8年又犯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1章>第2节>累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
甲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根据学界多数说,既然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就表明原判刑罚并未被执行,故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这一累犯的要件,因此,不存在和前罪构成累犯的问题。
根据《刑法》第65条、第66条的规定,乙、丙构成一般累犯,丁构成特别累犯。
4.甲(民营企业销售经理)因合同诈骗罪被捕。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曾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9万元,司法机关遂对乙进行追诉。
后查明,甲的行为属于单位行贿,行贿数额尚未达到单位行贿罪的定罪标准。
甲的主动供述构成下列哪一量刑情节?(2014年卷二12题,单选)A、坦白B、立功C、自首D、准自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1章>第2节>立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首、立功、坦白的区分。
A项,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这里如实供述的是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
本题中,甲主动供述的是自己被调查罪行以外的其他犯罪,不属于坦白。
故A项错误。
B项,虽然甲如实交代并不构成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但是甲的交代行为却使司法机关能够追诉乙的受贿罪,属于犯罪分子归案后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的情形,成立立功。
故B项正确。
CD项,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一般自首。
犯罪分子被捕后,如实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5.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甲信以为真,遂松开乙,乙趁机逃走。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B、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C、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D、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不能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4节>犯罪中止的特征【答案】:B【解析】:①甲的行为不具有正当性。
因为乙将甲的父亲推下粪坑的行为已经结束,不存在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或者紧急危险,所以甲的行为不可能具有正当性。
C选项错误。
②甲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该行为具有侵犯乙身体健康的紧迫危险,属于故意伤害罪的实行行为,即甲“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所以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的说法错误。
A 选项错误。
③甲对乙的伤害结果并未实现(犯罪未得逞),其原因在于甲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
本案中甲之所以放弃犯罪,是因为相信了乙的话,以为是丙将其父亲推下粪坑。
但是在中止的自动性认定中,放弃犯罪的原因6.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观点: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甲成立正当防卫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2011年卷二7题,单选)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正当防卫的构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防卫意识。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认为,成立正当防卫要求具有防卫意识。
防卫意识包括防卫认识与防卫意志。
防卫认识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意志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
观点①认为,不需要有防卫认识就可以成立正当防卫。
那么甲对乙(正在进行犯罪的人)进行的攻击,无论甲的主观想法如何,都在客观上救助了被害人,保护了法益,就成立正当防卫。
观点②认为,成立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不需要防卫意志(目的)。
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7.关于自首,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9题,单选)A、甲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并与警察对峙,经警察劝说放弃了犯罪。
甲是在“犯罪过程中”而不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不符合自首条件B、乙交通肇事后留在现场救助伤员,并报告交管部门发生了事故。
交警到达现场询问时,乙否认了自己的行为。
乙不成立自首C、丙故意杀人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客观罪行,司法机关根据其交代认定其主观罪过为故意,丙辩称其为过失。
丙不成立自首D、丁犯罪后,仅因形迹可疑而被盘问、教育,便交代了自己所犯罪行,但拒不交代真实身份。
丁不属于如实供述,不成立自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1章>第2节>自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首的认定。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的成立,一般自首;被动归案后如实陈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性质罪行的,是特别自首。
A项,甲放弃绑架的一瞬间就已经是“犯罪以后”,满足自首的要求。
故A项错误。
B项,乙未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不是自首。
故B项正确。
C项,丙已经说清楚了自己所经历的客观事实,并且根据客观描述可以证明其主观心态,那么就满足了如实供述的要求,行为人在此基础上对于自己主观心态的狡辩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故C项错误。
D项,犯罪后在未被抓获8.关于罪数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10题,单选)A、冒充警察招摇撞骗,骗取他人财物的,适用特别法条以招摇撞骗罪论处B、冒充警察实施抢劫,同时构成抢劫罪与招摇撞骗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C、冒充军人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从一重罪论处D、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实行数罪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2节>想象竞合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罪数。
AC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锶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故A项错误,不当选;C项正确,当选。
B项,冒充警察抢劫的,是《刑法》第263条第6项规定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只定抢劫罪。
故B项错误,不当选。
D项,冒充军人劫持航空器的,不是为了骗取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不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只成立劫持航空器罪。
故D项错误,不当选。
9.吴某被甲、乙合法追捕。
吴某的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打死甲也可能打死乙。
设定吴某对甲、乙均有杀人故意,下列哪一分析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5题,单选)A、如吴某一枪没有打中甲和乙,子弹从甲与乙的中间穿过,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B、如吴某一枪打中了甲,致甲死亡,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数罪并罚C、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死亡、乙重伤,则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乙仅成立故意伤害罪D、如吴某一枪同时打中甲和乙,致甲、乙死亡,则对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实行数罪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5节>犯罪故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故意。
A项,吴某以杀人故意向甲、乙二人开枪,即使对二人的死亡都是间接故意,在没有杀死二人的情况下,也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