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汇总,条条都是得分法宝!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

(如下图所示)分述如下:1事迹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

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系、⑤文化等方面。

【例1】“评价汉武帝”。

线索提要: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例2】“评价李鸿章”。

线索提要: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主权。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

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3】“评价孙中山”。

线索提要: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

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高三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高三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提示选考内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知识清单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的原因(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2.制度创新和巩固统一(1)政治制度:①皇帝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职能和作用);郡县制度。

(2)经济制度;①“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②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各按其业。

③奖励移民垦荒。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新的币制和度量衡通行全国,大大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拓疆、交通和文字方面。

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

②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

③为打通西南夷,凿“五尺道”。

④修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并规定车同轨。

作用:全国水陆交通网道的构筑,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也促进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⑤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作用: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具有深远的影响。

3.勤政和暴行(1)勤政: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高度行政能力;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坚忍;执著。

(2)暴行:横征暴敛;严刑酷法;焚书坑儒;寻求仙药。

(3)秦亡的原因:第一:秦的暴政;第二:秦末农民起义。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瑰的原因:(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2.贞观之治的内容领域措施内容影响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复习资料及答案全套.docx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复习资料及答案全套.docx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复习资料及答案全套 L 章末归纳提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窃闊、归纳提升皿Tg 令壘 ......... 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1. 对于帝国主义战争,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建设。

2. 利用正当的经济手段促进自身的发展。

3. 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4. 应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5. 应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典题刈址1. 美国历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 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 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在此( )A. 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B. 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C. 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网络构罐Zhishhvangluagou/ian匚|推进军事领域爱展-17 d » K亠 ■ ‘■e Jd 一第一汝也莽夫23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解析】由“使人们……漠不关心”可知,作者批评的是当时出现的极端民族主义, 而非自己的民族观念,C、D两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A1.正确分析战争的性质(1)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是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是因为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战争过程中各国的战争目标和行动也都是为了争夺和瓜分领土,明显体现了战争的掠夺性;战争的结果也不是正义和公理的胜利,而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2)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性质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2.正确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分析这个问题要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切忌片面与偏颇。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讲 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练习 选修4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讲 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练习 选修4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练习选修41.(2016·绍兴高二期末)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如果你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下哪部著作作为参考(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故B 项错误;《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故C 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正确。

答案 D2.有关剩余价值学说资料,你选择以下哪部著作参考(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 B3.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

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D.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解析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

答案 B4.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2022年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2022年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题型二
结合历史人物的高尚品 质,体会浓浓的家国情怀
2.(2020·全国卷Ⅲ)
材料 竺可桢(1890~1974 年),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1918 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1920 年,
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
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 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从苏绰的才能、政绩等方 面进行分析,注意思维的多向性。第(2)问,需要结合材 料中“六条诏书”的内容及所学知识,从建立行为规范、 促进经济发展、凝聚起民心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 奉公;推荐人才。 (2)历史意义: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 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交融。
罗斯福
白寿彝总主编 原 因 、 评 《中国通史》 价类
明朝,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 原 因 、 评 《中国通史》 价类
唐朝,唐宪宗
命题特征分析
(1)从材料出处上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近三年,白寿 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成为重要的材料出处。 (2)从设问方式上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 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3)从人物所处的年代上看,以唐宋、明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 物为主。注重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 (4)从与教材的联系上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 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所涉及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 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 3 年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引文出处 设问方式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讲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训练选修41.(2016·绍兴高二期末)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如果你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下哪部著作作为参考(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错误;《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故C项错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正确。

答案D2.有关剩余价值学说资料,你选择以下哪部著作参考(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

答案B3.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图)。

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B.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C.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D.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解析1898年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并没有完成建党工作,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从思想建党着手,他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

答案B4.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解析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标解读与教学策略ppt课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标解读与教学策略ppt课件
1、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用客 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即通常所谓的时 代性与历史性两大原则)如单元一的三位人物 3、注意全面地辨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重点放在其 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在肯定他们的历史贡 献的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其时代局限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东西方的先哲:这一时期的代表 人物就是古代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哲 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对思想家的探究,固然需要把握其思想 观点、政治主张等,但思想家的生平(尽管 好多都是阅读内容)及其生活的时代也应是 我们关注的内容,因为后者对其思想的形成、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着重要从其思想主张 对人类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作用去 评价。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在“亚洲觉醒”的 过程中,因所在地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 的个性特征,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孙中山、印度 的甘地和土耳其的凯末尔。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
基于对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了解和他们成长 历程的把握,提高讲述历史人物的兴趣,逐 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主 动参与到资料搜集、评说人物的学习活动中,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正 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 看法。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 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 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 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 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 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 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革的原因、特点及贡献 (2)(2016·全国卷Ⅱ,T48)俾斯麦的施政背
6年2 考
景、措施及影响
(2017·全国卷Ⅲ,T46) 陈云经济思想形成 6 年 1
的背景、内容及贡献

考点
考情 分析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1.从考查方式看,多采用概括类、评价评析类等设问,注
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活动的意义
专题十八 选修模块整合
课时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1)(2017·全国卷Ⅰ,T47)春秋人物季札的贤能品行
古代 中国 的政 治家 与东 西方 先哲
(2)(2017·全国卷Ⅱ,T47)孔子弟子颜回的贤良品行 (3)(2016·全国卷Ⅰ,T48)唐代名将高仙芝的功过 (4)(2016·全国卷Ⅱ,T48)郑板桥画作的背景与特点 (5)(2015·全国卷Ⅰ,T48) 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6)(2014·全国卷Ⅰ,T48)包拯执法公正的背景及其被 后世传颂的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季札的行为和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 宗旨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信息“吴国”“中原诸国”“原 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改变中原 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 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 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 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统计考查主题材料出处命题视角考情分析2019年Ⅰ卷现代刘源张、李四光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贡献类、说明类(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大都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来看,多采用贡献类、原因类及评价类设问。

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为主及近现代中国人物为主;从内容看,考查人物与其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历史人物。

(4)与教材的联系加2019年Ⅱ卷汉代司马相如《史记》等贡献类、原因类2019年Ⅲ卷唐代郭子仪《旧唐书》等功绩类、原因类2018年Ⅰ卷华盛顿、罗斯福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特征类、作用及实质类2018年Ⅱ卷明代蒙古三娘子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原因类、评价类2018年Ⅲ卷唐宪宗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原因类、评价类2017年Ⅰ卷季札司马迁《史记》原因类、意义类2017年Ⅱ卷颜回白寿彝《中国通史》原因类2017年Ⅲ卷陈云金冲及《陈云传》背景类、评价类2016年Ⅰ卷高仙芝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背景类、评价类2016年Ⅱ卷郑板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特点类、背景类2016年Ⅲ卷蔡元培周天度《蔡元培传》原因类、特点类、评价类强,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开始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2015年Ⅰ卷元代的丘处机、成吉思汗《元史》原因类、作用类2015年Ⅱ卷近代德国的俾斯麦与《非常法》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1)功绩⎩⎪⎪⎨⎪⎪⎧①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②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等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派兵北伐匈奴,修建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四郡,扩大了疆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套路总结!一、明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要求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在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二、从哪些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如评价XXX就涉及到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

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

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他的残暴归结为单纯的个人品德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持此论者不乏其人),这样的认识不仅流于浮浅而且还有很大危害——让人们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避重就轻,从而掩盖了历史真像。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期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情况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情况。

这实质是寻觅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

XXX说:“首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此也是他们时期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高考历史总复习教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总复习教案: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选修4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岳麓版讲义:选修4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含答案

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例1] (2018·全国卷Ⅲ)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得出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根据“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得出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根据“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得出灵活调整征讨策略;根据“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得出剿、抚并用。

第(2)问,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角度回答。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例2](2018·全国卷Ⅱ)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

专题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考查多侧重于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相结合,世界历史人物也有所涉及。

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

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

考查形式上,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具体如下表所示:地方卷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江苏卷和海南卷中的必出考题,江苏卷考查人物为课本内人物,中外历史均有涉及,主要考查人物的思想、特点及评价;海南卷考查则与全国卷模式相同,多为课外人物,主要考查人物的主要主张、贡献及评价等。

北京卷中,2017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甘地。

浙江选考试卷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基本不单独命制,而是与其他考查内容一起混合命制,以加试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重大考查人物的贡献、评价等。

具体情况如下表: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45,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是时代的舞台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此,高考命题往往将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命题。

考查方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让考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今后命题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考查,折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

二、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例1] (2018·全国卷Ⅲ)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6分)[解析] 第(1)问,根据“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得出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根据“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得出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根据“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得出灵活调整征讨策略;根据“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得出剿、抚并用。

第(2)问,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角度回答。

[答案] (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例2] (2017·全国卷Ⅱ)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淡泊达观”“天资聪颖”“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对颜回的肯定、统治者的推崇及现实的客观需要等方面回答。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例3] (2018·全国卷Ⅱ)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相持已近200年”可知战乱多年,人民渴望和平;根据蒙汉人民对双方互通贸易的反应可以得出双方商业互市的需求;根据三娘子的历史活动得出其个人能力与威望。

第(2)问,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对三娘子应持基本肯定态度,从整体到局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整体方面可从蒙汉人民交流、维护明与蒙和平角度思考;局部方面可从促进草原地区社会进步的角度作答。

[答案]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例4] (2017·全国卷Ⅰ)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季札的行为和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分析原因。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吴国”“中原诸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例5] (2017·全国卷Ⅲ)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7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可知,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第二小问,结合国情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与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恢复国民经济、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以及对中国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时代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6] (2018·全国卷Ⅰ)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

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

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

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11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得出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

根据材料信息“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得出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人为障碍”得出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根据“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

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可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得出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和……双方贸易迅速发展”可知是采用了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本质上是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答案] (1)不同: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