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矣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原文: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
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
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
皆有所达也。
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
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
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
生,性也;死,命也。
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
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
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
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
”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
”罢兵而去。
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晏子可谓知命矣。
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
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
以处于晋,而迭闻晋事。
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
”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
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
”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
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湖北省娄底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文言类(17分)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0.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忽/逢桃花林B. 并/怡然自乐C. 遂与外/人间隔D. 后遂无问津/者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渔人甚异之(惊异)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些)C. 便要还家(要求)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自己)12.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我们曾学过他的《饮酒(其五》》一诗。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采用干支纪年法,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增添了逼真性。
C. 选文以朴素自然的语言,从容描述了溪水美、桃林美,以及桃花源的环境美和生活美。
D. 选文通过渔人的眼睛展示出世外桃源这个理想社会,又以众人复寻迷失而否定它的存在。
滇游日记文言文解析
滇游日记文言文解析滇游日记文言文解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滇游日记文言文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弘祖【原文】二十四日余初欲行,偶入府治观境图,出门,左有肆,中二儒冠者,问《图》、《志》,以有版可刷对。
余辞以不能待。
已而曰:“有一刷而未钉者,在城外家中。
”索钱四百,余予之过半。
既又曰:“须候明晨乃得。
”余不得已,姑候之。
闻八景中有“北溪寒洞”在东门外北山之下,北溪水所从出也,因独步往探之。
遍询土人,莫有识者,遂还。
步城内后街,入儒学城隍诸庙。
下午还寓作记。
是日晴而有风。
城中市肆,与广西府相似。
卖栗者,以火炙而卖之。
二十五日晨起,往索《志》。
其人初谓二本,既而以未钉者来,止得上册,而仍少其半。
余略观之,知其不全,考所谓阿交合溪之下流,所载亦正与《一统志》同,惟新增所谓凤梧山、双龙潭之类而已。
乃畀还之,索其原价。
遂饭而行。
出西门,即上西山,峻甚。
五里,逶迤蹑其顶,则犹非大龙之脊也。
其脊尚隔一坞,西南自果马山环界而北,乃东度而为月狐,从其北度之坳,又南走一支。
横障于东,即此山也。
《志》称为隐毒山,谓山下有泉为隐毒泉。
盖是山之西,与老龙夹而中洼,内成海子,较南海子颇长而深;是山之东,有泉二派,一出于北,今名为北溪。
一出于南,(脱数字)而是山实南北俱属于大脊焉。
由其西向西南下,二里抵坞中,有小坑潴污流,不甚大也。
西陟坞一里半,草房数间,倚南坡上,为黑土坡哨。
前有岐,西北由坞中行,为潘、金、魏所道;西南上坡为正道。
余乃陟坡一里,复南逾其冈,冈头多眢井中陷,草莽翳之,或有闻水声潺潺者。
越冈南行二里余,乃下坡。
遂与西海子遇;其水澄碧深泓,直漱东山之麓。
路既南临水湄,遂东折而循山麓行。
南向二里,见其水汪汪北转,环所逾眢井之冈,南抵海冈,东逼山麓,而西濒所聚焉。
盖惟西北二面,大脊环抱,可因泉为田,而三所屯托之,所谓潘所、金所、魏所也。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译文及知识点.doc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武陵人。
(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
(渔人)又向前划行,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源头消失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向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开开心心,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那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赏析翻译
奔亡道中五首唐代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这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翻译译文田横曾经逃亡到海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
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
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
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月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
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山。
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风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
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
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
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马在这嫩绿的草地旁。
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注释⑴奔亡:逃亡。
题下原注:“淮东。
”⑵“苏武”句:苏武,字子卿,西汉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归。
此句以天山借指匈奴所居之地,不是实指。
《唐书·地理志》:伊州伊吾县,在大碛外,南去玉门关八百里,东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里,有折罗漫山,亦曰天山。
《苏武诗》:“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
”盖以天山为匈奴地耳,其实苏武啮雪及牧羊之处,不在天山也。
⑶田横:战国齐田氏之后。
秦末,与其兄田愉起兵复齐刘邓火项羽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下五百人逃往海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选项中画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致的是()A. 恐美人之迟暮B. 开国何茫然C. 铁骑突出刀枪鸣D. 似诉平生不得意【答案】D【解析】A项“美人”古义是“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一说是楚怀王” 今义是“容貌美丽的人”B项“茫然”古义是“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C项“突出”古义是“突然冲出” 今义是“冲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D项古今义都是“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故选D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本诗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及诗人的生平经历简要分析A. 开篇“君不见”和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引出宏大场景极富警醒意味B. 诗人以雄鹰借喻有志君子“饱”指得到朝廷重用“飞掣”则比喻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C. 诗人以“堂上燕”喻攀附权贵的小人和“鞲上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不甘为燕的志向D. 诗中杜甫要辞官的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是山野村夫心胸宽广二是自己没有厚脸皮无法违心做事【答案】A【解析】(1)A项两首诗“君不见”的作用不一样本诗中的作用是“转入议论或者抒情”【答案】(2)①最后两句用典看似洒脱狂傲的背后实则是诗人怀才不遇的伤痛②诗人不愿做趋炎附势的小官但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因而想辞官不做学仙人那样到蓝田山上“餐玉”隐居修行【解析】(2)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我没有尝试过从盛物的袋子里取出美玉而服食之的方法明天暂且进入蓝田山去试一试吧” 运用了“餐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辞官隐居的想法从题目《去矣行》及创作背景“数上赋颂不蒙采录欲辞职去作《去矣行》”可知诗人萌生“去”这一想法是因为“数上赋颂”却不被采纳从“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可看出诗人生性旷荡不受约束无法久处于王侯权贵之中诗人看似轻松实则满含怀才不遇的失落据此作答即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你觉得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A. 音集协的“删歌通知”要求一次性下架6000多部音乐影视作品引发热议不少人“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是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B. 因为曾经泛滥市场的图书影像盗版现象渐失其生存空间所以购买正版成为消费者的主观意愿大力宣传让人们关注知识产权是很有必要的C.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传播手段不断翻新人们在享受新媒体传播的便利的同时也饱受着网络侵权造成的伤害知识产权保护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D. 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联盟的成立及其宣言发布表明对新闻媒体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护力度将提到一个新层次可以更好地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1)B项“大力宣传让人们关注知识产权是很有必要的”于文无据文中没有相关内容的表述【答案】C【解析】(2)A项“密切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就可以促进知识产权观念的生长”中“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B项“那么《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宣言》则吹响了互联网媒体联合保护新闻作品版权的号角”错误因为在2006年就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9家党报集团发出倡议呼呼组建全国报业内容联盟提高网络转载门槛捍卫新闻作品版权”的行动D项“越是科技、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于文无据图表中没有表明该信息故选C【答案】(3)①国家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对相关企业加强法律普及②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引导人们支持正版抵制盗版③人民群众提升法律素质自觉抵制盗版产品④企业自身应积极组成同盟打击盗版【解析】(3)从材料一“近年来从《“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顶层设计陆续出台政策体系臻于完善到专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材料四中的数据等内容可以总结出在政府层面应完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对相关企业加强法律普及同时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引导人们支持正版抵制盗版从材料二“文字作品作者除了对网络非法免费转载意见大之外对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有声读物、知识资源数据库、网盘的版权侵权问题反应也很强烈”可以总结出人民群众应提升自身法律素质自觉抵制盗版产品从材料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10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新媒体网站作为联合发起机构发布了《中国新闻媒体版权保护宣言》决定加大新闻媒体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力度”可以总结出企业自身应积极组成同盟打击盗版4.(1)下列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一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梁启超在思想上比康有为更有深度在人格魅力上又能胜出一筹不仅能以谦和之风与人相交更有如歌如泣的诗意交往的经历B. 梁启超总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破“我执”、破“他执”、破固定点因此他的思想体系充满着自由点而少有固定点C. 梁启超打通了中国近代史政治、思想、文化、国内外层面的关系也打通了当时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D. 梁启超拥有罕见的知行兼备的能力因此创造中国近代史的各类创造主体都与他无关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巨大的历史存在【答案】D【解析】(1)A项康有为在思想上比梁启超更有深度B项因果倒置C项“关键性”漏掉了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该书是海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绕不过的重要史学里程碑【答案】D【解析】(3)D项原文有特定情境非“时而”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莫言、曹文轩、贾平凹、阎连科、麦家、刘慈欣……”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5.(2)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B.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C.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人了”D.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答案】B【解析】(1)原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B项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与例句相同C项表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疑问故选B【答案】(2)①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②迈入新的一步【解析】(2)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①处根据前文“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实现了从学习到对话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可知此处说的有关于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影响根据后文“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可知此处可以使用“不仅”作为连接词据此可填写“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之类的语句第②处根据后文“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可知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迈进了新的一步据此进行填写即可6.(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2)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请据此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①角儿不够用, ②这场戏做得好, ③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解析】(1)第①处根据上文“这些角儿都要配齐”“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可推知“叫苦”的原因是演员不够故此处可填写“角儿不够用”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上文“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 观众叫好演员才会“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了” 故此处可填写“这场戏做得好”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根据上文“只听说城里人送戏下乡”“没有听说”可以判断此处所填的内容与前文应是相对的故此处可填写“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以“炊烟”借代日常生活以实代虚形象鲜明②“炊烟”形象单一用来代指纷繁复杂的人间生活以简代繁具体生动③“炊烟”特点鲜明与后文的“晚饭”相照应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解析】(2)画线句“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从后台钻出到世俗的炊烟里去”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世俗的炊烟”借代日常生活以实代虚给人以直观而具体的感受以“炊烟”借代生活把复杂的世俗生活比作单一的“炊烟” 以简代繁具体生动“炊烟”特点鲜明写出了生活的烟火味生活气息浓郁且与后文“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的“晚饭”相照应语体一致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②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A.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B.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C.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D. 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答案】B【解析】(1)“城邑”作“至”的宾语“不能皆至城邑”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A、D两项“民得从便受粟”意为“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 “从便”作状语修饰限制“受粟” 故其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C项故选B【答案】B【解析】(2)B项“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错误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答案】C【解析】(3)C项“尽管王安石得志后就疏远他视他为陌路”理解有误原文“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意思是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答案】(4)①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四处夸耀②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解析】(4)①假借“假以骑从”为倒装句夸徇炫耀“夸徇四境”为倒装句②诛敛搜取聚敛堪能承受区处处理筹划安排师军队市里街市里巷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有人评价这首《答高博士》其实就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那么诗人在诗歌中是如何邀约友人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说明A. 诗人开头两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夏首”则点明时令B. 诗的三、四句景致颇富诗意蝴蝶在花间流连疏竹与波光交相辉映C. 第三句的“弄”字描摹出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以动衬静D. 五、六两句寓生活哲理表现的安闲之态颇为传神用语诙谐明快旷达【答案】C【解析】(1)C项第三句的“弄”字描摹蝴蝶仿佛是在与晚花嬉闹游戏给暮色中的庭园之景增添了生机和动感不是以动衬静【答案】(2)诗歌前四句以清景相邀景中充满了简窗临池、观花赏竹的雅趣充满着邀友之情后四句以快语相邀五、六句展示了鼓腹游宴、一醉尽兴的情态七、八句说既然对客寓生活的喧嚣俗尘厌烦就请到“我”这来您的高论快语也能使“我”耳目一新都充满着邀友之意【解析】(2)解答本题紧扣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即可首先题干借“有人评价”点明“是一篇以诗代文的邀友之柬” 要求分析是如何邀友的这就意味着要结合这一背景细细品味这首诗通读全诗可知开头四句都是写景写了自己居所夏季时节的凉爽、清幽有花有竹极为雅致可谓是避暑解热、吟诗作对绝佳之地虽是简单描景但结合题干提到的背景不难猜测诗人是“以景相邀” 五、六句诗人描写了宴会之乐、闲聊之趣暗示对方一起来饮酒闲谈皆是乐趣七、八句直接点出对方的近期的境遇直言可以到自己这边来共赏清景因为整首诗的结构是极为完整清晰的先景后人先生活再精神按照诗歌陈述顺序解读即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任B. 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达91.25% 符合欧盟与世卫组织的采购标准C. 中国疫苗技术成熟充分利用现有疫苗储存和运输体系就可以实现广泛接种D. 中国企业已在努力生产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寻求疫苗的订单需求【答案】D【解析】(1)A项扩大范围“越来越多国家”不等于“世界各国”B项“符合欧盟与世卫组织的采购标准”无中生有原文第三段中只是说“根据欧盟与世卫组织标准该局已确认中国新冠疫苗的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C项“就可以实现广泛接种”过于绝对故选D【答案】C【解析】(2)C项选项因果倒置【答案】C【解析】(3)A项“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已抵达世界需要的各个地方”错误不合逻辑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不可能到达所有需要的各个地方B项无中生有“贫穷国家无法像富裕国家那样迅速获得疫苗”才是道德失败的原因D项“只要……就……”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中的表述是“只有……才”故选C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2)小说是如何刻画将军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3)文章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A. 小说以“回乡”为线索讲述了军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语言质朴自然明白晓畅B. 小说开篇勾勒了将军年轻时的潇洒形象定格了人们心中的将军印象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C. “难为了这孩子也不怪把我给忘了”写出了张婶的愧疚她认为将军把自己忘了是在情理之中D. 小说通过“村长”交代了“将军”后半生的生活状况使故事情节完整完成了将军形象的塑造【答案】B【解析】【答案】①运用外貌、语言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知恩图报(重情守诺或感恩情怀)的将军形象将军红着眼眶又对吴哥说凸显将军重情义的形象村民种树的情节从侧面烘托了将军受人爱戴的形象通过张婶、周根和乡民们对将军的误会以及最后误会的揭开的情节重情义的形象【解析】【答案】①结尾描绘了绿树葱茏、鲜花盛开蕴含着对将军的怀念与敬爱之情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奋斗③与前文“大火……将一座山都烧秃了”形成呼应④表现了将军报答家乡父老的至死不渝的赤子情怀【解析】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国产手机必将满足消费者更多个性化的需求B. 那些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才是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C. 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通用性能缩小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D. 国家若不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法律保障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答案】D【解析】(1)D项“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错原文说政府“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井不是说没有法律保障人类未来就无法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答案】B【解析】(2)B项“意在指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错文中提到互联网的发展意在指出人工智能将会“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 这点与互联网一样【答案】C【解析】(3)A项“已经完成从实验室向市场的转化”错“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应用”只能说明“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B项必要条件不成立根据原文“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可知“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与“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没有必然联系D项张冠李戴“加大数据开放与共享”是挖掘人工智能应用中政府层面应采取的措施故选C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集大成者浑然天成不拘一格焕然一新B. 集大成者井然有序别具一格焕发新生C. 执牛耳者井然有序不拘一格焕发新生D. 执牛耳者浑然天成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答案】B【解析】(1)集大成者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的人或物执牛耳者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此处形容建筑物而非人应用“集大成者”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此处形容建筑布局应用“井然有序”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此处形容角楼的造型宜用“别具一格”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发新生焕发新的生机此处指紫禁城随着新的历史进程焕发新的生机应用“焕发新生”故选B【答案】C【解析】(2)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600多个漫长岁月”搭配不当应改为“600多年漫长岁月” 二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外观”前A项搭配不当兼语序不当B项语序不当D项搭配不当兼语序不当故选C【答案】B【解析】(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A项表示重复部分的省略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C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示说话中断故选B7.(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7.(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7.(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
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通用3篇
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通用3篇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篇一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将陶渊明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改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颇为后人称道;还有同名诗词刘禹锡、王安石的“桃源行”也各具特色;初山微画雕《桃源行》则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种理想社会的迷茫意境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1)逐水:顺着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为。
(4)一说“行尽青溪忽值人”。
见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6)旷望:指视野开阔。
旋:不久。
(7)攒云树:云树相连。
攒,聚集。
(8)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9)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10)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
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11)物外:世外。
(12)房栊:房屋的窗户。
(13)喧:叫声嘈杂。
(14)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15)引:领。
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16)平明:天刚亮。
闾巷:街巷。
开:指开门。
(17)薄暮:傍晚。
(18)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
去:离开。
(19)灵境:指仙境。
(20)尘心:普通人的感情。
乡县:家乡。
(21)游衍:留连不去。
(22)自谓:自以为。
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 逍遥”也写作“消摇” 逍遥 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是优游自得的样子。表达一种难 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徜徉、漫步、翱翔, (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 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 逍遥游 自由自在地活动。 自由自在地活动。
3-4、翻译下面文段: 、翻译下面文段: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 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 的变化, 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里遨游 的人,他们需要还凭借呢? 的人,他们需要还凭借呢?
四-1、疏通课文意思(1-1): 、疏通课文意思( ):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 为鲲。鲲之大,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 名称叫鲲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 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 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 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 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 形体硕大无比, 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 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②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③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
④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⑤【注释】①稼轩:辛弃疾再为江南西路安抚使时,在信州郡治(今江西上饶)之北一里余旷地筑室百间,置菜圃、稻田,拟他日归隐躬耕,故凭高作屋下临其田,名为“稼轩”。
据《宋史》本传载,辛弃疾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努力种田)为先,故名其居为“稼轩”。
集经句:集儒家经书诗文句。
古诗词中有集句一体,截取前人诗文之句,拼集成篇,而使文意联贯,若自己出。
此即其例。
经:儒家所崇奉的经典著作。
②进退存亡:语本《易·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存亡,此处义近于“去留”,与通常作“生死”解者有别。
行藏用舍:语本《论语·述而》载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意谓若为统治者所信用,就出仕;若为统治者所舍弃,就隐居。
“小人”句:《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种庄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种菜),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菜农)。
”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小人,庸人。
樊须,字子迟,孔门弟子。
③“衡门”句“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此隐居者安贫乐道之辞。
衡门,横木为门,极其简陋,喻贫者所居。
栖迟,栖息、安身。
“日之”句: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谓太阳落山,羊牛归圈。
词人用以表现田园生活的恬静、安适。
④去卫灵公:《论语·卫灵公》载卫灵公问阵(军队列阵之法)于孔子,孔子答曰:“俎豆(古代的两种礼器,此代指礼仪)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
”明日遂离卫而去。
去,离开。
卫灵公,春秋时卫国国君。
按《史记·孔子世家》,灵公问阵、孔子去卫事在“遭桓司马”后。
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7 短文两篇 人教新课标版
课课练之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27 短文两篇人教新课标版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与.( )其奇者藻.( )荇.(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沉lín ( ) jìnɡ( )跃竹bǎi( )交huī( ) xīn( )然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少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使每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
(1)高峰_____云,清流___ 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_______,沉鳞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________,水中藻、荇_______,盖竹柏影也5.《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__。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时人称他为“___________”。
辛弃疾踏莎行进退存亡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踏莎行进退存亡原文及赏析辛弃疾踏莎行进退存亡原文及赏析《踏莎行·进退存亡》作者:辛弃疾赋稼轩,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江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赏析:“末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然而,性格豪放不羁是存是亡,都合于正道。
“行藏用舍”,则是对《论语·述而》载孔子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云云的概括。
即是说,倘若受到统治者的信用,就出仕;倘若为统治者所舍弃,就隐居。
“小人请学樊须稼”,亦用《论语》。
该书《子路》篇载孔门弟子樊须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孔子曰:“吾不如老圃。
”樊须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以上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么不妨遵循圣人之道,退居田园,权且做他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学圃。
接下去“衡门”二句,着重写自己归耕生活的乐趣。
上句出《陈风。
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衡门”,谓横木为门,极其简陋,喻贫者所居。
“栖迟”,犹言栖息孔子去卫,事在“遭桓司马”之后。
作者这里将“去卫灵公”句置于前,可能与《史记》不属于“经”,用此与题例不合有关。
卫,过宋时“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不得不改换服装,悄悄出境。
“东西南北之人也”一句,为《礼记·檀弓上》所载孔子语,盖谓己周游列国,干谒诸侯,行踪不定。
这里故意用孔子一意从政但却四处碰壁的'故事,以引出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亦全用《论语》。
上句见《微子》篇:“长沮一生为之奔走呼号而其道不行的孔子,实是词人归耕前之自我形象的写照。
讪笑孔子,正所以自嘲也。
其中不知有多少对于世路艰难的叹慨,对于自己怀才不遇“长沮”二句天生七字,不劳斧削:“衡门”。
去字文言文翻译
昔者,余游学四方,遍历名山大川,尝欲穷天下之胜,以慰吾心。
然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觉已逾三载。
今春,余闻故乡桃花盛开,春风拂面,心生归意,遂决然束装返归。
途中,余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遥望故乡,山川依旧,景色如画。
然而,物是人非,故人已散,旧梦难寻。
余心念及此,不禁泪眼朦胧。
既至家山,见故园依旧,田野葱茏,溪水潺潺。
余策马而行,欲遍访故旧。
然昔日同窗好友,多已各奔前程,各得其所。
唯有几位旧友,尚在此地,相见甚欢。
一日,余与旧友聚于庭前,品茗论道。
言及往事,恍若隔世。
余叹曰:“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昔者吾等志同道合,共赴前程,今皆散落天涯,各奔前程,岂不悲乎?”友答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虽岁月荏苒,世事变迁,然友情长存,何惧离别?”余闻言,心中稍慰。
遂与友遍游故地,访遍旧友。
每至一处,余皆感慨万千。
昔日校园,如今已变成一片废墟;昔日游鱼,已不知游向何方。
余心酸不已,遂作赋以记之。
赋曰:昔我少年时,游学四方去。
四顾皆风光,天下无不可。
今我归故乡,旧梦已难寻。
故人各东西,岁月如梭巡。
桃花依旧笑,春风拂面情。
故园虽如画,物是人已非。
昔者同窗友,共赴前程路。
今朝各天涯,离别情难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虽岁月荏苒,友情长存。
遥想当年事,恍若隔世尘。
故园今安在,游子思归心。
归途漫漫,余心虽念归,然岁月如梭,世事无常。
愿友情长存,共度风雨,人生得此友,何惧离别情。
赋毕,余与友痛饮畅谈,直至夜深。
次日,余遂告别旧友,再次踏上征程。
虽知前程漫漫,然余心中已有定夺,此生不负初心,不负韶华。
余策马而行,望故乡渐行渐远,心中暗自许下誓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余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有一日,吾将再回故乡,与友共赏春花秋月,共度人生风雨。
李白《笑歌行》全诗译文及赏析
笑歌行唐·李白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注释⑴曲如钩:《后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引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⑵“张仪”句:张仪,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
游说入秦,首创连横,先后任秦相、魏相。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通楚,“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观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
’仪曰:‘足矣。
’”《汉书·蒯通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
”颜师古注:“掉,摇也。
”⑶“苏秦”句:苏秦,战国时纵横家,洛阳人。
倡六国合纵抗秦。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二顷田,全唐诗本作一顷田。
误。
⑷“沧浪”二句:《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⑸“虚作”句:指屈原。
⑹“赵有”句:豫让,春秋战国间人。
始事范中行氏而不悦,去而投知伯。
知伯宠之。
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为饮器。
豫遁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欲刺襄子未果。
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变容,又吞炭哑音,一再谋刺襄子,均不果。
后被兵包围,请求襄子衣而击之,呼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
去者日以疏原文及赏析
去者日以疏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去者日以疏原文及赏析去者日以疏原文及赏析《去者日以疏》抒写游子路出城郊,触景生情,感慨世路艰难、人生无常、遭逢乱世、羁旅天涯,表达了诗人思归故乡而不得的悲苦感伤之情,表现了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之感。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全诗译文及鉴赏答案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全诗译文及鉴赏答案《饯别王十一南游》由刘长卿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诗。
全诗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饯别王十一南游》作者: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饯别王十一南游》【注解】饯别:设宴送行。
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烟水:茫茫的水面。
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没:消失。
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这里指太湖。
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
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名。
《饯别王十一南游》【韵译】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你象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
无尽江水载着你的船儿,渐去渐远了;去江南欣赏:夕照下五湖春色的芳馨。
谁能看见,我眷怀故友徘徊汀洲之上?满腔相思之苦,只能愁对河边的白苹!《饯别王十一南游》【译文】望着你驶入浩渺的江水中,与你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手巾。
飞鸟到哪里才是归宿?只有青山空对着我。
长江上一叶孤帆远去,在落日的光辉中欣赏五湖的春色。
谁看见站在汀洲上面我对着白苹花,心中充满无限愁思。
《饯别王十一南游》【评析】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
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
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
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的意思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的意思“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畴昔苦长饥》,其古诗全文如下: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注释】(4)冉冉:渐渐。
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
亭亭:久远的样子。
一纪:十二年。
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5)世路:即世道。
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
杨朱:战国时卫人。
止:止步不前(6)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
恃:依靠,凭借。
这里有慰籍之意。
【翻译】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
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
那时年近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
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
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
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
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鉴赏】诗的后六句,从回顾反思中总结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星气流”即星宿节气的运行,指时光流逝;“复一纪”指归田以来又已过去了十二年。
“冉冉”,渐进意;“亭亭”,久远意,这两个叠词加强了感喟的语气,暗示了岁月的艰难不易,诗人将这一期间“饥寒饱所更”的物质困苦,以及“贫富常交战”的精神苦闷,都凝聚在这感慨之中,言近而意远。
“世路”两句则从世既弃我、我亦弃世的关系中洞悉了人生的悲剧。
面对广阔辽远而又布满岐路的世道,常使人难以进取,而愈是清醒者,则困惑与痛苦也愈多,此杨朱所以哭泣而返也。
杨朱事见《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古来失意的士人每借以抒写茫然不知所从的沉痛巨哀,如阮籍《咏怀》(二十)亦云:“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
”那么,又如何解得这个人生难题呢?诗人在诗末将自己的答案托出。
2021新桃花源记三行对译专业资料
词句翻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 远近。
沿着
的 指远
〔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溪水的两岸
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 中间没有别的树木,
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
既出,得其船,便 扶 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以后 渔人的 就 沿着 原来的 做标记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 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
到
拜见 像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 源的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即 遣人随 其往, 寻 向所志,
余人各复 延至 其家, 皆出酒食。
又 邀请 他们的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停数日,辞 去。 此中人语 云:“缺乏 为外人道也。
辞别 离开 告诉 值得 对,向
停留,引申为居住
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回去。这里面的人告 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 的人说啊。〞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
于是,就
隔绝
再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
更不必说
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 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此人一一 为 具言 所闻, 皆 叹惋
指渔人 给 同“俱〞,详细 都 惊叹
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
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 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矣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杜甫去矣行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