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开计算标准(doc 34页)
展开计算及展开图制作标准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4.1.1中性层系数
注明:K1适用于有顶底的V形或U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底的V形弯曲.但通常我们习惯取K2值。
4.1.2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4.1.3其余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4.1.3.1 Z折1.
A.下料模的模板先完成机加、热处理和研磨部分,线割部分暂缓加工.
B.成型模先做,先按展开尺寸镭射或线割试模样板,不合格时修正展开尺寸,合格样品送客户承认.
C.样品经客户承认后,按修正展开尺寸整理下料模,进行下料模的线割加工.
(2).对展开较直观的,可基本控制的产品,一般只要经俩人展开核对无误,下料模可按正常方式加工
当R≧4MM时: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4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5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6T
材料厚度T≦0.6取Hmax=8T
当R〈4MM时,请示上级.
4.1.3.5压缩抽形1(Rd≦1.5T)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位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
Z折展开计算考虑因素很多,如R角大小、是否压料、是否有压筋,配合间隙、成形角度等。实际计算时可参考以下几点原则:
(1)当C≧5T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º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T时<一次成型>:
L=A-T+C+B+K
产品展开计算方式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1.0目的为了使展开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制定统一的展开计算方式。
2.0适用范围富运设备厂(二厂)3.0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进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一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进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维持不变,因其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慢慢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4.0计算方式4.1展开的大体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展开长度=料外+料外-补偿量4.2 冲朱嘴预冲底孔表(依照日东现有模具配置)4.3压铆紧固件系列预冲底孔表类产品)4.3.3花齿压铆螺母(S类产品)五、预开底孔5.1.展开进程中,除对外形展开之外,对一些比如抽牙(翻边)攻丝,攻牙(挤牙.切削)翻边胀铆螺母(Z类产品).花齿压铆螺母(S类产品).压铆螺钉(FH类产品).压铆螺钉(NY类产品). 压铆螺母柱(SO、BSO、SOO、SOPC类产品)(注意3.5M3与M3底孔的不同).展开进程中,要先进行预开底孔(详细见附表五)6.动工艺孔:关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需焊接打磨的产品,折弯转角处咱们能够开一个折弯工艺孔,大小由板厚来决定,要比板厚大一些,也不宜过大,编程进程中尽可能选用已利用过的适合的模具。
(便于减少模具及加工时刻)。
6.1 图有三种情形:全包、半包、搭边。
①所有搭边关系的,无需动工艺孔;②关于有包边板厚T 〈1.5mm,无需动工艺孔;③关于有包边且板厚T≥1.5mm,需在转角处加动工艺孔。
工艺孔有两种方式:圆和U形;长圆孔的圆心在折弯线上。
如图a.b所示1.展开后为线段的部份,将其处置成以下图所示工艺孔形式:如图c所示工艺孔宽度取0.5(LASER)或2.0(NCT)。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精心整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2.3.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的NCV形度W1及3.Z形折弯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以下)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系数a(根据一个弯等于两个厚度,在solidworks钣金中折弯半径R取值1.83X厚度展开图就刚好,再加上个系数a)系数a2.压死边图11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图12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A+B+C+0.2平行压筋图14K=0.4txδ/90°(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K=0.5txδ/90°(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L1+L2+K注:L=展开长度L1、L2=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5.钝角折弯图16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详]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
折弯展开计算标准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手工展开计算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适用于简单的产品或者需要快速计算的情况。
手工展开计算主要通过图纸上的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进行计算。
以纸箱为例,手工展开计算可以通过测量纸箱的各个面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比例进行展开、计算,得到纸箱展开平面的尺寸和形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展开计算是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CAD软件可以将产品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并提供自动展开计算功能。
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产品的展开尺寸和形状,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在进行产品展开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尺寸测量:正确测量产品各部分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2.材料消耗:根据产品展开图的面积和形状,计算材料的消耗量。
这对于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非常重要。
3.容差和余量:考虑产品的装配、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容差和余量,确保展开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4.形状优化:通过展开计算,可以发现产品的形状缺陷和设计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家具行业,可以通过展开计算确定家具板材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材料采购和生产计划;在车辆制造行业,可以通过展开计算确定车身板材的尺寸和形状,进行钣金加工和装配;在建筑行业,可以通过展开计算确定建筑构件(如屋顶、墙体、门窗等)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施工和材料采购。
总之,产品展开计算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可以帮助设计师和生产者准确计算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展开计算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产品管理-钣金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精品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4.3 R≠0θ=90°
L=(A-T-R)+(B-T-R)+(R+λ)*π/2
當R≧5T時λ=T/2
1T≦R <5Tλ=T/3
0 < R<Tλ=T/4
(實際展開時除使用尺寸計算方法外,也可在確定中性層位置後,通過偏移再實際測量長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備註:
a標注公差的尺寸設計值:取上下極限尺寸的中間值作為設計標准值.
b孔徑設計值:一般圓孔直徑小數點取一位(以配合沖頭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時除外,例:Φ3.80 取Φ3.84.
c產品圖中未作特別標注的圓角,一般按R=0展開.
附件一:常見抽牙孔孔徑一覽表
料厚
類型
0.6
0.8
1.0
統一展開計算方法,做到展開的快速准確.
2適用範圍
富金公司沖模二廠.
3展開計算原理
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當彎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中性層到板料內側的距離用λ表示.
D/2={(r+T/3)2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如图7如图7,此种折弯只需考虑下模V形槽中心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即可确定.通常H值为H≥ T + R R 在1mm 以下2.U形折弯.如图8此种折弯的尺寸如过小,极易因无合适折弯模具而形成干涉.因此两竖边的宽度L不能太小.其一边竖边高度H也不能太大.实际中可根据使用折弯模的形状做模拟确定,L,H值参考如下:3.Z形折弯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 以下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 +系数a根据一个弯等于两个厚度,在solidworks钣金中折弯半径R取值厚度展开图就刚好,再加上个系数a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折弯系数材料t1234钢板系数a铝板系数a1铜板系数a12.压死边图11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图12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注:A、B、C = 内尺寸=补偿值2)直角压筋TCB图13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4T+2a+注:A、B = 外尺寸C = 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a = 90°折弯的系数= 补偿值3)平行压筋图14如图14,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L = A+B+H+注:A、B = 内尺寸;H = 压筋高度;0.2= 补偿值.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4.锐角折弯如图15,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侧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式如下:K= x δ/90° t<但当t≥时,应用下列公式:K= x δ/90° t≥故展开计算式为:L= L1+L2+K注:L = 展开长度L1、L2= 内径尺寸K= 展开系数5.钝角折弯图16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 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根据三角函数,l 的计算式为:l = tg θ/2x t故外径为:b = a + l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内径:K =θ/90°x t<外径:K =δ/90°x t<但当t≥时,应用下列公式:内径:K =θ/90°x t≥外径:K =δ/90°x t≥6.圆弧R折弯图17如图17,R折弯的三种形状,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 2R·tanθ/2-лθ· 2R - t/360°注:R= 折弯外径外侧半径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л= 圆周率取t = 板厚当θ=90°时,tanθ/2=l,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K= 2R –л2R-t/4求得展开系数K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L=L1+L2+L3+L4+···-K注:L1、L2、L3、L4=外径到外侧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通过三角定律算出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图18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L=L1+L2-2K说明:R折弯的计算式只适用于铁板.。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C
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内径外径展开系数K值为:内径:k=0.4t (t为板厚)外径: k=1.6t (t为板厚)故展开计算式为:内径: L=I1 +I2(+I3+I4…)+K×N外径: L=I1 +I2(+I3+I4…)-K×N注意:L=展开长度I1 ,I2 ,I3 ,I4 =内外径尺寸K=展开系数0.4t或1.6tN=折弯角个数注意:如果有多次折弯,按外径方法计算时,外径值恒取材料外边尺寸,而内径值则不同,有两条内径值取为外径减t,其他的内径均应取为外径减2t. (编外语:凭经验认为,折弯系数一般是按外径算的.)附表: 一般常用板厚的90°折弯系数L1L5L2L4L3角1角2角3角4角5角6角板厚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0.8t0.3 1.3 0.6 2.6 0.9 3.9 1.2 5.2 1.5 6.5 1.8 7.81.0t 0.4 1.6 0.8 3.2 1.2 4.8 1.6 6.42.0 8.0 2.4 9.6 1.2t0.5 1.9 1.03.8 1.5 5.7 2.0 7.6 2.5 9.5 3.0 11.41.5t 0.62.4 1.2 4.8 1.8 7.2 2.4 9.63.0 12 3.6 14.41.6t0.62.6 1.2 5.2 1.8 7.8 2.4 10.43.0 13 3.6 15.42.0t0.83.2 1.6 6.4 2.4 9.6 3.2 12.84.0 16 4.8 19.22.3t 0.93.7 1.8 7.4 2.7 11.1 3.6 14.8 4.5 18.55.4 22.22.5t 1.0 4.0 2.0 8.03.0 124.0 165.0 20.6.0 24 2.6t 1.0 4.2 2.0 8.4 3.0 12.6 4.0 16.8 5.0 21 6.0 25.22.9t 1.2 4.6 2.4 9.23.6 13.84.8 18.4 6.0 23 7.2 27.63.0t 1.24.8 2.4 9.6 3.6 14.4 4.8 19.2 6.0 24 7.2 28.83.2t 1.3 5.1 2.6 10.2 3.9 15.3 5.2 20.4 6.5 25.5 7.8 30.64.0t 1.6 6.4 3.2 12.8 4.8 19.2 6.4 25.6 8.0 32 9.6 38.45.0t 2.0 8.0 4.0 166.0 24 8.0 32 10 40 12 482.钝角折弯(90°~179°)钝角折弯尺寸也有内外径之分,外径的计算如图,外径B实际上等于内径A加上内側角顶点到外側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A根据三角函数,故其外径为: b=a+∮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 内径: K= Ø/90°×0.4t(t<2.5 )外径: K=§/ 90°×0.4t(t<2.5)但是当t≧2.5,应用下列公式:内径: K= Ø/90°×0.5t(t≧2.5)外径: K=§/ 90°×0.5t(t≧2.5)外径锐角形状的内径为边的一端到折弯角外R弧的切线的距离.外径则为边的一端到两折弯边的虚交点的距离.内外径的使用因尺寸的标注方法而不同.因此可根据零件的尺寸标注方式而决定采取内径或外径算法.经验公式:如图,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側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公式如下:K=§/ 90°×0.4t(t<2.5)但是当t≧2.5,应用下列公式:K=§/ 90°×0.5t(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I1+I2(+I3+I4+…)+K×N注: L=展开长度I1 ,I2 ,I3 ,I4.=内径尺寸K=展开系数N=折弯角的个数4. 段差折弯(H<5T+R)前文所述,当折弯高度H<5T+R时, 必须采用特殊专用模具使其成型,产品的段差有以下三种形状,下面分别介绍其展开算法.(-)如图,此段差为一倾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 L=A+B+C+0.2注: A.B.C=内径0.2=补偿值T 如图,段差边为直立边,一般其次H值较大,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A+B+H注:A,B=内径H=包括一层板厚的高度.如图,段差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本:L=A+B+H+0.2注意力:A ,B =内径H=段差高度0.2=补偿值******由于段差高度主要靠增减段差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民主达到了要求,但是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5.如图, 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材很少见压死边的,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 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式为: L=L1+L2-KK值的经验值如下表,6,圆弧R折弯如图所示, R折弯的三种形状, 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 ( 2R×tan Ø/2 )-〔兀×Ø×﹙2R—T〕/360°〕注意: R=折弯外径(外径半径)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兀=圆周率(取3.14)T=板厚当Ø =90°时,tanØ/2 =1 ,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 : K =2R -兀( 2R—T )/4求得展开系数K 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 : L=L1+L2+(L3+L4+…)—K注意: L1, L2 , L3 ,L4=外径(到外側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以通过三角定律算出)7. 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式为:L=L1+L2+(L3+L4+…)—2K******说明,R折弯的计算公式只适用于铁板.****** 另附基本函数公式值记忆表30°45°90°sin Ø1/2 √2/2 √3/2cos Ø√3/2 √2/2 1/2tan(tg) Ø√3/3 1 √3ctn(ctg) Ø√3 1 √3/3。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围,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精编
Rd l
PA R'
P
r PB
Rd l
R'
h r
D T
l
核
日 期 更正原因 签 名 准 青华模具有限公司
校
编
对
制
文件编号 RS98W009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11.卷圆压平 L=A-T+B-T+4K =A+B-2T+4* = A+ (上式中:取 K= 图三:90°折弯处尺寸为 A+ 图四: 卷圆压平时,可视工
+T/3)]1/2
Z 10.压缩抽形 2 (Rd>
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 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 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 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 D 的圆 相切的圆弧.
当 Rd>时: l=(h+T/3)+*(Rd-2T/3) D/2={(r+T/3)2
+2(r+T/3)*(h+T/3) *(Rd-2T/3)*[(r+T/3) +*(Rd-2T/3)]}1/2
程排配的情况考虑是否在折成 90°前压线,压线位置为 A-T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T
T
页次
5/7
PUNCH
B
A B+2.5K
0
A+0.5K
0
AL
12.侧冲压平
L=A-t+B-t+4K =A+B-2T+4* = A+
(上式中:取 K=
图三:90°折弯处尺寸为 A+2K
图四: 侧冲压平时,在折成 90°前必须压线,压线位置为
K3=Tλ< *πR /2<=5T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产品展开计算方法
一、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段不
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的计算弯曲件展开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
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二、计算方法
1、R=0 θ=90
L=(A-T)+
=(A-T)+
=A+B-2T+K
K=λ*π
2、R≠0 θ=90
L=(A-T-R)
当R≥5T时
3T<R<
1T<R≤
0 <R≤
3、R=0 θ≠90
λ=T/3
L=(A-T*tan
(a
4、R≠0 θ≠
L=(A-(T+R
*tan(
当R≥5T时
3T<R<
1T<R≤
0 <R≤
MAX
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 MAX,
冷冲模设计指导规范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
C: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1:常见抽牙预冲孔孔径一览表。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2(r+T/3)*(h+T/3)
-0.86*(Rd-2T/3)*[(r+T/3)
+0.16*(Rd-2T/3)]}1/2
2.12卷圆压平
图(a):展开长度
L=A+B-0.4T
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
图(c): 90°折弯处尺寸为A+0.2T
图(d):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
产品展开尺寸计算标准
1.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2.7Z折2.
C≦3T时<一次成型>:
L=A-T+C+B+D+K
2.8抽芽
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为螺纹距离),R=EF见图
∵T*AB=(H -EF)*EF+π*(EF)2/4
∴AB={H*EF+(π/4-1)*EF2}/T
0 < R<Tλ=T/4
2.6 Z折1.
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产品展开操作方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峦,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阈,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弯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半径较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表示.
a.当T'0.7T时,取T'=0.7T,并保证抽孔内径
b.当0.5T<T'<0.7T时,按原图抽孔内、外径取值
c.当T'0.5T时,取T'=0.5T,并保证抽孔外径
3.若计算出的预冲孔孔径1.0,则取预冲孔径为1.0
4.当从参数辅助作图对话框中计算出的预冲孔答案为‘错’时,取预冲孔径为1.0
在不影响产品的性能及其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现场折床刀具的规格型号,常对内R0的
折弯作以下处理后进行展开:
1. R2.0时,按R=0处理
2. 2.0<R<3.0时,按R=3.0处理
3. R3.0时,取R为原值
Z折(Z折通常被叫做:段差)
直边段差
1.当H5T时,分两次成形,按两个90折弯计算
2.当H<5T时,一次成形, L=A+B+T+K
3.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当T>0.3时,T=0.4T
一般折弯(R=0,90)
L=A+B+K'
1.当T0.3时K'=0
2.当T>0.3时K'=(/90)*K (注: K为90时的补偿量)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
精密沖模開發部
產品展開計算標准
2.7 Z折2
C≦3T時<一次成型>: L=A-T+C+B+D+K
精密沖模開發部
產品展開計算標准
精密沖模開發部
B
T/3 C T
產品展開計算標准
3 展開注意事項:
a. 標注公差的尺寸設計值:取上下極限尺寸的中 間 值作為設計標准值. b.孔徑設計值:一般圓孔直徑小數點取一位(以配合沖 頭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時除外, 例:Φ3.80 取Φ3.84. c. 產品圖中未作特別標注的圓角,一般按R=0展開.
產品展開計算標准
2.10 壓縮抽形1 (Rd≦1.5T)
原則:直邊部分按彎曲展開,圓 角部分按拉伸展開,然后用三點 切圓(PA-P-PB)的方式作一段與 兩直邊和直徑為D的圓相切的 圓弧. 當Rd≦1.5T時,求D值計算公式 如下: D/2=[(r+T/3)2+2(r+T/3)*(h +T/3)]1/2
(a)
AA--00..22TT
(b)
BB+0+.02.2TT
精密沖模開發部
AA++11..00TT
(c)BBFra bibliotekAA(d)
產品展開計算標准
2.14 綜合計算如圖:
L=料內+料內+補償量 =A+B+C+D+中性層弧長(AA+BB+CC) (中性層弧長均按 “λ=T/3”來計算)
钣金展开计算标准
一.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28页word资料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展开计算标准(doc 34页)产品展开计算标准一.目的统一公司内部标准,使产品展开快速标准,使公司内部产品制作,测量标准统一.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薄板的展开计算.三.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理论上内外层之间有一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为一假想层,在弯曲过程中中性层被假想为与弯曲前状态保持一致,即长度始终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A表示。
(图1)四.折弯方法的确定折弯方法有单发冲床模具折弯和折弯机模具折弯两种方法.单发冲床模具折弯的方式及精度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只要做出合格的模具,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折弯产品.而采用折弯机折弯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折弯模,还必须调试折弯参数.因此,如采用折弯机折弯,计算展开尺寸时就必须考虑折弯机的折弯方法.1.一次一道弯.此种折弯由普通通用折弯模来完成.包括折直角,钝角和锐角.(如图2)2. 一次折两道弯--------压锻差.此种折弯由专用特殊模来完成,但折弯难度比普通折弯大.(如图3)3. 压死边.此种折弯也须用特殊模来完成.(如图4)4.大R圆弧折弯。
些种折弯如R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专用R模压成形,如R值过大,则须用小R模多次压制成形。
(如图5)图5这四种折弯的展开计算是不同的。
因此在看图时,要根据零件的折弯尺寸来确定使用何种折弯方法。
一般使用的NC数控折弯设备都是日本AMADA(天田)公司所生产的。
其折弯机所配套的普通通用折弯模具V形槽宽度通常为适用该折弯模的板厚的5-6倍.如采用一次折一道弯的方法,必须考虑到折弯模的V形槽的宽度W1及V形槽一边到模具外侧的宽度L1。
如图6:折弯高度H的经验值根据产品形状有如下三种(以90度为例,钝角和锐角与直角相近相似):1.简单的90度单边折弯。
(如图7)如图7,此种折弯只需考虑下模V形槽中心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即可确定.通常H值为H≥3.5 T + R (R 在1mm 以下)2.U形折弯.如图8此种折弯的尺寸如过小,极易因无合适折弯模具而形成干涉.因此两竖边的宽度L不能太小。
其一边竖边高度H也不能太大。
实际中可根据使用折弯模的形状做模拟确定,L,H值参考如下:3.Z形折弯如图9.第一道弯曲后,折第二道弯曲时,折弯线到折弯机定位挡块的距离须大于等于V形槽中心到模具外侧距离L1和板厚t之和.故H值为:H≥5t+R(R在1mm 以下)五.展开计算方法1.90°折弯(一般折弯)展开的长度为:L=LL+LS-2t +系数a系数a的经验值如下表折弯系数材料t0.81 1.2 1.52 2.534钢板系数a0.20.20.30.40.50.650.8 1.4铝板系数a0.20.30.40.50.60.81 1.5铜板系数a0.20.20.30.40.50.81 1.52.压死边图11如图11.压死边是两层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也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压死边折弯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3.压筋1)倾斜压筋图12如图12.此压筋为一斜面,一般H值较小,其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0.2注:A、B、C = 内尺寸0.2=补偿值2)直角压筋TCB图13如图13压筋边为直立边,一般其C值较大,展开长的计算式为:L = A+B+C-4T+2a+0.5注:A、B = 外尺寸C = 包括两层板厚的高度a = 90°折弯的系数0.5 = 补偿值3)平行压筋图14如图14,压筋最大值仅为H=2t,其展开长度的计算式为:L = A+B+H+0.2注:A、 B = 内尺寸;H = 压筋高度;0.2=补偿值。
*由于压筋高度主要靠增减压筋模具的调整片来保证,并且操作员各自的经验不尽相同,因此有时会出现折弯后虽然高度达到要求,但整体展开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时要根据实际的偏差来调整。
4.锐角折弯如图15,经验公式是一种内径算法,但此处的内径是折弯边内侧两面的虚交点到另一端的距离.展开系数计算式如下:K= 0.4t x δ/90° (t<2.5)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K= 0.5t x δ/90° (t≥2.5)故展开计算式为:L= L1+L2+K注:L = 展开长度L1、L2=内径尺寸K= 展开系数5.钝角折弯图16如图16,外尺寸b实际上等于内尺寸a 加上内侧角顶点到外侧顶点的一段平行距离l。
根据三角函数,l 的计算式为:l = tg θ/2x t故外径为:b = a + l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为:内径:K =θ/90°x 0.4t (t<2.5)外径:K =δ/90°x 0.4t (t<2.5) 但当t≥2.5时,应用下列公式:内径:K =θ/90°x 0.5t (t≥2.5)外径:K =δ/90°x 0.5t (t≥2.5) 6.圆弧R折弯图17如图17,R折弯的三种形状,其展开系数K的计算式如下:K=(2R·tanθ/2)-[лθ·( 2R - t)/360°] 注:R= 折弯外径(外侧半径)θ= 外侧角(180°-折弯角度)л= 圆周率(取3.14)t = 板厚当θ=90°时,tanθ/2=l,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如下:K= 2R –л(2R-t)/4求得展开系数K后,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L计算公式为:L=L1+L2+(L3+L4+···)-K注:L1、L2、L3、L4=外径(到外侧虚交点的距离,切点到虚交点的距离可通过三角定律算出)R折弯中有一种U形折弯,如下图,其形状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两个90°R折弯的组合,图18因此,U形折弯的展开长度L的计算公式为:L=L1+L2-2K说明:R折弯的计算式只适用于铁板。
二.公制螺纹钻孔用钻头直径尺寸表说明:目前常见的普通螺纹有三种制式:公制,英制,统一制(也称美制)。
公制是以毫米为单位,齿形角60度的螺纹。
例如:M8X1-6H表示直径8毫米的公制细牙螺纹,螺距1毫米,6H的内螺纹公差带。
英制是以英寸为单位,齿形角55度的螺纹。
例如:BSW 1/4-20表示直径1/4英寸,粗牙螺距每英寸20牙,这种螺纹目前已很少使用。
另统一制是以英寸为单位,齿形角60度的螺纹。
直径小于1/4英寸,常用编号表示,由0号至12号分别表示0.06英寸至1/4英寸的直径规格。
美国目前主要使用的仍是统一制螺纹。
目前我公司常用的是公制螺纹。
在加工中有以下事项需注意。
1、钻孔用规定的钻头钻孔,钻孔深度大于或等于T3,注意不要将孔钻成锥形,钻孔后允许去毛刺性质的鍯孔,鍯孔不应超过0.4p深度,鍯孔过大不利于螺套的安装。
2、攻丝用相应规格的钢丝螺套专用丝锥攻丝,攻丝的长度必须超过螺套长度,对于通孔要全部攻丝,用户可根据内螺纹孔的精度,适当选择攻丝方法和润滑方式,盲孔攻丝时要用力适当,以防丝锥折断。
攻丝后应清理螺纹孔,可用压缩空气喷枪吹,盲孔还应使用带径向孔的长喷枪向下而上清理,也可以用清洗的方法清理。
螺纹孔精度高时,应用专用钢丝螺套底孔塞规进行检查。
三.一般线性公差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括号内的参考尺寸;•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角度尺寸的长度按角度的短边长度确定,对于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
基本定义: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值)。
基本尺寸:在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
分别用“D”、“d”表示。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注: 原《GB/1804-92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于2000年废止,同时使用新的《GB/T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四.形位公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直线度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平行度注:钣金制造中常用的形状公差主要有:1.直线度2.平面度位置公差主要有:1.垂直度2.平行度五.投影方向表示一个物体可有六个基本投影方向,因而相应地可有六个基本投影面分别垂直于六个投影方向。
物体在这六个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均称为基本视图。
这六个基本视图分别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还有右视图——自右向左投影,即在左侧的基本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后视图——自后向前投影,即在前面的基本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仰视图——自下向上投影,即在上部的基本投影面上所得的视图。
(使用第一象限角投影)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然应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其方位对应关系: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