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调动

合集下载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在古代中国,官职调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古代官职调动的了解不仅能够展现出古代政府的运作方式,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结构。

下面是一些与古代官职调动相关的常识内容:1. 官职调动的目的:官职调动是指将官员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个职位,旨在提高官员的能力和效率,并且让不同的官员有机会获得新的挑战和发展。

古代官员调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运作和发展,提高官员的素质,确保政府的稳定和有效性。

2. 官职调动的原则:古代官职调动常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功绩原则、才能原则、资望原则、年龄原则和地域平衡原则。

功绩原则指的是官员的调动与其在前职位上的表现和成就有关,优秀的官员有可能被提拔或调任高级职位。

才能原则则要求官员在调动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职责。

资望原则则强调官员的学历、资历和经验,以确保他们有能力胜任新的职位。

年龄原则则考虑到官员的年龄和生理状态,避免年纪过大或者体力不支的官员担任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职位。

地域平衡原则强调了各个地区官职的平衡发展,以避免某些地区得到过多的重点关注,也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防止中央集权的过于严重。

3. 官职调动的程序:在古代,官职调动通常由上级政府颁布,经过公示和考核程序后确定。

一般来说,官员会接到调令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新的工作地点。

调动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庆贺仪式,以示对官员的赏识和激励。

调动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机构会向新的工作单位提供官员的个人资料和工作经验,以便顺利过渡和交接。

4. 官职调动的影响:官职调动对古代政府以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官职调动可以避免官员滞留在同一职位上久而无功,防止官员权力过大或者形成腐败现象,有利于政府的机构改革和政策落实。

官职调动还有助于官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个政府机构的效力和执行力。

此外,官职调动也能够提高人才的流通性和流动性,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5. 官职调动的变革与现代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古代的官职调动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的职场流动和人才竞争机制。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答案:A
练习巩固
3、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黜:
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迁:升迁。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废免,
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
任官职。
答案:B
【答案】D 。解析:将“明清”改为“宋”。
1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 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 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 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C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明清改州为府。 D“道”“路”也分别是隋唐和明清的行政区名。
官职变动-兼、代
①兼:兼任。 ②摄:暂代官职。 ③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 的职务。 ④领:兼任。 ⑤行:代理官职 ⑥署:代理,暂任 ⑦权:暂代官职。 ⑧判:高位兼低职。
官职变动-辞官
①悬车:辞官居家。 ②解官:辞去官职。 ③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④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⑤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 “乞身”。 ⑥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⑦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①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②贬:降职。 ③放:驱逐,流放。 ④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 ⑤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⑥罢:解除,免去官职。 ⑦免:免职。 ⑧废:废黜,放逐。 ⑨黜:贬退。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和官僚体系,还体现了古代官员的晋升和降职机制。

在古代,官职调动通常是由皇帝或上级官员进行决定和安排的,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首先,古代官职调动是按照官员的资历、能力和表现来进行的。

官员通过科举考试、任官经历、实绩表现等方式来积累政绩和声望,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

官员的晋升和降职通常是根据他们的表现和能力而定,而非凭借贵族背景或权力关系。

这种选拔机制体现了古代官职调动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其次,古代官职调动还受到官员的地位和职务性质的影响。

在古代,官员的地位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主要从事政治和行政工作,武官则负责军事和安全事务。

官员的职务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晋升和调动的方向和范围,文官通常可以在官职之间相互调动,而武官的调动则受到更多的限制和规定。

古代官职调动还受到官员的等级和官阶的制约。

官员的官阶和等级是根据官员的职务和资历来确定的,官员的官阶越高,其权力和地位也越大。

官员的官阶和等级决定了他们的晋升和降职的可能性和幅度,高级官员的调动通常需要更高的层级和程序来决定和执行。

总的来说,古代官职调动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谨的制度,它不仅影响着官员的职业生涯和前途,也反映了古代政治和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制度安排。

官员的晋升和调动不仅受到个人的努力和表现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的政策和体制的制约,这种相互作用和制约体现了古代官职调动的独特文化和制度价值。

官职调动的文学常识

官职调动的文学常识
2、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例: 《后汉书•张 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 迁为太史令。”
3、出(指出京受任)例: 《张衡传》:“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4、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例:诸葛亮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异同。”
3、拜:授予官职。
例: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汉书•邓冠 传》)
4、除:拜授官职。
例: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
5、授:授予官职,从授予印物而来 。
例:遣使者持黄金印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 传》 )
另外一些表示任命、赐予官职的词 汇如:
封、赠、赐、赏、
举、荐、起等。
有关兼职的常见词语
五、免职、辞职
1、罢:免职。 2、黜:废除,免职。例:王黜狄后。(《国语》) 3、免:免职。 例(吕諲)知门下省事,七月,丁母忧免。(《金史• 列传第六十二》) 4、革、褫(chǐ):革除,指撤职查办。 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 革除爵位)(谢庄《上搜才表》) 5、废:废除。 例:炎惧,乃废中宗为卢陵王。(《旧唐书•卷八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6、乞骸骨:年老请求辞职退休。 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后汉 书•张衡传》)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宋书•范晔 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 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 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 名。)
3、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 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 主管)
4、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 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一、表“授官、做官”辟、除、察、荐、举、授、起、复、征、拜、赠等【辟bì】征召来授予官职。

【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

后成为拜受官职术语(“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拜】:授予官职。

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复】:复职,用法同“还”。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二、表“调动、补任”迁、改、调、徙、转、出、补、荫补等【“迁”字大家族:】1.表示升职:右迁、迁除、迁进2.表示降职:左迁、迁谪、迁削3.表示平调:迁调、转迁4.多次调动:累迁(一般指一步步升官)【出】京官外任。

如: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12全国1卷)三、表“升官、加封”晋、进、加、超迁、擢、超擢、陟、升、拔、提【超迁、超擢】越级升迁、破格提拔。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19全国1卷)【陟】晋升、提拔。

如:陟罚(提拔与惩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四、表“贬官、免官”左除、左降、左转、贬、放、谪、黜、绌、免、夺、褫等【放】免去。

如“放官”。

注:有时“放”亦可理解为京官调任外地。

【绌】通“黜”。

废除;贬退。

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褫chǐ】革除。

如“褫夺”“褫官”。

五、表“兼任、暂代”兼、领、摄、权、行,假,署等【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如: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后汉书•刘焉列传》【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如: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礼记•文王世子》1、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2、指即位,登基。

【权】临时代职。

如: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列传上》)【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如:安国行丞相事。

(《汉书•韩安国传》)【署】暂任、代理官职。

如:成祖继位,命署礼部事。

(《明史•宋礼传》)六、官吏考核术语【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古代官职调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官职调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

下面将从官职的种类、调动的原因、调动的方式以及调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官职调动的文化常识。

一、官职的种类古代官职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如皇帝、宰相、大臣等。

地方官职是指在各地方政府中担任行政职务的官员,如州、县的知府、知县等。

在官职中又有非常重要的官职和普通的官职之分,非常重要的官职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

二、官职调动的原因官职调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政治需要、行政需要和个人原因。

政治需要是指根据朝廷的需要,对官员进行调动以实现政治目标。

行政需要是指由于地方行政工作的需要,对地方官员进行调动以提高行政效率。

个人原因是指官员自己申请调动或是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进行调动。

三、官职调动的方式古代官职调动的方式有多种。

一种是由上级官员任命下级官员,这种方式通常在中央官职中较为常见。

另一种是通过竞争选拔的方式进行调动,这种方式通常在地方官职中较为常见。

还有一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调动,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选拔人才。

四、官职调动的影响官职调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官职调动可以提高个人的地位和待遇,也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对社会来说,官职调动可以促进社会的流动和发展,也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了解古代官职的种类、调动的原因、调动的方式以及调动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对于今天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古代官职变迁

古代官职变迁
•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 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 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 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 俸禄,主要是粟米的记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
公斤
地方 郡县制
郡36
郡守
郡尉
郡丞
• 非常科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 至孝、童子等科。
明经科:察举通晓儒经之人才。“童子科”,规定年龄在12岁至16岁 之间,能“博通经典”的可选入“童子科”。
汉朝沿用到清朝的官职
•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 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 谏议大夫等。
•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 书的属官。
三省六部制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太尉左右丞相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枢密使都督同知太尉参知政事六品尚书翰林学士六部侍郎元朝中央一级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总政务枢密院秉兵柄和御史台司黜陟组成
古代官职变动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 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
• 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 太守。”
•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 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 偶,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汉武帝更"太 尉"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更"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古代官职变动

古代官职变动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表官职变动的实词一、表授予官职的: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文选•陈情表》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前后九辟公府《后汉书•钟皓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岁余,征拜侍御史。

《后汉书•王涣列传》4、拜:授予官职5、除:任命,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文选•陈情表》6、授:给予官职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文选•陈情表》二、表调动官职的升迁的: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如:“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吾极知其左迁。

《汉书•周昌传》调动官职的:1、转、调徙:调动官职如: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隋史•徐文宝传》“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徙齐王信为楚廷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2、补:补充缺职如: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

降职、罢免的1、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2、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3、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如: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出”有时也指平调。

4、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非其才者罢之”《晋书•魏舒传》5、黜、废:废弃不用。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论语•微子》三、表兼职,代理官职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如: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旧五代史•甘荷余传》2、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

如: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南史•虞愿传》3、权:暂代官职如: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动词

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动词
《新唐书》
降职

被罚流放或降职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议以谪罚侵削诸侯

京官外调,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
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并序》

降职并外放
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
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三国志》
(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
迁谪
降职并外放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并序》

降职
尚当追削官秩序、

除去,免去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免官
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

罢免,免官
屈平既黜
《屈原列传》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

罢免
非其才者罢之
《晋书》

废弃不用
不胜其任者废免
《管子》
辞官

辞去
遂请辞以归
《宋史》

辞去
今余年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动词
1、表被任以官职
征、辟、察、举、召、荐、进、弥、补、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黜(诎)。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蜀。
6、表恢复的:复、还。

兼任,兼理(以高职位代低职位)
周广顺中,累官至守尚书令、中书令迁左丞,行徐州事
《旧五代史》

文言文中官职调动

文言文中官职调动

文言文中官职调动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

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

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

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

贾鲁传》二、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

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三、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

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

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中高考必考的文言文解释,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表罢免官职1、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2、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3、4、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1、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古代官职变动术语

古代官职变动术语

古代官职变动术语一、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如: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授:授职、任命。

(宋濂《哀志士辞》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

)除:拜官、授职、被任命。

(《陈州粜米》如今新初将两个仓官。

)征:征召、任命。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征拜议郎,辞疾不到(借病推辞不上任))辟:由中央官署征聘并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后汉书· 张衡传》)二、表示调动的词语,如:徙:调职。

(《后汉书·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转:改任他职。

(《明史· 夏原吉传》成祖即位,转左侍郎。

)调:调迁。

(《记王忠肃公翱事》婿竟不调。

)改:改调,另外做。

(《记王忠肃公翱事》后公改两广。

)三、表示升迁的词语,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后汉书· 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擢:提拔,选拔。

(《谭嗣同》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拔:提拔,选拔。

(诸葛亮《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四、表示贬官的词语,如:贬:降职。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调。

(白居易《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左迁:降职。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完整版)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完整版)

5.罢、免:罢免、罢黜、免去官职。《汉书·贡禹
传》:“免官削爵。”
6.黜、废:废弃不用。 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
黜,有能得以赏。”《管子·明法解》“不胜其任者废
免。”
7.放:放逐、流放。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
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
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
任、委派”的意思。
1.乞骸骨:因年老请求退职。 2.致仕:官员退休或辞官归家。 3.下车:官吏到任。《后汉书·张衡传》“衡 下车,治威严。” 4.知:管理 。《国语·勾践灭吴》“吾与之共 知越国之政。”
5.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行备武将军。”
1.征:①召,征召。《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辟[bì] :征召;《晋书·谢安传》 “初辟司徒府,除 佐著作郎。”
3.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 官职。《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彧(yù郁)荐嘉。” (彧:荀彧。)
《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1.迁:①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史记·贾谊 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② 放逐、流放 。 柳宗元《封建论》“然后掩捕而迁 之。” ③ 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十 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2.去:不再担任原来的职务。《后汉书·张衡传》: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4.拜:授予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 亮为丞相。”
5.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6.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 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官职调动的文言词

官职调动的文言词

《官职调动的文言词》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些有关官职调动的文言词。

比如说“迁”这个字,它常常表示官职的调动。

有时候是升官,比如“迁升”;有时候是降职,比如“左迁”。

就像有个官员,因为工作做得特别出色,被迁升到更高的职位,那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和奖励。

“徙”也是常见的一个词,它一般指官职的调动,不过没有明显的升降之分。

比如一个官员从这个地方被调到另一个地方任职,就可以用“徙”。

再来说说“调”,这个词表示官职的变更,可能是平级调动。

比如一位官员从管理税收的岗位调到管理治安的岗位,这就是“调”。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个叫小李的官员,一开始在京城任职,后来因为朝廷的安排,被徙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

刚开始他有点失落,但是他在新的地方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绩,最后得到迁升,又回到了京城。

还有“出”和“入”。

“出”通常指京官外调,“入”则指地方官进入京城为官。

比如说,有个官员原本在京城,因为某些原因被出放到地方;而另一个在地方表现优秀的官员,则被召入京城任职。

同学们,了解这些官职调动的文言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章和故事。

比如说读历史故事的时候,看到某个官员“迁”了,我们就能大概知道他的官职是升了还是降了。

以后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遇到这些词,大家就不会觉得陌生啦。

好啦,关于官职调动的文言词就讲到这儿,希望同学们都能记住哟!。

文言文中的官职变动

文言文中的官职变动

文言文中的官职变动高考文言文段多是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主人公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

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意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很有帮助。

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一.表授予官职的1.荐、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晋书·谢安传》)3.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4.拜:授予官职如:“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5.除:任命,授予官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6.授:给予官职如:“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7.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起樗里子于国。

”(《战国策》)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二.表调动官职的(一)表升迁1.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左迁指降职、贬官。

如:“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2.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如:“六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

”(《宋史·唐震传》)(二)表调动官职1.转、调、徙:调动官职如:“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

”(《隋史·徐文宝传》)“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徙齐王信为楚廷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2.补:补充缺职如:“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汉书·萧望之传》) (三)表降职、罢免1.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2.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古代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精

古代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精

古代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一、授予、提升官职类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如张合“特进”加封之官衔。

《失街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被征召)公府不就。

《张衡传》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选拔委以官职。

如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

《谭》进:⑴推荐。

如臣进西门豹。

⑵出来做官。

如①是进亦忧。

《岳》②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谭》察:考察和推荐。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①周公子封于鲁,为方百里也。

《孟子告子下》②封功臣皆为列侯。

《后汉书光武帝纪》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拜:授予官职,任命。

如拜臣郎中。

除:拜官,授职(指辞旧职任新职)如除臣冼马。

授:授给,起。

如即军中拜授。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起用,出任,做官。

如辛苦遭逢起一经。

《零》简:任命,选拔。

如①简能而用之。

《思》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升:升官。

如旋升宁夏道。

《谭》擢:提拔,选拔。

如擢瑞户部主事。

《海》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过蒙拔擢。

《陈》陟:提升,提拔。

如陟罚臧否。

《出》赏:由皇上特旨颁布,赐于臣下官职爵位。

如赏袁世凯‘侍郎’。

陟:升迁,指官吏的升迁和进用如《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二、调动官职迁:①升迁。

②调动官职,改任。

③降职。

如迁我京职。

《肃》。

再迁为太史令。

转:调任。

如再转为太史令。

徙:调任。

如①徙齐王信为楚王。

②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衡》调:调动,调迁,调升。

如婿竟不调。

《肃》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出:京官外调。

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快背!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快背!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快背!古代文化常识官职调动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表罢免官职1、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3、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4、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1、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古代关于官职调动的词语

古代关于官职调动的词语

古代关于官职调动的词语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着作郎..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6.授:授予官职..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8.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①汉书·萧望之传: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3.超迁:越级升迁..如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②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4.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如①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②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5.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6.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升:提升..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9.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如①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③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2.窜:放逐、贬官..如韩愈进学解:暂为御使;遂窜南夷..滕王阁序:窜贾谊于长沙..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传:既而胡即放宁夏道..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新唐书·裴延龄传: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如①晋书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②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何间相..③晋书卷二十八: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8.黜、绌:废掉官职..如①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9.免:罢免官职..如史记·吕后本纪:王陵遂病免归..10.夺:削去;罢免..如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五、表“辞官”的词语..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2.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①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②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六、表“兼职、代理”的词语..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①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②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2.兼:兼任;同时监管..如①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②旧五代史·甘荷余传: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①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曦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②南史·虞愿传: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5.权:暂时代理官职..如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愈吏部权京兆..②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③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6.摄:暂代官职..如新唐书·杜如晦传: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7.署:暂任、代理官职..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8.守:代理官职..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语段阅读全部取材于传记文学。

在传记文学阅读中,涉及到较多的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不同含义,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
“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
“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名行:
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
“(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后一例“封”动作名用)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二、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汉书?赵充国传》:
“擢为后将军。

”(后将军:
武官名。


李密《陈情表》: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梁启超《谭嗣同》)
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升(提升)旋升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
进(用于较高职务)《史记?孙膑传》: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起复(恢复原职务)《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道:
“你說的何嘗不是。

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爲的。


超迁(越级破格提升)《史记?贾谊传》: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三、关于调动职务的有: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
“调为陇西都尉。

”《史记?淮阴侯列传》:
“徙齐王信为楚王。

”《宋史?理宗纪》:
“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转为博士。

数年,迁朔方刺史。

”《后汉书?张衡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梁启超《谭嗣同》)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四、关于兼职的有:
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晋书?谢安传》:
“又领扬州刺史。

”《宋书?范晔传》:
“(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

”(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
“羊舌鮒摄司马。

”(羊舌鮒,人名。

)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权知,代理主管)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行备武将军。

”欧阳修《泷冈阡表》:
“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五、关于降级免职的有:
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汉书?贡禹传》:
“免官削爵。

”《国语》: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韩愈《送李盘谷序》: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书博鸡者事》: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谭嗣同》:
“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
“贬连州刺史。

”《岳阳楼记》: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

褫,音chì)谢庄《上搜才表》:
“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

”(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还有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等。

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
3.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高启《书博鸡者事》)
4."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高启《书博鸡者事》)
5.绌(通“黜”,指罢免官职)屈平既绌。

(《司马迁〈屈原列传〉》
六、表示多次调动的
1.累迁敦煌太守。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
七、表示因病辞官的
1、谢病(例句略)
八、表示主管的
1、知如:
知舒州。

(〈宋史·黄庭坚传〉)
2、典(例句略)
3.主(例句略)
九、表示辞去的
乞骸骨、自乞、归故里、退、告退、致政(仕)、辞等。

《礼记·内则》明确规定:
"七十致政。

"致政亦即还君事、还禄位于君。

"致政"也称"致仕"、"致事",就是今天所说的"退休"。

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应退休,此即所谓"七十致政"。

十、表示在任的
视事例如“视事三年”(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下车例如:
衡下车。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