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卫生标准
游泳池水卫生标准
游泳池水卫生标准一、水中余氯含量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确保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不会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通常情况下,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3-0.5mg/L之间。
二、水温游泳池的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使游泳者感到舒适并确保游泳者的健康。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游泳池水温应保持在22-26℃之间。
三、水质浊度游泳池水质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如果水质浊度过高,会影响游泳者的视线和舒适度,还会对游泳池水中的消毒剂产生影响。
因此,游泳池水质浊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四、水质酸碱度游泳池水质的酸碱度是指水的pH值。
适宜的pH值可以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并使游泳水中的消毒剂发挥更好的作用。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游泳池水质的pH 值应保持在7.2-7.8之间。
五、水质总硬度游泳池水质总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
过高的总硬度会对游泳者的皮肤和头发造成损害,还会影响游泳池水中的消毒剂的作用效果。
因此,游泳池水质总硬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六、水质大肠杆菌含量游泳池水质大肠杆菌含量是指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如果水质大肠杆菌含量过高,会对游泳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游泳池水质大肠杆菌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水质游离性余氯含量游泳池水质游离性余氯含量是指水中的游离性余氯的含量。
游离性余氯是游泳池水中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但是,如果游离性余氯含量过高,会对游泳者的皮肤和头发造成损害。
因此,游泳池水质游离性余氯含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八、水质结合性余氯含量游泳池水质结合性余氯含量是指水中的结合性余氯的含量。
结合性余氯是指游离性余氯与水中有机物质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
如果结合性余氯含量过高,会对游泳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游泳池水质结合性余氯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游泳池卫生规范
游泳池卫生规范游泳池是人们消暑娱乐的好去处,但是游泳池的卫生规范十分重要。
不仅关系到游客的健康,也体现了游泳池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游泳池卫生规范。
一、水质管理游泳池的水是游客接触最多的部分,因此保证水质清洁卫生是游泳池卫生规范的首要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1. 池水的PH值应控制在7.2-7.8之间,以保持对游客皮肤的刺激最小化。
2. 池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浓度应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保证池水卫生合格。
3. 游泳池应安装冲洗设备,定期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和更换,以保证过滤效果和水质的净化。
二、卫生设施管理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它们的清洁卫生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感和健康安全。
具体要求如下:1. 洗手间应配备足够的手洗池,每天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洗手池、马桶、地面等的清洁卫生。
2. 游泳池周围的淋浴间应保持干净整洁,随时进行疏通和消毒,避免发生积水和细菌滋生。
3. 更衣室应保持通风干燥,经常清理地面并消除异味,确保游客的换衣环境清洁卫生。
三、环境卫生管理游泳池周围的环境卫生也是游泳池卫生规范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清洁的休闲环境。
具体要求如下:1. 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经常进行擦拭和冲洗,避免发生滑倒事故。
2. 池边的草坪和绿化带应定期修剪和清理,避免杂草和垃圾的堆积。
3. 游泳池的边缘和护栏应保持清洁无污染,避免游客因接触污染物而感染细菌和病毒。
四、游客行为规范游泳池的卫生规范还需要游客自觉遵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规范。
具体要求如下:1. 游客进入水池前应进行淋浴,并穿着干净的泳衣或游泳裤。
2. 游客在水池内应尽量不吐痰、不排泄等,以避免污染水质。
3. 游客应自觉遵守游泳池的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以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综上所述,游泳池卫生规范是保证游泳池环境清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严格执行卫生规范,才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 卫生标准
游泳池卫生标准游泳池卫生标准选址设计验收(一)天然游泳场所应设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内不应有污水排放口,岸边100米以内不应堆有污物或存在渗透性污染源。
水底与岸边地质适宜,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物。
水流速度不大于0.5米/秒,并应划定卫生防护区。
严禁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开辟天然游泳场所。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游泳场所工程选址、设计,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
游泳场所应将设计说明、水质处理设计参数、场所总平面布置图、装修原材料、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工作规程、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备查。
环境卫生游泳场所的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舒适、明亮、通风,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设施与布局(一)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应设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卫生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及库房。
并按更衣室、强制淋浴室和浸脚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卫生的使用要求。
(二)急救室应按《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GB19079要求设置,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
(三)更衣室地面应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
墙壁及内顶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
更衣室应配备与设计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闭更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并设置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
更衣柜宜采用光滑、防透水材料制造并应按一客一用的标准设置。
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
常年开放的室内游泳池宜设有空气调节和换气设备、池水温度调节设施。
(四)淋浴室与浸脚消毒池之间应当设置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淋浴室每20~30人设一个淋浴喷头。
地面应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并设有排水设施。
游泳馆水质检测标准
游泳馆水质检测标准
游泳馆水质检测标准是根据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的。
以下是常见的游泳馆水质检测标准:
1. 游泳池水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
2. 游泳池水的PH值:理想的范围是7.2-7.8。
PH值过高或过
低都可能导致水质问题,对游泳者的健康有影响。
3. 游泳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5-2.0ppm之间。
余氯是
消毒的指标之一,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
4. 游泳池水的总碱度:理想的范围是80-120ppm。
总碱度能够
稳定PH值,防止水质波动。
5. 游泳池水的游离氯含量:应保持在0.2-0.5ppm之间。
游离
氯是有效的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6. 游泳池水的浑浊度:应保持在5NTU以下,表明水中的悬
浮物质较少,水质清澈。
7. 游泳池水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等,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微生物指标能够评估水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以上是常见的游泳馆水质检测标准,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按照当地卫生标准和法规进行检测。
(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场所。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 标准值3.1.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表1) 表 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3.1.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表 2 ) 表 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3.1.3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表 3 ) 表 3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3.2 经常性卫生要求3.2.1 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3.2.2 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 /L 硫酸铜。
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 /L 。
3.2.3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 /L ,须 4h 更换一次。
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 /L 。
3.2.4 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3.2.5 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 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3.2.6 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3.3 设计卫生要求3.3.1 新建游泳场所必须结合城市远景规划,场址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发带,同时也应避免游泳场对周围干扰。
3.3.2 新建、改建、扩建游泳池必须具有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采用氢化消毒时应有防护措施。
3.3.3 游泳池池壁及池底应光洁不渗水,呈浅色。
池外走道不滑易于冲刷,走道外缘设排水沟,污水排入下水道。
3.3.4 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1/4,水面照度不低于80lx。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2019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2019
以下是最新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2019(GB 2760-2019):
1. 场所卫生要求
(1)场所环境应该整洁、卫生、有序,不得有垃圾、杂物、废弃物等。
(2)游泳场所应该有明确的游泳区域和非游泳区域,明确标识各区域的活动范围和禁止行为。
(3)游泳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消毒剂、洗手液、口罩、手套等。
(4)游泳场所应该对游泳池水进行定期消毒,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人员卫生要求
(1)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健康检查,取得相应的健康证明。
(2)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一次性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3)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该保持场所清洁,及时清洁消毒,避免人员密集。
3. 设备卫生要求
(1)游泳场所应当配备符合标准的游泳池、救生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
(2)游泳设备在使用前应该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卫生。
(3)游泳设备应该定期维护、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4. 饮品卫生要求
(1)游泳场所应该提供瓶装水或饮用水,不提供免费饮品。
(2)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储存和处理饮品,避免污染。
(3)游泳场所应当配备充足的垃圾桶,正确处理剩水、废水等。
请注意,标准只是提供了参考,具体的卫生要求还应该根据当地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如果您需要前往游泳场所,建议提前了解卫生标准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确保自身健康和安全。
游泳池水质标准
游泳池水质标准一、游泳池水质标准我国卫生部及体育运动委员会于 1985年7月11日颁布的游泳池水质标准如下:1、 PH值6.5-8.52、浑浊度不大于5度或池水透明度应在1.5m左右深处两沿岸岸边能看清池底四、五泳道为准。
3、耗氧量不得超过12mg/l4、游泳余氯应0.4-0.6mg/l,化合性余氯应在1.0mg/l以上。
5、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8个/L6、尿素不得超过3.5mg/L.7、池水温度为22 ℃ -26℃二、国内公共浴室卫生标准项目更衣室浴室桑拿浴室室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照度水温浴池水浊度25 ℃0.15%≤10mg/m 3≥50lx----30-50 ℃0.10%--≥30lx30-50 ℃≤30度60-80 ℃----≥30lx---- 表 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序号A类B类C类1 色颜色无异常变化不超过 25色度单位2 嗅不得含有任何异嗅无明显异嗅3 飘浮物不得含有飘浮的浮膜、油斑和聚集的其他物质4 透明度,m ≥ 1.2 0.55 水温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2℃ 2)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 4℃6 pH值 6.5~8.57 溶解氧,mg/L ≥ 5 4 38 高锰酸盐指数,mg/L ≥ 6 6 104 4 89 生化需氧量 ,(BOD 5 )mg/L≤10 氨氮1), mg/L ≤ 0.5 0.5 0.511 非离子氧, mg/L ≤ 0.02 0.02 0.212 亚硝酸盐氮, mg/L ≤0.15 0.15 1.013 总铁, mg/L ≤0.3 0.5 1.014 总铜, mg/L ≤ 0.01(浴场0.1) 0.01(海水0.1) 0.115 总锌, mg/L ≤ 0.1(浴场1.0) 0.1(海水1.0) 1.016 总镍, mg/L ≤ 0.05 0.05 0.117 总磷(以 P计), mg/L ≤ 0.02 0.02 0.0518 挥发酚, mg/L ≤ 0.005 0.01 0.10.2 0.2 0.31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mg/L≤20 总大肠菌群 ,个/L ≤ 1000021 粪大肠菌群 , 个/L ≤ 2000注 : 1)氨氮和非离子氨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关系,在水温高于20℃、pH8时,必须用非离子氨作为控制水质的指标。
游泳池卫生标准
游泳池卫生标准1. 引言游泳池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然而,由于水质不合格和卫生条件不佳,游泳池也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
因此,制定游泳池卫生标准是保障游泳者安全健康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游泳池卫生标准的要求和实施措施,以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卫生条件良好。
2. 游泳池水质要求游泳池水质是游泳池卫生的关键指标之一,以下是游泳池水质的要求:- 游泳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6.8-7.6之间,以确保水质的稳定性。
- 游泳池水的余氯浓度应保持在0.5-2.0mg/L之间,以杀死池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 游泳池水的浑浊度应保持在10NTU以下,以确保水质的清洁透明。
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达标,应定期对游泳池水进行监测和测试,及时调整水质参数。
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消毒和过滤处理,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3. 游泳池周围环境卫生要求除了水质要求外,游泳池周围的环境卫生也是保障游泳者安全健康的重要因素,以下是游泳池周围环境卫生的要求:- 游泳池周围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掉积水和杂物。
- 游泳池周围的洗手间、更衣室和淋浴间等设施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 游泳池周围的垃圾箱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此外,游泳池周围应配备充足的防滑设施,以确保游泳者在湿滑的地面上行走时不易滑倒。
同时,游泳池周围的消防设施和急救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以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4. 游泳池运营管理要求为了确保游泳池按照卫生标准进行运营管理,以下是游泳池运营管理的要求:- 游泳池运营方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 游泳池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 游泳池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并记录相关数据。
- 游泳池应建立卫生档案,包括水质检测记录、设施设备维修记录等,以备查验。
同时,游泳池运营方应与相关卫生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接受监督和指导,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卫生管理措施。
最新(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场所。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3.1 标准值3.1.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表1) 表 1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3.1.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表 2 ) 表 2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3.1.3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表 3 ) 表 3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3.2 经常性卫生要求3.2.1 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3.2.2 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 /L 硫酸铜。
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 /L 。
3.2.3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 /L ,须 4h 更换一次。
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L。
3.2.4 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3.2.5 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3.2.6 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3.3 设计卫生要求3.3.1 新建游泳场所必须结合城市远景规划,场址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发带,同时也应避免游泳场对周围干扰。
3.3.2 新建、改建、扩建游泳池必须具有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采用氢化消毒时应有防护措施。
3.3.3 游泳池池壁及池底应光洁不渗水,呈浅色。
池外走道不滑易于冲刷,走道外缘设排水沟,污水排入下水道。
3.3.4 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1/4,水面照度不低于80lx。
酒店游泳池服务工作质量标准
酒店游泳池服务工作质量标准为了保证酒店游泳池服务的质量,提高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一、游泳池卫生标准1. 游泳池水质应清澈透明,无污渍、浮沫和异味。
2. 游泳池四周应随时保持清洁,水沿应该清洁干燥。
3. 每日对游泳池、更衣室、淋浴房、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
二、设施标准1. 游泳池应具备充足的安全设施,如:栏杆、防滑垫等。
2. 游泳池应配备充足的泳具和救生器材。
3. 游泳池围栏、栏杆应坚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破损等问题。
三、服务人员标准1. 游泳池服务人员应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判断水质是否达标,保障游泳者健康和安全。
2. 游泳池服务人员应具备优秀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游泳池服务人员应随时关注游泳者的情况、及时提供服务、照顾受伤或生病的游泳者。
四、游泳者行为规范1. 游泳者应遵守游泳池管理制度和规定,保障自身安全,尊重他人,避免干扰他人休闲和游泳行为。
2. 游泳池内不得玩水枪、扔水球等,避免危及他人安全。
3. 游泳池内应遵守好卫生标准,不能往池内扔垃圾、吐痰、尿尿等。
五、安全标准1. 游泳池遵守安全标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法规,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
2. 游泳池应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并进行良好的实践培训,随时提供救援服务。
3. 游泳池应配备标志、警示牌等,提醒游泳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发生。
六、紧急应急预案1. 游泳池应制定紧急应急预案,随时响应紧急情况,减少人员伤害和游泳池设施损失。
2. 游泳池应进行紧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随时响应,避免事态扩大。
总结:此标准制定是为保障游泳者健康和安全,促进游泳池服务质量的提高,达到人无安全,酒店无后顾之忧的目的。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1、溶氧量:游泳池的溶氧量应不少于6.5mg/L,其样品的溶氧量极量不低于5mg/L。
2、PH值:游泳池的PH值应位于7.2-8.0之间。
3、氯含量:游泳池中每升水氯含量极量不低于1.0mg/L,其样品极量不低于0.8mg/L。
4、游泳池中细菌总数应不低于200个/100ml,电解质应不低于650mg/L。
5、游泳池浊度不宜超过15度;游泳池的介质悬浮颗粒应不超过0.2毫米,而游泳池的特性石英砂颗粒应不超过2毫米。
6、游泳池过滤器的处理效率不低于90%,游泳池的过滤器的流速不得超过应有的标准值。
7、人工游泳池的水温应恒定在26-28℃之间,最高不得超过30℃,且水温应保持稳定。
以上就是关于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的介绍,要做到安全游泳,游泳池的管理者需要定期测量游泳池的水质卫生标准。
只有确保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符合要求,才能安全游泳。
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保护游泳者健康,根据《卫生法》、《游泳安全行动计划》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游泳场所是指为人们游泳、洗澡等活动场所,包括水上乐园、游
泳池、游泳河、沙滩浴场和温泉洗浴场所等。
第三条游泳场所应当遵守《国家卫生标准》、《地方卫生标准》的规定,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体系,保护游泳者的健康。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对违反
本标准的行为予以必要的责任与惩罚。
第五条游泳场所应当保证水质、空气质量、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等条件,确保游泳者健康安全。
第六条游泳场所应当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卫生检查和记录等制度。
第七条游泳场所应当设立卫生指导员,实施现场卫生检查。
以上就是关于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游泳池卫生标准
游泳池卫生标准游泳池卫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游泳池的卫生情况。
目前,各地政府和机构为保护公众健康,出台了一些游泳池卫生管理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相关内容:一、游泳池卫生标准1.饮用水游泳池应采用经检测合格的饮用水填充,且每次补水前应经过安全检测。
2.池水温度游泳池水温为25-28,温度偏差不得超过1℃。
3.池水清洁度游泳池应定期清洁、消毒,清洁度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4.污水排放游泳池的污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理要求,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水管道和排放设施。
5.加氯设备游泳池应配备自动加氯设备来维持水质,每次补水后,池水应经过安全检测后再加氯。
6.其他游泳池周围应有防护墙,遮挡不良风俗;池边应设有救生设备;池旁应设置紧急停水装置等。
二、游泳池建设安全技术要求1.游泳池建设物质要求游泳池建设应当使用合格的水泥、混凝土、塑料及其他构件,且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
2.游泳池建设结构要求游泳池的形状、尺寸面积及深度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游泳池设备安装要求游泳池设备安装时,应按照有关规范,严格检查线路电压,地线引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4.游泳池水质维护游泳池应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相关法规管理池水的有效浓度,同时应维护池水的平衡,以确保游泳池的卫生状况。
三、安全防护措施1.搭建安全护栏游泳池周围应搭建安全护栏,以防止儿童无意跌入水中,同时避免不良风俗的发生。
2.安装救生设施游泳池边应设置救生橡皮圈、及浮撑等救生设施,以便解决因游泳不当而发生意外。
3.游泳池旁应设置紧急停水装置防止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关闭水泵,减少意外损失。
4.增加搜救设施游泳池应增加搜救设施,以便于及时的搜救人员,以减少游泳时发生意外的损失。
5.设立专业救护员游泳池应设立专业救护员,搜救意外人员,确保游泳者安全。
四、宣传教育1.建立健康教育游泳池应通过发布游泳池卫生宣传栏、组织专题讲座等,来建立健康教育,使公众了解游泳池卫生管理知识。
游泳池 卫生标准
游泳池卫生标准
游泳池是一种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娱乐项目,但它也可能会带来健康和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明确的卫生标准来维护其清洁度。
游泳池卫生标准是指一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标准,主要目的是保障游泳池的安全卫生。
游泳池卫生标准主要包括水质、池底、池壁和池塘的标准,以及游泳池的设施和服务的标准。
首先,水质标准要求游泳池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游泳池的水质必须满足环境卫生部门检测和控制规范。
其次,池底、池壁和池塘的标准要求游泳池必须要有可靠的排水系统,以及清洁、干净的淤泥和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机制。
最后,游泳池的设施和服务标准是指游泳池的设施、服务质量、安全设施等,要求一定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游泳池的设施、服务要安全,也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游泳池的卫生是游泳池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游泳池符合卫生标准,才能保证游客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游泳池应当定期检查水质,并加强维护池底、池壁及池塘的安全卫生,确保游泳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此外,游泳池应该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安装安全的护栏和救生设备,并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舒适。
游泳池的卫生标准不但有利于游泳池的健康卫生,而且也有利于游泳池的运营。
游泳池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卫生,保证游泳池的卫生清洁度,提高游泳池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泳。
此外,游泳池经营者还应根据国家规定,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游泳场
内的行为,加强游泳池内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健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游泳池的卫生标准是维护游泳池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经营者要积极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游泳池卫生标准,以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游泳是一项健康的运动,但是游泳场所的卫生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以下是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1. 游泳池水质:游泳池水应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游泳池水应经常更换,同时加入适量的消毒剂,消灭池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2. 游泳池周围环境:游泳池周围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杂物和垃圾堆积。
同时,应定期清洗池边的设施和设备,保持其清洁卫生。
3. 淋浴和更衣设施:淋浴和更衣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地面和墙壁应经常清洗和消毒。
同时,应提供足够的衣架和储物柜,方便游泳者更衣和存放私人物品。
4. 游泳器材:游泳器材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卫生。
游泳设施的维护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以上是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游泳者也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定,共同维护游泳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 1 -。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水质卫生:游泳场所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能够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同时,游泳池应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2. 场地卫生:游泳场所的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
游泳池周围应没有垃圾、杂物等,游泳池内也不能存在污物等杂质。
3. 设备卫生:游泳场所的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是游泳池边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游泳池边的凳子、桌子、淋浴器等。
4. 洗浴卫生:游泳场所的洗浴室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同时,洗浴室内应提供足够的肥皂、洗发水、沐浴露等卫生用品。
5. 人员卫生:游泳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游泳场所的卫生标准是保障游泳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游泳场所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安全。
游泳池卫生打扫标准
游泳池卫生打扫标准
1. 清洁工具和设备
- 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例如扫帚、拖把、吸尘器等。
- 所有清洁工具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效果。
- 清洁工具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破损或失效的清洁工具。
2. 过滤和水质处理
- 游泳池应配备有效的过滤系统,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 定期检查和调整游泳池的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健康和安全标准。
3. 清洁频率
- 游泳池的常规清洁应每日进行,包括清理池边和周围的垃圾和杂物。
- 游泳池的地板和墙壁应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包括清除污渍和杂物。
- 游泳池的淋浴间和更衣室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
4. 水池边和周围的清洁
- 清理水池边和周围的垃圾和杂物,并保持该区域的整洁。
- 定期检查并修复损坏或滑倒的表面,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5. 淋浴间和更衣室的清洁
- 定期清洁淋浴间和更衣室的地板、墙壁和设备。
- 维持淋浴间和更衣室的整洁,并提供充足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洗发水和纸巾。
6. 清洗游泳池设备和器材
- 清洗游泳池设备和器材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其寿命。
- 清洗过程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确保洗净并彻底清除细菌和污垢。
7. 处理污染和事故
- 如发生污染或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清理和消毒受影响的区域。
- 污染和事故的处理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并记录相关细节以供参考。
请严格按照上述游泳池卫生打扫标准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标准值。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场所。
引用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表1)
项目标准值
池水温度,℃
22~26
6.5~8.5
PH值
浑浊度,度≤5
尿素,mg/l ≤3.5
游离性余氯,mg/l 0.3~0.5
细菌总数,个/ml ≤1000
大肠杆菌,个/ml ≤18
有毒物质按TJ36表3执行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值(表2)
项目标准值
PH值
6.0~9.0
无油膜及无漂浮物
漂浮物质
有毒物质按TJ36表3执行或按GB3079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表3)
经常性卫生要求
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
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过1.0mg/L。
浸脚消毒池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须4h更换三次。
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L。
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状况。
游泳池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规定了游泳池初次充水和补充水水质要求,使用过程中的水质标准和池水温度。
适用于各单位修建使用的人工游泳池。
1 游泳池水质
1.1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GB5749-85的规定。
1.2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 游泳池水温
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2.1 室内游泳池
比赛游泳池:24-26摄氏度
训练游泳池:25-27摄氏度
跳水游泳池:26-28摄氏度
儿童游泳池:24-29摄氏度
2.2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