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

更,。

2、【拏】。

3、【拥毳衣炉火】。

拥,毳,。

4、【雾凇沆砀】。

雾凇,。

沆砀,。

5、【长堤一痕】。

6、【焉得更有此人】!焉得,。

更,。

7、【三大白】。

白,。

8、【客此】。

9、【舟子】。

10、【相公】。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四、课内简答题: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

《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

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二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点明看雪的年月、地点、环境、具体时间,描写西湖雪景;第二段:①亭中会客经过;②借舟子之口,抒发感慨。

本文所写两件事: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偶遇佳客思路框图痴——山水(天人合一)情趣(高雅脱俗)故国(伤感怀念)四、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雪后的奇景,叙写了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表现了作者的清高孤傲,不媚不俗的情怀。

五注释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惟长堤一痕上下一白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焉得更有此人强饮三大白客此及下船舟子人鸟声俱绝相公六课后问答题(一)朗读并背通课文。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1.侧面描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侧面写出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突出雪大,寂寥凄清。

2.全景式“雾淞沆旸,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ー白。

”全景式写出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的世界。

3.集合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勾勒出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4.白描。

“雾淞沆旸,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ー白。

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湖心亭看雪》主要内容

《湖心亭看雪》主要内容

《湖心亭看雪》主要内容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历史变革时期,因不满清朝统治,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新朝的抗议。

这篇散文便是他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美好景色,寓言人生哲理的一篇佳作。

二、湖心亭看雪的景色描绘文章开篇,作者便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里,作者通过对冬日西湖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白雪皑皑的世界。

湖心亭是西湖中一个重要的景点,位于湖心偏北的地方,四面环水,犹如一颗镶嵌在湖中的明珠。

张岱在大雪之后来到湖心亭,看到了一番壮丽的景色。

三、作品中的意境与哲理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通过对湖心亭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清新、高远、脱俗的意境。

文章中写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里,作者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

同时,作品中也蕴含了作者的人生哲理:“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反思,以及对真诚、自然的追求。

四、作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湖心亭看雪》被誉为明代散文的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人生哲理,赢得了古今文人墨客的赞誉。

它不仅展示了张岱的高超文学才华,同时也为中国散文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领略到张岱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精湛技艺,感受到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念。

《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作者:金一兰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3期在对小品文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既需要将情感融入文本当中,也要结合文本感悟人生。

《湖心亭看雪》这篇仅有159字的短篇小品文,不仅有景物描绘,同时也有叙事和议论的情节,即便没有抒情语句,依然能凸显出该文章的趣味性。

一、感情的凄凉面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出自《陶庵梦记》,同时这也是明亡时期张岱在入山后所作。

张岱成长于明清交替时期的官宦之家。

虽然说张岱在明亡之前锦衣玉食,但是受黑暗世道的影响,张岱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进而出现了抑郁不得志的情况。

相较于其他从政人员而言,张岱更加注重个性的解放,或沉醉于声色之中,或流连于山水之间。

由此也凸显出张岱狂狷不羁、傲世刺世的个性特点。

张岱见证了明清时代的交替,历经了沧桑巨变的国破家亡,半百之后经历了布衣山居的生活,既没有故国家园的熟悉感,繁华的风月生活也成为过往,这种哀痛之情难以言表。

张岱在文字狱的压迫下不能够恣意表达自己的愤懑,为了能够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张岱只能够将其融入山水风月之中,以此感慨人生的沧桑与曲折。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所作出的《湖心亭看雪》,既蕴含张岱在早年时期的傲世独立之影,又传递出一种对时代变换的感伤。

通过阅读全文可以发现,这种复杂的凄凉情感除了体现在前半部对山水的白描当中,也贯穿于后半部湖心亭对饮当中,虽“哀”但却不“伤”。

二、人格的冰雪面《湖心亭看雪》主要是一篇对纯净绝美冰雪场景进行描写的散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作者受此苍茫景象影响前往湖心亭观雪景,融入天、地、水的境界当中,人与景在雾凇的感染下合二为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的境界和心胸,进而确保能够与此绝美之景相融合。

将人格与世界的浑茫相对比,这不仅是清刚孤介和坚贞自守人格的凸显,也是张岱“冰雪”人格的写照。

张岱曾用“至于余所选文,选取冰雪”对“冰雪”进行了明确论述,这主要是由于张岱对“冰雪”有独特的体验:“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赏析《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湖心亭看雪》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湖心亭看雪》赏析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许多以西湖为题材的名篇佳作。

如苏轼的“欲把西胡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些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无不让人对西湖的美景神往之至。

而我现在要说的也是一篇关乎西湖的张岱的小品美文《湖心亭看雪》。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由于改朝换代,从一个富贵人家一落千丈,变得困顿潦倒,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本文分前后两部分,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西湖人的雅趣。

第一部分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的景象。

文章第一句:“崇祯五年十二月”,其时已是清初,作者故意沿用明的年号,并非误笔,而是隐含了一种亡国之痛,表明作者不忘明朝。

“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妙就妙在一个“绝”字上。

一般文章写景通常是视觉描写,而这个“绝”字是通过听觉写大雪的,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画面。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雾凇沆砀,天与云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天地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从总体形象入手,连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不事雕琢,运用白描的手法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形象地描绘出眼前景物的渺小与广阔的背景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创设了寂静、空旷、混沌的意境。

文章第二部分写湖心亭巧遇知音,与其同饮的愉悦。

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描绘出了三人畅饮的情景,足见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畅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9课《湖心亭看雪》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的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并加以赏析。

2.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重难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并加以赏析。

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

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一,二,……标出段落层次),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更(ɡēnɡ)定毳(cuì)衣雾凇(sōnɡ)沆砀(hànɡdànɡ)一芥(jiè)俱:都。

绝:消失。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完了,结束。

拏(ná):同“桡”,牵引。

撑(船)。

一作“挐”。

强(qiǎng)饮:尽情喝。

强,尽力,勉力,竭力。

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二、整体理解第一段:看西湖中雪景。

第二段:湖心亭的奇遇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文意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2.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白话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2、【拏】撑(船)。

3、【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4、【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5、【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6、【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焉得,哪能。

更,还。

7、【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8、【客此】客居此地。

9、【舟子】船夫。

10、【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翻译: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翻译: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7、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三、理解性默写: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表达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表达

《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表达
《湖心亭看雪》是中国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以描绘湖心亭观赏雪景的形式,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诗中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湖心亭的景色、环境以及观赏雪花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引用了"飞花"、"净琉璃"等词语,使得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雪花的纷飞、落地以及遇水的情景,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幻多样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除了对自然景观的表达,诗中还融入了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诗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句子,通过对四月花开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这一句与前面描绘雪景的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

此外,诗中还以湖心亭作为情感的寄托。

湖心亭既是观赏雪景的地方,也是作者思考、表达情感的场景。

诗中有"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句子,以湖心亭为背景,表达了对寄托于自然环境中的心灵寄托的情感。

《湖心亭看雪》通过描绘雪景、思考生命和寄托情感,展现了
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

诗中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该诗以简洁但富有情
感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初二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及解析

初二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及解析

初二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及解析第29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课文导读】《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中,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际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这种情感须自己通过阅读、明白得、体验、感悟就能明白得。

【学习重点】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课文。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3.领会作者迷恋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迷恋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情怀。

【学法指导】古代优美的散文必须充分地读,译读、品读、背读、联读依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本文是一山水小品,学习它要做好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并反复阅读,在诵读中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情形交融的境域,体会作品简练朴素的语言特色。

在这篇游记中,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

因此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最能打动人的地点表现出来,从而体会白描这一手法的精妙。

【训练提升】一、基础巩固1.依照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雾sōnɡ( ) hnɡdnɡ( )( ) 拏( )一小舟草芥( )cu衣( ) 铺zhān( ) 长堤( ) 更( )定强( )饮2. 说明下列加点的词语。

(1)拥毳衣炉火(2)雾凇沆砀(3)与余舟一芥(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舟子喃喃曰(6)是日更定(7)余挐一小船(8)是金陵人,客此3. 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

(1)本文选自《》,作者,字宗子,号,(朝代)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除本文出处外,他的另一部作品是《》。

(2)大雪三日,。

(3)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5)在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描写西湖的诗句有专门多,如,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

《湖心亭看雪》教参电子稿

《湖心亭看雪》教参电子稿

湖心亭看雪☆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

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文章开头即交待了时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颇似史家的笔法,在庄重中寄寓着情思。

作者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过着锦衣玉食、嬉游玩乐的贵公子生活。

他于西湖,“水尾山头,无处不到。

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样;湖中暴物具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着,而向庵道之班悉”(王雨谦《<西湖梦寻>序》)满清入主,明朝灭亡,张岱选择了逃避,隐居山中,不与世事。

往昔繁华,都成梦幻。

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张岱写道:“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可见作者对西湖的魂牵梦萦。

本文记“看雪”,只是作者“梦忆”中的一景。

西湖罕有大雪,而“大雪三日”,更是少之又少。

作者以“人鸟声俱绝”来描写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然而,充满寒意的冰雪世界,或许可以阻挡俗人的脚步,却反而激起了作者赏雪的热情。

张岱对冰雪情有独钟,他在《一卷冰雪文序》中说:“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夜游西湖,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体现。

文中写景,虽然寥寥数语,却让人拍案叫绝。

“雾淞沆砀”,点明了气候特点。

这毕竟是南国的雪,有它温情的一面。

水汽弥漫,冰花皎然,天地一白,令人浮想联翩。

这里,作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

此时,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

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说“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湖心亭看雪》赏析大

《湖心亭看雪》赏析大

《湖心亭看雪》赏析大集合创作背景《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主题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主旨文章是张岱(dài)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

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

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

更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将赏雪人融入了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的生动逼真。

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更是用了白描手法。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选自《陶庵梦忆》这部书。

简单来看,该文只是写了作者少年时期的一次游山玩水而已。

这正如有人初读后的感受──因为搬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欣赏湖山全白的雪景,不也是一件乐事吗?因此,有人凭此或许会断言,本文表现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笔者总觉得有些欠妥当,但作者似乎纯客观地写景写事并没作评论,又该怎么品悟呢?愚以为引入诗歌的“意境”大致能合理地解读本文而更接近创作者的原意。

黑与白张岱是在夜晚“更定矣(更定,夜深更深。

古代夜间计时分为五更。

意思是众人都入睡的时候,大约晚上九、十点钟。

)”才出外去“赏”雪的。

故理解为“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说法,可判为错误。

因为白天才看得更远、更清楚啊!再则,又不是不会再天亮了,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的白天再去看呀!因为“大雪三日”的厚雪不见得在一个晚上就融化尽了。

细究起来,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作者这个明朝遗老怕在白天外出碰上熟人会触发亡朝之痛呢!另则,也可以理解为张岱百无聊赖心情苦闷才不顾寒冷在雪夜去赏景聊以消遣呢。

有人会说,这种理解是误读。

因为明朝是“崇祯十三年灭亡的”,而文章明明是写于“崇祯五年”呀。

这我们可以如此回答:请责难者对照《陶庵梦忆》书名去理解吧!因为作者是中青年时写少年时的事。

另外,就算作者是实写,至多也只是在实写忆旧呀!可我们认为,本文忆旧的触发点是“现在时”,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作者实在是在写“现在时”的“崇祯十三年或之后”的事,却假托“崇祯五年”的事,这没什么大不了。

似乎比写现在还更好呢。

在作者看来,表现了自己想表现的主题就行了,“年代”只是一种形式,没什么要紧。

夜黑可以避开士大夫在亡国后火辣辣脸烧的尴尬,“黑”当然也是作者阴暗心情的真实写照,“白”当然也是作者“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大痛。

“黑夜”、“白雪”并不是指美景,而是指伤怀物。

单独“黑”是悲,单独“白”也是悲,“黑”、“白”交融的意境更是指向一种巨悲。

《湖心亭看雪》教师用书文意理解教师教学参考

《湖心亭看雪》教师用书文意理解教师教学参考

湖心亭看雪文意理解一、整体把握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酉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

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文章开头即交代了时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颇似史家的笔法,在庄重中寄寓着情思。

作者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过着锦衣玉食、嬉游玩乐的贵公子生活。

他于西湖,“水尾山头,无处不到。

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王雨谦《西湖梦寻序》)。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张岱选择了逃避,隐居山中,不问世事。

往皆繁华,都成梦幻。

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张岱写道,“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可见作者对西湖的魂牵梦萦,本文记“看雪”,只是作者“梦忆”中的一景。

西湖罕有大雪,而“大雪三日”,更是少之又少。

作者以“人鸟声俱绝”来描写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

然而,充满寒意的冰雪世界,或许可以阻挡俗人的脚步,却反而激起了作者赏雪的热情。

张岱对冰雪情有独钟,他在《一卷冰雪文序》中说:“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夜游西湖,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体现。

文中写景,虽然寥寥数语,却让人拍案叫绝。

“雾凇沆砀”,点明了气候特点。

这毕竟是南国的雪,有它温情的一面。

水汽弥漫,冰花皎然,天地一白,令人浮想联翩。

这里,作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

此时,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说“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浅析《湖心亭看雪》中的再现与表现之美

浅析《湖心亭看雪》中的再现与表现之美

浅析《湖心亭看雪》中的再现与表现之美摘要:《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小品文的传世之作,堪称明清小品文的典范之作。

本文尝试将《湖心亭看雪》中所体现的审美体验与美学中的再现与表现理论相结合,来尝试探究其背后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分析其中的审美趣味。

作为张岱的著名作品,《湖心亭看雪》被收录多个版本的现行语文教科书中,足以作为教学的经典篇目去研究。

本文尝试将《湖心亭看雪》中所体现的审美体验与美学中的再现与表现理论相结合,分析其中的审美趣味。

一、景色描写中的再现之美《牛津最新英语词典》对再现的界定是:“再现什么就是描绘或刻画什么,就是将某物的相似性呈现在我们心中和感官里。

”再现学说是最古老的美学观念之一,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在其《诗学》中写道:“人从孩提时候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能感到快感。

[1]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逐渐从侧面印证了这种观点和现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研究,在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中,7—9岁的孩子处于“写实主义的高峰”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艺术品欣赏对象做出判断时,常常把真实模仿作为唯一标准。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全文共分为两个段落,其中第一段主要写大雪后西湖之景,第二段主要叙湖心亭遇见两位金陵客之事。

作者在第一段对于西湖景色的描绘中大量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其对于西湖雪后景色的描写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使人读完之后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如在目前。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用于写景,只需寥寥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感到如临其境。

《湖心亭看雪》中对于雪后西湖景色刻画中白描手法的运用,深刻而传神,使人可以从中获得再现之美感。

同时,第一段中“痕”、“点”、“芥”、“粒”,等几个量词的运用也准确而传神,梁衡先生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指出:“这痕、点、芥、粒,本是修饰那些线丝、米豆之类的细微之物的,如今却移来写堤、亭、舟、人。

毋用多言,他们自然也就变得极小,那天地自然也就极阔了。

《湖心亭看雪》中的留白之美

《湖心亭看雪》中的留白之美

读写频道《湖心亭看雪》中的留白之美□李初红何赐仁摘要:张岱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文简情长,如一幅水墨画,读之情韵远长,秘诀就是留白。

该文的留白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语言中的留白,二是所绘画面的留白,三是所绘之“我”像的留白。

文中所述人事是实,背后潜藏的意韵是虚,作者仅用只言片语,便将读者引入想象之门,由实入虚,故能如此情韵悠长,令读者回味无穷。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留白;情韵明亡后,为躲避清兵的搜捕,张岱这位曾经的纨绔子弟被迫舍弃故园,避迹深山,过着四处逃躲,常至断炊的生活。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张岱写出了《陶庵梦忆》这样的散文杰作,《湖心亭看雪》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湖心亭看雪》全文仅一百五十多字,却如一幅水墨画,情韵远长,读之回味无穷。

全文如下: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该文为何能如此文简情长?秘诀就是留白。

关于留白,一般认为,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留出恰到好处的空白,交由观者的想象去填充,从而达成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谓之留白。

画家潘天寿曾说:“中国画的布置有虚有实,……虚者空也,就是画幅上的空白,空白搞不好,实处也搞不好,空白搞得好实处就能好,所以中国画对虚实问题十分重视。

”[1]《湖心亭看雪》中的留白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叙事语言中的留白这两段文字语言之简略自不必赘言,而简略的语言背后,留出了大量供读者想象的空间。

如开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一语,初看并无特别之处,结合写作背景,细读之下却会发现其中含义深远:写作此文时,专制独裁的清王朝已建立多年,作者开篇便是前朝号,颇有不畏当朝之威之感,何也?从作者的生平一探究便会发现:张岱作为出身官宦世家的明朝贵族,此时已沦为了避居浙江剡溪山中的前朝遗老,只能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赏析

一场行为艺术中的三次心灵对话—-《湖心亭看雪》赏析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行为的艺术家,屈原吟楚辞投汨罗,太史公披腐刑著史记,姜太公钓鱼,严子陵避官,阮籍放歌,李白纵酒,陶潜归隐……他们的行为不仅是标榜一份清高更是力践一种拔俗.张岱,晚明才子,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

早年品艺读书,寄情山水,悠游卒岁。

年至五十,身经离乱,抗清不得遂避迹山居。

其散文小品描叙山光水色,民风民俗,抒写真情真性,展现了他丰美的内心世界。

他的一生与他的作品可以说都是晚明思想解放人性回归的艺术实践。

朱光潜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的人;另一种则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的人.他称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

而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称自己“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蛮童,好美食,好骏马。

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以此看来,张岱完全可以算作一个生活的艺术家,行为的艺术家。

《湖心亭看雪》便是他对自己一场行为艺术的真实再现。

此文堪称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他以独特的审美情趣构筑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况味:在苍茫如太虚之初的雪景中完成了他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三次心灵对话。

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

这还不算,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

邀友同行当非难事,然而他偏要“独”行,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

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这已不仅是赏雪,他的行为已成为一种极致,超越于尘世,标高于现实,成为一种行为之艺术。

于是我们在他简洁的叙事中,仿佛看到一个背影在茫茫的黑暗中在无边的雪地里踽踽独行。

《湖心亭看雪》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湖心亭看雪》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湖心亭看雪》的审美特点是什么一、高远的思想境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宽阔的审美意境在中国文学中,散文也是特别注重意境的,特别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表现得特别明显。

当然,这也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那么,张岱的高远的思想境界和超越现实的审美情怀,是这样来表达的?我认为,主要在境界的描绘上。

首先,描绘了朦胧的审美意境文章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里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应该说是层次多样。

首先,天与云的交融为一层;其次,山与水混合为一层;最后天与云和山与水二者结合为一层,共同体现出一种朦胧的审美境界。

这个境界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在如梦似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水天相接的而又十分幽静的审美境界所带来的美。

其次,描绘了空阔的审美意境三、结尾的婉曲之美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名,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们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们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们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们!”拉余同饮。

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们,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注释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们、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湖心亭看雪》的三意境
导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选自《陶庵梦忆》这部书。

简单来看,该文只是写了作者少年时期的一次游山玩水而已。

这正如有人初读后的感受──因为搬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欣赏湖山全白的雪景,不也是一件乐事吗?因此,有人凭此或许会断言,本文表现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笔者总觉得有些欠妥当,但作者似乎纯客观地写景写事并没作评论,又该怎么品悟呢?愚以为引入诗歌的“意境”大致能合理地解读本文而更接近创作者的原意。

黑与白
张岱是在夜晚“更定矣(更定,夜深更深。

古代夜间计时分为五更。

意思是众人都入睡的时候,大约晚上九、十点钟。

)”才出外去“赏”雪的。

故理解为“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说法,可判为错误。

因为白天才看得更远、更清楚啊!再则,又不是不会再天亮了,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的白天再去看呀!因为“大雪三日”的厚雪不见得在一个晚上就融化尽了。

细究起来,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作者这个明朝遗老怕在白天外出碰上熟人会触发亡朝之痛呢!另则,也可以理解为张岱百无聊赖心情苦闷才不顾寒冷在雪夜去赏景聊以消遣呢。

有人会说,这种理解是误读。

因为明朝是“崇祯十三年灭亡的”,而文章明明是写于“崇祯五年”呀。

这我们可以如此回答:请责难者对照《陶庵梦忆》书名去理解吧!因为作者是中青年时写少年时的事。

另外,就算作者是实写,至多也只是在实写忆旧呀!可我们认为,本文忆旧的触发点是“现在时”,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作者实在是在写“现在
时”的“崇祯十三年或之后”的事,却假托“崇祯五年”的事,这没什么大不了。

似乎比写现在还更好呢。

在作者看来,表现了自己想表现的主题就行了,“年代”只是一种形式,没什么要紧。

夜黑可以避开士大夫在亡国后火辣辣脸烧的尴尬,“黑”当然也是作者阴暗心情的真实写照,“白”当然也是作者“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大痛。

“黑夜”、“白雪”并不是指美景,而是指伤怀物。

单独“黑”是悲,单独“白”也是悲,“黑”、“白”交融的意境更是指向一种巨悲。

小与大
文中“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都极言小,而湖是阔湖、雪中湖因与“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更是阔“湖”。

一面是以小如盆景点出了人的渺小,一面又是以湖、湖天之大渲染了冰“冷”之深白“伤”之大。

也即以“小景”与“大景”来对比更突出主景、主人之小及狂虐物风雪之凶和大。

就是说文中“小景”是写孤独,“阔景”也是写作者愁绪无边。

一句话,“小”与“大”都蕴涵作者那看似几近淡淡无迹却实在具有绵绵辽阔无边的哀愁。

“小景”与“大景”本是客观存在,可在伤怀的作者眼里看来却是著有作者伤情的文中物。

也即“小景”、“大景”因其辽阔,让我们感觉具有“作者不是作者,湖天不是湖天;湖天又是作者,作者又是湖天”的无我之境。

惟其如此,作者惨痛之情弥漫了整个湖山,密布了整个天地。

多与少
本来只是写出作者一个人也就写出了爱国者的孤独。

作者却反其道而用之,借船夫之口说出了“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样的话。

在深夜雪地游湖时互相引为知己举杯喝酒,可以纯粹看作为游兴大,更可以看作他们都是具备亡国痛恨的读书人,他们寄托愁绪的形式也与众不同。

但是,笔者却认为作者在此处不是要写悲国者的占多数,而是恰恰要表现痛国者的寥寥。

以皮里阳秋的笔法在诉说具有亡国痛情绪的人们少而又少。

如果“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示悼国怀痛之人的寡合,那么与客雪夜同赏湖心亭表示怀旧者实在屈指可数,从该意义层面上可以说更是一种沉痛。

以“小”来显示“小”这种意境是直白,以“多”来显示“小”这种意境是含蓄。

即与“黑”、“白”皆悲曲笔及无我之境含蓄一样,这三种意境使行文含蓄、晦涩、曲折,如果不详细甄别,那么确实就较难于把握。

而这是作者为避招来清庭之祸故意运用的笔法(还有假托“崇祯五年”隐晦说法),我们阅读时就应该要还它们以本来面目,才不致迷失方向。

我们认为,借用诗歌意境理解法来参悟本文,较为管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