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复习天气和气候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天气和气候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天气和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7c11054d65ce050877321367.png)
初二地理复习知识:天气和气候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4次。
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1253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b.png)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地理学科中,气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了解气候对我们掌握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定位地理空间的位置,甚至是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但相关联的概念。
天气指的是某时某地的气象状况,如暴雨、晴天等等。
而气候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状态的统计结果。
气候通常会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空间,比如亚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二、气候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了纬度、海拔、大洋流和风向等因素。
1.纬度:地球离赤道近的地方气温高、阳光直射时间长,就像赤道附近的气候可能是炎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干旱高温的沙漠气候等。
2.海拔:在同一纬度上,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会逐渐下降。
所以在高山、高原等这样的地方,气温一般比平原地区低。
3.大洋流:大洋流是被全球风向和地球自转的影响而产生的水流,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靠近赤道的环流带来了高温、高湿的气候,而极地的环流则带来了低温多雪的气候。
4.风向:风的吹拂能够促进凉爽空气和热空气之间的混合,从而影响气候。
比如,东向的风会把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到美国中西部造成多雨冬季、干旱夏季的气候。
三、气候类型世界上的气候繁多,主要包括了亚热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极地气候等等。
1.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通常在靠近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交界的地区。
夏季非常炎热,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冬季比较温暖,但气温的波动比较大。
2.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周边的地区,夏季非常炎热,天气晴朗,降水量很少,而冬季则相对温暖、多雨。
3.温带季风气候:一种常见的变化性气候,夏季比较潮湿,冬季比较干燥。
成因是季节性的风。
4.热带雨林气候:常见于赤道和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潮湿、多雨,一年四季气温比较稳定。
5.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广泛分布在赤道地带,夏季湿气和冬季干燥都比较明显。
初二地理气候知识点汇总
![初二地理气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b44b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7.png)
初二地理气候知识点汇总
一、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1. 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年、季、月的气候特征;天气是指短期的大气状态,表现为一天内的变化。
2. 气候可以按照气温、降水、湿度等因素进行划分,而天气涉及到当天的温度、降水、风向等具体情况。
二、气候带和季风
1. 划分气候带是按照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划分,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2. 季风是指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季节性大气环流现象,主要有冬季风和夏季风。
三、气候类型
1. 国际上常用的气候分类方法是柯本气候分类法,根据气温、降水量和植被等因素进行划分,主要有极地气候、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2. 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亚寒冷的东北大部分地区、欧洲大陆性的东北部分地区、亚热带的华南大部分地区以及热带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等。
四、气象灾害
1. 气候变化引发的气象灾害有多种类型,包括台风、龙卷风、地震、洪涝和干旱等。
2. 这些灾害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采取适当的防灾准备和应对措施。
五、全球气候变化
1.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和工业化等原因所致。
2.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气候带分布和水资源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影响,需要全球合作来减缓其负面影响。
六、应对气候变化
1.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设低碳城市和开展环境教育等。
2.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约能源来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以上是初二地理气候知识点的简要汇总,请根据需要详细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容。
初二: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
![初二: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7c5033f31126edb6f1a10df.png)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①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2、降水的季节变化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⑷世界气候2、各种气候的特点: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气候特征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以亚马逊平原最广,其次分布于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其次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大陆西岸,以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最广,其次是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
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为主。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时间变化情况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da757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a.png)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点短时刻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固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4、空气污染指数
气温与生活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分布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要紧受纬度阻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阻碍显著。
3.等温线弯曲分布的规律见下表。
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步降低。
A、低纬度气温高初中历史,高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72dc36d0168884868662d66b.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 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①②⑤(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答案】(1)A(2)D(3)B【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
故选:A。
(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
(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
八年级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1f3d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e.png)
八年级气候知识点气候是地球上的大气、海洋、陆地等物理和化学要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气候的变化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气候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八年级的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与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天气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气温、湿度、风力和日照等天气要素所组成的状况。
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
二、气候类型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尽相同,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又分为雨林气候和草原气候。
雨林气候一般位于赤道地区,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充足。
而草原气候则多分布于南北纬度较高的干旱草原地带。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
亚热带气候比较温暖,蕴含着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欧地中海气候等。
温带气候多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是亚洲东北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典型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也可分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属冰冻带气候,温度极低,夏日短暂。
3. 热带荒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气候之带,如中国新疆盆地。
这种气候四季干旱,温差大,昼夜温差也大。
4. 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是指雨林地区,主要在世界热带雨林地区。
三、气候变化气候不是持续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的主要气候变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温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约1℃,并且继续升高的趋势非常明显。
2. 海平面上升全球海平面估计将在未来上升30到100厘米,这对沿海城市和岛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包括热浪、暴雨、洪水和飓风等,也在近年来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趋势。
四、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人类,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减排减少燃煤、汽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初二地理气候与天气的基本知识总结
![初二地理气候与天气的基本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5345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7.png)
初二地理气候与天气的基本知识总结在初二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关于气候与天气的基本知识。
了解气候与天气对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人文活动以及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这一内容的总结:一、气候的概念和形成因素气候是指地球表面一定地区长期的、平均的天气状况。
气候主要由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风速等要素来描述。
气候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暖流、海陆分布、地形地貌等。
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海洋暖流可影响气候的湿润程度;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差异也导致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地形地貌诸如山脉、高原等则会影响气流的流向和强弱。
二、气候带地球上的气候在纬度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形成了多个气候带。
根据纬度不同,我们可以将气候带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寒带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在北极和南极附近;温带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温带地区;热带气候则气温高,多雨,在赤道附近。
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主要出现在亚洲东南沿海地区。
它的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风向季节性变化。
季风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冬季高压和夏季低压之间的风系变化,使得风向和降水量在不同季节发生明显的改变。
季风带的出现对于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四、天气与气候不同,天气是指地球上某一特定时刻和地点的气候状况。
天气受到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往往具有短暂性和不规律性,需要通过气象观测和预报来获取并加以应对。
五、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主要指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发生的变化,包括气温升高、降水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等。
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共同任务。
综上所述,初二地理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气候与天气的基本知识。
气候是指地球表面一定地区长期的、平均的天气状况,其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63cbe4431b90d6d85c709.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纬度差异C.地形因素D.人为原因【答案】(1)D(2)A(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 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 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D【解析】【分析】漫画反应的现象,指全球的气侯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初中地理:气候与天气 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气候与天气 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892d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1.png)
初中地理:气候与天气知识点整理气候与天气的概念- 气候指的是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要素。
- 天气指的是短期内的气候状况,通常以一天或几天为单位。
影响气候的因素1. 纬度:越靠近赤道的地方气候越热,越靠近极地的地方气候越寒冷。
2.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靠近海洋的地方气候稳定,而靠近大陆的地方气候变化较大。
3. 海洋暖流与寒流:暖流能使附近地区气候变暖,寒流则使气候变冷。
4. 高度: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气候变冷。
5. 地形:山脉会阻挡风的流动,导致降水集中在山脉一侧。
大气与气候1. 大气的组成: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大气能吸收太阳的热量,使地球保持温暖。
3. 气候带:地球上存在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天气现象1. 风: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形成的运动。
2. 降水:指天空中的水蒸气变成雨、雪、雾、露等形式的过程。
3. 云: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的悬浮物。
4. 暴风、雷雨和龙卷风:强烈的气象现象,往往伴有强风、降水和雷电发生。
中国的气候特点1. 北方:冷、干。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2. 南方:温暖、湿润。
气温适中,降水充沛。
3. 西北地区:干旱、寒冷。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降水非常少。
4.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
气温低,降水较少。
以上是关于初中地理中关于气候与天气的知识点整理。
详细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与教材标准解读》- 《初中地理知识点整理手册》。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天气与气候
![2025年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三天气与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72e436a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b.png)
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见下表):2.天气预报:(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2)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台风及其中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有关,影响人们的健康。
(2)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高低,一般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质量指数大小成反比。
(3)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知识点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变化:(1)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2)气温的日变化(如图)。
①特点: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越大,说明昼夜温差越大。
(3)气温的年变化(如图)。
①特点: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的特点(见下表):②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最低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越大,说明冬夏温差越大,气温的季节变化越大。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完成表格:【知识点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叫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2.降水的季节变化(表)、(对照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填分布):3.降水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四多”“四少”(如图)。
【知识点四】世界的气候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图):(1)热带气候类型。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2)温带气候类型。
(3)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表)。
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2b51aab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9.png)
云南大旱
梅州五华遭受寒潮侵袭
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原因: 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半球昼长夜短
二、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
注意各 区的界
线
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四、中国气候特征
• 1、气候复杂多样 •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
风、热带季风) •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四、中国气候特征
• 2、季风气候显著 (图)
•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 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五、特殊天气现象
• 1、寒潮:图 • 时—秋末、冬季、初春, • 地—源于西伯利亚、蒙古 • 影响—严寒、大风、霜冻。 •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
区影响小
五、特殊天气现象
• 2、台风:图 • 时—夏季 • 地—西北太平洋 • 影响—狂风、暴雨、风暴潮 • 主要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 3、水旱灾害 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
回忆
一、气温分布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05f9c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8.png)
一、天气知识点
1. 天气概念:天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中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的状况。
2. 气温及温度变化:气温是指地面某一点的温度,温度变化是指气温变化趋势,可分为上升、下降和恒定三种。
3.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中的压力,一般用帕斯卡尔(Pa)来表示,单位是百帕(hPa)。
4.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单位是百分比。
5. 风向: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一般用360°圆盘表示,由0°开始,顺时针旋转,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8个方向。
6. 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一般用米/秒(m/s)来表示,单位是米/秒(m/s)。
二、气候知识点
1. 气候概念: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期时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 气候分类:根据气温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温带气候、暖温带气候、热带气候三大类。
3. 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寒冷;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雨量充沛,汛期雨量较大,夏季炎热。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变化趋势,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般包括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冷两种。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解析版)
![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复习 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18cf0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8.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5 气候基本特征知识梳理一、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 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原因:受纬度和冬季风的影响)②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受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的影响)1月份0º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冬季:最热----曾母暗沙(纬度因素),最冷----漠河(纬度因素);夏季:最热----吐鲁番盆地(地形因素),最冷----青藏高原(地势因素)2. 温度带(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见八上P31图)①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漠河附近②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③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④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秦岭—淮河以南⑤热带(一年三熟)——水稻、天然橡胶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和海南省。
⑥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青稞、小麦青藏高原二、降水与干湿地区重点1.降水分布规律:(主要是季风的影响)①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为地形雨);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2.干湿地区分布及天然植被①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山地——森林②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森林、草原③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草原④干旱地区——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盆地——荒漠三、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②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4、5月——东南沿海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该处为“伏旱”);7、8月——华北、东北雨季;9月——南撤;10月——雨季结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41145f9e314332396893dc.png)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B【解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牢记每一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地区分布及气候特征。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A。
(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A. 气温比市区低B. 物价比市区便宜C. 交通比市区方便D. 便于野炊(2)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C. 保护林区植被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答案】(1)A(2)C【解析】【分析】(1)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8070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7.png)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地理气候的一些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量、湿度等,而天气是指短期内的大气状态,如晴朗、多云、阴雨等。
2. 气候因素: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性/大陆性气候、海洋暖流、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等。
3. 气候带:地球上的气候可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温带气候带位于中纬度地区,寒带气候带位于高纬度地区。
4.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植被丰富。
5. 草原气候:草原气候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量适中,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合畜牧业发展。
6.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降水极少,气温变化大,植被稀少。
7. 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向变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8.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9. 冰雪气候:冰雪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降水以雪为主,植被稀疏。
10.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模式的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重大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缓其影响。
以上仅为八年级地理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课堂要求进行深入学习。
初二地理知识点:世界的气候
![初二地理知识点:世界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6ca31298ddccda38366baf7d.png)
初二地理知识点:世界的天气
初二地理知识点:世界的天气
1、天气的地区差异
⑴天气: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比方,昆明四时如春等。
⑵天气的两个要素:气平易降水。
⑶天气与天气的差异:
⑷世界天气的分布
2、影响天气的主要要素
⑴区分天气要素平易候要素:
①天气要素:指构整天气的气平易降水。
②天气要素: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天气的要素。
⑵各天气要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要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要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地形要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
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天气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
⑵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七年级(上)第二部分天气和气候一、天气与气候考点(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正确运用这两个术语。
例题(1)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A.夏长冬短B.终年温暖湿润C.秋高气爽,水碧林红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考点(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
(p45-47)看懂卫星云图: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
例题(1)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气温0℃~6℃,降水概率20%。
那么星期一这天()A.绝对有雨B.下雨的可能性大C.不可能下雨D.下雨的可能性不大(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晾晒衣服B.──体育锻炼C.──播种小麦D.──高空作业(3)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当苏州地区为绿色时,说明苏州地区当时是()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考点(三)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实例1全球气候变暖(七上p62)(1)原因: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加一方面,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2)后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升温,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3)措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实例2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七上p48)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见图3.9)例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使气候恶化的是()A.植树造林B.修建水库C.砍伐森林D.修灌溉工程(2)近年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A.沙漠扩大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人口增长过快D.森林面积扩大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考点(一)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p52-53图)1、气温变化规律日变化:(1)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年变化:(1)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正好相反。
(2)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2、气温分布规律:(1)自赤道向两极递减;(2)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3)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下降规律为0.6℃/100m。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比陆地气温低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C.地势越高,气温越高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温(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沿海向内陆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向极地递增D.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3)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形成奇异的“赤道雪峰”景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算一算你就会明白了。
该山上海拔900米处气温为20℃,山顶的气温会是多少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A.约20℃ B.约-5℃ C.约-10℃ D.约-20℃(4)判断:下图所示地区应为半球(北或南),该地区正处于季(夏或冬)。
考点(二)会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1、降水季节变化(看降水量柱状图)(p55图与活动)(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区;(热带雨林气候)(2)全年少雨区: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两极地区;(3)夏季多雨区:中纬度大陆东岸;(季风气候)(4)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5)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2、降水分布规律(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p56图与活动)(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东岸降水丰富(东岸受惠于季风气候);(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较丰富,内陆地区降水稀少;(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雨)例题(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增多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2)读图3-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降水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 A点所在的坡为_________坡,降水较_________;C点所在的坡为_______坡,降水较_______。
考点(三)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阅读2、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例题(1)下列地区中,四幅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是()(2)读图3-1,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高月平均温约______℃,最低月平均温约______℃。
该地气温年较差是______℃。
2)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最少的季节是______。
3)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A.全年高温多雨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全年低温少雨4)有人说,据图中提供的资料显示,冬季,人们可以在该地的河面上溜冰,可不可信?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从表中所列数字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月份,说明降水的季节分配是季降水多,季降水少。
三、主要气候类型考点(一)在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具有突变性);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如西双版纳)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中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日本和韩国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分布在30-40S/(N)大陆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日本北部等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的大陆内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分布在40-60S/(N)大陆西岸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分布在两极地区高原山地气候类似于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高山高原地区(1)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表示巴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是______图;表示地中海沿岸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是_______图。
考点(二)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p59)1、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地区全年低温干燥。
——纬度位置2、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西两岸较为湿润,而内陆干燥。
——海陆位置3、台湾岛东侧处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上,降水丰富。
——地形例题(1)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 处气温是20℃,B 处气温是38℃,则A 、B 的相对高度是( )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2)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 、C 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 A 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 处沿海降水多 ( )B. A 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 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C.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2)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四周是海洋B.纬度位置偏低C.地势低D.受季风影响(3)考点(三)以生产、生活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P61)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自主检测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下列对维护空气质量不利的作法的是( )A、把庄稼的桔杆粉碎后翻耕B、秋收后在田地焚烧麦桔C、实行城市冬季集中供热D、装修居室使用价格高一些的无毒油漆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因素4、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5、有关气候叙述错误的是(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迎风坡降水多温差小C、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6、关于气温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7月份,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山麓地带温度低于山顶温度C、高度每上升1200米,气温下降7.2℃D、同一地区,下层空气较上层空气冷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8、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不属于热带气候的是:( )(A) (B) (C) (D)9、下面四种气候类型中,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特征的是:( )(A) (B) (C) (D)1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世界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洲,约是____℃;年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洲,约是____℃。
(2)亚洲中部的_______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_______。
(3)南半球的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纬线)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