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不论正交、反交,F1(子一代)都表现高茎

自交,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因子(基因)决定。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

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即雄配子

雌配子D:d=1:1。(数量上雄配子多于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DD:Dd:dd

)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②目的:测定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测定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基因)的

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

③结果:测交后代中Dd:dd=1:1,显性:::隐性=

)分离定律

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显性性状和隐性

;杂合子遗传

。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

稳定遗传,自交后

稳定遗传,自交后代

─→

─→

13.子代表现型比在解题中的应用(熟记)(1)后代分离比为3:1,双亲都为杂合子。

(2)后代分离比为1:1,为测交类型,双亲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3)后代全为显性,亲代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4)后代全为隐性,亲代双方都为隐性纯合子。【知识清单2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理解+记忆)(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实验

①不论正交、反交,F 1(子一代)都表现黄色圆粒。②F 1自交,F 2(子二代)性状间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黄圆(双显):黄皱(一显一隐):绿圆(一隐一显):绿皱(双隐)=9:3:3:1,其中亲本型(黄圆、绿圆)占5/8,重组型(黄皱、绿圆)占3/8。

③F 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①F 1(YyRr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 、Yr 、yR 、yr =1:1:1:1。(数量上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③F 1自交,F 2遗传因子组成形式(基因型)有9种:纯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占8/16,双杂合子占4/16;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双显性占9/16,单显性占6/16,双隐性占1/16,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若亲本为YYrr×yyRR ,则亲本型占6/16,重组型占10/16)

(3)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①方法:测交法,即让F 1与双隐性纯合子

杂交。

②目的:测定F 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测定F 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测定F 1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

③结果:测交后代中YyRr:Yyrr:yyRr:yyrr =1:1:1:1,黄圆(双显):黄皱(一显一隐):绿圆(一隐一显):绿皱(双隐)=1:1:1:1。(4)分离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代解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成功的首要条件。(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性状进行研究。(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3.用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理解,熟练运用)思路:“组合问题分离化,先分后合”。

类型Ⅰ.正推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如:AaBb ×Aabb 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分离定律:Aa ×Aa 、Bb ×bb 。(1)配子类型及概率

规律:配子种类=2n 种(n 表示等位基因对数)例1:AaBBCcdd 产生的配子种类?解析:Aa BB Cc dd

↓↓↓↓

2×1×2×1=4种(22种)

例2:AaBBCcdd 产生aBCd 配子的概率?解析:1/2(a )×1(B )×1/2(C )×1(d )=1/4(2)雌雄配子结合方式规律:配子结合方式=雌配子种类数×雄配子种类数例3:AaBbCc 与AaBBCc 杂交,求配子间结合方式?解析:AaBbCc ×AaBBCc

↓↓8×4=32种

(3)据双亲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类规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等于每对性状按分离定律求出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例4:AaBbCc 与AaBbcc 杂交,求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解析:

Aa ×Aa

Bb ×Bb Cc ×cc AaBbCc ×AaBbcc 基因型3323×3×2=18种表现型

2

2

2

2×2×2=8种

(4)据双亲基因型,求子代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

子代表现型比亲代基因型

Aa×Aa)

,则:

注:精(卵)原细胞,即可进行有丝分裂增殖,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设染色体数为2N)

(1)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①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②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四分体散乱分布。

③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④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末期: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①间期:无或时间短,不进行染色体复制。

②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③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后期:染色体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⑤末期: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4.减数分裂的几组重要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