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的轻松掌握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

风水一起学77-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建造新宅需要考虑的,我们之前总讲盖房子需要注意和避开各种凶煞,今天就讲一个对盖房子有帮助的六气,如果能纳到这六气,对房子整体宅体将有有很大提升。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医的都得懂这个,有句话说得好:不通五运六气,遍读书方无济。
是通过主气和客气在不同年份五行生克来判断什么季节呀容易引发哪方面的疾病,来预防和治疗。
五运六气的五运就是天干合化,如甲己之年合化土,甲己都是土年,五运说的也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再通过六气的主气和客气来考虑哪个年份哪个五行太过和不及,六气为: 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为了表示太过和不及的程度呀,把古代五音阶纳入进来,角、徵、宫、商、羽,所以也叫“五音六气”。
中医不说了,主要说我们阳宅风水的六气怎么找。
我们阳宅风水用到是六气,六气分为主气与客气,主气是固定的,客气是轮换的。
纳六气要用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山,主气与客气的生克关系来判断哪个座山在哪个节气盖房子是否纳到六气,纳到最好,不纳到只是不得其吉而已,也不用太过于强求纳六气而轻凶煞,反而是得不偿失。
先说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对应的节气是大寒-惊蛰,对应的二十四山是:甲乙寅卯巽。
二之气少阴君火对应的节气是春分-立夏,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丙巳三之气少阳相火对应的节气是小满-小暑,对应的二十四山是:丁午四之气太阴湿土对应的节气为大暑-白露,对应的二十四山为:辰戌丑未艮坤五之气阳明燥金对应的节气是秋分-立冬,对应的二十四山为:申庚酉辛乾终之气太阳寒水对应的节气为小雪-小寒,对应的二十四山为:亥壬子癸也就是每个气对应两个月。
下面说客气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把年份对应的司天放到三之气,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和太阳顺时针对应初之气至终之气便可以。
中医基础-五运六气

所谓“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即五行水气在天体上经于张、翼、娄、胃四宿时,在十干则适当丙辛的方位,因而逢丙辛年,便是水气的运化主事,是为丙辛化水。故曰:“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运气论奥谚解》)。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万物厄纽未敢出
十二地支的顺序,子居首位,而分建于各月,却从寅始,这是因为“建子之月,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发生之功,及其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萌芽动而蛰藏振,遍满寰区,无非生意,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是以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而各分其孟仲季焉”(《类经图翼,运气》)。
5分钟掌握五运六气简明推演歌诀收好!

5分钟掌握五运六气简明推演歌诀收好!根据干支纪年,推演六十甲子中每年各个时节的运气变化。
年干用以推演岁运,岁支用以推演司天。
1.明岁运,知太少甲己岁一一土运乙庚岁一一一金运丙辛岁一一水运丁壬岁一一木运戊癸岁一一一火运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水丙辛,戊癸化火明五运,五运阴阳仔细分。
说明:阳干之年为太过,阴干之年为不及。
2.推小运,用五音主运每年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固定不变,周而复始。
客运以当年之岁运为初运,按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规律推演。
3.以岁支确定司天已亥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
子午年:少阴司天,阳明在泉。
寅申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
丑未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
卯酉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
辰戌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
司天歌诀:子午少阴化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分,寅申少阳化相火,卯酉阳明化燥金,辰戌太阳化寒水,巳亥风木为厥阴。
说明:司天主管上半年气化,位客气三之气;在泉主管下半年气化,位客气终之气。
4.推六气,主客临主气:六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排列。
客气:把司天之气放在三之气位置,按照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少阳,二阳明,三太阳之序顺推。
讨论客主加临的关系,分析六步时节气化特征。
5.辨关系,运气合分析中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司天、在泉、间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际,明辨每年各个时节的运气特点。
必须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地域特点及实际的气候、气象与发病的关系灵活运用,以客观实际为主,随机达变,不可拘泥。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今天我们回顾下这几天讲的内容,首先我们知道,五运六气是22个天干地支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这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很好记,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的是戊戌,有朋友这俩字老搞混了。
我们这这里在讲一遍,戊没丶,所以就读无,wu;自然另一个就读戌xu了。
当我们知道了干支这几个字的具体念什么,就在把他们分阴阳、分五行,具体看下图在天干上面分别写上数字,单数是阳,双数是阴,在把他们按照一阴一阳归属一个五行、就是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成5对。
具体如下下面讲地支,地支讲起来有点绕口,烧脑;地支分法,打开我们“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文章。
点击看这里: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
认真看看就会了,看完回过头来,能把这个图看明白了,就算彻底掌握了。
上面那些内容,干支分属的叫五行。
但是五运六气,为什么没叫五行六行啊?说明掌握了前面的内容就想推导五运六气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干支再次排列一下,这次的排列叫合化。
具体如下。
第二次这22个干支,从新排列,堪称经典,小医给大家打字的这个过程,都是存满着激动的心情,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真有一种感觉“我们古人是不是抓了个外星人,或者我们是从星际移民到的地球”。
不臆想了,在扯多了,就该被黑中医的喷子们骂了。
继续我们的话题,木火土金水这回从新站队;为了区别,我们这会不能叫五行归类了。
记住:天干叫五运合化,地支叫六气合化。
具体都是怎么合化的呢,看下面能看懂吗?估计百分之八十的朋友是看不懂的:看不懂就对了,真能看懂,其实就该取消关注小医了;我后面的文章就都不用看了,因为这份底蕴已经很深了。
这个图小医今天就不讲给大家听了,为什么不讲呢?不是藏私,很多基础性东西没讲,这个现在我讲了,您也不一定明白,很烧脑的。
记得关注本公众号,慢慢咱们底蕴都扎实了,哪天我一讲,您就秒会了。
那会儿再取关拉黑我,现在可别这么干,公众号置顶,更新了及时看。
我们今天讲了天干合化,地支合化。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

中医~什么是五运六气什么是“五运六气”呢?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素问》天元纪大论六气为病,其化寒化热,总由邪气与人身两者之阴阳而定。
若阳邪感阳胜之体,则化热速;阴邪感阴胜之体则化寒速。
若阳胜之体而感阴邪,阴胜之体感阳邪,邪虽重而证轻缓,此阴阳和合,自能缓解,《伤寒论》谓:“阳得阴则解,阴得阳则解”。
虽其所论之阴阳不同,其理则一,此亦阴阳相得之理。
六气之邪感人,感之重者而即病,为伤寒、温热、暑湿、燥症等。
感之轻者不会立即发病,其邪漫延,或乘人身内在之素因,或乘饮食劳作之失宜,因隙入内而潜伏,潜伏于可容邪之处。
《内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今独解六气病之“伤燥病”,燥者,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诸涩枯涸,干劲揭皴,皆属于燥。
燥病,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
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下后所致。
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 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
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是我国古代细分气象学规律,是中医治病诊断分析所必需的基本原则。
从历史上看,五运六气的探讨自《素问》以来,一直是中医发起的核心理论,并被称为中医学的创始者宋朝张仲景所称赞。
五运六气包含着大量的五行和六气,在中医学中更是被称为“千古绝学”,具有天地时空三界、五行各自相互克制的宇宙规律,将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与人体机能和脏腑运行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运六气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气象学规律的细分,它把天地中间渗入人体,将人体健康状况表现出来,以合理的原则来支撑正常生理功能,以此关键字来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五运六气是关于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客观诊断,它需要从治病和防病的角度综合考虑多种气血体质、脏腑津液运行等,一个个的脏腑分类来综合的判断,确定脏腑的气血形成机制,气血的形成之外,还包括气运、循经、表里气血等要素,以此判定医者的治病策略,调节五行元气,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五运六气实际上是把宇宙大自然的路径,以及宇宙本身的律以及生物本质的秩序,糅合到单一的气象和人体之中,以此去预知准确的生物應有的秩序,并此去持续的调和,达到完整的自身机能体系,从而启动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

五运六⽓·基础知识详解(1)中医经典系列:五运六⽓,运是运转,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照射的作⽤,其年规律⽤天⼲表⽰,天⼲即是天的主⼲带动作⽤。
⽓是地球本⾝的吸收辐射能源的作⽤,六种⽓候的推移;⽓的年规律⽤地⽀表⽰,地球物理本⾝的⽀撑作⽤。
1(⼀)⼗⼆⽀化⽓寒、暑、燥、湿、风、⽕,临御之化也。
”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素问·六元正纪⼤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变由⽣也。
——《天元纪⼤论》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即是说:寒⽔、君⽕、相⽕、湿⼟、燥⾦、风⽊六⽓,总是由于阴阳两个⽅⾯⼀主⼀从,两相激动⽽发⽣的。
王冰在《素问六⽓⽞珠密语》中,把临御主从解释为“正对之化”,他说:“正化者,即天令正化其令,正⽆邪化,—天⽓实故也。
对化者,即对位冲化也。
对化即天令虚,易其正数,乃从成也。
”逢⼦、午年,则为少阴君⽕之⽓所主;逢丑、未年,则为太阴湿⼟之⽓所主;逢寅、申年,则为少阳相⽕之⽓所主;逢卯、⾣年,则为阳明燥⾦之⽓所主;逢⾠、戌年,则为太阳寒⽔之⽓所主;逢巳、亥年,则为厥阴风⽊之⽓所主。
刘温舒在《素问⼊式运⽓论奥·论客⽓》⾥,有明⽩的解释,他说:六⽓分上下左右⽽⾏天令,⼗⼆⽀分节令时⽇⽽司地化。
上下相召,⽽寒、暑(热)、燥、湿、风、⽕与四时之⽓不同者,盖相临不⼀⽽使然也。
六⽓司于⼗⼆⽀者,有正对之化也。
如⼦与午均为君⽕,但午之⽅位在南,在⽉建为五⽉,南⽅与五⽉仲夏均属⽕,所以午为正化;⼦为⼗⼀⽉⽉建,居正北⽅,与正南⽅的午遥遥相对,故⼦为对化。
未与丑均为湿⼟,未为六⽉⽉建,六⽉为长夏,正当湿⼟旺季,所以未为正化;丑为⼗⼆⽉⽉建,未在西南⽅,丑在东北⽅,东北⽅⼗⼆⽉的丑,与在西南⽅六⽉的未遥遥相对,故丑为对化。
寅与申均为相⽕,正⽉建寅,在时令为孟春,正当⽊⽓旺时,⽊能⽣⽕,为⽕之母,所以寅为正化;申为七⽉⽉建,七⽉初秋属燥⾦,是下半年的第⼀⽉,与上半年的第⼀⽉正⽉遥遥相对,故申为对化。
五运六气入门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入门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一种描述宇宙和世界的方法。
它把宇宙认为由五运(金、木、水、火、土)和六气(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大雪、小寒)组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宇宙系统。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的玄学思想,它将宇宙看作是一个有限的物质系统,其中的五运和六气交互作用,使宇宙保持动态平衡。
五运六气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运: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宇宙中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即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玄学思想的基础,是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秩序的抽象理解。
六气: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大雪、小寒,这六种天气现象在中国古代被看作是宇宙中不可分割的基本气象,即六气。
六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学观念,它们描述了宇宙中的一些现象,如日出、日落、月相变化等,在中国古代玄学思想中,它们也被认为是宇宙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中医的诀窍——五运六气

学中医的诀窍——五运六气前几天有个人问我,你说的五运六气里怎么没有身体运气的方法?看来大家对五运六气的偏见还是极大。
五运六气是什么?它其实是用来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五运来源于十天干,六气来源于十二地支,中国的先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揭示了自然变化的规律!为什么学中医首先要学五运六气?要知道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中医的病因学,中医学认为,人是自然无限小一的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
人为什么难以顺应自然呢?则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造成的,中医本身就是一门恢复整体管理的学问。
因为中医学认为,只要恢复了人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现在很多人学中医学了很多年仍然入不了门,原因在哪?就在于不了解中医的病因。
中医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就是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自然变化(包括社会变化),疾病的发生就是后天的自然变化加剧了先天的体质偏性,使人的体质偏上加偏造成的。
“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中医把一切疾病都归于心病(偏心),更确切地说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供应多了,它就会功能亢进,血液供应少了,它就会功能低下。
当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这种体质偏性,使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发生病变,产生西医学上的疾病。
中医治病都是从恢复血液对各组织供应上的平衡入手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用各种方法来抑制血液对它的优先供应,缺乏了营养,亢进的组织自然恢复正常,这就是中医学上的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用各种方法来增加血液对它的供应,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功能自然增强,这就是中医学上的扶正法。
五运六气之所以对中医重要!就是因为疾病的内因——先天的体质偏性和疾病的外因——自然变化都和五运六气密切相关。
只要掌握了疾病的内因和外因,中医的精髓就掌握了。
很多人以为人的体质偏性是变来变去的,其实不然,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的性质是由中心要素决定的,而中心要素的个性则是最初产生环境性质的一个缩影。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有一些传统文化,学习门槛确实有点高,例如,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五运六气”。
有人说它就是玄学迷信,有人却又对它深信不疑,更多人大概更像小编,对它懵懵懂懂。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入个门,看看五运六气到底是个什么——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五运六气简单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简单推算方法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五运六气的简单推算方法,可有意思啦。
咱先说说五运。
五运呢,主要是和天干有关系。
甲己之年,土运统之;乙庚之年,金运统之;丙辛之年,水运统之;丁壬之年,木运统之;戊癸之年,火运统之。
这就像一个小口诀一样,好记着呢。
比如说今年是甲年或者己年,那这一年就是土运主导。
这个土运就像是这一年的大气候、大背景一样,会影响到很多方面。
再讲讲六气。
六气和地支有关哦。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你看,这也有规律可循的。
那怎么综合起来看呢?就好比是把五运和六气这两个小伙伴拉到一起,看看它们能捣鼓出啥样的气候和对人体的影响。
如果是土运的年份,又碰上了比如太阴湿土司天,那这一年可能湿气就比较重啦。
这时候咱就得注意防潮,身体上也得多防范湿气带来的一些小毛病,像关节疼啊,身体发沉之类的。
宝子们可别觉得这太复杂,其实就像玩游戏找规律一样。
把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运六气记住了,慢慢就能推算啦。
这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小密码,我们破解了就能对这一年的气候啥的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且这对养生也很有帮助呢。
知道了这一年的五运六气,咱们就可以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
要是湿气重的年份,就多吃点祛湿的食物,像薏仁、红豆之类的。
要是燥气重,就多喝点水润润。
咱了解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就像是跟大自然提前打个招呼,能更好地适应它的变化,让自己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呢。
宝子们,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呀?赶紧试着推算一下吧。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五运六气学说也属于古代的时间医学范畴,它至少产生于《内经》诞生的时代。
在《黄帝内经。
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性大论篇第六十七等都是论述运气学说的思想及内容的,因在《素问》中即有论述,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有很多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及著作,近现代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应该说也颇多。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内经》里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非常地难懂。
而历代及近现代的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著作,好像没有哪位用运气学说直接来指导临床选穴及处方用药的,至少我没有见到过吧。
当然,我也没有读懂《内经》中关于运气学说的内容,然而,没有读懂,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去探究五运六气学说的由来,并努力去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它,并最终得以给出它在临床上直接指导针灸选穴和处方用药的方法。
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五运六气学说,并已经能够熟练用于临床,疗效屡经验证,所以这里介绍给大家。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
其它依此类推,归纳如下: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火太过癸:火不及;在六气中,“子午少阴君火”等没有分别。
五运六气简易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的简易推算方法
慧济
一、中运: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太过与不及
二、司天与在泉
阳明燥金
④
少阳相火太阳寒水
③⑤上阳
------------------------------------------------太阴湿土厥阴风木下阴②⑥
少阴君火
①
①依地支代数求,大于6的减去6得余数即是;
②司天与在泉的相对应的两数的差为“3”。
三、主气
1月21日至3月21日初之气厥阴风木 3月21日至5月21日二之气少阴君火
5月21日至7月21日三之气少阳相火
7月21日至9月21日四之气太阴湿土
9月22日至11月22日五之气阳明燥金
11月22日至1月21日终之气太阳寒水
即:初二三厥少少
四五终太阳太
四、客气
阳明燥金
⑥
少阳相火太阳寒水
④①上阳
---------------------------------------------------太阴湿土厥阴风木下阴④②
少阴君火
③
①依地支的代数求,大于6的减去6得余数即是;
②找出与初之气的起点后,顺时针相应配六气。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推算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胜复:岁运不迭,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适时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迭之气会爆收相死之气去抨击胜气.如岁木不迭,燥气大止此后,会爆收火气去复.另,岁运太过,卑衰得常此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去抨击的情况.正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更较大,病变亦比较搀纯.郁收:五运之气受到克服而过分被压制,则可郁极而收.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分受抑,则可郁极而迸收.郁收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更,收过之后则气归于仄.其病变则与郁收之气有关,如土郁之收多病心背胀谦、肠鸣下利、呕吐霍治、痰饮、火肿等病.(二)六气的主客变更情况1.主气的常变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适时而至.证明气候比较仄常,徐病亦不会有太多的非常十分.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已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卑而所胜之气受病.所胜之气又会爆收复气,复气过头亦会使气候战徐病出现较大非常十分.2.客气的司天、正在泉司天战正在泉之气对于一年的气候战徐病亦有较大效率.普遍去道,司天主要效率上半年,正在泉主要效率下半年.3.客主加临客气加临于牢固稳定的主气之上,按其五止死克关系推断其常变顺顺.客主相共或者相死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顺.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顺".(三)幸运合治的周期变更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幸运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局部出现.掌握60年的幸运格局纪能推算所有年份的气候战徐病情况.(七篇大论,特天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二、幸运推演举例例1:癸已年(2003年)运:少徵火(阳火缺乏,伏明)气:太阳干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左间少阳君火.太阳热火正在泉;左间厥阳风木,左间阳明燥金.[接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热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五运格局: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火(太羽)木(少角)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火(太羽)六气变更格局:初之气(大热惊蛰 1.20.21)客气厥阳(风木);主气厥阳(风木)二之气(秋分坐夏 3.21.21)客气少阳(君火);主气少阳(君火)三之气(小谦小热 5.21.23)客气太阳(干土);主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大热黑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阳(干土)五之气(秋分坐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小雪小热 11.23.1.21)客气太阳(热火);主气太阳(热火)幸运特性:火运不迭;太阳干土司天.气化运止后天,阳博其政.幸运合参:运气愤--小顺.客主加临:客主相得.气候:上半年热干流通,下半年偏偏热燥.病况:二之气温疠大止,证兼热干. (2000年庚辰"三年化(金)疫")初之气:风干相薄;血溢,枢纽痛.二之气:干热蒸薄;温疠大止.三之气:应热不热,多雨干;身沉浮肿,胸背谦.四之气:干热;腠理热,血暴溢,浮肿.五之气:搞燥热热;皮肤病,热性中感.终之气:热热;枢纽痛,腰背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是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止后天,阳博其政,阳气退躲......民病热干,背谦身......愤胕肿,痞顺热厥拘慢.......(初之气)民病血溢,筋络拘强,枢纽不利,身沉筋痿.(二之气)其病温疠大止,近近咸若.(三之气)感于热干,则民病身沉胕肿,胸背谦.(四之气)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背谦热,胀,甚则胕肿.(五之气)热气及体,君子粗细,民病皮腠.(终之气)感于热,则病人枢纽禁固,腰脽痛,热干推于气接而为徐也......."例2:甲申年(2004年)运:太宫土(阳土有余,敦阜)气:少阳相火司天;左间阳明燥金,左间太阳干土.厥阳风木正在泉;左间少阳君火,左间太阳热火.[接司时刻:初运起于癸已年(2003)大热日(农历12月30日己亥寅时初刻]五运格局:客运:土(太宫)金(少商)火(太羽)木(少角)火(太徵)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火(太羽)六气变更格局:初之气(大热惊蛰 1.21.20)客气少阳(君火);主气厥阳(风木).二之气(秋分坐夏 3.20.21)客气太阳(干土);主气少阳(君火).三之气(小谦小热 5.21.22)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大热黑露 7.229.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太阳(干土).五之气(秋分坐冬 9.23 .22)客气太阳(热火);主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小雪小热 11.22.1.20)客气厥阳(风木);主气太阳(热火).幸运特性:岁土太过,雨干流通.少阳相火司天,气候炎热(干热).幸运合参:气死运顺化.客主加临:客主相得气候:先天,比较仄易.病况:疫病流通大概性小(初之气温病乃起).初之气:风温;温病乃起.二之气:火受郁,干润温温;头痛身热,咳顺,呕吐,疮疡.三之气:热热衰;热中,疮疡,咳呕,喉痹目赤,擅暴死.四之气:燥干共化,凉乃至;背谦身沉.五之气:热乃去,雨乃落;热邪为病.终之气:多民风雾露;心痛,咳嗽.中医解釋自然界天時氣候變化,對人體影響的一種學說.五運便是木、火、土、金、火五止上各配以天搞,來推算每年的歲運.六氣是指風、熱、火、濕、燥、热六種氣,各配以天支,來推算每年的歲氣.天搞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有十二個:子、丑恶、寅、卯、辰、巳、午、已、申、酉、戍、亥.搞支的陰陽屬性:天搞為陽,天支為陰. 天搞天支中亦有陰陽.按順序排列推數,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即:甲、丙、戊、庚、壬屬於陽搞,乙、丁、己、辛、癸屬於陰搞;子、寅、辰、午、申、戍屬於陽支,丑恶、卯、巳、已、酉、亥屬於陰支.搞支的運用,时常使用者有三:表1:天搞配五運甲己│土乙庚│金丙辛│火丁壬│木戊癸│火表2:天支配五止寅、卯└─┘ 木巳、午└─┘ 火申、酉└─┘ 金亥、子└─┘ 火辰戍、丑恶已└───┘ 土表3:天支配三陰三陽六氣子午│少陰君火丑恶已│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戍│太陽热火巳亥│厥陰風木五運土運、金運、火運、木運、火運的統稱.用來說明终年氣候變化的仄常战異常.又分大運、主運、客運三種.1. 大運:又稱〝中運〞,統主每年的歲運.推算要领如表1.大運值年有太過與不迭之別.陽搞為太過、陰搞為缺乏.陽年為本氣流通,陰年為克己之氣流通.2. 主運:用以說明一年中五個運季.從大热日開初,73日整5刻為一運(運季).以五止相死的序次.木為初運主風,火為二運主热熱,土為三運主濕,金為四運主燥,火為終運主热.3. 客運:說明五個運季的異常氣候變化運序初二三四終年搞甲己土金火木火乙庚金火木火土丙辛火木火土金丁壬木火土金火戊癸火土金火木4. 客運的太過與不迭,战大運規律相普遍.六氣風、熱、火、濕、燥、热的通稱.以三陰三陽來代表,結合天支,用以說明一年中的仄常氣候變化,战各年氣候的異常變化.5. 主氣:主時之氣,牢固不變.二十四節氣,由大热日起,分屬六步之中.六步初二三四五終六氣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热火節序大坐雨驚热秋火蟄秋浑穀坐明隐雨夏小芒夏小滿種至热大坐處黑热秋热露秋热霜坐分露落冬小大冬小雪雪至热6. 客氣:以陰陽氣之几為先後序次,每年一氣司令.厥陰(一陰)→少陰(二陰)→太陰(三陰)→少陽(一陽)→陽明(二陽)→太陽(三陽).歲半之前,天氣主之,稱為「司天」,歲半之後,天氣主之,稱為「正在泉」,司天正在泉有陰陽屬性,陽司天則陰正在泉,陰司天則陽正在泉.少陰與陽明、厥陰與少陽,太陰與太陽是相合而輪轉的.年支司天正在泉子午少陰君火陽明燥金丑恶已太陰濕土太陽热火寅申少陽相火厥陰風木卯酉陽明燥金少陰君火辰戍太陽热火太陰濕土巳亥厥陰風木少陽相火7. 客主加臨氣化的順顺,以客氣為主─客氣的力量勝過主氣為順,客剋主、客死主、君位臣三者屬順.主剋客、主死客、臣位君三者屬顺.1. 順化─氣死運.2. 天刑─氣剋運.3. 小顺─運死氣.4. 战睦─運剋氣.5. 天符─運氣相共.阿忠大大貼了這麼多佳東西小弟也貼一貼個人對五運六氣的心得能明黑此圖式,,,與易坤坤大卦的關聯,,,千古不傳絕學陰、陽、風、雨、晦、明六氣之學思過半矣太战璇璣圖坤坤六氣化形----------上爻少陽相火←→雲五爻陽明燥金←→火四爻太陰濕土←→木三爻太陽热火←→土二爻厥陰風木←→金初爻少陰君火←→雨內經曰:陽化氣,陰成形,形氣相感,化死萬物.相火之下,火氣启之;火位之下,土氣启之;土位之下,風氣启之;風位之下,金氣启之;金位之下,火氣启之;君火之下,陰粗启之;卑則害,启乃制,制則死化,中列衰衰,害則敗亂,死化大病略例:此圖式由來本乎內經素問,世所不傳天依形而天附氣,果形察氣以坐人紀是故太極之動而死陽,靜而死陰,陽化氣而陰成形陰陽合會,沖战柔順,虛靈不眛,名曰太战天之氣乃止於天,天之形乃附於天,故相火氣死於天而形位於天,火熾則金熔,故火氣死而启之,乃中战仄正火氣死於天而形位於天,火衰則火滅,故土氣启之土氣死於天而形位於天,土勝則火竭,故木氣启之木氣死於天而形位於天,木衰則土衰,故金氣启之金氣死於天而形位於天,金堅則木伐,故君火氣启之君火者象離卦,一陰包覆正在二陽之中陰粗者象坎卦,一陽包覆正在二陰之中抽坎之ㄧ陽以挖離之一陰,復成坤坤大象果此,坤坤大卦亦与象本於太战璇璣式坤卦象化其氣,坤卦象凝其形坤卦初九,潛龍勿用,陽正在下也止少陰君火中之一陰得陰粗中一陽启之,故一陽正在下坤卦初九,一陽變陰成姤卦,姤午月之卦也子午之歲,少陰氣司天為三之氣,正化於午,亦少陰君火之象坤卦九二,見龍正在田,利見大人風氣集之巽柔,五止屬木,其德體仁,得金琢磨以成器物坤卦九三,終日坤坤日出東圆先天象離掛,日进西圆坎卦九三太陽火氣,其性險危,然坤坤反復其讲,果時而惕,雖危無咎坤卦九四,或者曜正在淵中卦氣本陽內卦氣本陰,中卦三、四爻,太陰太陽贸易太陽火氣老出落於三,陽居陽位,性險而不危太陰濕氣老而躍進於四,陰居陰位,疑而利革之時坤卦九五,飛龍正在天火氣便燥,火流便濕九五之氣陽明燥金,其性燥,火氣位乎五,火便燥之象陽明燥金中見太陰濕土,中見之理猶卦之錯綜,火流便濕之象坤卦上九,卑龍有悔少陽大熱之時,衛中之氣,其卦象震長子之卦,代君止狩於中疆天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雲出天氣,雨出天氣雲氣受極熱之時,熱而盈之不可暂乃返而陰凝致雨之果,故曰有悔坤卦用九,群龍無尾,天德不可為尾少陰君火,君德體下也厥陰風木,仁德以見大人也太陽热火,險德以惕也太陰濕土,疑德利革也陽明燥金,明德而風雲龍虎相隨也少陽熱氣,衛德而內守也(呵呵,坤卦部分還沒念佳)本理:中運天搞合化之五止,與天支沖化之司天客氣,五止相共稱為天符.中運天搞合化之五止,下坐子、午、卯、酉四正位,運支相共者稱為歲會. 天符又為歲會者,稱為太乙天符.中運與正在泉氣五止相共者,陽年稱為共天符、陰年稱為共歲會.用途:四柱中,若出現忌神影響為貴人、執法、止令者主凶情.反之,喜神主凶象. 太乙、天符、歲會,扣掉沉複共26年/60甲子太乙天符.為貴人、君主,其病暴而死.(運+司天+四正)戊午.己丑恶.己已.乙酉**********天符.為執法、相輔,其病速而危.(運+司天)少陰君火.戊子,戊午太陰濕土.己丑恶,己已少陽相火.戊寅,戊申陽明燥金.乙卯,乙酉太陽热火.丙辰,丙戌厥陰風木.丁巳,丁亥**********歲會.為止令、圆伯,其病缓而持.(運+四正)火運.丙子木運.丁卯火運.戊午金運.乙酉土運.甲辰,甲戌,己丑恶,己已**********共天符太陰.甲辰,甲戌陽明.庚子,庚午厥陰.壬寅,壬申共歲會少陰.癸卯,癸酉少陽.癸巳,癸亥太陽.辛丑恶,辛已**********運辰相會.仄氣(仄氣則力專,純浑不雜,其得為五止偏偏斜)木.壬寅金.庚申火.癸巳火.辛亥第一:有〔歲支〕為什麼沒有〔年搞〕二字?當然,由其〔年搞〕,可知其〔中運〕、〔主運〕、〔客運〕規律.第二:觀閣下文:〔歲支、司天、正在泉、主氣〕中,尚還缺〔間氣〕.其實,一歲之中,主氣分為六步,而〔客氣〕也分為〔六步〕.內經所謂〔六化〕〔六變〕之紀.第二:與〔主運〕〔客運〕的〔客主加臨〕一樣,正在亡氣之中,亦有一個〔客氣〕與〔主氣〕的〔客主加臨〕.第三:〔司天〕與〔正在泉〕.司天為天氣,正在上;正在泉為天氣,正在下.古經正在每歲之排列上為:上:司天之氣;中:主歲之運;下:正在泉之氣.由於司天之氣為一歲中之大氣,故經云:〔必先歲氣〕,由此而推算出〔六步〕客氣,以及〔客主加臨〕的變化.第四:最後,那才是論述〔運〕〔氣〕接變之下,所产死的各大變化.經稱為化氣.以上不过簡單天综合天談談.網上囿於條件所限,故此,正在早以介紹有興趣的伙伴,去買〔楊力〕與〔田合祿〕二君之書,念互參瞅,基础上便會明黑其〔架構〕了.當然,若要深制,又得花幾年功妇.正在北京中醫钻研院,由楊力主授的〔運氣學〕博士钻研死班,皆是〔專建課程〕.謝謝陈腐師的指正與說明尔確實是剛接觸五運六氣不暂楊力的書已有田合祿的書尚已找到僅瞅楊力的書所以有一些問題弄不领会即陈腐師所提及的1 古經正在每歲之排列上為:上:司天之氣;中:主歲之運;下:正在泉之氣.為什麼要這樣排列?是可表示此三者即為影響歲氣的關鍵果素?别的若以乙酉年為例年搞為金運不迭司天之氣屬金然歲支亦屬金歲支的影響力是可無關輕沉?2〔運〕〔氣〕接變之下,所产死的各大變化.經稱為化氣.﹝運﹞﹝氣﹞怎么样接變?PS︰初學者有時連問題皆不大會問尚請見諒!致六元兄:正在〔內經素問〕中,有一篇喊搞〔臟象法時篇〕,這便是天人合一的依據.所謂〔時〕,便是指的〔年,月,日,時〕,非專時而止.而中國人紀時,自古以來,皆用〔搞支〕紀時,這便是〔算命先死〕常稱之為〔八字〕是也.而其總規律,那便是包罗正在〔一歲〕之〔年搞歲支〕之中.中國人用了五千多年了.細考〔漢書〕即知. 如漢書中謂〔古六曆〕,細瞅中華萬年曆,皆是以〔搞支紀年法〕來演釋其規律.前里為〔年搞〕後里為〔歲支〕.〔年搞〕為十搞,是〔五運終天〕的〔五步而環會〕規律;〔歲支〕為十二支,是〔六氣佈政〕之〔六氣而左遷〕規律.正在運氣學說,每歲之五步〔主運〕战六步〔主氣〕,是牢固不變的,那是果為〔日月〕運動之陰陽消長所決定.而〔客運〕與〔客氣〕,則是不斷變化,而影響著每歲,以致〔正在共一時段中〕的〔客主加臨〕的變化規律.故此,每歲皆會起著變化,而這變化之周期,為六十年.然而是,決定這六十年的運氣變基础是什麼呢?尔們的祖先認為,是〔天天〕二氣.即經云之〔天氣初於甲;天氣初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坐〕.這便是產死〔十天搞〕〔十二天支〕理論,來表述這六十年周期的〔運氣變化〕規律及其周期.故年搞正在前,是決定該年〔歲主之大運〕,是年〔客運加臨主運〕的依據;而後里的〔歲支〕,是顯示歲〔天天二氣〕加臨之客氣衣據.共時也可瞅出:將十搞之〔五運〕擺正在前;十二支之〔六氣〕擺正在後,其〔歲主大運〕的要害性,便可見一斑了.故此,鬼臾區說:〔妇五運陰陽者,天天之讲也!〕這是十足的〔本初〕!而〔五運陰陽〕是什麼呢?那便是〔陰陽五止〕學說!也即〔五運六氣〕!果為陰陽之離合,是:分則〔三陰三陽〕,合則為一陰一陽.〔三陰三陽〕即為六氣〕.閣下名為〔六元〕,正在〔內經〕中,三陰三陽,便喊搞〔六元〕.故此,中華曆法的〔紀年〕,實質上便是顯示出該年的〔運战氣〕的特殊屬性了.果此,钻研運氣學說,最先便必須知讲〔六十甲子曆法〕的來源战應用.以上十足,楊,田二氏之書,皆有論述.古今談上正在《素問》中,有一篇名為『天元紀大論』篇.這一篇主要講的是:〔五運主歲〕战〔六氣司天〕,均本乎天之運化,故名天元紀十論.經所謂〔正在天成象〕,〔正在天成形〕.故經文中便其〔形與氣〕的探討指出:〔氣有几,形有衰衰〕.故鬼臾區正在論述〔天天〕〔上下相召〕的運變時讲:“热热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火火,天之陰陽也,死長化支躲下應之”.所謂上下,是指〔天正在上〕,〔天正在下〕的〔陰陽對坐統一〕關係.而上下〔相召〕,圆才產〔萬物〕.故此,鬼臾區總結出:“妇五運陰陽者,天天之讲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女母,死殺之本初,神明之府也.可短亨乎”?故此,『五運陰陽』這天天之讲,是世間十足的根战本!五運,即〔金木火火土〕五氣運止,即五止運變而主宰萬物之〔死長化支躲〕;陰陽,即三陰三陽上奉之〔热热燥濕風火〕之『六氣』.惜乎今人基础連〔三陰三陽〕是什麼皆已搞领会,一見太陽,便聯料到〔脚太陽膀胱經〕,仲景以〔三陰三陽〕概論傷热,結果便被這些大家〔釋為六經絡〕去了.故正在這一篇中,鬼臾區正在論及〔陰陽〕之氣有序少時,便總結出〔三陰三陽〕與〔六氣〕的標本關係: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恶已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戍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热氣主之.所謂本也.是六元”.這便是〔六元〕,是正在〔內經〕中,鬼臾區引〔太初天元冊〕,是〔內經〕之前,上古總結出的〔天元观念〕.黃帝非常沉視,坐刻下令:“光乎哉讲,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躲之金匱,署名天元紀”.惜乎今日之中醫藥大學,將〔內經〕任性閹割,竟然為〔切合西圆醫學科學〕之需要,輕意天將〔內經〕中〔運氣七篇〕割去.果此,不但不知甚麼喊〔六元〕,圆才出現:一見〔三陰三陽〕,便認定是人體之〔六條經絡〕.彼彼皆是,人云亦云,連很多傷热大師,皆僅限於此!醫政?審核醫師資格,皆是以這〔六條經絡〕來斷醫師的資格!世人宣傳〔新科學〕不讀聖賢書,還則罷了,中醫下等學府,不深研〔內經〕連個基础名詞皆人云亦云,中醫學怎么样能夠〔弘揚〕?世事如许,既可嘆,更可悲!這便是導致中醫學痿縮的本果,這便是導致滿街中醫師被人瞅不起的本由!這便是今日很多中醫只知〔病理死理學〕不知〔五運六氣〕的現代中醫!所以,尔們只消瞅瞅一個中醫的〔止詞〕,便能知讲他的根底有几!〔氣有几,形有衰衰〕也是檢醫政战醫師的一把尺子.說到〔五運六氣〕學說,竟管正在一些〔術士〕眼中認為它是〔终技〕,然而是自古以,皆是醫家的寶典,成本〔內經〕,皆是貫脱其初終.自古以,皆為醫家之〔必建功課〕,如正在宋往,陌死〔五運六氣〕,連做醫師的資格皆沒有.故此,醫家必學〔內經〕,而要學〔內經〕,便必须最先懂〔五運六氣〕,那您才會讀得懂〔內經〕战其余古籍.今時之醫,正在近百年來,尤於學醫之時,老師皆已學過,將其當做〔玄學〕〔糟粕〕,結果,自己永遠皆正在中醫學的〔門檻〕除中.如醫匠班般天,靠點〔醫術搵食〕.自己不知其短,反客為主,大搁厥詞,真是〔數典记祖〕!瞅瞅浑往有名傷热大家〔鄭欽安〕怎麼說:鄭氏又云:“天天至大,人物至廣,不过陰陽五止之理.五運即五止也.六氣,即三陰三陽也.……是五運六氣實醫學之基础.”瞅领会了嗎?鄭欽安明確天指出:是五運六氣實醫學之基础!]五運六氣談的便是〔陰陽五止〕之運變總規律,她不但是中華醫學的根战源,而且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战源!故此,要成為一名真真天〔中醫師〕,您便得必須老老實實天學佳她,可則,不是自欺,便是欺人!甚麼喊中醫師?有可資格稱〔中醫師〕?更遑論中醫文化了!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热,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乙丑恶乙已歲,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火,熱化热化勝復共,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濕化五,浑化四,热化六,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战,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丙寅丙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羽火運,下厥陰木.火化二,热化六,風化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热,中鹹溫下辛溫,所謂藥食宜也.丁卯丁酉歲,上陽明金,中少角木運,下少陰火,浑化熱化勝復共,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三宮.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辛战,下鹹热,所謂藥食宜也.戊辰戊戌歲,上太陽火,中太徵火運,下太陰土.热化六,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苦战,下苦溫,所謂藥食宜也.己巳己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風化浑化勝復共,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風化三,濕化五,火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苦战,下鹹热,所謂藥食宜也.庚午庚子歲,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浑化九,燥化九,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热,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藥食宜也.辛已辛丑恶歲,上太陰土,中少羽火運,下太陽火,雨化風化勝復共,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热化一,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战,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壬申壬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風化八,所謂正化日也.其化土鹹热,中酸战,下辛涼,所謂藥食宜也.癸酉癸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徵火運,下少陰火,热化雨化勝復共,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宮.燥化九,熱化二,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热,所謂藥食宜也.甲戌甲辰歲,上太陽火,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热化六,濕化五,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乙亥乙巳歲,上厥陰木,中少商金運,下少陽相火,熱化热化勝復共,邪氣化日也.災七宮.風化八,浑化四,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酸战,下鹹热,藥食宜也.丙子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火運,下陽明金,熱化二,热化六,浑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鹹热,中鹹熱,下酸溫,藥食宜也.丁丑恶丁已歲,上太陰土,中少角木運,下太陽火,浑化熱化勝復共,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雨化五,風化三,热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苦熱,藥食宜也.戊寅戊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徵火運,下厥陰木,火化七,風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鹹热,中苦战,下辛涼,藥食宜也.己卯己酉歲,上陽明金,中少宮土運,下少陰火,風化浑化勝復共,邪氣化度也.災五宮.浑化九,雨化五,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苦战,下鹹热,藥食宜也.庚辰庚戌歲,上太陽火,中太商金運,下太陰土.热化一,浑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苦熱,藥食宜也.辛巳辛亥歲,上厥陰木,中少羽火運,下少陽相火,雨化風化勝復共,邪氣化度也.災一宮.風化三,热化一,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苦战,下鹹热,藥食宜也.壬午壬子歲,上少陰火,中太角木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風化八,浑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鹹热,中酸涼,下酸溫,藥食宜也.。
五运六气快速入门:方法

五运六气快速入门:方法本来这一篇应该在历法讲完后,但是因为真太阳时已经讲过了,相信大家都能按自己的所在地确定当前的真太阳时了。
早点开始观察早点开始记录,积累的资料更多些,等到会推算以后再来对照自己的弱藏在不同时间段的身体感觉也是很好的,避免了心理暗示。
刚好又碰到一个很合适的案例,可以说明五运六气的学习方法,所以就现在写啦。
我最近在给一个小神童调身体,他母亲3月7日晚上问我:我这几天胃里吃完就堵,总想打嗝咋回事?以前从来没有过。
该吃点啥?我说:如果是惊蛰(3月5日)之后出现这个情况应该是木弱受克,因为现在是乙卯月。
要看过你的八字五行才敢给你推荐药啊,不能随便给人吃药。
(注:乙庚合化金,卯酉阳明燥金,金不及之月,阳明燥金司天,所以乙卯月是金的力量比较强的一个月,木少肝弱的人容易出现不适症状。
)她说:胃胀疼了好几天,去推拿按摩也没怎么见好(注:就她而言,推拿按摩如果以疏通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为主肯定能管用的,不过我估计她找的推拿大夫并不懂五运六气)。
好像里面堵了一个大包。
早点休息吧,太晚了。
3月15日,她又提出要我帮她查查弱藏。
我说:你不懂五运六气,我给你查了你也不会用啊。
就像你现在明明知道你儿子的弱藏,你也还是不会给他调理呀。
这是实话,不懂五运六气的人你给他推了八字运气他也不会用。
所以我现在没有特别感兴趣的病案,宁可把力气用在写公众号上。
她说:好的,明白,我只是最近受到一些身体上的困扰,想了解一下我平时饮食上该侧重一些什么食物,没关系,随口一问。
儿子还是比较受益的,我平时给他按摩时比较注重您说的那三个弱藏,最近挺好。
我问她她儿子吃药的情况,她说:最近我一直闹病没太顾上,给他停了两天,之前一直吃。
我只好接着问:你什么毛病呀?她说:我这次是左侧后背每天下午或者晚上都会突然放射性地剧痛,有时候后背疼,有时候胃疼,折磨我一周多了,去医院也没看出啥来。
疼的时候是下午五六点,有时候是八九点,约了明天早上的B 超,看看心肝脾肺肾哪出毛病了,以前从来没有过。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六气: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
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
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
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甲、乙--------木寅、卯-------木丙、丁--------火巳、午-------火戊、己-------土申、酉-------金庚、辛--------金亥、子-------水壬、癸--------水辰、戌、丑、未---土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甲、己------土运丁、壬------木运乙、庚------金运戊、癸------火运丙、辛------水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
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易引发不同的病症。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15)五运六气轻松掌握2

(15)五运六气轻松掌握2岁气会同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
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所谓六二天之数也。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
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
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
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
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
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
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
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刻于下水百刻。
所谓六四天之数也。
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
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
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
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
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
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已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申子辰三年,乃一六天,自寅初水下一刻交(大寒寅初一刻交初之气)司天之气。
巳酉丑三年,乃二六天,自巳初一刻交。
自寅至巳,计二十六刻,交司天初气。
寅午戌三年乃三六天,自申初一刻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六元正纪大论》里,论五运六气的运转,都是先立了年气运行,知道了六化六变,才来论述的。
黄帝和岐伯在对话中,说“子午少阴之政”,一开始并没说何运年,只纪了司天的气。
尽管初气都为太阳开始,终气为阳明燥金结束,能否是这样的运气,还要看是何岁运年,不要一见是少阴司天就照搬千年前人的话,因为还有丙子丙午,戊子戊午,庚子庚午,壬子壬午年的不同年运。
内经中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少阴太宫阳明甲子甲午”。
故而知道岐伯是拿甲己年太宫土运来谈的。
因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甲子甲午对应也,让我们看下图来理解:
“上应荧惑、太白,其谷丹白”少阴配火星,阳明配金星。
“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洪范五行数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这里就是接下来说的上半年火化,中土化,下半年金化。
“甲午岁半之后,阳明主之。
阳明之气燥,若燥淫于内,即雾霿清瞑。
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乾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其法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结合图诀可知卦爻以下卦为足,故而诊在足也。
现在中医还有人会足诊吗?失传的东西太多了。
“气交之中,土运主之。
敦阜之纪,是谓广化。
厚德清静,顺长以盈。
至阴内实,物化充成。
烟埃蒙郁,见于厚土。
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其化圆,其气丰,其政静,其令周备,其动濡积并稸,其德柔润重淖,其变震惊飘骤,其化兼其所胜。
故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民病腹满,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寃,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
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溃鳞见于陆。
病腹满溏泄,肠鸣漏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冶。
”
接下来谈年中每步六气的变化。
年之六气变化所谓主是气行地道(要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天气所化,所谓地道亦是天行地道罢了),阴乃逆,分六步。
客气行天道,乃为阳顺,也分六步。
历法中是用一个“岁阴”“岁星”的概念来指代,从艮宫丑(大寒)出发逆时针运行360度,而“岁阳”“太岁”是从艮中寅宫(立春)顺时针运行360度。
两者都是太岁或者称太乙,太一等等,它们在坤未之处相汇,于禄命术中称为天乙贵人也最吉之神逢凶化吉也。
甲午岁初之气(例如2014年1月20日至3月21日),自癸巳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岁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主位太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
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
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
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
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稷(土克水)。
虽有寒邪,不能为害。
见上图诀清晰明了无需多言。
甲午岁二之气(2014年3月21日至5月21日),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满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木胜土,阳气布,风乃行。
春气以至,万物应荣,炎气时至。
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稻(金克木)。
虽有风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三之气(2014年5月21日至7月23日),白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
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二火相加,天政布,大火行。
庶类蕃鲜,寒气时至。
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热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四之气(2014年7月23日至9月23日),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宫土,客气太阴土,中见土运。
气奥运同,又当其位,是谓司气。
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宜调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麻(木克土)。
虽有湿化,不能为邪。
是气也,无犯司气。
甲午岁五之气(2014年9月23日至11月22日),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商金,客气少阳火,中见土运。
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
万物乃生,乃长,乃荣。
民乃康,其病温。
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火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终之气(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20日),自小雪日于正,至大寒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
土生金,燥令行,余火内格。
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黍(火克金)。
虽有燥邪,不能为害。
是岁火胜则水复(火有余用水来克),金胜则火复(金有余用火来克)。
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
气之复也,稍者平之,暴者夺之。
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间其数,以平为期。
相信大家如果拿着此图对照学习五运六气将会轻松简单很多,也很容易理解内经立的描述。
这个模型比园图要好用多,也是内经本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