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流电机调速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2)减弱励磁磁通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
1.4.1 转速控制的要求和调速指标(熟练掌握);
(1)调速——在一定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范围内,分挡地(有级)或平滑地(无级)调节转速;
(2)稳速——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转速上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下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以确保产品质量;
(3)加、减速——频繁起、制动的设备要求加、减速尽量快,以提高生产率;不宜经受剧烈速度变化的机械则要求起,制动尽量平稳。
(4)调速范围D:静差率S:
(5)调速范围和静差率这两项指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最低速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1.4.3 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负载电流(或转矩)间的稳态关系,它在形式上与开环机械特性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很大不同,故定名为“静特性”。
1.4.4 开环系统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静特性的关系:
闭环调速系统可以获得比开环调速系统硬得多的稳态特性,从而在保证一定静差率的要求下,能够提高调速范围,为此所需付出的代价是,须增设电压放大器以及检测与反馈装置。
1.6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和无静差调速系统
采用积分(I)调节器或比例积分(PI)调节器代替比例放大器,构成无静差调速系统。
1.6.1 问题的提出(掌握)
彻底理解-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
彻底理解-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只取决于输入偏差量的现状,而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则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
采用P放大器控制的有静差的调速系统,K p越大,系统精度越高;但K p过大,将降低系统稳定性,使系统动态不稳定。进一步分析静差产生的原因,由于采用比例调节器,转速调节器的输出:U c = K p ∆U n。所以U c ≠ 0,电动机运行,即∆U n ≠ 0 ;U c= 0,电动机停止。因此,在采用比例调节器控制的自动系统中,输入偏差是维系系统运行的基础,必然要产生静差,因此是有静差系统。
如果要消除系统误差,必须寻找其他控制方法,比如:采用积分(Integration)调节器或比例积分(PI)调节器来代替比例放大器。
采用积分调节器,当转速在稳态时达到与给定转速一致,系统仍有控制信号,保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
比例积分控制综合了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两种规律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扬长避短,互相补充。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2.1.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饱和——输出达到限幅值。当调节器饱和时,输出为恒值,输入
量的变化不再影响输出,除非有反向的输入信号使调节器退出饱
和;换句话说,饱和的调节器暂时隔断了输入和输出间的联系,
相当于使该调节环开环
不饱和——输出未达到限幅值。1当调节器不饱和时,正如 1.6
节中所阐明的那样,PI 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在稳态时总是零。2
实际上,在正常运行时,电流调节器是不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因
此,对于静特性来说,只有转速调节器饱和与不饱和两种情况。
2.2.2 起动过程分析
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ASR经历了不饱和、饱
和、退饱和三种情况,整个动态过程就分成图中标明的I、II、III
三个阶段。
2.2.4 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1. 转速调节器的作用
(1)转速调节器是调速系统的主导调节器,它使转速n 很
快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态时可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
调节器,则可实现无静差。(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3)其
输出限幅值决定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2.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1)作为内环的调节器,在外环转速的调节过程中,
它的作用是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
量)变化。
(2)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
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
(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
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这个作用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3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必要性:用经典的动态校正方法设计调节器须同时解决
稳、准、快、抗干扰等各方面相互有矛盾的静、动态性
能要求,需要设计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
验,而初学者则不易掌握,于是有必要建立实用的设计
方法。可能性:大多数现代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均
可由低阶系统近似。若事先深入研究低阶典型系统的特
性并制成图表,那么将实际系统校正或简化成典型系统
的形式再与图表对照,设计过程就简便多了。这样,就
有了建立工程设计方法的可能性。
2. 传递函数近似处理
(1)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当系统有一组小惯性群时,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它们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小惯性环节,其
时间常数等于小惯性群中各时间常数之和
(2)高阶系统的降阶近似处理-上述小惯性群的近似处理实际
上是高阶系统降阶处理的一种特例,它把多阶小惯性环节降为一
阶小惯性环节。下面讨论更一般的情况,
(3)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
当系统中存在一个时间常数特别大的惯性环节时,可以
近似地将它看成是积分环节,
3. 1 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的主要特点
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离散化和数字化
离散化:为了把模拟的连续信号输入计算机,必须首先
在具有一定周期的采样时刻对它们进行实时采样,形成
一连串的脉冲信号,即离散的模拟信号,这就是离散化。
数字化:采样后得到的离散信号本质上还是模拟信号,
还须经过数字量化,即用一组数码(如二进制码)来逼
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它转换成数字信号,这就是
数字化。
离散化和数字化的结果导致了时间上和量值上的不连
续性,从而引起下述的负面效应:(1)A/D转换的量化误差:模
拟信号可以有无穷多的数值,而数码总是有限的,用数码来逼近
模拟信号是近似的,会产生量化误差,影响控制精度和平滑性。
(2)D/A转换的滞后效应:经过计算机运算和处理后输出的数
字信号必须由数模转换器D/A和保持器将它转换为连续的模拟
量,再经放大后驱动被控对象。但是,保持器会提高控制系统传
递函数分母的阶次,使系统的稳定裕量减小,甚至会破坏系统的
稳定性。
3.3.2 数字测速方法
M法测速与T法测速和MT测速法的原理与使用条件
和使用方法,会计算。
由于M/T法的计数值M1和M2都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高速
时,相当于M法测速,最低速时,M1=1,自动进入T法测速。
因此M/T法测速能适用的转速范围明显大于前两种。是目前
广泛应用的一种测速方法。
6.2 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1. 恒压频
比控制(U s /ω1 ) 2. 恒E g /ω1 控制3. 恒E r /ω1 控制
4.几种协调控制方式的比较
(1)恒压频比(U s /ω1 = Constant )控制最容易实现,
它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
般的调速要求,但低速带载能力有些差强人意,须对定子压降实
行补偿。(2)恒E g /ω1 控制是通常对恒压频比控制实行电压
补偿的标准,可以在稳态时达到Φrm = Constant,从而改善了低
速性能。但机械特性还是非线性的,产生转矩的能力仍受到限制。
(3)恒E r /ω1 控制可以得到和直流他励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特
性,按照转子全磁通Φrm恒定进行控制,即得
E r /ω1 = Constant
而且,在动态中也尽可能保持Φrm 恒定是矢量控制系统
的目标,当然实现起来是比较复杂的。
6.2.3 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时的机械特性:
1电压U s与频率ω1是变频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
两个独立的控制变量,在变频调速时需要对这两个控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