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混合气体气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正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4起混合气体气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53-50 4起混合气体气瓶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事故简介

20xx年1月29日和20xx年3月29日,江苏省泰州市、南京市先后发生两起盛装混合气体的钢质无缝气瓶爆炸事故。事故调查期间, 20xx年5月20日和20xx年5月21日上述两地又各发生1起同类气瓶爆炸事故。经现场勘察, 4起事故在气瓶类型、盛装介质、工作状况、爆炸原因和气瓶残留物形貌等各方面极其相似:钢瓶公称容积70L、设计压力15MPa、瓶体材质37Mn、盛装介质50%N2+42%Ar+8%CO2、工作压力15MPa (G,下同)、投用年限3~4年、使用期间均未进行过定期检验。

现以20xx年3月29日气瓶爆炸事故为例,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

2 宏观特征分析

气瓶爆破断裂形貌如图1所示。爆炸导致的瓶体开裂主要沿轴向发展,瓶体变形并向两侧展开,一侧的中部出现皱褶;钢瓶内壁存在多处点状腐蚀,直径为2.0~3.0mm,深度为0.5~1.0mm。观察瓶体底部起向上300mm范围内的断口,沿壁厚方向由内向外有明显颜色差异:壁厚内层区域(约1/3壁厚)呈污白色,无金属光泽,有向外壁发散的放射状条纹,为爆炸前已存在的陈旧断口,且在该层面存在大量的二次裂纹;壁厚中层区域(约1/3壁厚)颜色由污白色渐变为青灰色,同时逐渐出现金属光泽;壁厚外层区域具有纤维状特征,颜色为青灰色,具有金属光泽,为新鲜断口,如图2所示。由钢瓶底部300mm左右起以上的断口均为过载快速扩展撕裂韧性新鲜断口,如图3所示。

由断口宏观特征判断:钢瓶下部300mm范围内的陈旧性断口是引起爆炸的启裂源。始裂区断口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开裂特征,根据充装介质及断口整体特

征分析,应属于物理爆炸。

3 瓶体材质化学成分分析

从气瓶破裂部位边缘取样,用化学分析法分析其成分,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气瓶材质符合要求,且在使用中未发生质变。

4 微观断口分析

在气瓶下部和上部破裂边缘部位分别取样进行微观断口分析。

4.1 扫描电镜分析(SEM)

扫描电镜分析特征如图4所示。钢瓶下部试样断口内壁发现大量启裂源,形貌见图4 (a)。裂纹自内壁起,呈放射状向外壁扩展,并在扩展过程中衍生多处二次裂纹[见图4 (b)],表现出“穿晶解理”断裂的特征,与应力腐蚀开裂有关。裂纹在向外壁扩展了2mm 左右后,扩展方向发生偏转。在近内壁处,还能观察到材料内部沿着轧制带发生的粗大二次开裂[见图 4

(c)],可能与氢扩散到内部有关。

断口近外壁部分与主断裂面呈约45°,为剪切唇。因其为新生断口,故见具有一定方向的韧窝特征,大韧窝内壁有蛇形花样[见图4 (d)],韧窝大小不均,与晶粒大小以及夹杂物大小和数量有关,表明这个部位发生韧性断裂。这是由于裂纹扩展使得壁厚不再具有承载能力而发生瞬断。

钢瓶上部试样断口从内壁到外壁均表现为塑性断裂的韧窝特征,与图4 (d)相同。说明该部位发生韧性断裂,没有受到腐蚀影响。 4.2 能谱分析(EDS) SEM检查中发现内壁附近断口表面覆盖有大量的腐蚀产物,如图5、6所示。对断口内壁启裂位置腐蚀产物表面的附着物成分进行能谱分析,分析结果如图

7所示。

EDS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中含有氧、硫、氯、

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都会对气瓶材料造成腐蚀。断口表面存在的大量腐蚀产物表明:钢瓶内存在一定量水分,且水分中含有的物质较复杂,不仅有二氧化碳溶液,还存在氯、硫等元素。可以推断,气瓶破坏与二氧化碳—水环境下应力腐蚀开裂有关。

5 瓶体材料金相分析

试样取自气瓶断口处,在试样距断口约5m处内壁观察到一条较深的裂纹。该裂纹始于内壁向外壁扩展,且已经超过壁厚的1/2。从裂纹尖端看,开裂以穿晶为主,伴有沿晶,如图8所示。另外还观察到由瓶底起至2/3高度的内壁存在较多的腐蚀凹坑,并已出现一定数量源于凹坑的微裂纹,裂纹的扩展也是以穿晶为主,伴有沿晶特征,如图9所示。瓶体材料组织为索氏体组织。内壁附近组织中有明显的轧制条带,中壁和外壁不明显,这些部位一般是杂质易聚集区域。杂质的存在不但会降低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而且还会成为氢陷阱,导致氢在此聚集,造成开裂。

6 气体成分分析

取同批充装的在用气瓶进行瓶内气体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分析结果表明:瓶内气体中含有微量水分。

7 爆炸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初始裂纹启于气瓶下部300mm范围内的内壁,并不断扩展。由于承受内压的钢瓶环向应力最大,当有效承载面积不足以承受内压时发生突然爆炸,爆炸导致的开裂沿着与环向应力垂直的方向(轴向)迅速扩展。

始裂处之所以发生在气瓶下部,是由于瓶中混合气体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且气瓶长期竖直放置使所含水分逐渐向气瓶下部聚集,在气瓶下部生成含二氧化碳—水、氯、硫、钠、氧的腐蚀性溶液,对瓶体材料产生腐蚀,这与电镜观察时发现在内壁有较多启裂源的结果和EDS对断口上附着腐蚀产物中含有的氧、硫、氯、钠(碱)和碳等元素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氧、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