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视频课堂教学实录(上课+课件+教案)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名师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名师教学实录

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

)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学生齐声朗读全文。

读毕,有学生提出“亡”字错读了“wáng”,教师让同学们共同订正。

)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

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生:河曲。

师:对。

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

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

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

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随机指点读文方法。

榜样取自学生,也许比空谈方法效果略胜。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生:(齐生)一样!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

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

“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别的例子,促使学生举一反三,把知识学活。

下面找“之”字属同一意图。

)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本节课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愚公移山》。

教师在授课前构思了一节新颖、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掌握故事情节、感悟故事中的寓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师生互动,导入主题教师首先借助语文功底吟唱了一首与本课相关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引起学生注意,进一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随后神秘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

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学生纷纷表态,“听过”,“看过”,“不知道是什么故事”等。

教师微笑着说:“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探究这个故事。

”二、呈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表达教师从画出的山中央说道:“大家看看这座山,名叫太行。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愚公,他住在山的东边。

山高路远,不便出行,因此,愚公决心移山。

”说着,教师出示“沉睡太行”的照片,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

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山太高太陡,不可能一下就移走!”教师欣然回答:“没错!在众人的耳中,这个愚公的决定听起来十分愚蠢。

但他依旧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定花费一生的时间把这座山移走。

”教师借鉴“石佛山记”的想象力,用掌声和欢呼声模拟大家为愚公的勇气和信念加油打气,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理解故事,感悟故事中的寓意教师继续说道:“就这样,愚公带着自己的儿子,开始了漫长的山移动之路。

后来有好心人特意前来劝解愚公,告诉他这样的事情不切实际,不值得浪费一生时间。

愚公却说:即使我们的子孙、子子孙孙,不断地下去一直奋斗到现在为止,最后终究会有一天将这座山移走。

”教师温柔地看着学生,问道:“大家听到这个愚公的话,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脸上展露出思考的表情,纷纷发言,表示愚公的信念和毅力令他们十分感动。

教师顿时感觉课堂带着饱满的力量,继续说道:“正是因为这个简单却极富感染力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只要我们怀着坚定的信仰和毅力,就一定可以达到目标,战胜困难和挑战,获得成功和成就。

第24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4课《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愚,不可及----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录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一一愚公移山。

看看标题,你想问什么?【屏显】愚公移山生:愚公是谁?生:愚公怎么会想要移山呢?生:愚公移山的方式是什么?生:愚公移得动山吗?愚公移山能够成功吗?生:我还读到愚公很老了。

公,老公公。

师:公未必就是老,但是,愚公的确很老了。

他多大年纪了?生:九十多岁了。

师:你确定?生:应该是将近九十岁。

师:九十多岁,用文言怎么说?生:年逾九十。

师:我们再看看课文的相关信息。

师:可见愚公虽然年老,却一直是家里的核心人物。

孩子们,再想一想,太行、王屋阻挡的,可不仅是愚公一家啊!别人都不以为意,或者无能为力,但是愚公却率领他自己的小家庭移山,为什么说是小家庭?生:只有三个人。

师:还有一个词语,说明是小家庭。

生:聚室而谋。

师:在古代,室是小家庭,家是大家庭。

“桃之天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室和家,是不一样的概念,这就说明愚公具有一一生:……师:这种精神,我们班同学都特别需要。

我们不能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而要即使大家都这样,我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这就是一一生:工匠精神。

生:可不是。

是用于担当的精神。

生:创新精神。

师:由此可见,愚公是属于典型的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生:改革派。

师:中国是农业社会,古代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对于山川河岳,是充满崇拜、敬畏之情的。

可是,愚公却说,要把两座大山移走。

愚公移山的决定和举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谓是石破天惊,真正是一一生:改革派。

师:我猜想,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从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故事里,得到了革故鼎新的勇气,你能举出什么例子来?生:商鞅变法。

生:王安石变法。

生:张居正。

师:相对来说,改革派是较少的。

所以,愚公的创新精神,是特别重要的。

当然,最后,山不是愚公移走的,是天帝派夸娥氏二子移走的,这就是典型的神话结尾了。

促使天帝伸出援助之手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生:感其诚。

天帝被愚公感动了。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情感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好吗?(歌曲:愚公移山)师:听完了这首歌,你知道歌曲中唱的是谁的故事吗?(愚公)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王屋、太行)师:你说得太好了,说明你们认真倾听了,认真倾听是最好的习惯,不但可以获取知识,还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有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了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认真倾听。

师:“愚公移山”就是刚才咱们欣赏的这首歌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师:谁知道“愚”是什么意思?(愚蠢、蠢笨、傻)公又是什么意思?(对年老男子的尊称)师:愚公又是什么意思?(愚蠢的老头)师:同学们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听过)现在我们就到语文书中,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写愚公移山的,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100页,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的办法学一学,然后把它多读几遍,(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很认真,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查字典、工具书、问同桌、问老师)师:同学们都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这样真好,本课有多要求我们会认的字,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识字成果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生字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三、精读课文师: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师:是的,“王屋、太行二山,方七万里,高万仞”就是说,王屋山和太行山面积有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苏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苏教版(2021-2022学年)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ﻫ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师:愚公,移,山.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

(郭老师将板书作了重新设计,“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听录音0:52-3:44)ﻫ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ﻫ生:塞(sè)。

师:好。

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ﻫ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很好,请坐.把话筒往后传,后面的同学,那么,愚公是怎么样的?ﻫ生:年且九十.师:愚公年且九十,这是他的一个特点。

不过愚公的特点更加明确的概括,是在师:同学们好.ﻫ生:老师好.ﻫ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师:愚公,移,山.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

(郭老师将板书作了重新设计,“山”字很大,“愚公”很小,“移”这根杠杆似乎很脆弱)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ﻫ(听录音0:52-3:44)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生:塞(sè)。

ﻫ师:好。

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展示课)课堂实录素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展示课)课堂实录素

《愚公移山》(展示课)课堂实录(上课前,学生板示课题及课型。

上课铃响,师进教室)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引题:同学们好,请坐。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出自《列子》的一篇文章《愚公移山》师(稍停):在展示之前请各语文组长和科代表在侧黑板及外黑板抽测部分同学的重点字词。

组内其余同学请到前后黑板设计好自己的板面。

(十分钟后,师击掌示停)生:“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听起来不是那奇闻,讲起来不是笑谈------”我们始终相信一句话:心诚则灵。

如果有一颗真诚的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曾经让神都为之感动的故事????愚公移山。

生导入:伴着这曲《愚公移山》的旋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做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悟这个意蕴深长的故事。

生:通过预习,我了解到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

这本书可称得上一部经典,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生:我还想补充一下,本文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生: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奋斗的道理。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部分: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第三部分: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第四部分: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生:在我眼里,愚公是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并勇于战胜困难的英雄,他充满自信,积极乐观,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学生: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雨花实验中学高三163 班时间:2019 年7 月15 日作课缘由:2019 年长沙市雨花区暑期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一、课堂导入——经典之“常读常新”师:班长在哪儿?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班吧,如果现在要你给你们班制作一个名片的话,你会用什么关键词来介绍你们班?班长:团结。

师:团结。

很好。

然后名片底下还要告诉大家,你们是明德雨花实验中学的什么班?班长:我们是高三163 班。

师:好,如果要给你自己制作名片的话,你会用什么关键词?(一些同学在低下说“帅”)师:哦,很多同学都在说你“帅”,那你自己呢?班长:低调。

定义学生的预期学习产出是OBE教育模式的关键环节。

为了得到更合理、更适切的产出成果,我们把专业认证和行业能力需求两个方面作为主要参考而确定产出目标。

[1]师:帅而且低调,太优秀了!我再找一位女同学,也给咱们班制作一个名片,你给出什么样的关键词。

生:我们班很优秀。

师:优秀的163 班,好。

能介绍一下你们班是属于什么科的班吗?生(齐):理科!师(惊讶):咦,我怎么昨天听说是艺术班呢?生(杂):我们是理科班。

师:你们是理科班吗?那太好了,理科班的同学有智慧,今天让我见识一下你们啊。

你们在接到这个任务要来上这一节课的时候,会不会有一种心理:什么呀,把我们当小孩儿啊?这不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课文吗?为什么老师要来给我们再讲一遍?会有这样的心理吗?生(齐笑且大声):没有!师(亦笑):好吧,每一次我都猜错。

那你们怎么想的呀?生:以谨小慎微的态度面对每一次语文课堂。

(生齐大笑,且自发地一齐鼓掌)师(亦笑):太棒了!那今天就让我来见证一下你们的优秀!《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学过了,而且已经过去很久了。

大家有没有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生:没有。

师:毕淑敏说她在8 岁的时候读安徒生的童话《人鱼公主》,她看到了生命,当她看到人鱼公主变成泡沫的时候她就万分伤感;当她18 岁的时候,她看见爱情,因为那个时候“我”正是青春期;等她28岁的时候她自己已经做了母亲,所以她看到的是亲情,她想象人鱼公主的母亲和祖母对人鱼公主是多么的牵挂;到了38 岁的时候,她已经做了作家,所以当她再来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她更多关注的是写作技巧;48 岁的时候,她读到了灵魂,她说这是一个关于灵魂的故事,人鱼公主的海底世界非常丰富绚丽,但那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世界,所以为了追寻灵魂,她愿意付上生命的代价。

第24课《愚公移山》教案及教学实录

第24课《愚公移山》教案及教学实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活动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愚公移山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愚公移山》的情节、主题和寓意,以及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坚持与毅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愚公移山》的基本情节和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愚公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决心移山的故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勤奋、坚持的精神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这个案例展示了愚公面对质疑时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以及这种精神在实际中的应用。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解释重点难点时,尽管我尽力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感觉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概念可能还是过于抽象。未来,我考虑可以结合更多生动的故事或者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的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个别成员的意见,而其他成员的参与度不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一、激发兴趣,音乐导入(课前一分钟时彩屏显示,播放MTV背景音乐──《愚公移山》歌曲,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听完歌曲之后)师: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的“高峡”,曾被人们认为是梦幻中“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幻已经变成了事实,中国人民为世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神话传说。

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源于古老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编的歌曲,那位愚公是怎样搬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的呢?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课文。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一个热火朝天的挖山画面为背景)用本来学生就喜欢的“愚公移山”故事改编成的音乐歌曲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专家点评)二、合作探究,疏通文意师:请同学们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读不懂的句子勾画出来,等会儿大家一起解答。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师:本文语言中长句不多,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共同听他的朗读,看有没有还需改正的地方。

(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 师:大家再次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出语气,注意停顿。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现在分四人学习小组,对照注解,疏通文意,不必字字落实,重整体感知,掌握故事大意即可,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理一下,有难理解的字词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 通过自由朗读,放手让学生互质疑难,合作解答,体现了自主和合作的精神。

(专家点评)师:听到大家的议论,好像是说再找不出来错了,(问全体学生)是不是没有错了?生:(齐答)是的。

师:我刚才跟大家一样,很认真地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的确没有找出读错的字和断错的句子,我想大家跟刚才这位同学一样,都做过认真的预习工作,这值得肯定,不过语气、轻重音读得还不够到位。

老师将课文范读一遍,大家心里跟着老师读。

(师范读) 师: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生1:这篇古代寓言故事的情节是讲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家的出路,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的支持,并立即行动,后来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反对他移山,还讲了很多不利于愚公移山的理由,愚公驳斥了智叟的错误观点,最后山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愚公的愿望实现了。

《愚公移山》(共两课时)空中课堂实录

《愚公移山》(共两课时)空中课堂实录

23《愚公移山》课堂实录环节一:熟读课文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把不会读的字标好拼音。

23愚公移山0《列子》太行、王屋②二山,方弧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④之南,河阳⑥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6九十,面山而居。

惩⑦山北之塞⑧,出入之迂㊄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气指通像南巴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⑮。

其妻献疑瓜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⑰,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 ?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⑤,箕希'”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7氏之孀妻*有遗男⑨,始既。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⑪。

河曲智叟口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⑮,其'6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⑰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匕曾不若,"婿妻弱子' 虽'I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乂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㉒也,而山不加增,何苦百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㉔。

操蛇之神㉕闻之,惧其不已达也,告之于帝㉗。

帝感其诚㉘,命夸娥氏8二子负二山.一揩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R焉。

同学们,注意到以下这些字的读音了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些词句。

注意字音本在冀(ji)州之南惩山北之塞(se),出入之迂(y0)也曾(zeng )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脸)担者三夫箕畚(jiben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αng )妻有遗男,始龊(chen )子子孙孙无穷匮(kui)也河曲智叟亡(wθ )以应一厝(cuδ)朔东环节二:明确核心问题《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列子的故事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思考: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依次思考:一、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四、作者借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环节三:讲解课文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填写这份人物信息表。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word课件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word课件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

师:愚公,移,山。

因为山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接下来思考这样四个问题:第一,山是怎么样的?第二,愚公是怎么样的?第三,“移山”,“移”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四,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来思考这四个“怎么样”。

(听录音0:52-3:44)师:这段朗读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读错了的字,“惩山北之──”?生:塞(sè)。

师:好。

那这四个问题,我就请同学直接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好不好?这位同学,你来说好吗,山是怎么样的?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很好,请坐。

把话筒往后传,后面的同学。

那么,愚公是怎么样的?生:年且九十。

师:愚公年且九十,这是他的一个特点。

不过愚公的特点更加明确的概括,是在智叟对他所说的话里面,哪四个字?生:残年余力。

师:残年余力。

请坐,非常好。

(话筒)再往后。

师:移山的过程,有八个字,最能体现出这中间的艰辛──生(犹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非常好。

移山是这样的漫长,冬去夏来,才能够往返一次,太累了。

后面一位同学,最后结局怎么样?生: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非常好,请坐。

”无陇断焉”,再也没有垄断了,一马平川。

其实,山、人、过程、结局,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

师:这是一个隐喻。

幻灯右边有几个空格,我请同学来把空格里的词语补充完整。

后面这位男同学,你来说。

“方七百里,高万仞”,这是一个艰巨的──生:艰巨的“任务”。

师:非常好,请坐。

(话筒)往前。

“残年余力”──生:微弱的“力量”。

师:请坐。

面对一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是一个老头还是一个年轻人,年龄显得不重要了。

(示意)继续。

生:长期的“努力”。

师:不错,请坐。

(话筒)继续往前。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优质教学实录--精.doc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优质教学实录--精.doc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实录连云港市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时明来一、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课时我们对课文《愚公移山》进行了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课外去背诵本文,会背了吗?生:(齐答)会!(齐背课文)师:背得很好!我还叫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愚公移山”的歌曲、绘画、文章、成语故事等,以便这一节课进一步深化学习,做了吗?生:(齐答)做了!(很多同学显出跃跃欲试的神态)师:好!这一节课我将会为大家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把你们认为最好的材料展示出来。

(小组经过交流,推荐代表上台,老师打开投影仪,学生把材料放置在投影仪下)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徐悲鸿的素描名画《愚公移山》(学生将画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欣赏并作评介。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江涛唱的歌曲《愚公移山》(学生将一张光盘放入微机中熟练打开,并哼唱了两句。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毛泽东的文章《愚公移山》(学生拿着一本泛黄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把它到投影仪上,全是繁体字,还读了关键的段落。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成语“大智若愚、精卫填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

(还有同学想说)师(总结过渡):好,我们这节课还有很多机会,大家不急。

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都很有价值!看来这个故事很有研究、关注的价值。

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篇文章(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第二课时),点击鼠标,展示教学目标:1.能概括并理解本文的寓意2.会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3.能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深化,提高思想认识。

)二.赏析感悟、交流讨论师:同学们,下面请大家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点击鼠标展示:)1.你能按要求在文中找出下面的句子吗?表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和好处、方法、艰巨性、信心、结果的句子;表家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的句子;表智叟反对愚公移山的理由的句子。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愚公移山》时间:2022年12月20日上午9:00-10:30地点:XX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愚公移山》故事书籍、PPT、黑板、粘土等。

2. 教具准备:小学生作业本、铅笔、彩色笔、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吗?”2. 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PPT上的一张寓言故事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二、故事讲授(20分钟)1. 老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并通过PPT上的图片辅助讲解。

2.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时间等问题。

3.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确保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分组活动(25分钟)1. 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选择一位学生出演愚公,其他同学则扮演愚公的家人、乡亲等。

3. 学生们利用粘土和其他材料,合作制作一个山的模型,并模拟愚公一家人移山的场景。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他们的移山过程。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a. 你们觉得为什么愚公要移山?b. 愚公的坚持有没有意义?为什么?c. 我们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才能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2.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 老师总结故事的寓意,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经历。

2. 老师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个人经历,也可以写一些他们了解的故事或者人物。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录,学生们对《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愚公移山》优质课课件

《愚公移山》优质课课件

《愚公移山》优质课课件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我可是从小就听着长大的,每次听到都感觉愚公那股子韧劲特别让人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山上玩,看到一块巨石挡在路中间,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想着把它搬开。

结果呢,我们使出吃奶的劲,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心想:咱们可不能跟愚公比,人家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咱们还是算了吧。

愚公呢,他是个老头子,住在山脚下。

有一天,他看到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就下定决心要移掉这两座山。

你说这得多大的决心啊!咱们想想,这两座山得有多高多大,要移掉它们得多辛苦啊!愚公带着他的家人,每天挖土运石,风雨无阻。

周围的邻居看到这一幕,都嘲笑他说:“愚公啊,你这是白费力气,这两座山怎么可能移得掉呢?”但愚公并不在意,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有一天,天上的神仙被愚公的坚持感动了,就下来帮忙。

神仙用手指一点,两座山就分开了。

愚公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几个小伙伴看到那块巨石,虽然搬不动,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就能搬开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难克服。

但只要我们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们再来聊聊愚公的外貌。

据书上描述,愚公是个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看起来很朴素。

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有毅力的人。

还有,咱们得说说愚公移山的过程。

那可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每天,愚公和他的家人都要起早贪黑地挖土运石,有时候还要忍受风吹雨打。

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愚公能坚持那么久呢?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新版.doc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新版.doc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师:上一课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愚公移山》课堂教学实录师:上一课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学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先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好吗?师: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

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生:河曲。

师:对。

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

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

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第一段里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为什么这里用个“本”字?师:嗯,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生:因为太行、王屋二山后来搬走了,不在这个地方。

师:说得真好!这个“本”字是跟后文相呼应的。

这个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说明同学们能够思前顾后地读文章了。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生:一样!师:一样,对了!愚公快九十岁了,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气也有限。

再请大家说说看,“以残年余力”这个“以”怎么讲?生:用,因。

师:这样解释,在这里适用吗?你说!生:这里解释“凭”好。

师:对,解释“凭”好。

“以”作“凭”讲,文章里还有别的例子吗?生:愚公妻子讲的“以君之力”,这个“以”字用法一样。

师:对!还有没有问题了?生:“出入之迂也”,这个“之”字不会讲。

师:噢,这个“之”的用法可能没有学到过,大概都不知道吧?生:“之”是结构助词。

师:讲得很好!我以为没有人知道了。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这篇古文记叙愚公挖山不止,移走大山的故事,反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和伟大气魄,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对于本文主旨及现实意义,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的。

师:愚公率领子孙移山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还有其他克服大山阻隔的办法吗?生:山那么大,何年何月才能移走,这是个笨办法。

生:为何不搬到平坦的地方去住呢?我看愚公确实很愚。

生:愚公一家世代住在这里,他怎么舍得搬家?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细致、全面。

愚公移山,通过改造自然,来造福后代,虽移山十分困难,但山确实能移走,因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我想移山这个办法确实也是个笨办法,但文中为什么要肯定愚公的办法呢?生:(抓耳挠腮地思考)师:(提示)从文体上考虑一下。

生:文章的体裁是寓言,我们着重在于学习本文的寓意-------愚公精神。

生:山最后是被夸娥氏二子背走的。

师:对,同学们理解的很正确。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搬家好不好?生:我看搬家是个好办法。

生:我们不能移一辈子山。

生: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做其他有意义的事上。

师:从实际出发,在当时,搬家我看倒是一个明智的办法。

但从我们现实出发,来分析搬家,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同学们好好想一下,像如“大山阻隔”影响我们生存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吗?生:我们这儿吃水很困难。

生:夏天,我们这儿下雨少,庄稼都被旱死了。

生:春天,我们这儿风沙大,山上什么也没有。

生:有些地方,还有严重的污染。

师:大家还了解得真不少。

这些问题都是生态遭到破坏的问题。

这一问题不只是某一地方才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化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搬到哪儿呢?搬到月球上吗?(同学们都笑了)生:那还是别搬了。

师:没水吃,风沙大,污染严重,受大山阻隔,我们该怎样生存?生:节约用水,种树种草。

师:概括一下,这叫什么行为?生:改造自然。

师:对,这叫改造自然,该怎样来改造自然,想得越多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对 着 王 屋 与 太 行
任 凭 那 脚 板 把 木 屐 磨 穿
任 凭 那 扁 担 把 脊 背 压 弯
讲 起 来 是 笑 谈
听 起 来 是 奇 闻
徐 悲 鸿 作 品 《 愚 公 移 山 》
愚公移山
《列子》
1
列子,名寇,又名御 寇,战国前期郑国人, 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主张清静无为。 作品:《列子》 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 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 说。如:《杞人忧天》 《两小儿辩日》。
请你选择一种恰当的方 式朗读一遍课文。
• 一、准备:姿势(双脚放稳、昂头挺胸) 气息(气息通畅、气运丹田) • 二、技巧:发音饱满(字正腔圆) 停顿准确(不读破句) 感情充沛(语速、语调)
例句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例: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译文: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渐渐坐正了身
子。
两种方式:直译(将原文的字句落到实处) 意译(将原文的词语、句子结构 稍作调整) 例: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译:
与积学修业的人分别几天,就应该 用新的眼光看待。
•五种方法:换、删、补、留、调。
例: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 至,已去。”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方) 译文:
检查预习
• • • • • •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孀妻 始龀 河曲智叟亡以应 固不可彻 穷匮 一厝朔东 陇断
• Chéng sè • Zēng sǔn kuí
• • • • •
jī běn Shuāng chèn qū sǒu wú Chè kuì Cuò lǒng
• 翻译三个原则:忠于原文、语言流畅、 优美典雅(信、达、雅)
对比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 要点:注意力集中,树立信心。 • 方法:首字提示法。 • 河曲---甚矣---以残年---曾不能---其如---北 山---汝---固---曾不若--• 虽我---有子---子---孙---子---子---子子---而 山---何苦---河曲---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特殊句式:
倒装句 • 甚矣,汝之不惠。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何苦而不平? 被动句 • 帝感其诚。 省略句 你太不聪明了!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 愁什么挖不平呢?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边, 黄河北岸的北边。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 放(在)雍州的南边。
寓言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 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 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 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 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字词。
2、理解课文、认识 愚公形象、概括寓意。
3、有感情朗读并背 诵课文,丰富文学素养。
• 以抢答方式完成。 •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 筋哟!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移山?
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乡人的讥讽。:汝之不惠。
新人教版语文 九年级下册 精品教学课件 第23课 愚公移山
所 以 后 来 人 为 你 感 叹
无 路 难 啊 开 路 更 难
了 却 了 心 中 祈 愿
面 对 着 满 堂 儿 孙 喔
走 走 脚 下 一 马 平 川
望 望 头 上 天 外 天
谈 起 来 不 是 笑 谈
想 起 来 不 是 奇 闻
凭 着 是 一 身 肝 胆
结束语:
古人愚公能移山, 气壮山河美名传。 少年皆做新愚公, 宏伟大业早实现。
谢 谢 !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研讨与练习》
发扬愚公精神,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回答说:“(我)父亲等待您很久(您) 不来,已经走了。”
重点词语
1.方七百里 2.高万仞 3.河阳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5.如太行、王屋何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8.汝心之固 9.虽我之死 10.何苦而不平 11.投诸渤海之尾 12寒暑易节 13、固不可彻 14、无穷匮也
指面积。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黄河北岸。 削减。 把· · · · · · 怎么样。 名词用作动词,用土筐装。 指山上的草木。 固执,顽固。 即使。 愁。 之于。 交换 季节 通 穷尽
愚公移山的结局是怎样的?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
愚公移山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愚公精神: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寓意:
1、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就要 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2、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奋力拼搏,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
文章还刻画了“智叟”这个人物,对 这个人物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大智
有发展的眼光
愚公
大勇
与困难作斗争
不智、不勇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智叟
对比和衬托手法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对比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对比和衬托手法 对比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衬 托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