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岩体力学复习资料(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结构面: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
2、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3、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性质。
4、饱和吸水率:岩石试件在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5、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6、剪切刚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
7、天然应力: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
8、RQD值: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9、围岩抗力系数:使洞壁围岩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要的内水压力。
10、岩石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11、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坏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
12、单轴抗压强度: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13、吸水率:是指岩石试件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干质量之比。
14、重分布应力: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改变后的应力。
15、变形模量:是指在儋州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二、填空题1、围岩的支承压力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应力不变区这三个区。
其中以应力峰值点为界限,又将支承压力分为弹性区、极限平衡区。
2、结构体和结构面是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单元。
3、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分直接法、间接法两大类,分别各举一例:如前者水压致裂(声发射法、扁千斤顶法)、后者应力解除法。
4、按围岩压力的形成机理可划分为变形围岩压力、松动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等四类。
5、岩石的破坏形式包括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其中前者细分为拉伸断裂和剪切破坏。
岩体力学复习知识点
岩体力学复习知识点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一般认为它是均质的和连续的。
岩体: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区别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结构面: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它是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
结构体: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成为结构体。
2.岩体结构分为六类:块状结构、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3.风化作用: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之后,经受太阳辐射热、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结构逐渐破碎、疏松,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称为风化。
衡量岩石(块)风化程度的指标:(1)定性指标: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2)定量指标:风化空隙率指标Iw、波速比指标kv和风化系数kfδ等。
岩石风化分级:未微中等强全4.相对密度G s:岩石的干重量W s(KN)除以岩石的实体积V s(m3)(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重度(γw)的比值。
G s=W s / (V sγw)。
相对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量,其值可用比重瓶法测定,试验时先将岩石研磨成粉末并烘干;然后用量杯量取相同体积的纯水和岩石粉末并分别称重,其比值即为岩石的相对密度。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大部分岩石的相对密度介于2.50~2.80之间。
5.孔隙率n: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Vv与岩样总体积V之比。
孔隙比e:指孔隙的体积VV与固体的体积Vs的比值。
6.含水率w: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W w与岩石烘干重量W s的百分比。
w=W W / W s ×100%吸水率W a: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w与岩样干重量W s的百分率。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重点资料岩石力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岩石材料的特殊性:岩石材料不同于一般的人工制造的固体材料,岩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作用,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应力,具有各种规模的不连续面和孔洞,而且还可能含有液相和气相,岩石远不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弹性连续体。
2.岩石与岩体的区别:(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他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2)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他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
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起决定作用的是岩体强度,而不是岩石强度。
3.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
结构面即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与不连续面。
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称为结构体。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1.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的体积(Vv)与岩石固体的体积的比值。
孔隙率:是指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吸水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之比的百分率。
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多少盒细微裂隙的连通情况。
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崩解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时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扩容:岩石在压缩载荷作用下,当外力继续增加时,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蠕变:应力恒定,变形随时间发展。
松弛:应变恒定,应力随时间减少。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长期强度:当岩石承受超过某一临界应力时,其蠕变向不稳定蠕变发展,当小于该临界值时,其蠕变向稳定蠕变发展,称该临界值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2.岩石反复冻融后强度下降的原因:①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涨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②当温度减低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1、岩石力学——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和岩石对各种物理环境的立场产生效应的一门理论科学。
2、岩石——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3、岩体——岩体是地质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经过各种地质运动,内部含有构造与裂隙。
4、岩石结构——岩石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颗粒相互关系、脉结类型。
5、岩石构造——岩石的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的情况。
6、渗透系数——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大小。
7、软化系数——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的比值。
8、弹性——在一定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作用产生全部变形,而去除外力后立即回复其原有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的性质,称为弹性。
产生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9、岩石的变形指标有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
10、弹性模量——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弹性变形范围为轴向应力与试件轴向应变之比。
11、变形模量——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应力与轴向总应变之比。
12、泊松比——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
13、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无侧隙的条件下,受轴向压力作用至破坏时,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14、抗拉强度——岩石在拉伸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5、抗剪强度——岩石在剪切载荷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
16、流变性——指介质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力或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性质。
17、蠕变——介质在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的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大的现象。
18、松弛——介质的变形保持不变时,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现象。
19、弹性后效——对介质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20、结构面——指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21、准岩体强度——由完整岩石试件的强度和完整性系数K确定。
22、完整性系数——弹性波在岩体中传播纵波速度的平方与在岩石中传播纵波速度的平方之比。
岩石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期末考试复习
第一章1.岩石力学:固体力学的分支,研究岩石在不同物理环境的力场中产生力学效应的学科,也称为岩体力学。
研究对象:岩石与岩体2.岩石:地质作用下矿物或岩屑按一定规律聚集形成的自然物体。
可以有微小裂纹、间隙、层理等缺陷,但没有弱面,是较完整的岩块。
3.影响岩石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1)矿物:构成岩石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如方解石、石英、云母等。
(2)结构: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相互结合情况。
(3)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
4. 岩石按成因分类(1)岩浆岩:岩浆冷凝形成,也称火成岩。
大数由结晶矿物组成,成分和物性均一稳定,强度较高。
代表:玄武岩、花岗岩。
(2)沉积岩:母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海湖沉积、硬结成岩,由颗粒和胶结物组成,显著层状特点。
力学特性与矿物、岩屑、胶结物、沉积环境相关。
代表:砾岩、砂岩、石灰岩。
(3)变质岩:地壳中母岩受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及化学流体)形成。
力学性能与母岩性质、变质作用及变质程度有关。
代表:大理岩、石英岩。
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层理构造产生各向异性特征,应注意垂直及平行于层理构造方向工程性质的变化。
5. 岩体:在地质环境中经受变形、破坏,具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包括岩石结构体和一定的结构面(地质构造形迹),强度远小于岩石。
6.岩体结构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1)结构面: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如断层、节理、层理、片理、裂隙等。
结构面产状、切割密度、粗糙度和黏结力、填充物性质等是评定岩体强度和稳定性能的重要依据。
(2)结构体:四周被不同产状结构面分割包围的岩块。
常见的结构体形式:块状、柱状、板状、菱形、楔形等。
7. 岩体结构类型及特征8.岩体特征(1)岩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2)岩体内存在着原始应力场。
主要包括重力和地质构造力,重力应力场以铅垂应力为主,构造应力场是以水平应力为主。
(3)岩体内存在着一个裂隙系统。
岩石力学期末复习总结
岩石力学期末复习总结岩石力学期末复习一、知识点部分1.线密度K":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测线长度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2.粗糙度:可用粗糙系数JRC表示,随粗糙度的增大,结构面的摩擦角也增大3.结构面填充分类:薄膜填充、断续填充、连续填充、层厚填充4.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或疲劳极限。
5.流变: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岩石的变形或应力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6.弹性后效:弹性后效指的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受某一不变载荷作用,其弹性变形随时间缓缓增长的现象。
在去除载荷后,不能立即恢复而需要经过一段足够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原状,应变恢复总是落后于应力7.三轴压缩强度:试件在三向应力作用下能抵抗的最大轴向应力i.σ$%=$'()*?$,()*?σ-+2C$'()*?$,()*?ii.σ$%=σ-tan445°+?4+2C tan(45°+?4)8.RQD: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9.本构关系(名词解释):指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或应力速率与其应变或应变速率的关系10.强度理论: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推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原因,从而建立强度准则的假说11.典型岩体变形的本构规律1)弹性均质完整结构岩体变形本构规律2)弹性均质断续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变形本构规律3)黏弹性材料块状或平卧层状完整结构岩体变形本构规律12.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13.形变围岩压力:由于围岩塑性变形,如塑性挤入、膨胀内鼓、弯折内鼓等形成的挤压力14.松动围岩压力:由于围岩拉裂塌落、块体滑移及重力坍塌等破坏引起的压力15.冲击围岩压力:由岩爆形成的一种特殊围岩压力16.岩爆:在具有高天然应力的弹脆性岩体中,进行各种有目的的地下开挖工程时,由开挖卸载及特殊地质构造作用引起开挖周边岩体中应力高度集中,岩体中积聚了很高的弹性应变能。
《岩石力学》全书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全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岩石力学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的一门理论与应用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
2、岩石力学研究的目的:科学、合理、安全地维护井巷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支护事故。
3、岩石力学的发展历史与概况:(1)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2年,海姆(A.Hmeim )提出了静水压力理论:金尼克(A.H.ΠHHHHK )的侧压理论:朗金(W.J.M.Rankine )的侧压理论:(2)经验理论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普罗托吉雅克诺夫—普氏理论:顶板围岩冒落的自然平衡拱理论;太沙基:塌落拱理论。
4、地下工程的特点:(1)岩石在组构和力学性质上与其他材料不同,如岩石具有节理和塑性段的扩容(剪胀)现象等;(2)地下工程是先受力(原岩应力),后挖洞(开巷);(3)深埋巷道属于无限域问题,影响圈内自重可以忽略;(4)大部分较长巷道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处理;(5)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围岩的变形及支护所受的荷载与位移;(6)地下工程结构容许超负荷时具有可缩性;(7)地下工程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围岩抗力;(8)几何不稳定结构在地下可以是稳定的; 5、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矿物: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情况;构造:组成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排列关系;第二章岩石力学的地质学基础 1、岩石硬度通常采用摩氏硬度,选十种矿物为标准,最软是一度,最硬十度。
这十种矿物由软到硬依次为:l-滑石; 2-石膏;3-方解石;Hγ1νλν=-H λγH λ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2、解理:是指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3、岩石的工程特性4、影响岩石的工程性质的因素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水、风化等因素。
岩体力学复习要点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研究法、试验法、数学力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3.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4.结构面: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5.岩块的结构:岩石内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及微结构面发育情况与粒间连结方式等反映在岩块构成上的特征。
6.岩块的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之间及其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
7.结构面迹长:是指结构面与露头面交线的长度。
8.岩体质量指标RQD: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长度之和与钻孔总进尺的百分比。
9.岩石的吸水性: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吸水性。
10.岩石的软化性: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软化性11.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性质。
12.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因素:岩块的抗压强度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和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岩石本身性质方面的因素,如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颗粒大小、连结及微结构发育特征等)、密度及风化程度等等;二是试验条件方面的因素(试件的几何形状及加工精度、加载速率、端面条件、湿度和温度、层理结构)13.剪切强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剪切强度14.岩石的破坏判据:一、库仑--纳维尔判据适用条件:低应力或坚硬、较坚硬的岩石的剪切破坏.15.二、莫尔判据16.1. 斜直线型:同库仑--纳维尔判据17.2. 二次抛物线型:适用条件:高应力或软弱、较软弱岩石的剪切破坏18.3. 双曲线型:适用条件:中等应力或较坚硬岩的剪切破坏。
三、格里菲斯判据适用条件:非常适用于脆性岩石的拉破坏。
岩石力学知识点整理
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岩石力学:研究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规律的科学。
2.质量密度(ρ)和重力密度(γ):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称为岩石的质量密度。
单位体积的岩石的重力称为岩石的重力密度(重度)。
所谓单位体积就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
γ=G/V γ=ρg (kN /m3)式中:G ――岩石试件的重量(kN) ;V ——岩石试件的体积(m3)3.岩石的相对密度就是指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0C 纯水的容重之比值。
Gs ——岩石的相对密度;Ws ——干燥岩石的重量(kN); Vs ——岩石固体体积(m3); ——40C 时水的重度(kN/m3)4.孔隙率是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比。
5.孔隙比是指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V v)与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Vs)之比。
w s ss V WG γ=w γ%100⨯=V V n V ws d G n γγ-=1nn V V V V V e V V s V -=-==16.岩石含水率(1V ):是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1W 与岩石烘干重量d W 之比。
7.岩石的饱水率(2V )是指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2W 与岩石干重量之比,即8.岩石的饱水系数(S K )是指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即21V V K S =9.软化系数:是指岩石试件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c σ)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c 'σ)的比值,即cc 'σσησ=。
10.透水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水可以透过岩石的性能称为岩石的透水性,其衡量指标为渗透率。
11.岩石的碎胀性是指岩石破碎后其体积比原体积增大的性能。
12.结构面:是指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面状地质界面。
13.剪胀:结构面滑移过程中,不仅产生切向位移,也有法向位移,从而使结构面张开,岩体体积膨胀,这种现象即为剪胀。
《岩石力学》复习总结资料(考试用)
岩石力学补充资料第一章绪论1.1.1 岩石力学就是用力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岩石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实际上也称为“岩体力学”,是水利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1.2 岩石力学的特点1)研究的广泛性:a、既古老,又年轻 b、跨行业2)研究对象的复杂性:a、组成:岩石——地质体(单独的力学性质+耦合效应);岩块、结构面→组合形成;块状结构、破碎结构、离散结构b、背景:地质力学环境的复杂性(地应力、地下水、物理、化学作用等)3)工程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4)社会经济效益显著§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a.物理模拟 b,数学模型 c.理论分析第二章岩石的物理性状(性质)§2.1 岩体的结构特性岩石(根据成因)可分为: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断层:规模较大,宽度几米~几十米,延伸长度几百米~几公里;☐节理:规模中等,宽度几十厘米,延伸长度几米~几十米;☐裂隙:规模较小,宽度几厘米甚至更小,延伸长度几十厘米;§2.2 岩石的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由于岩石中存在各种规模的结构面(断裂带、断层、节理、裂隙)→致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连续、不均匀、各向异性2.2.1 岩石的裂隙性平面裂隙率:指岩石单位面积上各类裂隙面积所占比重。
2.2.2 各向异性:岩石的强度、变形指标(力学性质)随空间方位不同而异的特性。
(从岩石的不同方向施加荷载,其抵抗破坏的能力不同)a.正交各向异性(三个材料主轴、定义材料参数)b.横观各向同性(层状)§2.3 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2.3.9 软化系数: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软化性,用软化系数(ηc)表示。
ηc讨论:ηc愈小则岩石软化性愈强。
研究表明:岩石的软化性取决于岩石的矿物组成与空隙性。
当岩石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和可溶性矿物,且含大开空隙较多时,岩石的软化性较强,软化系数较小。
第三章岩石/岩体的强度§3.7 岩石中水对强度的影响在前面已经谈及,水工建设中岩体不可避免会遇到水,例如水的影响:改变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胶结构被破坏,化学溶蚀等)渗透压力→“空隙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强度降低§3.8 岩体强度分析岩体的强度分析包括结构体强度分析和结构面强度分析。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岩体⼒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岩体⼒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章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1、结构⾯:是指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定的延伸⽅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的地质界⾯或带。
2、岩体: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络组成的,具有⼀定的结构并赋存与⼀定的天然应⼒和地下⽔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学研究的对象。
3、结构⾯的分类(1)根据地质成因类型分为原⽣结构⾯、构造结构⾯、次⽣结构⾯;(2)根据⼒学成因类型分为张性结构⾯、剪性结构⾯;(3)根据结构⾯的规模和分级为五级;1)Ⅰ级结构⾯:延伸⼏km~⼏⼗km 以上,破碎带宽度⼏⼗m 以上的⼤断层,对区域构造起控制作⽤。
2)Ⅱ级结构⾯:延伸⼏百m~⼏km,破碎带宽度⼏m~⼏⼗mm 的断层、层间错动带、接触带、风化夹层等,对⼭体稳定起控制作⽤。
3)Ⅲ级结构⾯:延伸⼏百m 的断层、接触带、风化夹层等,宽度⼩于1m,对岩体稳定起控制作⽤。
4)Ⅳ级结构⾯:延伸在⼏⼗m 范围内的节理、裂隙,未错动、不夹泥,影响岩体质量。
5)Ⅴ级结构⾯:延伸差,⽆厚度,随机分布的隐裂隙等细⼩结构⾯,影响岩⽯质量。
4、结构⾯的基本特征(1)⽅位(产状):结构⾯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倾向、倾⾓表⽰。
(2)间距:相邻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
线裂隙率Ks:沿测线⽅向单位长度上结构⾯或裂隙的条数。
(s为结构⾯平均间距)Ks=1 s⾯裂隙率Ka:单位测量⾯积中裂隙⾯积所占的百分率。
Ka=各裂隙⾯积(长?宽)之和所测量的岩体⾯积×100%体积裂隙率Kv:单位测量岩体中裂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Kv=各裂隙体积(长?宽?厚)之和s所测量的岩体体积×100%单位体积裂隙数Jv:单位岩体体积内通过的总裂隙数。
(3)延续性:表征结构⾯的展布范围和延伸长度。
(4)粗糙度:指结构⾯侧壁的粗糙程度,⽤起伏度和起伏差表⽰。
形态: 台阶形; 波浪形; 平直形;剖⾯类型: 粗糙的; 平坦的;光滑的。
岩体力学重点资料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型物体。
岩石有其自身的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性质、结构、构造等的存在和变化,都会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影响。
岩体:是地质体的一部分。
它位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是在各种宏观地质界面(断层、节理、破碎带、接触带、片理等)分割下形成的有一定结构的地质体。
Ⅰ阶段(o-a段):裂纹压密阶段。
随着裂纹闭合,岩石刚度增大,曲线上凹。
岩石的初始模量反映了张开裂纹的闭合刚度。
Ⅱ阶段(a-b段):岩石线性变形阶段。
曲线呈直线,但加卸载曲线不重合。
除岩石弹性变形外,存在闭合裂纹的滑动。
Ⅲ阶段(b-c段):裂纹稳定扩展的非线性变形阶段。
曲线开始下凹。
岩石中微裂纹开始扩展,并出现新的微裂纹。
岩石体积由压缩变为膨胀,即出现扩容现象。
属破坏的前兆。
Ⅳ阶段(c-d段):裂纹加速扩展至岩石破裂阶段。
曲线进一步下凹。
岩石中微裂纹贯通,并出现宏观裂纹。
逐级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第一次加、卸载变形有3种情况:完全弹性恢复、弹性滞后、残余变形。
●应变强化现象:多次加卸载时,每一次卸载曲线及重新加载曲线的斜率都要比原先的加载曲线的斜率大;●塑性滞环:重新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在一条曲线上,形成一个闭合环;●岩石记忆现象:重新加载时当荷载回升到开始卸载时的荷载时,变形曲线不是按重新加载曲线上升,而是按初次加载曲线上升。
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与强度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会在比峰值应力低的应力水平下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使岩石发生疲劳破坏时循环荷载的应力水平的大小,称为——疲劳强度。
三个特点:●疲劳强度<峰值强度;●疲劳强度不是定值,它与循环荷载持续时间(循环次数)有关,循环次数越多,疲劳强度越小;●存在一个极限应力水平,当循环荷载的应力低于此值时,无论循环荷载持续时间多长,岩石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延性破坏与延性流动:指岩石发生较大的永久变形后导致的破坏,且破坏后应力降很小。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1、岩石和岩体的区别——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岩体是指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历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
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岩体强度远低于岩石强度2、岩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第二章1、岩石含水率、吸水率和饱水率的区别——含水率,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与岩石烘干重量比值的百分率;吸水率,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之比的百分率;饱水率,岩样在强制状态下,岩样的最大吸入水的重量与岩样的烘干重量的比值的百分率2、饱水系数和抗冻性的关系——岩石饱水指标反映岩石中张开型裂隙和孔隙的发育情况,对岩石的抗冻性有较大影响。
饱水系数(吸水率与饱水率百分比)一般在0.5~0.8之间。
试验表明,饱水系数<91%时,可免遭冻胀破坏。
3、岩石的软化系数——岩样饱水状态下得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的比值4、岩石的强度定义——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应力5、岩石抗压、抗剪、抗拉强度指标,试验方法及其优缺点——抗压指标试验方法有直接单轴抗压试验,普通三轴试验和真三轴试验。
抗拉指标试验有直接抗拉试验(缺点:试样制备困难,且不易与拉力机固定),霹雳法(优点:简单易行,只要有普通压力机就可以进行试验)。
抗剪指标试验方法有直接剪切试验(缺点:强度曲线并不是绝对严格的直线),契形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优点:结果较精确)。
6、脆性破坏——由于应力作用下岩石中裂隙的产生和发展的结果,岩石达到破坏时不产生明显的变形;塑性破坏——在塑性流动状态下发生,由于组成物质颗粒间相互滑移所致,破坏时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不呈现明显的破坏面。
格里菲斯脆性破坏(是什么破坏)——脆性破坏是拉伸破坏,而不是剪切破坏。
7、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各阶段的特点——反应岩石在压缩条件下由变形到破坏的全过程关系曲线,分五阶段: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微裂隙发生和稳定发展阶段、微裂隙加速扩展阶段、破坏后阶段。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不同应力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岩石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岩石的力学性质:
- 抗压强度:指岩石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 抗拉强度:指岩石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 剪切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2. 岩石的应力和应变:
- 应力:指岩石内部受到的力的分布状态。
- 压缩应变:指岩石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 拉伸应变:指岩石在受到拉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 剪切应变:指岩石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
3. 岩石的变形特征:
- 弹性变形: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弹性恢复的变形。
- 塑性变形:指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不可逆的变形。
- 蠕变变形:指岩石在长时间作用下由于内部结构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形。
4. 岩石的断裂:
- 抗拉断裂:指岩石受到拉伸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 抗剪断裂:指岩石受到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5. 岩石的变形机制:
- 塑性变形机制:指岩石在受到足够大的应力作用下,其晶体结构发生可塑性变形。
- 蠕变变形机制:指岩石在长时间作用下,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变形。
以上是关于岩石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大岩体力学复习资料(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岩体力学复习资料(考点归纳总结版)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一般认为它是均质的和连续的。
岩体: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区别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结构面: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它是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
结构体: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成为结构体。
2.岩体结构分为六类:块状结构、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3.风化作用: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之后,经受太阳辐射热、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结构逐渐破碎、疏松,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称为风化。
衡量岩石(块)风化程度的指标:(1)定性指标: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2)定量指标:风化空隙率指标Iw、波速比指标kv和风化系数kfδ等。
岩石风化分级:未微中等强全4.相对密度G s:岩石的干重量W s(KN)除以岩石的实体积V s(m3)(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重度(γw)的比值。
G s=W s/ (V sγw)。
相对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量,其值可用比重瓶法测定,试验时先将岩石研磨成粉末并烘干;然后用量杯量取相同体积的纯水和岩石粉末并分别称重,其比值即为岩石的相对密度。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大部分岩石的相对密度介于2.50~2.80之间。
5.孔隙率n: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Vv与岩样总体积V之比。
孔隙比e:指孔隙的体积VV与固体的体积Vs的比值。
6.含水率w: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W w与岩石烘干重量W s的百分比。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学复习资料1.孔隙⽐:空隙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的⽐值2.孔隙率:岩⽯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试样总体积的百分⽐3.吸⽔率:⼲燥岩⽯试样在⼀个⼤⽓压和室温条件下吸⼊⽔的重量与岩⽯⼲重量之⽐的百分率4.渗透性:指在⽔压⼒作⽤下,岩⽯的孔隙和裂隙透过⽔的能⼒5.抗冻性:岩⽯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6.扩容:岩⽯在荷载作⽤下在其破坏之前产⽣的⼀种明显的⾮弹性体积变化7.流变:岩⽯在⼒的作⽤下发⽣与时间相关的变形的性质8.蠕变:在应⼒为恒定的情况下,岩⽯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现象9.松弛:在应变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岩⽯的应⼒随时间⽽减少的现象10. 弹性后效: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与应⼒的现象11. 长期强度:岩⽯的强度随外荷载作⽤时间的延长⽽降低,通常把作⽤时间t→∞的强12.度称为岩⽯的长期强度.13. 岩⽯的三向抗压强度:岩⽯在三向压缩荷载作⽤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压应⼒14. 影响岩⽯强度的主要试验因素:端部效应,试件的形状尺⼨,加载速度15. 什么是岩⽯的全应⼒—应变曲线?什么是刚性试验机?为什么普通材料试验机不能得出岩⽯的全应⼒—应变曲线?全应⼒—应变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即Ⅰ曲线稍微向上弯曲,属于压密阶段,这期间岩⽯中初始的微裂隙受压闭合;Ⅱ接近于直线,近似于线弹性⼯作阶段;Ⅲ曲线向下弯曲,属于⾮弹性阶段,主要是在平⾏于荷载⽅向开始逐渐⽣成新的微裂隙以及裂隙的不稳定;Ⅳ应变软化阶段5默察阶段符合压⼒机刚度⼤于试件刚度的压⼒试验机称为刚性压⼒机试验。
压⼒机的特性对岩⽯破坏过程有很⼤影响,压⼒机在对试件加压的同时本⾝变形也相当⼤,⽽当试件破坏来临时,积蓄在压⼒机内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从⽽引起试验系统集聚变形,试件碎⽚猛烈飞溅。
16. 简要叙述库伦、莫尔和格⾥菲斯岩⽯强度准则的基本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库伦:若⽤σ和τ代表受⼒单元体某⼀平⾯上的正应⼒和剪应⼒,则这条准则规定:当τ达到如下⼤⼩时,该单元就会沿此平⾯发⽣剪切破坏,即▏τ▕=fσ+c莫尔:在极限时滑动⾯上的剪应⼒达到最⼤值τf ,并取决于法向压⼒和材料的特性τf =f(σ)格⾥菲斯:假定材料中存在许多随机分布的微⼩裂隙,材料在荷载作⽤下,裂隙尖端产⽣⾼度的集中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考点归纳总结版)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一般认为它是均质的和连续的。
岩体: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区别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
)结构面:岩体内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面状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和不连续面,它是在地质发展历史中,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
结构体:被结构面分割而形成的岩块,四周均被结构面所包围,这种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切割而形成的单元体成为结构体。
2.岩体结构分为六类:块状结构、镶嵌、层状、碎裂、层状碎裂、松散结构3.风化作用: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之后,经受太阳辐射热、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结构逐渐破碎、疏松,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称为风化。
衡量岩石(块)风化程度的指标:(1)定性指标:颜色、矿物蚀变程度、破碎程度及开挖锤击技术特征等。
(2)定量指标:风化空隙率指标Iw、波速比指标kv和风化系数kfδ等。
岩石风化分级:未微中等强全4.相对密度G s:岩石的干重量W s(KN)除以岩石的实体积V s(m3)(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时纯水的重度(γw)的比值。
G s=W s/ (V sγw)。
相对相对密度是一个无量纲量,其值可用比重瓶法测定,试验时先将岩石研磨成粉末并烘干;然后用量杯量取相同体积的纯水和岩石粉末并分别称重,其比值即为岩石的相对密度。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大部分岩石的相对密度介于2.50~2.80之间。
5.孔隙率n: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Vv与岩样总体积V之比。
孔隙比e:指孔隙的体积VV与固体的体积Vs的比值。
6.含水率w: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重量W w与岩石烘干重量W s的百分比。
w=W W / W s ×100%吸水率W a: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w与岩样干重量W s的百分率。
w a=W W / W s=(W o-W s)/ W s ×100%7.渗透性:指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能力。
渗透系数的量纲与速度的量纲相同。
(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①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性②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8.膨胀性: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岩石膨胀性一般用膨胀力和膨胀率两项指标表示。
膨胀力Pe:指原状岩(土)样在体积不变时,由浸水膨胀而产生的最大内应力。
(常用平衡加压法测定)。
膨胀率δep(%):在一定压力下,试样浸水膨胀后的高度增量与原高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9.崩解性:是指岩石与水作用时失去黏结性并变成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能。
这种现象是由于水化作用削弱了岩石内部的结构联结而造成的。
10.软化性: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特性。
影响因素:矿物成分(亲水性可溶性)、粒间联结方式(结晶联结胶结联结)、孔隙率、微裂隙发育程度等。
岩石的软化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系数是岩样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R cw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R c的比值。
ηc=R cw/R c ,软化系数总是小于1的。
11.岩石的抗冻性: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
抗冻系数Cf:指岩样在±25℃的温度区间内,经多次“降温、冻结、升温、融解”循环后,岩样抗压强度下降量与冻融前的抗压强度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其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二是当温度降低到0°C以下时,岩石孔隙中的水将结冰,其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12.岩石强度:指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承受的最大荷载应力。
有抗压强度(单轴、三轴)、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影响因素:①岩石特性(矿物组成、结构特征、风化程度各向异性)②环境条件(水、温度)③试验条件(围岩大小、端部效应、试件形状和尺寸、加载速率)13.端部效应:加压板与试件端部存在摩擦力,约束试件端部的侧向变形,导致端部应力状态不是非限制性的而出现复杂应力状态。
减小“端部效应”:将试件端部磨平,并抹上润滑剂,或加橡胶垫层等。
使试件长度达到规定要求,以保证在试件中部出现均匀应力状态。
14.高径比h/D=2~2.5为宜。
15.加载速率影响:加载速率增加,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峰值应力越明显。
16.围压影响:岩石抗压强度随围压增加而提高。
通常岩石类脆性材料随围压的增加而具有延性。
17.确定岩石抗剪强度的方法:①直接剪切试验②楔形剪切试验③三轴压缩试验18.库仑准则:若用σ和τ代表受力单元体某一平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则当τ达到如下大小时,该单元就会沿此平面发生剪切破坏,即式中:c——黏聚力;f——内摩擦系数。
引入内摩擦角,并定义f=tanφ,这个准则在τ—σ平面上是一条直线。
若将τ和σ用主应力σ1和σ3表示(这里σ1> σ3),则:式中:θ—剪切面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σ1的夹角。
(库仑准则不适合σ3<0和高围压的情况。
)19.岩石典型应力-应变曲线:①OA段:曲线稍微向上弯曲,属于压密阶段,这期间岩石中初始的微裂隙受压闭合;②AB段:接近于直线,近似于线弹性工作阶段;③BC段:曲线向下弯曲,属于非弹性阶段,主要是在平行于荷载方向开始逐渐生成新的微裂隙以及裂隙的不稳定,B点是岩石从弹性转变为非弹性的转折点;④CD段:为破坏阶段,C点的纵坐标就是单轴抗压强度RC。
20.①弹性变形:能恢复的变形。
②塑性变形:不可恢复的变形。
③变形模量: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任何点与坐标原点相连的割线的斜率。
④残余强度:破坏后的岩石仍可能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21.a.流变性: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与时间相关的变形的性质。
b.蠕变:指在应力为恒定的情况下岩石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现象;c.松弛指在应变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岩石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少的现象。
d.弹性后效指在卸载过程中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22.蠕变:第Ⅰ阶段:称为初始蠕变段。
在此阶段的应变一时间曲线向下弯曲;应变与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即ε∝㏒t。
第Ⅱ阶段:称为等速蠕变段或稳定蠕变段。
在此阶段内变形缓慢,应变与时间近于线性关系。
第Ⅲ阶段:称为加速蠕变段。
此阶段内呈加速蠕变,将导致岩石的迅速破坏。
23.蠕变模型:a.弹性单元、b.塑性单元、c.粘性单元24.马克斯威尔模型用弹性单元和粘性单元串联而成。
本构方程25. 岩石的强度是随外荷载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通常把作用时间t →∞的强度S ∞称为岩石的长期强度。
26.软弱夹层: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27.结构面的几何形态:平直型、波浪型、锯齿型、台阶型研究结构面的形态,主要是研究其凹凸度与强度的关系。
20.结构面的延展性:是指结构面在某一方向上的连续性或结构面连续段长短的程度。
按结构面的延展特性,可分为三种型式:非贯通性的、半贯通性的及贯通性的结构面。
21. 切割度:假设有一平直的断面,它与考虑的结构面重叠而且完全地横贯所考虑的岩体,令其面积为A ,则结构面的面积a 与它之间的比率,即为切割度X e 。
结构面的线密度K (裂隙度)指同一组结构面沿着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结构面的数目。
结构面间距:结构面间距是指同一组结构面在法线方向上,该组结构面的平均间距。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裂口开口处张开的程度。
22. 剪胀:在剪应力作用下,模型上半部沿凸台斜面滑动,除有切向运动外,还产生向上的移动。
这种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法向移动分量称之“剪胀”。
23. 工程岩体:指岩石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体。
工程岩体分类:是通过岩体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把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性质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成功与失败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工作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分类,概括地反映各类岩体的质量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岩体力学问题,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等提供参数和依据。
24.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法:岩石质量指标RQD 是指钻探时岩芯的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
RQD 定义为:单位长度的钻孔中10cm 以上的岩芯占有的比例。
即:RQD =L p (>10cm 的岩芯断块累计长度) / Lt (岩芯进尺总长度)×100%根据RQD 值的大小将岩体质量划分为5类。
<25很差25-50差50-75一般75-90好>90很好评述:RQD 法是一种单因素分类法。
RQD 法的不足:①RQD 忽略了节理方位、节理连续性的影响。
②RQD 不能反映节理间的软弱充填物的情况。
25.岩体质量指标RMR 分类法:由南非人宾尼亚斯基提出。
五项参数:岩块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
得到的总分RMR 的初值,根据节理裂隙的产状变化对RMR 的初值加以修正,修正的目的是在于进一步强调节理裂隙对岩体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用修正的总分既可以求得所研究岩体类别及相应的无支护地下工程的自稳时间和岩体强度指标值。
26. 节理面稳定判别(图解法)节理面的抗剪强度一般总是低于岩石的抗剪强度,如图3-17所示(直线2低于直线1)。
但这并不意味着破坏总是沿节理面发生,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力圆与直线2相切或相割,但低于直线1:若应力点在直线2之下,则节理岩体稳定;若应力点在直线2之上,则节理面不稳定。
●应力圆与直线1相切或相割:节理应力点在直线2之下,则节理面稳定,节理岩体不稳定,破裂面与节理面不重合;节理应力点在直线2之上,则节理面不稳定。
直线2以上的应力圆弧不能作为判别岩块是否稳定的依据,因为此时岩体已沿节理面发生破坏。
27.破坏水压力:若结构面在无水状态下是稳定的,若给结构面充水,当水压力达到P w 时,结构面开始破坏,则P w 称为破坏水压力。
28. Hoek-Brown 经验方程: 令σ3=0,得岩体单轴抗压强度R mc :对于完整岩石,s=1,则R mc =R c ,即为岩块抗压强度。
对于裂隙岩石,s <1。
抗拉强度:将σ1=0代入方程(3-41)中,并对σ3求解所得的二次方程,可解得岩体的单轴抗拉强度为 剪切强度:式(3-43)的剪应力表达式为式中:τ——岩体的剪切强度; σ ——岩体法向应力;A ,B ——常数,查表3-21求得; 29.层状岩体变形参数估算:层状岩体可概化地质力学模型。
假设各岩层厚度相等为S ,且性质相同,层面的张开度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