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
2020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一)一. 填空题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
2. 原《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后者则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3. 体能要素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
4. 制订运动处方时需充分考虑运动的次数,强度和时间三个要素,使体育锻炼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5.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也纳宣言》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它们是合理膳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心理。
6. 皮埃尔·顾拜旦是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 问答题1. 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答:(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
(6)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
(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2. 如何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答: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1)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标准》、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用体育资源的能力等。
最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复习题及答案(四套)
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复习题(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等特性。
3、《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由过去的五个学习领域,改变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4、《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和情感与合作四个方面。
5、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
二、选择题( 10分)每题2分1、(B)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
A、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在课程目标中,身体健康的目标是(A.B.C.D)。
A、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B、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C、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D、提高适应自身环境的能力3、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A)评价。
A、评语式B、等级制C、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4、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哪些方面?(A.B.C.D).A、教育性B、科学性C、实用性和可读性D、发展性和差异性5、、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是哪三级?(A.B.D)A、国家B、省市C、地方D、学校三、判断题 (10分)每题2分1、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2、各地、各校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3、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
2020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年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一)一. 填空题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
2. 原《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后者则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3. 体能要素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
4. 制订运动处方时需充分考虑运动的次数,强度和时间三个要素,使体育锻炼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5.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也纳宣言》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它们是合理膳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心理。
6. 皮埃尔·顾拜旦是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 问答题1. 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答:(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
(6)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
(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2. 如何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答: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1)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标准》、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用体育资源的能力等。
最新中小学体育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四套试题)
体育新课标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20)1、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5、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6、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7、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8、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0、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二、简答题(10×4)1、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2、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3、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三、问答提(20×2)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里,各个领域目标又包含哪些方面?2、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二、简答题第一题、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第二题新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第三题新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是对原有体育课进行重大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第四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2020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1.《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5.《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6.《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8、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9、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0、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1、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3、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14、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5、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选择题: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A评价。
A、评语式B、等级制C、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是课程目标哪个方面的内容(C A、运动参与B、身体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哪个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
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1. 《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3.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5.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 水平目标。
6.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8、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9、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0、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1、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3、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14、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5、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选择题: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 A 评价。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康中国;体育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
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
健康行为包括
.
.
.
四个维度,主要体现在
养成良好的
.
.
.
和
习惯,树立安全
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
持良好心态,适应
和
环境等。
答案:健康行为;体育锻 炼 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情绪调控;环境适应;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卫生;自然;社会。
13. 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
.
.
三类。
答案:跑;跳;投掷。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
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
为引领,重视
.
教育相融合,充分体现
本质特征。
答案:健康第一;核心素养;育体与育心;体育与健康;健身育人。
15.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
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3. 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 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运动能力。
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
4. 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针对水平一目标,专
门设置
的课程内容,为
和
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
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
和
的课程内
容;
和
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33. 教师应依据
.
.
.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
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
.
和
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
和增进
学生
为主要目的,具有
性.
性.
性和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
.
.
.
的研究路径,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答案:发现问题;明确课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专业提升。
25. 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
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
.
和
的培养要求。
答案: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26. 引导学生形成
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
.
.
。
答案:健康与安全;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27. 体育品格主要体现在
.
.
.
答案:自尊自信;文明礼貌;责任意识;正确的胜负观。
等。
28. 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
和学
业质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实施课程。 答案:课程内容。
29.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
.
.
.
等运动项目,以及
由以上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其特点是以个人为主独
立完成速度.高度或远度等的较量。
答案:走;跑;跳;投掷。
22.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离不开
和
。
答案:情境;学科知识。
23. 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
和
。
答案:生存探险类项目;时尚运动类项目。
24. 重视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
情绪调控;环境适应;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卫生;自然;社会。
13. 田径类运动项目可分为
.
.
三类。
答案:跑;跳;投掷。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
教育理念,以中国学生发展
为引领,重视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8.
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跨学科融合。
9.
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
.
.
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
.
.
的掌握与运用。
答案:运动能力;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
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
33. 教师应依据
.
.
.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 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1. 教师要树立
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
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答案:教学即研究。
2. 专项运动技能包括
.
.
.
.
.
六类,每类包含若干
运动项目。
答案: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
.
.
.
等运动项目,以及
由以上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项目的总称,其特点是以个人为主独
立完成速度.高度或远度等的较量。
答案:走;跑;跳;投掷。
22.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离不开
和
。
答案:情境;学科知识。
23. 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可分为
和
。
答案:生存探险类项目;时尚运动类项目。
24. 重视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
6.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
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
五个领域,主要帮
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1.教师要树立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答案:教学即研究。
2.专项运动技能包括............................ 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答案: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3.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运动能力。
4.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的课程内容,为和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 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和的课程内容;和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答案: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
5.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的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规律和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体现............ 等理念。
答案:校内锻炼1 小时;校外锻炼1 小时;运动技能形成;身心发展;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
6.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五个领域,主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答案:安全应急与避险。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向转变。
答案: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8.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跨学科融合。
9.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 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 的掌握与运用。
答案:运动能力;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1.教师要树立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答案:教学即研究。
2.专项运动技能包括............................ 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答案: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3.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运动能力。
4.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的课程内容,为和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 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和的课程内容;和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答案: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
5.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的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规律和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体现............ 等理念。
答案:校内锻炼1 小时;校外锻炼1 小时;运动技能形成;身心发展;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
6.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五个领域,主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答案:安全应急与避险。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向转变。
答案: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8.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跨学科融合。
9.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 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 的掌握与运用。
答案:运动能力;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
202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带答案1.教师要树立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答案:教学即研究。
2.专项运动技能包括............................ 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答案: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
3.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运动能力。
4.根据课程目标的四个水平,设计相应内容。
针对水平一目标,专门设置的课程内容,为和学练奠定基础;针对水平二. 水平三.水平四目标,分别设置和的课程内容;和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答案: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
5.发扬刻苦学练的精神,逐渐养成.的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规律和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体现............ 等理念。
答案:校内锻炼1 小时;校外锻炼1 小时;运动技能形成;身心发展;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
6.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五个领域,主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
答案:安全应急与避险。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向转变。
答案:以知识与技能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8.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答案:跨学科融合。
9.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 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 的掌握与运用。
答案:运动能力;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
运动参与:之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领域目标:之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二、填空1. 《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3.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4.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5.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 水平目标。
6.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生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8、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9、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0、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1、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12、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13、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三方面去评价。
14、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9、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15、体育锻炼准备与整理活动的原则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全面锻炼原则经常性锻炼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选择题: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 A 评价。
A 、评语式B、等级制C、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是课程目标哪个方面的内容( C A 、运动参与B、身体健康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哪个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BA 、运动参与B运动技能C、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 B A 、《体育法》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C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5、2007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小学1— 4年级测试的项目是:( CA 、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
B、身高标准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C、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6、7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
( B A、15场B、21场C、18场7、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体育课为每周:( CA 、二节B、三节C、四节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 C A、2002年B、2005年C、2007年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 CA 、400米、800米、1500米B、800米、1500米、200米C 、1500米、3000米、10000米10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为:( B A、26米X 14米B、28米X 15 米C、30米X 15米四、判断题:1、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
(对2、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3、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 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对4、各地、各校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错5、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对五、简答1、课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 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手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 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3. 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4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答:新课程划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分别是什么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5、社会适应5、请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 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六、论述题答:针对肥胖学生,应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量身定制运动处方。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在看到减肥成功后,学生就会逐步对体育课感兴趣。
平时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步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等(略。
(2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在起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重要的是减除她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特别是教学内容上开设一些适合男生喜欢的项目,在课中应多用鼓励表扬的口语给予支持,相信他对体育课是会感兴趣的(详细略。
12020年体育新课标测试模拟试卷(二)一、判断题(判断正误5道题,每题1分,共5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
(√)3.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单一的。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5.应坚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价值包括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学习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3、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 B )、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A、获得异性好感B、获得运动技能C、体现自我价值D、消耗摄入能量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 C )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A、动作练习B、思维练习C、身体练习D、技巧练习3、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D ),应侧重使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大学阶段4、《标准》没有规定各个学习领域内容的时数比例,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根据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A )来确定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A、综合性原则B、适用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D )A、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B、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C、上两项都不是D、以上两项都是6、以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说法正确的是:( C )A、不太强调比较强调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等B、用来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C、用来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所有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D、用来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仅评价最终成绩7、评价的目的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B )和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
A、取消教学B、改进教学C、停止教学D、中断教学8、下列哪项不是教材编写原则( D )。
A、教育性原则B、健康性原则C、兴趣D、固定9、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 B )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情感B、社会C、三观D、信仰10、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 C )。
A、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B、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C、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D、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每次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5、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本《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