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绿色的城市—生态时代的城市绿色规划与绿色设计_....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题库(考生整理)2023年修改整理
必备知识点:●都市集中主义的提出者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园路线形设计分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雅典宪章》中提出都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国家级园林都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都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绿化:指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称●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广义的绿地是指所有生长着绿色植物的地域,狭义的绿地则指都市规划用地范围内被植被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形成的绿化用地)●都市绿地包括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都市绿地系统是由都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有防备功能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交易的场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都市”:具有防备功能和交易场所的居民点●古代都市●年代划分的区别:●中国:殷商开始——清末(古代)●西方:公元5世纪往常(古代Ancient)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Middle Ages)公元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公元16世纪往后(近现代Modern)●都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都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都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都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都市广场为中心●田园都市:种兼有都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都市●道路(Paths):观看都市的渠道,其他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边沿(Edges):是两个面的界线,非道路的线性要素。
●区域(Districts):具有某些特征的都市里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范围的。
●结点(Node):是一些节点、集中点,如道路交叉口,结构的变换处、广场等。
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摘要:近年来,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城市规划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模式。
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目前,很多城市已将城建规划看做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数年来的发展,城市建设已渐入佳境,然而却对城市生态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这同时也不符合城建规划中的生态理念,所以,生态规划也应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近几年来,变化多端的全球气候说明城市规划已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
为使逆转这一现状,城市规划应将生态规划视为重中之重,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进行合理融合。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目前,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建立在我国基本国情之上,以科学的角度和态度去看待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目标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要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基本准则。
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当地的各项因素,如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实际,符合生态学相关要求与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未来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方向,也是城市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
这是由于,城市发展一旦到达一定高度,城市建设则必须从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设计,这样的城市才是能满足人类居住需求的有机生态体系,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2.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观念是非常合适的。
根据城市发展的长期过程来看,维持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是十分艰难的,所以,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灵活运用于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之中。
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目标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资源和效益的均衡,使得城市自然环境干净整齐的同时社会经济也繁荣昌盛。
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寿新篇章
18Theoretical Chapter理论篇业发展规划。
对标一流发展系统工程编制做好空间规划,科学实施空间管控,坚决禁止沿江1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项目,划定经开区建设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
紧紧围绕产业链高端化与循环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做好产业规划,细分产业图谱,大力引进和培育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项目,守好产业准入“绿色门槛”。
二是坚持以智转数改办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核心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长江上游新材料产业联盟、中国(重庆)先进弹性体材料技术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推广普及工业降碳新工艺、节能环保新技术,一体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建设,统筹抓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有效重塑能源利用形式、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服务模式。
三是坚持以一流园区创建增强绿色产业集聚效应。
立足五年内再造一个长寿经开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世界一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形态。
发挥新材料产业优势,着力建好欧洲重庆中心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川渝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既是我们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的生动实践。
长寿区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化工基地,始终坚定不移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长寿城中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共建绿色产业、共通绿色廊道、共筑绿色屏障中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在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中展现区域担当、贡献长寿力量,让绿色生态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共同奏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的时代强音。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如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为新能源发展与应用的城市规划是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措施。
首先,新能源是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措施之一。
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不仅源源不断地供应能量,而且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城市规划中应该将新能源作为优先考虑的能源来源,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新能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来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城市的用电需求。
此外,可以在城市的屋顶和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家庭和商业建筑的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另一方面,风能可以通过在城市周边建设风电场来收集和利用。
城市规划中可以合理设计城市的风场,使其能够更好地捕捉风能。
水能也是一种易于利用的新能源,可以通过建设水电站来收集和利用水能。
此外,还可以将水能与城市的供水系统相结合,通过水力发电提供城市的电力需求。
此外,在城市规划中加强新能源的研发与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可以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底部安装利用踩踏能和震动能的发电装置,将人们的步行和交通造成的震动能够变为电能供给城市用电。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展与应用是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采集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景观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案例分析作者:朱昊睿415225713086(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 330031)中文摘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景观设计也便随之而兴起,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逐渐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中,城市的开放空间以及绿色空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快速的量变,膨胀性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没有积累和沉淀。
期望通过对收集的绿色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景观设计师们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给我国景观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people, therefore landscape design also subsequently rise up,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attention, this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also it is caused by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direct embodiment. In China,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open Spaces and green Spaces in the past time realized the fast expansion of quantitative change to the posture permeated our life, without accum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Expect to analyses the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China’s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designers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 e themselves,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our country landscape design.关键词:绿色设计景观设计分析现状自然引言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
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所谓可持续指的是能够将事物的某种状态或模式在时间中得以延续,是人类对认识发展深化的重要标志。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研讨会中,人们最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号召人们必须研究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3年, 正式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发展经济过程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1.2 绿色设计的含义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环境设计、生态设计,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着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在他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指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寻求到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元素。
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提出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到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
但他的有限资源论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直至70年代爆发了能源危机后,使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更是出现了一股新的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反映的是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反思。
重视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的减少无谓的资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设计所强调的根本原则。
绿色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是一种整体系统的设计观。
2 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结合现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据统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很可能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80%,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设计,它不能仅仅是一个提议和倡导,它应成为现今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有力的推进当代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新探索——以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为例罗海明李婷(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南京新城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南京210019)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各地低碳生态城工作普遍面临的四方面核心制约问题“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立足南京河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实践,探索性的建立了一套集“指标、规划、技术、管理、市场、政策、行动”等七位一体的新模式,试图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河西;绿色生态城区;低碳生态城1面临问题和挑战据《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统计‘11,截止2012年3月,我国提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生态型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以上的城市约280个,但至今仍未形成公认的成功案例。
总的说来,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1长效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过程管理机制没建立。
国省市层面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要求,各生态城市也建立了一套低碳生态指标体系,但是与之配套的基本建设管理流程没建立,导致低碳生态和绿色建筑要求难以落地。
1.2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完善政府市场共建生态城格局未形成。
生态城工作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推进,市场活动不足;市场化发育不足。
节能服务公司、新型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队伍,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有待继续培育完善。
1.3后评估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国内已有近300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但截至当前尚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绿色建筑推广机制与模式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核心在于大家都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体现低碳生态城建成之后、运营期间的减碳、节能、节水等检测数据,以体现低碳生态城的实效。
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没建立。
如绿色建筑项目只重视设计和建设,但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却有所缺失,而运营管理恰恰是发挥绿色建筑实际绿色效果的关键所在。
1.4可实施技术标准有待完善中观规划超前,但实施设计滞后。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利用系统的方法,统筹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低碳、生态”为目标,多种策略协同为手段,全面加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前言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遵循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物质的消耗。
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生态能源遭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一定角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时,采取适当原则能够实现城市建设力度提升的目的,确保城市向着经济、环保方向转变。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1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多项干扰因素,对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生态状况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施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对城市城镇开发项目、人文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措施,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保护压力。
一般来说,城市在实施绿色基础建设时,可以将绿色基础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并按照市民日常生活要求进行室外景观设计,将城市绿色基础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出来。
2.2依靠生态保护基础开发生态绿地大多数城市绿化能够在侧面反映出城市现代特色,这表示在进行城市绿色基础建设时,应重点考虑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建设主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景观布置要求,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
当然,在开展生态绿地建设时,还应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城市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城市绿化建设成本,还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美观性。
绿色设计方法策略
自然风模拟技术、独立除湿技术、通风控制技术
依据评价体系的技术框架 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地标: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地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以及各个评价标准的“技术细则”
依据设计标准的技术框架 国标: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地标: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地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地热发电、浅层低能、污水和废水热泵技术
排放系统
建筑设备系统 通风系统
余热利用/回收系统
蓄能技术 排水系统 再生利用系统 绿化景观系统
室内环境保护系统 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供热制冷系统 冷暖供给末端系统 配电照明系统 设备变频系统
烟气换热器、余热换热器、余热型吸收式热泵、热量回收技术(集中空调热回收技术, 旋转式热回收换气技术) 提水蓄能技术、蓄能空调技术(冷着冷技术、蓄热技术) 同层排水、设备管井及夹层、排水系统卫生安全、节水设备系统
针对 第二种 绿色建筑:
关于问题导向
问题 导向
问题导向 特定主要问题
关于技术集成
集成 设计
集成设计 适宜技术整合
相对于
框架导向
技术框架体系
相对于Biblioteka 框架设计技术平行罗列
设计方法
• 思考流程 • 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 技术集成 绿色方案
设计思考流程
气候分析、项目特点分析 找出核心问题
由问题提出技术原理 技术方案比较(模拟)
技术原理转译为空间、造型、立面
生态城2号能源站改造
设计思考流程
生态城数据中心IDC
举例
生态城健身中心
“十三五”规划之绿色发展
“十三五”规划之绿色发展郭兆晖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各位,大家好。
我们现在给大家分享的一个题目是“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的概念。
我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的郭兆晖。
之前我们刚召开的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其中建议有一大亮点是提出了五个新的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绿色发展。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绿色发展,我们这节课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来梳理一下深化的过程。
首先是十六大的时候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初步设想,当时就提到了要走生态良好的道路,在十七大的时候,我们党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的报告当中。
十八大的时候,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并列在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加提出了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而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当中非常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这一法律制度。
所以,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实践越来越深化,而到今年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总体方案,如今年3月份的时候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见》,其中就提出了“绿色发展”这一新概念。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绿色发展的理念主要是从这一建议当中归纳出来的,而我们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今年9月份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的,这是非常少见的,两个部门一起发布。
这当中就提出的生态文明要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的“组合拳”。
而国家为什么会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提高到这么高的高度,这与“十三五”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相符合。
其中关键的一条,这也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稿当中提到的,现在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的这么一种态势。
一、我国资源环境现状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发展当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质量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地突出。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探索与实践孙晓峰摘要: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将生态城建设成为宜居示范新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态城始终将可持续社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在可持续社区的规划设计中,生态城重点围绕土地利用、能源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公共设施配套、保障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经过五年的规划建设,生态城8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初具规模,可持续社区的各方面特点已经显现。
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建设方面经验的总结,为国内其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1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天津市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
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35万,计划10-15年建成。
生态城的发展定位是:致力于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
按照中新两国要求,生态城将努力实现“三和三能”建设目标,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为了实现生态城的定位和目标,生态城从总体规划到项目建设,始终以建设宜居城市为核心,以生态、环保、节能为建设重点,积极进行可持续社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2生态城可持续社区规划设计要点2.1土地集约利用生态城在保证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适度有序的高强度开发,形成紧凑的城市布局,规划建设用地的人口密度为1.4万人/平方公里。
生态城土地集约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分级居住体系生态城建立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体系(见图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
城市中各类绿地有不同的使用功能,规划布局时应以服务半径为基本依据 ,考虑均衡分布,做到点(公园、花园、小游园)、线(街道绿化、江畔滨 湖绿带、林荫道)、面(分布面广的小块绿地)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 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将城市绿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 到真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盈泰生态园 狐山
莲青山生态旅游区 龙山旅游区
涵养水体 防旱防涝 楔形绿地 郊野游憩地 防止城市扩张 生态源
规划内容:
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树种规划
• 适地适树原则
• 乡土树种原则
• 物种多样性原则
• 突出季相变化原则
• 乔灌藤草合理配置原则
• 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合理科学搭配原则
二、确定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 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
景观生态学
……
3.4 规划过程与成果
基础资料汇编
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文字、遥感 影像)
现状分析评价
规划纲要
规划原则、目标、总体布局 与规划部门、绿化管理部门商榷
完善规划,提交成果
文本、图纸、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第二节 经济及社会条件 第三节 环境保护资料 第四节 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p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 城市规划 p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 城市规划
p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p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 理。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 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 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 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 本具务的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压力与对策
13
粵港澳大湾区经济 发展正处于迈进 创新经济的关键阶 段 ,生态环境质量 和人居环境品质与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的 战略目标网互通;重 构区域水资源供给格局,重点拓展西江水源,提 高北江水源开发利用率,稳定东江水源。
二 是 优 化 供 排 水 格 局 。建立西北江三角洲 “靠西取水、靠东退水”的供排水格局,东江片 区通过各类水闸及控制枢纽调节的格局,逐步分 离取排水河系,加强影响供水通道水质的支流和 污染源监控,汇人供水通道的支流水质要求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n类要求,依法关停涉重金 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口。供水通道管控 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化学制浆、印染、鞣 革 、重化 工 、电镀、有色金属冶炼等重污染项目及排放有 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的工业项目。
对 标 美 丽 湾 区 发 展 愿 景 ,生 态 环 境 形 势 仍 然 严峻
粤 港 澳 大 湾 区 总 体 呈 现 “先污染后 治 理 ”的
状态,由 于 “历史欠账”多 ,长期积累的生态环 境问题短期内未有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
水 质 性 缺 水 问 题 日 益 凸 显 。粤港澳大湾区 位处珠江流域下游,珠江三角洲河网水质相对较 差 ,饮用水水源安全长期面临平原河网水污染和 湖 库 富 营 养 化 的 胁 迫 。 同 时 ,上 游 地 区 水 污 染 呈现流域蔓延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湾区饮水安 全 。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资料,2006年 以 来 ,西 江干流及支流贺江、北江上游浈江和支流武江、 东江上游寻乌水和支流安远水、九洲江、韩江支 流汀江等主要人境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低于75%。珠 江口旱季咸潮上溯严重威胁沿岸的江门、中山、 珠 海 、广 州 、东 莞 等 城 市 的 供 水 安 全 。饮用水水 源风险管理亟待加强,供水水源布局分散、水源 结构单一、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供 水水源安全。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
: 酬 : ll I l m i
:
道见证 了深圳特区发展的历史足迹,
使 特 区段 绿 道 不 仅 是 个 简 单 的 绿
色开敞空间,更是一条生态之道 、休 闲之道 、人文之道和紧急情况下救灾
道。
现 生活 休 闲 体 化 和 增强 可 持 续 发 展能 力均 具有 重 要 意 义 。 深 圳市 2号 区域 绿 道特 区段 的详 细 规 划设 计, 探 索 出绿 道 规 划 设 计一 建设 全 过 程 的 生态 化 建 设 方 法, 基 于低 碳 生 态理 念 , 因地 制宜 地 进 行 了 绿道 选 线 ,构 建 了 “ 点一 线 一 面 ” 结合 的生 态 布局 和 乡土 化 、特 色 化 并 存 的绿 廊 景 观, 以体 现 人 文关
整个 线 路景 观 生 动而 富 于 变化 ,
与公共交通 网的衔接 ,完善 换乘 系
采用 “ 大集中 、小分散”的方式设置,
制人流 、物流 、车流 、能流和信息
以慢行系统为纽带,有机串联起各类 统, 方便居 民和 游客进入 ,服 务设施
流,构建 自然和谐 、民生幸福的生
态 文 明型 区域 绿 道 网, 并 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 绿 道
划建设 。
4. 1因地 制 宜 的绿 道详 细 选 线 在绿道的总体构成 中,线路是基
础,选线的好坏是绿道成功与否的关 键。特区段绿道建设在选线时采用资 料分析、现场调研 、问卷调查和座谈
走访等多种方式方法,根据 ( ( 珠三角
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的指引,综合 考虑本段绿道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 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城市 综合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城市旅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
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国内⽣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及建设成功经验---应⽤于理论研究及案例借鉴1国内⽣态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1.1王如松“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理论国内著名⽣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提出了“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然复合⽣态系统。
在此基础上,王如松对城市问题和⽣态城市进⾏了深⼊的研究。
王如松等(1994)认为,城市问题的⽣态学实质如表1所⽰。
王如松等(1994)提出了建设天城合⼀的中国⽣态城思想。
认为⽣态城市的建设要满⾜以下标准:●⼈类⽣态学的满意原则:包括满⾜⼈的⽣理需求和⼼理需求、满⾜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满⾜⼈类⾃⾝进化的需要。
●经济⽣态学的⾼效原则:包括资源的有效利⽤;最⼩⼈⼯维护原则:城市在很⼤程度上是⾃我维持的,外部投⼊能量最⼩;时空⽣态位的重迭作⽤:发挥城市物质环境的多重利⽤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
●⾃然⽣态学的和谐原则:包括“风⽔”原则;共⽣原则:⼈与其它⽣物、⼈与⾃然的共⽣,邻⾥之间的共⽣;⾃净原则;持续原则:⽣态系统持续运⾏。
王如松等还提出了⽣态城市建设所应依据的⽣态控制论原理:胜汰原理、拓适原理、⽣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扩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及主导原理、⽣态设计原理和机巧原理等。
认为城市⽣态调控的具体内容是调节城市⽣态关系的时、空、量、序四种表现形式。
⽣态城市的衡量指标包括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的⽣态滞竭系数、测度城市合理组织程度的⽣态协调系数和测度城市⾃我调节能⼒的⽣态成熟度。
此外,还提出了⽣态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法。
王如松等不仅进⾏了⼤量的理论研究,也进⾏了⼤量的实践,⽐较突出的有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和安徽省马鞍⼭市的⽣态城市规划等。
在江苏省⼤丰县的⽣态县建设中,提出了详尽的⽣态县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环保局发起了⽣态⽰范区的建设,但这类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态城市建设。
建设当代生态城市的景观设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建设当代生态城市的景观设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在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家生活的和谐,渴望远离大都市的喧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从过去单纯追求室内豪华装修转变为如今注重室内、室外和谐共存,讲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
各种以山景、江景、湖景、园景、都市景观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景观住宅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市场魅力。
由此推动了当前住宅景观设计的蓬勃发展,并进入了更加讲究精、美、意境的新阶段。
良好的景观设计把人工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功能与观赏、时尚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拥有住宅的同时又拥有一座公园或一片绿地,尽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人、自然与建筑构成的和谐的居家环境。
一、传统的承继中国传统的造园术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空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解欣赏方式和创造构筑程式,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对当今的住宅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风景开合、空间对比、引导与暗示、藏与露、渗透与层次、叠石观水等园林艺术手法是我们在当前住宅景观设计中可以大加借鉴的宝贵遗产。
其倡导的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意境可以大大提升住宅景观的空间意韵,让居者真正在自然中得到精神的贻养。
中国传统园林,其造园手法在遵循“中和”,追求意境的大法则前提下,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迪,充分发挥传统的“有法无式”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
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建造技巧,巧妙地将空间创造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构筑与观念体系,在当今特别是在南方城市的住宅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
二、布局的合理任何一个设计都应有全局的观念,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相结合,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环境以及实际环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加以适当的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对构成小区景观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衔接,既考虑到主景区、活动区、休闲区、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区分,又充分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通过造景、借景等手法使整个设计突出主体,分别主次,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
绿色城市规划综述范文
绿色城市规划综述范文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是到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却乌烟瘴气、拥挤不堪?还是像一个大花园,处处充满生机,人们生活得既舒适又环保呢?没错,咱们今天要说的绿色城市规划,那就是奔着后面这个美好的景象去的。
一、绿色城市规划是啥玩意儿?简单来说,绿色城市规划就像是给城市这个大蛋糕做的一份健康食谱。
它不仅仅是种点树、建几个公园那么简单,而是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到能源利用、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都考虑怎么能让城市更环保、更可持续发展。
这就好比你要装修房子,以前可能只看好不好看、够不够宽敞,现在就得把环保、节能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像用环保材料啊,设计好通风采光减少用电啊之类的。
二、为啥要搞绿色城市规划呢?1. 环境的呐喊。
咱们现在的地球啊,环境问题那可是相当严重。
城市里的空气污染就像一个无形的大怪兽,天天张牙舞爪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排得满天都是,天空都变得灰蒙蒙的。
还有水污染,那些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现在好多都变成了臭水沟,里面的鱼儿都没地方安家了。
绿色城市规划就是来拯救这个局面的,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污染排放,让城市重新拥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2. 资源的警钟。
你知道吗?地球上的资源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像煤炭、石油这些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
在城市里,如果不规划好,大家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消耗资源。
而绿色城市规划就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管家,想办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比如说推广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绿色城市规划都有啥招儿?1. 绿色建筑是基石。
绿色建筑就像是城市里的一个个环保小卫士。
它们的设计可讲究了,从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到屋顶的绿化,再到室内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比如说,有的建筑外墙采用特殊的隔热材料,夏天的时候外面再热,室内也不会变成蒸笼;冬天呢,又能把热量牢牢地锁在屋里,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保暖又透气的衣服。
荷兰NITA设计集团总裁戴军——根植内心深处的设计情结
荷兰NITA设计集团总裁戴军——根植内心深处的设计情结李露【期刊名称】《园林》【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86-88)【作者】李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理念是引领,技术是支撑,而表现出来的是植物。
植物的品种、色彩、形态,以及它的功能、造型、排布,构成的群落系统是设计的关键,是生态和绿色的核心。
正因为如此,戴军十分注重景观设计中对植物正确的运用。
而正是这一思想,催生了荷兰NITA设计集团一直秉持的企业理念:做绿色城市的实践者!戴军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提炼为四条:第一,绿色是生机。
绿色城市设计,要充分考虑景观与城市经济产业、人文历史、建筑特色融为一体,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二,绿色是低碳。
绿色城市设计,要充分利用绿色技术,不仅使得景观建设、维护过程中做到节能、低耗、环保、安全,还要提高景观所影响的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第三,绿色是植物。
绿色城市设计,就是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造型、色彩、布局,从而形成美丽风景,体现人文底蕴,彰显城市性格;第四,绿色是健康。
绿色城市设计,还要充分发挥植物的种种性能,通过视、听、嗅、味、触之五觉,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促进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此外,通过植物营造一个适应人类用于体育、科教、休闲、娱乐的空间。
作为“绿色城市”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戴军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带领荷兰NITA设计集团中外设计师团队出色完成了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景观设计及总体管控工作,编写并出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景观》,并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宁波大学等中国多所高校联合举办了“携手世博·绿动中国——荷兰绿色理念中国高校行”巡讲活动,分享了NITA的创意设计理念和实践。
上海世博园区是“绿色城市”在中国的最佳示范实践,获得了全球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从那以后,NITA以上海世博园区作为“绿色城市”实践的新起点,让“绿色城市”理念很快在中国这片沃土上茂盛地生长起来,并呈现出勃勃的绿色生机,让中国更多的城市分享并实践绿色城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