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耐力跑”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耐力和体能水平;2. 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坚持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定义和意义;2. 跑步的基本技巧:姿势与呼吸;3. 不同距离的耐力跑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耐力跑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 理论讲解(10分钟)解释跑步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和适当的呼吸方法。
讲解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来说明。
3. 跑步实践(30分钟)a. 热身运动(5分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使学生的肌肉准备好进行剧烈运动。
b. 跑步训练(25分钟)按照不同距离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 短距离(200米):注重速度和爆发力,让学生全力以赴地冲刺;- 中距离(400米):注重持久力和耐力,让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并坚持到最后;- 长距离(800米以上):注重持久力和耐力,让学生学会分配体力以保持稳定的速度。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训练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坚持锻炼。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实践情况进行评价,例如观察学生跑步姿势、呼吸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的跑步速度和坚持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介绍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2. 训练跑道或开阔的操场;3. 打点器、计时器等辅助工具。
六、教学延伸1. 给予学生合理的训练计划,让他们在课外继续锻炼;2. 定期组织耐力跑比赛,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3. 定期进行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以上是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的内容。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力和体能水平,提高他们的跑步速度和坚持能力,同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同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步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耐力跑步训练,提高初中生的体能素质和耐力水平。
耐力跑步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设计适合初中生的耐力跑步训练方案。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2.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能力;3. 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准备1. 大家站成一排,做头部、颈部、肩部、手臂、腰部和腿部的热身活动;2. 进行5分钟的缓慢跑,让学生的身体适应运动。
第二步:耐力跑步训练1. 进行10分钟的中低强度跑步,让学生逐渐进入状态;2. 进行15分钟的高强度跑步,要求学生以最大的速度跑步,但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跑姿。
第三步:恢复训练1. 进行5分钟的慢跑或步行,让学生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2. 进行一些拉伸运动,松弛肌肉。
第四步:总结和讨论1.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的跑步感受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总结跑步训练的好处,并与其他体育项目进行比较。
教学评价与追踪1. 通过观察学生的跑步姿势和表现,评价他们的技术水平;2. 记录学生每次训练的跑步时间和距离,用于追踪他们的进步;3. 鼓励学生互相激励,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耐力训练方法,如游泳、骑自行车等;2. 组织学生参加校际或区域性的耐力竞赛,锻炼他们的竞争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耐力跑步训练,相信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耐力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这将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这个教案的重要目标之一。
希望学生们能够享受跑步运动的乐趣,并在训练中逐渐突破自己的极限。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特别是中长跑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提高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跑步耐力训练方法2. 跑步技术要领3. 训练计划和实施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b. 讲解跑步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c. 确定训练目标和要求。
2. 实施阶段:a. 跑步耐力训练:采用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距离和强度的跑步训练。
如4000米-12000米匀速跑、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400米、800米变速跑等。
b. 跑步技术训练:讲解和示范跑步摆臂、步频、步幅等技术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练习。
c. 力量训练:进行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组合练习,增强学生的基础力量。
d. 越野跑训练:利用公园、山川等环境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e. 跳绳训练:进行10分钟跳绳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
3. 调整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b. 总结训练成果,反馈训练效果。
c.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调整训练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跑步耐力的提高:通过定期进行跑步测试,如1000米、800米跑,观察学生的耐力水平的变化。
2. 学生跑步技术的改进: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评价技术的正确性和改进程度。
3. 学生力量的增长:通过力量测试,如深蹲、俯卧撑等,评估学生的力量增长情况。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意志力等,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态度。
4. 定期进行训练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耐力跑训练教案初中

耐力跑训练教案初中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跑能力,增强心肺功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调整等。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阶梯训练、长距离慢跑等。
3. 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如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并示范动作。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阶梯训练等,并示范动作。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训练计划制定(10分钟)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教师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确定各自的目标和计划。
5.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按照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鼓励学生坚持完成训练。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总结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训练中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动作执行、提问回答等。
2. 技能提升:通过课后训练记录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技能提升情况。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如团队合作、克服困难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耐力跑技巧与训练方法相关教材。
2. 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3. 器材:计时器、标志物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得到提升。
2. 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训练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耐久跑教案

初中耐久跑教案初中耐久跑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耐久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耐久跑教案1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跑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互帮互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教学,努力降低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为中考体育打好身体素质基础。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耐久跑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常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往往被迫完成教学内容,学习浅尝则止,技术领悟不完整,往往一节课上完学生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相对克服长跑带给身心的不适。
今年我市将1000米和800米跑加入中考体育项目,它们显然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关心和焦虑的项目。
九年级学生不仅承受了文化课学习压力,同时也要做好体能和技术准备迎接体育中考,所以这对他们身体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我希望通过本课,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体会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发挥自身潜能享受挑战后带来的收获,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中考优秀成绩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如下:1、认知目标:知道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并能初步做到呼吸节奏与脚步动作的协调一致。
2、技能目标:通过变速跑、结伴跑和自测心率法初步掌握耐久跑有效控制速度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小组协助,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个体承受极限的忍耐力,最终提高1000米和800米成绩。
四:本课的重、难点确定:1、重点:掌握耐久跑呼吸方法。
2、难点:克服突破“极点”时的心理障碍。
中长跑教学设计(7篇)

中长跑教学设计(7篇)中长跑教学设计篇一专题一共用2课时课时一:活动一:开始部分:体委集合、整理队向并教师报告告人数。
2、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课的任务,并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1、绕三个篮球场慢跑两圈,队伍整齐。
2、徒手操:① 扩胸运动② 肩部运动③ 腰部运动④ 腹背运动⑤ 膝关节运动⑥ 手腕、踝运动⑦ 压腿运动3成体操对形散开进行原地慢速的高抬腿,放松大腿肌群。
为耐力跑做准备。
活活动二:1.学生通过集体纠正及时检查自身掌握的情况,及时改进途中跑的技术,相互帮助。
2、仰卧起坐。
15个一组,三组3、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练习并要提醒学生注意途中跑的节奏和呼吸。
4、合理安排练习。
2、安排学生收拾器材归还。
3、师生再见课时二:活动一:准备部分:20~25分钟(一)慢跑:800~1200米(二)原地徒手体操操:体操队形8组4x8拍1、振臂展体2、腹背下压3、扩胸运动4、体转运动5、弓步压腿6、踢腿运动(三)专门练习:1、原地屈肘摆臂20次×5组2、高抬腿跑20米×5组3、中慢速跑80~1 00米活动二:1、起跑2、起跑后的加速跑3、途中跑4、终点跑每人2~3组篇2:中长跑教学设计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2012年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设计 1 2 3 5 篇3:陈东兴中长跑教学设计耐久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耐久跑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我们都知道现在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逐年下降,重要原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是耐久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本人把变速跑教材的教学,设计成很多种情景(如追逐跑、图形跑、游戏与比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变速跑的知识,提高耐久跑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变速跑的乐趣,使他们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耐力跑体育初中教案

耐力跑体育初中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在耐力跑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体力,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跑能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跑步技巧和耐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练习密度在45%左右。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2. 克服“极点”现象的练习方法3. 耐力跑的呼吸节奏和跑步姿势三、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整队集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为耐力跑做好准备。
2. 基本部分:(1)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强调在耐力跑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体力,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2)进行耐力跑训练,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制定合适的跑步距离和时间。
(3)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帮助学生提高耐力跑能力。
(4)针对学生出现的“极点”现象,采取相应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耐力。
3. 结束部分: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耐力跑。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 游戏法:运用集体投篮等游戏,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
2. 对学生的耐力跑能力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指定的跑步距离。
3. 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 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价,看是否在训练过程中达到了平均心率在130-140次/分之间的要求。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

初中耐力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跑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逐步增加距离、定时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的调整。
2. 教学难点: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锻炼态度。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引入耐力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跑步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学生跟随模仿,纠正错误姿势。
2)呼吸节奏:教师教授合理的呼吸节奏,学生练习并体会。
3)步频、步幅:教师指导学生调整步频、步幅,提高跑步效率。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1)间歇训练:教师示范间歇训练的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逐步增加距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增加跑步距离,提高耐力。
3)定时跑:教师设置时间,学生进行定时跑训练。
4.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基本技巧。
2)按照训练方法,进行课后耐力跑锻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锻炼和课堂练习,观察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升。
2. 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品质。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评价学生在分组练习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初中耐力教案

体育初中耐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训练的重要性,理解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耐力训练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自律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训练的理论知识2. 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 耐力训练的实际操作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2.1 讲解耐力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耐力训练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2.2 讲解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等。
2.3 进行一些简单的耐力训练,如短距离跑步、跳绳等,让学生体会耐力训练的感觉。
3. 实践训练(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距离的跑步训练,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3.2 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进行穿越,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3.3 鼓励学生坚持完成训练,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坚持的品质。
4. 放松活动(5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慢跑,缓解紧张的肌肉。
4.2 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水平进行测试,了解他们的进步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耐力训练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总结1. 总结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强调坚持和自律的品质。
2. 总结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3.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耐力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2.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耐力训练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3.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耐力训练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
初中耐力跑完整教案

初中耐力跑完整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2.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跑步能力;2.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2.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1.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掌握;2. 学生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耐力跑的重要性和意义;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耐力跑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如步态、呼吸、节奏等;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和交流,提高技巧水平。
三、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常用的耐力跑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递增负荷训练等;2. 学生了解各种训练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进行练习。
四、分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训练,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及时给予鼓励;3. 学生相互鼓励、协作,共同完成训练任务。
五、团队比赛(10分钟)1. 教师组织团队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学生积极参与比赛,争取最佳成绩;3. 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耐力跑训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不断进步。
耐力跑初中教案

耐力跑初中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技术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3. 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慢跑: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温度。
2. 关节活动:让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避免运动损伤。
二、基本技术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耐力跑的技术要领,强调步频、步幅和呼吸的协调。
2.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体会耐力跑的技术。
三、训练方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间歇训练法、逐步增加训练强度等方法。
2. 学生了解各种训练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实践训练(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耐力跑训练。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训练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展示耐力跑的基本技术。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
二、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耐力跑接力比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训练方法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训练方法进行耐力跑训练。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训练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感受,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训练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
2. 学生心肺功能的提升。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耐力跑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
初中耐力体能素质训练教案

初中耐力体能素质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训练2. 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使学生在挑战自身极限的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深蹲、俯卧撑、跳跃等,使学生适应训练强度。
2. 耐力跑训练(20分钟)2.1 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设置合适的距离和时间要求。
如:男生跑3公里,女生跑2公里,规定时间内完成。
2.2 要求学生在跑步过程中保持均匀的速度,避免中途减速或停下来。
2.3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训练。
3. 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信任背摔”、“穿越毒液河”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 结束活动(5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4.2 教师总结本次训练的重点和收获,鼓励学生坚持训练,提高自身耐力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训练的情况,如距离、速度等。
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3. 学生对训练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2. 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团队合作游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 鼓励学生在训练之余,进行自主锻炼,如跑步、游泳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

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耐力跑的意义和好处。
2. 掌握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定义和分类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3. 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4. 耐力跑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5. 耐力跑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宣布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耐力跑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2.1 耐力跑的定义和分类解释耐力跑的概念,并介绍长跑、中跑和短跑等不同类型的耐力跑。
2.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介绍耐力跑的常见训练方法,如间歇训练、连续训练和阶梯训练,并给出一份简单的训练计划供学生参考。
2.3 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身体姿势、手臂摆动和步伐等。
解释正确的呼吸方法,如大口吸气、鼻子呼气,并指导学生练。
2.4 耐力跑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提醒学生不要过度训练,注意适度休息和补充营养。
列举一些常见的跑步错误并纠正。
3.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的耐力跑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
4. 总结归纳(5分钟)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顾训练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姿势、呼吸和坚持的程度等。
2. 留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耐力跑的总结报告。
3. 集体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继续坚持耐力跑的训练,并参加校内外的跑步比赛,进一步提高耐力水平。
六、教学资源1. 耐力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耐力跑训练计划和指导。
3. 学生参考书籍和文章。
以上为初中体育10耐力跑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体育教案初中耐力运动

体育教案初中耐力运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训练方法2. 耐力跑技巧的掌握3. 团队协作与比赛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心率。
可配合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① 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800米跑。
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注意控制速度,保持呼吸均匀。
② 针对学生耐力不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如:采用慢跑、快走、跳绳等方式,交替进行,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3. 团队协作与比赛(10分钟)① 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接力比赛。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完成一段固定距离的跑步,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② 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鼓励的精神。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放松活动(5分钟)采用轻松的慢跑和拉伸运动,让学生缓解疲劳,恢复身体。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比赛中的表现,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态度。
3. 定期进行耐力跑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3. 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基本技巧训练: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等方面的技巧。
2. 耐力跑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和梯度训练等。
3. 团队合作训练:如接力跑、集体耐力跑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热身活动,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性。
2. 基本技巧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等。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和梯度训练等。
学生了解各种训练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4.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集体耐力跑等团队合作训练。
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 实践训练(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和训练方法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反思自己在训练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成绩的提升。
2. 学生对耐力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训练难度和强度。
2. 注重学生安全,预防运动损伤,如发现学生不适,及时采取措施。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同时,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初中耐力跑 队列教案

初中耐力跑队列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重要性,理解耐力跑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跑步速度的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保持在130-140次/分,练习密度约为45%。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的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跑步速度的调控。
2. 耐力跑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梯度训练。
3. 耐力跑的心理调控:如何克服“极点”,体会“第二次呼吸”。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包括关节活动、拉伸运动和慢跑。
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温度,激活肌肉,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跑步速度的调控。
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3.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15分钟)教师讲解耐力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和梯度训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体会不同训练方法的效果。
4. 心理调控讲解与实践(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克服耐力跑中的“极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呼吸和节奏,体会“第二次呼吸”。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心理调控实践,提高抗疲劳能力。
5. 集体跑步练习(15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集体耐力跑练习。
教师监督学生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跑步速度,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耐力跑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持续训练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次课程提供改进方向。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耐力跑技术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和跑步速度的协调性。
2. 学生耐力跑能力的提升:通过持续训练,观察学生的耐力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初中耐力跑体育教案

初中耐力跑体育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耐力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技巧,提高耐力跑的成绩。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5%左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技巧。
2. 教学难点:克服极点,体会第二次呼吸。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
1.2 进行一些反应练习,如老师喊某个数字,学生对应数字的队伍下蹲,其他队伍站立。
2. 基本部分(30分钟)2.1 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技巧。
2.2 学生进行耐力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呼吸方法。
2.3 设置不同距离的耐力跑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距离进行挑战。
2.4 学生进行耐力跑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部分(10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耐力跑练习,如集体投篮、接力等。
3.2 学生通过游戏,进一步提高耐力跑的能力,同时培养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 结束部分(5分钟)4.1 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拉伸、深呼吸等。
4.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耐力跑对身心健康的益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姿势不正确:部分学生跑步时姿势不端正,导致体力消耗过大。
2. 呼吸不规律: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呼吸不规律,导致供氧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基本技巧的讲解和指导,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耐力跑方法。
同时,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挑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初中体育教案 耐力跑

初中体育教案耐力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耐力跑技巧训练: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方法。
2. 耐力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阶梯训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耐力跑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2.1 起跑训练:讲解起跑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起跑练习。
2.2 途中跑训练:讲解途中跑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途中跑练习。
2.3 冲刺训练:讲解冲刺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冲刺练习。
2.4 呼吸方法训练:讲解呼吸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耐力跑训练(20分钟)3.1 间歇训练:组织学生进行间歇跑练习,设置适当的距离和休息时间。
3.2 持续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持续跑练习,设置适当的距离。
3.3 阶梯训练:组织学生进行阶梯跑练习,逐渐增加距离和强度。
4. 游戏活动(10分钟)4.1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2 进行一些趣味性活动,如“穿越火线”、“障碍跑”等。
5. 结束部分(5分钟)5.1 组织学生进行全身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5.2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耐力跑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的提高。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认识耐力跑对身体发展的益处。
2. 技能目标:通过耐力跑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素质,培养学生持久运动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耐力跑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耐力跑练习,包括间歇跑、持续跑、接力跑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 整队、报数、师生问好。
- 活动四肢,进行关节、肌肉的拉伸运动,准备活动时间约10分钟。
- 简要介绍耐力跑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部分- 间歇跑:进行短距离冲刺跑,然后慢跑恢复,重复进行,每组练习时间为5-10分钟。
- 持续跑:进行较长距离的慢跑,例如800米或1500米,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练习时间为20-30分钟。
- 接力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进行慢跑或轻松走动,帮助身体恢复。
-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收拾器材,整理场地。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技能评价:评价学生在耐力跑练习中的速度、耐力和技术动作。
3. 情感评价:评价学生对耐力跑的兴趣和意志品质。
---初中耐力体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耐力跑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作用,认识耐力跑对身体发展的益处。
2. 技能目标:通过耐力跑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素质,培养学生持久运动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耐力跑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间歇跑、持续跑、接力跑。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 整队、报数、师生问好。
- 活动四肢,进行关节、肌肉的拉伸运动,准备活动时间约10分钟。
- 简要介绍耐力跑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部分- 间歇跑:进行短距离冲刺跑,例如100米,然后慢跑恢复,重复进行5组,每组练习时间为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田径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然而,学习与练习“耐久跑”的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意学习的运动技能。
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有体会。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耐久跑”的现状,我把耐久跑的教学,设计成很多情景(如:营地课堂,提出疑问,换车头游戏、寻标游戏)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学生创编准备操等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耐久跑的各项技术,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从而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学会途中跑的呼吸节奏与跑步姿势。
四、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技术进行练习,以及克服“极点”的意志。
五、教学内容: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
六、教学方法:
1.改变课堂形式,创建营地课堂,以教师为大本营,男女生分设两个营地,讲解示范时,学生聚拢到大本营,练习时,学生回到自己的营地练习,即营造了师生平等的氛围,又兼顾到男女生身体素质能力的差异。
2.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了两个游戏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学生创编准备操及放松操,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
3.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让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按身体素质能力强弱,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充分体现了尊重差异,赏识差异,展示个性的丰富多彩。
5.练习时配放学生喜欢的音乐曲目,放松时,配放太极拳音乐,使学生在欢快、放松的音乐背景下完成本堂课的内容。
七、教学准备:
录音机一台、小黑板一块、8个字标、8个标志物、8个学习评价的记录夹、秒表一块。
八、课后反思:
针对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这一现实,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改变这一现状的历史使命,然而,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我们每一名体育教师深深的思考。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这一现状,我这节耐久跑课,用营地的方
式布置课堂,设置疑问,创设一个“换车头”游戏,一个“寻标”游戏情景,课堂形式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由学生创编准备操及放松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学生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学生学习和练习耐久跑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不再感觉耐久跑是枯燥乏味的一项体育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有激情,积极主动参加各项课堂活动,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合作,交流对话。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优良的品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