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教材解读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下科学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一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观察植物的内容,对观察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但观察动物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对本课内容感兴趣,但可能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学会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
2.准备动物模型或实物,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提供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和问题驱动法进行观察和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思维。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动物,乐于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发现它们的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动物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情境教学的道具,如动物模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科书中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动物的特点,如“长得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动物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动物的特点。
如模拟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扮演动物,进行角色扮演。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3 观察一种动物 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2.3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一年级下册2.3节“观察一种动物”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一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动物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达到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动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动物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动物特征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动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3.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让学生用肉眼观察动物的特征,如外形、颜色、大小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
可以让学生触摸动物的皮肤,感受其质地;观察动物的牙齿,了解其食性等。
4.巩固(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动物》《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
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y 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
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
“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
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
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
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
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
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
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 教材解读
3.找到后,干什么?(观察身体特征、运动情况、动物 数量,在哪里,在干什么) 4.活动记录手册(简图记录)——下页 注意事项、学生的组织、任务的聚焦、时间的分配
24
2.校园里的动物
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简图记录)
用简图记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简图记录,培养记录习惯。 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 1.不用画得很像,抓住主要特征。 2.用文字拼音辅助记录。 3.看到几种画几种,不要把想到的画进 去,实事求是。
提
在教师指导下,处
在教师指导
出 能从具体现象与 理 下,能用语言初
问 事物的观察、比 信 步描述信息。
题 较中提出感兴趣 息
的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
作
在教师指导下,得 有运用观察与描
出 能依据已有的经 出 述、比较与分类
假 验,对问题作出 结 等方法得出结论
设 简单猜想。
论 的意识。
制 在教师指导下,
在教师指导下,
订 了解科学探究需 表 能简要讲述探究
计 要制订计划。
达 过程与结论,并
划
交 与同学讨论、交
搜 集 证 据
在教师指导下,流 能利用多种感官 或者简单的工具,反 观察对象的外部 思 形态特征及现象。评
流。 在教师指导下,
具有对探究过程、 方法和结果进行 反思、评价与改
价
进的意识。
了解人
类可以利 用科学技 术改造自 然,让生 活环境不 断得到改 善;了解 人类的生 活和生产 需要从自 然界获取 资源;意 识到保护 环境的重 要性。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
21
2.校园里的动物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鱼、鸟等,通过阅读这些动物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还需要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等方面加强培养。
在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3.准备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同时,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作业。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目标:低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研究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
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夸大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措述和记灵。
别的,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
尽管这些活动主如果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睁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还要夸大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使用班级记录表,由于这是学生科学研究活动的记录、思维和认识发展的记录,是将全部单元研究有机联系起来的有用工具,希望教师们坚持使用。
二、学情分析: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周围物体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是十分有限,但是学生们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第4课 给动物建个“家”
本课以蜗牛的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更丰富的理解。将通过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的进食,在长时间观察中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了解动物在栖息地的生活情况,并借此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说明
及教学建议
主要内容
教材整体介绍《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分析《动物》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
分析与教学建议内容
课标对应学习内容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理解和把握单元的三条主要逻辑 认识对象由一般到特殊。先探究常见的固态类物体,再去认识比较特殊的两种物体:一瓶水和一袋空气。认识目标从物体的一般特征逐渐转向物体的基本属性。即由认识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特征转向重量和形状两个基本属性。探究方法从感官观察到简单的对比分类,再到反复运用。
第1课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建议
1.确定一个观察和描述的对象。2.统筹安排单元的探究材料。3.指导学生分组活动。4.提醒学生及时进行科学记录。
这张表格将贯穿整个单元,逐步添加,不需要用特定模式完成,填写时可剪贴,也可写字。
本课聚焦到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轻重。在课中,学生只需要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和排序,认识到“物体有轻有重”即可。学生会对几种物体的轻重进行多次比较,在观察、预测、手掂、 简易工具测量加深对“物体有轻有重 ”的认识 。
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设计的整体逻辑
2.要提前做好整个单元的材料准备
• 材料的整体性• 材料的结构性• 材料的充足性
• 教科版教材的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科学学习连贯性的最好体现。教材设计的连贯性希望能转化为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希望老师们要注意课与课之间、课内四板块活动之间,科学概念的建构和理解,科学探究方法中间都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质量。• 其次,需要注意单元学习累积性。学习的累积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学习成果的积累,所以《学生活动手册》中的个人记录表、班级记录表不要被遗忘,要不断地记录、更新和回顾,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根据地思考,更有目的探索,更有见地的表达,学习发生在学习之上,外在的累积才会转化为真正意义的内在学习的累积。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定位
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爱生命, 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 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是生物。 ●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 ●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它们的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知道按一定的标准, 可以给动物分类。
探索:观察蜗牛的生活 1.说说蜗牛在“家”里干什么? (生命活动) 2.观察蜗牛如何吃菜叶? (吃时的动作,模仿 ) 蜗牛的选择,体现对食物的需求。 研讨: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 还有哪些有趣的 发现? (爬行的痕迹、吃过的痕迹、资料阅读 ) 加深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需求等概念的认识
4.给动物建个“家”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了解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认识到保护动物很重要。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单元解读
教材内容
1 我们知道的动物 2 校园里的动物 3 观察一种动物 4 给动物建个“家” 5 观察鱼 6 给动物分类
杭州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
杭州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动物,但对其特征和习性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难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模型或实物,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特征和习性的资料,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动物、制作动物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展示它们的特征和习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的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8.板书(5分钟)设计一份板书,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动物《观察一种动物》教科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动物《观察一种动物》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观察一种动物》选自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二章《动物王国》。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一种动物(如蝴蝶)的观察,让学生认识蝴蝶的外形、生活习性等,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习使用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不仅能够认真观察蝴蝶标本,还能提出一些很有深度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在观察和思考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不过,我也注意到,在记录观察结果时,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他们对观察结果记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许多有创意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的孩子还不够自信,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点,我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基本特征的认知: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基本特征,如蝴蝶的翅膀形状、颜色、飞行方式等。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动物》教案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动物。
但他们对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此外,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动物特征的观察和表达,以及对动物分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了解动物。
2.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增强课堂的活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动物特征的卡片,用于分类练习。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动物。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有的动物有翅膀,有的动物有角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套动物特征的卡片。
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分类。
4.巩固(5分钟)请各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一些复杂的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物,掌握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对一些复杂的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和探究动物。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寻找答案。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一些动物的实物模型或标本。
3.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的简单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每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示一些动物的实物模型或标本,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物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动物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让学生扮演动物,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科版一下科学《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给动物分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教材,主题为《给动物分类》。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从而学会分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兴趣。
但在科学探究方面,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知道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难点: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合理分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动物分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分类。
2.准备分类卡片,上面印有各种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准备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分类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多样性。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怎么分类吗?”让学生思考动物分类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动物的特征。
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022杭州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2022杭州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通过观察和探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单元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动物,愿意与动物打交道。
但在科学知识方面,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探究动物。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和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3.设计好课堂活动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观察到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和解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动物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动物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保护自己。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板书设计
1. 重点详细阐述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中,我将以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作为重点详细阐述的内容。通过列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动物的基本概念。同时,我将展示不同类型动物的分类,如鸟类、鱼类、哺乳类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动物的分类体系。
9. 反馈评估工具:准备一些反馈评估工具,如学习问卷、答题卡等,以便在课堂结束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指导手册: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教学指导手册,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动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动物的奥秘。
6. 在线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在线资源,如教育平台的相关教学视频、动物科普网站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7. 安全提示:如果涉及实验操作,提前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纪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8. 教学工具:准备好教学所需的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和接触动物。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一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比较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学所需的PPT、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对即将学习的动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看到的动物,从而引出今天的主题——动物。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动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讲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该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然后,每个小组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动物。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说出动物的特点,另一组学生说出动物的生活习性,看哪一组说得更快更准确。
小学科学一年级《动物》教材解读
学时课课型结构
创设情景,聚焦问题 观察探索,获取感知 交流研讨,提升认识
拓展观察,质疑深化
2
你知道怎么观察吗?
科学家这样做——观察
你知道怎么分类吗?
科学家这样做——分类
1.观察——发现什么?
2.分类——怎么分类?
观察活动:科学的春天在哪里春天的花来自春天的树春天的草
春天的动物
春天……
动物
1
14
1.我们知道的动物
探索:分组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1.观察一种动物。
观察载体:活体、标本、图片 书本动物的选择隐含着“类别”的 概念,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 2.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外形特征 运动方式 生活需求等 观察时可将动物特征与其功能相联 系,但要求放低。 3.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 (活动手册)下一页
1.寻找动物的准备(有序、有效)
动物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 见下页
2.带上工具:棉签、放大镜、笔、记录夹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
21
2.校园里的动物
课前引诱动物,便于观察
动物哪里找?
●蜻蜓和蜻蛉——水塘
小技巧:
轻摇树枝 翻石块 翻落叶堆
22
●潮虫、蜈蚣、千足虫、蜗牛、隐翅虫、弹尾虫、拟蝎——落叶堆
我们知道的动物 校园里的动物 观察一种动物 给动物建个“家” 观察鱼 给动物分类 科学阅读
7
•
2 3
4
5 6
8
第二单元《动物》单元教材分析
1
2 3 4 5 6
我们知道的动物
校园里的动物 观察一种动物
给动物建个“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动物》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动物》2.1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
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y 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
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
“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
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
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
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
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
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
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现的动物)
让学生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 名称→特征→生存环境
1.我们知道的动物
探索:分组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
1.观察一种动物。(观察载体:活体、标本、图片)
书本动物的选择隐含着“类别”的概念,教师可选择有 代表性的。
2.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外形特征、运动方式
研讨:玩具熊是动物吗? 1.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形成班级记录表。
(维度:结构特征相似性、都有需求) (思维上对动物概念的理解)
2.你认为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是?(证据意识) 指向“动物是生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核心 概念。
2.校园里的动物
视角缩小 动物界→身边的世界(校园) 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单元编写思路
围绕着“动物是生物,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个主要概念; 以观察、记录、分类为重点,与概念协调发展; 从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理解动物的生存需要;设计一些有
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融合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体会珍爱
生命的重要性。
《动物》单元各课的内容和概念指向
1.我们知道的动物:辨认动物、知道什么?有生命吗? 2.校园里的动物:寻访和认识动物,动物与环境,动物多样性。 3.观察一种动物:身体独特结构、应激、食物需求。 4.给动物建个“家”:动物与环境,栖息地,与水、阳光…… 5.观察鱼:结构特征、适应环境。 6.给动物分类:多样性,分类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 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 论的意识。 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 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与改进的意识。
、生活需求等) 观察时,可将动物特征与其功能相联系,但要求放低。
3.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活动手册)
1.我们知道的动物
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 1.活动手册画动物方法的介绍。 2.教师先范画,指导画的步骤。 3.视频介绍。 4.学生画 拓展活动,课外进行, 不占上课时间。
1.我们知道的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定位
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性。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 ●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的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单元解读
教材内容
1 我们知道的动物 2 校园里的动物 3 观察一种动物 4 给动物建个“家” 5 观察鱼 6 给动物分类
科学阅读
教材内容
大单元结构; 指向生物特征的认识;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生命科学领域
来 源 第7个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
科学阅读给6课正文补充、拓展; 同种类的生物。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 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 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了解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很重要。
探索: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 1.寻找动物的准备(有序、有效)
动物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
2.带上工具
作用、什么时候用
3.实地考察 (前期经验)
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
2.校园里的动物
葡萄柚陷阱
蝴蝶喂食台
落坑陷阱 课前引诱动物,便于观察
2.校园里的动物
动物哪里找?
●蜻蜓和蜻蛉——水塘
●潮虫、蜈蚣、千足虫、蜗牛、隐翅虫、弹尾虫、拟蝎——落叶堆
活动手册与教科书相配合。
第9个主要概念:动物能适应环境,
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
来维持生存。
学习目标定位
探究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目标(1-2年级)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收集证据 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反思评价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 趣的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实地考察 室外教学
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2.校园里的动物
聚焦:校园中生活着哪些动物? 1.猜谜语。(身边的动物) 2.说一说已知的校园动物。(名称、生活环境) 3.认一认校园动物。(常见的、不常见的,按地区差
异选择当地典型的校园动物)
指向“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的概念,初步体 会动物的多样性。
2.校园里的动物
围绕动物是生物的主线:总体→具体,结构→功能,个体→类别
《动物》单元配套的“活动手册”
人手一册 每课配套 每课记录 不是作业本
1.我们知道的动物
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寻找着力点 观察激兴趣 体会多样性
1.我们知道的动物
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 1.直接说已知的动物。 2.通过观看动物视频,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态度目标定位
探究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表现 出探究兴趣。
实事求是: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 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追求创新: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合作分享: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 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飞蛾毛虫、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乔木和灌木பைடு நூலகம்
●蝴蝶、蜜蜂、食蚜虻——鲜花盛开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