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宁波大学德语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德语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德语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宁波大学德语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能在外事、经贸、金融、德资企业、文化、教育、科研、港务、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同时兼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思想品德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德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熟练的德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德语语言学、文学基础知识;对德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具备外事、外贸、工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第二外国语(英语)较高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德语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德语应用能力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就业、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德语语言文学模块:中级德语4、高级德语1、德语文学作品选读2、德译汉商务德语模块:中级德语4、高级德语1、商务德语2、德译汉德英双语模块:中级德语4、高级德语1、中级英语2、德译汉2.主要课程学科大类、专业教育平台:基础德语、中级德语、高级德语、德语阅读、德语视听、德语口语、德语写作。

德语语言文学模块:德语语言学导论、德语文学作品选读、德译汉、汉译德。

商务德语模块:商务德语、科技德语、德译汉、德语文学作品选读、汉译德。

德英双语模块:中级英语、英语听说、德译汉、德语文学作品选读、德语文学史。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本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学分要求如下:通识教育课程34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非外语类)15学分、专业技能课程59学分、专业知识课程30学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12学分、专业实践性课程14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2.学分分配汇总表3. 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七、德语专业课程设置总表七、德语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七、德语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二)七、德语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三)2.在全校开出的课程中任意选修8学分。

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性说明书.pdf

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性说明书.pdf

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性说明书一、培养目标对德语语言具有扎实的基础,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对德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政治、经济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和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外事、翻译、研究、教学等工作。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群)主干学科:德语语言文学主要课程(群):基础语言教学: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说写、德语视听、德语写作专业知识教学:翻译理论与技巧、旅游/经贸/外事口译、德语阅读、德语国家专题研究、科技德语文体、经济德语、德语文学导论与作品选读、德国文学流派、语言学导论及选题、跨文化交际导论、德国历史、中德交往研究等。

三、业务范围及专业特色业务范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熟练培训。

掌握一定的科技、贸易知识和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等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与较强的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依托我校较强的理、工科背景,为学生开设科技德语课程,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汽车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德语词汇,并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科技德语的主要特点,掌握科技德语的阅读、写作和翻译技巧。

四、毕业合格标准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应达到194.5学分(包括《形势与政策》2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6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2.5学分。

五、授予学位本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附表表1:教学计划进程表2:实践周教学计划进程表3:专业教育选修课。

德语学习教学计划

德语学习教学计划

德语学习教学计划引言:德语作为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语水平,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一套德语学习教学计划。

该计划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交际为导向,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展开,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主题1. 学校生活通过学校生活的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德语国家的学校制度、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模拟的学校环境,让学生扮演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进行问题解答、问题反应和日常对话的练习。

2. 旅游和交通通过旅游和交通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德国的旅游景点和交通工具,培养他们的旅游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旅游,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德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3. 饮食文化通过饮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德国的饮食文化、传统食品和饮料,并培养他们的餐桌礼仪。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食物和饮料的品尝活动,引导学生用德语进行食物评价和饮食讨论。

4. 媒体和科技通过媒体和科技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德国的媒体、科技发展和网络文化,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科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媒体创作和网络研究活动,鼓励学生用德语写短文或制作视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活动安排1. 小组合作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对话表演、情景模拟和问题解决等,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德语并解决问题。

2.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有趣、互动性强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方式。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实地参观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德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们将安排一些实地参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德国文化中心、博物馆或餐馆等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德国的风土人情,并提供机会使用德语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德语教学工作计划

德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德语基本语法、词汇和发音,提高学生的德语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德国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德语: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

2. 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写作:教授学生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 听力: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听力技巧。

5. 口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德国文化:介绍德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任务型教学: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德语。

3. 情景模拟: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2. 第二阶段(5-8周):阅读理解、写作、听力训练。

3. 第三阶段(9-12周):口语表达、德国文化学习。

4. 第四阶段(13-16周):综合复习,模拟考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3.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的德语水平,了解教学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德语教材,如《新编大学德语》等。

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如德语学习网站、在线课程等。

德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德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1
本科培养方案
三、主干课程
基础德语、德语语法、德语听力、德语泛读、德语写作、德汉汉德翻译理论 与实践、高级德语、德语口译、德国文学史、商务德语等。
四、学制及学位授予
本科标准学制为 4 年。根据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可提前 1 年或延长 2 年毕 业。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文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
4 130 130
2222
计算机文化基础 010099 Computer Culture Base 2 42 28 14 3
程序设计基础(VFP)
010304 Programming
3 68 51 17
4
Foundamentals (VFP)
小计
39 686 655 31 16 17 7 7 1 1 1 1
论 验 14 17 17 17 17 17 17 8
24 520 520
8888
110363 德语语法
2 34 34
2
German Grammar
110393- 德语口语 I-III 110395 Oral German I-III
必学

科 基 础
110365110368
德语听力 I-IV German Listening I-IV
本专业须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总学分 164 学分,其中必修课 107 学分,选修课 35 学分(以上课程内含 4 学分课程内实验环节),独立实践教学环 节 22 学分,方准毕业。
六、课程体系框架及学分分配
必修课
选修课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
性质 学分 及比例
通 识 课
学科 基础 课
专 业 课
课程 内实 验教 学

德语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方案如何制定

德语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方案如何制定

德语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方案如何制定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像德语这样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语言,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于选择德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掌握这门语言,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制定学习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是为了通过德语专业考试,还是为了将来能够从事与德语相关的工作,比如翻译、外贸、教育等?或者只是出于对德语文化的热爱,想要深入了解?不同的学习目标会影响到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如果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就要重点掌握语法、词汇、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模拟考试。

如果是为了从事相关工作,除了语言知识,还需要注重口语表达、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领域的德语词汇等。

而如果是出于兴趣,那么可以更加注重对德语文化、文学、电影、音乐等方面的学习和体验。

二、了解德语语言特点德语是一种语法结构严谨、词汇丰富的语言。

它有着复杂的名词词性、动词变位、语序和时态等语法规则。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德语的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之分,而且名词的复数形式也有多种变化规则。

动词的变位更是繁多,根据人称、时态和语态的不同而变化。

语序方面,德语句子的语序相对灵活,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德语。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1、词汇积累每天设定一定的词汇背诵量,建议初期可以是 20-30 个新单词,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增加。

可以通过使用单词卡片、手机 APP 等工具来辅助记忆。

不仅要记住单词的拼写和意思,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搭配。

2、语法学习系统学习德语语法,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掌握。

做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定期复习和总结语法知识点,建立自己的语法笔记。

德语教学课程设计

德语教学课程设计

德语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德语基础语法、词汇和日常会话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听懂并使用基本的德语语法结构,掌握约100个德语单词和短语,并能够在日常交流中运用简单的德语进行自我介绍、询问时间和地点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德语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应能够听懂并模仿德语发音,正确书写德语字母和单词,阅读并理解简单的德语文章,以及用德语进行简单的写作和口语交流。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德语和德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应通过学习,了解德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德语基础语法、词汇和日常会话。

在语法方面,将教授名词、冠词、动词、形容词等基本语法知识。

在词汇方面,将教授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单词和短语,如数字、颜色、家庭成员、职业等。

在会话方面,将教授简单的日常交流用语,如自我介绍、询问时间、地点等。

教学大纲将按照德语教学的常规顺序进行编排,从基础语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每节课都会有一定的词汇和会话练习。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讲授法方面,教师将系统的讲解德语语法和词汇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讨论法方面,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案例分析法方面,教师将提供一些真实的德语交流场景,让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法方面,教师将学生进行一些德语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德语A1入门教程》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

德语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第二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非德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在掌握其自身主修专业的同时,学习掌握德语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既掌握自身主修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掌握德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较扎实的德语基础与较强的德语交际能力;
2、掌握德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并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
3、了解主要德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4、掌握基本的外经外贸知识,具有一定的涉外公关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3-8年)
学位:文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五、主干学科
德语语言文学
六、主要课程
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会话、德语阅读、德汉翻译、德文写作等。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学期实习1:第4学期,为期2周。

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各项活动。

2.学期实习2:第6学期,为期2周。

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各项活动。

3.毕业翻译综合实践:第八学期共16周,要求学生将一篇有关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汉语文章翻译成德语,文章由指导教师指定,4000-5000汉字。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翻译,力求译文准确、流畅,符合德语表达规范。

八、课程设置
结构如图一,具体课程及要求见表(一)、(二)、(三)。

德语专业本科培养计划.docx

德语专业本科培养计划.docx

德语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German一、培养目标Ⅰ . Educational Objectives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德语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Aiming a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high quality education, the program produces versatile studentswith the knowledge of German language who are well prepared to do practical work.二、基本规格要求Ⅱ . Skills Profile学生应具有坚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德国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具备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With a sound grounding of German language in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nd culture of Germany, students can embark on careers in commerce, education and various foreign affairs sectors as translators, teachers,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三、培养特色Ⅲ . Program Features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Internationalized, compound, and practical四、主干学科Ⅳ . Major Disciplines德语German五、学制与学位Ⅴ .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Duration: 4 years授予学位:文学学士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Arts六、学时与学分Ⅵ . Hours/Credits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198.5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sified internship practical training): 209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5Mi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 51.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Hours/Credits of Course System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必修808/50.530.15选修96/6 3.58学科基础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必修1440/9053.73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160/10 5.97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必修48/3 1.79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128/8 4.78合计2680/167.5100Course Classified Course Nature Hrs/Crs Percentage (%)Basic Courses in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d808/50.530.15 Elective96/6 3.58Basic Courses Basic Courses in General Discipline Required1440/9053.73 in Discipline Basic Courses in ( Specialty)Discipline Required160/10 5.97 Courses in Common Core Courses Required48/3 1.79 Specialty Specialty-Oriented Courses Elective128/8 4.78Total2680/167.5100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Weeks/Credits of Intensified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实践教学环节名称课程性质周数/学分占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军事训练必修2/2 6.45公益劳动必修1/1 3.23专业实习必修3/39.68科研训练必修2/2 3.23初级翻译训练必修3/3 6.45高级翻译训练(一)必修4/412.9高级翻译训练(二)必修2/2 6.45毕业设计(论文)必修16/1651.61合计31/31100Internship &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Nature Weeks/Credits Percentage (%) Military Training Required2/2 6.45 Laboring for Public Benefit Required1/1 3.23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Required3/39.68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Required2/2 3.23 Prim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Required3/3 6.45 Advanced Translation Practice (Ⅰ )Required4/412.9Advanced Translation Practice (Ⅱ )Required2/2 6.45 Undergraduate Thesis Required16/1651.61Total31/31100 3.课外学分Extracurricular Credits序号课外活动名称1社会实践活动2外语及计算机考试3竞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提交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答辩者个人被校团委或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者,集体被校团委或团省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队者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学校要求者托福考试达 90分以上者雅思考试达 6.5分以上者GRE 考试达 1350 分以上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以上证书者获程序员证书者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程序员证书者获系统分析员证书者获一等奖者校级获二等奖者获三等奖者获一等奖者省级获二等奖者获三等奖者课外学分1223332234321432获一等奖者6全国获二等奖者4获三等奖者3 4论文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每篇论文2~3 5科研视参与科研项目时间与科研能力每项1~3 6实验视创新情况每项1~3注:参加校体育运动会获第一名、第二名者与校级一等奖等同,获第三名至第五名者与校级二等奖等同,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校级三等奖等同。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of German Major院教学指导委员主任(院长)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核人(专业责任教授负责人)执笔人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合理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良好的修养与道德水准;2、具备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3、能在科技、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4、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5、有意愿创新实践,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cational Objectives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epare students as competent, application-oriented majors who are accommod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balanced in their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cal fitness; comprehensively competent in overall quality, equipped with proficient German language performance and a 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tha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alents also have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capabilities. In about 5 years, they are expected to reach the following goals:1. Having good manner and excellent moralities;2. equipped with sound knowledge of the German language and broad understanding of other disciplines;3. qualified for positions in such fields as science, technology, trading, educ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urism, etc.4. An ability to develop ones’ ow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rough lifelong learning;5. Recognition of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an ability to serve for the society. 二、毕业要求1、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2、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德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3、社会视野:熟悉我国国情和德语国家的社会文化;4、知识获取能力:具有对专业文献资料检索、综合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5、实践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熟练地运用德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6、团队合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

德语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人文思想情怀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高级德语专门人才。

掌握德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巧训练,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力,毕业后能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或在教育科研、新闻传媒、外事部门、德资企业、旅游会展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

二、专业毕业要求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包括通识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与方向课等),完成各项实习实践任务,用德语(特殊情况下可用中文)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0个单词的学术论文,掌握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在各个社会岗位上胜任一般工作,或者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具体来说,学生毕业时需达到以下能力要求:1.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I”、“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课”、“军事理论”、“职业生涯与发展”、“哲学概论”以及“知识经济与创新”等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1.1 道德品质1.1.1基本道德品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老爱幼;具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2 身心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1.1.3责任意识积极充当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清楚自身的公民责任与义务。

1.1.4 社会事物责任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责任。

1.2职业素养1.2.1 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善于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积极进取,主动承担工作,勇于承担责任。

1.2.2 创造性思维具有综合和通用化能力;能运用创新性思维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1.2.3 时间和资源管理科学安排个人的时间,讨论任务安排的主次;运用卓有成效的方法进行个人掌握的资源管理。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德语专业以语言学习为核心开展交叉贯通多元化培养,将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

教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及专业基础理论,逐步提升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以此实现综合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二:复合型人才培养。

强调对德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与积累,注重拓展专业知识。

同时通过第二专业辅修课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平台。

其三:国际化及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

近年来德语系不断开拓国际交流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与德国多家高校合作,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德进行长期、短期交换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四: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知识结构的构建,注重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专业教育更富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也是德语专业近年来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又一举措。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及聘请行业专家授课、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文化、商贸、科技交流等需要,具备扎实的德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相关领域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外企业、对外事务、信息处理等单位(部门)从事与德语相关的教育、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德语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1.通过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初级听力、德语中高级会话、德语中高级听力等一系列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德语基础知识,逐步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通过德语国家概况、德国历史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学理论知识,了解德国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一般知识;3.通过德语泛读、高级德语、毕业论文写作等课程锻炼学生的理解思辨能力;4.通过高级德语、文学作品选读、毕业论文写作、德汉翻译、汉德翻译等面向高年级的专业课,让学生获得阅读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创新能力及逻辑思辨能力;5.通过德语国家概况、德国历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6.高级德语、高级德语泛读、德语在线选读、德国文学史等课程旨在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训练其文学赏析能力;7.通过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传授包括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信息获取渠道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及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8.通过德语写作、德汉翻译、汉德翻译等课程训练,让学生掌握包括翻译、研究等领域基础层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终生学习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团队中发挥协调能力;9.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管理及训练,提供更多口语课外实践、写作实践及演讲实践机会,强化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10.通过德语系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及国际交流、毕业实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独立国际活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德语教学计划

德语教学计划

德语教学计划德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应用。

想要学好德语,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份德语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高效地学习德语。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使其能够用德语进行日常对话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翻译一些简单的德语文章和文本。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德语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4. 学习德语语法和词汇,掌握德语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日常用语和常见句型:学习和模仿一些常用的德语口语表达,如问候、自我介绍、购物、订餐等。

2. 基础词汇和语法:学习一些基础的德语词汇和语法,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变化规则以及句子结构等。

3.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观看视频和参与对话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训练: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德语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并提供相关习题进行测试。

6.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些简单的德语写作,如写邮件、写日记、写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升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教材、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场景的模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步骤1. 预习与导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教材内容,并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导入课堂。

2. 课堂授课:教师进行德语知识的讲解、示范和演练,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积极参与互动。

3. 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互相练习等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班主任德语工作培训计划

班主任德语工作培训计划

班主任德语工作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在当今社会,德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德语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德语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工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其德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既可以满足学生对德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德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班主任德语工作培训计划,旨在提高班主任的德语教学水平,让其更好地担负起德语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对德语学习的需求。

二、培训目标1. 提高班主任的德语语言水平,让其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2. 增强班主任的德语教学理论知识,提高其教学方法和手段;3. 增强班主任的德语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提高班主任对德语教学目标的认识,让其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5. 增强班主任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能力,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素质。

三、培训内容1. 德语语言培训(1)提高班主任的听力水平,让其能够听懂标准的德语口音;(2)提高班主任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其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德语;(3)提高班主任的阅读能力,让其能够准确理解德语文本;(4)提高班主任的写作能力,让其能够用德语进行书面表达。

2. 德语教学理论培训(1)德语教学方法与手段;(2)德语教学理论知识;(3)德语教学策略与技巧。

3. 德语教学实践培训(1)教学设计与备课技巧;(2)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3)教学评价与反思。

4. 德语教学目标培训(1)德语教学目标的设定;(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3)如何达到教学目标。

5. 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培训(1)教学管理技巧;(2)班级管理技巧;(3)学生管理与教学效果评估。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1)集中学习:以讲座、讨论等方式,集中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2)在线学习:以网络课程、视频学习等方式,让班主任自主学习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1)教学观摩:班主任观摩其他教师的德语教学过程,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2)课堂实践:班主任在实际课堂中进行德语教学,通过实践来锻炼教学能力。

学校德语工作校本培训计划

学校德语工作校本培训计划

学校德语工作校本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德国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学习德语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学校的德语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学校德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学校德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制定了本校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提高教师的德语水平,使其能够胜任高质量的德语教学;2.加强德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3.提升德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语学习环境;4.构建和谐的德语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培训内容1.德语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2.德语教学方法、手段、手段的研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技巧等;3.德语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包括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4.德语课堂教学实践,包括实际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5.德语教师团队建设,包括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等。

四、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通过集中举办各类德语教学研讨会、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德语教师传授德语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德语教学水平;2.实践培训:组织德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德语教学效果;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研讨,使德语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家或工作地进行学习。

五、培训安排1.第一阶段:德语语言知识的系统学习时间:2022年9月-12月内容:德语语法、词汇、语音的系统学习2.第二阶段:德语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时间:2023年1月-4月内容:德语教学方法、手段、手段的研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技巧等3.第三阶段:德语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时间:2023年5月-8月内容:德语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包括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4.第四阶段:德语课堂教学实践时间:2023年9月-12月内容:德语课堂教学实践,包括实际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5.第五阶段:德语教师团队建设时间:2024年1月-4月内容:德语教师团队建设,包括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等六、培训效果评估1.课堂观摩:邀请校内外德语教育专家对德语教师开展的课堂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2.学校德语教学成果展示:组织学校德语教师和学生进行德语教学成果展示,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到培训的成果;3.教师自主测评: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德语教师自主进行教学效果测评和个人成长计划制定,以检验培训效果。

培养方案含方向

培养方案含方向

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文学专业代码050203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造就熟练掌握德语及英语两种语言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复合专业知识,从事跨文化的教学、研究、外事、翻译、经贸等工作的国际型高级外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掌握德语,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对德意志和欧洲文化(历史、文学、语言、思想等)有概括性的了解。

德语语言知识方面:词汇量应达8000词左右,其中3500词应复用式掌握;具备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和篇章语言学知识;具有基本的文体修辞知识;德语语言技能方面:(1)阅读能力:能读懂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等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50-60词/分钟,理解正确,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及重要细节;(2)口头表达能力:能就各种题材进行交谈,发表看法及进行辩论。

语言正确、得体,语调自然。

能就某一专题做德语报告,表达流畅,语言准确;(3)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多种体裁的德语写作,做到内容切题,语言正确连贯,基本符合德语的文体要求;能写出符合德语规范的学术小论文。

2.熟练掌握应用德语写作、德汉口笔译、外贸函电、应用英语口笔译以及其它基础工作技能;3.通过高年级阶段的方向性课程模块(文学、语言学、翻译三大模块选二)学习,初步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理论,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事专业工作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参与和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领域或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4.建立文化差异的交际理念,具有跨文化的认知能力、体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解决能力。

三、支撑学科本专业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

四、核心课程德语语言学导论;德语文学导论;德汉翻译入门;中德跨文化交际。

五、特色课程《德汉翻译入门》,《德汉笔译》:由德国著名翻译学家顾彬教授主讲,结合数十年翻译实践,梳理概况翻译理论、方法与技巧。

德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专业)

德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专业)
三、学制与学分
四年九学期制,共 232.5 学分,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 3-7 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德语专 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德语语言文学 学位课程:96 学分 公共学位课程(9 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学分) 专业基础类学位课程(56 学分):基础德语 1,2(20.5 学分)、中级德语 1,2(20.5 学分)、 高级德语 1,2(11.5 学分)、德语国家国情研讨(3.5 学分) 专业类学位课程(31 学分):德语语言学(3 学分)、德国文化史(2.5 学分)、德语笔译(5 学分)、德语跨文化交际(5 学分)、中德社会与文化比较研讨(6 学分)、经济德语(2.5 学分)、商务德语口译 1,2(7 学分)
掌握德语国家的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问题、文化传统、 罗晨
风俗习惯等,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巩固加深基础阶段德语的各项知识和技能 学习掌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题型和应试技巧
吴亚男
巩固加深专业阶段德语的各项知识和技能 学习掌握德语专业八级考试题型和应试技巧
刘铭渝和表达
李菲菲
能力要求
模块设置
实现途径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德语跨文化管理;企业管理学;外贸商务函电 翻译实战能力
认知实习;第二课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各 纠正学生被动学习习惯,
类社团 ;学科竞赛;德语专业导论;科技文献检 通过翻转课堂,课程论文
索;信息技术(科研工具软件)
课堂报告等形式,培养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德语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德语专业以语言学习为核心开展交叉贯通多元化培养,将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

教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及专业基础理论,逐步提升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以此实现综合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二:复合型人才培养。

强调对德国社会文化的理解与积累,注重拓展专业知识。

同时通过第二专业辅修课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平台。

其三:国际化及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

近年来德语系不断开拓国际交流以适应全球化进程,与德国多家高校合作,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德进行长期、短期交换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四: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知识结构的构建,注重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专业教育更富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也是德语专业近年来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又一举措。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及聘请行业专家授课、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文化、商贸、科技交流等需要,具备扎实的德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相关领域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外企业、对外事务、信息处理等单位(部门)从事与德语相关的教育、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德语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1.通过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初级听力、德语中高级会话、德语中高级听
力等一系列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德语基础知识,逐步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德语国家概况、德国历史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学理论知识,
了解德国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一般知识;
3.通过德语泛读、高级德语、毕业论文写作等课程锻炼学生的理解思辨能力;
4.通过高级德语、文学作品选读、毕业论文写作、德汉翻译、汉德翻译等面向
高年级的专业课,让学生获得阅读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创新能力及逻辑思辨能力;
5.通过德语国家概况、德国历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
力;
6.高级德语、高级德语泛读、德语在线选读、德国文学史等课程旨在让学生获
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训练其文学赏析能力;
7.通过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传授包括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信息获取渠道及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及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
8.通过德语写作、德汉翻译、汉德翻译等课程训练,让学生掌握包括翻译、研
究等领域基础层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终生学习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团队中发挥协调能力;
9.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管理及训练,提供更多口语课外实践、写作实践
及演讲实践机会,强化课外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10.通过德语系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及国际交流、毕业实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独
立国际活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四、学位及学分要求
1.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76.5学分,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学时学分基本要求如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5学分,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6.5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103学分,专业学科前沿讲座平台1学分,实践平台21学分。

2. 学生修满学分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获得毕业证书。

获准毕业并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德语专业本科学位考试,且符合国家学位授予条例者,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5学分)
(1)通识必修课程(37.5学分)
注:表中政治理论课中打*号的学时为课程实践。

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学时为上机学时。

计算机能力要求:德语专业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已选如上课程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2)通识选修课(全校共享):说明修读学分和限选要求。

公共选修课7.5学分。

(在美学、心理各修满1~2学分,在自然科学课程组选修3~6学分)。

建议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在低年级选修文科数学,高年级选修文献检索,以增强跨专业、获取信息和相关的研究能力。

教务处提供框架模版,各专业适当调整(通识选修课一览表由教务处负责收集汇总)
2. 2. 专业基础课程(6.5学分)
(1)专业基础必修课(6.5 学分)
3.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103学分)
(1)专业必修课(80学分)
(2)专业选修课(23/29学分)
注: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经济与科技类,这样可以让学生除了语言外也拥有适量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1)实践教学平台(19.5学分)
(2)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1.5学分)
*校内竞赛活动包括: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词汇竞赛等。

校外竞赛活动包括演讲、辩论、翻译等竞赛活动。

*经教务处认定的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短期国外修学活动、国际交流活动、调研、志愿者服务等。

(3)专业学科前沿讲座(1学分)
每学期德语系安排多名博士学位教师定期进行专业讲座,方向为:
1.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当代德国文学
3.当代瑞士和奥地利文学
4.当代德国社会与文化等
附:选修课程修读指导
六、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德语专业毕业要求与必修课程的对应关系矩阵
H-高度相关;M-中等相关;L-弱相关,不相关则不必填写。

注: 课程右上角标注*的是专业核心课程
执笔人:倪晓慧审核人:王涌批准人:赵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