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

合集下载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的地位 。
“ 例子 说” 是叶 老对语文教材 的科学 定位 , 也是他 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科学的教材观念就 要求实施 与
叶圣 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在语文 之相适 应的教学方式 、 方法 , 采取相应 的措施 , 才 这样 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 , 出了 系统 的教学理论。 能真正落实教学内容 , 提 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 能力。 他对 语文教材 、 课文有着精辟 的阐述 , 中国语 文教学 叶老认为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 给 “ 留下了丰富 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 叶老17 年3 9 8 月在 需要读 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 ;其意是说你如果 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的《 力研究语文教学 , 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 同 大 尽快改进 语文教学》讲话中指出 :语文教材 无非是例 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 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 “ 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 一反三 , 练成阅读和作 点 , 从语文教本人手 , 目的却在 阅读种种 的书 。这就表 ”
大 , 是从来国文科 教学的大 毛病 。文章是读不完 的, 与其漫然地瞎读 , 究不如 定了
目标来读 。”
三、 例子” “ 的辐射 : 广泛阅读、 迁移提高
我们 知道 , 语文课本很重要 , 语文教学更要讲求实
有 了好 的教材 , 提供 了“ 例子” 样品”教 学时如果 效。我们 要提 高学 生的语文水平 , “ , 增强 语文能力 , 语文
美、 具有语文教育功能 、 典范 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语文 容好 , 表达形式佳 , 堪称 “ 子” 样品 ”能够 为阅读教 例 “ ,
教材就是 由一篇篇 范文—— “ 子” 例 组成 。这些文质兼 学提供诸多方面 的原料 。一方面 ,例子 ” “ 是具体 、 典型

叶圣陶教育思想总结

叶圣陶教育思想总结

叶圣陶教育思想总结叶圣陶是中国近代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对教育思想的贡献深远影响广泛。

叶圣陶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叶圣陶教育思想主要内容:1. 以人为本: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为基本目标,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叶圣陶主张以实用教育为主导,强调教育的功能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追求教育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

3. 教育方法的改革:叶圣陶主张改革旧有的教育方法,提倡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个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推崇学生中心的教育模式。

4.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叶圣陶认为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强调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品格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家庭教育要让子女明辨是非、遵守纪律、有富有正义感”的理念。

5. 教育评价改革:叶圣陶主张改革传统教育中以考试成绩为主导的评价制度,倡导全面评价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和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能力。

特点总结:1. 关注个体发展:叶圣陶教育思想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提倡个别教育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2. 强调实践能力:叶圣陶主张教育应该具有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追求教育与社会实际的结合。

3. 注重道德教育:叶圣陶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和公正等品德。

4. 推崇家庭教育:叶圣陶教育思想将家庭教育视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强调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品格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5. 教育与评价改革:叶圣陶提倡教育方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主张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模式,倡导全面评价学生的多样化能力和潜能。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叶圣陶原名叫叶绍钧,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那么叶圣陶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叶圣陶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叶圣陶教育思想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

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

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

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还有条叫多练多读。

叶圣陶酷爱读书,他坚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

从小父亲就将他送入私塾,他就此饱读诗书:六岁就能识别三千字,《三字经》、《千字文》都能了然于心。

积累多了,自然得练习。

叶圣陶认为读书和写作是人的自然行为,既然如此就应该把它们养成习惯。

叶圣陶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坚持的是自由原则。

妻子叶至善对儿子管教十分严格,恰逢儿子处于叛逆期很多事不听从管教。

叶圣陶就说,只要儿子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想怎么发展就顺着即可。

可见叶圣陶不像他父亲那样,用家庭暴力处理儿子的学习问题。

叶圣陶教育思想除了提倡孩子在学习上要注重生活积累,多练多读;作为老师还要注意释放耐心和信心、坚守自由与引导并施的原则。

在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上,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可谓功不可没。

叶圣陶的故事叶圣陶之所以能在教育界和文学界名声斐然,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

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但是江南水乡地区一项来对教育很重视。

因此,叶圣陶的父亲本着“再穷也要读书”的思想,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一大堆规矩。

在如此耳濡目染下,关于叶圣陶的故事就开始发酵了。

叶圣陶从出生起就属于天资过人那一群。

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给他找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

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认识至少三千字。

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督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

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规矩,顿顿都能按时吃上饭。

父亲大喜过望又给儿子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颇高,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教为不教_首先须教_谈叶圣陶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_之教育思想

教为不教_首先须教_谈叶圣陶_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_之教育思想

2006年第4期语文学刊教为不教,首先须教——谈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教育思想○王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是对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教育主张的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教学观如出一辙。

它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

这一表述辩证而缜密地指出“教”与“不教”的关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

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

教师首先要“教”,且要“教”好。

最终才能达到“不教”的目标。

一、“教为不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语文课程有其自身特点,可以“不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体。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其内容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如,语文教材具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要求学生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提高学科素养为主旨,其中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情感的提升居主导地位。

第二个特点是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增强语文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所以,“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

”当然,语文教学是有理论支撑的,它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也可能涉及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的知识和思想观点;但是,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旨,而须着力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

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独树一帜,深入浅出,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三个方面来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

他认为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他强调"理解至上",主张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他强调"尊重学生",主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倾听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发展自己的潜能。

叶圣陶在教育方法上提出了"情感教育法"。

他认为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情感认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他主张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识别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强调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他认为只有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理解,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真正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叶圣陶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理性要求"和"情感要求"。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主张学生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他认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是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学生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情感体验。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伟大教育家,被誉为“华夏第一教育家”。

他是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启发式教学”、“自然发展教学法”等深受推崇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从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出发,展开浅谈。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他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启发式教学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启发式教学”这一教育理念,旨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学习能力。

他强调,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要启发学生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启发”的方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自然发展教学法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自然发展教学法”,旨在追求学生各种能力的自然、平衡、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教师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又能弥补与自身弱项有关的短板。

另外,他还强调教育导向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轴,以培养良好的人格为目标,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从“做学问”到“学做人”。

四、全面育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要全面育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自信地表达、自信地创造。

总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以自然发展教学法为手段、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他主张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叶圣陶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在语文教育中,他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升华。

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认为,教师是语文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育专业能力,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和思考。

他主张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叶圣陶还重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了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他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倡导文学的熏陶作用,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今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语文教育模式,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和进步。

【文章结束】。

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教育箴言1、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3、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4、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5、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6、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7、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8、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9、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10、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1、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2、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

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13、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

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14、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5、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16、教育工作不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抓,才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益,打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17、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1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19、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20、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21、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22、德行须从民主来修养。

2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4、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为当时的教育和今天的教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语文的基础作用
叶圣陶认为,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语文是人类
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重要来源。

因此,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每个学科的
基础。

只有保证了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才能产生出合格的文化人才。

二、强调语文的实践性质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实践性教育。

唯有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实际操作,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他主张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实
际生活中应用语文,把语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日常实用性的表述和表达能力。

三、重视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强调对于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想法和思考方式,只有通过引导和鼓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他主张要注重引
导学生在写作和表达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想象力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叶圣陶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和丰富学生的人
生阅历。

但他同时也主张要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规范和纪律,保证教育的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注重语文实践性、灵感的引导和创造性的发展、以
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之路,对于当今的语文
教育和教学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语文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本文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其对中国教育的重要影响及启示。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张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如诵读、背诵、写作、朗诵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阅读,他认为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主张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这一思想在当今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教师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培养。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他主张师生要共同走出课堂,走进文学的创作实践,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增强自己的创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关注语文教育的社会责任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关注社会责任,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他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珍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叶圣陶还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知、有情感、有责任心的公民。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主张的教育思想有:
1、人本德育论,以“做人”为根本目的,以“人生”为内容主题,以“人本”为教育原则,强调主体德性发展为本旨、人的道德实践为本体、整体生命培育为本位、教育者的身教为本源;
2、导学教学论,以引导自学为本质功能,以尝试自学、质疑讨论、练习应用等为基本方式,以愤悱启发、相机诱导、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等为教学原则;
3、现代教师论,以中国现代教师的思想自觉、道德自觉和专业自觉为主体精神,以中国现代教师作用观、教师修养(素质)论和师范教育论等为内容;
4、语文教育论,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观和语文教育观为核心,包括现代语文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学习论和社会教育论等。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1895-1982),字耆卿,号蟾亭,福建长汀人,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语文学者。

他被誉为“语文教育泰斗”,对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力”,即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下面来简要谈一下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首先是读力。

叶圣陶强调读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他认为,读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课外多读好书,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学生要通过阅读好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是写力。

叶圣陶认为写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

叶圣陶提倡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通过写作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他强调写作要真实、生动、有感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最后是鉴赏力。

叶圣陶认为,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他主张学生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认为,通过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叶圣陶提倡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力、写力、表达力和鉴赏力。

他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这四个力才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试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语文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著作中,对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为核心,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本文试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三个方面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一、叶圣陶的教育思想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叶圣陶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爱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兴奋而自愿地服务教育事业”,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主体而不是客体。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智慧和道德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2.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叶圣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他强调教师应该用爱心和尊重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他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种工具,更是学习一种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

他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启发。

3. 强调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强调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注重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叶圣陶提倡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语文教育中,叶圣陶主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和阅读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 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叶圣陶倡导以文育民,提倡“文学即教科书”的理念,他认为文学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最好的教材。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倡情感的陶冶和思维的启发。

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仅关乎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更关乎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下面将从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核心要点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浅谈。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他强调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思维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陶冶和熏陶,让学生在浸润中感受到人文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叶圣陶提倡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他主张将大量的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二、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认为语文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他主张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

他认为写作是一种创新的过程,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叶圣陶还提倡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地实践,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他主张将实地考察、实验和体验纳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活,拓宽眼界,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思维的启发和独立性的培养叶圣陶还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取舍利弊,形成独立、批判的人格。

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有独立人格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以上就是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点。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度契合的。

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教是为了不教

YESHENGTAO圣Array陶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

江苏省苏州市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并写出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明确的文字表述,首次公开出现于叶圣陶1962年4月1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

实际上,这句话高度概括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圣陶早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中。

1916年,叶圣陶在上海尚公小学任教时写的《我校之少年书报社》一文即初现了这一教育思想的萌芽。

他在该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儿童求学,爰来学校;学校应其求,乃授之以课程。

知勉强注入之徒劳也,知利用儿童求知心之事半功倍也,故教授方法采用自学辅导主义,课前令之豫备,课后复令温习,务以养成其自力研修之习惯。

”不久,叶圣陶应邀到甪直“五高”(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探索,更深刻洞察了中国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所必然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根本转变。

他在1919年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这篇教育改革宣言式的论著中指出,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绝不是把传统道德和前人知识强制传授给儿童,儿童“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人”。

以确认儿童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促进儿童的自主发展为根本,从研究儿童的学习天性、本能、特点、规律和我国社会变革发展要求出发,叶圣陶初步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使之获得真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对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东西,是一种力量,把人引向理想人格。

”这也正是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以下,本文将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目的、语文教育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浅谈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以育人为己任,全面发展为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发展。

他希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阅读、写作等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2.教育应该是愉悦的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是愉悦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他强调教育的存在应该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而不是强制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3.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叶圣陶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认为孩子的个性和思想是绝对值得尊重的。

他试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鼓励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二、语文教育目的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视的。

他将语文教育定义为“借助语言学习、语文阅读和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同时,他还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学习的起点。

叶圣陶强调必须通过阅读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鉴赏能力,帮助他们培养广泛的文化兴趣。

2.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他鼓励学生多写、多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思维的拓展。

3.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1. 引言1.1 叶圣陶及其教育思想简介叶圣陶(1896-1988),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怪杰”。

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智慧。

他强调语文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文字的学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和修身品质。

叶圣陶提倡学生要有自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

他反对教师的语文教育只是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而应当让学生有更多创造性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界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2. 正文2.1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念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感悟人生。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他认为,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叶圣陶还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善于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2.2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方法叶圣陶倡导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

他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主张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心灵交流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叶圣陶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语文教学中,叶圣陶提倡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用语言参与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从中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

他的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加上他同时作为新文化运动战士、著名文学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的极其丰富而又相互交融的社会实践和人生修养,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教育思想最主要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不追求教科书式的抽象、静态的理论体系构建,而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植根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与广大师生的教育与学习生活息息相通,不断地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及传入中国的外国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并以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对中国现代教育的真知灼见,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叶圣陶认为,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一)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面向全体国民和每个学生,着眼整体人生和终身受用,培养能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的现代中国人
(二)教育的过程和本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时教学相长,互相教育。

(三)教育的发展和重点: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充分发挥教育开创文化的功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实现教育自身的创新
(四)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确定的六大行为习惯: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2、孝敬父母;
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4、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5、认真写字;
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这是所有家长和老师都应特别关注的,其目的就在于帮助督促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增强生存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