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本文将作详细论述。
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以下就针对这三要素如何计算作详细介绍。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方法:一:生产法二:收入法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0.936*823差旅费+0.936*843差旅费+0.936*315差旅费+0.468*877董事会费+0.94*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率应在28%左右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劳动者报酬=803直接人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
增加值计算表

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计算表

项目 工业增加值 一、工业总产值(现价) 二、应交增值税 三、工业中间投入 1、直接材料费 (生产法) 2017年1-12月 数据来源 实际(万元) =一+二-三 =∑某产品产量*某产品平均现价 =销项税-进项税+出口退税+进项税转出 =1+2+3+4+5 生产成本贷方本期发生额 (含成品、半成品、在制品消耗的:原材料、 辅料、燃料、动力 ) 财务费用科目本期发生额 (利息支出-利息收入) (一)制造费用=A+B+C 3、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A: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 动保护费、取暖费、试验检验费 正算法=A+B 倒算法=(一)-C B:差旅费、保险费 C:工资、福利费、折旧费 (二)管理费用=D+E+F D:修理费、办公费、物料消耗、运输费、低值 4、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易耗品摊消、递延费用摊消、坏帐损失、研究 开发费用等 正算法=D+E E:差旅费、保险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诉 倒算法=(二-F) 讼费、绿化费、排污费、土地损失补偿费、职 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无形资产摊消 F: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保险费、待业 保险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其他各种费用 (三)销售费用=G+H+I 5、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 G:业务费(办公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 正算法=G+H 费、低值易耗品摊消、物料消耗、外部修理费 倒算法=(三-I) H: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 I:工资、福利费、折旧费
2、利息支出净额
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收入法)
1、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公式:工业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折旧 + 税金 + 利润
上述数据基本上能从利润表中找到。
2、范例:(价格指数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浙江省统计年鉴(2013)》,其中在工业行业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6年~2012年价格指数分别为101.3、106.5、112.9、86.6、109.9、106.9和92.6。
本项目工业增加值(2005年可比价)为25188.13万元÷(1.013×1.065×1.129×0.866×1.099×1.069×0.926)=21950.21万元。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价格指数上年=100
3、项目能耗控制目标
浙江省为:工业增加值能耗0.8吨标煤/万元;衢州市为:工业增加值能耗1.84吨标煤/万元以内。
表4-2 节能目标预测结果单位:tce/万元。
2015年工业增加值 计算模板

指标名称 一、年初存货 其中:产成品 二、期末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中:应收账款 存货 其中:产成品 固定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原价 累计折旧 其中:本年折旧 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合计 其中:应付账款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其中: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 法人资本 个人资本 港澳台资本 外商资本 三、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消耗 直接人工 其他直接费用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上交给政府部分 制造费用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经营租赁费 保险费 取暖费 运输费 劳动保护费 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 工具摊销 设计制图费 研发、试验检验费 水电费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机物料消耗 差旅费(0.064%属于增加值) 办公费 代 码 101 102 — 201 202 205 206 208 209 210 211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801 802 803 804 805 897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本年实际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中间投入 折旧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 劳务费 社保费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 董事会费(0.532%属于增加值) 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 咨询费 诉讼费 业务招待费 税金 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 技术转让费 职工教育经费 技术(研究)开发费 其中: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汽车费支出 排污费 绿化费 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其他管理费用 其中:支付给个人部分 上交给政府部分 六、财务费用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0.06%属于增加值) 七、损益及分配 营业收入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记)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其中:补贴收入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八、人工成本及增值税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九、其他资料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 其中:出口交货值 平均用工人数(人) 期末用工人数(人)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现行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一、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劳务性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具体列示如下:1、 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额)]2、 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90年固定价格) 3、 上年价格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工业总产值包括内容成品价值工业性作比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 产量×产品实际销售不 含 税平均单价 自制设备、自制成品价值、按成本价计工业总产值(不含税)对外工业品修理的价值按加工费收入计算工业总产值对本企业非生产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安装等对外来料加工价值外来产品的分包、分装等简单加工价值 外来零件、配件简单装配工作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与会计在产品成本换算相一致成品价值=∑[报告期某产品生产量*该产品报告期前一年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销项税额)]工业总产值计算中,有的企业产品品种较多,计算资料不完整,难以分产品计算成品价值,可参考以下公式,变通调整计算。
报告期现价总产值=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不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价值(例:自制设备、向非生产部门提供产品、提供工业性作业等)报告期可对外销售的产品价值=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期末、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差额*(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销售产品工厂成本)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报告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基期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100%(2)可比价格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上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基期现价工业总产值)—1]*100%二、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报告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工业产值计算综合表

工业产值计算综合表编写:日期:目录工业总产值及销售产值计算台帐 (3)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统计台帐 (4)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台帐 (5)水消费统计台帐 (7)综合能源消费量等指标计算台帐 (8)能源消费量台帐 (9)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及库存记录 (11)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产品生产、销售及库存记录 (12)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生产、销售及库存计算台帐 (13)工业总产值及销售产值计算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按月登记,每种产品填写一行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统计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1、产品为上报统计部门的产品,每一种产品填一张表2、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目录》规定的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填写3、期末库存量=年初库存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企业自用及其他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续上表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填表人:水消费统计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续上表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综合能源消费量等指标计算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能源合计-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合计能源消费量台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要求企业每月底根据各能源品种的消费量进行登记。
统计负责人:填表人: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及库存记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按日登记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产品生产、销售及库存记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按天按产品登记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生产、销售及库存计算台帐本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注:只要是委托外单位加工的产品都需要填,一种产品填一张,产品不区分型号,按大类填报。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空白)

甲 一、制造成本 1.直接材料消耗 2.直接人工 3.其他直接费用 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4.制造费用 (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 (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 (3)折旧费 (4)修理费 (5)经营租赁费 (6)保险费 (7)取暖费 (8)运输费 (9)劳动保护费 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 (10)工具摊销 (11)设计制图费 (12)研发、试验检验费 (13)水电费 其中:上缴的各项税费 (14)机物料消耗 (15)差旅费 (16)办公费 (17)劳务费 (18)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 等费用) (19)外部加工费 (20)社保费 (21)其他制造费用(是指没有包括在上述指标中的支 出项目) 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二、销售费用 1.运输费 2.装卸费 3.包装费 4.保险费 5.仓库保管费 6.委托代销手续费 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 8.业务费 9.经营租赁费 10.销售服务费用 1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1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 13.差旅费 14.办公费 15. 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 费用) 16.招待费 17.折旧费 18.修理费 19.物料消耗 20.低值易耗品摊销 21.社保费 22.其他销售费用(是指没有包括在上述指标中的支出项 目) 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三、管理费用 1.公司经费 其中:(1)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2)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 (3)折旧费 (4)差旅费 (5)办公费 (6)修理费 0.936√ √ √ √ 0.064√ 0 0 √ √ √ √ √ √ * √ 0.936√ √ √ √ √ 0 √ √ √ √ √ √ √ √ √ √ √ √ 0.064√ √ 0.936√ √ √ √ √ √ * √ 0.064√ √ √ √ * √ √ √ √ √ √ * √ √ 0 √ √ * √ 0 √ √
2009年年报工业增加值构成表doc

五、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今年,可以通过B103-1表直接计算出企业的“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根据两个计算公式,将B103-1表的指标重新归类,如下表工业增加值构成表再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增加值的最终公式:“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制造成本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的中间投入+正的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制造成本的折旧费+制造成本的劳动者报酬+制造成本的生产税净额+制造成本的营业盈余+营业费用的折旧费+营业费用的劳动者报酬+营业费用的生产税净额+营业费用的营业盈余+管理费用的折旧费+管理费用的劳动者报酬+管理费用的生产税净额+管理费用的营业盈余+财务费用的劳动者报酬+财务费用的生产税净额+财务费用的营业盈余+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利润+正的应交增值税-投资收益(其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注意事项: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在“收入法”工业增加值中是被减去的,所以它们为负数时能提高增加值,为正数并且较大时则对增加值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填报审核时要注意一下这两个指标的数据。
2.理论上,“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正的应交增值税=制造成本+三费合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正的应交增值税+营业利润由于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费合计+其他业务利润→工业总产值=制造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由于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制造成本+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制造成本。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计算一、电力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电力工业总产出。
分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电力产品不能储存,因此现价总产值、商品产值、销售产值三者一致。
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不含税)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采用由国家制定的若干年不变的价格计算的电力产品总价值量。
消除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价格变化的影响,以此计算的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可比性。
上网电量*0.079,热力总产值是供热量*4.3二、工业增加值1、工业增加值定义: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两种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
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安徽省分市工业增加值表

Hale Waihona Puke 【全省动态】安徽省分市工业增加值表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安徽省 合肥市 淮北市 亳州市 宿州市 蚌埠市 阜阳市 淮南市 滁州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巢湖市 芜湖市 宣城市 铜陵市 池州市 安庆市 黄山市 当月 完成 (亿元) 557.73 116.54 31.68 9.59 22.14 24.6 23.21 32.7 28.06 26.76 41.92 25.59 63.12 21.95 35.31 7.09 40.81 9.43 比上年 同月比 增(%) 19.1 21.5 8.1 27.6 28.0 24.5 24.9 9.6 25.1 18.1 14.0 27.5 19.4 18.5 11.8 22.0 18.6 23.5 1-4 月 累计 (亿元) 2068.07 428.1 133.36 43.49 79.73 94.21 90.1 133.37 100.18 93.44 157.58 77.63 238.06 90.95 125.09 24.55 137.22 31.22 累计比上 年同期增 长(%) 19.7 21.9 13.0 25.2 23.9 21.7 26.1 13.2 21.1 22.1 15.1 24.5 22.8 21.1 10.8 22.3 19.6 26.2
安徽省分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表
单位:%,+指标名称 安徽省 合肥市 淮北市 亳州市 宿州市 蚌埠市 阜阳市 淮南市 滁州市 六安市 马鞍山市 巢湖市 芜湖市 宣城市 铜陵市 池州市 安庆市 黄山市 当月 完成 98.12 96.06 104.37 96.88 98.64 98.88 99.38 99.87 96.55 98.07 100.21 98.39 97.87 99.79 100.89 98.68 95.2 94.93 比上年 同月比 增(%) -0.02 0.95 6.9 -1.69 1.53 -1.08 5.03 -18.27 0.51 0.98 1.5 3.61 -1.72 2.69 1.87 2.98 -4.14 -2.5 1-4 月 累计 97.6 96.64 98.49 96.4 98.46 98.52 98.3 99.26 96.5 98.07 97.84 97.46 98.5 96.47 98.97 95.04 97.02 96.42 累计比上 年同期增 长(%) -0.05 0.75 -0.22 0.71 0.3 -0.54 0.86 -2.92 0.84 0.44 -1.48 1.21 -0.65 -1.67 2.13 -1.5 -0.61 -0.61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五、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今年,可以通过B103-1表直接计算出企业的“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根据两个计算公式,将B103-1表的指标重新归类,如下表工业增加值构成表再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增加值的最终公式:“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制造成本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的中间投入+正的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制造成本的折旧费+制造成本的劳动者报酬+制造成本的生产税净额+制造成本的营业盈余+营业费用的折旧费+营业费用的劳动者报酬+营业费用的生产税净额+营业费用的营业盈余+管理费用的折旧费+管理费用的劳动者报酬+管理费用的生产税净额+管理费用的营业盈余+财务费用的劳动者报酬+财务费用的生产税净额+财务费用的营业盈余+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利润+正的应交增值税-投资收益(其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注意事项: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在“收入法”工业增加值中是被减去的,所以它们为负数时能提高增加值,为正数并且较大时则对增加值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填报审核时要注意一下这两个指标的数据。
2.理论上,“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正的应交增值税=制造成本+三费合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正的应交增值税+营业利润由于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三费合计+其他业务利润→工业总产值=制造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由于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制造成本+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制造成本所以填报时要注意主营业务成本≈制造成本,部分企业往往这里出错。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生产法、分配法)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管理费用中的劳动者报酬(215+…+218) #工资 职工福利费
0 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 3.营业费用中的劳动者报酬(220+…+223) #工资 职工福利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 4.转作奖金的利润
0 6.投资收益(损失以“-”填列,执行06会计制度填列)
0
0
0
五、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237+238+239+240) 1.制造费用中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 2.管理费用中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
0 3.营业费用中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
0 0 0 0 0
4.财务费用中的增加值部分
生产法增加值率 收入法增加值率
本年累计 (万元)
指标名称
0 工业增加值 (分配法 )(202+206+225+231+236)
代码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1 232 233 234 235 241 243 236 237 238 239 240
0.0% 0.0%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
指标名称
工业增加值(生产法)( 102-103+144 ) 一、工业总产值(现行价) 二、工业中间投入(104+117+132+143) 1.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105+106) (1)外购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委外加工费等) (2)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107-108-„-113) 制造费用合计 #工资 职工福利费 折旧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 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114+115+116) #企业提取工会经费 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费(如排污费) 其他支付给个人部分 2.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118-119-…-128) 管理费用合计 #工资 职工福利费 折旧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 税金 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129+130+131) #企业提取工会经费 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费(如排污费) 其他支付给个人部分 3.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133-134-…-139) 营业费用合计 #工资 职工福利费 折旧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 其他属于增加值的部分(140+141+142) #企业提取工会经费 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费(如排污费) 其他支付给个人部分 4.财务费用的中间投入(145-146*0.5+147) 财务费用合计 其中:利息支出(净额) 汇兑损失(净额) 三、本年应交增值税
工业增加值(收入法)计算公式_(2010-1-21)(1)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20 年月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误餐费等;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