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合集下载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机械中的有限单兀分析开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机电研1502班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实验一方形截面悬臂梁的弯曲的应力与变形分析钢制方形悬臂梁左端固联在墙壁,另一端悬空。

工作时对梁右端施加垂直向下的30KN的载荷与60kN的载荷,分析两种集中力作用下该悬臂梁的应力与应变,其中梁的尺寸为10mmX10mmX100mm的方形梁。

1.1 方形截面悬臂梁模型建立建模环境:Desig nModeler 15.0。

定义计算类型:选择为结构分析。

定义材料属性:弹性模量为2.1Gpa,泊松比为0.3。

建立悬臂式连接环模型。

(1)绘制方形截面草图:在DesignModeler中定义XY平面为视图平面,并正视改平面,点击sketching下的矩形图标,在视图中绘制10mmX10mm的矩形。

(2)拉伸:沿着Z方向将上一步得到的矩阵拉伸100mm,即可得到梁的三维模型,建模完毕,模型如下图1.1所示。

图1.1方形截面梁模型1.2定义单元类型:选用6面体20节点186号结构单元。

网格划分:通过选定边界和整体结构,在边界单元划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改变节点数和载荷大小,对同一结构进行分析,划分网格如下图 1.2所示:图1.2网格划分1.21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本次实验中,讲梁的左端固定,将载荷施加在右端,施以垂直向下的集中力, 集中力的大小为30kN 观察变形情况,再将力改为 50kN ,观察变形情况,给出 应力应变云图,并分析。

(1) 给左端施加固定约束;(2) 给悬臂梁右端施加垂直向下的集中力;1.22定义边界条件如图1.3所示:目上 Uau Uriah —JAMTH Uli ■叭■呵 KJi” :Ri Mt S* "krMi "H» 空 T汪!F 曲■ *** ■*hI T T K* tr ■ 0 质■衿■ £ + 4 4 ■男4L 门工"誉■軸"T声 J 「i ▲ ■囱叩F "■ — U-Hi ■jf X H > H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T —44 "i a I i' I L a Laiav.1 Wi __.■,・图1.3定义边界条件1.23应力分布如下图1.4所示: 定义完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

悬臂梁分析报告

悬臂梁分析报告

悬臂梁受力分析报告高一博2016.11.13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摘要利用ANSYS对悬臂梁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到悬臂梁的最大应力和挠度位移。

从而校验结构强度和尺寸定义,从而对结构进行最优化设计修正。

关键词:悬臂梁,变形分析,应力分析目录一.问题描述: (4)二.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4)三.分析方案和有限元建模方法: (4)四.几何模型 (4)五.有限元模型 (4)六.计算结果: (5)七.结果合理性的讨论、分析 (8)八.结论 (8)参考文献 (8)一.问题描述:现有一悬臂梁,长500MM,一端固定,另外一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集中力200N。

其截面20MMX20MM的矩形,现在要分析该梁的在集中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应力和局部应力。

二.分析的目的和内容:1.观察悬臂梁的变形情况;2.观察分析悬臂梁的应力变化;3.找出其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点,分析形成原因;三.分析方案和有限元建模方法:1.使用ANSYS-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建模,2.对梁进行材料定义,网格划分。

3.一端固定,另外一端施加一个向下的200N的力。

4.后处理中查看梁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四.几何模型500X20X20的梁在在ANSYS中进行绘制.由于结构简单规则,无需简化。

五.有限元模型单元类型:solid brick8node45材料参数:弹性模量2e+11pa,泊松比0.3边界条件:一端固定,一端施加载荷载荷:F=200N划分网格后的悬臂梁模型六.计算结果:变形位移图等效应力图局部应力图七.结果合理性的讨论、分析1.位移分析:在变形位移图上,在约束端位移最小为零,受压端位移最大。

与实际结果一致。

2.应力分析:在应力图上,应力最大处在约束端,而最小的位于受压端,与变形图相对应。

通过材料力学计算可知约束端的所受弯矩最大。

两个结果印证无误。

3.局部应力分析:在局部应力图上,可以看出在固定端上表面存有较大的应力,且为拉应力,受压端直角尖处有最大应力,从形成原因上分析属于尖角处应力集中。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matlab有限元编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matlab有限元编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matlab有限元编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是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元素类型,能够准确地模拟悬臂梁的受力情况。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可以用来编程实现有限元分析。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利用Matlab进行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有限元编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明确文章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理论基础、Matlab有限元编程介绍和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建模三个小节。

其中,理论基础将介绍与悬臂梁有关的理论知识,Matlab有限元编程介绍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建模将展示具体的悬臂梁建模过程。

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本研究的意义和潜在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探索悬臂梁在受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具体目的包括:1. 建立悬臂梁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包括节点、单元和材料参数的设置;2. 实现悬臂梁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力学性能的计算;3. 分析悬臂梁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探讨悬臂梁的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能力;4. 验证Matlab编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实际中悬臂梁等复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数值计算工具和理论分析方法,为解决工程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2.正文2.1 理论基础在介绍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悬臂梁的Matlab有限元编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悬臂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领域。

用有限元法对悬臂梁分析的算例算例

用有限元法对悬臂梁分析的算例算例

用有限元法对悬臂梁分析的算例算例:如下图所示的悬臂梁,受均布载荷q =1N /mm 2作用。

E =2.1×105N /mm 2,μ=0.3厚度h =10mm 。

现用有限元法分析其位移及应力。

梁可视为平面应力状态,先按图示尺寸划分为均匀的三角形网格,共有8×10=80个单元,5×ll =55个节点,坐标轴以及单元与节点的编号如图。

将均布载荷分配到各相应节点上,把有约束的节点5l 、52、53、54、55视作固定铰链,建立如图所示的离散化计算模型。

程序计算框图:(续左)程序中的函数功能介绍及源代码1.LinearTriangleElementStiffness(E,NU,t,xi,yi,xj,yj,xm,ym)――该函数用于计算平面应力情况下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NU、厚度为t、第一个节点坐标为(xi,yi)、第二个节点坐标为(xj,yj)、第三个节点坐标为(xm,ym)时的线性三角形元的单元刚度矩阵.该函数返回6×6的单位刚度矩阵k.2.LinearTriangleAssemble(K,k,i,j,m)――该函数将连接节点i,j,m的线性三角形元的单元刚度矩阵k集成到整体刚度矩阵K。

每集成一个单元,该函数都将返回2N×2N的整体刚度矩阵K.3.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i,yi,xj,yj,xm,ym,u)-- 该函数计算在平面应力情况下弹性模量为E、泊松比为NU、厚度为t、第一个节点坐标为(xi, yi)第二个节点坐标为(xj,yj)、第三个节点坐标为(xm,ym)以及单元位移矢量为u时的单元应力。

该函数返回单元应力矢量。

函数源代码:function y = LinearTriangleElementStiffness(E,NU,t,xi,yi,xj,yj,xm,ym)A = (xi*(yj-ym) + xj*(ym-yi) + xm*(yi-yj))/2;%三角形单元面积,单元节点应该按逆时针排序,保证每个三角形单元的面积都为正值(也可作为一个小函数:LinearTriangleElementArea)betai = yj-ym;betaj = ym-yi;betam = yi-yj;gammai = xm-xj;gammaj = xi-xm;gammam = xj-xi;B = [betai 0 betaj 0 betam 0 ;0 gammai 0 gammaj 0 gammam ;gammai betai gammaj betaj gammam betam]/(2*A);%B为应变矩阵,其中betai=yi-ym,betaj=ym-yi,betam=yi-yj.gammai=xm-xj, gammaj=xi-xm, gammam=xj-xi.D = (E/(1-NU*NU))*[1 NU 0 ; NU 1 0 ; 0 0 (1-NU)/2];%D为弹性矩阵,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对于平面应力问题D = (E/(1-NU*NU))*[1 NU 0 ; NU 1 0 ; 0 0 (1-NU)/2];对于平面应变问题E1=E/(1-NU*NU),NU1=NU/(1-NU)y = t*A*B'*D*B;%单元刚度矩阵function y = LinearTriangleAssemble(K,k,i,j,m)K(2*i-1,2*i-1) = K(2*i-1,2*i-1) + k(1,1); K(2*i-1,2*i) = K(2*i-1,2*i) + k(1,2);K(2*i-1,2*j-1) = K(2*i-1,2*j-1) + k(1,3); K(2*i-1,2*j) = K(2*i-1,2*j) + k(1,4);K(2*i-1,2*m-1) = K(2*i-1,2*m-1) + k(1,5); K(2*i-1,2*m) = K(2*i-1,2*m) + k(1,6);K(2*i,2*i-1) = K(2*i,2*i-1) + k(2,1); K(2*i,2*i) = K(2*i,2*i) + k(2,2);K(2*i,2*j-1) = K(2*i,2*j-1) + k(2,3); K(2*i,2*j) = K(2*i,2*j) + k(2,4);K(2*i,2*m-1) = K(2*i,2*m-1) + k(2,5); K(2*i,2*m) = K(2*i,2*m) + k(2,6);K(2*j-1,2*i-1) = K(2*j-1,2*i-1) + k(3,1); K(2*j-1,2*i) = K(2*j-1,2*i) + k(3,2);K(2*j-1,2*j-1) = K(2*j-1,2*j-1) + k(3,3); K(2*j-1,2*j) = K(2*j-1,2*j) + k(3,4);K(2*j-1,2*m-1) = K(2*j-1,2*m-1) + k(3,5); K(2*j-1,2*m) = K(2*j-1,2*m) + k(3,6);K(2*j,2*i-1) = K(2*j,2*i-1) + k(4,1); K(2*j,2*i) = K(2*j,2*i) + k(4,2);K(2*j,2*j-1) = K(2*j,2*j-1) + k(4,3); K(2*j,2*j) = K(2*j,2*j) + k(4,4);K(2*j,2*m-1) = K(2*j,2*m-1) + k(4,5); K(2*j,2*m) = K(2*j,2*m) + k(4,6);K(2*m-1,2*i-1) = K(2*m-1,2*i-1) + k(5,1); K(2*m-1,2*i) = K(2*m-1,2*i) + k(5,2);K(2*m-1,2*j-1) = K(2*m-1,2*j-1) + k(5,3); K(2*m-1,2*j) = K(2*m-1,2*j) + k(5,4);K(2*m-1,2*m-1) = K(2*m-1,2*m-1) + k(5,5); K(2*m-1,2*m) = K(2*m-1,2*m) + k(5,6);K(2*m,2*i-1) = K(2*m,2*i-1) + k(6,1); K(2*m,2*i) = K(2*m,2*i) + k(6,2);K(2*m,2*j-1) = K(2*m,2*j-1) + k(6,3); K(2*m,2*j) = K(2*m,2*j) + k(6,4);K(2*m,2*m-1) = K(2*m,2*m-1) + k(6,5); K(2*m,2*m) = K(2*m,2*m) + k(6,6);K;%对号入座,如前所述,每集成一次都将返回2N×2N的整体刚度矩阵K.此题为110×110 function y = 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i,yi,xj,yj,xm,ym,u)A = (xi*(yj-ym) + xj*(ym-yi) + xm*(yi-yj))/2;betai = yj-ym;betaj = ym-yi;betam = yi-yj;gammai = xm-xj;gammaj = xi-xm;gammam = xj-xi;B = [betai 0 betaj 0 betam 0 ;0 gammai 0 gammaj 0 gammam ;gammai betai gammaj betaj gammam betam]/(2*A);D = (E/(1-NU*NU))*[1 NU 0 ; NU 1 0 ; 0 0 (1-NU)/2];%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两种情况y = D*B*u;%单元应力计算主程序源代码E=21e7;NU=0.3;t=0.01;stifflike5=LinearTriangleElementStiffness(E,NU,t,0.4,0.08,0.36,0.08,0.36,0.06,1) %选取2个基本单元,调用M文件stifflike1=LinearTriangleElementStiffness(E,NU,t,0.4,0.08,0.36,0.06,0.4,0.06,1) K=sparse(110,110); %creat a xishu matrix for total stiff创建一个稀疏矩阵for i=1:49if rem(i,5)%模取余,bool型变量,非零即为真j=i;K=LinearTriangleAssemble(K,stifflike5,j,j+5,j+6);%节点编号K=LinearTriangleAssemble(K,stifflike1,j,j+6,j+1);endend%将每个单元刚度矩阵集成到总刚中K=full(K);%转化稀疏矩阵 k=K(1:100,1:100);k=[K,zeros(100,10);zeros(10,100),eye(10)];k=sparse(k);%利用边界条件简化基本方程Q=sparse(2:10:92,1,[-2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110,1);%外部荷载,此处不包括约束条件,通过形函数确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梁的两端为中间的一半呢?d=k\Q;%高斯消元法,比克莱姆法则在计算速度上有绝对的优势!x=0:0.04:0.4;plot(x,d(106:-10:6))%基本绘图命令grid%带网格y=zeros(80,3);q=0;for i=1:49switch rem(i,5)case 1j=2*i;u=[d(j-1) d(j) d(j+11) d(j+12) d(j+1) d(j+2)];u=u';xl=0.4;yl=0.08;xm=0.36;ym=0.06;xn=0.4;yn=0.06;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2j=2*i;u=[d(j-1) d(j) d(j+11) d(j+12) d(j+1) d(j+2)];xl=0.4;yl=0.06;xm=0.36;ym=0.04;xn=0.4;yn=0.04;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3j=2*i;u=[d(j-1) d(j) d(j+11) d(j+12) d(j+1) d(j+2)];u=u';xl=0.4;yl=0.04;xm=0.36;ym=0.02;xn=0.4;yn=0.02;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4j=2*i;u=[d(j-1) d(j) d(j+11) d(j+12) d(j+1) d(j+2)];u=u';xl=0.4;yl=0.02;xm=0.36;ym=0;xn=0.4;yn=0;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otherwiseq=q+3;endendq=4;for i=1:49switch rem(i,5)case 1j=2*i;u=[d(j-1) d(j) d(j+9) d(j+10) d(j+11) d(j+12)];u=u';xl=0.4;yl=0.08;xm=0.36;ym=0.08;xn=0.36;yn=0.06;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2j=2*i;u=[d(j-1) d(j) d(j+9) d(j+10) d(j+11) d(j+12)];u=u';xl=0.4;yl=0.06;xm=0.36;ym=0.06;xn=0.36;yn=0.04;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3j=2*i;u=[d(j-1) d(j) d(j+9) d(j+10) d(j+11) d(j+12)];u=u';xl=0.4;yl=0.04;xm=0.36;ym=0.04;xn=0.36;yn=0.02;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 xl=xl-0.04;xm=xm-0.04;xn=xn-0.04;case 4j=2*i;u=[d(j-1) d(j) d(j+9) d(j+10) d(j+11) d(j+12)];u=u';xl=0.4;yl=0.02;xm=0.36;ym=0.02;xn=0.36;yn=0;y(i+q,:)=LinearTriangleElementStresses(E,NU,t,xl,yl,xm,ym,xn,yn,u)';xl=xl-0.04;xm=xm-0.04;xn=xn-0.04;otherwiseq=q+3;endend %y(i+q,:)这是实现什么的?没见过这种用法,算法上应该就是通过节点位移实现指定单元的内力,这部分本人看的也晕晕的,望高人指点N=y(73:80,1)结果图及数据输出悬臂梁轴线挠度图:一单元的单元刚阵1.0e+006 *0.8077 0 0 -0.4038 -0.8077 0.40380 2.3077 -0.3462 0 0.3462 -2.30770 -0.3462 0.5769 0 -0.5769 0.3462-0.4038 0 0 0.2019 0.4038 -0.2019-0.8077 0.3462 -0.5769 0.4038 1.3846 -0.75000.4038 -2.3077 0.3462 -0.2019 -0.7500 2.5096五单元的单元刚阵1.0e+006 *00.050.10.150.20.250.30.350.4x/m w /m0.5769 0 -0.5769 0.3462 0 -0.34620 0.2019 0.4038 -0.2019 -0.4038 0-0.5769 0.4038 1.3846 -0.7500 -0.8077 0.34620.3462 -0.2019 -0.7500 2.5096 0.4038 -2.30770 -0.4038 -0.8077 0.4038 0.8077 0-0.3462 0 0.3462 -2.3077 0 2.3077根部73-80各单元应力计算结果如下(n/m2):1.0e+007 *2.1119 -0.0621 -2.2816 -4.8824 5.0479 2.4065 0.0352 -2.3753。

悬臂梁变形及应力分析

悬臂梁变形及应力分析

基于ANSYS 10.0对悬臂梁的强度及变形分析姓名:***班级:机制0803班学号:************对悬臂梁的受力及变形分析摘要:本研究分析在ANSYS10.0平台上,采用有限元法对悬臂梁进行强度与变形分析、验证此悬臂梁设计的合理性。

一、问题描述长度L=254 mm的方形截面的铝合金锥形杆,上端固定,下端作用有均布拉力P=68.9 Mpa,上截面的尺寸50.8×50.8 mm,下截面尺寸25.4×25.4 mm(见右图),弹性模量E=7.071×104 Mpa,泊松比μ=0.3,试用确定下端最大轴向位移δ和最大轴向应力。

试将分析结果与理论解进行比较,说明有限元分析的误差。

(理论解:最大轴向位移δ=0.1238 mm)。

二、建立有限元模型:定义模型单元类型为:solid(实体)95号单元,材料常数为:弹性模量E=7.071×104 Mpa,泊松比μ=0.3。

三、有限元模型图: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观察模型的形状可知,我们可以先建立模型的上下底面,再根据有上下底面形成的八个关键点(keypoints)生成线,接着生成面,生成体。

最后生成该悬臂梁的模型图,示图如下:整个模型建立好之后即可对其划分网格,划分网格时,若选择自由划分则生成的网格比较混乱,不能比较准确的模拟该梁真实的受力变形情况。

故我们选择智能划分模式,并且分别对模型的各个棱边(lines)进行均匀分割,这样可以划分出比较理想的网格,更利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

网格划分之后的模型图为:四、加载并求解:根据该悬臂梁的受力特点,我们在其下底面(比较大的底面)上进行六个自由度的位移约束,而在其上地面上施加大小为P=68.9 Mpa均布拉力,将载荷加载好之后便可进行运算求解,求解完成之后,我们得到其位移变形图如下:Z向位移云图为:Z向应力云图为:五、结果分析及结论:由以上两张云图和一张变形图中我们可以读出,悬臂梁的最大轴向(Z向)位移和轴向(Z向)最大应力分别为:最大轴向位移为:δ=0.123746 mm 最大轴向应力为:σ=68.224 Mpa 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所划分的网格有差异时,计算结果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由于设计要求的最大轴向位移不能超过0.1238mm,而我们的建模计算结果已经小于此设计要求值。

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可再生的能源技术成为了全球研究的热点。

其中,压电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源能量收集方式,因其能够将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压电悬臂梁作为压电发电装置的核心部分,其发电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

因此,对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发电机制,而且可以为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

我们将对压电悬臂梁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概述,包括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压电悬臂梁的工作机制。

我们将详细介绍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模过程,包括力学模型、电学模型以及机电耦合模型的建立。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利用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压电悬臂梁发电性能的影响。

我们将总结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建议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压电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其在能源收集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理论基础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核心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即某些晶体在受到机械力作用时,其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在晶体表面产生电势差的现象。

这种效应允许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悬臂梁发电装置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中,悬臂梁作为主要的能量转换元件,当受到外部激励(如风、振动等)作用时,梁体会发生形变,进而产生压电效应。

此时,悬臂梁的表面会产生电荷分布,形成电势差,从而输出电能。

为了深入理解和优化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数学建模。

常见的建模方法包括集中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

集中参数模型主要关注悬臂梁的整体动态特性和压电效应,适用于低频、大振幅的情况。

而分布参数模型则考虑悬臂梁的详细结构和振动模态,适用于高频、小振幅的情况。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简单悬臂梁的模型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简单悬臂梁的模型

2.2有 限元 网格 处理 速度 的提升
Cntrls—}ManualSize_ Lines—}AU Lines
有 限元分 析 过程 主要 包含 了三 个 步骤 :对 分 析对 象进 行 离 ANSYS Ma in Menu: Preprocessor _+ Meshing-+MeshrI l
2018.26科 学技 术创新 一123一
基 于有 限元软 件 ANSYS分析 简单悬臂 梁 的模 型
郭安 江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作为 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工具 ,NSYS软件的接 口可 以与大多数计算机辅助 工程(cAE)工具
关键 词 :ANSYS软件 ;有 限元 ;线 性 ;悬臂 梁
中 图 分 类 号 :TU375.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2096-4390(2018)26-0123—02
1 ANSYS软 件简 介
于应用线性理论来解决破坏 、裂纹扩展等问题 ,还需要解决材料
为了验证某机械结构系统是否满足安全性等设计需求 ,我 的塑形和蠕变效应 ,此时必须求解材料的非线性问题 ,例如对塑
连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相对应 ,为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供 了便利 ,例如 Creo,NASTRAN,I-DEAS,AutoCAD等软件 。ANSYS
软件 。包含 了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功能 ,从 简单的线性静 力分析到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 力分析 ,再到电磁 分析、流体分析 、热分
析等。在每一个不同的工程领域 ,ANSYS软件分析方法有所差别 ,步骤也不一样。本文主要分析简单悬臂梁的有限元模型。
散化 处理 、有 限元求 解 、对计 算 结果 进行 后处 理 。过 去 由于计 算 Mesh:lines

工程力学中的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总结

工程力学中的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总结

工程力学中的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总结悬臂梁是工程力学中常见的结构,其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对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一、悬臂梁的受力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悬臂梁常常承受着外部力的作用,因此对其受力进行准确的分析至关重要。

悬臂梁的受力分析主要包括弯矩和剪力的计算。

1. 弯矩的计算悬臂梁在受力时会产生弯矩,弯矩的计算可以通过弯矩方程进行。

弯矩方程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和材料的本构关系推导出来的,通过对悬臂梁上各点的力平衡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弯矩的表达式。

2. 剪力的计算悬臂梁在受力时还会产生剪力,剪力的计算同样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原理和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推导。

剪力方程可以通过对悬臂梁上各点的力平衡和材料的剪切应力-剪切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得到。

二、悬臂梁的弯曲变形分析除了受力分析外,悬臂梁的弯曲变形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弯曲变形是指悬臂梁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形变,主要表现为悬臂梁的中性面发生偏移和悬臂梁上各点的位移。

1. 弯曲形变的计算弯曲形变的计算可以通过弯曲方程进行。

弯曲方程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和材料的本构关系推导出来的,通过对悬臂梁上各点的力平衡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弯曲形变的表达式。

2. 中性面的偏移和位移的计算中性面的偏移和位移是悬臂梁弯曲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性面的偏移可以通过弯曲方程和几何关系进行计算,位移可以通过位移方程进行计算。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得到悬臂梁上各点的位移和中性面的偏移情况。

三、悬臂梁的计算方法总结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计算悬臂梁的受力和弯曲变形问题,工程力学中提出了一系列计算方法。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力学性能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等。

1. 静力学方法静力学方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它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和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对悬臂梁上各点的力平衡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悬臂梁的受力和弯曲变形情况。

悬臂梁—有限元ABAQUS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

悬臂梁—有限元ABAQUS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

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以悬臂梁为例线性静力学问题是简单且常见的有限元分析类型,不涉及任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等),也不考虑惯性及时间相关的材料属性。

在ABAQUS 中,该类问题通常采用静态通用(Sta ti c,Gen er al)分析步或静态线性摄动(Sta ti c,Li near p erturbation )分析步进行分析。

线性静力学问题很容易求解,往往用户更关系的是计算效率和求解效率,希望在获得较高精度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计算时间,特别是大型模型。

这主要取决于网格的划分,包括种子的设置、网格控制和单元类型的选取。

在一般的分析中,应尽量选用精度和效率都较高的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在主要的分析部位设置较密的种子;若主要分析部位的网格没有大的扭曲,使用非协调单元(如CPS4I 、C3D8I)的性价比很高.对于复杂模型,可以采用分割模型的方法划分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有时分割过程过于繁琐,用户可以采用精度较高的二次三角形/四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悬臂梁的线性静力学分析1。

1 问题的描述一悬臂梁左端受固定约束,右端自由,结构尺寸如图1—1所示,求梁受载后的Mises 应力、位移分布。

材料性质:弹性模量32e E =,泊松比3.0=ν均布载荷:F=103N图1—1 悬臂梁受均布载荷图1.2 启动AB AQU S启动AB AQUS 有两种方法,用户可以任选一种.(1)在Win dow s操作系统中单击“开始”—-“程序"——A BAQU S 6.10-—ABAQUS/CAE。

(2)在操作系统的DOS窗口中输入命令:abaqus cae。

启动ABAQUS/CAE后,在出现的Start Section(开始任务)对话框中选择Create ModelDatabase。

1。

3创建部件在ABAQUS/CAE顶部的环境栏中,可以看到模块列表:Module:Part,这表示当前处在Part(部件)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定义模型各部分的几何形体。

悬臂梁变形及应力分析

悬臂梁变形及应力分析

基于ANSYS 10.0对悬臂梁的强度及变形分析姓名:刘吉龙班级:机制0803班学号:200802070516对悬臂梁的受力及变形分析摘要:本研究分析在ANSYS10.0平台上,采用有限元法对悬臂梁进行强度与变形分析、验证此悬臂梁设计的合理性。

一、问题描述长度L=254 mm的方形截面的铝合金锥形杆,上端固定,下端作用有均布拉力P=68.9 Mpa,上截面的尺寸50.8×50.8 mm,下截面尺寸25.4×25.4 mm(见右图),弹性模量E=7.071×104 Mpa,泊松比μ=0.3,试用确定下端最大轴向位移δ和最大轴向应力。

试将分析结果与理论解进行比较,说明有限元分析的误差。

(理论解:最大轴向位移δ=0.1238 mm)。

二、建立有限元模型:定义模型单元类型为:solid(实体)95号单元,材料常数为:弹性模量E=7.071×104 Mpa,泊松比μ=0.3。

三、有限元模型图: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观察模型的形状可知,我们可以先建立模型的上下底面,再根据有上下底面形成的八个关键点(keypoints)生成线,接着生成面,生成体。

最后生成该悬臂梁的模型图,示图如下:整个模型建立好之后即可对其划分网格,划分网格时,若选择自由划分则生成的网格比较混乱,不能比较准确的模拟该梁真实的受力变形情况。

故我们选择智能划分模式,并且分别对模型的各个棱边(lines)进行均匀分割,这样可以划分出比较理想的网格,更利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

网格划分之后的模型图为:四、加载并求解:根据该悬臂梁的受力特点,我们在其下底面(比较大的底面)上进行六个自由度的位移约束,而在其上地面上施加大小为P=68.9 Mpa均布拉力,将载荷加载好之后便可进行运算求解,求解完成之后,我们得到其位移变形图如下:Z向位移云图为:Z向应力云图为:五、结果分析及结论:由以上两张云图和一张变形图中我们可以读出,悬臂梁的最大轴向(Z向)位移和轴向(Z向)最大应力分别为:最大轴向位移为:δ=0.123746 mm 最大轴向应力为:σ=68.224 Mpa 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所划分的网格有差异时,计算结果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由于设计要求的最大轴向位移不能超过0.1238mm,而我们的建模计算结果已经小于此设计要求值。

悬臂梁有限元优化分析

悬臂梁有限元优化分析

悬臂梁优化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条件分析 (1)二、分析步骤 (1)(一)前处理阶段: (1)(二)求解阶段 (3)(三)后处理阶段 (4)(四)优化阶段 (9)三、优化结果 (13)(一)读取优化结果列表 (13)(二)选择优化结果 (13)(三)代入结果分析 (14)四、整理命令流 (14)参考文献 (17)一、条件分析由题可知:悬臂梁中的平均应力小于MPa 30,且梁的挠度小于1厘米。

而且横截面积约束条件为:cm X cm 2.1651≤≤,cm X cm 2.41202≤≤。

(考虑学号系数),连杆的材料属性为:杨氏模量Pa E 91012.30⨯=,泊松比为0.3。

由于梁的长度一定,若要使梁的重量最小,则要求体积最小,进而可知要求横截面积,所以可确定体积是所求目标,因此可确定:设计变量cm X cm 2.1651≤≤ cm X cm 2.41202≤≤状态变量平均应力MPa 30≤σ 挠度cm 1<δ目标函数体积V二、分析步骤1. 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1) 执行[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 。

弹出对话框,输入panjiafeng12,并选择复选框,单击“OK ”按钮。

(2) 执行[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 。

弹出的对话框,输入panjiafeng12,单击“OK ”按钮。

(一)前处理阶段:1. 初始化设计变量执行[Utility Menu]\File\Parameters\Scalar Parameter,弹出对话框,输入X1=0.1cm ,X2=0.3cm 。

2.定义单元类型,面积,转动惯量执行[Utility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弹出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 Beam 中的2D elastic 3 单击“OK ”单击“Close ”。

有限元作业:悬臂梁

有限元作业:悬臂梁

例一: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GUI)一、问题描述:一个左端固定的悬臂梁见图1-1(a),厚度为1cm,在它的右段中点上施加有一个集中力,该集中力为循环载荷见图1-1(b),悬臂梁的材料为多线性弹性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00,实验获得的该材料的非线性应力-应变行为见表1-2,分析该悬臂梁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观测点P的水平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历程。

(a)悬臂梁以及加载位置(cm)(b)所受的循环载荷(N)图1-1一个悬臂梁以及加载历程表1-2 〉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实验数据二、问题分析解答:为考察悬臂梁根部P点的应力-应变历程,采用2D的计算模型,使用平面单元PLANE42,材料采用多线性弹塑性模型(mkin),进行循环加载过程的分析。

建模的要点如下:①设置几何以及材料参数,②输入材料的多线性弹塑性模型(包括:弹性模量、屈服极限),见图1-3;③通过设置time来给出加载历程,每次加载都输入当时的状态载荷值,不是增量加载,每次加载后,必须进行计算,再进入下一步的计算;④在时间后处理中,通过设置几何位置来查询对应的P观测点的节点编号,并设置观测点的应力显示变量(2号变量)以及塑性应变为显示变量(3号变量),最后将3号变量设置为横轴,画出2号变量随3号变量的变化曲线见图1-4,可以看出,该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Bauschinger效应(即正向屈服与反向屈服之和是单拉实验屈服极限的2倍)。

给出的基于图形界面(GUI)的交互式操作(step by step)过程如下:(1) 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程序→ANSYS →ANSYS Interactive →Working directory(设置工作目录)→Initial jobname(设置工作文件名): Beams →Run →OK(2) 设置计算类型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 →Structural →OK(3) 设定不显示时间ANSYS Utility Menu:PlotCtrls→Window Controls →Window Options… →DATE:No Date or Time →OK(4) 定义单元类型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Solid: Quad 4node 42 →OK(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Close(5) 定义材料参数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输入EX: 2E4, PRXY: 0.3 (定义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OK →返回Define Material ModelBehavior 窗口Structural →NonLinear→Inelastic →Rate Independent →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 →Mises Plasticity →Multilinear (Fixed table) →在Strain一行中对应1至4号点输入0.004、0.015、0.03、0.08 →在Curve1中对应1至4号点输入80、160、210、280 →点击右下角Graph→OK →Close(关闭材料定义窗口),见图1-3,观察窗口中的多线性弹塑性模型(6) 构造模型生成关键点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In Active CS →Keypoints number:1,X,Y,Z Location in active CS:0,0,0 →Apply →同样依次输入其他三个关键点(100,0,0)、(100,10,0)与(0,10,0)→OK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ry →Through KPs →用鼠标依次点击1、2、3、4关键点,生成面单元,见图1-5构造模型图(7) 网格划分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er Opts →Mesher Type : Mapped →OK →2D Shape Key : Quad →OK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eshing →size contrls→ManualSize→Lines →Picked Lines →选择上下两条横边线,Ok →NDIV 设置为20 →Apply →选择两条竖边线→Ok →NDIV设置为8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Areas →Target Surf →点击生成面几何体的位置,显示矩形面被选中→OK,见图1-6网格划分图(8) 模型加约束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On Lines →选取左侧边线(L4)→OK →select Lab2: All DOF(施加全部约束) →OK,见图1-7模型加约束图(9)求解设置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Analysis Options 为Large Displacement Satic,Number of substeps: 8, Max no. of substeps :25Min no. Of substeps:2, Frequency 设置为Write N number of substeps Where N = 10 →OK(10)按照时间步施加循环载荷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1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OK →Lab:Fy,Value:-40 →OK,结果见图1-8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结果见图1-9ANSYS Utility Menu : Plot →Replot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 2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OK→Lab:Fy,Value:0 →OK,结果见图1-10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ANSYS Utility Menu : Plot →Replot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 3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OK →Lab:Fy,Value:40 →OK,结果见图1-11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结果见图1-12ANSYS Utility Menu : Plot →Replot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 4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Lab:Fy,Value:0 →OK,结果见图1-13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结果见图1-14ANSYS Utility Menu : Plot →Replot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 5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Lab:Fy,Value:-40 →OK,结果见图1-15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结果见图1-16ANSYS Utility Menu : Plot →Replot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Analysis Type →Sol’n Controls →在Basic标签下设置Time at end of loadstep: 6 →OKANSYS Main Menu :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Nodes →选择右侧边缘中点(26号节点)→Lab:Fy,Value:0 →OK,结果见图1-17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结果见图1-18(11) 计算结果ANSYS 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 →Last SetANSYS 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 →Deformed Shape →Def + Undeformed→OK,观察最后变形情况,见图1-19ANSYS 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 →Contour Plot →Element solu→PlasticStrain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OK,观察累计的等效塑性应变,见图1-20ANSYS Main Menu:TimeHistPostpro→关闭弹出窗口→Define Variables →Add… →Element Results →OK 在方框中输入2 →OK 在方框中输入4 →OK →在Item,Comp Data item 中选择Stress, X-direction SX →OK返回Define Time-History Variables →Add… →Element Results →OK 在方框中输入2 →OK 在方框中输入4 →OK →在Item,Comp Data item 中选择Strain-plastic, X-dir’n EPPL X →OK →Close ANSYS Main Menu:TimeHistPostpro→关闭弹出窗口→Settings →Graph →Single Variable No. 输入3 →OKANSYS Main Menu:TimeHistPostpro→关闭弹出窗口→Graph Variables →Nvar1中输入2 →OK观察观测点P上的应力应变历程(SX),见图1-4ANSYS Utility Menu:File →Exit →Save Everything →OK三、ANSYS分析结果:图1-3 多线性弹塑性模型图1-4 观测点P上的应力应变历程(SX)图1-5 构造模型图图1-6 网格划分图图1-7 模型加约束图图1-8图1-9 图1-10图1-11 图1-12图1-13 图1-14图1-15 图1-16图1-17图1-18图1-19 图1-20。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成绩考核——昆明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科系:地科系专业:勘查111学号:************2014年11 月8 日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1.问题概述。

悬臂梁为矩形截面的钢梁,长10m宽1m、高2m,不计梁的自重,弹性模量为220GPa,泊松比为0.2,在悬臂端作用一集中荷载P=1200kN。

试分析该悬臂梁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2.启动ANSYS程序。

(1)在【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所有程序】/【ANSYS8.0】/【ConfigureANSYSProducts】选项,打开【ANSYS8.0Launcher】对话框。

(2)选中【FileManagement】选项卡,输入目录名:“D:\ANSYSFX\zhang1\Exam01\ANSYSjs”,输入项目名:“Z101Beam”。

(3)单击按钮运行程序,进入ANSYS使用界面。

3.定义材料、实常数和单元类型。

(1)在【ANSYSMainMenu】菜单中依次选取【Preprocessor】(前处理)/【ElementType】/【Add/Edit/Delete】选项,打开单元类型对话框。

单击按钮,打开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在右侧两个列表框中分别选取【Beam】选项和【2Delastic3】选项(简称为Beam3单元,以后叙述中记为【Beam】-【2Delastic3】单元,类似的情况记法相同),如图1-16所示。

单击按钮,再单击【ElementType】对话框中的按钮。

图1-16【LibraryofElementTypes】对话框(2)在【ANSYSMainMenu】菜单中依次选取【Preprocessor】/【RealConstants】/【Add/Edit/Delete】选项,打开实常数对话框,如图1-17所示。

单击按钮,打开Beam3实常数对话框,按照提示输入相应的面积、惯性矩和梁高参数,如图1-18所示。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I. 内容综述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是结构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将连续的结构分解成许多小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整个结构的性能指标。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设计和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材料属性、几何形状、载荷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分析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网格尺寸,并对边界条件进行合理设定。

此外由于悬臂梁的结构特点,其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各个部位进行分别分析。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合理的建模和分析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并为实际工程提供有效的指导。

A. 研究背景和意义悬臂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悬臂梁的结构性能可能会发生退化,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因此对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单元,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单元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从而预测结构的响应。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的不断发展,有限元分析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工具。

对于悬臂梁这种特殊结构,有限元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还可以为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通过对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损伤,从而为预防事故、保障人员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对于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B.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悬臂梁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我们将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悬臂梁的最大应力、最小应力以及平均应力等关键指标。

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

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

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结构分析方法,在工程设计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和步骤、模型建立、载荷及边界条件、材料特性、求解方案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的相关内容。

首先,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通过将工程结构离散化为有限个小单元,利用单元的力学性质和相邻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数值解的方式求解结构的力学行为的方法。

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确定材料特性、选择求解方案以及分析结果。

其次,模型建立是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二维悬臂梁,可以采用梁单元进行建模。

梁单元是一种可以描述梁的位移、应变和应力的基本单元,具有两个节点和四个自由度。

通过将悬臂梁划分为多个梁单元,并将其节点连接起来建立悬臂梁有限元模型。

接下来,需要施加适当的载荷和边界条件。

载荷是指在悬臂梁上施加的外部力或力矩,可以是均布载荷、集中力、集中力矩等形式。

边界条件是指限制悬臂梁位移的条件,例如支座的固定或约束。

在二维悬臂梁中,通常将一端固定,即将该节点的两个位移约束为零。

选取合适的求解方案对于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非常关键。

常见的求解方案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适用于悬臂梁在静力加载下的弯曲和变形分析,动态分析适用于悬臂梁在动力加载下的响应分析。

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案进行计算。

最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的位移、应变和应力等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悬臂梁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指标。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结果的灵敏度分析,确定影响悬臂梁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二维悬臂梁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分析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预测悬臂梁的力学行为,为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然而,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合理地选择模型、载荷和边界条件、材料特性,以及采用适当的求解方案,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patran培训教材(有限元分析)

patran培训教材(有限元分析)

目录第一章Patran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悬臂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受热载荷作用的薄板的有限元建模与温度场求解·········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带孔平板的受力分析(平面)·················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厚壁圆筒的受内压作用时的应力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受压力载荷作用时板的受力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板的模态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悬臂梁—有限元ABAQUS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分解

悬臂梁—有限元ABAQUS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分解

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以悬臂梁为例线性静力学问题是简单且常见的有限元分析类型,不涉及任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等),也不考虑惯性及时间相关的材料属性。

在ABAQUS中,该类问题通常采用静态通用(Static,General)分析步或静态线性摄动(Static,Linear perturbation)分析步进行分析。

线性静力学问题很容易求解,往往用户更关系的是计算效率和求解效率,希望在获得较高精度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计算时间,特别是大型模型。

这主要取决于网格的划分,包括种子的设置、网格控制和单元类型的选取。

在一般的分析中,应尽量选用精度和效率都较高的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在主要的分析部位设置较密的种子;若主要分析部位的网格没有大的扭曲,使用非协调单元(如CPS4I、C3D8I)的性价比很高。

对于复杂模型,可以采用分割模型的方法划分二次四边形/六面体单元;有时分割过程过于繁琐,用户可以采用精度较高的二次三角形/四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

悬臂梁的线性静力学分析1.1 问题的描述一悬臂梁左端受固定约束,右端自由,结构尺寸如图1-1所示,求梁受载后的Mises应力、位移分布。

ν材料性质:弹性模量3=E=,泊松比3.02e均布载荷:F=103N图1-1 悬臂梁受均布载荷图1.2 启动ABAQUS启动ABAQUS有两种方法,用户可以任选一种。

(1)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单击“开始”--“程序”--ABAQUS 6.10 --ABAQUS/CAE。

(2)在操作系统的DOS窗口中输入命令:abaqus cae。

启动ABAQUS/CAE后,在出现的Start Section(开始任务)对话框中选择Create Model Database。

1.3 创建部件在ABAQUS/CAE顶部的环境栏中,可以看到模块列表:Module:Part,这表示当前处在Part(部件)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定义模型各部分的几何形体。

悬臂梁大变形的向量式有限元分析

悬臂梁大变形的向量式有限元分析
f r e a d x e a fr e a e b ane o c s n e tr l o c s r o t i d, a t e a t e e b a n nd h c n i v r e m d fr to a e c mo n i l e omai n t a h me t s r p e e t d y a il s se e r s n e b p r c e y t m mo in a p n n smu t n o sy. Th ie ai e o mu a f a tce t to h p e i g i la e u l e tr tv fr l o p ril
d s a e n s o t i d a c r i o i tr a o a o c n q i ae tma so a lm e t a d t e iplc me ti b ane c o d ngt n e ln d fr ea d e u v n s ff me e e n s n h n l l r
a c mp t t n p o e u e whih i r g a o u ai r c d r c sp o r mme ORTRAN.Th o o d by F e c mpu ain r s t e c n itn t tto e ul a o sse twi sr h t e t e r tc ou in.T e meho a s d t e f r t esmulto d a a y i fl g a t e e h h o eia s l to h t d c n beu e o p ro m h i l ain a n sso a e c n i v r n l r l
ee n meh d s s d o l me t to i u e t dic eie tu t r s nt p ril s se a d ik g ee n s mo g s r t sr cu e i o a t e y t ms n l a e l me t a n z c n

【干货】基于ANSYS的悬臂梁模态分析

【干货】基于ANSYS的悬臂梁模态分析

【干货】基于ANSYS的悬臂梁模态分析1、连续系统的振动实际的振动系统都是连续体,它们具有连续分布的质量与弹性,因而又称连续系统或分布参数系统。

由于确定连续体上无数质点的位置需要无限多个坐标,因此连续体是具有无限多自由度的系统。

连续体的振动要用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函数来描述,其运动方程不再像有限多自由度系统那样是二阶常微分方程组,它是偏微分方程。

在物理本质上,连续体系统和多自由度系统没有什么差别,连续体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与有限多自由度系统是完全类似的。

2、说明(1) 本章讨论的连续体都假定为线性弹性体,即在弹性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

(2) 材料均匀连续;各向同性。

(3) 振动满足微振动的前提。

3、梁的弯曲振动动力学方程考虑细长梁的横向弯曲振动梁参数:ρ单位体积梁的质量E弹性模量I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距S 梁横截面积外部力:m(x,t): 单位长度梁上分布的外力矩f(x,t): 单位长度梁上分布的外力假设:(1) 梁各截面的中心惯性轴在同一平面xoy内(2) 外载荷作用在该平面内(3) 梁在该平面作横向振动(微振)(4) 这时梁的主要变形是弯曲变形(5) 在低频振动时可以忽略剪切变形以及截面绕中性轴转动惯量的影响伯努利-欧拉梁(Bernoulli-Euler Beam)令:y(x,t):距原点x处的截面在t时刻的横向位移微段受力分析力平衡方程:4、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函数5、两端固定杆的纵向模态分析问题描述:一悬臂梁截面为矩形,如图1所示,几何尺寸及材料特性如下,分析其前三阶固有频率及振型。

GUI操作如下:一、菜单建模分析过程第一步,清除内存准备分析1) 清除内存:选择菜单Utility Menu>File>Clear& Start New,单击OK按钮。

2) 更换工作文件名:选择菜单Utility Menu>File>ChangeJobname,输入vibration of cantilever,单击OK按钮。

有限元软件应用计算实例

有限元软件应用计算实例
7.进行分析,Analysis
1)进行分析:Action→Analyze,Object→Entire Model,Type→Analysis Deck,Job Name→beam-1D,单击Solution Type,Solution Type→LINEAR STATIC,OK,apply。打开NASTRAN,选择beam-1D.bdf,Run。此时,Patran会将模型提交Nastran运算,会弹出一个DOS形式的窗口,显示Nastran的运行情况,运算完成之后,计算机的扬声器会有提示音,同时,状态显示窗口关闭。
5.定义材料属性,Materials
定义材料:Action→Create,Object→Isotropic,Method→Manual Input,Material Name→steel,Input Data,Constitutive Model→Linear Elastic,Elastic Modulus→2.1e11,Poisson Ratio→0.3,OK,apply。
2.创建几何模型,Geometry
1)创建几何点:Action→Create,Object→Point,Method→XYZ,Point 1→[000],apply,Point 2→[20 0],Point3→[0 0.30],apply,Point4→[20.30],apply。
2)创建曲线:Action→Create,Object→Curve,Method→Point,Option→2 Point,Curve 1,Starting Point List→point 1,Ending Point List→point 2,apply,Curve 2,Starting Point List→point 3,Ending Point List→point 4,appl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臂梁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摘要:应用有限元软件对矩形截面的悬臂梁受均匀载荷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模型进
行分析,并且比较其有限元结果与理论结果,从而得之有限元分析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建立合适的模型,才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关键词:建模,有限元
1计算分析模型如图1-1所示,左边完全约束,右边不约束。

图1-1梁的计算分析模型梁截面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截面(单位:m):
Name; Profile-1
Shape; Rectangular
图1-2矩形截面Cancel
1 a
Name: Profiled
Shape: Circular
shape;]
图1-4圆形截面
Cancel
Name; Profile-3
图1-3圆形截面
+
2
b
-*
1
b
Cancel
2理论计算模型
取右端研究
5e4
3有限元计算结果
图1-5矩形截面变形位移图
qx
.0e5 cy
ax
200000
0.05 2.67 e8Pa 50000
400000
12 El 3 El 带入
2, y = 0得 m ax
8.5e - 3m
0.3 6
u
3 33T-333 3 333 -u oo oo.d c T-IT - T-lF ■
:57 912^ 6 8-q I ^680357^1^® 4 Is 630 7 4「二口
6 1.2-2 £ 4 5 IT 二
b 77 R-
图1-6矩形截面应力图
U U2 +O.OOOeWO -7.4<>Cie*04 -1.4S0e-03 -2.220e-03 -2.960&-03 -3,700e-03
-4.440e-03 -5.180e-03 -5.920e-03 -6.660e'03 -7.400&-03 -S.140&-03 -8.S80e-03
ODB: Job-222.odb Abaqus/Standard 6.10-1 Tue Apr 10 16:53:04 GIVfT+08:0D 2012
;何亡卵亡兀 L S MS TH MS *
103]
675e+07 ;■
saie+oa 517e+0S [A%>g 75%)
比叮币 Li? ft Comer
工 Mv&es
4

M
j L> 3
+ i + 1
+ 1. * t
11 t - *ۥ I
图1-7 2D四边形单元变形位移图
Sj
raises
SNEGj (fraction ■ -1.0) (Avg; 75%)
+2..222e+08 4h2s 037e+08 +1 u852e+08 + 1.667e+08
+ 1.4S2e+08 + 1.297e+08 + l.U2e+08 +9.265e+07 +7B ,i
llSe+O7 +5.564e+07 +3.713fi+07 + 1.862e+07 + 1,124e+05
O£4: LD 1 I K A V XI GHT^OEztD SU£
图1-8四边形单元应力图
+0.000e+00 -6.538e-04 -1.30Se-03 -1.961e-03 ~2.615e-03 -3.269e-03 -3.923e-03 -4.577e-03 -5.231e-03 -5.2S4e-03 -6.538e-03 -7,192e-03 -7.846S-05
ODD : Job-533.odb Abaqus/Standard 6.10-1 Tue Apr 10 15:55:43 GMT+08:00 201;
Is%
-吗
图1-9 2D三角形单元变形位移图
图1-9 2D三角形单元应力图
图1-10 3D单元应力图
图1-11 3D单元变形位移图图
、结论
由上面可以看出理论计算值与1D和2D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而与三维结果差异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