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空间设计-人因工程学-十二章(主编:郭伏 钱省三)
人机工程---作业空间设计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3 立姿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I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3.14 腿部空间进深T1垂直基准面和限制小腿或膝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5 脚空间进深T2垂直基准面与限制脚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6 腿部空间宽度 B限制膝或脚向外侧扩展的两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7 横向活动间距 D两相邻工作岗位上的纵向中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8 向后活动间距W垂直基准面和限制人体向后活动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作业空间设计
功能
使用顺序
/min
低
中
高
原则的使用水平
图12-1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
9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三)总体作业空间的设计应依据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特点以 及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机-机”关系、“人-人”关 系
10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考虑作业空间时不能只局限于作业和周围场所组成的活动空 间,还需考虑是否适应作业者心理及行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除
的视区在低于标准线30º的区域里。
16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二)主要视力范围 1.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1.5º~3º。 2.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 3.有效视力范围,视角30º。 4、视力范围与被观察的目标距离有关。目标在560mm处最为适 宜,低于380mm时会发生目眩,超过760mm时,细节看不清楚。 当观察目标需要转动头部时,左右均不宜超过45º,上下也均不 宜超过30º。
7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应遵循四大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界面上显示器和控制器的整体布置要遵循功能原则和使用 顺序原则,具体元件的定位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和频率原则。
8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频率 20 平 均 执 15 行 时 10 间 5 0 重要性
13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人体设计原则,可调设计原则,平 均设计原则) (4)如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定位群体的百分位。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341001课程英文名称: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人因工程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应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涵盖范围很广,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是一门很有应用价值的学科,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主要研究人—机—环境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改进这些关系,使工作系统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工作场所环境评价的方法以及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等一些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在相关实验中亲自动手,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系统掌握人因工程学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人因工程学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从多学科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系统的观点和综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环节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增强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宜采用多媒体教学,以便更好地展示学科的研究成果、使用设备及应用案例。
2.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工作环境衡量指标的测定、评价和改善,体力工作负荷与脑力工作负荷的测定、疲劳的消除,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进行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的设计与评价。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学时,课时分配表可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机械、管理、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已修完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结合所学内容安排1-2次习题,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人因工程—作业空
在作業台面上加上斜面,提高 治治具高度,減少MIC與操作者 的距離,減少疲勞度﹐
三、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立姿作業優化2
測試機台CELL高度過低
Before
After
三、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立姿作業改善3
400
三、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立姿作業布置改善4
不合理的布置會浪費操作時間,使動作效率下降,應加 以排除。重整操作環境等也可合并減少一些無用動作。 例.將膠布位置由作業員的背后變為側邊,可減少作業員 的轉身動作。 前 后
546
216
15.77
9.70
一、人的形体参数
人体尺寸的影响因素
年齡 & 性別 & 種族 & 年代 & 職業 & 国家 & 其他
種族(国家)
美國白人
人數 年齡 身高 體重 25000 23 173.7 70.4
美國黑人
6684 23 172.7 69
日本人
233 25-34 161.3 54.9
一、人的形体参数
三、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3.1 作业空间设计 3.1.1工作高度(立姿)
立姿較適合之時機: 工作台下沒有大腿放置空位。 處理物品重量大於4.5kg。 經常需要舉起雙手伸長手臂於高處取物。 作業必須經常起身走動。 作業必須以雙手向下施加壓力。
三、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立姿作业空间
立姿作业的特点: (1)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站着频繁的起坐消耗 能最少些; (2)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 运动幅度的作业。因站姿时作业者可以走动,可以看见或 使用坐姿作业者够不到的部件; (3)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立姿时手臂力量较大,易 于操作大操纵杆。
火车硬座车厢中人机学问题的调研报告k硬座车厢座位分布图
火车硬座车厢中人机学问题的调研报告k硬座车厢座位分布图1 前言火车从发明到现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最大众的交通工具。
它具有载客量大、安全性高、价格具有层次性、旅客可选空间大等等的特点。
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乘坐火车出行,但是在所有的火车票中价格最为便宜的硬座中,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可以发现在火车硬座车厢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重新设计与改良。
2 火车硬座车厢人因要素进行调查与总结当今社会,对于长途旅行,中国人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以火车为主,而这其中更大一部分人群还是选择火车硬座出行,因为它经济实惠。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客对火车硬座的要求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这就涉及到人因要素的运用是否合理的问题。
目前我国火车硬座车厢在人因要素方面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火车硬座车厢人因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2.1火车硬座车厢中人因要素调查2.1.1 调查题目火车硬座车厢中座位和茶几卷调查。
2.1.2 调查目的为了使火车硬座旅客在硬座车厢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对火车硬座车厢中的座位和茶几在人因要素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改进为火车硬座旅客营造一个舒适的旅途环境。
2.1.3 调查内容1、请问您觉得火车硬座车厢内的座位和茶几在使用中方便和舒适吗?(单选题)()A、座位和茶几之间的距离太小,以至于进出不方便B、座位和茶几在高度上搭配得不好,以至于在茶几上作业时感到不舒服C、茶几不够大,与对面的人的距离太近,在心理上感到不舒服D、不确定原因,但是在长途旅行中就是感到不舒服对第1题调查结果如下图:图2.1 火车硬座车厢座位茶几调查结果2.2火车硬座车厢人因要素调查总结2.2.1 车厢内座位和茶几调查总结从图2.1中可以看出硬座车厢内座位和茶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座位和茶几之间的距离太小,以至于进出不方便;茶几不够大,与对面的人的距离太近,在心理上感到不舒服。
针对火车硬座车厢如上所述的种种缺陷,我们小组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以下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人因工程(作业空间设计) ppt课件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 因素
二、人体视野及所及范围
(一)视野 (二)主要视力范围 (三)眼高 (四)视觉运动规律
PPT课件
7
(一)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 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 角度来表示。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 胞的分布状况有关,正常人两眼的视野大致相同。 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双眼视区大约60º 以内的区 域,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10º ~20º ;分辩字母的视 线角度为5º ~30º ,在各自视线范围以外,字和字 母模模糊糊,趋于消失。对于特定的颜色的辨别, 视线角度为30º ~60º 。最敏锐的视力是在标准视线 每侧1º 的范围内。 8
PPT课件
18
(二)工作体位 (2)立姿作业的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不易转换操作;立姿 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对于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 置分散,需要手、足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 容膝空间的机台旁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 作业,应采用立姿操作。
30
PPT课件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三)容膝、容脚空间
表12-3 容膝空间尺寸/mm
尺寸部位 容膝孔宽度 容膝孔高度 容膝孔深度 大腿空隙 容腿孔深度
PPT课件
最小尺寸 510 640 460 200 660
最大尺寸 1000 680 660 240 1000
31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四)椅面高度及活动余隙 (1)座椅的椅面高度一般略低于小腿高度,以便使 全部脚掌着地支撑下肢重量,方便下肢移动,减少 臀部压力,避免椅子前沿压迫大腿。 (2)座椅放置空间的深度距离(台面边缘到固定壁 面的距离),至少应在810mm以上,以便作业者 起身与坐下时移动椅子。 (3)座椅放置空间的宽度距离应保证作业者能自由 的伸展手臂,座椅的扶手至侧面的距离应大于 610mm。
第8章:作业空间设计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am of Prof. Sun L. Y.
School of management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
近身作业空间
近身作业空间是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考虑人体的静态或 动态尺寸,在站姿或坐姿状态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需的空间范围。
作业精度与视距的关系
作业类型 示例 视距离 固定 视野直径 20~40 作业姿势
12 ~25 最精细 安装最小部件 的作业 (表、电子元件等) 精细作业 安装收音机、 电视机等 25~35
坐姿
40~60
坐姿或站姿
中等粗活 印刷、机床操作等 粗活 远视 包装、粗磨等 黑板、开汽车
<50
<80
坐姿或站姿 站姿 坐姿或站姿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am of Prof. Sun L. Y.
School of management
8.2.1 人的视觉要求
视距
视距是人在作业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觉疲劳
引起视觉疲劳的主要因素: 不合理照明 布置光源的合理措施 合理控制光源的亮度:一 般光源亮度控制在 16cd/cm2以下比较合适 合理分布光源,不要将灯 光直接射入人眼及作业域 内 减少亮度对比 器件配置不当 (如显示器、 控制器)
50~150 30~250
>150
>250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am of Prof. Sun L. Y.
School of management
8.2.2 人的行为影响
个人心理空间
人因工程学郭伏教学课件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二)听觉 听觉系统主要包括耳、传导神
经与大脑皮层听区等三个部分。听 觉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 部分,如图2-5所示。
图2-2 突触的电子显微镜模式图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到 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 隙中,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从而在去极化的这个神经元中引发
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传导。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二节 肌肉、骨骼与供能系统
一、 肌肉组织及其工作特征
肌肉是人体四种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组织。人做任何动作,都要依 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展。
肌肉收缩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等形式。前两种收缩 是实现人体各种运动所必需的,它们是动力性的,总称为动力性收缩。 等长收缩则是静力性收缩。 (1)向心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 拉着骨杠杆作向心运动,故称向心收缩。 (2)离心收缩。当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被拉长。 (3)等长收缩。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长度保持不变时的收缩形式称为等 长收缩。
本章内容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肌肉、骨骼与供能系统 呼吸、消化和循环系统 脑力劳动与神经紧张型作业的生理变化特点 人的心理因素
人因工程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目录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1)第二章人的因素 (6)第三章微气候环境 (12)第四章环境照明 (17)第五章色彩环境 (23)第六章噪声及振动环境 (27)第七章空气环境 (35)第八章体力工作负荷 (42)第九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54)第十章脑力工作负荷 (65)第十一章人体测量 (69)第十二章作业空间设计 (75)第十三章人机系统 (81)第十四章人机界面设计 (100)第十五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07)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一、要点与要求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学习人因工程学,以及应用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些共性知识。
1.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命名、起源与发展。
虽非本章的重点,但应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2.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在众多定义中,要求能认知和表述《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的人因工程学定义。
3.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
了解它有助于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所以了解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任务是必要的。
4.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内容与应用领域。
了解它将有助于了解学习的目的。
5.掌握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掌握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步骤,是应用本学科的基础。
6.人因工程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这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
希望能学会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7.了解人因工程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这将有助于拓展相关学科的学习。
本章主要是基本概念,考核将以单项选择题、判断改正题和名词概念解释为主,其次是少量的简答题。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1.人因工程学的命名。
由于世界各国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存在差异,以及研究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故导致学科名称的使用亦不相同。
如,该学科在美国称为“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的因素工程学)或“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西欧国家称为“Ergonomics”(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是希腊文,意为“工作法则”。
人因工程学课后作业解答修订稿
人因工程学课后作业解答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人因工程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郭伏、钱省三主编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发展史萌芽时期(20 世纪初期)人因工程人因工程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1960 年以后)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 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着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 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 1924 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 8 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人因工程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工业工程使用教材: 郭伏,钱省三主编. 人因工程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二、课程性质及地位人因工程学是通过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来达到提高系统生产率,保证人健康、安全、舒适工作的一门多学科交叉性应用学科。
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解决生产系统设计及优化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企业对工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工程的角度掌握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人与机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了解和认识,发现并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工作能力、作业限制等特点,并能从适合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工作安排、环境布置等提出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为人-机-环境系统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使作业者获得舒适,健康、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力求提高作业者的作业能力、系统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
并为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
四、课程教学任务(1)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人—机-环境系统优化的主要理论;人因设计原则和方法。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人因工程理论方法的理解,掌握实验测试手段,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3)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结构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及要求如下:1、理论教学部分(30学时)理论教学分为15个知识模块,模块的安排主要考虑各知识模块之间知识的连续性及人的认知规律,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安排。
(注:由于所使用的教材第二章“人的因素”由学生自学,所以模块排序与教材中的章的排序数有区别,演示文稿(PPT课件)中章的序数与教材对应)模块1:人因工程学概述(1.5学时)知识点:人因工程学科的命名及定义;人因工程学科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研究方法和步骤;人因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包括作业者在操作时所需的空间与在作业中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与操作对象所占的空间范围。
作业空间的设计是指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与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并找出最适合本作业的人体最佳作业姿势、作业范围,以便为作业者创造一个最佳的作业条件。
一个设计优良的作业空间,不仅可以使作业者作业舒适、安全,操作简便,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机系统的作业效率。
本章主要分析了影响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在“人”方面有: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作业姿势等因素;在“机”方面有:单个机器设备的控制面板布置以与多个机器布置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坐姿作业空间与站姿作业空间,虚拟车间、工厂,以与作业空间的辅助用具如座椅、工作台的设计等;最后论述了作业空间的设计评价。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概述研究作业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相关概念:一、近身作业空间是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的作业姿势时,由于人体的静态或动态尺寸的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与的空间范围。
如人在坐姿打字时,四肢(主要指上肢)所与的空间范围,就是近身作业空间。
近身作业空间作为作业空间设计的最基本内容,主要依据作业者在操作时四肢所与范围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来确定。
根据人体的作业姿势不同,近身作业空间又可分为坐姿近身作业空间与站姿近身作业空间。
二、个体作业场所是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简称作业场所。
如电脑、计算机桌、电脑椅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业场所。
同近身作业空间相比,作业场所更复杂些,除了作业者的作业范围,还要包括相关设备所需的场地。
当仅有一台机器设备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个体作业场所来设计,而不必考虑多台设备布置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更多地强调多个个体作业场所之间尤其是多个作业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因工程学(郭伏主编)——名词解释
亮度:(P63)是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
照度:(P63)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声压级:(P103)为方便衡量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声压的对数值来度量声压,称为声压级。
响度:(P107)是人耳对声音强度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人对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感觉成正比。
计权声级:(P107)为使噪声测量结果与人对噪声的主观感觉量一致,通常在声学测量仪器中,引入一种模拟人儿听觉在不同频率上的不同感受特性的计权网络,对被测噪声进行测量。
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计权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P108)某一段时间内的A 声级能量平均值,简称等效声级或平均声级。
掩蔽效应:(P111)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发生困难,需要提高声音的强度才能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掩蔽效应。
明适应:(P64)明适应发生在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无题,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过程叫明适应。
减光混合:(P92)减光混合又称为颜色混合,就是将不同颜料、涂料、燃料等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新的颜色。
色立体:(P93)为了直观方便地表示和区别各种不同颜色,将色调、名都、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用字母或数码形式构成表示色彩的空间立体模型,称为色彩体系或称色立体。
能量代谢率:(p156)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消耗的总能量,记为M 。
相对代谢率:为消除作业者之间的差异因素,常用相对代谢率这一相对指标衡量劳动强度,记为RMR 。
(P156)RMR=能量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基础代谢量 或 RMR=能量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M−R B (P156)相对代谢率(RMR )指标也可以通过作业中氧耗量来计算:RMR=作业时的氧耗量−安静时的氧耗量基础代谢消耗量(P160)氧债:(P159)劳动1分钟氧需和供氧量之差叫氧债。
闪光融合值(闪光融合频率):(P171)闪光融合值是用以表示人的大脑意识水平的间接测定指标,融合值与闪光值的平均值称为闪光融合值。
人因工程《第12章--作业空间设计》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一)工作面高度和宽度
表11-2 坐着工作时推荐的工作面高度/mm
(二)工作体位
(2)立姿作业的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不易转换操作;立姿 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对于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 置分散,需要手、足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 容膝空间的机台旁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 作业,应采用立姿操作。
(三)眼高
人眼具有视觉特性,在目视工作中人眼的适应性至关重要。 人眼适应性与人眼的高度及显示器、控制器的位置有关。 显示器、控制器的配置应当满足人的视觉特性的要求。配 置不当将引起作业者的视觉疲劳,从而导致作业的效率降 低,安全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立姿眼高是从地面至眼睛的距离,在一般工业人口中,眼 从座位面至 眼睛的距离,其范围约为(660~790)mm。两组数据值 均为正常衣着和身体姿势状态。这些尺寸是目视工作必须 适应的眼高范围。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五)脚作业空间
图12-8 脚作业空间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图 12-9蹬力较大的脚操作器作业空间 图12-10蹬力较小的脚操作器作业空间
二、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一)工作面高度
图 12-11工作面调整的高度
二、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表12-4 立姿工作时推荐的工作面高度/cm
工作类型
(三)人的行为特征
1.个人心理空间
人机工程学 作业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后作业
——作业空间设计
现代电子化办公台设计
现代化办公室内电子设备的更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电子化办公室。
与其电子设备相适的办公家具设计,已显得非常重要。
1、电子化办公台人体尺度
现代电子化办公室内大多数人员是长时间面对显示屏进行工作,因而要求像控制台一样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以避免工作人员肌肉、颈、背、腕关节疼痛。
按照人机工学原理,电子办公台尺寸应符合人体各部位尺寸。
上图是依据人体尺寸确定的电子化办公台主要尺寸,该设计所依据的人体尺寸是从大量调查资料获得的平均值。
2、电子化办公台可调设计
由于实际上并不存在符合平均值尺寸的人,即使身高和体重完全相同的人,其各部位的尺寸也有出入。
因此,在电子化办公台按人体尺寸平均值设计的情况下,必须给予可调节的尺寸范围,如图,下部三个高度尺寸范围和座椅靠背调节范围等。
电子化办公台调节方式有:垂直方向的高低调节、水平方向的台面调节以及台面的倾角调节等,如图示,国外电子化办公台使用实践证明,采用可调节尺寸和位置的电子化办公台,可大大提高舒适程度和工作效率。
3、电子化办公台组合设计
采用现代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即意味着办公室内部的重新布置,因而要求办公室隔断、办公单元系列化、办公台易于拆装、变动灵活等特点。
为适应这些要求,电子化办公台大多设计成拆装灵活方便的组合式,根据电子化办公台的几种基本组合单元,可组合成各种型式多变的办公单元系列。
作业空间参考
的场所,以及显示器、控制器配置在墙壁上的情况,
立姿更好。
(2)立姿作业的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不易转换操作;立姿时肌
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长期站
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对于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工作地的控制装置布置分 散,需要手、足活动幅度较大的作业;在没有容膝空间 的机台旁作业;用力较大的作业;单调的作业,应采用
当发生危险时,人类也有一些共同的躲避行为。如从众心理、 左右躲避等行为。人的这种行为倾向在作业过程中常常是引 起事故的原因,因此,在设计总体布局、通道、机器、堆放 物时就应该提前考虑到。
4、工作体位
决定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因素
工作体位
1.坐姿作业 2.立姿作业 3.坐、立交替的作业
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 接触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
2.作业空间设计 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
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等进行
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合理)的流通 路线和占有区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 性。(广义) 合理设计工作岗位空间。(狭义)
(3)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 对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准确得多, 因而水平式仪表的误读率(28%)比垂直 运动规律 式仪表的误读率(35%)低。
2、视觉要求
视野 视距 眼高 运动规律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 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优,依 次为右上限、左下限、而右下限最差。视 区内仪表的布置应考虑这一点。 (5)两眼的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在正 常情况下不可能一只眼睛转动而另一只眼
人因工程(8作业空间设计)
25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工作面宽度视作业功能要求而定: 一般若单供靠肘之用,最小宽度为 100mm,最 佳宽度为200mm; 仅当写字用时,最佳宽度为400mm;
工作面板的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以便保证大 腿的容膝空间。
26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1)水平作业范围
图12-3平面正常范围和最大范围,以及斯夸尔斯提出的正常范围/cm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7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2)垂直作业范围
图12-4坐姿作业时手的垂直作业范围/mm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8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3)立体作业范围
图12-5 坐姿上肢运动范围
13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视觉运动规律 ( 4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 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优,依次为右上限、 左下限、而右下限最差。视区内仪表的布置应考虑 这一点。 ( 5 )两眼的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在正常情况 下不可能一只眼睛转动而另一只眼睛不动;在一般 操作中,不可能一只眼睛视物而另一只眼睛不视物。 因而通常都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4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三、工作体位
(一)决定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因素 (二)工作体位
1.坐姿作业 2.立姿作业 3.坐、立交替的作业
《人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5
(一)决定工作体位和姿势的因素
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通常采用坐姿、立姿、坐立交替相 结合姿势,也有一些作业采用跪姿和卧姿。在作业中使用 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松的状态。在确定 作业姿势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作业空间的大小和照明条件; 2.作业负荷的大小和用力方向; 3.作业场所各种仪器、机具和加工件的摆放位置; 4.作业台高度及有没有容膝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视力范围
正常人在各种工作时的视力范围比视野要小。因为视力范围是要求能迅速、 清晰地看清目标细节的范围,所以视力只能是视野的一部分。
(三)眼高
眼高是指从瞳孔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立姿眼高是从地面至眼睛的距离,在一般工业人口中,眼高的范围约 为(1470~1750)mm。 坐姿眼高是从座位面至眼睛的距离,其范围约为(660~790)mm。 P.S. 两组数据值均为正常衣着和身体姿势状态。这些尺寸是目视工作 必须适应的眼高范围。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1)水平作业范围 在水平方向上方便地移动手臂所形成的轨迹(覆盖的范围) 如下图: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2)垂直作业范围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3)立体作业范围
立体作业范围指的是将水平和垂直 作业范围结合在一起的三位空间,实际 上,坐姿作业时,操作者的动作被限制 在工作台面以上的空间范围,其作业范 为一立体空间。
(2)座椅放置空间的深度距离(台面边缘到固定壁面的距离),至少 应在810mm以上,以便作业者起身与坐下时移动椅子。 (3)座椅放置空间的宽度距离应保证作业者能自由的伸展手臂,座椅 的扶手至侧面的距离应大于610mm。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五、脚作业空间
脚作业空间一般范围较小,正常的位于身体前侧、坐高以下的区域。
(三)眼高
眼 高
眼 高
立姿时的眼高 (1470~1750)mm
坐姿时的眼高 (660~790)mm
(四)视觉运动规律
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易引起疲劳。 视线的变化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运动。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角的观
(三)个人心理空间
一、个人心理空间
个人心理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并按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
人际交往心理距离表 接触类型 亲密距离(紧身区) 个人距离(近身区) 社交距离(社交区) 公共距离(公共区) 单位:mm 心理距离 <= 450 450~1200 1200~3500 3500~9000
(三)个人心理空间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二、人体视野及所及范围
(一)视野 (二)主要视力范围 (三)眼高 (四)视觉运动规律
(一)视野
视野是指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
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动视野是头部固定不动,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静视野是头部固定不动时在眼球静止不动状态下的自然可见范围; 在水平面内的视野:双眼视区大约60度以内的区域。 在垂直平面的视野:以标准视线水平为0度基准,则最大视区为视平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座椅设计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一、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1. 作业空间
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
(二)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三、工作活动余隙
立姿作业时,人的活动性比较大,为保证作业者操作自由、动作舒展, 必须使操作者有一定的活动余隙,并尽量大些。可参照下表。
(二)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四、立姿作业空间垂直方向布局设计
立姿作业空间垂直方向布局尺寸表 控制器类型 报警装置 单位:mm 推荐值 1800 1600~1800 700~1600 500~700 0~500
极少操作的手控制器和不太重要的显示器 常用的手控制器、显示器、工作台面等 不宜布置控制器 脚控制器
(三)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设计
为了克服坐姿、立姿作业的缺点,在工作岗位上经常采用坐—立姿交 替作业的方式。 这种作此方式的优点在于,能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变换体位,从而避免 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而引起的肌肉疲劳。比如,长时间的单 调的坐姿作业会引起心理性疲劳。 在设计坐-立交替的工作面时,工作面的高度以站立时的工作高度为 准,椅子高以68~78cm为宜,• 时提供脚踏板,使人坐着工作时脚 同 有休息的地方,否则人们很难工作持久。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1)作业特点 (2)人体尺寸 (3)作业姿势 (4)个体因素 (5)维修活动
(一)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二)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1000
680 660 240 1000
单位:mm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四、椅面高度及活动余隙
坐姿作业离不开座椅,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座椅所需的空间及人体活动 需要改变座椅位置等余隙要求。
(1)座椅的椅面高度一般略低于小腿高度,以便使全部脚掌着地支撑 下肢重量,方便下肢移动,减少臀部压力,避免椅子前沿压迫大腿。
察效率最优,依次为右上角,左下角,而右下角最差。
两眼的运动总是协调的、同步的,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一只眼睛转动 而另一只眼睛不动;在一般操作中,不可能一只眼睛视物,而另一只
眼睛不视物。因而通常都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三、工作体位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4)综合坐姿作业图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三、容膝、容脚空间
在坐姿工作台设计过程中,在工作台下部就要有足够的容纳腿脚 的区域,就叫容膝、容脚空间。
符号
尺度部位
尺寸 最小 最大
a
b c d e
容膝孔宽度
容膝孔高度 容膝孔深度 大腿空隙 容腿孔深度
510
640 460设计
(三)坐立姿交替作业空间设计
(四)斜作业面设计
作业时,人的视觉注意的区域决定头的姿势。坐姿时, 视线与水平线 的夹角为32°~44°,站姿时为23°~34°。由于视线倾斜的角度包括 头的倾斜和眼球转动两个角度,实际头倾斜角度为坐姿17°~29°,站 立8°~22°。
线以上60度和视平线以下70度。
(二)主要视力范围
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 根据对物体视觉的清晰度,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力范围区:
1. 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中心视 力范围(视角)为1.5度~3度,其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2. 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度,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就 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3. 有效视力范围:视角30度,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的转动,在该区内注 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够的清晰视觉。
一、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2. 作业空间设计
从广义上讲: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 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空 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 可靠性和经济性。
从狭义上讲: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 校工作。
实际工作中,头的姿势很难保持在上面所说的范围内,如最常见的在写 字台上读写书画,头的倾角就超过了舒服的范围(即8°~22°),因此, 出现了桌面或者作业面倾斜的设计。 下图是都已经批量生产的绘图桌。
(四)斜作业面设计
(四)斜作业面设计
测量上面5张设计好的和5设计差的绘图桌,可以发现: (1)设计好的,躯体弯曲为7°~9°; (2)设计差的,躯体弯曲为19°~42°; (3)设计好的,头的倾角为29°~33°; (4)设计差的,头的倾角为30°~36°。 特别是当水平作业面过低时,由于头的倾角不可能过多超过30°,人 不得不增加躯体的弯曲程度。因此,绘图桌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条要 求: (1)高度和倾斜度都可调; (2)桌面前缘的高度应在65~130cm内可调; (3)桌面倾斜度应在0°~75°内可调。
(二)主要工作体位
二、立姿
(二)立姿的缺点 1.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 2. 不易转换操作; 3. 立姿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4.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二)主要工作体位
三、坐、立交替
某些作业并不要求作业者始终保持立姿或坐姿,在作业的一定阶段, 需交换姿势完成操作。这种作业姿势称为坐、立交替的作业姿势。 采用这种作业姿势既可以避免由于长期立姿操作而引起的疲劳,又可 以在较大的区域内活动以完成作业,同时稳定的坐姿可以帮助作业者 完成一些较精细的作业。 并不是所有作业都是适合,只适合一些特殊的作业。
(三)人的行为特征
人的行为特征和作业空间的关系:
英国的心理学家D.肯特说过:“人们不以随意的方式使用空间”。 意思是说人们在空间中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特定 的方式。 人对作业空间的要求,不仅有对物理空间的要求,还会受到心理因素 的影响,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空间要求大于物理空间要求。
(二)主要工作体位
一、坐姿
坐姿是指身躯伸直或稍向前倾角为10°~15°,上腿平放,下腿一般 垂直地面或稍向前倾斜着地,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体位。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体稳定性好, 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能正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