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精讲精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手法题详解(经典例题+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手法题详解(经典例题+练习+答案解析)【题目设定方式】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伏应、悬念、巧合、误会、突转、抑扬)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3、分析作品思路方面的特点及其好处。
4、分析出构思和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方面的联系。
【解题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文中运用的技巧、手法。
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技巧,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分析技巧的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在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布局谋篇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
(2)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对话,便于抒情, 显得亲切感人。
(3)第三人称:(“他”、“他们”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二)叙述方式及效果1.顺叙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3.插叙作用: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4.补叙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平叙作用: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 ,有条不紊。
(三)描写方式:(这个在人物形象中已述)1.正面:包括外貌、心理、行动等。
2.侧面:环境、人物之间关系。
(四)修辞手法: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9:主要人物的作用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主要人物的作用★★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塑造某某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解题思路展示】(1)结构作用(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内容作用A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B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经典例题★★一、(2015高考浙江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
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
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
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
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
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
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
高考“小说阅读”讲练:赏析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讲练:赏析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一、必备知识归纳:(一)叙述艺术叙述(记叙、叙事)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方式和线索三个方面。
(二)描写艺术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1)景物描写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C、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d、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e、白描和工笔。
(3)场景描写艺术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描写的作用有:(1)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2)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一种象征。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②展示人物性格。
一些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风貌。
③凸显环境特征。
文章中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往往要借助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
④表达真挚情感。
一篇文章能感染读者,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挚。
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⑤深化作品主题。
好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1.象征: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12: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解题思路展示】(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等。
(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2021高考语文专项-小说阅读精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专项-小说阅读精练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菲菲小姐莫泊桑威廉·艾力克侯爵是普鲁士少尉。
他头发金黄,小矮个儿,对士兵傲慢粗暴,对战败者冷酷无情,性子像火药一样,十分暴躁。
自从他进入法国以后,他的同事们一直叫他菲菲小姐。
给他起这个绰号的原因是:他身段漂亮,腰身纤细,看上去好像用了女人的紧身褡;他刚刚长胡子,脸色苍白;他对人对事表示极端蔑视时,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使用法国短语“菲,菲”①,说时还带着嘘嘘的哨音。
上尉抱怨生活单调,想搞个酒宴,派勤务兵去卢昂带几位女客过来。
菲菲小姐无事可做时喜欢打碎东西,喝酒时不断地把酒杯掼碎,一个又一个。
这天他盯住墙上有八字胡的女肖像,掏出手枪,砰砰两枪把两眼打穿了。
他还自制爆炸装置“地雷”,引爆后站在炸断了脑袋的维纳斯瓷像面前发狂似地拍掌。
自从来了普鲁士人,钟楼一直是静悄悄的。
神父宁肯被枪毙也决不肯敲钟,以此宣示国难。
军官们对此不予理会,只有侯爵硬要打钟。
他每天都恳求上司让他去敲它一次。
他请求的时候,像猫一般亲热,像女人一般阿谀,像想要什么想得发了疯的情妇那样娇声娇气。
上司不同意,他只好以放“地雷”取乐。
军官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头上擦油,身洒香水,容光焕发。
天黑时风雨中马车到了,仔细挑选的五个美貌姑娘下了车。
矮小年轻的拉歇尔,棕色头发,眼珠黑如墨滴,是个犹太女人。
上尉把她分配给了年轻瘦弱的侯爵。
拉歇尔忽然透不过气了,咳出了眼泪,鼻孔里喷出烟来。
原来侯爵借接吻之机,对她嘴里吹进了一股烟。
她墨黑的眼珠里透出怒气,默默盯着这个主人。
他逼得她透不过气来;又突然使劲地咬了她的嘴唇,咬得很深,一屡鲜血从她的下巴淌下来,滴到胸口上。
她又一次瞪着眼睛盯住她。
她把血揩干净,低声说:“哼,这是要付代价的!”“我一定会付代价的。
”他冷酷无情的笑着说。
“为我们征服女人的心干杯!”“为我们征服法国而干杯!”军官们喊。
姑娘们无语,只有拉歇尔气得浑身哆嗦,转过身来说:“你们在法军面前不敢说这样的话!”矮小的侯爵变得快活起来。
(北京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第二节小说阅读精练(含解析)
第二节小说阅读一、(2018海淀二模)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
(23分)桃花流水鳜鱼肥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
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
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
夕阳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
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吠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
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应该不吠他才对。
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
”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
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吠你?”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
”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
“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就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当然不是。
走,跟我捕鱼去。
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呢,谁不馋呀。
”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
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语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时,天已完全黑下来,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
老铁退休后,不愿待在城里,回老家义务当起了这条小河的巡逻员。
他不许别人砍树,更不许别人电鱼、药鱼。
专题04+赏析情节手法之情节构思技巧、叙事技巧-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考点精讲精练
小结
情节构思技巧(叙事技巧)类考点, 需要注意识记、辨别悬念、抑扬、衬托、 突转、伏笔、铺垫、对比、照应、线索等 知识点。
这类考点通常不会单独出一道题,往 往以”小说叙述手法“”叙述特征“为大 考点,情节构思技巧的答案大多只有一点, 只占2分。
所以我们需要发散思维,融合前边所 学的”叙述方式、叙述人称“进行作答。
他伸了个懒腰,开始投入下一场战斗。然而就在即将进入那 令他兴奋的界面时,他的脖子毫无准备地挨了重重一巴掌,紧接 着,一双大手将他拎出了昏暗的网吧。
滚回去。父亲面无表情地命令道。 他乖乖地执行了命令。据说,他出生那天,母亲正在产床上 痛苦地呻吟,而父亲则静静地潜伏在南方茂密的丛林里。在一个 适当的瞬间跃起,用粗壮的左臂勒住了敌方特工的脖子。父亲本 想捉个活口,但当对方拼命挣扎着从怀里掏出一枚手雷时,父亲 毫不犹豫地将匕首刺进了对手的右肋。就在那个时候,他离开了 母亲的身体,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这种并不愉快的巧合令他 耿耿于怀,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正是那个倒霉的特工托生的,所 以才不得不永远在父亲的强力面前低头。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 构更严谨,情节发展 更合理,前因后果更 分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 蓄积气势,突出文章
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
主旨。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
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或突出主题。
二、必备知识
分类
概念
作用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人物、
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事物形象更突出,主
题更鲜明。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 收到意料之外、情理 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 之中的效果,对表现 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讲解(附对应练习)人教新目标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讲解(附对应练习)人教新目标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讲解(附对应练习)人教新目标详细讲述了高考小说阅读的的方法和技巧,并附有多篇相关练习,均有详细答案.方便教师上课,下载即可使用!《考纲》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小说这种文体的特征,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才能在阅读过程中体现《考纲》的要求,下面对这7项内容分别进行解说和评析。
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概括作品主题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
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文章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
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总体性显示.可见,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容量虽小,但并不意味着肤浅单薄。
虽然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
它集中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冲突,触及到生活的本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迸发出绚丽的思想火花。
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概括作品主题〞,是阅读小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阅读过程中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过程中只有通过细致地分析,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准小说的故事发展脉络,才能分析小说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对话、行动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或性格;二是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三是描写具体的社会环境,以表现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用来烘托人物,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速解选择题
考点概要
PART ONE
考情分析
综合真题,分析趋势动态。
小说阅读考情分析
小说阅读综合选择题近年来不断花样翻新,既有传统考卷“内容+艺术特色” 一并考查的样式,也有新高考卷“内容”“艺术特色”分设两题考查的模式,还有 新课标高考命题形势下的因文设题类型。可以说,小说阅读综合选择题的设置也将 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块试验田,一轮复习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什么)和艺术特色(怎么写)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4选1”的设题模式与选“不正 确的一项”的题目要求,降低了该题的难度。选项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依次设 置,更有利于考生以题读文,为全面理解文本打开了一扇大门。
定位选项“两步骤”
step1:细读选项,做好标记切分。 标记:①标记选项中显示文本内容的关键词; ②标记选项中显示艺术特色的关键词; ③标记选项中显示信息区间的关键词。 切分:根据选项标记将选项区分,方便与文本信息
内容进行对比。 step1:回归原文,认真对比信息。
①对比“涉及的具体内容”的概括; ②对比“具体内涵”的理解; ③对比“涉及的艺术特色”,核实是否定位准确; ④对比“艺术效果”,核实是否分析正确、到位。
PART T WO
答题技巧
选择题常见的错误设置方式 及相应应对方法
选项常见错误设置
命题 陷阱趋向
角度.
具体阐释
精准指导
句段 就是在选项中曲解某一句或某一段内结合全文,思考“为什么”写这部分,对主旨 用意 容的作用,或夸大或缩小某项作用 情感有何作用,进而明确选项正误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2:情节作用题含答案
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情节作用题小说的情节是作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依托。
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卷历来都关注小说情节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题目设定方式】①某个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作分析;②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③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小说在描写××时作了哪些铺垫?有何作用?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④小说××段写了××内容,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⑤小说的结尾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展示】(1)小说开头常见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等);②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心情等(引出某个人物的出场);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④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张本)。
(2)小说中间情节常见作用:①前后照应、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②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③侧面烘托人物形象④贯穿全文的线索(3)小说结尾的作用:①照应标题或开头②总结全文③点明题旨④含蓄蕴藉、引人深思补充:小说结尾的类型及好处①出人意料的结局的好处:A、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揭示深化主题。
C、从主题上看,能更好的深化主题。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的好处A、从表现人物上看,能更好的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中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死了,突显了群众(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B、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从主题上看,能更好的深化主题。
(如《药》中华小栓,夏瑜的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的好处:A、从表达效果看,喜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B、从能给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志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手法题详解(经典例题+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手法题详解(经典例题+练习+答案解析)【题目设定方式】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伏应、悬念、巧合、误会、突转、抑扬)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3、分析作品思路方面的特点及其好处。
4、分析出构思和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方面的联系。
【解题思路展示】首先明确文中运用的技巧、手法。
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什么技巧,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分析技巧的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在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布局谋篇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
(2)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对话,便于抒情, 显得亲切感人。
(3)第三人称:(“他”、“他们”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
(二)叙述方式及效果1.顺叙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3.插叙作用: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4.补叙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平叙作用: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 ,有条不紊。
(三)描写方式:(这个在人物形象中已述)1.正面:包括外貌、心理、行动等。
2.侧面:环境、人物之间关系。
(四)修辞手法: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情感;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第七讲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解析版)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第七讲把握主旨、标题类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在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
所以解答标题、主旨题,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
题型一理解主旨这里说的主旨,其范围要广一些,除了小说主题外,还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常见设问】1.(2020·浙江)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
2.(2018·江苏)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3.(2014·浙江)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4.(2014·重庆)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答题技巧】落实“5抓”,解答小说主旨题:(1)抓标题。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2)抓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
(3)抓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
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4)抓环境描写。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②抓背景介绍。
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5)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解析与对点精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之语言题型解析与对点精练(附参考答案)♦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另-•种是叙述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个性化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语言风格1、人物语言的特点人物语言京;亥是语''言个性化的,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
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
2、作者语言的特点(风格)语言风格,%口平实'、' 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等;题型一:体会重要语句含意皆语句的暗示义1.表层义,即字面义2.言外义:指代义(语境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3.情感义(主旨义)例1: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暗示义:无名无字、地位卑微、经济贫穷、政治压迫、精神束缚例2: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暗示义:封建习惯、夫权压迫、从一而终曾如何揣摩语义1.把握语境:从文段信息提取文句信息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鲁迅《祝福》)语境:①他(四叔)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②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
③他们(几个本家)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④(四叔)说我胖了之后,便大骂其新党。
暗示义:看似说新年气氛,实则说明革命的不成功,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以及封建观念,都没有改变,还是老样子。
2.分析手法:从具象信息提取抽象信息例:拄着锄把出村……倒拿着锄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2016 年全国卷I《锄》)暗示义:①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
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过关检测(解析版)
小说阅读精讲精练之过关检测一、(2021年八省联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秋雨川端康成我的眼睛深处,映出火团降落在红叶山上的幻影。
与其说是山,莫如说是山谷更贴切。
山高谷深,山峦紧迫溪流两岸,巍峨地雄峙着。
不抬头仰望,是不易窥见山之巅的苍穹的。
天空还是一片蔚蓝,却已微微现出了暮色。
溪流的白石上,也同样弥漫着薄薄的暮霭。
红叶的寂静,从高处笼罩着我,渗透我的身心。
莫非要让我早早地感受到日暮之将至?小溪的流水一片湛蓝,红叶没有倒映在溪流的蓝色中。
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
这时,在蓝色的溪面上却看见火从天而降。
仿佛不是在降落火雨或火粉,只是小小的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但从天上降下则是无疑的。
那小团的火球落在蓝色的溪面上旋即就消失了,火从山谷降落的瞬间,由于红叶的缘故,看不见火的颜色。
那么,山巅上又是什么情况呢?抬头仰望,只见一团团小火球以想象不到的速度从上空降落下来。
大概是火团在动的缘故吧,以雄峙屹立的山峰为堤岸,看起来狭窄的天空好像是一条河在流淌。
这是我在去京都的特别快车上,入夜刚要打盹儿的时候所泛起的幻影。
十五六年前,我住院做胆结石手术时,同我邂逅的两个女孩子总是留在我的记忆里。
这次去京都,就是为了到京都的饭店去看望其中一个女孩子的。
另一个女孩子生来就没有胆液输送管,据说顶多只能活一年,所以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植入人造管,将肝脏和胆囊联接起来。
母亲抱着幼儿站在走廊上,我走近看了看,说道:“多好啊,这孩子真可爱。
”“谢谢。
恐怕今明两天就不行了,正在等家里人来接呢。
”母亲平静地回答。
孩子静静地入梦了。
她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大概是术后胸前缠着绷带,衣裳宽松而臃肿。
我对那位母亲说出这种唐突的问候,也是因为住院患者之间的互相体贴而疏忽了的缘故吧。
这家外科医院来了许多做心脏手术的孩子。
手术之前,他们有的在走廊上东奔西跑,有的乘电梯上上下下,嬉戏喧闹。
不觉间,我也同这些孩子打起招呼来。
他们都是五岁到七八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7:环境描写的手法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之环境描写的手法★★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①小说是如何描写某处的(画线处的)景物(环境)的?②请对小说某处的(画线处的)景物(环境)描写作简要赏析。
【解题思路展示】一、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1) 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2)从修辞角度看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
(3)从写景角度看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味等角度对景物进行具体细致地描写);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平视,等等;③写景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二、社会环境描写手法常用描写技巧:A点面结合(“面”是指场景的整体,“点”是指场景中的个别情景,一般是指场景中作者描写最为突出的部分。
点面结合,要求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B简笔勾勒(也就是白描)C细描(可以用精细的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是整个场景熠熠生辉。
)【解题步骤】指出环境描写的具体手法——概述环境特点——结合文本展开分析。
★★经典例题★★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心(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
“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1)回家啰!(2)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 ---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3)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
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
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
高考大一轮复习专题17小说阅读精讲含解析试题
小说阅读考察形式 1.形式相对稳定。
2.小说阅读一般为4道主观题,20分。
考情分析1.侧重小说三要素和主题。
2.常考题型: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命题预测一般在小说的情节、人物、构造上设题。
一、【2021年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一种美味巩顶峰他明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黄昏,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生疏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假设惊。
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
因考情分析高考真题连接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者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突然有一点点绝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
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
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
豆腐,是跟年联络在一起的东西了。
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
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渐渐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抱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
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
父亲抱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
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
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
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
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精讲精练(附答案解析)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要领(一)读懂,才能做题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尤其对于小说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轻视文本阅读,最核心的任务是读懂,然后才是做题、会答。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
小说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
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
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
具体需“两抓”:①抓标题。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
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住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把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
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
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如《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
①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
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
②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
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涵着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
③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具体需要“一分一抓”:①分析环境的特点。
小说中的环境为小说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人物的命运蕴涵作品的主题。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题。
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
②抓背景介绍。
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抓背景时要关注文章后的注释和写作时间等。
(5)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小说主题虽然不能靠议论、抒情句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还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的。
如一些感情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一)[阅读实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智利] 奥莱加里奥·拉索·巴埃萨⑫一个卫兵去叫中尉。
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
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
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⑬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现出了他老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
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调大声说道:“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⑭卫兵又主动解释说:“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⑮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行啦……您走吧!”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
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划起来。
⑯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老头子……他说他是您父亲……”⑰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怒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滚吧!我就来。
”⑱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
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得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⑲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
他竖起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
那脖子又红又皱巴,跟火鸡脖子一样。
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来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⑳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
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
”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立——正!”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
_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_兴奋得浑身颤抖着高音叫道:_“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尉官只冷冷地向他打了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嘛到这来看我……我有军务在身……不能出去。
”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
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给你们吧,就你们吃。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
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选编自《外国文艺》)第一时段(5~8分钟):读懂文本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词句。
(提示:见文中画线处)2.梳理情节:请概括出小说的情节脉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说以父亲求见儿子为线索,先写父亲在兵营求见儿子(①~⑦段),再写父亲在警卫团等儿子的心情(⑧~⑪段),再接着写卫兵多次报告给儿子,儿子却一再躲避(⑫~段),然后写父子相见的情形(~段),最后写父亲把鸡送给了士兵而离开兵营(~段)。
3.感知形象:父亲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是怎样的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父亲是一个贫穷卑微的农民,有点自卑、怯弱,但以儿子为荣;尽管对儿子失望,但还是十分疼爱、牵挂自己的儿子。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说通过父亲抱着鸡来见儿子却遭到儿子冷漠对待的故事,真挚地表达了父爱之情,讽刺了儿子的虚荣心,启发人们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亲情伦理的忧虑。
第二时段(8~10分钟):做题验证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儿子一再拒绝与父亲见面,直到军官来找他时,才迫不得已去警卫团,这是因为他虚荣心作祟,不想让同僚知道他的出身,以免影响前途。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儿子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话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紧张,他点上香烟用刀鞘包头划地是为了逃避他人询问的目光。
C.小说背景设置在军营,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警卫班长、哨兵、号手等军人形象,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D.小说地域特征鲜明,尤其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南美的风俗人情画。
答案B解析A项“以免影响前途”的分析只是推测,小说中并未明确交代。
C项“性格鲜明”是不准确的,小说对哨兵、号手的形象一笔带过,没有表现他们鲜明的性格。
D项“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南美的风俗人情画”是不恰当的,小说情节在军营中展开,人物对话没有乡土气息,小说也未对当地风俗进行描写。
2.小说主人公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贫穷卑微:穿着朴素,探视儿子只能带一只鸡,进入军营前胆怯紧张,遭到士兵的嘲笑和轻视。
(2)以子为荣:为儿子是一名军官而骄傲,看到儿子受到尊重而喜悦。
(3)念子心切:在军营中等待儿子时忐忑,见到儿子时激动,被儿子赶出军营时虽气愤,但仍对儿子十分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