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语文下册 11难忘的泼水节 拓展阅读 欢乐泼水节素材 新人教版
欢乐泼水节
阅读提示:学完《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你对泼水节有了怎么的了解?你还想知道泼水节的知识吗?快快阅读下面的文章吧。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kān)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yù)示着新年的好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piān piān)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luó)之声响彻云霄(xiāo),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j iàn),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让我们一起泼一盆吉祥、幸福的水,让快乐浸透我们的每一个毛孔……
第1 页共1 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年级语⽂下册第⼗⼀课难忘的泼⽔节课⽂ 《难忘的泼⽔节》是⼆年级语⽂下册第11课,课⽂记叙的是⼀个温暖⽽感⼈的故事。
店铺为⼆年级师⽣整理了语⽂课⽂《难忘的泼⽔节》资料,希望⼤家有所收获! ⼆年级语⽂下册第⼗⼀课《难忘的泼⽔节》课⽂原⽂ ⽕红⽕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民⼀年⼀度的泼⽔节⼜到了。
今年,傣族⼈民特别⾼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要和他们⼀起过泼⽔节。
那天早晨,⼈们敲起象脚⿎,从四⾯⼋⽅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条条龙船驶过江⾯,⼀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们欢呼着∶“周来了!” 周⾝穿对襟⽩褂,咖啡⾊长裤,头上包着⼀条⽔红⾊头⼱,笑容满⾯地来到⼈群中。
他接过⼀只象脚⿎,敲着欢乐的⿎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民⼀起跳舞。
开始泼⽔了。
周⼀⼿端着盛满清⽔的银碗,⼀⼿拿着柏树枝蘸了⽔,向⼈们泼洒,为⼈们祝福。
傣族⼈们⼀边欢呼,⼀边向周泼⽔,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泼呀,洒呀!周和傣族⼈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节! 多么令⼈难忘啊,1961年的泼⽔节。
⼆年级语⽂下册第⼗⼀课《难忘的泼⽔节》课⽂赏析 本⽂记述的是⼀个充满温情的感⼈故事。
“⼀年⼀度的泼⽔节”被傣族⼈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是傣族最隆重的节⽇。
⽽1961年的泼⽔节,⼜是傣族⼈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个泼⽔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和边疆⼈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
共和国的到来,使傣族⼈民沸腾了,⼈们“敲起象脚⿎”“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
周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地来到⼈群中”,他同傣族⼈民⼀起敲⿎跳舞,⼿拿银碗与⼈们互相泼⽔祝福,同庆盛⼤的民族节⽇。
课⽂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间。
作者在⼈们欢迎周的场⾯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泼⽔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三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我国傣族人民在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的热闹场景,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2.2 生字词:泼、水、节、互相、欢乐、来历、传统、民族、团结、友谊。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 教学难点: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3 情感教育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友谊的美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5.3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喜庆氛围。
5.5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5.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课前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泼水节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课文课件等。
6.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泼水节场景,贴上相关图片,营造节日氛围。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难忘的泼水节》
春天来到了,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在期待着一个特别的活动——泼水节。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更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泼水节当天,学校里布置一新,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装饰。
小朋友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有的穿着传统的泰国服装,有的穿着可爱的动物装扮,还有的自己动手做了漂亮的花环。
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活动一开始,老师给每个人分发了水枪和水球,小朋友们手里拿着水枪跑来跑去,开心地互相泼水。
有的小朋友还制定了战略,躲在角落里等待着袭击对方。
大家笑声不断,玩得不亦乐乎。
泼水节上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老师们也参与了活动,他们站在一旁友好地接受着小朋友们的“袭击”。
孩子们看到老师们也玩得这么高兴,更是兴奋不已。
活动结束时,大家都已经湿淋淋的了,但却笑得非常开心。
虽然泼水节活动只是持续了几个小时,但这一天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却是那么的难忘。
他们学会了分享和合作,感受到了快乐和友爱。
泼水节,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珍贵的体验。
就像小朋
友们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说的那样:“泼水节太好玩了,下一次一定还要参加!”。
二年级泼水节课文
二年级泼水节课文
《二年级泼水节》
春日阳光明媚,校园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迎来了他们自己的泼水节。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拿起水枪、水盆,纷纷涌向操场。
一场热闹的水仗开始了,欢乐的笑声仿佛融化了整个校园。
小朋友们互相泼水,笑得合不拢嘴。
其中有的小朋友手拿水枪,一边躲闪着,一边瞄准目标,放出稚嫩的水枪子弹;有的小朋友则手持水盆,大盆小盆,洒水又狠又快,玩得不亦乐乎。
泼水节,不仅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时刻,更是展现友谊和团结的好时机。
小朋友们有的搭起手臂,一同向前冲锋,有的则互相帮助,玩得不拢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友善与帮助的力量,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泼水节也让小朋友们得到了释放自己天性的机会,在玩耍中尽情释放童真天性,感受到快乐。
在这里,他们忘却了学习的压力和规矩,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
泼水节在快乐和欢笑中结束了,小朋友们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回忆着刚才的欢乐时光。
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美好的记忆。
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友情和团结的意义。
二年级的泼水节,将成为每个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
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像泼水节一样,勇敢、快乐、友爱。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习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描述了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欢乐场景和习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团结友爱、互相祝福的氛围。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生词和短语,如“泼水节”、“传统”、“欢乐”、“互相祝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对泼水节的历史和习俗的理解。
使用适当的描述和描绘手法进行写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泼水节的场景。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提供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概念和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5.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
5.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进行单词接龙和短语运用练习。
5.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学生展示写作作品,进行写作评估。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家庭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10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了解傣族人的服装特点。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欢乐”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2.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自读,巩固记忆。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观察生活中类似的节日,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激趣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傣族泼水节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自读课文(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圈点标记,待会儿一起讨论。
3. 第三步: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课文的大致意思,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4. 第四步:精讲细读(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背景。
(2)采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趣味性。
(3)运用角色扮演、朗读、背诵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2)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4.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5.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朗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比喻句,了解泼水节的来历。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第三步: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可以尽情玩耍、放肆地泼水,享受无尽的快乐。
一大早,学校操场上已经布置好了各种水枪、水桶和水球。
孩子们穿上简单的泳衣,摩拳擦掌地准备展开一场“水战”。
老师们也参与其中,笑容满面地带着孩子们疯狂地喷水、互相泼水。
整个操场瞬间成了水的海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孩子们还想出了各种游戏方式,比如水球赛、泼水接力赛、水枪射击比赛等等。
他们分成团队,互相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
泼水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当然,泼水节也充满了挑战和意外。
有的孩子被意外泼湿了衣服,有的孩子踩到了水坑摔了一跤,但这些都成了泼水节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趣味和意外之美。
泼水节结束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但留下了满足和愉快的笑容。
他们明白了,在快乐的波涛中,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友谊的温暖。
在欢乐的泼水节中,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不仅仅是水花溅射的欢笑,更是对生活、对友谊和对团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个独特的节日,也让他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二年级语文下《欢乐的泼水节》资料
二年级语文下《欢乐的泼水节》资料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
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
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自治州的××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泼水节的神话来历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
相传,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
创世神见此情景,委派天神捧麻点腊(又名混桑或帕雅桑)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
捧麻点腊自恃法术高明,神通广大,既不关心人类,又不遵守天规,乱显神通,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温就升温,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种灾难接踵而来。
有个智勇双全的傣族青年名叫帕雅晚,他亲身经历了人间的种种灾难,决定把人间从灾难中拯救出来。
他用木板做成翅膀,飞到天庭,找到创世神诉说了人间的灾难。
欢快的泼水节 二年级
欢快的泼水节二年级
《欢乐的泼水节》
今天是泼水节,我和朋友们都兴奋得不得了。
我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水枪,准备迎接这个充满欢乐的节日。
一到了节日广场,就看到人群里有人手持水桶,有人拿着水球,还有人用水枪瞄准着其他人。
大家互相泼水,欢笑声不绝于耳。
我和朋友们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
我们用水枪喷着彩色的水,一边笑一边玩,非常开心。
有时候我会不小心被泼湿了,但是我并不介意,因为这种欢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泼水节上,我们还享受到了美味的小吃和热闹的音乐。
我们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压力,只是尽情享受这个快乐的节日。
泼水节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这是一个让我们快乐、放松的日子,我相信大家都会记住这个特别的时刻。
希望下一年的泼水节,我们还能一起来享受这个快乐的时刻。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_下_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
1、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用 “因为 …..所以”说说今年的泼水 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 开了, 傣族人民 一年一度的泼水 节 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 一起过泼水节。
用“因为 …..所 以”说说今年的泼水节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近义词: 欢乐—快乐 敬爱—尊敬 祝福—祝愿 高兴—愉快 反义词: 幸福—痛苦 特别—普通 开始—结束 笑容满面—愁眉苦脸
好坏 爱好 快乐 音乐
天空 有空
盛开 盛满
问题聚会:
1.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 …..所以” 说说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3.读第四自然段。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周总理跟傣族人民是怎样欢度节日的? 4.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 水节的动词,圏出来。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 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 5.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幸福、难忘”?
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 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所以这个泼水节十分令人 难忘。
2.读第三自然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读第三自然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 划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我想知道……
彝族的火把节 山西锣鼓
苗族服饰
秧歌
鄂伦春篝火节
彝 族 的 火 把 节
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彝族都要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度过三天的火把节。
山西锣鼓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山人就用锣鼓宣告喜庆。苗族服饰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欢乐的泼水节
吉 士兵张大口。 祥 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这些小口诀太有意思了!
养成勤动脑、 爱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 学校: 班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ǎi zú 傣族
pō 泼水节
人们为什么要往别人身上泼水呢?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多读几遍。
下面的词语,你能读好吗?
tǒng hù shī línlín
kěn lí
提着桶 相互 湿 淋 淋 不肯离去
xìng 幸福
gǔ sài 象脚鼓 赛龙舟
准备
jí xiáng
bǎn nà fèng
象征 吉祥如意 西双版纳 凤凰花
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你能读好吗?
幸福 香水 泼水节 一年一度 吉祥 象征 湿淋淋 不肯离去
比一比,看谁找的快!
平舌音: 赛 翘舌音: 湿 前鼻音: 淋 肯 版 后鼻音: 幸 祥 凤
标出下面自然段的序号。
( 2 )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 ( 1 )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 3 )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记生字的小口诀
泼 1、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2、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 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 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 上止下月。(字谜)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2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 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 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 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 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 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 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 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 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 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执教者:颜悦
开始泼水了,人们有的 有的 ,大家
, 。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 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 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 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 笑开了花。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 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 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 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部编本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bǎn nà
西双版纳
江苏
云南
凤凰花
fèng huáng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 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 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 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 一年一度 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 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 水节。
如何庆祝、过泼水节的呢?
21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 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 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 埔寨等国,人们清早起来便沐 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 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 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 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 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 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初读要求:
泼水节前的准备 泼水节的过程 用“——”画出来 用“~~~~~”画出来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 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早早地
这一天,人们提 提 桶 端 盆 早早 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 了大街上。 期盼、期待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 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 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 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 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 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 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 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 深夜还不肯离去。
象脚鼓
傣族人在敲象脚鼓
象 脚 鼓
赛龙舟
赛 龙 舟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 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 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 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 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 深夜还不肯离去。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 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 湿淋淋 笑开了花 上笑开了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加深学生对各族人民风俗习惯的了解。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
读准字音“pō”,怎么记这个字?
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
(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字音:
“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
“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每年一次的意思。
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
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泼、离”: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备”:上面的“〩”,要包住下面的“田”。
“旁”:中间的“ー”写得长些,包住下面的“方”。
“幸”:第三笔横要长。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一定的句式。
3.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4.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ɑ.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
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b.你看,就连那清水有的洒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c.生回忆说。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e.有感情齐读第一句。
(3)指导读书“开始泼水了-------人人脸上笑开了花”部分。
ɑ.开始泼水了,怎么泼的呢?-----读读书,可做做动作。
b.看看图,你如果参加泼水节,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4)指导读书“清水是吉详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部分。
ɑ.喜欢过泼水节吗?指名答。
b.指名朗读“怎么能不高兴呢!”读好感叹句。
(5)有感情地齐读第2自然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泼水节不仅仅泼水呢!
(2)自读第3自然段
(3)这个自然段中也写了一系列的动词,写得多么准确呀!(4)齐读第二句。
(5)你也能用这些一系列的动词说一段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做课堂联习。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
1.看录象,读读书上的语句,再自己背背。
2.同座位互背,还可以做做动作。
3.指名背。
4.全班齐背。
三、做课堂作业。
作业设计
(一)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的泼水节
()的鼓点()的清水
()的鸟儿()的生活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碟。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一天,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了大街上。
2.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不肯离去。
(四)造句。
一年一度:
迎来:
教学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课文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因民族差异,它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但这些孩子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通过多媒体和课件的帮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并表示出了浓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