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7.3.2)莲花山防洪堤可研报告2017.2

合集下载

莲花山项目策划报告策划案

莲花山项目策划报告策划案
高房价的压力之下,国家为了进一步稳定房价将会进一步出台政策予以打压,全国多 个大中型城市均受到了政策影响价格上涨趋势放缓了脚步,长春市由于是以刚性需求为 主要导向,受政策调控影响略小。
东北老工业核心城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长春经济发展
▶长春,吉林省省会城市。位于中国东北腹地区域,北接黑龙江、南靠 辽宁。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增幅(%)
长春市历年总人口发展情况(万人,%)
总人口
市区人口
总人口增幅
市区人口增幅
800 712.5 718.23 724.08 731.5 739.26 745.9 753.1 8%
600
6%
5% 500
400
303.9
310
314.7 337.22
3438.4.727%
▶在2006与2007年长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位运行后,2008年、2009年的房地产受国家政策影响,开发 投资速度开始放缓,开发商投资更加理性化。
▶ 2009年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2377.1万平方米,年均增幅达到12%,这说明了长春市房地产市场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投资商已经加大投资。
▶ 2010年开发商对市场回暖预期不足,导致开工减少,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致使房价一度涨幅较大。
长春住宅整体均价5000元/平,在政府与市场之手推动下已进入快速上涨通道,但仍处 于价格洼地; 10年住宅成交693万平,目前存货377万平,存货去化期为0.5年。住宅供应结构特征来 看,未来优质住宅供应不足。
1200
供应面积(万平)
期初存货 (万平)
成交面积 (万平)
1044 996
成交均价(元/平) 12005500
长春市历年房地产投资额走势(亿元)

番禺区莲花山水道碧道建没工程招标

番禺区莲花山水道碧道建没工程招标

番禺区莲花山水道碧道建没工程招标
广州市xxx河涌管理所、广州市xxx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就xxx市桥河至莲花山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凡有意的潜在投标人均可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通过资格预审并取得入围资格的潜在投标人将被邀请参加本工程的投标。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xxx市桥河至莲花山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广州市xxx
建设规模:石楼镇两盛水闸重建工程
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2.44m,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1d排完不成灾。

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一、投标甲请人只可以对其中任一项目标段进行投标报名。

二、资金来源:财政投资,工程总投资约为9759.00 万元。

三、工期:约425日历天。

四、承包方式:采用固定总价承包。

五、投标申请人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具体要求见本招标工程资格预审
文件内容):
1、申请人须具备主项资质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_壹_级或以上资质,本工程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2、申请人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工商营业执照通过有效年检。

3、拟投入本工程的项目负责人须持有省级或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B类安全
生产考核合格证,且已取得_一_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证书或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注册
专业为水利工程,注册执业单位为本公司,并具备工程师或以上职称,2005年8月至
2010年8月负责完成过至少一个工程建安投资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水利工程项目。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洪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防洪堤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介绍1. 洪水灾害的危害性洪水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产业受损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构建可靠的防洪系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 防洪堤的作用防洪堤作为防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拦截洪水,防止其泛滥。

它承载着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福祉的使命。

三、可行性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历史洪水数据、地形地貌信息、水文气象数据等,对研究区域的洪水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风险评估利用水利工程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对防洪堤在洪水频发区域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抗洪能力、潜在缺陷等方面的考虑。

3. 成本效益分析在确定防洪堤建设方案后,对其成本及预期效益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果1. 抗洪能力评估根据历史洪水数据和地形地貌信息,防洪堤的设计高度和长度得以确定,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洪水情况。

经过计算和模拟,防洪堤在最严重的洪水情景下也能有效抵御洪水侵袭。

2.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对防洪堤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安全控制、环境保护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护得当的情况下,防洪堤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减少洪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3.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通过对防洪堤建设和维护成本以及灾害损失预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防洪堤的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投资。

在预防洪水灾害、保护人民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防洪堤的效益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下,防洪堤具备良好的抗洪能力,能有效减轻洪灾对人民的威胁。

2. 建议(1)建议政府将防洪堤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加大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和支持。

(2)建议加强防洪堤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堤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洪水是自然界在特定时段里发生的一种灾害。

洪水的泛滥经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害、企业财产损失、城市基础设施毁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洪水灾害,防洪堤这种可以使得河堤更加牢固,避免水流溢出,减缓洪水造成的灾害的手段应运而生。

二、防洪堤的发展历程防洪堤的起初的形式就是在河堤的表面覆盖一层厚重的石头,这样可以使得水流在流过这些石头时就会产生阻碍,这样的方式可能阻止洪水造成的灾害。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仍然显而易见:一是石头比较重,所以不利于施工,二是如果没有好的设计,石头上会堆满了泥土,导致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更好的方式来应对洪水的威胁,因此,底部被浸泡在水中的桩子(常见于低洼地区或相对收缩的河流中),正在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防洪方法。

三、可行性研究如何判断一个防洪方案的可行性?要合理评估防洪堤所需的用地、物资和时间的量。

因为防洪堤的厚度、高度和长度都直接影响它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需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以充分考虑洪水来袭时的水位变化和防洪堤的承受能力,防止防洪堤在洪水到达时失效。

四、应对阳光照射和风吹过阳光和风等大气条件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建造高温的防洪堤时更应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选择一种适合的防河堤的材料时,同样考虑到材料必须能够抵抗风雨和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威胁,保证长期使用的耐用性。

五、避免侵蚀流动的水容易滋生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等),木材也因受到水流冲击及外部环境(如风、雨、阳光)的侵蚀容易受损。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防洪堤材料时必须考虑它的耐腐朽和防侵蚀能力,以增加它的使用寿命。

六、结论综上所述,防洪堤是防止洪水造成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施工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防洪堤的影响,是保证防洪墙的效果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防洪堤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防洪堤的经济、效能和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使施工工程能发挥最大的效应。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西藏⾃治区桑⽇县⽐巴河县城河段防洪整治⼯程初步设计报告⼆○○三年⼗⼆⽉批准:核定:审核:审查:校核:汇编:主要参加⼯作⼈员:⽬录1. 综合说明......................................................................................... 1-11.1 概述................................................................................................................................................ 1-1 1.2 ⽔⽂⽓象 ...................................................................................................................................... 1-3 1.3 ⼯程地质 ...................................................................................................................................... 1-6 1.4 ⼯程任务及规模......................................................................................................................... 1-9 1.5 ⼯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11 1.6 施⼯组织设计 ........................................................................................................................... 1-15 1.7 ⼯程占地及拆迁....................................................................................................................... 1-18 1.8 环境保护设计 ........................................................................................................................... 1-19 1.9 ⼯程管理 .................................................................................................................................... 1-20 1.10 ⼯程概算.................................................................................................................................... 1-231.11 经济评价.................................................................................................................................. 1-252. ⽔⽂ ............................................................................................ 2-12.1 流域概况 ...................................................................................................................................... 2-1 2.2 ⽔⽂⽓象特征 ............................................................................................................................. 2-2 2.3 ⽔⽂基本资料 ............................................................................................................................. 2-3 2.4 设计洪⽔ ...................................................................................................................................... 2-5 2.5 泥沙................................................................................................................................................ 2-8 2.6 ⽔位流量关系曲线 .................................................................................................................... 2-92.7 排涝洪⽔计算 ............................................................................................................................. 2-93 ⼯程地质.......................................................................................... 3-13.1 前⾔................................................................................................................................................ 3-1 3.2 地质概况 ...................................................................................................................................... 3-43.3 堤基⼯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103.4 曲龙沟泥⽯流概况 .................................................................................................................. 3-143.5 天然建筑材料 ........................................................................................................................... 3-223.6 ⼯程地质结论 ........................................................................................................................... 3-374. ⼯程任务及规模................................................................................ 4-14.1 ⼯程建设的依据......................................................................................................................... 4-14.2 ⼯程建设的必要性 .................................................................................................................... 4-24.3 河道及现有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4.4 防洪标准、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 ......................................................................................... 4-74.5 设计洪⽔⽔⾯线及冲刷深度计算 ......................................................................................... 4-84.6 排洪排涝规划 ........................................................................................................................... 4-114.7 曲龙沟泥⽯流治理 .................................................................................................................. 4-124.8 ⼯程规模 .................................................................................................................................... 4-135 ⼯程布置及建筑物.............................................................................. 5-15.1 设计依据 ...................................................................................................................................... 5-15.2 ⼯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 5-46. 施⼯组织设计................................................................................... 6-16.1 施⼯条件 ...................................................................................................................................... 6-16.2 施⼯导流 ...................................................................................................................................... 6-56.3 料场的选择和开采 .................................................................................................................... 6-56.4 主体⼯程施⼯ ............................................................................................................................. 6-86.5 施⼯总布置................................................................................................................................ 6-116.6 施⼯总进度................................................................................................................................ 6-146.7 主要技术供应 ........................................................................................................................... 6-157. ⼯程占地及拆迁................................................................................ 7-17.1 占地范围 ...................................................................................................................................... 7-17.2 占地补偿计算 ............................................................................................................................. 7-27.3 拆迁及安置.................................................................................................................................. 7-28 环境保护设计.................................................................................... 8-18.1 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及结论..................................................................................... 8-18.2 环境保护设计 ............................................................................................................................. 8-48.3 ⽔⼟保持措施设计 .................................................................................................................... 8-58.4 环保投资概算 ............................................................................................................................. 8-68.5 建议................................................................................................................................................ 8-7 9.⼯程管理....................................................................................... 9-19.1 管理机构及⼈员编制................................................................................................................ 9-19.2 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 9-19.3 ⼯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9-29.4 管理设施 ...................................................................................................................................... 9-39.5 ⼯程年运⾏管理费测算-.......................................................................................................... 9-510 设计概算(见单⾏本)............................................................... 10-111 经济评价...................................................................................... 11-111.1 评价依据.................................................................................................................................... 11-111.2 费⽤ ............................................................................................................................................ 11-211.3 效益 ............................................................................................................................................ 11-211.4 国民经济评价 ........................................................................................................................... 11-411.5 综合评价.................................................................................................................................... 11-6 附件:⼀、西藏⾃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藏计农经[2003]1463号⽂《关于⼭南地区桑⽇县⽐巴河县城河段整治⼯程的⽴项批复》⼆、西藏⾃治区⽔利厅藏⽔建[2003]85号⽂《关于对桑⽇县城区段防洪堤可⾏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三、西藏⾃治区⽔⽂⽔资源勘测局藏⽔⽂[2003]48号《⽐巴河桑⽇县城段防洪堤⼯程⽔⽂分析计算报告审查意见》1. 综合说明1.1 概述⽐巴河系雅鲁藏布江中游左岸⼀级⽀流,发源于海拔⾼5560m处,流经⽐巴、桑⽇等处,于桑⽇注⼊雅鲁藏布江,流域⾯积287.96km,河长38.6km,河道平均⽐降53.1‰。

2017年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2017年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巡 500
血l 400

300

芒 200 键 i00 掷Ⅱ
一 多年平 均值
n LJL J■— — J LjL JLJ ■—■— ■LJ LJL J■—■— JLJ LJL .J■.JL
0 H ∞ 寸
.。
∞ ⑦ 0 H ∞

0 0 0 0 0 0 0 0 0 0 _一
媒 200
爨l6o
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0
80
40
0 长江 黄河 淮河 珠江 松辽 太湖 流 域
图2 2017年七 大江 河流域 超警戒水位河流条数
二是长 江 中游 发生 大洪水 ,洞庭 湖水 系洪水超 历 史记 录 。6月 ,湖南 、江西 2省 降雨 量较常年 同期分 别偏
一 中国防汛抗旱 CHINA FLOOD&DROUGHT MANAGEMENT
雨量 107 mm,均突破历史极 值 ,第二 松花江支流温德河 9 d内发生2次超保证水位洪水和 1次超历史记录洪水 ,口 前站 4 hTk位暴 涨 5.05 m,超保 证水位 3.85 m,相应 流量 3350 m。/s,列 195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 1位。7月下旬 ,陕 西省黄河右岸支流无定河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 ,白家川I站 洪峰 流量 4500 m。/s,列 1975年有 实测资料 以来 第 1位 。 2000年以来全 国超警戒水位河流条数见图 1,2017年七大 江河流域超警戒水位河流条数见图2。
2018年 1月 第 1期 第 28卷 Jan 2018 NO 1 VOL 28
11
多 1.1倍 和 6成 ,列 1961年以来 同期第 1位 和第 3位 ,造 成 鄱 阳湖 、洞庭 湖水 系底 水持续 抬升 。6月下旬 至 7月 初 ,南方地 区出现 持续 11 d的强降雨 ,雨带在 湖南 、江 西 、贵 州 、广 西 等地 小 幅摆 动 ,局地 累计 降雨 量 高达 900 mm以上 ,超过 当地 年降雨量 的 2/3。连续 强降雨造 成 长江干支流洪水相互顶托 ,发生 中游 区域性 大洪水 , 干 流莲花 塘站 以下 及洞庭 湖 、鄱 阳湖超警戒 水位 幅度 0.43~2.13 m,时间最长达 17 d,城 陵矶站水位超过保证 水位 0.08 m;流域超警戒水位堤段最长 6716 km,其中干 堤 2168 km。洞庭湖水 系湘江 、资水 、沅水 同时出现流域 性 大 洪水 ,湘 江 干 流 水 位全 线 超 保 证 水 位 ,长 沙 等 l0个 干支流 站点水位超历史 最高记 录 ,洞庭湖最大人 湖 流量 、出湖流 量分 别为 81500 m。/s、49400 m3/s,均 为 1949年 以来 最大值 。鄱 阳湖水 系修河 、信 江 、昌江等 河 流多次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乐安河上游 发生超历史记 录洪水 ,婺 源站水位超过 1958年有实 测资料 以来最 高 水位 3.43 m。

关于防洪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防洪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

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

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

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莲花水库溢洪道设计分析

莲花水库溢洪道设计分析

莲花水库溢洪道设计分析作者:任春元来源:《珠江水运》2017年第10期摘要:在水库工程建设中,溢洪道是十分重要的水工建筑,因此,溢洪道设计至关重要。

文章主要以莲花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溢洪道设计进行详细探究。

根据文章分析,在进行水库溢洪道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水力计算,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莲花水库溢洪道结果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溢洪道设计质量。

关键词:莲花水库溢洪道设计结构设计1.引言水库工程是十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在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以及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水库工程中,溢洪道的主要作用是宣泄大于水库容纳极限的水量,从而有效保障水库大坝安全,溢洪道设计质量会对整个水库大坝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对水库溢洪道水工建筑设计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溢洪道设计在小型水库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水库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溢洪道的布局形式以及选型至关重要,不仅会影响水库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工程造价造成较大影响,而且还会对水库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的实际运行效果造成较大影响。

其中,河岸式溢洪道值得是在水库大坝之外的河岸上所建设的溢洪道。

如果水库工程采用拦河坝形式,而在大坝施工中采用土石坝施工结构,则必须建设河岸溢洪道。

在很多中小型水库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溢洪道工程建设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的26%左右,由此可见,在水库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溢洪道水工建筑的优化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现如今,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逐渐增加,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越来越强,这就会造成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难度增加。

在水利工程溢洪道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工程建设实际需要、施工环境等因素,而且还应该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因素,优化工程设计形式,提高施工便捷性。

3.莲花水库概况莲花水库属小(一)型规模,IV等工程,主要建筑为4级,次要建筑为5级,承担着其晋城镇6个村29个社0.86万亩耕地的灌溉,可免除西南分干渠对县城构成的洪水威胁,为美化城市发展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公布日期】2018.12.13•【字号】•【施行日期】2018.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梧州市水利局:你局《关于批准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梧水利〔2018〕198号)收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一、项目代码:2017-450403-48-01-000947二、工程任务和规模及总体布置(一)本工程主要任务为防洪排涝及岸坡防护,通过新建防洪堤、护岸以及防洪闸,解决低洼地段防洪、内涝问题。

本工程为Ⅳ等工程,同意堤防级别为4级,护岸及穿堤建筑物级别与所在堤防同级。

同意莲花山段保护区近期堤防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远期通过加高加固将防洪堤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经龙滩及建成后的大藤峡水库调节,堤库结合使保护区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内涝自排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抽排为雨洪同期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洪水标准。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同意堤防、护岸和穿堤建筑物等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应按地震基本烈度设防。

(二)基本同意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整治工程始于梧州市桂江右岸新民村正礼十三组山包处,止于原市物资仓库,新建防洪堤总长3.663公里,护岸总长3.845公里。

沿堤防及护岸共设置排涝闸5座,穿堤(护岸)管12处,下河台阶(码头)若干座。

(三)基本同意设计推荐的堤(护岸)线布置方案。

(四)基本同意防洪堤堤型及护岸结构设计方案。

三、设计概算同意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方法、费用构成和取费标准。

经审查,核定本工程的概算总投资为23398.35万元。

工程设计方案及其他,请按照《关于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技审〔2018〕182号)执行。

关于莲花水电站部分测点封存的报告

关于莲花水电站部分测点封存的报告

关于莲花水电站部分测点封存的报告关于莲花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内部监测部分测点封存的报告1 前言莲花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设施自1995年开始陆续安装埋设并投入运行以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监测资料,为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评价建筑物运行状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4)、《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dj336-89)和《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电综[1997]500号)的要求,对埋设的仪器部分测点进行封存;同时还应对监测系统进行维护、更新、补充和完善。

2 工程概况莲花水电站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三道河乡木兰集下游二公里处,距牡丹江市160km,是牡丹江下游第一座梯级大型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550m。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2万km2,水库总库容41.8亿m3 ,为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

工程枢纽由拦河大坝、二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大坝主要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25.8m,最大坝高为71.8m,坝顶长度902m。

坝顶宽度8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略大于1:1.4。

混凝土面板厚度按t=0.3+0.003h变化:底部0.5m、顶部0.3m,总面积7.54万m2,混凝土方量2.93万m3。

坝体主要划分为垫层料、过渡料区、主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总填筑方量590万m3。

二坝布置在左岸垭口,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47.2m,坝顶长度332m。

溢洪道布置于右岸,全长990m,底宽130~90m,溢流前缘长130m,设计7个孔口,弧门尺寸为16m×13.4m,可渲泄校核洪水流量18570m3/s。

引水发电系统位于右岸,包括进水口、两条直径13.7m 引水隧洞;调压井采用闸井结合,双圆弧型阻抗式调压井。

本工程于1992年11月13日正式开工,1993年6月1号导流洞贯通,7月开始浇筑大坝坝趾,1994年10月25日大江截流。

莲花山地质实习报告

莲花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实习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实习目的:1. 巩固和加深课堂上学到的工程地质理论知识。

2. 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3. 了解实习区域的地层发育情况、地质构造及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

4. 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地貌的形成过程。

5.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地质罗盘是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测量岩层的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技巧,为后续的野外调查奠定了基础。

2. 地质现象观察在莲花山,我们观察了多种地质现象,包括:(1)地层岩性:莲花山地层主要为中生代花岗岩和变质岩。

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等特征,我们了解了不同岩性的岩石及其成因。

(2)地质构造:莲花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断层、褶皱等。

我们实地观察了地质构造的形态、分布及特征,并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

(3)地貌:莲花山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

我们观察了不同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了解了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 地质图阅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地质图,包括地质构造图、地层分布图等。

通过地质图,我们了解了实习区域的地层发育、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 野外实习在莲花山,我们进行了野外实习,参观了矿岩、构造及地貌。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我们了解了以下内容:(1)矿岩:莲花山地区存在多种矿床,如钨矿、锡矿等。

我们观察了矿床的形态、分布及特征,并学习了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开采方法。

(2)构造:莲花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断层、褶皱等。

我们实地观察了地质构造的形态、分布及特征,并学习了如何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

(3)地貌:莲花山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

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某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1.1项目名称:某市政防洪堤建设项目1.2 拟建地:某县城1.3承办单位负责人承办单位: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李青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属国有独资公司,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求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董事会由梁元和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徐显前、刘国云、杨通虎、陆奇先同志担任,衡湘琴、伍国怀、尹仕奇、龙光雄为监事会成员,根据董事长提名,任命李青为公司总经理,张和国、杨翠微为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1、农产品流通:经营茶油、野生蕨类产品加工产品、腌制畜禽产品等全县各类民族名、特、优农产品。

2、农业基地开发:重点开发经营中药材种植、优质果树、林木、畜禽养殖基地。

3、经营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采取企业化管理,有偿服务。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及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对外招商引资、融资、有偿服务。

1.4编制单位: 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负责人:马成钢为了搞好本项目的前期工作,某农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省湘潭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咨询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认真论证、分析评价,于2008年1月完成本报告的编制,供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编制的依据和范围依据:(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3)《某城市总体规划报告》;(4)《渠水流域规划报告》;(5)《某县城防洪规划报告》。

(6)国家其他各有关专业设计规范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供电、环保、资金筹措意向等基础资料。

范围:主要针对拟建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客观分析城镇防洪,确定市政防洪堤工程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等,并论述本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莲花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莲花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们对工程地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我国地质院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工程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地点选在广东省澄海县莲花山钨矿区,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工程地质特征。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地质勘探方法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3. 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条件;4. 熟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三、实习内容1. 地质调查与勘探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莲花山钨矿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

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了矿区的地质背景。

(1)地质构造:莲花山钨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南岭造山带东段,矿区地层主要为泥盆系至三叠系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

(2)岩性:矿区岩性复杂,主要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砂岩、页岩等。

(3)水文地质:矿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条件较好。

(4)工程地质: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主要表现为岩体风化严重、断层发育、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 地质勘探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包括地质测绘、钻探、槽探、化探等。

(1)地质测绘:通过实地考察,对矿区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记录。

(2)钻探:利用钻探设备对矿区深部进行勘探,了解矿床的赋存状态。

(3)槽探:对矿区地表进行槽探,了解矿床的地质特征。

(4)化探:通过化学分析,了解矿床的品位、矿物组成等。

3.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坡治理、崩塌防治等。

(1)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对边坡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岩土性质等进行分析,评估边坡稳定性。

(2)滑坡治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排水、加固、监测等。

(3)崩塌防治:通过工程措施,如锚固、抗滑桩等,防止崩塌发生。

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概述1.1项目背景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位于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洋湖垸,北起规划的莲坪大道,南至规划的花扎街大道,是潇湘风光带往南的延伸,是长沙市“一江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点工程.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是岳麓区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大堤起点为规划莲坪公路,终点为规划花扎街大道,总长4.38km。

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属于潇湘南大堤防洪工程的三期工程,具体工程项目有:大堤加高培厚、护坡、护脚;堤基防渗处理;涵闸改造等.2011年5月,长沙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编制了《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评审(批复号:长先发改函【2011】135号)。

受长沙先导公共设施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对潇湘大道景观道南延线堤防工程进行防洪影响评价、阻水壅水影响的分析、河道冲刷及河势影响分析、堤防安全及防渗处理措施的评价等,并提出相应采取的防洪补救措施。

1.2评价依据1。

2。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5)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1995。

04.06);(6)湘水电政(1992)第06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1.2。

2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7)水利部办公厅(办建管[2004]109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1.2。

广东省莲花山水道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广东省莲花山水道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广东省莲花山水道健康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陈秀洪;罗欢;孙玲玲;李胜华;郭星星
【期刊名称】《水利技术监督》
【年(卷),期】2024()1
【摘要】文章从“盆”、“水”、生物、社会服务功能4个准则层共计13个指标对莲花山水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莲花山水道为二类河流,处于健康状态。

针对莲花山水道底泥污染、生物多样性低等健康风险问题提出保护对策。

【总页数】5页(P279-283)
【作者】陈秀洪;罗欢;孙玲玲;李胜华;郭星星
【作者单位】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6
【相关文献】
1.西部地区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2.莲花山保护区林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3.广东省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对策研究(总报告)——第七章广东省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4.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5.珠江河口虎门水道健康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文 1、延长桂江京南水文站实测流量系列至 2014 年,已考虑 1908 年历 史洪水并重新进行设计洪水复核,修改内容见章节“2.5.4 设计洪水”章 节,成果修改见表 2.5-6 和图 2.5-1。 2、增加西江归槽洪水分析,见“2.5.4 设计洪水”章节,成果修改见 表 2.5-5。 3、图 2.5-5 已将本工程成果标识,为黑色实心点;表 2.5-9 已按意见 调整;图 2.6-7 和图 2.6-8 根据要求放大并调整。 二、工程地质
1
详见地质专题报告。 三、工程任务和规模 1、各水闸泄流能力曲线成果已补充,修改见章节“4.4.5.3 排涝闸泄 流能力曲线”内容。 2、“4.4.5.1 防洪排涝特征水位”章节,修改内容如下: (1)防洪闸特征水位: 1)将“外江设计水位”改为了“防洪水位”; 2)增加“外江设计水位(闸下设计水位)”分析说明,成果修改见 表 4.4-1; 3)将“外江最高运行水位”改为“关闸水位”; 4) 增加“内江设计水位(闸上设计水位)“分析说明,成果修改见 表 4.4-1。 (2)排涝泵站特征水位: 1)增加了“内江最低运行水位”分析说明,成果修改见表 4.4-2; 2)修改了“外江设计水位”分析说明,成果修改见表 4.4-2。 3、将《防洪标准》(GB50201-94)更新为《防洪标准》(GB50201-2014); 4、图 4.3-1 增加 2005 年调查历史洪水水面线,修改见图;增加施工 洪水水面线图,修改见图 4.3-2。 5、原“表 4.4-4 各阶段排涝成果”修改为“表 4.4-9 各阶段排涝成果 比较表”,表中“外江设计水位”改为“防洪水位”,成果修改见表 4.4-9。 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工程等级和标准 1、 “5.1 设计依据”章节中补充了本项目上个阶段的审查审批意见、 复核了规范的时效性和增列了与本章有关的主要规程规范。 2、“5.2 工程等级和标准”章节中补充了排涝建筑物的级别和标准。 (二)堤线(护岸线)布置及选择 1、分析了堤防堤防下穿莲花、紫竹大桥的可能性,并补充说明了堤 防与莲花大桥与紫竹大桥桥孔位置的关系。详见“5.3.1.2 堤线布置总体
6
复核并修改完善了综合说明。 二、工程任务和规模 1、排涝闸的外江设计水位采用汛期各月最高水位的平均值进行推 算,详见“4.4.5 水利计算”; 2、增加了排涝泵站内江设计水位的说明,详见“4.4.5 水利计算”; 3、删除了表 4.4-3 中“控淹水位”和“下闸水位”; 4、修改了防洪标准的说明,详见“4.3.2 防洪标准”。 三、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已完善工程等级和标准的写法,详见“5.2 工程等级和标准”; 2、已补充混凝土堤(防洪墙)及闸室稳定计算相关允许值,详见“5.2.2 设计计算允许值”; 3、已按挡墙计算成果补充了护脚挡墙的断面尺寸,详见“5.5.2 护岸 工程”; 4、补充了护脚挡墙设计计算内容,详见“5.6.4 挡墙稳定计算”; 5、土基上防洪墙仅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抗浮稳定计算、防洪墙基底 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以及验算防洪墙基底面是否出现拉应力,已删 除抗倾稳定安全系数,详见“5.6.3 埋石砼堤稳定计算”; 6、已复核冲刷深度计算及护坡护脚厚度计算,详见“5.6.5 堤岸冲刷 深度计算”和“5.6.6 护坡护脚计算”; 7、已按 2 级建筑物复核了表 5.8-3 闸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允许值, 详见“5.8.2 闸室稳定计算”。 四、工程管理 核实了实施单位名称为“广西梧州安澜防洪排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并更正,详见“13 工程管理”章节。 五、工程估算 1、已按补充定额复核石笼护坡单价。 2、护岸混凝土模板量已复核并重新计算工程量。 3、箱涵模板已经与普通模板分开,并重新计算工程量。
3
1、已按审查意见补充完善了堤防、排涝工程的设计内容。 2、补充了“5.5.4 附属建筑物”一节。 3、补充了“5.5.5 工程安全监测”一节。 4、补充了“5.9 主要工程量”一节。 (八)图纸 1、总体平面布置图已增加说明了排涝工程规模、附属建筑物和工程 特性表,详见图纸。 2、修改了平面布置图的图名。考虑并分析了下穿莲花、紫竹大桥的 可能性,详见“5.3.1.2 堤线布置总体方案”章节。取消了电厂泵站、紫 竹泵站以及连通管的设计内容。 3、优化了混凝土堤的基础结构尺寸,按防汛抢险道路的要求将土堤 及砼堤的路面结构修改为 C25 砼路面。详见堤防结构大样图。 五、机电和金属结构 (一)水力机械 因为取消了电厂泵站、紫竹泵站以及连通管的设计内容,相应取消 了水机的设计内容。 (二)电气 1、取消了电厂泵站、紫竹泵站的设计内容。 2、电源、接入系统和供电方式已整合为供电系统小节。 (二)金属结构 取消了电厂泵站、紫竹泵站以及连通管的设计内容。 (三)消防设计 1、取消了电厂泵站、紫竹泵站的设计内容。 2、更新了采用规范为《水利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987-2014)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排涝闸的启闭机房灭火器由原干粉灭火器改为二氧化碳灭火器。 六、施工组织设计 护脚挡墙及排涝闸水下部分施工时段调整为第一年11月至次年1月
6、“耕地征用税”改为了“耕地占用税”;
7、补充了临时用地复垦费,并计入第一部分投资,详见第 8.8 节。 八、水土保持设计 已补充弃渣场水保措施设计图。 九、节能设计 已补充运行期和施工期的耗能数据分析。详见“12.2 能耗分析”章 节。 十、工程管理设计 复核了新增管理人员定员计算及取消了办公管理和交通设备的设计 内容。详见“13.1.2 项目管理人员确定”和“13.4.3 防汛抢险设施”章节。 十一、估算部分 1、编制依据已补充桂水基〔2014〕41 号文,已按 41 号调整其它直 接费和独立费。 2、已采用最新信息价,《梧州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15 年 7 月总 第 302 期。 3、已复核新民村分仓段和电厂分仓段抛石护脚工程量。
4
份。复核了围堰工程量。详见“7.3.2导流方式及围堰”章节。 七、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1、贺州市经济干校归入城镇部分计列;移民搬迁人口按村组统计计
列。详见第 8.3.2.1 节; 2、安排位于新民村旱地 2.02 亩作为回建用地。详见第 8.4.4 节; 3、补充完善了生产安置规划,详见第 8.4 节; 4、增加了《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我市征收农村集体土。 5、护岸混凝土、箱涵模板工程量已复核。 6、大理石边角碎片已编制综合单价,并已取消单独计算的 1:3 水泥 砂浆基层。 7、已复核灌注桩造孔单价,粘土已根据土料来源计算价格。 8、已复核电厂分仓段护岸土方开挖量及挖填平衡。 9、已复核连通管顶管单价。 10、已取消房屋建筑工程投资。 11、已补充供电线路投资。 12、其它建筑工程已按意见修改,费率取 1%。 13、已复核泵站水力机械辅助设备。 14、已取消取消办公管理和交通设备。 15、已按意见修改,围堰全部采用开挖土。 16、已按意见修改,其他临时工程费率取 1%。 17、独立费用已按 38 号文和 41 号文复核完善。 十三、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已按总投资扣除内部转移的有关税费。 十四、总体 经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确定泵站部分不纳入本工程建设内容。报 告章节按《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 618-2013)进行 编制。 2015 年 9 月 29 日,我院收到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发来《梧 州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莲花山防洪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复核本)修 改意见,按照专家意见对该项目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完成了《广西主要 支流桂江治理工程梧州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莲花山防洪堤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报批本)上报审批。 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 一、综合说明
7
4、已复核连通管顶管安装单价,其定额范围,其定额量都已通过外 延计算确定。
5、备用电源和应急灯均已归入排涝闸设备,应急灯与照明材料交叉 重复现保留照明材料,备用电源规格型号确定为 10V 三相汽油发电机。
六、设计图纸(水工、施工等) 1、根据冲刷深度计算成果优化了挡墙外侧堆石压脚的尺寸,土基上 的护脚挡墙外侧堆石压脚顶高程定为 5m 高程,岩基上护脚挡墙外侧堆石 压脚顶高程定为 4m,详见横剖面设计图“DM-11~28”。 2、根据护脚挡墙稳定计算优化了 3m 及 3.5m 挡墙的断面尺寸:墙背 坡比 1:0.4,放大脚 0.3m×0.3m,满槽浇筑,详见挡墙大样图“DM-30”。 七、其他 1、项目名称已修改为“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工程梧州市城市防洪 排涝工程莲花山防洪堤工程”。 2、附件已补充批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梧州市城市总 体规划的批复》(桂政函〔2004〕60 号)”。 2017 年 1 月 5 日,我院收到梧州安澜防洪排涝工程投资有限公司发 来《关于完善梧州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莲花山防洪堤工程可研报告相关 内容的函》和广西水利技术中心项目审查意见处理信笺,要求我院根据 其中的意见更改项目名称和调整报告内容。2017 年 2 月,我院完成了《广 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报批本)上报审批。 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 一、综合说明 复核并修改完善了综合说明。 二、工程任务和规模 1、根据《广西梧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13-2030)》调整了桂江 梧州市城区莲花山段的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相应治涝标准为排涝闸按 自排 20 年一遇年最大 24h 暴雨洪水,排涝泵站抽排按雨洪同期 10 年一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梧政发〔2014〕32 号文和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 概(估)算编制规定》(建设征地移民补偿)〔2014〕429 号文;“桂政办 发(2010)9 号文”更新为了“桂政办发(2012)126 号文”;
5、根据桂水基(2015)14 号文:其他费用和预备费按《水利工程设 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建设征地移民补偿)(2014)计算。详见 8.8 节;
2、复核了护坡护脚厚度计算,根据计算成果优化了石笼护坡厚度, 取 0.4m 厚。护岸桩号 H1+600~H3+300 段 6m~16m 护岸调整为 C20 砼框 格草皮护坡。详见“5.6 堤防设计计算”及横断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