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及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共43页文档

合集下载

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理状态和光合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探讨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因素。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石英比色皿、量筒、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新鲜叶片切碎,并加入适量的乙醇中,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

b. 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加入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均匀。

c. 用量筒将混合液转移到石英比色皿中,放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665nm和649nm,测定吸光度。

d. 计算叶绿素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所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植物对光合作用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导致叶绿素合成的数量和比例不同。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棵树上,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比树干或树枝的含量高。

这是因为树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需要更多的叶绿素来吸收光能。

除了植物本身的因素外,环境条件也会对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等因素都会对叶绿素合成和降解产生影响。

例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而干旱和寒冷的环境则可能导致叶绿素的降解。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这种方法基于叶绿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来间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然而,分光光度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能测定总叶绿素含量,无法区分不同类型的叶绿素。

其次,该方法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样品中的叶绿素完全释放并溶解于提取液中。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2. 掌握叶绿素提取和测定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叶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生菜等)。

2. 95%乙醇溶液。

3. 0.1mol/L硫酸铜溶液。

4.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 分光光度计。

6. 移液器。

7. 烧杯。

8. 试管。

9. 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洗净、擦干,剪成小块备用。

2. 叶绿素提取:取10g植物叶片,加入50mL 95%乙醇溶液,用研钵研磨至匀浆。

将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

3. 吸光度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分别加入0.1mol/L硫酸铜溶液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溶液。

4.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6.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均大于0.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可以发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 ,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 ,缺磷番茄苗叶片0.2g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10ml量筒、50ml 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 ,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再加入95%乙醇3ml,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10ml ,静置10min ,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l 。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1cm 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 (叶绿素a )=13.95A 665 – 6.8A 649C b (叶绿素b )=24.96A 649 – 7.32A 665C T (叶绿素)=C a +C b =18.16A 649 + 6.63A 665C x.c (类胡萝卜素)=(1000A 470 – 2.05C a -114.8C b )/248叶绿体色素含量 =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色素浓度(g /mg ⨯⨯L L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篇一 : 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以及光径L成正比,即A,aCL。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 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b的80 ,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 和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 和9.27,在波长645nm下分别为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 +9.27Cb………………A645=16.75Ca+45.6Cb………………式中A663、A664分别为波长663nm和645nm处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值;Ca、Cb分别为叶绿素a、b的浓度。

解联立方程、可得以下方程:Ca=0.0127A663-0.00269A645…………Cb=0.0229A645-0.00468A663…………如把叶绿素含量单位由g/L改为mg/L,、式则可改写为:Ca=12.7A663-2.69A645…………Cb=22.9A645-4.68A663…………叶绿素总量CT=Ca+Cb=20.2A645+8.02A663……叶绿素总量也可根据下式求导A652=34.5×CT由于652nm为叶绿素a与b在红光区吸收光谱曲线的交叉点,两者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因此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求出叶绿素总量: CT=A652/34.5CT=A652×1000/34.5………因此,可利用、式可分别计算叶绿素a与b含量,利用式或式可计算叶绿素总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浓度和总浓度代入公式(7)中求出所测材料 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b含量和总含 量。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乙醇或丙酮研磨 ↓ 匀浆过滤(用乙醇或丙酮洗研钵及残渣,合并滤液) ↓ 滤液用乙醇或丙酮定容至25mL ↓ 置分光光度计测定 (注意:不同提取溶剂波长不同)
四. 结果计算
注意分光光度计的规范使用

六. 思考题

为什么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其 Chl含量 有差异? Chla /Chlb有何适应意义?
实验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 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叶绿 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和叶黄素组成。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 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 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 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一.实验原理
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滤纸过滤
到25ml容量瓶中。
注意:用滴管吸取96%乙醇或80%丙酮将研钵洗净,
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96%乙醇或 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 渣全部变白后,用96%乙醇或80%丙酮定容至刻 度。
3.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 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 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 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
4.1 结果计算
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
Chl = (mg/g叶)
材料鲜重(g)
4.2 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及同 种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Chla/Chlb差异。
五. 注意事项

注意叶绿素一定要提干净,避免造成测定误差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快速鉴定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快速鉴定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快速鉴定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叶绿素简介 (2)2.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重要性 (3)二、实验原理 (4)1.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光谱特性 (5)2. 鉴定原理 (5)三、材料与方法 (6)1. 实验材料 (7)样品来源 (8)样品处理 (8)2. 实验仪器与试剂 (9)萃光仪 (10)分光光度计 (10)缓冲液 (11)3. 实验步骤 (12)样品提取 (12)测定波长 (13)重复测定 (14)四、结果分析 (15)1.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图 (16)2. 数据处理与结果解读 (17)3. 结果讨论 (18)五、结论 (20)1. 快速鉴定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效果 (21)2. 实验的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21)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介绍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快速鉴定方法。

内容将涵盖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基本性质、特点及其在生物体系中的重要性。

本文还将详细阐述快速鉴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流程和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及结果的解析。

还将提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为研究人员、学生及叶绿素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鉴定方法,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 叶绿素简介又称植物色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绿色色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藻类和某些微生物中。

它们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通过吸收和转化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叶绿素的结构中包含一个镁原子,其骨架由两个吡咯环和一个碳链组成,这使得叶绿素具有特定的光谱特性,能够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

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叶绿素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它们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中除了镁原子外,还包含一个长链的碳链和一个醛基,这使得它呈现出蓝绿色的特征。

而叶绿素b的分子结构中则不含醛基,因此它呈现出黄绿色。

尽管这两种叶绿素在颜色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却是相同的。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实验14 叶绿素a 和b 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目的学会Chla 、b 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 、b 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 )、漏斗、滤纸、乙醇(95%)三、原理叶绿素a 、b 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 和649nm ,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 、b 的比吸收系数K 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 定律,列出浓度C 与光密度D 之间的关系式:D 665=83.31Ca+18.60C b (1)D 649=24.54Ca+44.24 C b (2)(1)(2)式中的D 665、D 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 和649nm 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 、b 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65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49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C A =13.7D 665—5.76 D 649 (3)C B =25.8D 649—7.6 D 665 (4)G=C A +C B =6.10 D 665+20.04 D 649 (5)此时,G 为总叶绿素浓度,C A 、C B 为叶绿素a 、b 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 、b 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1.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 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

2.取一光径为1cm 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 和649nm 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叶绿素a 含量(mg/g. FW )=2.01100025??A C 叶绿素b 含量(mg/g.FW )=2.01100025??B C 叶绿素总量(mg/g.FW )=2.01100025??G五、实验报告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植物含水量的测定植物钙镁含量测定叶绿素测定仪叶绿素测定方法
植物生物学实验(二) 植物生理学基础与综合实验
实验五、 实验五、叶绿体含量的 测定(分光光度法) 测定(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三、实验步骤
• 提取:叶片洗净、吸干、称重 称重后于研钵中加入 5mL 95%乙醇、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研磨匀 浆后过滤,再用5mL 95%乙醇冲洗滤渣,定容 混匀; 到10mL,混匀 • 测定:充分过滤后,以95%乙醇调零,测定叶 绿素提取液在649 649nm和664 664nm处的光吸收值。 • 计算: 叶绿素a:C=13.95A664-6.88A649 叶绿素b:C=24.96A649-7.32A665
• 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方法; • 了解不同生境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叶 绿素a、b比值。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 95%乙醇。 • 不同生境下的植物叶片。
三、实验原理
• 叶绿素a、b的吸收光谱
• 叶绿素a、b乙醇提取液的光吸收总 和在649nm 665nm处各有一峰值。 649nm和665nm •Lambert-Bear定律: A=nCL n=摩尔消光系数; C=溶液浓度; L=比色杯内径。 •吸光度的相加性 吸光度的相加性: 吸光度的相加性 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 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a(mg/gFW)=? 叶绿素b(mg/gFW)=? 叶绿素a:叶绿素b=?
四、数据分析
• 统计植物生境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 b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生理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水平。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成分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移液管、量筒、剪刀、滤纸、吸水纸、蒸馏水、95%乙醇、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新鲜菠菜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称取0.1g(准确到0.001g)放入研钵中;2. 加入碳酸钙粉: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研磨至叶片呈绿色均浆;3. 加入乙醇:向研钵中加入3~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4. 过滤:将研磨好的均浆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5. 定容:用移液管将滤液移入10mL量筒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6. 测定吸光度:将定容后的溶液倒入比色杯中,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7.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叶片重量(g) | 吸光度A645nm | 吸光度A663nm | 叶绿素含量(mg/g) ||--------------|--------------|--------------|------------------|| 0.1 | 0.6 | 0.5 | 1.5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1.5mg/g。

实验结果表明,菠菜叶片中含有较高的叶绿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叶片的研磨程度和乙醇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研磨程度过浅或过深,以及乙醇用量不足,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2.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光照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实验室和教学实验。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14 叶绿素a 和b 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目的学会Chla 、b 含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叶片中Chla 、b 的含量。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菠菜叶片、721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剪刀、容量瓶(25ml )、漏斗、滤纸、乙醇(95%)三、原理叶绿素a 、b 在波长方面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5nm 和649nm ,同时在该波长时叶绿素a 、b 的比吸收系数K 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 Beer 定律,列出浓度C 与光密度D 之间的关系式:D 665=83.31Ca+18.60C b (1)D 649=24.54Ca+44.24 C b (2)(1)(2)式中的D 665、D 649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5nm 和649nm 时的光密度。

为叶绿素a 、b 的浓度、单位为每升克数。

82.04、9.27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65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16.75、45.6为叶绿素a 、b 在、在波长649nm 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 :C A =13.7 D 665—5.76 D 649 (3)C B =25.8 D 649—7.6 D 665 (4)G=C A +C B =6.10 D 665+20.04 D 649 (5)此时,G 为总叶绿素浓度,C A 、C B 为叶绿素a 、b 浓度,单位为每升毫克,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叶绿素a 、b 及总叶绿素的总含量。

四、方法步骤1.称取0.1克新鲜叶片,剪碎,放在研钵中,加入乙醇10ml 共研磨成匀浆,再加5ml 乙醇,过滤,最后将滤液用乙醇定容到25ml 。

2.取一光径为1cm 的比色杯,注入上述的叶绿素乙醇溶液,另加乙醇注入另一同样规格的比色杯中,作为对照,在721分光光度计下分别以665nm 和649nm 波长测出该色素液的光密度。

计算结果:叶绿素a 含量(mg/g. FW )=2.01100025⨯⨯A C 叶绿素b 含量(mg/g.FW )=2.01100025⨯⨯B C 叶绿素总量(mg/g.FW )=2.01100025⨯⨯G五、实验报告计算所测植物材料的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基础生物学实验( 基础生物学实验(三)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溶液中测定叶 绿素a和 的方法及其计算 的方法及其计算。 绿素 和b的方法及其计算。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六、作业
1、试比较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 的比 、试比较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叶绿素 与叶绿素 与叶绿素b的比 值有无不同。 值有无不同。 2、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有何异同? 、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有何异同? 3、叶绿素a和叶绿素 在红光区和蓝光区都有最大吸收峰, 、叶绿素 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和蓝光区都有最大吸收峰, 和叶绿素 在红光区和蓝光区都有最大吸收峰 能否用蓝光区的最大吸收峰波长进行叶绿素a和叶绿素 的 能否用蓝光区的最大吸收峰波长进行叶绿素 和叶绿素b的 和叶绿素 定量分析,为什么? 定量分析,为什么?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五、注意事项
1、为了避免叶绿素的光分解,操作应在弱光下进行;研磨 为了避免叶绿素的光分解,操作应在弱光下进行; 时间尽可能短些,以不超过两分钟为宜。 时间尽可能短些,以不超过两分钟为宜。 2、过滤时必须将滤纸及叶片残渣洗至无绿色为止。比色 过滤时必须将滤纸及叶片残渣洗至无绿色为止。 时提取液不能混浊。 时提取液不能混浊。
《基础生物学实验》精品课程 基础生物学实验》

四、操作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 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 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 混匀。 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放入研钵中, 0.2g 和碳酸钙粉及5ml 80%丙酮 研成均浆,再加80% 丙酮, 80%丙酮 和碳酸钙粉及5ml 80%丙酮,研成均浆,再加80%丙酮 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 5min。 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a与叶绿素 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 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 与叶绿素
实验目的和意义
叶绿素a与叶绿素b是高等植物叶绿体色素的重 要组分,约占到叶绿体色素总量的75%左右。 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光能、传递光能 的作用(少量的叶绿素a还具有光能转换的作用), 因此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叶绿素含量的增加 而升高。另外,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状态 的一个反映,一些环境因素如干旱、盐渍、低 温、大气污染、元素缺乏都可以影响叶绿素的 含量与组成,并因之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因 此叶绿素含量a与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对植物的 光合生理与逆境生理具有重要意义。
将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 Ca=0.0127A663-0.00269A645 (3) Cb=0.0229A645-0.00468A663 (4) 将叶绿素的浓度改为mg/L,则上式变为: Ca=12.7A663-2.69A645 (5) Cb=22.9A645-4.68A663 (6) CT=Ca+Cb=8.02A663+20.21A645 (7) CT为叶绿素的总浓度
实验仪器及材料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 菠菜或其它绿色植物
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及试剂
– UV-1700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打孔器; 研钵;移液管;漏斗;量筒;培养皿;滤纸; 丙酮;石英砂;CaCO3;
实验步骤
1. 提取叶绿素
选取有代表性的菠菜叶片数张,于天平上称取0.5g, (也可用打孔器打取一定数量的叶圆片,计算总 的叶面积),剪碎后置于研体中,加入5ml 80%丙 酮,少许CaCO3和石英砂。仔细研磨成匀浆,用 滤斗过滤到10ml量筒中,注意在研钵中加入少量 80%丙酮将研钵洗净,一并转入研钵中过滤到量 筒内,并定容至10ml。将量筒内的提取液混匀, 用移液管小心抽取5ml转入25ml量筒中,再加入 80%丙酮定容至25ml(最终植物材料与提取液的 比例为W:V=0.5:50=1:100,叶色深的植物 材料比例要稀释到1:200)。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课题名称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文献综述1.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过程起始物是谷氨酸,之后为5-氨基酮戊酸,两分子的ALA缩合形成胆色素原(PBG),4分子PBG相互连结形成原中卟啉IX.原卟啉IX与Mg结合形成Mg-原卟啉原IX,光下E环的环化形成,D环的还原作用和叶绿醇尾部的连接完成了整个合成过程,合成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在图中已省略2.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1)光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

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而光过强,叶绿素又会受光氧化而破坏。

黑暗中生长的幼苗呈黄白色,遮光或埋在土中的茎叶也呈黄白色。

这种因缺乏某些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etiolation)。

也有例外情况,例如藻类、苔藓、蕨类和松柏科植物在黑暗中可合成叶绿素,其数量当然不如在光下形成的多;柑橘种子的子叶及莲子的胚芽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形成叶绿素,推测这些植物中存在可代替可见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生物物质。

(2)温度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

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2℃,最适温度约30℃,最高温度约40℃。

秋天叶子变黄和早春寒潮过后秧苗变白,都与低温抑制叶绿素形成有关。

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

(3)营养元素叶绿素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元素。

氮和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锰、铜、锌等则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它间接作用。

因此,缺少这些元素时都会引起缺绿症(chlorosis),其中尤以氮的影响最大,因而叶色的深浅可作为衡量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低的标志。

(4)氧缺氧能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的积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水缺水不但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而且还促使原有叶绿素加速分解,所以干旱时叶片呈黄褐色。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甘薯品种叶片中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下降,叶绿素a/b比值比对照也有所下降,且叶绿素a/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叶绿素含量测定实训报告

叶绿素含量测定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叶绿素在植物生理中的作用及其含量测定的意义。

2. 掌握叶绿素提取和含量测定的实验方法。

3.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并学会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浓度。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利用叶绿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植物材料:新鲜叶片(如菠菜、甘蓝等)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漏斗、滤纸、吸水纸、移液管、量筒、剪刀、碳酸镁悬浮液、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提取(1)称取约0.1g新鲜叶片,剪碎后放入研钵中。

(2)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再加入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静置3-5min,使叶绿素充分提取。

2. 过滤与定容(1)取一张滤纸,放入漏斗中,用乙醇湿润。

(2)将提取液沿玻棒倒入漏斗中,过滤到10ml试管中。

(3)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5)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3. 叶绿素含量测定(1)将叶绿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

(2)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2. 在分光光度计下,叶绿素在663nm和64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叶绿素含量。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叶绿素在植物生理中作用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和b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A663=82.04Ca+9.27Cb (1)A645=16.76Ca+45.60Cb (2)解方程(1)和(2)得:Ca=12.7 A663—2.59 A645 (3)Cb=22.9 A645—4.67 A663 (4)Ca十b=20.3 A645—8.04 A663 (5)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七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及植物光 合强度的测定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