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组织修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组织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组织、细胞丧失后,机体对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种形式,再生和纤维性修复。再生是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修复,如果完全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纤维性修复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以后形成瘢痕。

(一)再生

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1.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细胞增殖周期由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分裂前期)、M期(分裂期)构成。生理状态下,大多数细胞处于G0期(静止期)。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1)不稳定细胞

2)稳定细胞

3)永久性细胞

2.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鳞状上皮缺损时,由创缘与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心迁移,先形成单层上皮,以后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粘膜如胃肠粘膜缺损后由邻近的基底部细胞分裂增生加以修补。

2)腺上皮再生:如果仅有腺上皮的缺损而腺体的基底膜未被破坏,则由残存细胞分裂再生,可完全恢复原来腺体结构。如果基底膜破坏,则难以再生。

3)肝细胞分裂增生活跃,肝再生有3种情况。

(2)纤维组织的再生:损伤刺激下,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裂、增生。成纤维细胞可由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或由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分化而来。成纤维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逐渐成熟,变为长梭形,胞浆越来越少,核越来越深染,成为纤维细胞。

(3)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软骨再生起源于软骨膜的增生,软骨再生力弱,软骨组织缺损较大时,纤维组织参与修补。骨组织再生能力强,骨折后可完全修复。

(4)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的再生:毛细血管再生又称血管形成,是以出芽方式来完成的。

(5)肌组织的再生:肌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

横纹肌的再生和肌膜是否存在、肌纤维是否完全断裂而有很大关系。

平滑肌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是断开的肠管或是较大血管手术吻合处,断裂的平滑肌主要通过纤维瘢痕连接。

心肌的再生能力较弱,破坏后一般都是瘢痕修复。

(6)神经组织的再生: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形成胶质瘢痕。外周神经受损时,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仍存活,则可完全再生。若断离的两端相隔太远,或两端之间有瘢痕或其它组织阻隔,或失去远端,则可形成创伤性神经病,可发生顽固性疼痛。

3.损伤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1)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当细胞受到损伤因素的刺激后,释放一些生长因子,刺激同类细胞或同一胚层发育来的细胞的增生,促进修复过程,以多肽类生长因子最为关键。

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3)表皮生长因子(EGF);

4)转化生长因子(TGF);

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6)细胞因子,例如白介素Ⅰ(IL-1)。

(2)抑素与接触抑制。

(3)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组成ECM的有:

1)胶原蛋白;

2)蛋白多糖是构成ECM的主要成分;

3)粘连糖蛋白,包括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

(二)纤维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是指缺损处或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充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修复便告完成。

1.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肉芽组织的成分和形态:镜下可见三种成分: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

(2)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肉芽组织在损伤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2.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完成损伤修复作用后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

(1)瘢痕组织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1)填补连接创口,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2)胶原纤维可使这种填补及连接相当牢固,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完整性。

(2)瘢痕组织对机体不利的一面:

1)瘢痕收缩可使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形成幽门梗阻;

2)瘢痕性粘连;

3)器官内广泛性损伤导致广泛性纤维化、玻璃样变,可发生器官硬化;

4)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可形成瘢痕疙瘩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组织遭受创伤后进行再生修复的过程,它包括创伤周围特异性组织细胞再生,以及肉芽组织形成、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的复杂过程。

1.皮肤的创伤愈合根据创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创面对合好,无感染的创口。例如手术切口,在48小时内形成连续的上皮细胞层,覆盖创面,5—6天胶原形成,2—3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

(2)二期愈合:见于创伤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伴有感染的创口。二期愈合和一期愈合的基本过程相同,但需时较长,愈合后形成的瘢痕较大,常影响脏器的外形和功能。

(3)痂下愈合:创伤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凝固干燥,形成黑褐色硬痂,在痂下进行上述的愈合过程,待上皮再生完成后,硬痂脱落。

2.骨折愈合可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骨痂改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