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二版(刘铮)
超筋情况处理心得
超筋摘要:本文总结了超筋的几种类型,及每种超筋的解决方法、详细的分析了超筋的几种原因、剪力墙中连梁超筋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连梁设计时应注意的要点,刚度折减,程序操作等、总结了转换层转换梁及上一层剪力墙超筋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转换层受力的特点及转换结构的类型,转换结构的内力调整、pkpm 程序对于柱,梁,墙超筋程序的判断。
本文章总结于:刘铮“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郁彦“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钢结构论坛、文献以及网上别人经验总结。
共12页。
2011-11-20---12-281.超筋的种类:弯矩超,即梁的弯矩设计值大于梁的极限承载M;2.剪扭超;3.扭超(普通梁不存在扭矩超,有的话,可能是中间梁端梁M不平衡导致)4.剪超;5.配筋超:梁端钢筋配筋率 2.5%;6.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满足;只要一项不满足,整个计算结果都显示红色,在“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中可以查看、可以根据受力分析,结构布置,和周边梁计算结果比较,判断是哪种超筋。
2.Pkpm计算结果说明:(图形文件输出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As1、As2、As3为梁上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m1、Asm2、Asm3表示梁下部(负弯矩)左支座、跨中、右支座的配筋面积(cm2)。
Asv表示梁在Sb范围内的箍筋面积(cm2),取抗剪箍筋Asv与剪扭箍筋Astv的大值。
Ast表示梁受扭所需要的纵筋面积(cm2)。
Ast1表示梁受扭所需要周边箍筋的单根钢筋的面积(cm2)。
G,TV分别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3.设计时应注意要点:1.梁端负弯矩传递给主梁,就成了主梁扭矩,扭矩越大,扭转角度和变形也就越大。
2.假设次梁无限刚,不发生任何变形,相当于铰接,传递过去时,就一个剪力;换种说法:当次梁截面较高、主梁截面较窄、次梁无负弯距配筋下,次梁端完全开裂,此时可以认为是完全铰。
建 筑 结 构(第2版)10
• (5)承重框架的布置。框架结构是由若干平面框架通过连系梁连接 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可将空间框架分解成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 框架,楼盖的荷载可传递到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上。根据框架楼板 布置方案和荷载传递路径的不同,框架的布置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
• 二、多高层框架结构的布置原则
• 1. 结构布置 • 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及层高,一般需根据生产工艺、使用要求
以及建筑和结构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后确定,简单地讲,应符 合下列原则: • (1)柱网布置整齐、简单、对称、传力体系明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布置
• (2)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 提高结构总体刚度,减小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布置
• 4)为使房屋具有必要的抗侧移刚度,房屋的高宽比不宜过大,一般 宜控制≤4~5。
• 5)当建筑物平面较长,或平面复杂、不对称,或各部分刚度、高度 、重量相差悬殊时,设置必要的变形缝。
• (4)柱网布置。柱网是柱的定位轴线在平面上所形成的网络,是框 架结构平面的“脉络”。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既要满足建筑功能和 生产工艺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柱网尺寸,即平 面框架的跨度(进深)及其间距(开间)的平面尺寸。
• 1)柱网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多层工业厂房的柱网布置主要 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而确定的。柱网布置方式主要有内廊式和跨度组 合式两类,如图10-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组成和布置
• 内廊式柱网一般为对称三跨,边跨跨度一般采用6m、6.6m 和 6.9m 三种,中间走廊跨度常为2.4m、2.7m、3.0m 三种,开间方向柱距为3.6~7.2m。
建筑结构CAD绘图快速入门(第二版)
精彩摘录
这是《建筑结构CAD绘图快速入门(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建筑结构CAD绘图快速入门(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1
本书简介
2
第一版前言
3 第1章建筑结构
CAD绘图综述
4 第2章建筑结构
CAD绘图基本 使用方法
5 第3章建筑结构
CAD基本图形 绘制方法
第4章建筑结构 CAD图形修改
1
和编辑基本方
法
第5章建筑结构 设计总说明及
2
目录CAD快速
绘制
3 第6章建筑结构
材料图案CAD 快速绘制
4 第7章建筑基础
2.1 AutoCAD使用快速入门起步 2.2 AutoCAD绘图文件操作基本方法 2.3常用AutoCAD绘图辅助控制功能 2.4 AutoCAD绘图快速操作方法 2.5 AutoCAD图形坐标系 2.6图层常用操作 2.7 CAD图形常用选择方法 2.8常用CAD绘图快速操作技巧方法
3.1常见线条CAD快速绘制 3.2常见平面图形CAD快速绘制 3.3常见CAD表格图形快速绘制 3.4复合CAD平面图形绘制 3.5 AutoCAD 2017特有的绘图功能
4.1建筑结构CAD图形常用编辑与修改方法 4.2图形其他编辑和修改方法 4.3图块功能与编辑 4.4文字与尺寸标注
5.1建筑结构设计总说明CAD快速绘制 5.2建筑结构图纸封面和图纸目录CAD快速绘制
6.1建筑砌体结构材料图案CAD快速绘制 6.2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图案CAD快速绘制 6.3建筑钢材截面造型CAD快速绘制 6.4钢筋等特殊符号造型CAD快速绘制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勘误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勘误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是一本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入门级教材。
本勘误将对书中发现的误字、错字和翻译错误进行纠正,并补充一些未包含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建筑结构设计。
第一章
第二章
方值转换为规范要í求”中的í应更正为“求”。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节点不需δ要提供依据”中的δ错误,应更正为“要”。
第八章
第九章
稳状
了部创建PLA”中的PLA错误,应更正为“平”。
第十章
道或墙柱”中的导错误,应更正为“道”。
此外,原书中缺少以下内容:
在第七章中,可以进一步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结构设计方法,如刚度矩阵法和力法。
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设计钢结构,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在第十一章中,可以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等。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广泛应用,因此对于读者来说,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2-柱截面尺寸设计
柱子
摘要:
总结了 8m*8m,6m*6m 框架结构地上,地下每层向下传给柱子的轴力设计值;列出了 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几种柱子截面,估算出了在轴压比 0.8,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40 时分 别能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总结了规范中关于柱子截面的规定,不同尺寸,不同层数时, 确定柱子截面的经验方法;总结了柱子中纵筋,箍筋的钢筋级别,直径,间距,根数的经 验值及方法,总结了柱子的最小配筋率,经验配筋率,不同截面柱子单边纵筋根数的经验 值及总的配筋经验值;箍筋的加密区范围,设计要点,以及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最 后对 pkpm 中柱子的计算结果图形进行了说明及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章总结于:刘铮“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郁彦“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杨星“ pkpm 结构 软件从入门到精通” 、钢结构论坛、文献以及网上别人经验总结。共 8 页。 2011-11-20---12-28
250mm 方柱 300mm 方柱 450mm 方柱 500mm 方柱 600mm 方柱 800mm 方柱
0.2% 0.8% 1.5%--2% 注:
大
2
家
2
论
405 mm
2
坛
500 mm
2
125 mm 500 mm
180 mm 720 mm
2
720 mm
2
2
1280 mm
2
2
2
2
建筑结构笔记
建筑结构笔记建筑结构笔记可以涵盖许多方面,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来定制。
以下是一个建筑结构笔记的示例,涵盖了基础概念、主要类型、设计要素和相关术语:一、基础概念1.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物中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的部分。
它可以是实体结构(如墙、柱、梁等)或空间结构(如网架、悬索等)。
2.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用途、环境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的过程。
二、主要类型1.木结构:木结构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受力材料的结构。
它包括原木结构和组合木结构。
2.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以砖、石、砌块等为主要受力材料的结构。
它包括实心砌体结构和空心砌体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受力材料,并加入钢筋等钢材以提高结构强度和刚度的结构。
它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4.钢结构:钢结构是指以钢材为主要受力材料的结构。
它包括焊接结构和连接结构等。
5.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三维空间中跨越空间的立体结构。
它包括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和薄膜结构等。
三、设计要素1.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包括抵抗地震、风载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承受使用荷载的能力。
2.经济性: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经济性,即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3.适用性:建筑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包括空间需求、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等。
4.耐久性: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耐久性,即结构的寿命和使用年限。
5.环保性: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环保性,即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噪声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四、相关术语1.承载能力:指结构承受使用荷载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包括承载力和稳定性。
2.跨度:指结构中相邻两个支点之间的距离。
3.刚度: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4.挠度: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弯曲变形程度。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之重点笔记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之重点笔记☆上部结构的落脚点是基础,基础的落脚点是地基,也就是持力层。
☆看勘察报告时,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 10ka≈1t/㎡ 1kN≈100kg☆一般认为持力层土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土可认为土质不好。
☆按照地基承载力从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岩石,碎石土>密实或中密砂>稍密实粘土>粉质粘土>回填土和淤泥质土☆回填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60~ 80kPa☆在不危及安全的前提下,基础尽量要浅埋。
因为地下部分所占的造价一般是工程总造价的30﹪~ 50﹪,这笔费用是很可观的。
☆除了浅埋外,还有埋深的上限,就是基础至少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并一次确定基础埋置标高。
☆重点看结束语或建议中对存在饱和沙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是否有液化判别。
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对地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必须要明确提供,责任重大,不得含糊。
☆重点看两个水位:历年来地下水的最高水位和抗浮水位。
☆特别注意结束语或建议中定性的预警语句,并且必要时将其转写进基础的一般说明中。
这些条款如下:1.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基槽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应妥善选择降水及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
降水开始后须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停止2. 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扰动基地持力层土,施工时应控制机械挖土深度,保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至槽底标高,如有超挖现象,应保持原状,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不得自行夯填。
3. 基槽开挖到位后应普遍钎探,并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共同验槽,确认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4. 基槽开挖较深,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
5. 建议对本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特别注意结束语或建议中场地类别,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和地面下15m范围内平均剪切波速。
建筑结构第二版
建筑结构第二版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着建筑物的稳定性、承载力以及抗震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理论的不断演进,我们迎来了建筑结构领域的一次重要更新——建筑结构第二版的发布。
第二版相较于第一版,在结构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优化。
它继承了第一版的经典思想,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为建筑结构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 结构设计的新思维建筑结构第二版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结构设计主要注重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但缺乏与居住者的互动和关注。
而新版结构设计则将人的需求作为核心,通过融入人文与艺术元素,创造出更加舒适和宜居的建筑空间。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采光窗户和通风系统,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 结构材料的创新应用在第二版中,结构材料的创新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传统的建筑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等材料,但这些材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新版结构设计则探索了更多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高强度玻璃、节能材料等,以实现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绿色环保。
3. 抗震设计的关键性对于建筑结构而言,抗震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第二版中,抗震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优化。
通过引入更加精确的地震动力学理论和新型的防震技术,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此外,抗震设计还注重建筑物的弹性和耐久性,以提高其抗震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在新版结构设计中,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通过结构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建筑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为结构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同时,对于老旧建筑的评估也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第二版的发布为建筑工程师和学者们提供了更全面、更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2-柱截面尺寸设计
900*900mm 750*750mm 1250*1250mm 1100*1100mm; 1550*1550mm 1400*1400mm
注:20 层时,C50 时,方柱:1000*1000mm;30 层时,C50 时,方柱:1250*1250mm, 3.2.1.一般 6600*7200mm 的柱网,柱子用 500*500 或者 600*600mm;6600*4500mm 的柱 网,柱子用 450*400 或者 500*500mm。 假设柱网不是很大,高层时,一般每 10 层柱截面 0.3—0.4 m .轴压比 0.6---0.8,角柱, 框之柱更严格;中边柱 0.6—0.8;角柱 0.5—0.6;多层时,每隔 3 层柱子可以收小一次,模 数 50mm;高层,5---8 层可以调一次,顶上可以做到 300*300mm。 3.2.2.一般来说,为了满足 0.45 La 的要求,柱子要求 450mm*450mm(一般固接锚固 长度为 40d,铰接 15d) ;6 度或者 7 度抗震,一般都是轴压比控制为主;8 度或者三类场地 时,层间位移控制;当层高较高,柱网稀疏时,层间位移控制;
家
12.5 13 13.5
论
荷载标准值
3.1.规范: 矩形柱截面的边长,非抗震时 250mm;抗震时,四级 300mm,一,二,三级时 400mm; 圆柱直径,非抗震和四级时 350mm,一,二,三级时 450mm;
坛
方柱
2
圆柱 1000*1000mm 850*850mm 1400*1400mm 1250*1250mm 1700*1700mm 1550*1550mm
f c =14.3 N / mm2 ,和 C40 f c =19.1 N / mm2 。
轴压比=轴力设计值/( AC . f c ) , 轴力设计值是考虑地震组合厚的设计值; AC =轴力
14-条形基础总结
4.2.柱下条基: 底板受力筋和分布筋同上。
4.3.地梁: 4.3.1.跨中上铁:
M 1/ 8ql 2 , AS M / (0.875 f y h0 ) ,假设净反力为 150kpa,条基宽度 2.24.m,墙
宽 0.24m,三级钢,跨度 6m,梁高 0.8m,则 M =675 KN.m=675*10 N.mm, 0.875 f y h0
3.宽度:
3.1.例:5 层砖混和框架: 方法 1: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一般在 120—150kpa 之间,假设为 150kpa, f a *L=P.(L 为条基宽度,p=每层线荷载*层数+覆土线荷载=40*5+60=260KN/m),一般框架砖混结构,条 基宽度 L 一般在 1-2m 之间。 方法 2: B=柱下或墙下轴力设计值/1.26/墙长/( f a -20*埋深)=240*5/1.26/6/(150-20*2) =1.44m 3.2.例:5 层剪力墙: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假设取 200kpa, f ak *L=P.(L 为条基宽度,p=每层线荷载* 层数+覆土线荷载=45*5+120=345KN/m), 一般多层剪力墙结构, 条基宽度 L 一般在 1-2m 之间, 层数越多,宽度会越大,有的剪力墙条形基础会达到 3m 以上。 一般在纵横墙相交的地方,考虑到基础重叠,应乘以增大系数,一般为 1.1-1.3.
2 2 2 2 2 2 2 2 2
=256KN(2 个方向都受力);每层线荷载为:256KN/6m=43KN/m。短边每层荷载是: 4 m2 *16 kN / m2 *2=128KN(2 个方向都受力);每层线荷载为:128KN/4m=32KN/m。估算时, 无论长方向还是短方向,每层线荷载可以 取 45KN/m ,埋深 3m 是覆土线荷载可以取 90-150KN/m ,估算时取 120KN/m。
推荐结构专业经典书籍
第一部分结构概念(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三巨头编著(2)《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赵西安编著(3)《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 傅学怡本书共830页,内容十分丰富.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新手,建议可以研读本书第1章至第9章;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老手,可以研读本书第10章、14章至第22章,定会有很多收获。
(4)《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张元坤李盛勇著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走上结构设计岗位的年轻工程师,如果你的脑子里面只有大学学的一根梁、一根柱、一块板,而缺乏一个对结构的整体概念和认识,那么本书一定帮助解答心中的那些困惑。
这本书就是从未正式出版的一本结构秘笈,仅在国内少数几家大型甲级设计院内传阅的一本内部资料。
它就是由原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两位资深老总张元坤和李盛勇汇集几十年的工程设计经验而成,容柏生院士亲自撰写前言,傅学怡前辈作序的《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
傅总在序中这样评价这本书:《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一书,系著者大量建筑结构设计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它思路清晰、内容广泛、经验实在、图文并茂,对结构工程师如何“多快好省”地从事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参考价值。
(5)《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彦著本书是郁总几十年工程设计经验和研究的总结,其中很多见解是崭新的、开拓性的、独创性的。
本书1999年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小而薄,所以一直很少有人研读此书,但它确实是一本秘籍,十分值得有一定结构设计经验的工程师研读。
本书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培福院长亲自作序,这足以说明此书的份量。
第二部分 PKPM参考书前言: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说明:鄙人只是一个菜鸟,所以以下所叙述的观点,很可能只是有待商榷甚至可能错误的。
加上以下我所推荐的书,我阅读的深度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及客观情况,有些书我是反复看过两三次的,也有的书是略读或是挑读的,故而如果我的评价失真,请仔细甄别)。
20-挑板、雨蓬
mm2 ,8@150=335 mm2 ..对于大挑板,底面应配足够多的受压钢筋,一般为面筋的 1/2~1/3,
间距 150mm 左右,为了混凝土板抗裂;底筋可以减小因板徐变而产生的附加挠度;
1.5.底筋量化: 悬挑长度/m 板厚尺寸/mm 单向受力实配钢筋面积 / mm2 (面筋) 1.2 1.5 1.8 2 120 150 180 200 HRB400:12@200=565 mm2 HRB400:12@150=754 mm2 HRB400:12@100=1131 mm2 HRB400:14@100=1500 mm
2 2
的钢筋梁可以用来去抗扭) 2.4.雨蓬梁设计要点: 1.梁净跨 ln <1.5m 时,埋入砌体内的长度 a 300mm,当 ln 1.5m 时,a 500mm。 2.雨蓬梁为剪、弯、扭构件,箍筋采用封闭式,135 度弯钩。 2.5.雨蓬抗倾覆:
2 2.5.1. M ov 1/ 2( g q )ln B ,本例中,B=2.9m, M ov 10KN.m;
有时候配到 8@150=335 mm 。
2
2.3.雨蓬梁: 2.3.1.荷载: 恒 载 : 梁 自 重 : 25*0.24*0.3*1.2=2.16KN/m 。 梁 侧 粉 刷 : 16*0.012* ( 0.3+0.3 ) *1.2=0.146KN/m。 梁上砌体: (19*0.24+0.36) *2.4/3*1.2=4.726KN/m(梁上砌体高度大于 ln / 3 , 传给雨蓬梁的力按 ln / 3 高度计算)。雨蓬板传来的恒荷载:4.4*1.2=5.3 KN/m。雨蓬板传来 的活荷载:0.98*1.2=1.18 KN/m。板宽 2.9m,还要在梁跨内布置 3 个 1KN 的集中力。恒载、 活载总线荷载=14 KN/m. 2.3.2.截面: 一般门宽 2.1~2.4m,梁宽同墙厚,取 240mm,梁高按简支梁取:300mm,跨度 2.52m; 2.3.3.配筋: 在 均 布 线 荷 载 作 用 时 , 跨 度 弯 矩 系 数 取 1/8; As 200 mm2 ,2 14=308 mm2 , 2 16=402 mm2 。 2.3.4.受剪扭计算: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1 需要掌握 的基本 设计知识和 需要具 备的基 本条件
11熟悉 建筑结 构设 计所 需规范 . 在进 行建筑 结构 设计 时 , 须 了解 应具 备 的基 本 必
规范:
【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快速入 门; 基本条件 ; 相关软件
【 中图分类号】 .9 T2 【 文献标志码】 B
求 施 工 方 比质 、 比价 , 经建 设 单 位 认 可 后方 可采 购 。 对 于 新材料 、 新技 术 的运 用 , 算 定额 中没有 相应 子 预
1总平 面 图。了解 该项 目在 总平 面 图上 的位 置 , )
工作: 首先在前期阶段要深入 了解市场需求, 准确定
位, 并在 设 计 阶段 优 化 和 完 善设 计 ; 次 , 招 标 阶 其 在 段 要对 合 同主要 条 款进 行合 理 、 致 的约 定 , 免 工 细 避 程 结算 纠 纷 的发生 ; 三 , 工阶 段严 格控 制 设计 变 第 施 更和 现 场签 证 , 少投 资 的增加 。总之 , 求 建设 单 减 要 位 在每 个环 节 都要 加 强管理 ,才 能有 效减 少项 目投 资, 把项 目建设 成本 控 制在 合 理 的范 围 以 内, 高企 提 业市 场竞 争力 , 在房地 产市场 站稳 脚跟 。
建 筑 结构 设计在 整个 建筑 工 程 设计 中 占有 很 重
要 地位 。每个 结 构设 计人 员 都要 充分 重 视设 计质 量
问题 。 是初 始设 计人 员如何 快速地 掌握 设计技 巧 , 但
如何 进行 专业化 的设 计 , 是做好设 计工 作 的关键 。目
1混 凝土 结构设 计规 范 ;) 筑抗 震 设计规 范 ; ) 2建 3 建筑地 基 基础 设 计规 范 ;) 筑 结构 荷载 规 范 ;) ) 4建 5 砌 体结 构设 计规 范 ;) 高层 建筑 混 凝土 结 构技 术规 6
老庄为成为结构工程师三个阶段推荐的结构书
一、新手入门阶段(一)必读书1、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2、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3、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4、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编5、PKPM2010,PMCAD s-1,结构软件,用户手册6、PKPM2010,SATWE s-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用户手册(二)选读书1、手把手教你建筑结构设计,孙海林编2、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杨星编3、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庄伟编4、跨进设计院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第2版),刘铮编二、成长提高阶段(一)必读书1、简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李国胜编2、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编3、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第二版),朱炳寅编4、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龚思礼主编5、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著6、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方鄂华著7、地基与基础(第三版),顾晓鲁主编8、JCCAD s-5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用户手册9、SLABCAD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用户手册10、12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12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2、12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3、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二)选读书1、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朱炳寅编2、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第二版),李国胜著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编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徐培福主编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朱炳寅著6、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编7、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应用手册,刘金砺、高文生邱明兵编著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禁忌)及实例,刘金波李文平刘民易赵兵编著9、PKPM基础设计软件功能详解10、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14、BLAD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最重要的还是六大结构设计规范三、融会贯通阶段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12版),A.H.尼尔逊著2、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理,莱昂哈特著3、结构概念和体系(第二版),林同炎4、结构设计笔记(第二版),周献祥著5、岩土工程50讲——岩坛漫话(第二版),李广信著6、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新西兰] T.鲍雷7、地震工程学(第二版),胡聿贤著8、抗震工程学9、结构动力学第二版(修订版),[美] R.克拉夫10、风对结构的作用——风工程导论1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最重要的还是三大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之重点笔记
☆上部结构得落脚点就是基础,基础得落脚点就是地基,也就就是持力层。
☆瞧勘察报告时,直接瞧结束语与建议中得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10ka≈1t/㎡1kN≈100kg☆一般认为持力层土提供得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即18t)得为好土,低于180kPa得土可认为土质不好。
☆按照地基承载力从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岩石,碎石土>密实或中密砂>稍密实粘土>粉质粘土>回填土与淤泥质土☆回填土得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为60~ 80kPa☆在不危及安全得前提下,基础尽量要浅埋。
因为地下部分所占得造价一般就是工程总造价得30﹪~ 50﹪,这笔费用就是很可观得。
☆除了浅埋外,还有埋深得上限,就就是基础至少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得破坏性影响。
☆结合钻探点号瞧懂地质剖面图,并一次确定基础埋置标高。
☆重点瞧结束语或建议中对存在饱与沙土与饱与粉土得地基,就是否有液化判别。
饱与软土得液化判别对地基来说就是至关重要得一项技术指标,必须要明确提供,责任重大,不得含糊。
☆重点瞧两个水位:历年来地下水得最高水位与抗浮水位。
☆特别注意结束语或建议中定性得预警语句,并且必要时将其转写进基础得一般说明中。
这些条款如下:1.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基槽边界条件较为复杂,应妥善选择降水及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
降水开始后须经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停止2.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扰动基地持力层土,施工时应控制机械挖土深度,保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至槽底标高,如有超挖现象,应保持原状,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不得自行夯填。
3.基槽开挖到位后应普遍钎探,并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共同验槽,确认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4.基槽开挖较深,施工时应注意,在降水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影响相邻建筑物。
5.建议对本楼沉降变形进行长期观测(此条款多用于加层,扩建建筑物与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者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得建筑物与受到临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到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得建筑物,当然也包括那些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得工程)☆特别注意结束语或建议中场地类别,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与地面下15m范围内平均剪切波速。
建 筑 结 构(第2版)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极限状态设计法
•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 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S≤C(2-7)
• 式中 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 C———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应按各有关建筑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 (3)耐久性。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在规定的环境 中,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应有足够的耐久性。如不发生由于混凝土保 护层碳化或氯离子的侵入而导致的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 内(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 工、正常使用和维修,不考虑人为过失)完成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的不利影响时,可另增减一个附加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极限状态设计法
• 2. 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 式中 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表2-2采用; • γQi———第犻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1为可变荷载Q1 的分
项系数,应按表2-2采用; •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 S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极限状态设计法
• 三、耐久性验算
•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暴露在使用环境下,抵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 的能力。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筋被浇筑在混凝土内,混凝土起 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如果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根据使用条件,进行 正确的设计和施工,在使用过程中又能对混凝土认真地进行定期维护 ,可使其使用年限达百年及以上,因此,它是一种很耐久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4
1.1.3如何初估各种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主动记忆一些常识性的工程数据,比如梁板的跨高比,剪力墙墙厚,平时注意积累分析,多问多算,大工程做细,小工程做精。
1.1.3熟记民用建筑设计荷载
(1)多高层住宅楼(商品房),二次装修改造的荷载,落棉荷载一般取值2.0kN/m2。
(2)3个2.0kN/m2
表1 一般民用住宅荷载经验取值
楼面做法自重(2.0kN/m2)轻质隔墙自重(2.0kN/m2)活荷载取值(2.0kN/m2)
2.0 2.0 2.0
(3)对于住宅和办公的屋面,如没有特殊保温防水做法要求,一般屋面恒荷载在4.0 kN/m2左右,与实际不会有太大出入;对于屋面活荷载,不上人时0.5 kN/m2,上人时为2.0 kN/m2。
1.2.3 “次要让位于主要”的原则—明确哪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设计来说更重要
1.3.1 钢筋的三种连接方式—焊接、搭接、机械连接“孰优孰劣”
对于结构重要的部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而之前规范规定为焊接,改的原因是焊接会使被焊钢筋变脆,在抗震的重要部位,反而变成了“最坏”的做法。
机械连接分为邓强连接和不等强连接,I级为等强连接,II、III级则为不等强连接,主要是针对“钢筋接头处的强度是否大于钢筋母材强度”而言的。
设计可依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中相关的规定,选择与受力情况相匹配的接头。
I级接头:套筒挤压、镦粗接头、剥肋滚螺纹。
剪力墙之水平与竖向分布筋,因钢筋较细,不是抗震的关键部位,适合采用搭接的方式,
不宜采用机械接头。
搭接接头应满足:
(1)选择正确的搭接部位;
(2)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3)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加密至满足要求。
(4)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与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如能满足这4款要求,搭接是一种比较好接头方式,而且往往是最省工的方法。
但其缺点:
(1)在抗震构件的内力较大部位,当构件承受反复荷载时,有滑动的可能;
(2)在构件钢筋较密集时,采用搭接方法将使浇捣混凝土较为困难。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