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准则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
的准则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的标
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1.1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施行日期】2020.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已经2020年1月7日教育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20年1月16日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
思政课教师是指承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研究职责的专兼职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第三条主管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
第四条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二章职责与要求第五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应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要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
课程内容要贴近时代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应规范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指导,确保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应强化课程评价和质量监控。
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定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要加强对课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教学效果的达标。
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是推动课程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23•【文号】教社科厅函〔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已经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部领导批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1月23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统筹指导,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推动新发展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成立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
第二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决策协调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第二章组织第三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管理部门委员和专家委员若干人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下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设组长、副组长若干名。
第四条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教育部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教育部相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副组长担任。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发展。
学习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我国中小学教育使命的重要内容。
首先,教育部强调,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聚焦新体制下新常态下新需求,夯实思想政治把关、把把脉,检验学校管理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管理质量;要弘扬传统文化精华,以感性美育人,发展学生多元文化和世界文化视野,发掘学生智慧潜能,以综合融入为特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优化人才教育体系,建立素质教育发展全周期评价体系,以拓展学生智力、情感、能力等多元维度的发展,加强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要加强技能课程的开发,强化竞赛项目的投入,拓展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整合实践项目经费;要发挥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创新效果,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取经验,以勇于冒险、担当作为的态度实践活动。
最后,要抓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性,推广教学,发挥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引领作用,提高课程质量,努力培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公民。
从“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在中小学生实施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尊重学生客观自然规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育建设发展。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社科 [2015]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 2011 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2015 年9月10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一级指二级指标责任部三级指标标标类门型组织管领导体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B学校党指一级指二级指标责任部标标三级指标类门型理制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委、行政构。
领导1.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会议决议B能够及时落实。
2.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每学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开现场办公会至少 1 次,听取工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学校党A*题。
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授委、行政1 次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领导到堂听课 2 次以上。
3.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有条件的本A科院校同时应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
4.学校宣传、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处)、B学校党指一级指二级指标责任部三级指标标标类门型机构建设财务、科研、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委、行政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领导及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有关部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门各方面政策和措施。
1.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学校党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A*委、行政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高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

高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摘要:一、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二、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三、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四、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五、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正文:《高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是我国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其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包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加强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包括: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落地生根。
五、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高校、教师、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责任;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完善政策制度,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思政课建设标准

思政课建设标准近年来,教育部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与发展,大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出台了《思政课建设标准》,全面规范了思想政治课建设,使思想政治课更贴近现实生活,成为全体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政课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思政课建设标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强调全体学生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主体,要让学生有效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发挥“照搬革命”和“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真实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
(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
《思政课建设标准》强调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建立与学生切实需求联系的思政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形成和谐、活跃氛围下的政治实践能力,使得思想政治理念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完善。
《思政课建设标准》强调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推进思想政治课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完善,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更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思政课建设标准》的实施实施《思政课建设标准》的变革,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核心,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调整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加强学校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开发行之有效的思政课程教材,建立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多元思想理论和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育。
要加大思政课改革发展力度,让学生掌握社会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政治意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形成和谐、活跃的政治实践能力,拓展他们的社会视野,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主人翁。
三、思政课发展的意义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充实学生的思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做到“照搬革命,增强主人翁”的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5.28•【文号】教高〔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
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等在内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创新: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估与监督: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与监督机制,对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教学质
量的不断提高。
总之,教育部思政课建设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旨在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估与监督等方面的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以来有关思政课程建设系列文件

2019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思政课程建设的文件,旨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深化。
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文件出发,对2019年以来有关思政课程建设的系列文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要求,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
该文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明确思政课程地位和功能。
强调思政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政课程摆在优先位置,加强思政课程理论教学。
(二)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和形式。
提出了关于思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要求,要求高校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注重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建立健全思政课程教学制度。
要求高校加强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出了关于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要求高校加大对思政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
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现场会精神xxx,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2019年思政课程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要求,为2020年的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会议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思政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加大思政课程建设力度。
(二)着力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9.09.18•【文号】教师函〔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教师函〔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9月18日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现就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时代要求1.现实紧迫性。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
的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
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
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3.关于教师类别。
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课程思政标准2021

课程思政标准2021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2021年的课程思政标准正式发布。
这一标准将统一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实践。
下面将结合具体内容详细介绍课程思政标准2021。
课程思政标准2021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培养目标来看,课程思政标准2021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生心中的建构,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标准2021对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标准2021规定了政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哲学课程、宗教课程等涵盖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标准2021强调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标准规定,学校应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提高课程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效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课程思政标准2021还规定了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学校要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要建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工作监督机构,对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示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愈发重要。
教育部于2021年推出了新的《课程思政标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要求。
本文将从标准的内容与意义、实施的重要性、具体措施与效果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新的课程思政标准。
关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文件精神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已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课程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1.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结合时代特点,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思政理论课程的体系,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提升师资力量思政课程建设需要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我们将通过定期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
3. 推进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在具体学科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能不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我们将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在各类学科课程中注入更多的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政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4. 强化教学管理思政课程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我们将建立健全思政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课程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推动思政课程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不断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努力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和落实具体的举措,以期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1. 加强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评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1•【文号】教高厅函〔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研究,决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11.1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
《意见》提出“突出关键地位、强化统筹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四项工作原则,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活力充分激发,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
《意见》提出五个方面举措。
一是深化教学管理创新,着力强化思政课关键地位。
依据国家课程方案,明确具体周课时,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落实课程教材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注重用好时政资源;坚持把讲好道理作为本质要求,着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二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着力解决教学辅助资源不足问题。
遴选推出一批思政“精品课”,加强优质教学辅助资源包和活页、讲义等资源建设;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教师兼职比例过高、专业能力不够强问题。
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并对兼职教师选配作出规范;建立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和校外实践教育制度,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思政教育专业、开展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课题研究;在各类优秀评选工作中向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大力选树先进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建立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评价制度等。教学档案齐全。
B
教务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课程设置
1.按照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的规定,根据学校培养人才层次,落实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无挪用或减少课时的情况。
B
教务处
财务处
学生处
团委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教学方法改革
1.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
B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教务处
2.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
B
教学成果
列入校级教学成果类奖系列评选之中,并积极组织推荐参评校级以上教学评选活动。
B
教务处
队伍管理
政治方向
A
人事处
教务处
表彰评优
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B
人事处
学科建设
学科点
建设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
A*
人事处
科研处
教务处
研究生院(处)
2.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不办其他本科专业。
B
人事处
2.制定实施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发挥积极作用的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应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依据。
B
经济待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致,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的平均水平。
A*
教务处
研究生院(处)
2.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
B
教材使用
1.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本统编教材。
A
教务处
研究生院(处)
2.“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组织教学,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
B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
2.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每学年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开现场办公会至少1次,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
A*
3.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同时应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督查。
教社科[2015]3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我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B
人事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2.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国(境)外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
B
3.安排专职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每人每4年至少一次。
B
4.鼓励支持专职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学位。
B
职务评聘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
B
课堂教学
1.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
A
教务处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B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关于教师类别。专职教师是指编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的教师;兼职教师是指编制属其他教学机构或管理部门(单位)的教师。
B
宣传部
教务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其他
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其他有特色的项目。
B
说明:
1.关于指标类别。建设指标分A*、A、B三类,共39项,其中A*为核心指标(7项),A为重点指标(9项),B为基本指标(23项)。
2.关于评价标准。本科院校A*指标7项、A类指标8项以上、B类指标20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专科院校A*指标5项、A类指标7项以上、B类指标19项以上达标方可认定合格。
A
4.学校宣传、人事、教务、研究生院(处)、财务、科研、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
B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及有关部门
机构建设
1.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机构同时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A*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
2.配齐二级机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应是中共党员,且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得兼任其他二级院(系)的主要负责人。
A*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及有关部门
3.与专业院系同等配备办公用房和教学设备、基本图书资料、国内外主要社科期刊、声像资料、教学课件以及办公设备等,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A
人事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师德师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无学术不端、教学违纪现象。
A
人事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教师选配
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按师生比1:350—400配备,专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按师生比1:550—600配备。
教育部
2015年9月10日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类型
责任部门
组织管理
领导体制
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协调校行政负责实施,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B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
工作机制
1.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会议决议能够及时落实。
A
人事处
2.兼职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科院校兼职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按学校有关规定考核合格。
B
3.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背景硕士以上学位。
A
培养培训
1.新任专职教师必须参加省级岗前培训;所有专职教师应积极参加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或课程培训或骨干研修。学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每一位导师至少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门课的教学任务。
A
科研工作
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参评各种科研成果奖等。
B
教务处
科研处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
特色项目
教学改革特色项目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并取得显着成果,其经验在全国或全省得到一定推广。
B
专项经费
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专项经费安排使用明确,专款专用。
A*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及财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