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前言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
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人和社会的和谐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1. 自我反省和约束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
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关于“哲学思想”(一)中庸之道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
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
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
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
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
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
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
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
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仁义礼智信”向来被标榜为儒学的道德标杆,但是每个字后面都有它辩证的含义,你了解吗?“中庸”一向被奉为儒家的处事哲学,但究竟何为“中庸”,你真的会运用吗?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力求寻找最全面、客观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谈论处事原则的,而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中庸之道?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句话正体现了孔子的处事之道,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其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譬如,一看到有人要钱,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就给钱,事实上别人是利用你的同情心来骗钱。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了解了之后就不会上当,大家都不给钱的话,这种事情就会消失了。
行仁是好事,但要能够了解道理并具备判断的眼光,而不是光凭好心。
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何谓好知呢?就是喜欢听取各种新的理论或消息,但是不肯好好学习。
“荡”就好比船在水上,没有方向,顺着水流漂来漂去。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有些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每一门都学一些,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够深刻。
这就是游谈无根,浪费时间。
其实,好学不在多,但是要学得透彻。
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爱好诚实本是好事,为何会伤害自己呢?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去做,没有思考该不该做,结果让自己疲于奔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很直率,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来往,没有做到说话婉转而恰当。
凡事有话直说,难免尖酸刻薄,别人听了也很难过。
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有些人很勇敢,什么事都一马当先。
但没有学习调整的话,人生就会有所偏差,到最后恐怕会变成胡作非为。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中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子注说:“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
庸,平常也。
”有人误会“中”就是不彻底,有人误解“中”是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误解“庸”就是庸碌的意思,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认识都是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中”其实是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说大凡事物必有两端,两端也就是阴与阳,恰到好处就是在把握好两端的一个适合的度,这个度也就是中。
我认为中庸有以下内容:事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构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浑然一体。
构成事物的阴阳两极在“中”的支配下和谐于一体并随之互动,在动态平衡下渐进地相互消长,从而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中”是动态的中,也就是“时中”。
“中”也是我们通常讲的“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中和。
《礼记·中庸》把中和的思想提到了宇宙观的高度。
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说,中和之道是天下最普遍的法。
中庸与权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庸要求事物从时间而言要保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和谐;从空间而言,要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从动态而言,要保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和谐。
所谓发展变化中的和谐就是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最不容易留下后遗症的方法、最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发展,这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合的过程。
因为中庸是“时中”,是动态的、是与时谐行的、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
中庸有阴阳兼备、刚柔并济、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一张一弛的特点。
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柯原(荐稿)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最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在《论语·先进》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孔子回答:“子张处理事显得过了一些,子夏处理事又显得不足”,子贡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回答:过和不及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取中间状态,不左不右,不偏不倚。
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的话,中庸之道就是0.5或黄金分割位0.618,实际上这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中庸之道,它不是一个定量的值,它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
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取其中间状态,它如同太极图阴阳鱼的分界线,是呈S形的,是一条变化的曲线,随着阴阳鱼的变化而变化,使阴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
中庸之道是变化之道,是按照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而变化,所以也是自然之道,是顺其自然之道。
比如,我们处理事物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选择:坚持还是妥协?斗争还是团结?如果取中间状态,就是不坚持也不妥协,不斗争也不团结。
不用说,这种中间状态在实际中不可能做到。
即使可以做到也不符合中庸之道。
按照中庸之道的要求正确做法是:该坚持时就坚持,该妥协时就妥协,该斗争时就斗争,该团结时就团结。
比如,治理一个国家应该是宽好,还是严好?如果凡事采取中间状态,应该是不宽不严。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浅谈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浅谈孔⼦的中庸之道与⼤学⽣⼈格养成孔⼦的中庸之道对⼤学⽣⼈格养成的影响孔⼦追求中庸的理想⼈格。
中庸⼈格具有执两⽤中、和⽽不同、权变时中的特点。
我们⼤学⽣正处于个⼈世界观、⼈⽣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孔⼦的中庸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学⽣的⼈格培养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
其中蕴含的折中主义和调和主义在孔⼦的阐述下有特殊的⽤意,对我们有重要启⽰。
什么是孔⼦的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来⾃《中庸》,是对“中庸之道”的经典描述。
所谓“中”是指“喜怒哀乐之未发”,内⼼平正⽆偏⽆易。
所谓“和”是指喜怒哀乐已发,但能合乎法度。
“中”是天下的根本状态,“和”是天下最终的归宿,达到“中和”是⼀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的,天地各得其所,万物顺利成长。
但构成“和”的各种不同因素必须保持⼀定的量和度。
所以“和”与“中”是⼀回事,可⽤“中”的标准去把握“和”,⽤“和”的精神去理解“中”。
中庸之道实质是预防冲突之道、化解⽭盾之道、维持凝聚之道、实现平衡之道。
把中庸这种执中、防偏、追求公正的⼈⽂思想⽅法扩展到个⼈的⼈格发展,便有了中庸的修⾝之道。
中庸之道如何修⾝?孔⼦是⼀个处世⼤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
孔⼦在教导他⼈“中庸”思想时,同样,也要求⾃⼰的⾔⾏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师也过,商也不及” ,是他评价⼈物的中庸;“乐⽽不淫,哀⽽不伤” ,是他审美的中庸;“敬⿁神⽽远之” ,是他对待⿁神的中庸;“周⽽不⽐” 、“和⽽不同” ,是他交友之道的中庸。
孔⼦避免了弟⼦们的短处,⼜以⾃⼰的长处教育他们,可见,孔夫⼦之所以胜于他⼈,就在于他善于利⽤“中庸之道”。
“中庸”可以说是儒家所持有的⼀种积极⽽不激进、执着⽽不偏执的思维⽅式,是⼀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论在⼈类社会还是⾃然界,都可以说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最为稳定和谐的状态,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中庸之道”。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
孔子的中庸之道(精选5篇)第一篇: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一、中庸的起源“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
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
“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
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
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
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
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
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
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
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内涵儒家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是一种温和主义,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故它在20世纪大半时间里不能不遭到冷落和反对,因为这个时期社会革命高涨,集团、阵营之间的对抗十分激烈,斗争哲学因此大行其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孔子说过犹不及,孔子不赞成偏激行为,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他主张中立而不倚。
而他所谓中道的标准是仁义之道。
孔子说唯人能好人能恶人、君子义以为上。
仁义之道,就是儒家的人道主义正原则。
有的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其实是不对的。
孔子把四面讨好,不讲原则,自私伪善的人称为乡愿,而像这样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孔子对此深恶痛绝。
而所谓不偏,是不偏离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这是一个基本坐标。
第二,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
《论语》曰:“叩其两端。
”《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里的“两端”并非仅指两个极端,而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
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
从思维方法上说,这是考察事务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而后加以统一;从认识论上说,是集思广益而后作出科学的判断;从实践行为上说,是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
所以中庸之道,尽管不是折衷主义,但有折衷主义的成分,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
第三,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二程有个说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即是用中之常道,它的最大特色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符合多数人的健康生活正常需要。
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分别为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
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
健康的人性,应该是情与理的平衡,他所做的事情便会合情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一种理性精神。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网友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为人之道就在“正直”二字,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门歪道,不见利忘义。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
中外学术界应该破除对东方文化重要思想的“中庸精神”的现代性误读,重申其被淹没不彰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一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其构成的“天人关系”主要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上。
所谓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
在人道与天道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
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
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
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孔子中庸之道的句子:1.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不欠。
" 中庸之道强调均衡和中立,不偏向一方,也不欠缺于另一方。
2. "知其不可而为之,有天命而不逆焉。
" 中庸之道指出,要知道某些事情是不可为的,但如果命运安排了,就不要违背。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的综合性目标。
4. "君子之道,非离群索居之谓也。
" 中庸之道认为,君子应该与人为善,而不是孤立自己。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中庸之道告诫人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中庸之道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相互促进,只有同时进行才能避免盲从和错误。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中庸之道教导人们要以身作则,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8. "人无不知,莫不有己。
" 中庸之道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要虚心好学,不怕向他人请教和学习。
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中庸之道认为,要不断温故知新,才能成为他人的良师。
1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中庸之道指出,君子注重整体观念,小人只注重个人利益。
这些句子展现了孔子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包括均衡、中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人为善、学习思考、以身作则、互相理解和包容等。
这些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社会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遵循中庸之道,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孔子、孟子、朱熹的儒家哲学观念中庸之道
孔子、孟子、朱熹的儒家哲学观念中庸之道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离娄下》)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
(朱熹)1.上述材料,贯穿了一个共通的儒家哲学观念,即__________。
2.综合三则材料,简析这种哲学观念的特征。
【答案】1.中庸之道2.①原则性。
材料一孔子强调只有仁者才能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仁义这一准则,这就是中庸的原则性。
①均衡性。
材料二孟子说孔子不做过分与过度的事,说明中庸就是综合各方因素,积极调和,保持均衡。
①灵动性。
材料三朱熹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庸的具体形态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三则材料的共同思想。
通读三则材料,材料一论述了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材料二论述了做事不能太过分,要把握度,材料三论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庸之道也是需要随时调整的,三则材料都在论述中庸之道,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题。
如本题“综合三则材料,简析这种哲学观念的特征”,三则材料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各有侧重点,分别加以概括。
材料一孔子强调只有仁者才能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仁义这一准则,这就是中庸的原则性。
材料二孟子说孔子不做过分与过度的事,说明中庸就是综合各方因素,积极调和,保持均衡,这是均衡性。
材料三朱熹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庸的具体形态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这是灵动性。
【点睛】参考译文: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论语·里仁》)孟子说:“孔子处事待人从不做太过分的事。
”(《孟子•离娄下》)所以中庸之道是没有定论的,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是很平常的道理啊。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中庸之道》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之《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学智慧[内涵解读]1.中庸之道(《〈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
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
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观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
孔子认为中道的标准应该是仁义之道。
(2)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
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3)强调温和处事。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的,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之道。
(4)强调“权”的重要性。
“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
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1题)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作“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相关成语]1.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2.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3.和而不同:虽然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从附和。
4.无适无莫:对人没有亲疏厚薄三分。
也指无可无不可。
[论语摘译]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一套道德理论,它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即“不偏不倚,刚健有力”。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坚持正义正直,促进福祉和公正的道德原则。
在孔子认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重视人们的和谐相处,因此,他在“中庸”
里提出“刚柔相济”来作为道德行为的尺度,意思是刚强需要勇敢,而柔顺则必须有耐心。
这种“刚柔相济”的道德思想,代表了孔子对人伦理的普遍观点,即立足于社会,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的道德和政治责任统一起来。
此外,孔子还提到“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完美结合。
即“仁”是以道德感
觉和善行衡量人格的标准;“义”是行为道义,把自利自尊忘掉,让比自己有苦谁执义;“礼”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的交往中展示;“智”是经济技巧,有助于妥善处理困难形势和处理拙计。
只有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完整的道德意识,这是孔子忠实社会的原则。
总结而言,孔子的“中庸之道”具有一种开放性,而重点则是提倡“刚柔相济”、“仁义礼智”,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维护社会正确道德秩序。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日: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用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欲望。
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子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又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力(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力)。
人皆有无七情六欲,人若无欲,便是行尸走肉,你更是器物。
孔子日: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孔子既不灭欲,又不纵欲。
而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子女。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生格:既不使本性。
又有品格。
6、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生命。
在面对大义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高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而是中等的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如何造句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如何造句成语“中庸之道”怎么读zhōng yōng zhī dào“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
成语“中庸之道”历史典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成语“中庸之道”造句•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触及的问题过于透彻就没有品尝的口感与深远的意味,表面上虽然不痛不痒,不动声色,却能直指心灵深处。
•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新闻记者要坚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中庸之道”。
•他的做事原则是不离中庸之道,所以无大成就。
推荐阅读成语乃是中国文化精粹,很多成语故事来自真实事件,不能断章取义,给出如下巨作以作扩展阅读:•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中庸之道成语逐字释义“中”字的释义中的声母和韵母zhong中的五笔khk中偏旁部首丨中有几画4中的拼音zhòng,zhōng中是什么意思中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
当中。
中原。
中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
房中。
中饱。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 >>点击查看详情“庸”字的释义庸的声母和韵母yong庸的五笔yveh庸的部首广庸的笔画11庸怎么拼yōng庸的含义庸yōng平常,不高明的:平庸。
庸医。
庸言。
庸俗。
礼治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子曰:“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子曰:孔子说。
中庸之道:中庸,不偏不倚,适中。
道,道理,原则。
中庸之道,即中正平和的处世原则。
其至矣乎:至,极点,最高境界。
其,加强语气,相当于“真是”。
至矣乎,表示极度赞叹。
民鲜久矣:民,百姓。
鲜,缺少。
久矣,已经很久了。
翻译:孔子说:“中庸之道,真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啊!百姓们缺少这样的道理已经很久了。
”详解:此段原文出自《礼记·中庸》,表达了孔子对中庸之道的推崇和赞叹。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主张在道德行为和处世态度上,保持不偏不倚,适中平衡的原则。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至高无上的境界,百姓们已经缺少这样的道理很久了。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需求。
在当今社会,中庸之道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时,我们应秉持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保持平和的心态,从而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以下是对原文中部分词语的进一步解释:1. 中庸:中庸之道,源于《易经》中的“中正”思想。
儒家认为,中庸之道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能够使人在处世中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
2. 民鲜:鲜,缺少。
民鲜,即百姓们缺少。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
3. 至矣乎:至,极点,最高境界。
至矣乎,表示极度赞叹。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崇高地位。
4. 民鲜久矣:久矣,已经很久了。
这句话说明了中庸之道在百姓生活中的普遍缺失。
综上所述,这段文言文表达了孔子对中庸之道的推崇和赞叹,强调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庸之道,做到道德修养与处世态度的适中平衡,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中庸之道》一、中庸的起源“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
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
“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
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
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
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
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
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
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
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
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第三个意思:庸就是下面的第一部分叫做用,所以中庸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庸中,叫使用中道的方法,叫庸中。
所以庸有三个意思,从字义上说,庸者常也,是个常道;庸者不易也,庸者用也,中庸也许就是用者这样的意思。
有一次子贡问老师孔子,他说:“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老师的“师”其实是指颛孙师,是子张;“商其实是卜商,也就是子夏。
他们都是孔门了不起的弟子。
在性情上面,子张与子夏哪一个更好啊?孔子就说,在品行上“师也过,商有不及”。
子张有时候会稍微过头一点,子夏有时候会有不足、不及,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那么子贡就问,“然则师愈与?”那是不是子张过了一点更好呢?孔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
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没有达到中正的标准。
要死守一个中道,子夏的处事有一点赶不上,子张的处事有一点过头,这样都不好。
孔子还有一句话,谈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和质这个内容,文和质要相当,形式和内容相当才比较好。
孔子在评价一首诗的时候,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快乐不至于太淫荡,哀伤的时候也不是过分的痛楚,保持一个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情感表达是这样。
孔子的弟子说孔子的性格是“温而厉,威而不猛”,他有威风,但是不至于过分,不是像现在主张的超男、猛男。
然后“恭而安”,恭敬又很安详,严肃、恭敬而又很安详。
三、中庸之道的原则性中庸之道是不是不要原则呢?是不是说滑头主义呢?是不是说老好人?是不是迎合所有的人?有的人说孔子是主张乡愿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儒家在原则性上非常的好,像孔子,有道的人请他去做官、治理国政他不去,所以他有原则立场,不是哪个政治家把儒生抓来就怎么样的,他可以不昭。
所以中庸之道不是乡愿,不是“滑头主义”。
《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意思是随时的符合标准,要与时迁移、与时携行的。
孔子也是主张礼、乐这些方式、这些原则、这些标准都是可以调节,和时代的要求相中和的。
孔子讲立于礼,不是机械的而僵死的符合某种教条,他提出一个“权”的观念,权利的权字,就是秤砣,通权达变是儒家中庸的思想,也就是今天所讲的动态的平衡,大家也要想到中庸,我告诉大家一定要想到从前他到紫禁城、到十三陵这一条中轴线,城市美学对称平衡的一个原则。
孔门有一个大弟子叫有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用一种专门的规矩来节制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的处理正好恰到好处,这是礼乐的制度的价值。
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
这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
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叫“叩其两端而竭焉”。
如果有人问他一个问题,孔子不一定马上回答他。
但是孔子的方法从这个提问的问题的两边慢慢的去启发问题,然后慢慢的去回答对方的问题,“叩其两端而竭焉”,一点一点问,两端来问。
我们处事,正和负、快和慢,两个方面怎么把它相互地去叩问、相互去思考,达到一种平衡。
他还有“只取两端而用其中于民”。
两端之中保留一个动态统一的平衡的机制具体去分析,灵活去处理,辩证地去综合。
四、中庸的涵义孔子的孙子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
他作的中庸,在《礼记》里面保留的中庸、表记等等几篇文章相传都是子思写的。
中庸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叫“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它讲的是性、道、教三者的关系。
性就是人性,《中庸》讲它是天所赋予的,有时候这些人性被遮蔽了,我们反而不知道最根本的人的特性、内在本质是什么东西,孔子子思就告诉我们了,过去有一首诗《诗经·大雅》当中的,孟子记载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这首《蒸民篇》,懂得人文的道德,是一首好诗。
天养育了我们小民,每一个物、每一个事都有它内在的原则,那么作为人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趋向美好的道德,它总是向上的、总是为善的。
人和禽兽的差别是什么呢?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君子是谓君子,保留的恰好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和禽兽差别的这个差距,就这么一点点,所以我们说儒家,孔子、孟子,特别是孟子以后推崇性善论,孔子对《诗经·蒸民篇》的推崇,作为人的本质的东西是善。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我们也有道德的情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施琅之心。
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有抒发的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发而皆中节”,叫做“和”,我们抒发出来了,符合于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会的要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情感没有发的时候,心截然不动,是中的状态,没有过和不及的规避,中是道之提、信之德,如果情感抒发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就叫和。
和是道之庸,中是天下事物的大原则,和是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的自省的工夫,达到至善至美综合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是各率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中和的境界。
孔子所讲的“五伦”,又叫“五达道”,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这五者通过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
学习的途径还要学习“三达德”,叫智、仁、勇,日本有个公司用“智、仁、勇”作为它的公司的精神理念。
“智”是智慧,知人任事;“仁”是仁慈、仁爱、推已及人;勇是勇敢,勇者不惧。
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我们爱好学习接近着智慧,知识不是智慧,力行实践。
我们要知道羞耻就是勇的开始,知这三者才是修身,这是内圣,这跟《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
《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
我们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
我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学会爱别人。
这就要从我们个体的生命,从形躯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我们人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
孔子的第74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个精神。
他在阿里和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他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
他的仁德、他的智慧、他的勇敢三达德发挥到极致。
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统一,也是《中庸》所讲的平凡和伟大的统一。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意思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天赋给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
我们既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不离开凡俗的生活,我们是人之子女、人之父母,我们要尽人道、尽家庭、尽社会的责任,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目标。
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五、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普遍的方法。
儒家思想讲和,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内在的平衡和谐。
儒家讲和,孔子讲和而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
和是多样的统一,“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不是天下没有对立,而是说我们要达到和谐的状态,要争取克服这些对立,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一个人文的睿智。
这个智慧是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它不只是生态平衡,不只是社会的和谐,他是人和天地万物的整体的和谐的思想,这是讲的“和”,普遍和谐,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它发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万物生长就茂盛。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
人际关系也要次序化、和谐化,天地人物之间达到《中庸》这本书里面所说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形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意思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求的道并行不悖。
这就是一个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的,博大恢弘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华夏文明、华夏的种族,一个根本性的品格。
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就是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讲的轴心文明的时代,君不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到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现在的希腊人已经不是古代那个希腊雕塑的黑头发的英俊的希腊人的后代,希腊的人种已经消散斯拉夫族群中去了。
埃及、印度不是古埃及、古印度的一个延续发展。
中华的民族、中华的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文化统和过程中,她慢慢地相延成形。
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它的生存方式、它的价值世界,一直到今天延续下来。
这说明我们是一个爱好历史的民族,我们是一个爱好有一个崇高理念,有一个崇高追求的民族。
我们是一个不断地吸纳周边的文化和人种,种族和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代谢。
这就是“中庸中道”。
中庸之美就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他们的文化相比较,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中国华夏孔孟当然他有老庄的,还有佛家的这个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