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总结(4篇)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监管措施、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农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设立检测实验室,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
2.加强监管措施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
加大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3.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机制,确保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合格。
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准入管理,控制农产品上市企业数量,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4.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修订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果等方式,提高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他们选择安全的农产品。
三、工作成绩及效果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通过加强监控、加强检测、加强监管等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严重超标和违法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2.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推进,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的增加。
3.市场秩序有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推进,使得市场秩序更加有序。
通过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农产品上市企业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市场上的农产品质量提升了整体水平。
4.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成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赞扬,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高了信心,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合格性和安全性,各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本文将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方面,详细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种植环节在农作物种植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和水源管理:农民应确保土壤和水源的合格性,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土壤和水源。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壤和水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2.农药使用: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并遵守农药残留标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的准入管理和监督,确保农药的使用安全和合理。
3.肥料使用:农民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农作物的品种和需求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肥料的质量监测和标准制定,引导农民正确使用有机肥料。
养殖环节在动物养殖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饲料管理:养殖场应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并确保饲料中不含禁用添加剂和有害物质。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饲料的质量监管,限制使用不合格饲料。
2.疫病控制: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加强动物的免疫工作,并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激素。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确保动物免疫和健康。
3.养殖环境管理:养殖场应确保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环境条件,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对农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
加工环节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尽早加工:农产品采摘后应尽快进行加工,避免采摘的农产品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营养流失和品质下降。
2.工艺控制: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温度、时间、湿度等关键参数,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质量检测:加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控,确保加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一、种植环节
1.选用优良品种和健康种子。
2.采用绿色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科学施肥,保证作物营养均衡。
4.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程,遵守药残期。
二、收获与储运环节
1.选择适当的收获期,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
2.采用无公害方式收获,避免污染。
3.及时分拣,剔除烂品和异物。
4.采用适当包装,防止损耗和污染。
5.控制储运环境,保持低温湿度。
三、加工环节
1.加工场地、设备和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状况。
2.采用无公害加工工艺,避免添加非法添加剂。
3.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源。
4.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四、销售环节
1.建立产品追溯体系,追踪产品来源。
2.规范产品包装标识,如实标注相关信息。
3.采取冷藏或冷冻等方式保鲜。
4.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
五、监管措施
1.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3.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4.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5.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的问题与对策1.背景介绍: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和现状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和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以及对农产品出口的质量限制,使得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产品源头控制: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残的监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产地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
3.农业生产技术: 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农产品质量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4.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 推动加工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农产品经过加工后,往往会面临更多的质量安全风险。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监管,推动加工企业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并提高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加工工艺水平与质量控制能力。
5.监测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检测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检测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提高监测能力和质量管控水平,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6.信息公开透明: 加强农产品质量信息公开加强农产品质量信息公开,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了解程度,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7.农产品市场监管: 加大农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农产品市场是质量安全问题最集中的地方。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巡查和抽检力度,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
农产品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而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保障。
在当今社会,农产品质量控制成为实现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将重点就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关键措施进行探讨,以确保食品安全。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对有关企业的行业监管。
同时,提高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检查力度,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二、推行全程可追溯制度全程可追溯制度是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农产品的产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程信息追溯系统,可以追踪到每一批次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
此外,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如电子标签、二维码等,可以方便消费者查询产品的来源和质量信息,促进市场透明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加强农药农残和兽药使用管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药和兽药的使用管理密切相关。
加强对农药和兽药的登记审批、使用控制和残留检测等方面的管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大对农药和兽药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和兽药的滥用现象。
四、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储存环节的质量控制农产品在加工和储存环节容易受到污染和变质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和储存环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施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和卫生安全;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筛选,确保入库产品的质量可控;加强对储存环境的监控,防止农产品受潮、发霉等。
五、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是防止劣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审查和监管,严格控制入市产品的质量要求,禁止劣质、假劣农产品的流通。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和食品欺诈行为,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
六、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是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一、引言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和特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且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地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农产品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来源,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国家战略需要,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措施和建议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3、严格市场准入:建立严格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4、加强生产和监管: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规范农业生产行为,防止滥用农药、兽药等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5篇)
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我合作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我合作社的市场信任度,提升我合作社的品牌形象,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卫生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一、农药安全使用管理1、合作社使用的农药必须统一采购,专人负责,并要在技术人员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用药。
2、采购的农药必须“三证”俱全,产品标签、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要核对相符,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农药的进仓库存和出仓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登记。
3、要选用生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禁用和限用的一切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4、做好病虫测报工作,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尽量做到低浓度使用。
5、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要严格遵守采收安全间隔期,尽量降低农药残留量,确保产品达到优质、安全的标准。
6、使用农药要注意人畜安全,农药包装物要及时收集处理,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二、肥料安全使用管理1、肥料要专人负责,统一采购。
2、购买肥料产品必须有产品标签、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以确保肥料产品质量合格,肥料的购买和使用情况要进行统一登记。
3、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标准后方可施用。
4、要采用科学的平衡施肥方法。
5、根外追肥要选用有机氮肥,最后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前____天以上。
三、生产安全管理1、按照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2、适时采收、包装,并按法定要求进行标识。
四、运输安全管理对运输工具要清洗干净,确保运输过程不会对蔬菜造成污染。
五、仓储管理1、肥料、农药、蔬菜的存储仓库要分开,禁止混放。
2、不同种类的农药要隔开存放,禁止混放。
六、登记、记录管理1、对农药、化肥、种子的购买、存储、使用情况做好登记工作。
2、对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做好记录工作。
3、登记、记录要保存五年以上。
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农产品的特征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分散性,生产组织困难;农产品生产易受病虫害的影响,产量、品质易变化;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较小,产量随价格波动大;农产品的鲜活性使其易腐烂变质,从而可能造成农产品市场分割;农产品生产者较分散,容易造成短期行为,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市场行为主体。
所以农产品供应链相对复杂,这使得农产品在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加工和销售环节都容易产生质量风险。
2、农产品供应链以及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2.1农产品供应链一般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涉及对动植物等具有生命体特征的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及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
这种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农户的供应商、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被称之为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多,涉及的相关主体也多。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配送、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在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与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民(农业生产者)、生产商(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等“从田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结构体系。
与工业品物流相比,农产品物流在其供应链各环节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使得市场信息极为分散,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
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季节性以及对自然灾害所表现的脆弱性,决定了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也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路径及供应链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上存在较高要求。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由众多的个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加工企业、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农贸市场的零售商、超市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如图所示。
在上述模式下,农产品的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
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是为了加强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二、质量安全目标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升产品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
3.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与管理体系1.设立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流程和管理规范。
3.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指南,为相关人员提供具体操作指引。
四、质量安全管理流程1.农产品生产环节1.1.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选择为确保农田的土壤和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选择种植基地。
要进行土壤和水质监测,并保留监测记录。
1.2.农产品种植管理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施肥、农药使用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化肥。
1.3.农产品采摘和包装采摘农产品时,要保证从生产到包装的整个过程符合卫生操作规程,避免污染风险。
1.4.农产品质量检测对采摘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1.5.农产品贮存与运输农产品贮存前应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任何病虫害、过检的产品应按规定的环境条件贮存,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农产品加工环节2.1.农产品加工设施与设备管理农产品加工设施和设备应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2.2.农产品加工操作规程制定农产品加工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加工,确保加工过程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2.3.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设立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点,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加工后的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农产品销售环节3.1.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做好供应商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评估。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担忧。
为了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开始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并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主要源于生产环节的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同时,加强农田管理,定期检测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
此外,采用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有机农业等,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风险。
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首先,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检测机构和检测方法,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合格。
其次,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追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对违规操作进行严惩。
最后,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公开和曝光力度,提高社会监督,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消费者的知识普及和意识提高作为农产品使用者,消费者在保护自身权益和身体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加强对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和意识提高非常必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此外,要推动建立消费者投诉机制,鼓励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举报和维权,形成消费者维权的风气。
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来支撑。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体系完善和健全。
此外,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推动标准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管控。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点及防控措施表
不合格农产品的检出率较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描述
1.合理使用农药
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使用农药,确保农药使用量不超标,避免使用禁用农药。
2.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3.严格控制农药使用
限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确保农药使用符合安全标准,避免过度使用。
4.加强饲料质量管理
严格把关饲料原料的质量,确保饲料无污染物,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5.加强水源保护
加强农田周边环境保护,防止水源被污染,保证农产品生长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6.严禁使用违禁添加物
检查农产品生产环节,严禁使用任何违禁添加物,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点及防控措施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点隐Fra bibliotek点描述
1.使用农药过量
过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2.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产生安全隐患。
3.不合格农药使用
使用不合格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物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4.饲料污染
饲料污染会导致畜禽产品污染,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5.水源污染
地下水、河流等水源的污染会对农产品的生长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6.使用违禁添加物
使用违禁添加物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及食品安全隐患。
7.采收存储条件不当
不适当的采收存储条件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8.运输不规范
运输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引起农产品破损或污染,影响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来源,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有效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农产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监管、农产品追溯系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施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首先是合理的种植管理。
农民在种植农产品时,应根据不同的作物特性,选择适宜的土地、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
同时,合理使用农业生产资料,如合理配置种子、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施肥控制。
科学合理的施肥控制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农民应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农产品中残留农药和化肥。
同时,农民也要注意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农产品更加健康。
最后是病虫害防治。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产品的损害。
同时,农民还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二、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对于农产品生产环节,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市场监测,确保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
对于农产品流通环节,要建立健全的生鲜食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验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
对于农产品加工环节,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确保农产品加工的卫生与安全。
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与教育。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选择和购买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农产品追溯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实现对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如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监管体系、产地管理、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关法律法规应该不断完善,严格执行,并建立快速反应的监管机制,对于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并对违法行业进行行业的整顿和惩罚。
二、加强产地管理农产品的产地管理也是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的产地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和农药农残的合理使用。
对于违规使用农药的农户,要及时进行处罚和整顿,严禁非法添加禁用农药。
三、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对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药的审批管理,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的量和使用方式。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抽检工作,及时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并将其下架处理。
四、严禁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是目前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产品,然而滥用食品添加剂也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应该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要进行查处和拉黑处理。
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和审批工作,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质量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并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量,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在当今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有效地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来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生产环节中的污染、加工环节中的混淆以及储运环节中的变质。
在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都会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而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剂过量、掺假掺杂等行为也会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如果受潮、发霉、变质也会导致质量安全问题。
二、加强全程监管,确保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要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首先需要加强全程监管。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进行全程监管。
同时,农产品生产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建立完善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科学识别风险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是有效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评估,可以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点,为后续的风险管控工作提供依据。
政府部门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提高识别风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监测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加强监测检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监测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监测的覆盖范围和频率。
同时,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自身的监测检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加强信息公开,增强消费者知情权加强信息公开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公众披露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
农产品生产企业也要主动公开产品质量信息,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六、加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落实力度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
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从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措施:1.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各级检测部门应建立专业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进行农产品的全程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使用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3.加强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应加强监督,包括种植、施肥、灌溉、药物使用等,减少化肥、农药、兽药等的使用量,采用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生产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农残问题。
4.加强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管理: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的污染,应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包括卫生条件、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农产品的安全性。
5.强化农产品运输环节的管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和变质,应严格控制运输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防止农产品发生变质和污染,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6.加强农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督: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常常出现虚假宣传、掺假掺杂等问题,应加强对农产品销售实体的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督,打击和惩罚违法违规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认识,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食品消费观念。
8.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可以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全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效果。
总结起来,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农产品;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各行业,包括农业生产、加工流程、运输和销售环节等。
本文将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出发,分节论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要求和措施。
一、农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要保证农田环境的良好状态,需遵循以下要求: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修复。
进行定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重点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农残等污染物的含量,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实施。
2.合理施肥与农药使用。
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案,确保养分的充足和均衡。
农药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农药残留标准,避免在农产品中留下有害物质。
3.水质安全。
加强水质监测,控制农田用水的污染,防止农田灌溉用水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农产品种植与生长管理农产品种植与生长管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
以下是农产品种植与生长管理的要求:1.种子质量管理。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种子,并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和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种子的储存、处理和繁育的管理,确保种子质量。
2.土壤病虫害防治。
进行定期的土壤病虫害检测,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3.农艺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艺管理措施,包括耕作、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普及,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三、农产品采收与初加工农产品采收与初加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采收与初加工的要求:1.采收时机的选择。
根据农产品的成熟度和适宜的采收时机,确保采收的农产品具备较高的品质。
2.采收操作要求。
采用科学合理的采收工具和操作方式,避免对农产品造成机械伤害。
遵守采收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规范。
3.初加工工艺。
制定科学合理的初加工工艺流程,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注意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流程规范。
四、农产品贮存与运输农产品贮存和运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标准第1章产品安全质量概述 (4)1.1 农产品安全质量定义 (4)1.2 农产品质量控制原则 (4)第2章农业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5)2.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2.1.1 土壤污染物的限量标准 (5)2.1.2 土壤肥力标准 (5)2.2 水质环境质量标准 (5)2.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2.2.2 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 (6)2.3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6)2.3.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6)2.3.2 农业生产区域空气质量标准 (6)第3章农业投入品质量控制 (6)3.1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6)3.1.1 农药种类及残留限量 (7)3.1.2 检测方法 (7)3.1.3 农药使用规范 (7)3.2 化肥使用规范 (7)3.2.1 化肥种类及使用限量 (7)3.2.2 施肥技术要求 (7)3.2.3 化肥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7)3.3 农膜及塑料制品质量控制 (7)3.3.1 农膜及塑料制品种类及要求 (7)3.3.2 质量检测 (8)3.3.3 使用规范 (8)第4章农作物产品质量标准 (8)4.1 粮食作物质量标准 (8)4.1.1 稻米质量标准 (8)4.1.2 小麦质量标准 (8)4.2 经济作物质量标准 (8)4.2.1 棉花质量标准 (8)4.2.2 油料作物质量标准 (9)4.3 蔬菜质量标准 (9)4.3.1 叶菜类蔬菜质量标准 (9)4.3.2 茄果类蔬菜质量标准 (9)4.3.3 根茎类蔬菜质量标准 (9)第5章畜禽产品质量标准 (9)5.1 畜肉质量标准 (9)5.1.1 肉质要求 (9)5.1.2 理化指标 (10)5.2 禽肉质量标准 (10)5.2.1 肉质要求 (10)5.2.2 理化指标 (10)5.2.3 微生物指标 (10)5.3 乳产品质量标准 (10)5.3.1 质地要求 (11)5.3.2 理化指标 (11)5.3.3 微生物指标 (11)第6章水产品质量标准 (11)6.1 淡水鱼质量标准 (11)6.1.1 品种及规格 (11)6.1.2 感官要求 (11)6.1.3 安全指标 (11)6.1.4 检验方法 (11)6.2 海水鱼质量标准 (11)6.2.1 品种及规格 (12)6.2.2 感官要求 (12)6.2.3 安全指标 (12)6.2.4 检验方法 (12)6.3 贝类产品质量标准 (12)6.3.1 品种及规格 (12)6.3.2 感官要求 (12)6.3.3 安全指标 (12)6.3.4 检验方法 (12)第7章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12)7.1 食品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13)7.1.1 原料要求 (13)7.1.2 感官要求 (13)7.1.3 理化指标 (13)7.1.4 卫生指标 (13)7.1.5 包装与标识 (13)7.2 肉类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13)7.2.1 原料要求 (13)7.2.2 感官要求 (13)7.2.3 理化指标 (13)7.2.4 卫生指标 (13)7.2.5 加工工艺 (13)7.3 水产品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14)7.3.1 原料要求 (14)7.3.2 感官要求 (14)7.3.3 理化指标 (14)7.3.4 卫生指标 (14)7.3.5 加工工艺 (14)第8章贮藏运输环节质量控制 (14)8.1 贮藏条件要求 (14)8.1.1 温度要求:农产品应根据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特性,分别控制在适宜的贮藏温度范围内。
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与追溯体系建设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与追溯体系建设方案导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质量安全防控与追溯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建设及其效果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1 加强生产环节监管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严格监管。
首先,监督农民使用符合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农药、化肥等物质,并定期检验检疫土壤、水源等资源。
其次,加强养殖场、种植基地等生产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量。
1.2 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实验室设施,培养专业检测人员。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抽检,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农产品符合标准。
二、追溯体系建设2.1 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追溯体系是指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溯源的一种管理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追溯设备的投入,完善追溯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程、质量信息等的全面追踪。
2.2 推广农产品追溯标识为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应推广农产品追溯标识。
在包装上标注产品的追溯码,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等方式获取详细的产品信息,如生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工艺等,提供决策购买依据。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与宣传3.1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推出系列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讲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
3.2 加强企业品牌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命脉,加强企业品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度。
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示企业形象,打造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增强公众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
四、加强监管与执法4.1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明确权限、责任、流程等,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运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市场监管三个方面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农业生产环节的风险防控农业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环节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化肥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因此,推广有机农业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风险的有效途径。
3. 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监管,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问题。
定期抽检和抽样检验,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加工环节的风险防控农产品的加工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加工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添加剂过量使用、加工工艺不当等。
为了降低加工环节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建立严格的添加剂使用标准和管理制度。
2. 加强加工工艺控制:对农产品加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加强对加工环境的卫生检查。
严格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加工工艺符合标准。
3. 宣传和推广加工工艺技术:加强对加工工艺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加工环节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市场监管的风险防控市场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市场监管环节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假冒伪劣产品、滥用添加剂等。
为了加强市场监管的风险防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追溯,及时发现和追踪问题产品。
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了保障农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案。
本文将分析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挑战,并展示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案。
一、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挑战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农村地区生产条件落后,农民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容易使用农药过量,导致农产品残留物超标。
2. 采摘和处理环节疏忽:农产品采摘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和储存,容易受到霉变和细菌污染,影响质量安全。
3. 运输和销售环节风险:农产品在农村运输过程中,常常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措施,容易受到污染和破坏;而在销售环节,也存在着缺乏监管和不合规经营等问题。
二、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案,保障农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 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为了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物含量,应该加强农民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团队前往农村进行指导,提供农药合理使用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2. 完善采摘和处理流程:农产品采摘后,应该尽快进行处理和储存,减少质量损失的可能。
加强对农产品采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培训,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 规范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环节:加强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措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此外,加强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责和处理。
4. 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抽检和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总结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高农民的种植和管理水平,规范农产品的采摘、处理、运输和销售流程,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确保人们能够享用到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农产品的特征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分散性,生产组织困难;农产品生产易受病虫害的影响,产量、品质易变化;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较小,产量随价格波动大;农产品的鲜活性使其易腐烂变质,从而可能造成农产品市场分割;农产品生产者较分散,容易造成短期行为,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市场行为主体。
所以农产品供应链相对复杂,这使得农产品在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加工和销售环节都容易产生质量风险。
2、农产品供应链以及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2.1农产品供应链一般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涉及对动植物等具有生命体特征的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制造及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
这种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农户的供应商、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被称之为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多,涉及的相关主体也多。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配送、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在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与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民(农业生产者)、生产商(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等“从田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结构体系。
与工业品物流相比,农产品物流在其供应链各环节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使得市场信息极为分散,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
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季节性以及对自然灾害所表现的脆弱性,决定了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由于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也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路径及供应链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上存在较高要求。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由众多的个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加工企业、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农贸市场的零售商、超市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如图所示。
在上述模式下,农产品的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
2.2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物流得到了较快发展。
主要表现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建立,出现了多种农产品物流主体;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进,农产品加工、保鲜设施及技术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物流组织化趋势明显,各种农产品物流中心、专业市场、农业协会等相继成立。
同时,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网建设,如农民信箱、农业信息网、农产品信息中心等,这些信息网络的建设,为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
从农产品的分销渠道来看,目前已形成了以各类农产品贸易市场为主体、贩销户为经营骨干的物流网络。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通过建立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开设优质农产品专卖店等形式,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农产品配送企业主要有三种模式:以超市等大型采购集团为依托、以组织货源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以促销区域农产品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以区域团体客户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等。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即: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材料、包装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3.1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农产品中存在农药、化肥及重金属残留和污染由于部分农民的素质较低、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且难以对农户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存在违规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现象,非禁用农药和化肥也不按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进行使用,致使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②农产品中抗生素及激素残留过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各种生物及化学药品的诞生,而这些药品中有些是带有激素类性质的,如乙烯利之类的催熟剂会促进机体细胞的衰老,给蔬菜造成了污染、预防和治疗畜禽、鱼类等疾病的抗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药物中的激素通过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链残留到人体中,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③农产品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导致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这些企业往往存在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加工过程偷工减料,粗质滥造,使食品卫生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甚至在暴利的驱使下,企业会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
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量、违规使用色素、激素、防腐剂等有害成分,影响农产品品质和人身健康。
如往奶粉、液态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往饲料中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往米粉、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工业用漂白剂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吊白块”事件;往食用植物油中添加“地沟油”(工业用油)等等,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有些食用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因设备、工艺操作和管理不科学等,感染有毒细菌而产生新的污染。
此外,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如没能很好地控制质量,也易使农产品被污染或发生质量问题。
3.2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a)没形成完整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致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检测,加大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隐患。
b)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保鲜成为影响家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农产品的“新鲜”是鲜活农产品的生命。
但是,我国目前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冷链物流不发达;80%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从而使产品质量保鲜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
由于农产品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使得在物流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巨大。
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20%—30%,每年有总值约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坏、损失。
所以我国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技术设备落后,致使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的流通中耗损严重,给农产品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技术难题。
c)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结点之间信息不通畅,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缺乏共享由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所以造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总体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供应链结点间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缺乏共享。
同时,农产品初始供应商多数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规模小且分布广,农民面对市场组织生产时,由于市场信息传递缓慢或者是信息割裂不能共享,导致盲目生产,造成销售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
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不确定性信息从最初的农产品供应商开始沿供应链向各级逐级传递,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进一步产品的生产进程和交付时间;农产品供应链下游信息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顾客需求从最终用户开始沿供应链的信息流方向朝供应商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
这些现状所造成的信息化问题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d)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对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管理在企业组织系统中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肩负领导协调作用,推动供应链的有效运作。
按照供应链不同的环节,核心企业可能是农产品原料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或农产品销售企业。
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图的分析中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批发市场。
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
核心企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第二,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中,其交易机制使交易双方只存在竞争关系,不存在合作与协同,买方和卖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信息流通的不畅;同时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缺乏必要的领导力和权威性,致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缺乏战略配合,严重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可管理性”核心企业无法负起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
e)没形成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方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还没有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运作,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脱节,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意识到互相之间是经济利益共同体,每个环节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缺乏对供应商的分析、评估、比较和考察,造成供应商鱼龙混杂,大量伪劣产品堂而皇之进入食品超市。
在上述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从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3.3.1加强生产管理,强化源头监管3.3.1.1产地环境管理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前提和基础,依据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产地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保护耕地、草场和水域,严禁向农业环境排放倾倒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执行达标排放,对产地环境进行等级划分,区域编码,经治理不达标的农产品基地,不允许开展农产品生产。
对农田周边的小造纸厂、小砖场、药厂等小型企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依法维护农民利益。
仅舒兰市每年处理的农业污染案件要有几十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
要重点搞好对农用灌溉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控制外来污染,抑制农业自身的污染。
禁止向农产食物安全品生产基地、渔业养殖水域和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基地环境的区域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有害气体及其他有害物质,或者倾倒、填埋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要制定相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3.3.1.2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控制源头污染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合理使用农药、兽药、渔药及饲料添加剂,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流入市场,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从源头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生产环节,推广销售、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逐步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定时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的品种目录,使农资供应商及种植户及时掌握农业投入品的相关信息,提高经营者辨别能力,消除不安全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