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234397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e.png)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和无限可能的地方。
他们的内心世界构建于他们对外界的观察和感受之上,包含了他们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情感和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纯真而美丽的。
他们天真地相信世界上没有坏人和恶意,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态。
他们没有太多顾虑和担忧,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非常直接和简单的,不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我们一种纯洁和乐观的感受。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可以畅游于各种奇幻的场景和故事中。
他们可能是一位勇敢的超级英雄,或者是一位美丽的仙女。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制造出美好的事物和情节,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快乐和满足。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一切都可以实现。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敏感而脆弱的。
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和影响非常敏感,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经历都可能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句话、一次失败或者一次伤害而受到很大的打击。
在这个时候,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我们才能够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关爱。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我们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我们也应该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只有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支持。
与孩子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和理解去陪伴他们成长。
从点滴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
![从点滴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https://img.taocdn.com/s3/m/df205ed876eeaeaad1f330ed.png)
从点滴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一提起小孩,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孩,我们联想到的词语肯定是“天真、可爱”,眼前浮现的一定是孩子活泼乱跳的情景。
可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做大人的是否曾认认真真的去思考过呢?一个孩子的转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班学生洋洋,今年七岁,长得虎头虎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那副机灵样。
上个学期,他还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虽说上课时有点爱搞小动作,但处处都能够表现出他机灵、淘气、可爱的一面。
但从这学期开始,他与以前判若两人,表现出了一系列反常的行为:上课时目光呆滞,不知所云;下课也不和同伴玩耍、说话,总爱发呆;性格也变得古怪,孤僻,经常动不动就与同学发生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我试图找他谈心,但他每次都默不做声,只是以点头、摇头来回应,少了以前的灵性。
我想,在他身上已无法找到答案,只能进行家访。
到洋洋家后,我见到了他年老的奶奶,向她表明我的来意后,与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
从洋洋奶奶那里我了解到:洋洋的爸爸妈妈刚离婚,妈妈带着年幼的弟弟离开了,他判给了爸爸抚养。
前段时间,他寄宿到姑姑家,而姑姑的孩子不能与他和睦相处,两个孩子经常打架、斗气,姑姑对他很不满意,于是又把他送回奶奶家。
而奶奶年岁已高,与洋洋的一些想法差之甚远。
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更觉得不能放弃这个孩子,一定要把原来那个活泼开朗的他找回来。
于是,我给予了他更大的关注,用大姐姐般的亲情去温暖他、开导他、帮助他,常常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感受到他并不是一个被抛来抛去的没人要的孩子。
经常找他聊天、谈心;经常鼓励他自立、自强;经常让他参加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他与同学友好相处。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引导,慢慢地我看到了洋洋的脸上重新洋溢起灿烂的笑靥。
他又与伙伴们一起玩耍了,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特别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每当见到我,都会面带微笑地主动给我打招呼,亲热的叫声:“老师好”。
分析:一、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我们教师在新教育观念下的必走之路。
倾听——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金钥匙
![倾听——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金钥匙](https://img.taocdn.com/s3/m/374b3e69be1e650e52ea9977.png)
倾听——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金钥匙洛克的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张白纸。
那怎样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更五彩斑斓呢?我认为,倾听是关键!自然赋予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让我们学会倾听。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让自己少走弯路;同样,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幼儿只有学会倾听老师讲述的故事和游戏规则等,才能更好地学习本领。
当然,让幼儿学会倾听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无论他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都先不要打断她,更不要急于给孩子肯定和否定。
倾听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只有通过倾听孩子说话,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得到孩子的认可,也才能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案例1:“话儿没处说”本案例中,邓智贤是一个活泼、好动、开朗,喜欢和别人说话,性格外向的女孩案例描述:讲完语言故事《彩色牛奶》之后,教师让邓智贤回答问题的时候,邓智贤呼呼地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家有一个好东西,我明天带来给你看看,好吗?”老师轻声地说:“你先回去,咱们先回答问题,好吧?”这时她又呼呼地跑回去。
刚回答完一个问题,她又呼呼地跑过来,“老师,你看我今天穿了漂亮的衣服,我妈妈买的。
”老师瞪大眼睛生气地说:“我让你回答问题你跟我说你的衣服,快回去坐好,赶快听清楚问题回答!”这时她如蛇一样唰地回到座位,噘着小嘴说:“哼!不愿听我说,我就不说,我也不回答,反正你也不愿意听!”老师更生气了,课堂气氛顿时紧张尴尬起来。
案例分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
以上案例中邓智贤小朋友有话想说,可是老师没有倾听她说,使得她也不配合老师回答问题了,结果搞得课堂气氛尴尬起来。
这就是说,没有学会倾听的老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孩子。
案例反思:1、应尊重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当幼儿在不适当的时机想对你说他的心里话时,应先委婉的告诉他这是什么时间,如这位老师完全可以跟智贤说“宝宝,现在是上课时间,我们先回答问题,等下课后再跟我说你的好东西和漂亮衣服,好吗?”教师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明白老师不是不理她不尊重她,而是现在不是合适的时间。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https://img.taocdn.com/s3/m/5f1bcb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2.png)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1. 给予关注和关心: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用真诚的关心和爱心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接纳。
2. 创建安全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
创造一个没有批评、指责或恐惧的空间,孩子才能愿意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
3. 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说话的方式,不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学习倾听技巧: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孩子的声音,还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意图。
倾听技巧包括积极聆听、发问和重述孩子的话语,以确保理解。
5. 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与我们不一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它们展示了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6. 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赞扬和认可他们的勇气,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是重要的。
7. 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孩子表达内心声音时,他们可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问他们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资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91f03828bcd126fff7050b8c.png)
再呆板 地站在讲 台上讲课 ,而是
走 下 了讲 台 。应 该说 , 师 从讲 台 教 上 走 下 来 是 件 好 事 。至 少 , 师 走 教
教学 是 一 种 交 流 与 合 作 ,也 是 一 种 互 动 与 生 成 。教 师 走 下 讲 台 ,就 应 该 与 学 生 进 行 心 灵 的 沟
生一个个地排着 队走上讲 台发言
… …
从 表 面 上 看 ,教 师 把 讲 台 让
好 比一棵大树 ,它把 4 0个 同学结 为一个整体 ;同学好 比叶子 ,在
‘ ’ 都 有 自己 的位 置 ” 树 上 。另 一 个
给 了学 生 ,学 生 成 了课 堂 的 主人 ,
似乎体现 了学 生的主体地 位。实
叶 子》的小 学 语 文 展 示课 上 , 师 教 走 下 讲 台 的 行 为 令 人 赞 佩 。 当 孩 子们 结 合 生 活 实 际 说 出 对 “ 子 ” 叶
在 一 节 《 德 与 生 活 》 公 开 品 的 课 上 , 师 离开 了讲 台 。先 是 放 一 教 段 录 像 让 学 生 观 看 ,接 着 提 一 个 问 题 让 学 生 讨 论 ,然 后 点 名 让 学
的理解 时 , 教师走下了讲台 , 倾听
着 孩 子 的发 言 。一 个 孩 子说 “ 级 班
不会恰到好 处地讲述珍珠 贝孕育 珍珠的故事 。一句话 , 就不会生发
出 如此 精 彩 的教 育 机智 。 教 学 的 本 质 是 交 往 , 是 交 往
过 程 中 思 维 的 激 活 、 碰 撞 和 闪
智与智 的相启 、 与情 的交融 。 情 简而言之 ,教师走下讲 台做 什么——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
子们中间 , 与孩子对话 。他发现一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5d65a02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1.png)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用心沟通1、运用谈话的技术用平静严肃的表情对孩子讲话,用词应简单,避免不必要的体温。
2、认知孩子的内心体会首长要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所讲的话。
讲话时不应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居高临下如果父母想要接近利了解孩子,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4、适度的迁移孩子心情很坏地向家长讲述一件事情时,家长最好不要与孩子谈论事情的本身,而可以围绕该事情谈些自己的感受。
5、体会孩子的体温中暗含的意思孩子的话题往往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对外界发出的信息也常常令人费解,必须通过一番琢磨才能悟出他的意思。
6、态度严谨语气始终如一父母拒绝孩子时,即便不说“不”,也要态度严肃、语气坚定。
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部表情也应当严肃。
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表情意味着“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最好给我停下!”同样,在教育孩子的礼貌上,也需要有好的技巧。
7、使孩子二挑选一给孩子选择机会,会让小家伙感觉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
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
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
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
你选择哪个?”8、亲自示范点并告诉孩子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
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
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9、用“可以”替代“没用”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
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乐于接受。
10、冷静表述讲出体会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ce5e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a.png)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开始关注孩子心灵世界的培养。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什么是心灵世界、为什么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法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心灵世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心灵世界。
心灵世界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和信念。
它包括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情绪体验、价值观念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孩子的心灵世界往往是比较脆弱的,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因此,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为什么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因为心灵健康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心灵健康是孩子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与情感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孩子的人生走向。
如果孩子的心灵世界不健康,他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灵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挑战。
三、如何通过教学法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针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法来进行开启,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1.培养孩子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体验是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可以通过情感课程、情感教育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强情感体验能力。
2.倡导自我认知与自我理解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沟通交流等方式,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3.给予积极的关爱与支持孩子的心灵世界需要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关爱与支持,使他们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32dc4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8.png)
读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后感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嘛,就是小不点儿,他们的想法能有多复杂?但是这本书就像是给了我一个重重的耳光,让我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
孩子的内心啊,那简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宇宙,里面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书里提到,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首先就得放下咱大人那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这一点可太重要了!咱平时老是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还多,就不自觉地开始指挥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还总是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可孩子呢,就像一群小刺猬,咱们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把自己缩起来,把内心世界的大门关得死死的。
就像我家那小调皮,之前我老唠叨他学习,结果他越来越不爱跟我说话,我还纳闷呢,现在才明白,是我这当爹(当妈)的太不讲究方式了。
还有啊,得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这可不像咱们大人聊天,光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插上话。
孩子说话的时候,咱们就得像个忠诚的小跟班,眼睛盯着他,耳朵竖起来,全神贯注地听。
哪怕他说的是那些在咱们看来特别幼稚的事儿,比如说什么“今天我在学校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比它大好多的面包屑”,咱们也得表现出超级感兴趣的样子。
因为在孩子眼里,这就是他们世界里的大事件。
我现在就开始试着这么做了,结果发现孩子变得特别爱跟我分享他的小秘密,什么谁谁今天在班上放了个响屁啦,他都一股脑儿地告诉我,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另外,书里还说要和孩子一起玩。
这可不仅仅是陪着他玩玩具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地融入进去。
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不能老是想着让孩子按照咱们的规则来,得跟着他们的思路走。
我之前陪孩子玩搭积木,我就想着搭个高楼大厦,规规矩矩的那种。
可孩子呢,他非要搭一个歪歪扭扭的怪物城堡,我还想纠正他呢。
现在我就知道了,这就是孩子的创意啊,我得跟着他一起把这个怪物城堡搭得更酷才对。
通过一起玩,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小伙伴,而不是那个整天板着脸的家长,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让咱们走进他们的内心。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悟孩子的世界
![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悟孩子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64a3f1a35fbfc77da269b1b4.png)
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悟孩子的世界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是呀,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孩子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与孩子实行即时有效的沟通,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
有时教师对学生一本正经的说教,远不如与学生同叙家常地聊天来得有效。
我班级的孩子们,性格迥异。
有很独立自强的,有温婉可人的,有特别任性的,还有会大发雷霆,暴躁的。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孩子,我告诉自己“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坚持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悟孩子的世界。
陪伴他们一同成长。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孩子,他属于品行较恶劣的。
以前有过偷窃、辱骂老师,甚至和老师动手的事情发生。
我初次看到这个孩子,的确不是很讨人喜欢的样子,身上有股“邪”劲,看老师的表情是很不屑的,我行我素。
作业不写,找他谈心他根本不理你。
属于比较头疼的人物。
我想孩子会这样,厌恶学习,厌恶老师,肯定有什么原因。
于是我决定从他的家庭入手,先和他家长谈一次。
结果大大出乎意料。
他父母离异,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不管孩子学习,对孩子也没有任何要求。
家里有一个妹妹。
爷爷、爸爸在家就总是打骂孩子,怨天怨地,对小孩的要求也就是读到小学毕业就能够了。
孩子就是长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
我由此作为出发点,问孩子到底想不想学习,现在的家庭情况已经这样了,孩子有意愿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逐渐的,孩子的心门被我打开了。
他慢慢和我说起他的困惑和痛苦。
他厌恶这样的家庭,觉得自己总是被别人看不起。
就在这样的情绪下,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也失去了希望。
对于这个孩子,我采用了鼓励的方式。
当着他的面,请他的家长来谈心,和他们说孩子其实很聪明,要对孩子有要求有希望。
孩子现在才二年级,人生还很漫长,是完全能够扭转过来的。
但是如果自己的父母都对自己丧失了希望,他的人生是很悲凉的。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 项目教学法
![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 项目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9992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d.png)
开放儿童心灵项目教学方法是研究青年教育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考虑需要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创造智能以及认知能力的方式接触他们的思想,这是根本的。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技术和战略。
必须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这可以通过使用互动和体验活动来实现,如讲故事,角色扮演,以及艺术和手工艺。
这些活动使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中探究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日常工作中纳入注意和冥想的做法。
这些做法有助于儿童加深对其内心的了解,培养一种平静与和平的感觉。
通过教他们如何平息他们的思想,在此刻在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复原力和情感稳定。
文学和诗歌的使用可以成为开启心灵儿童世界的有力工具。
阅读和讨论富有洞察力和发人深省的书籍和诗歌可以拓宽视野,鼓励批判性思考。
通过这些媒介,他们可以探索不同的视角,学会与他人共鸣,从而发展他们的情感智能。
该项目还将包括促进自我反思和自我表达的活动,例如期刊和创造性写作。
通过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可以获得对自己更好的了解,并形成强烈的认同感。
使用音乐和运动也可以在打开心灵的儿童世界中发挥关键作用。
参与舞蹈,唱歌,演奏乐器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他们的思想和身体之间建立紧密的通联。
这些活动还可以促进欢乐和自由感,促进它们的整体福祉。
必须指出,这一项目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家长和其他照料者的合作。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支持和培育环境,鼓励儿童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加深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理解。
打开心灵项目的儿童世界教学方法是一种整体方法,旨在培养年轻学习者的情感、创造性和认知智能。
通过纳入各种技术和战略,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丰富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使儿童能够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同情和理解,培养强烈的认同感和福祉感。
学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cc5873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7.png)
学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指导孩子,却忽视了他们那独特的心灵之窗。
缺乏共情的教育方式,常常令孩子感到孤独无助,渐渐在亲子关系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共情,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它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实例一:画画的梦想小雅自幼钟情于画画,她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想象。
有一天,她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拿着一幅自认为最杰出的画作给父亲看。
父亲却冷冷地说:“你画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
”小雅的热情瞬间被浇灭。
从此,她再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心血之作。
试想,若父亲能带着共情的心态,温柔地回应:“小雅,你的画真是太有创意了,爸爸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这样,小雅不仅会感到被理解,还会更加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共情的话语,犹如阳光般温暖,能让孩子的心灵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实例二:被误解的友谊小明在学校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却发现同桌总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他郁郁寡欢,回家向妈妈倾诉。
妈妈却无情地说道:“早叫你别交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小明听了,只感到更加孤独无助。
若妈妈能以共情之心回应:“我明白你一定很难过,被朋友误解真的是一种痛苦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好吗?”这样的话语会让小明感到被支持,而不是被指责。
正如海伦·凯勒所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需要用心去感受。
”共情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在逆境中找到温暖的避风港。
实例三:旅行的照片小丽热爱旅行,每次出行都会拍摄大量照片。
有一次,她满怀喜悦地给妈妈展示自己的旅行照片。
妈妈却挑剔地说:“你老抿嘴笑干嘛,多不好看啊。
”小丽的热情瞬间化为乌有。
如果妈妈能共情地回应:“这些照片拍得真美,能看出来你玩得很开心!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这样的对话,不仅能让小丽感到被重视,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正如玛雅·安吉洛所说:“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张迎春--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张迎春--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62ec2661168884868662d608.png)
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读《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有感北碚区东阳小学张迎春说实话,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只是在凭着感觉和一点所谓的经验,可以说是糊里糊涂的。
今期,读了学校为班主任配发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才深感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这当中有多少的方法技巧和机智可以施行,班主任如果能够发挥智慧深入了解和灵活掌握相关心理效应,相信工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儒德在这本书中的每一节都以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引出心理效应,然后结合实验、故事和案例阐述班主任在工作中怎么样有效运用这一心理效应。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似乎自己投身其中,班主任巧妙运用心理学知识处理各种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此书读来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下面就我印象最深的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我的感受:一、“爱”是前提。
班主任是与学生的心贴得最近的老师,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班主任的心中永远要充满爱。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种爱不是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对他们严厉,我对他们冷嘲热讽,我对他们恨铁不成钢,我强硬地要他们去做完不成的任务等等,这种爱都不是真正的爱。
因为你没有去想过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没有深入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而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当然的,我要你怎么样,我都是为你好。
殊不知,这样却疏远了学生。
真正的爱学生,就要走进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每一份快乐和忧伤,与他们做朋友,让他们信任你。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一些弱孩子或缺乏爱的一些孩子,班主任要多鼓励,多关心,切实帮助他们,让他们觉得你是爱他们的。
这样,他们才会相信你,尊敬你。
我们班有好几个父母离异或父母不在身边,无人管教,也没多少关爱的孩子。
他们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极差,有时真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或者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理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63fb1d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c.png)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心理健康教育我做班主任的理念是:心灵的沟通是师生交流的最美方式。
我和学生相处和交流非常融洽,我的做法是:第一让学生走近你,第二是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表达了我的爱心和宽容。
如我班的曹君同学,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我就多让我参加集体活动。
如在一次元旦文艺演出中,因我的出演(共6人),班级节目差点被“砍掉”,但我宁要挽救一个学生,也不看重班级的某个荣誉。
今年,在该生休学半个学期后又回班上课,我为其保密病症,并联系各任课老师给我补习,使我得到很大的欣慰,使其家长感动不已。
又如我班的周宇行同学,母亲患绝症(现死亡);施达令同学父母七岁时离异,父亲常年在外不归家,他只跟80多刚的爷爷、奶奶生活,我得知情况后,常常会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关照。
如校服破了,书包坏了,我都会随手给他们补缀上,在中秋或一些假日,接他们到自己家里过;如陈婧同学母亲手术住院,家中无人,我自掏钱给我买好饭票,解决该生的吃饭(晚餐)问题;班里的金雅婷等同学家中经济困难,我会主动给他们买此资料等。
教师的关爱,换取了学生的认同,师生关系的融洽,相对地也树立了班主任的威性。
学生们在走近我身边的时候,渐渐地感到了班主任给他们的“慈母爱”,但也渐渐地体味到这也是一种严中的爱。
如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大多娇生惯养,搞卫生时,拖地就像写大字,我就手把手地教,即使在冬天,我也亲身绞干拖把,拖干地面。
这种示范对学生很受用。
每次的值日生学生都会做到位。
如有的学生早上总有迟到现象,屡次纠正总是难改陋习,我采用每天早上6:00“叫早”,6:30“催走”二次联系,一星期下来,学生被我“牛”怕了,习惯改好了。
回想起来,学生常常会感谢老师的严格使他有了收获。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最深的体会是:班主任工作注重的是真实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反响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响,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还是整体的管理,都依赖于这种交流和相处的方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我常用交谈和与笔谈。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d94ff741cc175527072208f1.png)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是作为幼儿园老师所要努力的方向。
一、注意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有需求,不但是物质上的需求、而且心理上也有需求,但是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往往得不到或者实现不了。
有些孩子心理上需要什么,一般人难以猜测,但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犹如一面多棱镜,基本上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和想法。
如何对孩子全面的了解和深入地了解呢?第一,我们应该去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孩子的需求往往挂在稚气的脸上,如我园有一个小班的孩子叫邹浩杰,刚来小班时由于语言能力薄弱,性格内向,对事情的表述不清楚。
有一天,我看她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双脚不停地摩擦,一副快要哭似的表情,我见了马上问孩子:“是不是要尿尿了”,只见他点点头,原来孩子要尿尿了不会直接告诉老师或者自己不会主动去厕所,心理上带来了恐惧,之所以老师要学会观察。
第二,师幼心连心。
只有老师和孩子的心灵是沟通的或者相互关联的,才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又如小朋友在玩桌面游戏搭积木时,那些胆怯的小朋友往往自己不会动手去拿自己所喜欢的积木玩具,有时候不声不响地双目注视着老师,心里好像在说:“老师我要玩XX玩具等”,因此,我会认真周到地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欲望,孩子的欲望往往在老师的耐心观察中得到实现,从而让孩子接近老师,相信老师。
二、认真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倾听能力,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在倾听他人说话时不插嘴,不说空话等,这也是一种对人尊重的表现。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老师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点点滴滴、犹如细碎的小事、繁琐事等,就像“大海捞针”式的,细心聆听,慢慢地去化解孩子的心理行为,特别是幼儿园开展的语言故事活动,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述和表现,发现孩子们会非常安静地聆听故事,在游戏活动中,老师讲解游戏规则时,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倾听游戏规则,在音乐欣赏时,孩子们会用心灵倾听美好的音乐节奏,在科学探索中,如让孩子们听听动物的叫声时,孩子们会仔细聆听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青蛙的呱呱声等。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陶春红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陶春红](https://img.taocdn.com/s3/m/cd9d50343968011ca30091b7.png)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陶春红《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今天,有幸拜读了唐全腾老师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从学习、关系、决定入手,用实例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内容详尽,分析深刻,也解答了很多我教学中存在的疑惑。
唐老师从教多年后,又重新回到课堂中进行学习,这样会让他对心理学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这本书已经成为我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本书,我能更好的去理解我的孩子们,让我在面对困惑时有了解答的方法。
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对于教师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但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两个能够完全不同的世界,对儿童而言,你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观点去看待他,无论是什么事情,在你看来很容易,或许对孩子而言就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因此,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儿童、了解儿童,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我们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干什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因材施教,避免盲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才能更好的培养我们的孩子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班主任工作尤其要注重心理学的学习,因为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的细致,你在面对你的学生的时候,你要了解他们的性格、脾气、行为习惯以及家庭情况,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基础。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用心的准备好了一件事情,但是,学生往往却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甚至,老师会觉得自己良苦用心白费了而迁怒与学生。
其实从事件的本身来看,我们会认为我们做法的非常对,但是实际上,问题恰恰就出在我们的自以为是,因为我们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就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例如:一个学生在班里很调皮,有时,并不是他喜欢捣乱,喜欢说话,喜欢做小动作,很有可能,他是在想让老师注意到他,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去引导他,找到他擅长的地方委以重任,这样,他既能做他擅长的事情,同时,也能满足他表现的欲望,久而久之,他也不会再用捣蛋的方式去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
从幼儿视角出发,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
![从幼儿视角出发,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b16c05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a.png)
从幼儿视角出发,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幼儿世界里,每一个小小的角落都藏着无尽的故事。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我时常沉浸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试图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去感悟他们那纯真而又深邃的心灵世界。
一、好奇宝宝的探险之旅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世界。
他们像小小的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记得有一次,我们带孩子们去公园游玩,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眼神里闪烁着无比的兴奋和好奇。
他们的小手不停地触摸着,试图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奥秘。
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神奇。
二、童话世界的梦想编织者三、情感世界的晴雨表幼儿的情感世界,是那么的敏感而又丰富。
他们的情感像晴雨表一样,随时都在变化。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让人捉摸不透。
但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情感世界是那么的美好。
当他们得到表扬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眼里的泪水是那么无助。
这些情感的表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游戏世界的快乐制造者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游戏和快乐的世界。
他们总是能在游戏中找到无尽的乐趣。
无论是搭积木、画画,还是角色扮演,他们都能玩得不亦乐乎。
在游戏中,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表达。
这些游戏,不仅让他们快乐,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五、心灵世界的守护者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生活,更要守护他们的心灵世界。
我们要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当我们看到他们从胆小怕事变得勇敢自信,从自私自利变得乐于助人,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正在守护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在这个充满奇迹的幼儿世界里,我们有着无尽的发现。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他们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珍贵。
让我们用心去感悟他们的心灵世界,用爱去守护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在阳光下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https://img.taocdn.com/s3/m/dc364a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3.png)
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兰婷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不断变化的,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有时,他们会开怀大笑,老远就冲你打招呼,那甜甜的问候和那像花儿般可爱的小脸使人如同沐浴在清凉的春风中。
有时,他们会静静的坐在教室的一角沉默不语。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是不是烦恼搅乱了他们的思绪,还是学习上的困惑正在带动他们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我时常在想:教师的真正职责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吗?在经过了与这些孩子相处的短短三周里,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师生间的默契与彼此的信任都来自心与心的呼唤。
通过课下与孩子更多的谈话和交流,我渐渐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尝试着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我看来,心声的聆听是一种真挚的幸福,是一份久别的感动,更是一次响彻心灵的震感。
它既可让我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也是让我为那些徘徊在失落世界里的孩子擎起一盏明灯。
所以,一个教师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对两件事乐此不疲:一是找学生谈心,二是学会用心灵写诗。
教师要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以后情感教育的点滴实录。
但是,经验其实不是规律性的东西,那些所谓的“经验”往往使教师漠视“一百个孩子有一百个模样,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性情”的道理,在与学生交往时“跟着感觉走”——粗枝大叶地揣摩孩子的内心需求,无根无据地估摸孩子的精神世界。
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太压抑就会开裂,太放纵就会膨胀。
儿童的心灵又好比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敏感而脆弱,稍有不慎就容易受伤害。
所以,我们教师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关爱孩子幼小的心灵。
我带的三个班都是低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也只有6岁左右。
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积极地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了我整日思索的问题。
渐渐地,我尝试依据自己孩提时代的点滴感受体察今天孩子们多彩的心境;避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世界和用成年人的心思去度量孩子们的心境;并与他们一同欢笑,一起游戏,一齐感同身受。
叩开心灵之门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叩开心灵之门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1eaa09214b73f242336c5fe5.png)
扎着 , 见我 出现 , 把头气愤地转 向一边。
一
问缘 由原来只 是因为在 午间阅读时 ,
他 的名字被班干部记黑板上 了, 很不 他 服气就与班 干部起 了争执 。
找他谈过心 , 企图建立他对情绪控 制的 正确认知 , 没想到他小小年纪与人 一有 矛盾竟会想到跳楼 ! 但我仍然心情忐忑 地 盯着他 的一举一动 , 这是三楼 , 对于
这 个 一 米 四五 的 男孩 子 , 要跨 过 一米 二
我深情 向他描述 , 我是在用心唤醒
这 个行 为过激 、 情绪失 控的孩子 。 当说 到他的离异母亲 时, 梁梁把头从原先的 扭 向一边转正 了, 但并 未看我 , 眼神 中
的过错惩罚 自己 , 况且也未必你一定正
确 啊 ? 待 别 人 就 是 善 待 自 己 , 方 快 善 对 乐, 自己 才 可 能 快 乐 。 与 人 观 点 做 法 人
用 父母操 心 ,更 出名 的是 脾气 大 , 与
人 相 处 冲 突 不 断 , 听 不 得 不 同 的 声 音 ,在 小 学 就 有 过 与 校 长 拍 桌 子 的
时 对 他 常 有 纵容 之 处 寸步 未移 地装作 淡定 地望
着他说 :你今天若选 择跳 下去 , “ 老师不
打 算拦你 !但 老师必须 要提醒你 一件 事:科学家从跳楼 实例 中论证得 出, 三
楼 四楼 的高度还 不到致死 的高度 , 也就 是说 , 你今天从这跳下去的结果是死不
了 , 动手 了 , 因 就是 一语 不合 , 看 还 原 我 机 会 来 了 , 把 彭 宇 找 到 一 个 安 静 的 角 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关注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很好地促成孩子情智的发展。
今天在钢城二小开的家长会,我感受特别深刻,特别是听了张荣华老师生动幽默又发人深省的讲座,更是让我感慨万分。
有教育家曾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
”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与孩子形成情感共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很多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们讲。
”而孩子却诉苦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需要,他们想对我说的时候就说个没完,可是我想说的时候,他们却心不在焉。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感受和小秘密,他们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小世界里的所有欢乐和烦忧。
当父母对他们的小世界漠不关心的时候,孩子就会很失望,甚至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会折射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一面,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失败的一面。
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的神情;父母应当高高兴兴地与孩子交谈,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讲话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断他、不要指责他,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觉得他是被理解、被重视和被接纳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父母与孩子间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内心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苦衷,逐步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话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内心此界,家长应注意在乎常的一言一行中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喜怒哀乐。
同时,孩子的作业本、笔记本上的小小涂鸦也是他们心灵独白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不少信息,父母们也可从这些地方人手了解自己的孩子。
但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营造聆听的氛围,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营造聆听的氛围,和蔼地倾听孩子的讲话。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父母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倾听他的诉说,讲几句关心的话。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敞开心廓,主动把心事告诉父母的。
让孩子学会乐观面对,淡看生活挫折。
学习和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生活中没有常胜将军,谁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何去面对,父母们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既要强大自己的内心,还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引导孩子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而能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哭哭啼啼。
今天的家长会更像是一个课堂,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家长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我个人浅薄的体会,并且十分感谢钢城二小能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家长有机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高明的家长,也希望学校能经常举行这样的专题讲座,谢谢学校,谢谢老师们,您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