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1. 规划不合理。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规划往往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缺乏综合性和长远性思考。

规划时忽视了水资源的整体平衡和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导致治理工程实施后效果不明显或较短期内失去作用。

2. 技术手段单一。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常常过于依赖单一的技术手段,如简单的河道疏浚、固壁加固等,忽视了水环境整体治理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这种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无法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

3. 缺乏综合协调。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涉及的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决策不一致、责任不清等问题。

缺乏合理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渠道,限制了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4. 长效运营不足。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工程效果难以持久。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运营机构,使得治理工程无法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优化措施1. 科学规划。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当基于科学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规划应考虑水资源的平衡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目标,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2. 多元技术手段。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如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等相结合。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提高治理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可持续性。

3. 加强协作机制。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应建立起协作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建立联席会议、专门工作组等形式,实现各方在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一致和共同推进。

4. 健全管理机制。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的长效运营。

这包括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加强对工程运营的监督和评估,以保证治理效果持久且可追溯。

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的交通、产业以及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

这些河流作为中小流域,承担着滞洪、供水以及水质净化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无序开发、不合理使用以及缺乏综合治理措施,导致了中小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资源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频发。

因此,对中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迫切需求。

二、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目的1.改善水质,恢复生态通过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拆除乱排乱倒的排水口,加大护岸力度,过滤土壤污染物,与生态湿地连接,梳通河流沟渠,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以恢复水质和生态平衡。

2.减少水土流失,防治洪涝通过植被的恢复与加固河岸工程,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和生态防护林带,增加土地保持植被面积和种植植物多样性,对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问题及洪涝灾害进行全面治理。

3.完善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通过开展中小流域的水资源调度,组建整合水资源调度管理机构,构建中小流域水资源大数据平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中小流域持续水量,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三、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1.生态修复(1)对中小流域内的水面、湿地等涉水区域进行生态修复,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保证中小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发展。

(2)对于中小流域内的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应该选择当地环境适宜、植被培育成本低、造林效果好的植被种类进行尝试。

2.水土保持(1)加强河流整治工作,对中小流域内的河道进行全面梳理和清淤工作,加固岸坡,消除垃圾和淤泥,保护水质。

(2)对于中小流域内的土壤改良和保护工作,应通过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侵蚀抗性,减少水土流失。

3.水资源配置(1)建立中小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机构,制定中小流域的水资源调度方案和计划,依据中小流域内水资源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

(2)构建中小流域水资源大数据平台,对中小流域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更加精准地进行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浅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

浅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

浅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思路与治理措施从当前现状来看,很多中小型河流都表现为潜在性的隐患以及风险,对此亟待着手予以根治。

这是因为,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的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防控某些河流隐患,因地制宜给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规划。

因此可见,开展综合规划的做法对于整治中小河流而言应当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当秉持长期性的宗旨来着手进行规划,确保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综合整治中小河流。

【關键词】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思路;治理措施目前的状况下,针对中小河流如果要推进全方位的优化治理,那么不能够欠缺综合规划为其提供根本保障。

这是因为,当前已有较多的小型河流以及中型河流都呈现了显著危害性,上述现状存在较大可能将会干扰到当地现有的生态模式,对此亟待加以全方位的优化治理。

在拟定整体规划的同时,应当将综合性的思路融入全过程的河流治理,避免其表现为反复灾害的可能性。

一、开展综合治理的整体规划思路从地形特性的角度来讲,很多河流都处在坡度相对较大或者地势陡峭的特殊地形上。

对于较多类型的中小河流而言,对其如果要予以全方位的整治那么将会有助于优化上述河流的整体状态,确保从源头入手来防控频发性的水灾隐患。

因此可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不能够欠缺与之相应的治理规划,在此前提下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消除洪灾带来的威胁。

详细而言,针对中小型河流如果要着手予以综合治理那么有必要遵照如下思路:首先是全面加以规划。

从现状来看,有关部门在着手整治某些河流时,整体上仍然欠缺全方位的规划性,因此表现为片面性的治理规划。

具体在实践中,整治中小河流应当遵照从上到下的整体次序来开展治理,同时也要逐年进行分段性的河流治理。

通过运用上述举措,应当能从源头入手来消除片面性的河流治理风险,杜绝其中表现出来的多样化隐患与威胁。

其次是提升整体性的治理水准。

近些年以来,与河流治理密切相关的各项举措都在逐步实现健全,但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真正实现健全。

因此为了改进当前现有的状态,整治中小河流还需要秉持管理到位以及建管并重的宗旨,优化当前现有的整体性河流治理水准。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第一,水源保护。

保护中小型河流的水源,对于改善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建设河源保护区,禁止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垦殖,减少土地侵蚀和污染物入河。

第二,水生态修复。

中小型河流的水生态环境往往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需要进行恢复和修复。

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提高河岸带和湿地的生态功能,改善水质。

第三,污水处理。

中小型河流经常受到污水的排放污染。

可以建设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

第四,防洪措施。

中小型河流容易出现水患,需要加强防洪工作。

可以进行堤防加固,提高河流的排水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河道疏浚和河床整治,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洪水泛滥。

第五,非点源污染治理。

中小型河流的污染大多来自于非点源污染,如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雨水径流等。

需要加强农田的管理,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进行农田灌溉和城市绿化。

第六,加强环境监测。

中小型河流的综合治理需要有科学的监测数据作为依据。

可以建立监测站点,对水质、流量和生态指标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治理效果,指导后续的工作。

第七,政策支持。

中小型河流的综合治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的力度。

此外,还可以提供经济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工作。

综上所述,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

通过水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污水处理、防洪措施、非点源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和政策支持等措施的配合,可以改善中小型河流的水质、生态环境和防洪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清洁、安全的水资源和生活环境。

谈如何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谈如何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谈如何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的对策与措施摘要: 对于我国现如今的中小河流而言,其中具有以下几个缺点:防洪设施太少、标准较低,甚至还有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一般的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

关键词: 中小河流;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0 引言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主要来自于河流,其不仅制约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还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没有城市河流作为点缀,没有丰富的水面与城市景观相映衬,城市的文化内涵就不能充分展现。

而且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各城市河流的开发现状参差不齐,致使河道萎缩严,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中小河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河流现状1.1 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城市河流由于大量承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都比较严重。

在主城区河段,穿堤排污管道多而乱,而且向河道排放的大多是未经处理的污水,再加上沿河两岸居民及工商企业密集,居民任意向河道倾倒残土、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物,使条河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1.2 河流水面被缩窄由于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不断被人为缩窄,或者是水质污染严重时一埋了之。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调节雨洪的能力越来越低,一遇降雨,到处积水,损失越来越大。

河道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

1.3 河流被硬化、渠化当前,我国国内的城市河流治理工作已经投入重大力量,但其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出,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一般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河堤年年加高,且大都采用混凝土、块石等方式护砌,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使人类自动放弃了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浅析以水生态保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的对策

浅析以水生态保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的对策

浅析以水生态保持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的对策0.引言河道兼具泄洪排涝、供水灌溉、输水排沙、交通航运、景观休闲、水量调蓄、水质保护、渔业水产及生态等多项功能。

在满足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当今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使河流景观与人类、生物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类与河流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自然河流生态建设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应尽量恢复河流的近自然状态,即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旅游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河岸带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河流的自然环境并不是摒弃混凝土、石料等的应用,而是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取生物措施,再现河流自然景观。

也就是说可以采用砌石、抛石等来加固岸堤,与此同时,在其上建造由土和植物构成的自然河岸,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原有的生物栖息环境,营造与自然和谐的景观河流。

近自然河流生态工程治理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具体流域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按照自然流域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实施的一种多功能的工程措施。

改平直河道为自然生态河道,建设蜿蜒曲折的水流形态。

拆除部分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岸墙。

修建主槽与滩地相结合的断面型式。

采用木桩、山石、石笼、植物毯等生态护岸,重点开发植物扦插护坡技术。

这些材料纹理和亮度富于变化,综合使用这些材料,结合植物配置,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水边景观。

2.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河流治理主要是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而当今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河流景观与人类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大都采用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水泥堤岸,只考虑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

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对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着眼于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兼顾河流功能开发、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河流进行全方位、全功能、全流域的综合开发,使中小型河流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订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2 注重生态,改善环境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宽窄交替、深潭浅滩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的自然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河道的自然性和水流的多样性,另外,尽量不要对天然河道进行人工渠道化护砌。

3 堤防建设应体现生态性堤防建设是河道工程治理的主要内容。

堤防建设的最大问题是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应尽量保持沿河湿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工程措施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

既能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虽然增加了施工临时占地,但可使堤防不需永久占地,节约投资,长远效益明显。

临沂市沂河防洪堤工程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4 合理选取蓄水建筑物类型中小型河流大都河槽宽浅,洪水来势迅猛,应根据其特点合理选择蓄水建筑物类型。

目前,适于中小型河流的蓄水建筑物类型主要有砌石坝、提升闸、翻板闸和橡胶坝。

前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砌石坝结构简单,投资较少,但阻水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提升闸便于闸、桥结合,运行安全,但投资较大,不利于大量采用;翻板闸水力自控、节约投资,但铰轴易受杂草塞堵、启闭失灵,影响防洪安全。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低水头拦河建筑物,具有利于行洪、造型美观、施工短、造价低等优点,是中小型河流较为理想的蓄水建筑物类型。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中小型河流的综合治理是指对中小型河流进行综合、科学、系统的治理,改善河流的水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保护河流的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措施涉及水质改善、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1.水质改善(1)加强对河流的水源保护,设置水源保护区,禁止污染源排放;(2)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沿岸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3)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采取农田防渗、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措施,减少养殖业的养殖密度,降低养殖废水的排放;(4)加强工业企业排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限制污水直排入河;(5)开展河道清淤工作,清除河道内的淤泥和浮渣,恢复河道通畅。

2.生态保护(1)保护河流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湿地生态系统;(2)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修复河床和河岸的生态环境;(3)恢复河流的生态流量,保证河流的水量和流速;(4)建设人工湿地,增加河流的水源涵养能力;(5)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和管理对河流生物的濒危物种。

3.环境整治(1)防止河流的堤岸侵蚀和淤积,建立河道堤岸稳定护坡;(2)治理河流的退槽和水土流失,建设防护工程,保护农田和河流的生态环境;(3)修复因水电站建设而破坏的河流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4)加强对沿岸开发的管理,控制沿岸开发的规模和速度;(5)加强河流污染物的监测和排放标准的执行,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处罚。

4.河长制建设实行河长制是对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设立河长、建立河长制工作机制,加强对河流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中小型河流的综合治理。

河长制要明确河长的权责,加强对河流的巡查和监督,妥善处理河流相关问题。

同时,要加强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河流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综合治理中小型河流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系统的治理,才能实现中小型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第一篇: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小河流对于人们的生存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优劣影响深远,但是由于目前中小河流的治理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势在必行。

本文对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对策引言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以迅猛的速度加快着发展的脚步,对环境也就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改善环境的工程中,河流的治理工作是首要任务中的其中之一,也是重点难点工程。

长期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发。

一、中小河流治理目标《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近期中小河流治理的目标:通过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近期治理,使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中小河流和重点河段的防洪能力得到增强,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所涉及的主要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等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流域或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这一治理目标也适用于非重点地区中小河流的治理。

二、中小河流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近年来,虽然国家及政府在中小河流治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太薄弱,部分河道的萎缩依然不断加剧从实践来看,中小河流通常具有源短、流急以及洪水暴涨、暴落等特点,有为数不少的中小河流尤其是河流沿岸集镇、生产基地等位置的防洪设施建设的太少,而且标准也比较低,甚至很多位置不设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遇到洪水灾害,很可能或导致洪涝灾害的出现。

部分中小河流区域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加之各种不合理的拦河设障、采砂、向河道中肆意的倾倒各种垃圾等现象,严重侵占了中小河流河道;由于长期没有实施清淤作业,因此导致这些河道出现了严重的萎缩现象,而且行洪能力也大大降低。

如何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精选五篇]

如何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精选五篇]

如何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精选五篇]第一篇:如何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如何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不但面积大、项目多,工期长,而且设计到千家万户,施工场面比较分散。

因此,要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治理指挥系统。

“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县政府、水利局和有关乡政府领导干部组成,由主管县长挂帅,在上级主观部门的指导下,按规划设计要求,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统一协调和领导全小流域的治理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施工技术指导、管理技术档案、签订治理合同、管理治理经费、制定管护制度、检查落实、总结评比等工作;流域内分别以行政村为单位,由村长牵头,成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本村的小流域治理和管护工作;各行政村分别成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服务队”,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培训,传递信息,对承包单位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对治理成果进行管护;各种形式的承包治理单位,根据上级具体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所承包的治理任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经系统反馈到指挥部。

一、小流域运行管理1、计划。

在小流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劳力、资金和治理任务,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编制规划期内分年度实施计划。

在安排次序上,本着先解决当务之急的原则,周期短、难度小、受益大的项目先安排,周期长、难度大、受益小的项目后考虑,总的顺序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编制实施计划应讲究科学、实事求是,通过合理有序的安排各项措施,使小流域治理逐年达到规划的目标。

2、承包。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承包,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未治理而又可供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水面等进行承包治理;二是对治理的成果承包管护、扩大效益。

小流域治理“三统、三分”双层经营制,即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服务;分层投资、分户管理、收益分成。

通过“三统”确定了统一经营的具体内容,确立了集体的所有权,强调了集体对农户的服务。

“三分”则保证了户包治理责任制的延续性、稳定性,确认和强调了家庭经营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一、河流综合治理
1、河流整治
河流整治主要是针对河床下沉、河道淤积等问题,采取抢挖、深挖等
技术措施,改变河流的形态,使其重新恢复到最优的态势。

2、河道挖槽
河道挖槽是指在河道中断开、连接断面,通过挖槽来改变河道断面,
达到改变河流特性或缓冲洪水的目的。

3、河床堆积
河床堆积是指在河床的原有范围内,通过堆积河床来调整河流的流速、流质、入河水位以及河床的状态等。

4、河岸整修
河岸整修是指在河岸范围内,通过实施河岸护坡、护堤、护岸等工程
技术措施,使河岸稳定,减轻洪水对河岸的破坏。

二、水资源管制
1、污染物控制
污染物控制是指限制和排除污染物进入河流,防止污染物对河流的破坏,以确保河流中水质的达标。

2、水量调节
水量调节是指利用水库、洪水坝、排水渠等水工建筑物,控制陆地上游的洪水,减缓引水和疏浚的发生,并合理利用枯水期的水量,满足河流中用水用途的合理利用。

3、水质保护。

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及治理措施思考

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及治理措施思考

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及治理措施思考摘要:中小河流治理的意义在于防洪、排涝、除涝、供水、灌溉等综合功能,不仅要满足防洪和排涝要求,而且要满足水资源利用要求。

近几年来,中小河流治理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要以防洪安全为前提,兼顾其他综合功能。

但目前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因此,本文对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治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而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中小河流整河治理思路(一)一河一策中小河流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管理,许多中小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河道退化。

因此,中小河流整河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之前,应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河流特点、治理目标以及管理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河道现状及规划建设的情况,并结合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明确治理目标及要求。

同时,对已建或拟建的各类工程设施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并结合河道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对于有堤防的中小河流,应明确堤防高度、长度等治理标准;对于无堤防或有少量堤防的中小河流,应明确防洪标准或防洪能力;对于河道已形成暗涵或排水不畅的中小河流,应明确行洪断面及清淤疏浚标准;对于防洪保护面积小的河道,坚持防冲不防淹的原则,采取护岸处理;对于防洪标准满足要求,但堤脚淘涮严重地段,只作护脚处理。

(二)一河多策中小河流整治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治理,可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为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方案【1】。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措施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着眼于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兼顾河流功能开发、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河流进行全方位、全功能、全流域的综合开发,使中小型河流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订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2 注重生态,改善环境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宽窄交替、深潭浅滩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的自然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河道的自然性和水流的多样性,另外,尽量不要对天然河道进行人工渠道化护砌。

3 堤防建设应体现生态性堤防建设是河道工程治理的主要内容。

堤防建设的最大问题是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应尽量保持沿河湿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工程措施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

既能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虽然增加了施工临时占地,但可使堤防不需永久占地,节约投资,长远效益明显。

临沂市沂河防洪堤工程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4 合理选取蓄水建筑物类型中小型河流大都河槽宽浅,洪水来势迅猛,应根据其特点合理选择蓄水建筑物类型。

目前,适于中小型河流的蓄水建筑物类型主要有砌石坝、提升闸、翻板闸和橡胶坝。

前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砌石坝结构简单,投资较少,但阻水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提升闸便于闸、桥结合,运行安全,但投资较大,不利于大量采用;翻板闸水力自控、节约投资,但铰轴易受杂草塞堵、启闭失灵,影响防洪安全。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低水头拦河建筑物,具有利于行洪、造型美观、施工短、造价低等优点,是中小型河流较为理想的蓄水建筑物类型。

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中小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保障城市水运、防洪、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河道现状较差,存在着水质污染、垃圾积存、乱建乱占等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一、形成机制形成中小河道清理整治实施方案,必须从中小河道的实际情况、城市规划、环保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而言,实施方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制定:(1)了解中小河道的实际状况。

中小河道泥沙污染、垃圾积存等问题,均需要进行实地勘测、监测等工作,形成清晰详尽的河道状况报告。

(2)依照城市规划,在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布局、环保标准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河道清理整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在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考虑可行性、投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方案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二、实施方案(1)治水措施1、清理积存的垃圾,唤醒市民环保意识,实现绿色生态环保。

2、加强治理,选取有待进行整治的中小河道进行多角度、综合性的治理,并通过软硬组合,助力中小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沿岸景观美化,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市民休闲文化,有效发挥中小河道的人文气息和生态功能。

(2)管理措施1、强化管理力度,加大巡查频率,保障中小河道日常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社会宣传,利用多种媒体途径对市民加强河道保护意识的普及力度,提升市民环保素质。

3、推进制度体制创新,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定期对河道情况进行检查。

三、资金投入中小河道清理整治的资金来源,首先应自身获得,其次可以通过政府投资、企业捐赠等形式筹集。

同时,对于有完善的污染治理协调资金,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约束调用。

四、风险控制在中小河道治理工作中,不可避免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在制定清理整治实施方案的同时,需合理评估治理工作风险,适时发布风险提示,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实现清理整治工作的安全可持续开展。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一、总则近年来,我国中小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污染、河道损毁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了解决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二、中小河流治理目标1.改善水质:通过治理,使水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恢复河道生态:重建中小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3.减少洪涝灾害:加强河道整治,提高河流的输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4.促进民生发展:使中小河流的治理成果惠及当地民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小河流治理方案1.水质治理:建立中小河流水质监测网络,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制定相应的水质改善措施;推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技术和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入河流;2.河道修复:开展河道清淤、植被恢复和河岸生态整治工程,加强对河道的巡视保养工作,恢复水域生态平衡;3.洪涝防治:加强对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升河道的输水能力,修建泄洪渠和储洪湖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4.相关设施建设:修建中小河流的污水处理设施、水工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水质安全。

四、中小河流治理保障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小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民众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3.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中小河流治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中小河流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4.加强科技支撑: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治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五、中小河流治理效果评估1.制定中小河流治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小河流的水质、环境等进行定期监测,统计治理工作的成效;2.建立中小河流治理效果公示制度,向社会公众公布中小河流治理的成果和效果,接受公众监督;3.定期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开展综合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治理方案。

关于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

关于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

关于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1.引言1.1 概述中小河流是指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流量较小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泛,数量众多。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不足,导致了诸多问题的积累,如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

因此,针对中小河流的治理迫在眉睫。

本文着重探讨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和措施,旨在提供改善中小河流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案。

通过对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我们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中小河流实现治理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障。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阐述河流治理的重要性,说明为何需要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的力度。

其次,我们将分析中小河流的特点,包括流域面积小、流量较小等方面,从而深入了解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我们将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投入,提升治理效果,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中小河流治理问题的重视,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理策略,增强中小河流的保护意识和治理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议。

首先,将介绍河流治理的重要性,提出为什么中小河流的治理是必要的。

然后,将深入探讨中小河流的特点,包括其水量大小,流域面积,以及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等等。

最后,总结分析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改善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河流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河流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人类的生活的关系,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河流治理的紧迫性。

然后,将重点研究中小河流的特点,并借助案例和数据,探讨中小河流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小河流的复杂性和困境。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一、引言中小河流治理是保障区域防洪安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方案旨在针对某地区的中小河流治理需求,提出一套全面、可行的治理方案,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治理目标本治理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提升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3.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提升河流景观效果,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三、治理措施为实现以上目标,本治理方案提出以下措施:1.河道清淤疏浚对河道内的淤泥进行清理,疏通河道,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2.堤防加固对现有堤防进行加固,提高其防洪能力,同时新建部分堤防,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

3.护岸工程建设采用生态护岸技术,建设自然河岸,稳定河势,防止水土流失。

4.闸门与泵站改造对现有闸门与泵站进行改造,提高其运行效率,同时新建部分闸门与泵站,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度。

5.水文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建设水文监测站网,实时监测河道水位、流量等数据,建立预警系统,为防汛抗旱提供决策支持。

6.生态修复与保护采取水生植物恢复、鱼类放流等措施,恢复水生态系统,同时加强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7.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建设排涝泵站、排涝沟渠等设施,提高区域的排涝能力,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8.景观与文化打造结合河道治理,打造景观节点,弘扬地方文化,提升河道景观效果。

9.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确保治理效果的持续发挥。

四、实施计划本治理方案计划分阶段实施:1.第一阶段(1-2年):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护岸工程建设等任务;同时建立水文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

2.第二阶段(3-4年):完成闸门与泵站改造、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等任务;同时加强景观与文化打造,推进地方旅游发展。

3.第三阶段(5年):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河道日常巡查与维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治理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中小河流域治理质量控制措施

中小河流域治理质量控制措施

中小河流域治理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水资源占比却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远低于全球平均水资源占比40%。

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治理变得尤其重要。

其中,中小河流是我国的主要水资源,但由于经济、农业、城市化等多种原因,中小河流的水质遭到了不小的冲击,这对于采用中小河流作为饮用水源、为农业灌溉和渔业等产业提供支持等方面都带来了隐患。

因此,在中小河流域治理中,质量控制措施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河流域治理质量控制措施1. 全流域控制治理中小河流的关键在于全流域控制,即从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工干预和自然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具体而言,全流域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源头治理中小河流常常产生源头污染,因此通过治理污染源头,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其负面影响。

对于这点,政府可以加大监管力度,对污染源头进行排查整治,并落实一定的责任制。

•尾水处理针对中小河流常常存在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可以制定尾水处理方案,建立起相应的收集和处理网络,为污水治理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2. 增强污染防控中小河流常常面临着各种污染源头,除了源头治理之外,还需要加强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一下几方面的措施:•加强监管通过加强污染监管,发现和应对污染问题,对于缓解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进行污染情况调查和监测。

•污染源控制在一定情况下,对于无法进行源头治理的情况,可以采用污染源控制措施。

这包括对污染源的确认、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污染检测、监控、提醒等方面的措施。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中小河流的治理需要提高利用水资源的效率,将水资源种类分门别类,以便更好地利用其特点。

具体措施如下:•定期开展河流流量监测通过定期开展河流流量监测,可以更好地把握河流水量情况,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水资源利用计划。

•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在河流流量不充足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就尤为重要。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许多中小河流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高生态质量,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中小河流治理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河流治理的方案,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概述问题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水质改善、水量调整、生态保护等方面。

由于受限于地域条件、人为因素等,许多中小河流存在严重的污染和生态问题。

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三、水质改善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中小河流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 严格监督污水排放,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4. 推动生产工艺的改进,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四、水量调整1. 合理规划中小河流的水资源利用,确保在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的保持水流的自然状态;2. 增加中小河流的蓄水容量,合理利用地下水补给;3.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五、生态保护1. 恢复和保护中小河流的生态系统,修复河流周边的湿地和植被;2. 建立保护区和禁渔区,保护中小河流的水生生物;3. 强化对水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4. 推动河流景观规划和生态修复工程,提高中小河流的生态景观价值。

六、管理与监督1. 健全中小河流治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任务;2. 加强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3. 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治理合力。

七、总结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系统性的治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改善中小河流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为中小河流的健康发展筑牢基础。

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

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

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利用人工控制、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及科技创新等手段,对于各类河道进行持续、系统、全面的治理和管理。

其目的在于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环境,促进河流的持续稳定发展。

中小型河道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在长达几十年的农村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中小型灌溉渠道和运河因缺乏正常的维护和管理,造成了倒灌、淤塞和泥沙冲刷等问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不仅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更威胁了当地居民的安全。

因此,综合治理方法的出现,一方面目的在于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更是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管理河道的基础上,让河道自然的生态系统与人工干预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四个主要领域:人工控制、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及科技创新。

首先是人工控制领域。

在良好的建设前提下,需要对河道进行一定的控制工程,如修建防洪工程、治理河滩护岸、强化梯级池等控制措施。

与此同时,利用灌溉工程、水库蓄水和提高排水能力等手段,不仅可以增加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保护河道绿色环境以及对于沿岸居民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其次是生态修复领域。

在中小型河道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生态灾害,如生态系统退化、草木枯萎、水质恶化等。

综合治理方法在这方面的意义,就在于从生态环境恢复、水质优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此外,注重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开发水资源、创造水生态环境等措施都是生态修复手段的关键。

再次是生态保护领域。

中小型河道的保护工作,是综合治理方法的基础之一。

主要目的在于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运作。

为实现中小型河道的生态保护,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水资源的严格保护、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以及使用、生态修复项目的开展等。

最后是科技创新领域。

传统的治理方法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在科技的大力推动下,中小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革。

利用远程接口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科技,实时对河道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摘要: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仍存在着缺乏全面规划、资金投入不足、防洪标准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

本文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提出了
探讨。

关键词: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
我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中小河流就有5万多条。

由于河流两岸水土资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大多成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许多工矿企业、城镇也都是傍水兴建。

一旦江河洪水泛滥,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中小型河流大都未进行过综合治理,洪灾频发,旱涝交替,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目前在一些中小型河流治理中,存在着重兴利、轻防洪,或者重工程、轻生态等若干问题。

一、中小型河流的特点与治理的必要性
中小型河流的大部分河段位于山区及丘陵区,一般在平原区只
流过很短一段即汇入上一级河流,因而比降均较大,一般在1%~4%,
个别河段可高达6%,纵向比降分布亦不均匀,纵剖面陡峻,形态不规则,因而造成径河系数大,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另外流量、水位变差也很大,有的河道最大与最小流量的比值可达数百至数千倍,汇
流时间也很短,有的暴雨过后即发生洪水,甚至有暴雨与洪水同时
出现。

从防护对象来看,中小型河流保护的多为农田和村镇,一般防洪标准均较低,防护工程等级及质量也较低,但出险的几率较大。

由于中小型河流分布范围广,如果发生洪灾,会造成堤防溃决、洪水泛滥,大量的农田与村庄可能会被淹没、冲毁,各种水利工程设施、桥涵道路、通讯电力设备等均受到威胁。

从中小型河流分布的广泛性和在洪灾中所占损失的比重看,中小型河流的治理显得十分迫切。

二、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地区通过地方财政和群众集资,对部分中小型河流进行了整治,但由于缺乏专业规划设计和先进的治河理念,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措施不当、投资浪费、效益不佳、影响生态环境和河道防洪等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流域观念
对重要河段只采取培堤、护岸等简单的工程措施,没有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小流域建设,不能进行整个流域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2.缺少专业规划设计
对河道洪水和天然径流论证不足,防洪标准、堤防和建筑物级别确定不当,工程措施缺少专业设计的技术支撑,致使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新建工程水毁严重,影响效益发挥。

3.防洪与兴利不能有机结合
一些中小型河道整治,为蓄水兴利或景观效益进行节节拦蓄,梯级建设浆砌石低坝。

由于中小型河道源短流急,河床推移质较多,造成河床淤积,阻水严重,坝前库容迅速衰减,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4.工程措施不当
对天然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和护砌,致使河道渠道化、人工化,功能单一,破坏了水陆连续性和各类水生物栖息繁衍的空间,湿地逐渐消失,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不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5.管理不力
侵占河道、违规采砂与乱掘滥挖现象严重,形成险工险段,影响河道防洪和涉河工程安全。

三、可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着眼于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兼顾河流功能开发、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河流进行全方位、全功能、全流域的综合开发,使中小型河流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1.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订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
治理为目标,以生态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2.注重生态,改善环境
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宽窄交替、深潭浅滩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的自然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河道的自然性和水流的多样性,另外,尽量不要对天然河道进行人工渠道化护砌。

3.堤防建设应体现生态性
堤防建设是河道工程治理的主要内容。

堤防建设的最大问题是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应尽量保持沿河湿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工程措施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

既能满足河道防洪要求,又不影响“堤身”植物种植和利用,虽然增加了施工临时占地,但可使堤防不需永久占地,节约投资,长远效益明显。

临沂市沂河防洪堤工程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4.合理选取蓄水建筑物类型
中小型河流大都河槽宽浅,洪水来势迅猛,应根据其特点合理选择蓄水建筑物类型。

目前,适于中小型河流的蓄水建筑物类型主要有砌石坝、提升闸、翻板闸和橡胶坝。

前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砌石坝结构简单,投资较少,但阻水严重,影响河道行洪;提升闸便于闸、桥结合,运行安全,但投资较大,不利于大量采用;翻板闸水力自控、节约投资,但铰轴易受杂草塞堵、启闭失灵,影响防
洪安全。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低水头拦河建筑物,具有利于行洪、造型美观、施工短、造价低等优点,是中小型河流较为理想的蓄水建筑物类型。

5.采用多种类型的生态护岸
岸滩实际上是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河流的水陆边界。

浆砌石及混凝土等传统护岸,只强调如何更坚固地建立这种边界以抵御水流对陆地的冲蚀,往往忽略了水陆之间的和谐过渡。

护岸工程应避免建筑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尽量参照自然状态下的河岸形式,采用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水下部分宜采用松散抛石,为各类水生动物创造适宜栖息繁衍的环境,水上部分宜在柔性垫层上种植草本植物,并且垫层上的压重抛石不应妨碍草本植物的生长,垫层可以是柴排、芦席等天然织物,也可以是人造土工织物。

6.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实施
对中小型河流的治理,各地应根据财力情况分期实施:第一期以城区中小河流为整治重点,通过污染治理、绿地和景观建设,营造市民亲水空间,体现河流人文文化,提升城市特色和品位;第二期以农村河流为治理对象,在满足中小河流的防洪安全和资源功能的前提下,强调河流的自然、生态和舒适性,包括河流水生物的舒适性。

7.根治水环境污染
水质污染是影响中小型河流生态性的最大障碍。

治河先治污,各地应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切实做好中小型河流水质污染治理和防治工作。

8.与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
中小型河流大都发源于山丘区,河道比降陡、切割深,洪水来势迅猛,泥沙含量大,易对下游治理工程造成淤积和水毁。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与上游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对上游山丘区采取退耕还林、封沙植草等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修建谷坊、塘坝等以减少河流泥沙,调蓄河道径流。

9.加强河道管理
严禁侵占河道、乱掘滥挖和违规采砂,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防洪和涉河工程安全、发挥河道综合治理效益。

10.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面广量大,仅靠国家单一渠道投资,很难实现全面治理。

为全面推进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实行中央扶持、省市县地方财政补贴、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融资方式;二是设立各级中小型河流治理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注入启动资金;三是结合平原洼地治涝,利用世行贷款。

四、结语
我国中小型河流数量众多,因缺乏治理而水患频繁、环境恶化,
其综合治理对充分发挥治河工程功能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着眼于在充分总结以往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需求,更新治河理念,采取合理措施,营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还中小型河流以碧波荡漾、自然生态的本来面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