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妙用论文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adc897ad02de80d5d840ab.png)
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双方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活动来共同完成的。
但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使用绝对单一的言语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相反,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听众印象,弥补口头语言不足,这就是体态语言。
它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有时能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被誉为人类的“第二语言”。
据国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在情感交流中,语言只占一小部分。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麦拉宾经过研究得出,在面对面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非语言的暗示所表达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体态等,38%的内容有语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体态语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走进教室,不是先开口讲话,而是先环视教室,这是一种特殊的“安定剂”,可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体态语言是孩子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其约定俗成的一面。
比如,摇头表示否定与不同意;皱眉说明反感与讨厌;脸红常态下表露的是人的害差。
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体态语可以代替言语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语更有力的效果。
太随便或太懒散的姿势通常代表不尊重和不感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言,有利于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运用体态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教师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还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从而制止学生的小动作?如果轻易地发火或训斥学生,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教师对学生发火或训斥学生时,无形中把师生关系对立起来,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还伤害学生的自尊,尽管表面上学生服从了老师,但问题的根本却不一定能得到解决。
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85306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f.png)
教师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演说家和诗人:在每节课中,教师教学中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然流露出的艺术情趣,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个传输系统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媒体来运转的。
其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
为更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除了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板书)外,还有易被忽略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语,用非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
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
相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
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也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 7%的文字+38%的声音+55 %的无声(人体)语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
非语言的提示作用与我们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增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体态语言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
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
”这正是电视教学比广播教学效果好的根本原因。
因为电视教学不光听得见教师的有声语言,还能看得见教师的体态语言,使学生获得的信息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教学清晰度和精确度要高得多。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两个渠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同时获取信息,必然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浅议初级中学数学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doc
![浅议初级中学数学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893e481f050876323012125f.png)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课堂语言要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的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
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
ﻪﻭ课程改革实施者ﻪﻭ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
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数学语言。
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ﻪ 1 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
同时,随着现代学生的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比如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问题,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课外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让学生感受到你那圈“智慧光环”,认真而力求准确地应付类似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不仅树立起了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对45分钟课堂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ﻪﻭ2数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
通过恰当的生动比喻、通俗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浅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的效用
![浅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的效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8c04f704a1b0717fd5dd6f.png)
浅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的效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不仅依靠有声语言来实现,而且有赖于无声语言来完成。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更注重的是有声语言这种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却往往忽略了无声语言的传媒作用。
其实,无声语言不仅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深化,而且还有着有声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用。
那么,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教学目光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教师的体态语言中,目光显然是最重要的一种。
教学中,眼神的合理使用,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效果。
人和机器的最大区别是:人具有复杂的感情。
在这点上,机器和人不可同日而语,而眼睛在传递感情的过程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教师带着祥和的目光教学,无形中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科学研究表明:人眼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信息,占到了所有感官从外界所获信息量的90%以上。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相碰撞时,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出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会从教师的眼神中读懂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眼神来传递各种信息。
一个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眼神的细微变化,从而察觉内心的细小反应,以合适的目光,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
当教师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踏进教室,父爱般的目光从每个学生脸上掠过时,学生会感到阳光般的温暖,内心无比激动!这无形中会给学生强烈的精神感染,它将胜过千言万语的死板说教。
教师应显示出一种炯炯有神的目光,因为这是对事业热烈追求的表现;应显示出一种明澈坦荡的眼神,因为这是心怀博大的表现;也应显示出坚定执着的目光,因为这是志存高远、奋勇向前的表现。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目光交流也并不总是绝对畅通的。
事实上,总会在某些时候,某个场合发生受阻现象,从而使课堂气氛产生暂时不和谐的局面。
但是,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投以不满甚至厌恶的目光,这种目光,不但不能改变被动局面,相反,会使课堂气氛更不尽人意。
巧用体态语言,活化数学课堂
![巧用体态语言,活化数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9d4fdf3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e.png)
㊀㊀㊀㊀㊀巧用体态语言活化数学课堂巧用体态语言,活化数学课堂Һ丁立清㊀(淮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苏㊀淮安㊀223001)㊀㊀ʌ摘要ɔ体态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辅助形式,是一种极为微妙的沟通师生情感与强化师生联系的工具.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激发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其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体态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㊁与学生进行交流㊁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促进智力残疾儿童思维㊁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ʌ关键词ɔ教师的体态语言;数学课堂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得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科学测试表明: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决定的.所谓教师的体态语言,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㊁表情㊁手势㊁神态等,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以便更形象㊁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可以有效激发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一㊁使用体态语言,吸引有意注意由于各种原因,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对象或动作,外界稍有干扰,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具有鲜明的情绪色彩,他们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直观具体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要想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上课铃声刚刚响起,不少学生还没有把心思完全投入课堂.这时教师可以运用体态语言,双手摆正,背部挺直,这样就可以间接地告诉学生现在已经上课了,要坐好了.学生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快速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上,为教师开始上课做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教师的声音㊁动作可以传递教学的信息,眼神也是一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㊁交流的好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出对学生行为的赞同㊁默许,或者通过眼神表达出对学生行为的限制㊁否定,还可以通过眼神暗示㊁诱导,启迪学生心扉.二㊁运用体态语言,搭建沟通桥梁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当中有部分儿童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这些儿童即使成年后也不能发声或发出的声音让人无法听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和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呢?虽然他们语言功能严重损失,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其他的功能也消失.教师可以尝试教给他们一些较为简单㊁直观的手势或一些常用的肢体语言,达到帮助他们沟通的目的.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就有一个患有严重语言障碍的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细致的观察,教师发现他虽然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但是模仿能力特别强.根据他的特点,教师尝试着教他一些简单的㊁直观的手势语言,让他借助手势语言进行交流.在课堂上,他经常会搞一些小破坏.例如趁别的学生不注意,在别人的书上或本子上乱画,看着自己的 小阴谋 得逞,一个人捂着嘴偷偷地笑.这个时候教师走到他的身边敲一敲他的课桌,他会明白教师已经注意到他了,变得安分了许多.在上课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教师总会发一个练习本,让这个孩子在本子上写字.教师只要比画一个写字的姿势,他就明白现在上课了,于是拿出铅笔,一笔一画地写起来.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他就拿着作业本来到教师的面前,在本子上比画一个打的姿势,这个姿势是让教师为他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打上日期.在大课间活动时,他会拿着一个球拍跑到教师的面前,比画一个打球的姿势,这个姿势表示他希望教师陪他一起打球.三㊁利用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阶段,缺乏分析㊁综合㊁概括的能力,他们难以掌握各种规则和概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体态语言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概念理解对于智力残疾儿童的教学来说是个难点,他们难以接受和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如教师在教学 数位的认识 时,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准确区分左边和右边,经常不能正确说出数字的位数.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制作了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两张卡片组合成一个两位数,接下来让学生伸出用铅笔写字的那只手,看看右手拿的是数字几,最后告诉学生这个数叫作个位,另一只手里拿的数是十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区分个位和十位.在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对角进行理解,让学生试着说出在教室里哪个物体有角,哪个物体没有角.起初学生感到很困难,为了启发学生教师用手指了一下黑板的一个角,学生㊀㊀㊀㊀㊀㊀立刻说出黑板上有角.接着教师又分别指了文具盒㊁教室的门㊁窗户㊁水桶㊁电灯 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有没有角.通过练习,学生知道了黑板㊁课桌㊁讲台 都有角,而水桶㊁电灯㊁电风扇 没有角.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两个食指组成一个角.经过这两个环节的实际操作,学生学会了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角并加深了对角的认识,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加法定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中的 合并 一词难以理解,这同样可以借助手势加以说明.以 3+2=5 为例,教师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2个手指,一边两手靠拢,一边说: 3+2表示3和2合在一起 .这样抽象的概念在手势语言的巧妙使用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四㊁巧用体态语言,发展学生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智力残疾儿童的思维能力比较缺乏,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一点思维能力都没有.只不过这群孩子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他们缺乏分析㊁综合㊁概括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点拨学生的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师在教学 长方形的认识 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一般遇到这种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扩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用手指了指黑板,学生立刻就反应过来,黑板是长方形的. 继续找一找 ,经过老师的提醒学生开始有目的地在教室里寻找长方形的物体.接下来教师逐步增加难度: 在教室里有长方形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还看见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 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陆续地说出了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带领大家欣赏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物体,为讲授新课做铺垫.五㊁采用体态语言,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体态语言有时甚至可以代替有声语言.教师如果采用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则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笔者班级里有一个小女孩,她上课经常坐不住,上课过程中经常会突然说: 老师,我想上厕所. 其实她上厕所是假,想出去玩是真.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她,她就知道教师已经注意她了,她会立刻说下课再去.下午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由于中午没有休息,上课的时候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教师走到他的身边,摸一摸他的脑袋或者轻轻拍拍课桌,学生发现教师已经注意到他了,就不睡觉了.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或者一个手势来帮助那些不自信的学生勇敢地回答问题.笔者班级里有一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但是胆子非常小,说话声音也很小.一次数学课上,教师让他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一开始他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相信你,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的. 在教师的鼓励下,他小声说出了答案.教师离他近了一点,一边用手拍一拍他的肩膀一边说: 你的声音太小了,老师和同学听不见你的声音. 他又一次大声回答了问题.当他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得到了教师的赞赏,他非常开心.他的胆子也渐渐地大了起来,敢于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六㊁活用体态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损,他们的语言发展比较缓慢,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掌握的词汇不多,语法结构也不完善.他们往往是说话重复且没有条理,不知道如何把话说清楚.有的人会问: 在数学课堂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 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 内核 ,学生语言表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其思维的过程.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将思维表达出来,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体态语言和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其语言表达清楚完整.如在 连加 这一节课中,很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进行3个数字的连加,但是他们却不能使用语言将运算过程表达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用如下措施. 说一说首先算什么? 教师边说边配合手势, 接着算什么? 学生经过教师的手势和一些词语的引导说出了连加的运算过程.在教学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一课时,教师讲述如何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边讲边配合手势.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分解来表述运算过程,既不枯燥,学生又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当一回 小老师 ,学生不但要进行竖式计算而且要说出运算过程.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把话说得连贯有条理,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可以增强师生间无声语言的交流,使课堂气氛轻松㊁自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智力残疾儿童思维㊁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ʌ参考文献ɔ[1]胡爱华.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必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汪佳.浅谈体态语言在自闭症儿童教学中的作用[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22(2):47-49.。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92013aa32d7375a41780c5.png)
肢体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都运用说话、板书、多媒体等形式来开展。
对于教学中的肢体语言运用并不很重视。
有数据显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百分之五十五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
可见这些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被教育工作者们用“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扶持,帮助学生内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如何才能使“数学生活化”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呢?我觉得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肢体语言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肢体语言和使用后一些感受。
每人都有一双手,学生最熟悉的双手里面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学问,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就能探索出其中的奥秘。
比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你能在我们的手上找出1厘米吗?(生1):大拇指指甲的宽有1厘米;(生2):小指的宽也有1厘米…(师):那你能估计一下你的橡皮有几厘米吗?这时,学生们纷纷用手指试着比划了几下,有的说3厘米,有的说4厘米。
接着,在认识了1米以后,老师问:你能比划一下1米大概有多长吗?学生在思考片刻后,都伸开了双臂,老师给予肯定,两臂张开的长度差不多是1米。
虽然学生的估计有一定的差距,但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有了一定的依托,用手指的比划和张开的双臂使米和厘米成为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比如:三年级下册东、南、西、北的认识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我带学生来到操场这个大课堂中,面对太阳升起的东面站立,然后老师发出向右转的口令,这时面朝南;再向右转,面朝西;再向右转,面朝北;再向右转,又回到东面。
就这样,让学生在不断地向右转动的过程中,慢慢地感知四个方位地排列规律,从而能更好地加以区分。
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论文
![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0d34de33d4b14e85246897.png)
教学论文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也叫体态语言,是以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目光和仪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伴随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暗示性和感召性等特征。
根据研究,体态语占信息交流总效果的93%,因此,成功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也必然得益于和谐、得体,显示着独特特征的体态语。
体态语在师生交往、信息传播以及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驾驭课堂――组织教学课堂上,学生尽管能控制住面部表情,可一但他左晃右倒,或腿不断抖动时,其内心的烦燥便在无意中流露出来。
这时教师既不能长时间中断讲课,又要制止这种现象,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就要降低语调或作短暂停顿,用严肃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有计划地不漏掉每个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并正同他对话,无形中便起到了控制作用,又提高了群体注意力。
二、辅助口语――补充教学如果说“言为心声”,体态语则是无言的心声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能辅助口语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例如,著名的教育家斯霞老师在给小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后,要求学生用“饱满”造句,学生只会用植物一类进行练习,如“麦粒长得多饱满”等。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斯霞教师忽然走到教室门口,然后转过身来,胸脯略为一挺,头稍微扬了扬,两眼炯炯有神地问:“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精神饱满。
”学生在生动、直观面前,便能更好地接受语言所传达的暗示信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交叉感染――丰富教学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把多种形式的信息交叉释放,对人脑的左右半球同时进行刺激,让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以产生多种神经联系,达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统一。
同时,教师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他的有声语言,调动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发送和拓宽着信息传输渠道,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
浅谈语言艺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
![浅谈语言艺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2a2971a216147917112872.png)
(一 )春 眠 = 不 觉 + 晓 处 (处 的 次 幂 )= 闻 啼 鸟 (二)夜? +来? +风? +雨? =声? 花落? =知多少(的平方) 答处=4 闻=2 啼 =5 鸟 =6 春 =7 眠 =3 不 =9 觉 =8 晓 =1 夜 来 风 雨 分 别 是 0 3 4 5(顺 序 可 变 )声 =6 花 落 =81 知 多 少 =729
73=8∗9+1
4∗4∗4∗4=256 0? +3? +4? +5? =6? 81? =729∗729 第一组中的十个汉字代表1到9 的 九 个 数 字,第 二 组 中 的十个汉字代表0个到9个十个数字,其 中 每 个 组 中 的 同 一 个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怎么将它们翻译成数字算式? 我也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大胆地尝试了应用诗情画意的 语言,收到了不同凡 响 的 效 果,也 就 是 我 的 尝 试 激 发 了 一 个 叫齐斌的学生,使他 从 一 名 不 学 习 就 捣 乱 的 孩 子,变 成 现 在 某重点大学的博士生.每次过年的时候他打来电话常说的 一句话就是:老师,不 是 您 当 年 说 的 那 些 话 我 也 没 有 今 天 的 成绩! 二 、教 学 语 言 要 做 到 既 幽 默 又 有 恰 当 的 比 喻 幽默体现一个人较高知识素养,也是 语 言 较 高 境 界 的 体 现.数学老师是通过其幽默语言,提 高 学 生 课 堂 关 注 度. 幽 默 语 言 使 用 ,其 作 用 是 多 方 面 的 : 首 先,老 师 的 诙 谐 语 言 可 以 融 洽 课 堂 气 氛,为 学 生 参 与 教学提供氛围.在轻松的学习和强烈的恐惧中学习的效果 是完全不同的.老师要通过适合数学 课 堂 教 学 的 语 言,创 设 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气氛.一些学生在课堂注意力 不集中时,老师用 诙 谐 又 不 失 分 寸 语 言 给 予 提 醒. 例 如,在 讲几何证明题时,由 于 每 个 人 的 思 维 方 式 不 同,解 决 问 题 的 方法不同,所以很多学生都有自己解 题 思 路. 我 在 讲 课 前 曾 向学生们暗示:“今天,让我们看看谁 会 掉 进 陷 阱.”这 句 话 说 完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因为他们都不 希 望 自 己 掉 进 陷 阱 里.所以通过特殊 语 言 的 提 醒,不 仅 提 高 了 学 生 们 的 听 课 质 量 ,而 且 实 现 课 堂 目 标 .
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443e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d.png)
III
论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I 摘 要 ...................................................................................................................... II Abstract ..................................................................................................................III 附表索引 ............................................................................................................... VII 第 1 章 绪 论 ..........................................................................................................1
论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教师在使用体态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的使用,也会运用一些 肢体动作,如手、脸、四肢、姿势等来传递信息,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体态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可以填补身体教 学研究的理论空白,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从实践 方面来讲,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 教育教学素质。教师体态语可以提升教学基本技能,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体态语是身体能量的外在显现,是一种生命冲动之流。它是用 体 态 动 作 的 变 化 来 传 递 信 息 、表 达 感 情 的 特 殊 的 、复 杂 的 语 言 系 统 ,具 有 原 始 性 、 直观性、情境性、及时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体态语对于中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主要 有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调查中发现,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取得 了 很 重 要 的 成 果 ,主 要 表 现 在 眼 - 视 觉 语 方 面 ,积 极 的 视 角 语 可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潜 能 , 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纪律 ;脸-表情语方面,使用表情语配 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耳-听觉语方面, 耳-听觉语可以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替代部分的课堂语言;身-姿势语方面, 优 雅 的 姿 势 有 利 于 提 升 教 师 的 个 人 形 象 ,传 递 信 息 ,引 起 学 生 的 注 意 ;装 - 装 饰 语 方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望和形象,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无形的价值。但 是 ,也 还 存 在 严 重 的 问 题 ,如 身 - 姿 势 语 方 面 坐 姿 随 意 ,举 止 轻 浮 ,随 意 耸 肩 ,走 动不自然等;眼-视觉语和脸-表情语方面,眼神虚无,面部无表情等。因此,笔 者对此提出的建议是,促进体态语之丰富,遵循体态语之自然,表现体态语之美 感等。
体态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3aa4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3.png)
体态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马金殿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5(000)014
【摘要】体态语是一种有形无声的肢体语言,它通过教师一定的手势、姿势、动作、举止、造型、表情等各种身体态势信息,传授知识,表达感情,是教师知识、思想和性格的有形外现。
初中数学是被学生认为比较枯燥的科目,课堂上教师体态语如果运用的好,就能够更好地、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总页数】1页(P60)
【作者】马金殿
【作者单位】盐山县孟店中学,河北,沧州,0613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
【相关文献】
1.体态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马金殿
2.谈教师课堂教学礼仪——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李文晋
3.体态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马金殿
4.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J], 梁振国
5.教师体态语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J], 张文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言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语言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94081181c758f5f71f6739.png)
语言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数学组张大勇116600 0411-********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熟悉进程,也是情感和意识的活动进程。
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一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教学语言的技术,尤其是其趣味性、形象性、过度性、情感性、评判性、悬念性进展初步探讨,并一一举例说明其各自特点。
关键词:趣味性、形象性、过度性、情感性、评判性、悬念性一名名人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利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课堂教学的内容尽管各不一样,但其最重要的教学手腕是通过语言。
因此教学的艺术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有必然的技术。
象人们熟悉的语言的流畅性、生动性、启发性和归纳性等等都是一堂好课所必备的语言“素养〞,而关于数学教学来讲,由于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如:抽象,多变,枯燥等等,其教学语言的好坏对教学成效的阻碍更为突出。
能够说研究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技术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将围绕一些实例来讲明几中特色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及应用技术。
一.语言的趣味性闻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爱好〞这就提示了激发学习爱好的重要性,而学生的这种学习爱好又该怎么去激发呢?第一的要靠其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上看,趣味必将成为一种欢乐,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调动学生的最大学习爱好。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愤中去经受和试探抽象复杂的事物。
因此,趣味性语言是愉快教学的必备手腕。
实践证明,若是教学语言老是那样的刻板、单调而没有趣味性,不管所教的内容是何等的生动重要,都将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就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本身的力量,也就不能取得一个理想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方式时,教师能够把空洞抽象的推导进程成立在趣味语言的根底上,第一介绍“数学王子〞高斯在上小学是的快速解答:1+2+3+…+100=5050的趣味故事,然后要求学生也自己动脑来找一规律,来“发觉公式〞。
巧用体态语言于数学课堂教学中
![巧用体态语言于数学课堂教学中](https://img.taocdn.com/s3/m/86ff5d53964bcf84b9d57bfb.png)
巧用体态语言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巧用体态语言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巧用体态语言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中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巧妙利用,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是无形的且无处不在的无声语言,恰到好处的利用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及时获得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和控制学生课堂行为,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激发他们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
:体态语言无声语言调动学生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人体动作。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互动性过程,教师的喜怒哀乐、举手投足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会在数学课上起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使用肢体语言完全符合听觉视觉教学原理的客观要求。
富于变化的眼神和生动的面部表情,有许多奇妙的功效。
教师得体的体态语使用,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表演欲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一.体态语言运用在课堂调控上面含微笑、用亲切的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会解除课堂的压抑,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学习;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神色凝重,用严肃的眼神注视课堂上行为失序的学生,给他们适时的提醒或警告,可能会及时中止不良行为,消除影响课堂的不利因素,同时可以消除公开点名的尴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可以避免中断教学进程,避免了对其它同学的影响,不致中断正常的教学秩序。
[试论,课堂教学,中,其他论文文档]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试论,课堂教学,中,其他论文文档]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https://img.taocdn.com/s3/m/e4e3a6028bd63186bcebbceb.png)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论文摘要:文章浅析了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和运用事例,以及体态语运用的基本原则。
论文关键词:体态语;课堂教学1.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课堂信息交流形式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眉目语、动作姿势等),其中言语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体态语具有传递情感,增强言语表达内容,控制课堂教学秩序,辅助教学等作用。
人们的言语信息大都是有意识发出的,而体态语表达的信息往往是无意识或半意识显示出的,能够反映人的真实情感,人们可以从某人的表情、眼神、姿态等体态语中觉察出他的“言不由衷”的情况。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不说话,他则会用手指说话。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对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肯定:“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我相信在高师中,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可使课堂教学气氛平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反之,体态语运用不当,会使学生情绪躁动不安,课堂气氛紧张烦乱,或者死气沉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正常的教学秩序。
体态语一般伴随师生的言语活动或替代言语活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其基本功能有:1.1反馈的功能反馈是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机制,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的言语反馈是教学反馈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体态语反馈与言语反馈相比较,更具有特殊的作用。
因为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允许学生随便以口头语言干扰上课,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随时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动作,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的课堂共同活动与情感上的交融,师生信息交流时,双方的体态语大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介环节,就可以表现为肯定或否定、接纳与排斥等为对方所熟知的信号。
在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体态语言 3
![在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体态语言 3](https://img.taocdn.com/s3/m/7292f51a52d380eb63946d04.png)
在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言语的特定的身体态势,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可以直观性地展示操作技术动作、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
教师在操作课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须科学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以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体态语言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语言文字构成教学信息的完整性。
任何教学内容的传授和人际间的来往交流,都不可能由单一的语言形式进行,它总是以灵活多样的体态语言来辅助。
我们知道,教师讲课,不可能一分一秒都不停歇。
这里所说的“顿”,正是有声语言在讲授中的暂停与中断,此时有声语言的暂停和中断,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和师生间的交流中断与暂停,而此时教师和学生的体态语言,如学生的眼神、表情,教师的动作、手势等仍在继续进行。
这里体态语言弥补了有声语言的局限与间隙,甚至部分或全部替代了有声语言的功能。
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既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使教学内容得到完整的反映。
事实证明,一节实验课,不只是包括教师用理论在那里讲“我们应该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的具体示范或演示,让学生清楚看到“怎样去做”或“就这样去做”,以“眼见为实”去替代“耳听为虚”。
正如一位从事篮球教学的体育老师在上课,我们不仅要听他讲授有关篮球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看他运球、过人、上篮的动作是否标准、规范、协调、优美,这才是一节完整的课。
体态语言和语言文字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体态语言具有传递性和互感性,它能沟通教与学的双向情感交流,使教学信息得以顺利传递。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当一位教师以整洁庄重的服饰、端庄大方的教态、清晰准确生动风趣的语言、洒脱自如富有魅力的气质贯穿于教学始终时,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无疑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乃至对学生的品德行为的养成将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反之,给学生留下反感和消极的印象,必然也就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语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体态语言”就是人们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
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加强教师情感信息的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的理解,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魅力。
运用体态语言也是一种教学行为,它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好课堂气氛、节奏,它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握教材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使教育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表情语言
我们发现,当人们面对面地进行交谈时,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从对方交谈时的表情获得的。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恰当利用表情来帮助教学,会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
如课堂上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可使他迅速改正错误;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
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老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重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出现分神。
老师在讲课中随着知识讲述的重点而起伏变化的表情,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人性本质,避免知识的机械性。
二、手势语言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做老师这一行的人,说话时特别喜欢打手势,其实这是一个职业习惯。
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都喜
欢使用手势语言,因为手势动作和表情一样,都是老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使满堂生辉,增强教学效果。
手势有时还可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语言
实验在验证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
很多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如果只是单纯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过实验语言却可以此时无声胜有声。
1.实验语言是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工具
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将不单要求学生机械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使用实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实验就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可以采用折叠实验进行理解,让学生感受发现和创造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由感知兴趣提高到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
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现、形成、拓展(质疑、假设、验证、结论、运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方法。
同时采用实验教学和科学典故、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经验的提炼,避免科学给人带来的冷冰冰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的特点,从而产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思想。
2.实验语言是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充分训练
要真正观察好一个实验,就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发挥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观察的重点,训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对注意重心的调整和运用能力。
3.实验语言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创造知识能力的最好训练
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在学习中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如果我们运用好实验探索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做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最好方式;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和寻找规律,使学生完成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更高层次。
同时,这种让学生自己在动手中所形成的知识要比课本和老师的讲述要真实和牢固得多。
四、板书语言
板书不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出现,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
板书语言是对重点内容的突出强调,教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
1.板书的计划性
要求老师事先要吃透教材,将学生最容易忘记、混淆的内容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
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找到思路和方法。
2.板书的启发性
板书的空间限制性强,老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板书,所以板书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利用几个简短句子甚至一个大的问号或文字再加几个点,将学生心中的疑问和好奇心吊起来、引出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帮助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3.板书的规范性
板书的时间的延续性强,不像口头语言过了就过了,它会留在黑板上,所以板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的要求都很高。
统一风格的规范性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记忆的规律,形成良好的记忆和思维习惯。
一个规范、完整的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美,还体现出老师个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和表现,坚持下来可以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使学生自觉地鉴别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五、媒体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电教媒体,不但可展示内容中的细节和动态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把具体和抽象相结合。
例如,在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从而揭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多媒体的动态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
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因此,能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问题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种语言各有其优缺点,是相辅相成的,过度依赖于一种语言,会使课堂变得呆板枯燥、缺乏变化,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规律,会使教学效率变低。
各种教学语言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阐述能力也各有长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吃深、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自身和教学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运用好教学语言,取长补短,让课堂新奇多变,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让课堂起伏、松紧得度,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