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实验改进
分子运动实验创新改进
改进实验名称:分子运动
原实验的缺点:分子运动实验中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用小烧杯盛氨水,氨水的用量也较大。
改进方法:收集家中或者诊所废弃的药品包装面板,根据需要剪成所需形状做成微型反应皿代替原实验中的小烧杯。
用小杯代替大烧杯,分别在面板内滴入酚酞试液和浓氨水,观察现象。
优点:将实验微型化,方便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既实现了医用废品的再利用,又节省了药品,同时又避免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气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注意:演示实验时最好在下面衬上一张白纸,更方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本 实验 利用 套管 ,使 酚酞 和氨水 处 于 同一 环境 ( 类 似同一 容器 ) ,通 过控 制相 同浓度 的氨水 与滴有 酚酞 乙醇溶 液 的脱脂棉 距离 及 实验 温度 ,得 到了酚 酞 乙醇溶液 气体 分子 的运 动现象 ,即 乙醇气 化携带 酚酞 分子运 动 到滴 有 浓 氨 水 的脱 脂 棉 ,使 之 变 红 。
此 现象既 可 以消除学 生质 疑点 ,又可 以让 学 生感 受
则 加 热时 间过 长 ,会使 脱脂 棉小 球烤焦 甚 至着火 ; ( 5 )外 套试 管 口套 一 支橡胶 指套 ,通 过观察 指 套膨 胀程度 控 制加热 时 间 ,以确 保实 验过 程安全 。
到一定条件下酚酞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可 以加快分 子运 动 。由此使 学生 理解 ,温度 也 是影 响
化
学
教
育
2 0 1 3年第 1 2 期
( 2 )浸有 酚酞 乙醇 溶液 的脱脂 棉球 和滴有 浓 氨 水 的脱脂 棉球 的最 佳 距 离 约 为 8 c m ( 通 过 多 次对 比实验 ,可得 到 明显实 验现象 的最 佳距 离 ) ; ( 3 )套管 装 置选用 的 2支试 管应 当具有 一定 的
分 子运 动 的一 个重要 因素 。 最后 ,本 改进 实验 装置简 单易操 作 ,药 品使 用 量 少 ,实验 现象 明显 ,整个 实验环 保无 污染 。
参 考 文 献
4 改进装置的优点
通过 查 阅文献 ,可知 酚酞 J( C z o H1 O )的相
对分 子质 量 为 3 1 8 ,比氨 分 子 大 约 1 9倍 。 因此 在 相 同条件 下 ,酚酞分 子 向上运 动 的机 会 比氨分 子运 动 的机会 少得 多 。若 按教 材实验 进行 演示 实验 ,酚 酞 和氨水 处 于不 同反 应容 器 ,短 时问 内烧 杯 中的浓
创新实验名称——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一﹑创新源泉院
该实验选自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
现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①药品用量大②实验时间。④不方便移动。基于上述
问题给予改进。
二﹑改进后的实验
1.实验原理:酚酞遇浓氨水变红
2.实验装置图
3.仪器药品:
浓氨水 酚酞 蒸馏水 试管 棉花 自制 胶头(用普通胶头滴管剪掉两头制得,一端
2.让表达自由流淌 在“春天的发现”主题接力练笔时,许多同学都写了春天的 花儿红了、小草绿了、冰雪融化了等,而有一个同学却写到:“春 天到了,校园的草坪本该是绿绿的,可是每天都被一群生龙活虎 的男生游戏踩踏,草坪什么时候才会是绿的啊?”几句简单的话, 真实地映射出来孩子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可见,接力练笔的 自由表达能让学生吐真意、表真情,多角度立意展示多彩的世界。 三尧搭建展示平台袁让接力练笔绽放 教育心理学认为:欣赏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及同伴 的鼓舞、激励往往能挖掘学生的巨大潜力。 (一)生生共赏 生生共赏其实就是学生互评的过程,即每次的接力练笔都 由本组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且鼓励学生不重复评价,尤其提 倡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文字描述性。如:“你的开头已经打动了我。”“你能给这 段话减个肥吗?那么多‘然后’,读得我心累啊!” 2.图案表述型。如:画一个笑脸,一个大拇指等。 因为来自同伴的评价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这样,接力练
77
笔就有了内在动力,让练笔马不停蹄地进行。 (二)师生共赏 教师对接力练笔每周上交一次,一次一查,老师只批不改,
实施激励性评价,评价针对学生在练笔中反映的思想而写,评 价中饱含理解,是心与心的交流,师生共同分享练笔的快乐。
(三)搭建成长性平台 1.在每天语文课的前 10 分钟,进行写话赏评,给孩子们搭建 一个张扬个性、心灵放飞的平台。 2.在学校范围内,给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发表的平台,能有 效的调动学生乐于写话的积极性。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 ,写话教学中也应当有所创新,“主 题接力练笔” 就是把为了交任务而写的逼迫式不的被动写话, 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自由个性表达的轻松主 动写话。在这样主动的接力练笔中,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减 轻了老师批改的负担,把批改权还给学生,老师的角色变为欣 赏者、激励者、评价者,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这样促进了学生之 间的的互帮互助,也形成了学生的快乐表达,让孩子们通过积 极参与,深切感受到主题接力练笔的快乐。 参考文献院 [1 ] 窦桂梅.叶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赵文静.低年级写话训练探微[J].新课程(教研).201 1 .09 [3] 朱春亚. 给习作接力跑的有力助推器 .中国知网
分子运动实验改进(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B
氨水使铁树开花
1、把滤纸条放入小试管中,并用酚酞 溶液将其润湿。
2、在大试管底塞上一团棉花,并把小 试管倒入在大试管中。
3、向两支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 塞上胶塞,观察现象。
4、其中一组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
改进优点:
1、方案二用试剂瓶代替课本中的烧杯B, 实验后能及时盖上瓶盖减少了浪费,也减少了 空气污染,同时产生铁树开花的现象更有趣。
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
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 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实验的主要缺点:装置不密封,易产生空气污染,同时, 小烧杯B中浓氨水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浪费。
改进措施: 分以下三个方案同时进行分组实验,增强对比 性。
改进1
原课本〖实验3—1〗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 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改进措施:增加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实验 改进优点:可以同时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快!
改进2: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验改进
原课本实验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
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
2、方案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极大地减 少了空气污染,增加在热水中的实验,能同时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进3 增加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实验
改进说明:课本上没有有关分子间隔实验, 在课堂上增加两个实验。
改进优点:直观、形象,仪器药品易得。
增加实验1 酒精与水混合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 微观世界中翱翔吧!
25ml
25ml
谈“分子运动实验”的细化和改进
谈“分子运动实验”的细化和改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同样要求青年学生具备独立思考、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局限于高等教育,而是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开端,也培养了其基本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一生中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落实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多处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但是许多探究实验在设计上局限于其要突破的教学难点,主要是有针对性地突出一個目的,强调结果大于过程,若直接按照教材教学则容易存在设计上相对单一,在知识形成的层次与衔接上有所欠缺等问题,尤其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
而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应该可以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感受不断提出问题再不断解决问题的喜悦,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第三单元课题一中的探究“分子运动现象”为例,为了突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教材设计如下实验: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1)。
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此实验设计的步骤简单,如果就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完成演示实验,效果可能不太好。
学生在接触这个实验时才刚刚开始学习化学,而且对于实验中涉及的化学试剂相对陌生,因此对于步骤1中为什么要在蒸馏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步骤2中为什么又要滴浓氨水,步骤3中为什么要罩大烧杯,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而烧杯B中的浓氨水却不变红等问题的理解有困难,很难想象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这样既突破不了本节课的难点,也不能充分利用“活动与探究”这些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对“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的改进
四是实验药品多次重复利用 ;五是将氨气分子和滴有
无 色 酚 酞 试 剂接 触 瞬 间 变 色 改 为 依 据 氨 气 分 子 运 动 路
径( 总体 向上运 动 ) 有 酚 酞溶 液 的滤 纸 自下而 上 逐渐 变 滴 红 ,取 得 明显 的实 验效 果 。
~ 0 o o O0 o o 00 oo O一
下而 上依 次变 红 。 3实验 装置 制作 .
() 验 结 束 后 , 盖 紧 装 有 浓 氨 水 的 小 药 瓶 的 瓶 5实 塞 ,以备下 次使 用 ;用 橡皮 塞盖 紧 塑料瓶 瓶 口, 以便 处 理 实验 废气 ( 如 图2 示) 装置 所 。 2现 象 .
滴 有酚 酞溶 液 的滤纸 条 自下而 上逐渐 变 红 。
2 1 年第6 0 2 期
总 1期 第4 2
中国 观代黼 装 备
SN 4994/ C1718 S124 N6 .3 1 T
-
对 “ 分子在不 断运动 "实验 的改进
代 道 强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 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 册 第 三 单 元 《自然 界 的 水 》 中 , 课 题 2 “ 子 和 原 分 子 ” 中 “ 子 在 不 断运 动 ” 的探 究 实 验 , 虽 然 实 验 现 分
滴有酚酞的滤纸条
去掉底 部的两个 塑料
瓶用透 明胶带粘合 在
一
起
改进:一是用塑料瓶( 或塑料管) 代替大烧杯形成密环 境 ;二 是 用 废 弃 药 瓶 代 替 小 烧 杯 装 浓 氨 水 ;三 是用 滴
有 酚 酞 溶 液 的 滤 纸 代 替 加 有 无 色 酚 酞 试 剂 的 小烧 杯 ;
图4温度对分子运 动的影响装置图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与思考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与思考摘要:对分子运动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环保、节约药品、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循环利用等优点。
关键词:分子运动;绿色环保;微型化;现象明显;循环使用1.问题的提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9页“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是:在装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几分钟后,看到A烧杯变红,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1)耗时长,自燃放置变色时间大概要8分钟,若把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B放在装有温水的3号烧杯中,变色大概要4分钟。
(2)药品用量大,基本每个小烧杯中都装有10-20ml的浓氨水,且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药品浪费。
(3)不环保,使用浓氨水过程中,整套装置没有密闭,氨气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即污染环境也使老师和前排同学吸入大量氨气,影响师生健康。
(4)分子运动轨迹不明显,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只看到了实验的最终结果,不能看出分子运动的过程,学生需要推理才能得出结论,不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得出理性结论。
(5)整套实验装置不能移动,不利于全班学生清晰观察实验现象。
(6)实验功能单一,本套实验装置只能探究分子运动,不能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以及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7)本实验所用氨水是由实验员采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制取时产生的氨气不可避免的排放到空气中不环保。
为此,笔者对该实验做了适当改进,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希望与各位读者分享。
二、实验改进2.1实验用品药品:醋酸、紫色石蕊溶液、棉球2.2实验装置仪器:试管、小号烧杯、中号烧杯、表面皿、细铁丝、玻璃棒2.3实验步骤及现象(1)把棉球固定在两根铁丝上,用玻璃棒蘸取适量紫色石蕊溶液滴在棉球上,使棉球湿润;(2)把(1)的棉球分别放进两根试管;(3)分别在两个小号烧杯加入10ml醋酸,把装有棉球的试管倒扣在小号烧杯里;(4)在分别装有适量冷水和70度热水的两个中号烧杯中同时分别放进一个步骤(3)的小号烧杯,观察棉球颜色变化情况。
分子的运动改进实验.
五、实验过程
1、将制作的铁树黏在塑料盖上,纸花上喷洒适量的酚酞溶液。 2、在2个塑料瓶盖中加等量的浓氨水(1~2ml),并将瓶
盖固定在塑料瓶盖上,盖上塑料瓶拧紧。
3、将塑料瓶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的500ml的烧杯中, 观察实验现象。
六、实验现象
七、实验改进效果
1、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减少了污染 。有
到实验现象。
2、其次,从实验药品入手,秉着节约药品,节约资源的原则, 探索利用最少量药品实验得到最明显的效果。
3、增设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的实验。
B
A
原实验
改进实验
四、实验仪器和药品
透明方形塑料瓶2个、塑料瓶盖2个、
卫生纸、纸花、铁丝、喷雾瓶1个、
500mL烧杯(2个)、双面胶、热水、 浓氨水、酚酞溶液等。
二、实验主要疑难点及原因分析
4、原装置只能在讲台上演示,不能移动,教室后面的学
生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
5、两支烧杯一样无法区分,若清洗不彻底,再次实验时 会出现误差(使滴加酚酞的烧杯变红)。
三、解决思路及处理方法
1、首先从装置上着手,采用密封装置,减少污染,寻找更简
单的装置即随时可移动的实验装置,方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
一、原实验的装置及原理
教材中的实验是将A烧 杯中装入约20mL滴有酚 酞溶液的蒸馏水,将B 烧杯中装入约5mL浓氨 水,再用一个大烧杯罩 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B
A
二、实验主要疑难点及原因分析
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敞口实验使教室中 弥漫一股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造成空气严重污 染。 2、所需氨水和酚酞的用量大,且实验没有考虑温度对分 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
分子运动实验探究改进三则
二、 富有趣 味 的小树 开 花
在透 明的塑料 药瓶 的盖子 内用 吸 管和棉 花滤 纸制 作成 小树 的花 和 叶子 , 在棉 花滴上无 色酚酞 试液 , 叶片上滴 上紫甘蓝试 液 , 将 装有浓 氨 水的小瓶 开盖放入 后 , 罩盖 上瓶身 , 片刻后 即可观察 到实验现 象 : 红 花 绿叶的小树十分 可爱 的展 现出来 了。
段 时间后在距 离浓盐酸这 边的 出现 白色 烟圈 。 而放在 一边 的盖浓 盐酸 的瓶 塞边 出现 白烟 。 由于 氨分子相 对氯化氢 分子 是较小 的分子 , 所以 运动 的速度较 之氯化氢要快 些 。 这个 实验 改进 的特 点是 : 1 ) 采用 小药 瓶有 瓶盖 药瓶 用量 少 , 不易 流淌 , 既节约 了药品又减少对 环境 的污染 。 2 ) 通过 小圆点变色 的移动 ,
这个 实验 改进 的特 点是 : 利用 了指 示剂颜 色变 化 的现 象 , 巧妙的 变 换出红花绿 叶的效果 。 1 ) 变单纯 的颜 色变化为立 体的空 间展示 , 趣味性 有所加 强。多 彩
小瓶 方盒 式分 子运 动演 示
事先将 酚 酞试 液 ( 两 小瓶) 、 浓氨 水 ( 一 小瓶 ) 、 紫甘 蓝试 液 ( 两 小 瓶) 石蕊试 液 ( 两 小瓶) 按下 图所示 一字排 开 , 打 开各 个 小瓶上 面 的胶 塞, 迅速将 透明塑料方盒 套入 。 观察盒 内四个小瓶 内溶 液颜色 的变化 。 由于 分子运 动 的结果 , 可 以观 察到盒 内酚 酞试液 变 为红色 , 紫 甘蓝 试 液变 为绿色 , 石 蕊试液变 为蓝色 。它们 同和 外面 的原溶液 的颜色形 成 了鲜 明的对 比, 整个实验 操作简单 , 内容 丰富 , 由氨 水没有颜 色变化 而 其他试 液的颜 色变化恰 好的说 明了浓氨 水有挥发 性 ,并 说明 了酚 酞、
分子运动实验的再改进与思考
②在脱脂棉上滴两滴酚酞,将脱脂棉(有酚酞溶
液部位朝向试管底)塞进试管内,塞紧橡胶塞;
③观察现象
四、
实验改进后的总结
1.相比于教科书上的实验,笔者的改进实验具有
以下优点:药品用量少、仪器易得、环保、现象明显、时
间短、操作方便、可移动、可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关
系。
②将两小团脱脂棉分别放入具支试管中,分别滴
5.实验改进 5
③观察现象。
3.实验改进 3
(1)实验用品
玻璃导管、棉签、浓氨水、酚酞溶液
(2)实验装置,如图 5 所示。
试管、脱脂棉、橡胶塞、浓氨水、酚酞溶液
(1)实验用品
(2)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
借助表面皿探究
分子运动
图 2 借助漏斗探究
分子运动
图 3 借助玻璃导管探究分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滴两滴浓氨水,用橡胶塞夹紧;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20.06.026
中图分类号:
G632.41
一、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9 页“探究”中提出,在小
文献标识码:B
2.用生活用品改进实验
周广等[3]将蘸有酚酞溶液的物品放入塑料瓶(如
烧杯 A 中盛放酚酞溶液,在小烧杯 B 中加入约 5mL 浓
实验。为此笔者吸取这些文献中改进实验的优缺点,
经过多次实践总结,最终形成如下实验改进方案。
三、
实验再改进
1.实验改进 1
(1)实验用品
化学教与学 2020 年第 6 期
·实验教学研究·
表面皿、250mL 烧杯、脱脂棉、浓氨水、酚酞溶液
(3)实验步骤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 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 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 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 么变化。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 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 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足 1、药品用量大、实验时间长。
五、改进的意义 1、简单省时 装置简单化、 微型化,便于制作和实验;吸进氨 水即可看到现象,节省时间,现象 明显。 2、经济 单个实验只需0.5毫 升氨水或更少,节约药品。 3、环保 无氨水味挥发、环 保,还可进一步认识到温度升高分 子运动越快。
2、氨水味挥发大、不环保,认 识不到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快。
一、改进实验目的
实验简单化、微型化、明显化、 经济、环保。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20毫升注射器2支、滤纸2条、 滴管1支、橡皮2块、浓氨水、酚酞 试液。
三、实验效果(装置)图
四、实验操作
1、剪取长5厘米宽1厘米滤纸(或小棉 球),用双面胶将其粘在注射器活塞中央,每 隔1厘米滴1滴酚酞试液,滤纸平面朝着无刻度 一面,将其插入注射器,推至20毫升刻度处。 2、用注射器(直立或稍倾斜)吸取约0.5 毫升浓氨水(针头离开氨水后再稍微向上抽拉 活塞),将其扎在橡皮(或苯板或带上帽), 手执注射器竖直观察。 3、也可将另一注射器竖直放入热水中,现 象更明显,起到对比作用,可进一步认识到温 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快。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2019年第37期(总第361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课例评点▲一、教材分析(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分子运动现象”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承接了前面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内容,同时衔接了后面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
本实验旨在将“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性质由前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化学实验,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来,以增进学生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笔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并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微观世界有个初步的理论了解,比如“分子很小”“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基本上处于物理学科的层次,对于化学角度还缺少抽象思维意识,难以想象出具体的微观粒子形象。
此外,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简单的实验可以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并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简单的解释。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此,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指导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探究时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
对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对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课题:人教版上册50页活动与探究2
药品:浓氨水酚酞溶液
仪器:小烧杯(3个)1000ml烧杯
实验步骤: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现象:A烧杯中溶液变红,B中不变色。
进行实验时,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药品的用量也较大。
改进方案:(适用于演示和分组)
药品:浓氨水酚酞溶液
仪器:大试管(2支)、小试管(2支)、胶塞、250ml烧杯(2个)、滤纸条、棉花、玻璃棒实验步骤:
(1)把滤纸条放入小试管中,并用酚酞溶液将其润湿。
(2)在大试管底塞上一团棉花,并把小试管倒放在大试管中。
(3)向大试管中倒入等量的浓氨水,塞上胶塞观察现象。
(4)另外一组放入乘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现象:滤纸条从下至上逐渐变红,且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快。
改进实验的效果:
(1)药品用量少,封闭环境对空气无污染。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能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对“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的改进
对“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的改进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2“分子和原子”中“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探究实验,虽然实验现象明显,反应速度较快,但实验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没做任何处理,挥发到空气中易污染环境,加之用小烧杯装氨水,所需药品量大,不能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实验量少、回收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无污染)”的原则。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5个改进:一是用塑料瓶(或塑料管)代替大烧杯形成密闭环境;二是用废弃药瓶代替小烧杯装浓氨水;三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代替加有无色酚酞试剂的小烧杯;四是实验药品多次重复利用;五是将氨气分子和滴有无色酚酞试剂接触瞬间变色改为依据氨气分子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
一、改进优点1.污染小用塑料瓶代替大烧杯,实验后用橡皮塞密闭后集中处理,整个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挥发的氨气对教室、实验室空气污染小,确保学生和教师身体健康。
2.药瓶用量少改小烧杯盛装氨水为带瓶塞的小药瓶盛氨水,改2个盛放滴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为直接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溶液,药品用量少(若用装棒冰的塑料管等直径小的塑料管代替塑料瓶作为密闭容器,药品用量更少)。
3.可重复利用小药瓶中的氨水和用过的滤纸都可重复利用。
4.速度快将实验装置改为直立状态,氨气分子向上运动速度快,达到缩短实验时间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5.凸现分子扩散运动的痕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很直观地反映了实验中氨气分子的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现象明显,趣味性强,效果好。
2.实验原理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小药瓶瓶盖,通过由塑料瓶制作的密闭通道,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上时,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
随着氨气分子向上运动,氨分子遇到滤纸条上滴下的酚酞溶液,白下而上依次变红。
案例30 《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实验名称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实验目的
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认识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实验原理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仪器
及药品
大试管、硬质白纸、剪刀、胶头滴管、玻璃片、酚酞、浓氨水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1.取一大试管和一张硬质白纸,根据试管宽度将白纸剪成条状,以刚好能放进试管为准。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操作简单,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现象明显,有较强的说服力。
3.节约药品,体现实验的微型性。
4.实验趣味性强。
2.在白纸条上按一定间隔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将白纸条烘干后,塞进大试管中。(白纸条可多做一些,可以分组实验用)
3.取一洁净的玻璃片,在其中央源自水不漏滴浓氨水。(如图1)4.将上面塞好了白纸条的大试管倒扣在玻璃片的中央,使浓氨水被罩入大试管内。(如图2)
5.观察试管中白纸条从下往上的点依次变成红色。(如图3、图4)
对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验的改进
量的节约原则。
热氨水的对比实验,证明温度
3.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实 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内容
验用时较长,往往要等待十几分 更丰富。
钟才能观察到明显变红,不利于 4.新 装 置 容 易 组 装 , 操 作 简
连续学习、思考,容易让学生失 单,便于移动,效果明显,适
去兴趣。
合推广应用。
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 5.实验中的塑料小泡是由棒棒
4.把其中一支具支试管放入盛热水的小烧杯 中;然后同时打开两套装置中的弹簧夹;
5.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七、实验效果 1、塑料小瓶中的无色酚酞变红,且 温度高的变红快。 2、教室内几乎闻不到有刺激性的气 味,减少了污染。 3、氨水、酚酞的用量减少了,节约 了药品。 4、该实验装置操作简便,便于移 动,可以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实验 现象,非常适合高效课堂小组学习 的探究模式。
改进之一:将小烧杯A装无色酚酞改为一支塑料小泡装几滴无色酚酞; 改进之二:将小烧杯B装浓氨水改为具支试管装浓氨水,并用橡胶塞塞好; 改进之三:将“A、B烧杯用大烧杯罩住”改为具支试管与塑料小泡用胶皮 管相连,并用弹簧夹开闭。
实验原型不足之处:
改进装置优点:
1.将 浓 氨 水 放 置 在 敞 口 的 烧 杯 1.装置密封,教室几乎闻不到
动,教室后面的同学难以观察到 冰塑料加工而成,充分利用了
现象,不适应高效课堂小组学习 废弃资源。材料加工过程还可
的探究模式。
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
一定的趣味性。
三、药品及实验器材:
药品:浓氨水、无色酚酞试液、热水、 蒸馏水
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具支试管、 弹簧夹、橡胶塞、塑料小泡状容器(连 接玻璃管)、胶皮管,以及其他辅助器 材(滴管、烧杯、试管架等)
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改进
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改进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改进分子是所有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它们在空气中自由运动,不断碰撞,从而影响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虽然分子的存在在科学界已知数百年,但对其运动和行为的深入研究始终是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这里,我们将讨论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并将着重讨论一些新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分子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验中研究它们。
1. 单分子光学单分子光学是一种新型的研究分子行为的方法,它使用光学显微镜来研究单个分子的光学性质。
单分子光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研究分子在空气中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分子的扩散,以及这些分子在被吸附或贴附到表面时的特定动力学行为。
通过研究单个分子,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物质中的分子的行为,并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物和化学领域中。
2. 投影Lithography投影光刻技术使得开发者可以制造出非常精密的晶体管和纳米结构。
在这种技术中,一个串行光束照射到光敏材料的表面,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硅晶片等微电子元件的制造中。
而投影Lithography则采用并行光束并在芯片表面上进行照射,能够更快地制造出更多的组件,并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通过这种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制造非常小的器件,从而研究分子的特定动力学行为。
3. 加热加速分子加热加速分子可以通过加热小分子来研究分子的动力学行为。
当分子被加热时,它们的动态性质会改变,从而可以研究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分子的特定行为。
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橡胶工业、生命科学、表面化学等。
此外,加热加速分子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气体化学反应、光催化反应等多种反应类型。
4. 微流控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小流路方法实现样品处理和反应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分子在实验过程中的流动和分散状态,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实验。
微流控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和化学领域,例如生物反应器和微型分析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河北省2015年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表》
一、改进实验名称:验证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王春侠
(霸州市第六中学,,,霸州,065700)
二、改进实验目的
分子运动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抽象思维意识,想象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
但教材中的实验存在不足之处,1、氨气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使教室中弥漫一股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造成人身的伤害和空气污染。
2、浓氨水的扩散过程不明显,实验用时很长。
3、所需浓氨水用量比较大。
4、原装置只能在讲台上演示,不能移动,教室后面的学生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
5、不容易对比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带铁夹的铁架台、圆底烧瓶、纸花、单孔橡胶塞2个、玻璃导管2个、乳胶管、弹簧夹、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盛有热水的烧杯、酚酞试液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
五、实验操作部分
1、将滤纸花上滴加酚酞放入圆底烧瓶内,按装置图组装2套装置,第二套放入盛有热
水的烧杯内,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处于关闭状态
2、同时打开两组实验的弹簧夹,看到滤纸花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二
变红的速度比实验一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突出知识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实验更加趣味化,引发探究欲望。
2、对比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
3、关注实验的安全性,努力做到环保化,浓氨水不需要取出来,避免了氨气释放到空
气中,防止课堂实验对学生的危害及对空气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