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

1、记叙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2、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有时可省略。

3、叙述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内容显得真实、自然,有亲切感。

(2)、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3)、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4、记叙的顺序(叙述方式)

(1)、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使故事情节更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可以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生动严密,更有利于突出主旨或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记叙的线索(有时有明线和暗线两条)

(1)、以时间为线索《挖荠菜》(2)、以事件为线索《社戏》

(3)、以某物为线索《七根火柴》(4)、以某人为线索《孔乙己》

(5)、以见闻为线索《故乡》(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以感情为线索《我的老师》(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

6、记叙的详略(段落能否删去?)

(1)、详写:能突出中心的材料。(2)、略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

(3)、不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7、标题

(1)、标题的类型

○1、概括作品的内容:《三国演义》、《阿Q正传》

○2、人物名字:《骆驼祥子》

○3、作品事件:《西游记》、《鲁宾逊漂流记》

○4、某些名称:《林家铺子》、《巴黎圣母院》

○5、含蓄或象征性:《青春之歌》、《红与黑》

○6、揭示或暗示主题:《一诺千金》、《教子有方》

(2)、标题的作用

○1、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或写作内容。

○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

○4、揭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或内容。

○5、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全文以xx为线索组织材料。

○6、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7、用极平常的事物作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如有修辞,按修辞的作用回答。(比喻、拟人、设问、双关、引用……)

比喻、拟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

引用:运用引用的修辞,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设问:运用设问的修辞,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双关:运用双关的修辞,一语双关,本指xx,实指xx,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8、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表达了(表现了或反映了)……感情(品质或精神)。(2)、排比:强调了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条理清楚,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气势、更有感染力。

(3)、夸张:突出xx(对象/事物)的xx(特性/特点),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设问:自问自答,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6)、对比、反复:强调了或突出了……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8)、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9)、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0)、双关:“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9、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描写按对象分,有①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即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③场面描写;④细节描写。

(2)、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人物描写的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格式:上文运用了人物的xx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xx人物的xx 性格(精神、品质)。

(6)、环境描写的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2、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或环境

○3、渲染xx的气氛○4、烘托人物的xx心情

○5、、烘托xx(人物)xx的形象或性格○6、为下文写xx(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深化文章的主题

○9、一张一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7)、细节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

格式:上文运用了人物的xx描写方法,准确形象地写出了xx人物的xx 性格(精神、品质)。

(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 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0、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夸张、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1、词语的表达效果

(1)、动词、形容词:xx这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或反映了)……感情(品质或精神)。(2)、运用一连串的动词:这句话运用了一连串准确动词,真实地写出了……的过程,形象而生动。(这句话运用了一连串准确动词,具体细致地写出了……的过程,表现了或反映了或表达了……。)

(3)、运用修辞的:这个词语运用了xx修辞,+该种修辞的作用。

(4)、副词(表程度,表时间,表范围等):该词表xx,准确地反映了……的情况。

(5)、运用叠词:这句话运用了多个叠词,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和韵律感,表达出了……的感情。

(6)、一句中有两处加点词构成对比:前者是指……,后者是指……,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的……。(7)、xx这个词语把抽象的xx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8)、能否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运用同义词辨析)。

○1、从不同的义项看: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直立:笔直地站立。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安稳地直立。耸立:高高地直立。矗立:高耸地立着。

○2、从范围的大小看:时代---时期战略---战术果实---水果边疆---边境

○3、从语意的轻重看:轻视---蔑视批评---批判失望---绝望损坏---破坏

○4、从感情色彩看(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鼓动---发动---煽动爱护---保护---袒护

成果---结果---后果诱导---引导---诱惑本事---技能---伎俩

○5、从语体色彩看(书面语、口语):父亲---爸爸诞辰---生日

○6、从从词语搭配看:交换—意见、礼物、资料;交流—思想、经验、物资。

履行—条约、诺言、义务;执行—命令、任务、协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