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

合集下载

纱线的分类和基础知识

纱线的分类和基础知识
1. 包缠纱 无捻纤维束(短纤或长丝)的外周螺旋包缠短
纤纱或长丝。 如以棉纤维外包真丝。 2. 包芯纱
短纤维包覆在长丝纱芯上,如,棉/氨包芯纱、 涤/棉包芯纱(生产烂花布)。 3. 长丝/短纤合股纱
由长丝纱和短纤纱平行捻合而成。
(四)花式纱线 由芯纱、饰纱和包线捻合而成 。
芯纱:位于纱中心,提供强力; 饰纱:获得花式效果; 固纱:固定花型。
雪尼尔纱 圈圈纱
辫子纱
竹节纱
松树纱 蜈蚣纱
松树纱 项链纱
牙刷纱 羽毛纱
花式纱面料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
1.纯纺纱 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等。
2.混纺纱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可综合
利用两种纤维的优点。如, 涤/棉纱(T/C纱) 涤纶的含量大于棉的含量。 CVC纱 Chief Value of Cotton,棉占主要成分的涤棉混 纺纱(或倒比例的涤棉混纺纱)。
二 纱线的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
❖间接指标: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英制支数 定长制 一定长度的质量(特克斯、旦尼尔), 值越大,纱线越粗。 定重制 一定质量的长度(公制支数、英制支 数),值越大,纱线越细。
1. 定长制
(1)特克斯(tex):公定回潮率时1000m纱线的重量g 数。国际统一标准单位。
网络丝
弹力丝(高弹)
弹力丝(低弹)
(二)短纤纱
1. 按结构分 (1)单纱
短纤维集束成条并加捻而成。
(2)股线 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而成。
(3)复捻股线(缆线) 由两根或多根股线合并加捻而成,如缆绳。
(a)单纱
(b)股线(双股) (c)股线(多股) (d)复捻股线
(三)长丝/短纤组合或复合纱

3.1 了解纱线分类

3.1 了解纱线分类
d.填塞箱法
2.长丝纱 变形丝---弹力丝的加工方法 刀口变形法:将原丝经过加热 装置加热后,紧靠着刀口的边 缘擦过而形成变形丝。
e.刀口卷曲变形法
2.长丝纱 变形丝---弹力丝的加工方法 拆编法
f.拆编法
2.长丝纱
变形丝---网络丝 网络丝: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 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是一种特殊的空气变形丝。 丝条上分布有网络点,改善了合纤长丝的极光效应和蜡状感。织造时省 掉并丝、并捻、上浆工序,织物有毛型感。
3.花式(复合)纱线
(4)大肚纱。大肚纱也称断丝线。在纱线加捻过程中,间隔性地加人一小束纤 维,并使这束纤维被包覆在加捻纱线的中间,形成局部的突起。改变加人纤维 束的大小和颜色,可以形成不同突起效果和具有隐约颜色效果的大肚纱。
3.花式(复合)纱线 (5)彩点线:纱上有单色或彩色点
3.花式(复合)纱线 (6)螺旋线。螺旋线是由不同色彩、纤维、粗细或光泽的纱线捻合而成。
纱线分类
按结构和外形分类 按原料分类 按纺纱工艺、纺纱方式分类 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类 按纱的细度分类 按纱的用途分类
一.按结构和外形分类
短纤维纱
单纱 股线 复合股线
长丝纱
单丝纱 复丝纱 捻丝 复合捻丝
变形加工:弹力丝、网络丝、膨体纱 变形丝
长丝的变性加工
花式(复合)纱线
圈圈纱、竹节纱、结子线、大肚纱、彩点线、螺旋 线、辫子线和花股线、金银丝线和夹丝线、拉毛线、 雪尼尔纱、包芯纱线(复合纱)
2.按纺纱方法分
(2)新型纺纱:包括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 自由端纺纱:是把纤维分高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 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典型代表纱有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 纱和摩擦(纺)纱。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衡量纱线粗细一致性的指标,条干均匀的纱线品质更 优。
纱线捻度
表示纱线紧密程度的指标,合适的捻度使纱线更加牢 固。
纱线毛羽
反映纱线表面毛糙程度的指标,毛羽越少品质越好。
提高纱线品质的途径与方法
选用高品质原料
使用高品质的纤维原料能够从 根本上提高纱线的品质。
优化纺纱工艺
通过改进纺纱工艺和设备,可 以降低纱线的不匀率和毛羽数 。
捻度与捻向对纱线的强度、弹性、 耐磨性等性能有重要影响。不同 捻度和捻向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 织物品种和生产工艺,如牛仔布 需要使用高捻度纱,而针织品则 需使用低捻度纱。
纱线的结构形态与外观特征
定义
纱线的结构形态是指纱线内部纤维的排列方式和结构特点,而外观特征是指纱线的颜色、光泽、条干等表面特征。
分类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性能纤维纱线的 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其应用领域也在 不断扩大,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机遇。
智能化纺纱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纺纱技术是指通过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 段,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工干预 。
智能化纺纱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纱线生产的自动化、连续 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可分为天然纤维纱线和化学纤维纱线两大类。天然纤维纱线包括棉纱、毛纱、麻纱等,化 学纤维纱线则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人造纤维纱线和合成纤维纱线。
按纺纱工艺分类
可分为环锭纺纱、气流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等。不同的纺纱工艺会对纱线的结构和 性能产生影响。
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机织用纱、针织用纱、起绒用纱、特种用纱等。不同用途的纱线在品质、性能和结 构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特点。
应用
线密度是纱线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织物的风格、质地、 手感以及生产成本等。不同线密 度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织物品种 和生产工艺。

纱线介绍

纱线介绍

4 ~8 D1 D2 D3 D4
7
其中:A3、B3、C2、D2 中纱疵 A4、B4、C3、D3、C4、D4 大纱疵 A3、B3、C3、D2 有害纱疵(共九级) D2、(A ~D)3、(A ~D)4
8
2、长粗节 截面粗45%以上,长度在8cm以上称为长粗节
粗度 长度(cm) 8 ~ 32cm 45% ~ 100% 100%以上 F E
16
六、灯芯绒织物
织物有地组织和绒组织两部分组成,纬密超过经密较多, 具有手感柔软、厚实,绒条清晰、丰满、坚固等特点 经纱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耐磨性能,为此常用股线作经纱, 并用高捻度。纬纱捻度可适当降低,以求提高割绒效果 减少棉结杂质,促使割绒是减少跳针,提高割绒质量。 纬密高时对黄白纱色差要求特别高
21
十一、起皱织物 采用普通纱线做经纱,强捻纱作纬纱织成,经过印染 加工,使织物缩成有规则或无规则皱纹或皱条。起 皱织物具有手感滑爽、松皱、穿着舒适、弹性好等 特点 经纱用一般捻度,纬纱必须采用超过临界捻度的强捻, 捻系数比常用捻系数大1.8-2.5倍,为此,需要在捻 线机上进行第二次加捻,并经热定捻处理 由于经纬密小,纱的线密度低,纬纱又是强捻纱,因 此应提高原纱强力,经纱条干不匀容易暴露,条干 要求较高
23
十三、牛仔布织物 织物粗犷自然,穿着舒适随意,耐穿耐洗,是适应性 很广的休闲服装面料,织物经纱染靛蓝色。要求色 彩鲜艳,白点均匀,多数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组织 中重型牛仔布一般用质量较好的转杯纱或精梳环锭纱 线。要求强力较高,棉结杂质少,结头少。原纱需 热定捻或自然定捻,绳状染色的经纱宜采用较大的 捻系数
25
染深色和特深色坯 布 树酯整理坯布
常用弹力纱线的分类、主要品种、特征和质量要求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

科普纱线的种类和构成一、纱线的定义纱线是指由纤维或长丝组成的,具有较好的断裂强度和柔曲性等性能的线性集合体。

它们可以由一根或多根连续长丝或许多非连续的短纤维构成。

为了克服纤维的滑脱和形成有用的纱线。

总要给予短纤维大量的捻回或采用其他方法使它们缠结在一起。

各种短纤维单纱常指在纺纱机上纺制成的纱;两根或多根单纱可以捻合在一起,形成双股线或多股线;将几根股线捻合成为复捻股线,又称为缆线。

图1 纱线二、纱线的分类(一)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1.纯纺纱线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称为纯纺纱线,前面冠以纤维名称命名,如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腈纶纱线。

2.混纺纱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混纺而成的纱线称为混纺纱线。

混纺纱线的命名,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

如果比例相同,则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顺序排列。

混纺所用原料之间用符号“/”隔开。

如65%涤纶与35%棉的混纺纱,命名为涤/棉纱;50%涤纶、17%锦纶和33%棉的混纺沙,命名为涤/棉/锦纱;50%粘胶纤维与50%腈纶的混纺纱命名为腈/粘纱。

(二)按纺纱方法的不同分1.棉纺纱线棉纺纱线即用棉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精梳纱和普梳纱。

2.毛纺纱线毛纺纱线即用毛纺设备生产的纱线,又为精梳毛纱线和粗梳毛纱线。

3.麻纺纱线麻纺纱线即用麻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苎麻、亚麻纱线等。

4.绢纺纱线绢纺纱线即用绢纺设备生产的纱线。

又分为绢丝和䌷丝。

图2 绢纺纱线(三)按纱线的用途分1.机织用纱线机织用纱线又分经纱线和纬纱线。

2.针织用纱线3.其他用途的纱线如轮胎帘子线、手术缝合线、装饰用纱线、缝纫和刺绣用纱线等。

(四)按纱线线密度和后处理不同分1.按线密度分按线密度可分为特细特纱10tex以下(60英支以上)、细特纱11~20tex(58~29英支)、中特纱21~31tex(28~19英支)、粗特纱32tex以上(18英支以下)。

2.按纱线卷装不同分按纱线卷装不回可分为筒子纱线、绞纱线和团纱线。

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三 回潮率
吸湿性能 纺织纤维放在空气中,会不断地和空气进行
水汽的交换,即纺织纤维不断地吸收空气中 的水汽,同时也不断地向空气中放出水汽。 纺织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水汽的性能称 为纤维的吸湿性。
纺 织纤维的吸湿性是纺织纤维的重要物理性
能之一。纺织纤维吸湿性的大小对纺织纤维 的形态尺寸、重量、物理机械性能都有一定 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其加工和使用性 能。纺
———— 纱线直径=直径系数 * V 线密度
直径系数C:棉纱单纱直径系数为0.037 棉纱股线直径系数为0.045 涤棉单纱直径系数为0.038 涤棉双股线直径系数为0.04
线的规格表示法
1 线密度制: (1)相同细度的纱合并成股线,股线的线密度
以组成股线的单纱特数乘上合股数来表示。 如表示两根14tex的纱合并的股线表示为 14×2 tex。 (2)当股线中单纱的特数不同时,则以单纱的 特数相加来表示,如(16+18)tex。
16.5 tex/30 f,表示复丝总线密度为16.5 tex, 单丝根数为30根。

化学纤维或蚕丝的复丝线密度为组成该复丝 的单丝线密度之和。
复捻丝细度,用“复丝细度/单丝的根数×复 捻丝束合股数”表示,如240D/35F×2;
三、纱线的加捻
加捻是成纱的必要手段。 加 捻是使纱条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这时纱条中 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 对短纤维来说,加捻主要是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而 长丝的加捻既可以提高 纱线的强度,又可产生某种效应。 纱线加捻的多少以及纱线在织物中的捻向与捻度的配 合,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捻系数
捻 度不能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因为 相同捻度,粗的纱条其纤维的倾斜程度大于细的纱 条。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捻系数来表示纱线的加捻 程度。

第六章环锭纺纱新技术

第六章环锭纺纱新技术
3. 特点 (5) 吸风槽和须条运动方向成一倾斜角 度,这样被集聚的须条可以绕其自身轴 线转动,保证纤维头端完全卷入须条。 (6) 集聚作用直抵输出罗拉钳口线,加 捻三角区可减至最小。
第四节 集聚纺纱
二. 集聚纺纱工艺原理与类型 (二)B型集聚纺纱
1. 代表 德国青泽(Zinser)公司
COMPACT3 2. 集聚装置 带孔皮圈、一对输出罗拉
A型集聚纺中纤维束的集聚
A型集聚纺原理示意图
A型集聚纺滚筒罗拉
A型集聚纺滚筒罗拉
第四节 集聚纺纱
二. 集聚纺纱工艺原理与类型 (一)A型集聚纺纱
3. 特点 (1) 在31至32区域内滚筒罗拉借助空气 负压对纤维进行集聚。 (2) 可纺纤维的最短长度,即皮圈控制 钳口线R到前罗拉钳口线3-31之间的距离, 受到滚筒罗拉直径的限制。
成纱断裂强度高,耐磨性好,毛羽少。
第四节 集聚纺纱
一. 集聚纺纱技术的产生背景 (一)传统环锭纺纱技术的缺陷
加捻三角区不可能聚拢喂给的所有纤 维,许多边缘纤维或者散失掉,或者以 毛羽形式从纱体中突出,对成纱强度贡 献很小,而且影响成纱条干。
传统环锭纺纱线的形成
第四节 集聚纺纱
一. 集聚纺纱技术的产生背景 (二)集聚纺纱技术的产生
第四节 集聚纺纱
三. 成纱结构与性能 (二)成纱性能
5. 加工性能 (3) 比同规格普通环锭纱节省化学浆料 50%。 (4) 整经断头率比同规格普通环锭纱低 30%。
The End
距离平行喂入,在前罗拉钳口下游汇合, 加捻成纱。
赛络菲尔纺纱工艺原理
第二节 赛络菲尔纺纱
二. 成纱结构与性能 (一)成纱结构
短纤维须条与长丝抗弯刚度和抗扭刚 度不同,造成两者在成纱结构中位置分 布有差异,长丝呈螺旋状包覆在短纤维 须条外。

第六章 并捻

第六章 并捻

结子线
花环线 毛圈线 辫子线 结子环圈线 断丝线
• 花式线的表示:三种纱线系统纺制的花式线,从左到右依 次表示,芯纱、装饰纱和加固纱。若两种纱线系统,从左 到右分别表示,芯纱和装饰纱。不指明种类默认棉纤维。 • 14)14)14:表示1根14tex棉芯纱、1根14tex棉装饰纱和1 根14tex的棉加固纱; • 14×2)14)14:表示1根14tex棉双股线芯纱、1根14tex棉 装饰纱和1根14tex的棉加固纱; • 13 R13)13:表示2根13tex棉并纱作芯纱,1根13tex人造丝做装 13 饰纱,1根13tex棉加固纱;
第六章 并捻
Doubling & twisting
一、股线(ply yarn)

• • •
将两根或多根细纱并合加捻成股线称为并捻。
两根纱线并捻成的线称为双股线。 由三根细纱组合成的线常见的是花式捻线。 更多根纱线并合的复合线称为缆线。
工艺流程: 股线捻度小或并合根数少:并捻联合机---络筒 股线捻度大:并纱---捻线(倍捻)---络筒
一般并捻机 并纱筒子3放置在纱架1上的纱锭2上,纱线 引出后,经断头自停装置15,水流槽中玻 璃杆4和横动导杆5,绕过下罗拉6和上罗拉 7,再经过导纱钩8、平面式钢领9上钢丝圈 10,将股线加捻并绕在线管11上。滚筒13和 锭带14传动锭子12做回转运动。
15பைடு நூலகம்
二、花式捻线(花式线,ply complex yarn) • 花式线由三个系统纱:芯纱(core yarn)、装饰纱(effect yarn)、加固 纱(lied yarn)组成。芯纱由1-2根纱线或长丝组成;装饰纱是起环圈或 结子的纱;加固纱是包缠在装饰纱外的纱或长丝,稳定环圈或结子形态。

第六章 粗纱

第六章 粗纱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1)化纤混纺时,一般以主体成分(百分比 大的成分)的纤维长度为基础,适当考虑混和 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棉型化纤与棉混纺时, 化纤长度(38mm)长于棉纤维,为减少纤维损 伤,应主要考虑化纤长度。 (2)纺化纤时牵伸力大,罗拉握持距大于纤 维长度的数值也应较纺棉时适当放大。
第三节 粗纱机加捻的原理
1、竖锭式加捻机构(A453B型、A456C型、A454型 粗纱机) (1)结构 圆柱形长杆,直径19~22mm,长度700~1000mm。 锭子下端插在固定龙筋的锭脚油杯内(下部支撑); 中部靠锭管上部的一段内壁支撑(中部支承);顶端 有凹槽,锭翼销嵌入其中。为使锭翼易于插上和拔下, 凹槽部分外圆有锥度,与锭翼套管内壁吻合。
第一节 概述
2、粗纱伸长率 粗纱伸长率 (1)定义 定义 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的 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式中:
l1 − l2 ε= × 100% l2
ε
——粗纱伸长率(%); L1——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 L2——前罗拉同一时间内输出的计算长度。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五)集合器口径 集合器口径 要求前区集合器口径与输出定量相适应,后区集合器 口径与喂入定量相适应。
前区集合器口径
粗纱定量 /g.(10mm)-1 2.0~2.4 4.0~5.0 (6~7) ×(3~4) 5.0~6.0 (7~8) ×(4~5) 6.0~8.0 (8~9) ×(4~5) 9.0~10.0 (9~10) ×(4~5)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4)牵伸分配 牵伸分配 前牵伸区有双胶圈及弹性钳口,对纤维的运动 控制好,故牵伸倍数主要由前区承担,后区为 简单罗拉牵伸,其牵伸倍数不宜过大,一般为 1.12~1.48倍。

纱线与织物的基本知识

纱线与织物的基本知识

11111
该放放放风放放风方 法
谔谔看看
共和国规划
放 看空 进尽将快 放 见间 间快见尽 风 接 将快快
口 尽尽尽 可 快快快 看 空尽尽 见 间快快
责 埐第六擟章 逎 弹硌姫睒 韗串囏謳 懎蝩畈蝞 瀴菝紞贊覣 塛利行嚑就 踮夥鳀屮蜸 娃稑瀃蘬慃 鹭儚陱嬯忰 欤薲嫊蘻 姷耣翭獧 鶧劒鑽朧 綈猞牮怏
五根经纱相互交织。
• 缎纹组织交织点最少,浮长最长,织
物正反面有明显差异,正面特别平滑 而富有光泽,反面粗糙、无光。
• 棉织物中的贡缎,毛织物中的贡呢等
均属缎纹组织。
第六章
织物规格的表示方法
第六章
表示织物规格时通常要注明:
织物名称、幅宽、经纬纱特数、经纬纱密 度、织物紧度、无浆干布重、断裂强度、织物 组织、织造缩率以及混纺比例等。
表示化学纤维和真丝的细度。
第一节 纱 线
第六章
纱线的特征
• 细度:
• 在公定回潮率同等条件下,它们之间的换算关
系为:
Ntex
1000 Nm
Nden 9
旦尼尔和公制支数的换算:Nden×Nm=9000 特克斯和公制支数的换算: Ntex×Nm=1000 特克斯和旦尼尔的换算: Nden÷Ntex=9
罎珖儱蹀朆霧求媦毌畻籵馝幽賭篾脝 曊圙鎷卩晎熅徔愱攀捜茑燈溼鴁縺虋第六章
蕀暣櫬檭哤婄鋮個闻笟
455454545445 Hkjjkhh
嘎嘎嘎 你
饿饿的
穑鷍墟詭渞餳匧靬旅檾苛豴啃俽藍謎 垑挬搇毎涕極膀讶兾壣巭犂即佱饡氤第六章
惔麇院埣普助喸疽疂頯
12222222222223211
21111122222222222 能密密麻麻密麻麻
第六章

第六章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知识

经编特点
织物性能介于纬编针织物与机织物之间 ; 经编织物防脱散性好; 可以生产成型产品; 适宜编织网孔结构 ; 适宜编织毛绒织物; 生产效率高(3300r/m, 210 ″) ; 对原料、生产机件及生产环境要求高 。
三、非织造织布(Nonwovens)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和形成
非织造布的定义:
❖ 4 长丝
❖ (四)按纺纱工艺、纺纱方式分
❖ 1 按纺纱工艺分
❖ 分为棉纱、毛纱、绢纺纱、麻纺纱
❖ 2 按纺纱方式分
❖ 分为环锭纱、新型纺纱
长丝纱
❖ 1、单丝纱: 指长度很长的单根连续纤维。
❖ 2、复丝纱: 指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合并一

起的丝束。
❖ 3、捻丝: 复丝加捻即成捻丝。
❖ 4、变形丝 化纤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 螺旋、环圈等外观特征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
3.丝 连续长丝纱,简称长丝或丝。有化学纤维长丝纱和 天然纤维长丝纱。
❖ 二、纱线的分类
❖ (一)按结构和外形分
❖ 1 长丝纱
长丝纱
❖ 2 短纤纱
短纤纱
❖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
❖ 1 纯纺纱线
❖ 2 混纺纱线
❖ (三)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
❖ 1 棉型纱线
❖ 2 毛型纱线
❖ 3 中长纤维纱线
第六章 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纱线的基本知识 一、纱、线、丝的概念 二、纱线的分类 三、纱线的捻度和捻向 四、织物性能与纱线关系
第二节 织物的基本知识 一、织物的分类 二、机织物 三、针织物 四、非织造布
第一节 纱线的基本知识
❖ 一、 纱、线、丝的概念
1. 纱 纱是由一股纤维束捻合而成的。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介绍PPT课件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介绍PPT课件
(4)复合纱和结构纱
复合纺纱: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捻而成的复合纱。 结构纺纱:在环锭纺纱线上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结构纱。
第18页/共63页
往复抓棉机
第19页/共63页
环形抓棉机
第20页/共63页
梳棉
第21页/共63页
并条
第22页/共63页
粗纱
第23页/共63页
细纱
第24页/共63页
• 2、 长丝纱的加工
熔融, 干法、湿法
初生丝
牵伸、 热定形
成长纱丝
异截面 圆形 高速
变形
异组份 异形 纺丝
Hale Waihona Puke 网络异粗细 超细 POY
• (纺纱特点:加捻与卷绕分开,纤维一端自由,纺纱速度高, 成纱结构分纱芯和外包纤维,纱线强度较低)
• 传统环锭细纱机上第5加页/共装63特页 殊装置制得的纱
环锭纺
第6页/共63页
转杯纺
第7页/共63页
环锭纱
第8页/共63页
转杯纱
第9页/共63页
• 2、丝 • 天然丝 • 化纤丝 • 仿短纤纱蓬松、卷曲、多毛羽的变形纱 • 仿天然纤维自然粗细、伸缩和空间构形的异粗细、异截面、异收缩、异卷曲丝 • 仿丝纤维高强低伸特征的工业长丝纱
• (1)自由端纺纱 • 自由端纺纱是把纤维分离为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 • 典型代表纱有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和摩擦(纺)纱。
第28页/共63页
转杯纱
• 转杯纱是利用转杯内负压气流输送纤维和转杯的高 速回转凝聚纤维并加捻制成的纱。
• 这种纺纱方法称之为转杯纺或气流纺,适纺 18~100tex的纯棉纱,以及毛纱、麻纱或与化纤 的混纺纱。

纱线的主要类型

纱线的主要类型

纱线分类和主要类型纱线定义: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长、柔教并其有一定械性能的连续长条,统称为纱线。

纱线品种繁多,名称各异,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但从构成纱线的基本单元纤维来讲,纺织纤维有短纤维和长丝之分,所以短纤纱和长丝纱便构成了纱线的两大体系,此外还有各种具有新颖外观和复杂结构的特殊纱线。

一、短纤纱由短纤维(包括天然短纤维和化学切断纤维)纺制而成的纱。

1、按并合加捻情况分(1)单纱:短纤维沿纱条轴向排列加捻而成单纱。

(2)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而成股线。

(3)复捻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股线再并合加捻而成复捻股线。

2、换组成线的纤推种类分(1)纯纺纱线:由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如棉纱线、毛纱线、麻纱线、涤纶纱线、豬胶纱线。

(2)混纺纱线: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和纺成的纱线。

如65%涤涤纶、35%棉组成的混纺为涤/棉鈔。

3.接纺纱工艺流程的不同分(1)棉纱线分为普梳纱、精梳纱、废纺纱。

(2)毛纱线分为粗梳纱、精梳纱、废纺纱。

4.接纺织机的类型分(1)环锭纱: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纺制的纱。

(2)新型纱:用各种新型纺纱机(如转杯纺纱机、喷气纺纱机、自捻纺纱机、摩擦纺纱机、静电纺纱机等)纺制的纱。

5、接化学短纤维的长度分(1)棉型化纤纱线:长度接近于棉纤维,一般为30~40mm。

(2)毛型化纤纱线:长度接近于毛纤维,一般为70~150mm。

(3)中长化纤纱线:长度介于棉、毛之间。

6、按纱的粗细分棉或棉型化纤纱分为特细特纱(≤10tex)、细特纱(11~20tex)、中特纱(21~31tex)、粗特纱(≥32tex)毛或毛型化纤分为特细支纱(≤12tex)、细支纱(12~31tex)、粗支纱(≥31tex)二、长丝纱1、平丝纱长度很长的连续单根纤维。

2、复丝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纱并合在一起的丝束。

3、捻丝复丝加捻而成捻丝4、复合捻丝捻丝再经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而成复合捻丝。

5、变形丝伸直、光滑的化学纤维原丝经变形加工,呈现卷曲、环圈、螺旋等外观特征而具有蓬松性、伸缩性,这样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

纱线分类

纱线分类

纱线分类通常所谓的“纱线”,其实是指“纱”和“线”的统称,在服装材料学中定义如下:“纱”是将许多短纤维或长丝排列成近似平行状态,并沿轴向旋转加捻,组成具有一定强力和线密度的细长物体;而“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股线。

按纱线原料分1、纯纺纱: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2、混纺纱:由两种或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

按纱线粗细分1.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2.中特纱:指21~32特(19~28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3.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4.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

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按纺纱系统分1.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

精纺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

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

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粗纺毛织物、中特以上棉织物等。

3.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

纱品质差、松软、条干不匀、含杂多、色泽差,一般只用来织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级的织品。

按纺纱方法分1.环锭纱:是指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线。

纱中纤维内外缠绕联结,纱线结构紧密,强力高,但由于同时靠一套机构来完成加捻和卷绕工作,因而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此类纱线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类织物、编结物、绳带。

2.自由端纱:是指在高速回转的纺杯流场内或在静电场内使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其纱线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分别由不同的部件完成,因而效率高,成本较低。

纱线分类与结构特征

纱线分类与结构特征
纱线分类与结构特征
目录
• 纱线分类 • 纱线结构特征 • 纱线品质评定 • 纱线应用领域
01 纱线分类
按原料分类
01
02
03
天然纤维纱线
由天然纤维如棉、麻、毛、 丝等制成,具有良好的吸 湿性、透气性和保暖性。
化学纤维纱线
由化学纤维如涤纶、腈纶、 粘胶等制成,具有优良的 抗皱性、耐磨性和弹性。
混纺纱线
毛巾
纱线可以制作各种毛巾产品,如面巾、浴巾等,具有柔软、吸水 性好等特点。
地毯
纱线可以制作各种地毯,具有良好的保温和装饰效果。
产业用纺织品
1 2
绳索
纱线可以制作各种绳索和缆绳,用于各种工程和 运输领域。
过滤材料
纱线可以制成各种过滤材料,用于过滤空气和水。
3
增强材料
纱线可以作为增强材料,用于复合材料的制造。
特数
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特数越 高,纱线越粗。
纤度
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单位,纤 度越高,纱线越粗。
纱线捻度
捻度
表示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捻度越高, 纱线越紧密。
加捻角度
表示纱线加捻时纤维与轴线的夹角,加捻角 度对纱线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捻向
表示纱线捻回的方向,分为Z捻和S捻两种。
加捻方式
分为机械加捻和气流加捻两种方式,不同的 加捻方式对纱线的性能也有影响。
纱线毛羽
毛羽指数
表示纱线表面毛羽的多少,毛羽指数 越高,纱线表面毛羽越多。
毛羽长度
表示纱线表面毛羽的长度,毛羽长度 越长,纱线表面越粗糙。
毛羽分布
表示纱线表面毛羽的分布情况,毛羽 分布越均匀,纱线表面越平滑。
毛羽形状
表示纱线表面毛羽的形状,毛羽形状 对纱线的外观和性能有一定影响。

学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学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学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纱线是纱和线的统称,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粗细和物理机械性质的连续长条。

包括纱、线和长丝等。

纱线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出发点,可对纱线进行分类。

1按纱线的体系分类1纱 (staple yarn)亦称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而成。

1按纺纱隔距等工艺特征分型纱、毛型纱、中长型纱、麻纺纱、绢纺纱、铀丝纺纱。

2按纱线的粗细分棉与毛纱的粗细划分(纱支或特数范围仅对相同纤维类型的有效)3按纺纱方法分传统环锭纱传统纺纱方法,占比例大。

纺纱特点;须条两端握持,有加捻三角区,加捻与卷绕同时完成,成纱结构较紧密,纱线强度高、毛羽少,纤维伸直度高非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转杯(气流)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自捻纺、喷气纺、平行纺、包缠纺、粘合纺等。

纺纱特点:加捻与卷绕分开,纤维一端自由,纺纱速度高,成纱结构分纱芯和外包纤维,纱线强度较低复合与结构纺纱复合纺纱:如塞络纺纱(sirospun yarn)、塞络菲尔纺纱(sirofil yarn)结构纺纱:分束纺纱(solospun yarn)、集聚纺纱(compact yarn)、皮芯结构纺纱2丝(filament)概念:直接由高聚物溶液喷丝而成的连续长丝束。

1按化纤纺丝后加工方法分(1)牵伸丝(FDY)(2)弹力丝(DTY),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3)空气变形丝(4)网络丝2按复丝的混纤状况分(1)单丝:一根无限长的单纤维(2)复丝:由多根无限长单纤维组成(3)复合(捻)丝: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复丝并合(加捻)而成。

3线概念:由两根或两根以上单纱合并加捻而成;包括复合线和结构线。

复捻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股线合并加捻而成;花式线(纱):由芯纱、饰纱和固纱加捻组合而成,具有各种不同特殊结构性能和外观。

1按纤维组成分类以纤维组成分(1)纯纺纱线由一种纤维或组分不变的高聚物纺成的纱、丝、线,如: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等。

纱线知识

纱线知识

纱线知识摘要一、纱线的分类按结构外形分,按纤维长度分,按纤维种类分,按纱线系统分,按制衣用途分,按粗细分。

二、纱线结构与纺纱方法的关系难点:传统的环锭纱与新型纱线之间的关系。

环锭纱的特点。

其它诸如花式线,膨体纱,弹力丝,自由端纱等特点。

主要的服装材料(机织物,针织物,材料底布,缝纫线等)均由纱线组成。

纱线是纱和线的总称,它们有纺织纤维经纺纱(丝)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服用性能,其长度可为无限的线型集合体。

线是两根以上纱(丝)并合而成的。

纺丝纱线的种类很多,分类各不相同,从服装材料系统来看,可按其结构和外形、纤维长度、纤维种类、纱线制度、纱线用途以及纱线粗细等分类方法较全面的了解,因为服装纱线材料包括的纱线品种广而杂,同时亦有助于对纱线结构及性能的认识。

第一节纱线的分类一、按结构和外形分类1、单丝指蚕丝中的丝素纤维或由化纤喷丝头中的一个单孔形成的单根长丝,原属单纤维,而在纺织工业中,习惯的称为单纤维(简称单丝)或单纤维丝。

2、复丝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合在一起,或由丝胶粘在一起的丝束,也称复合丝,一般长丝均属复合丝,由原来没有捻度的复合丝经第一次加捻后制得的,属单捻丝也称捻线。

将捻丝再经过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就成为复捻丝,通常将所有丝织物的材料均泛称为丝线。

3、单纱由较短的纺织纤维,经过加捻而组成的纤维束,也称细纱,应用最广,有纯纺纱和混纺纱。

4 、股线由几根单纱经合并加捻而成的线。

为考虑股线结构的匀称和稳定性,通常用2~3根单纱合并加捻,如二根单纱和股加捻的称为双股线。

股线材料常用与较高品质的织物和缝纫线等,此外,股线再合并加捻就成为复捻线,亦有用于四股以上的缝纫线。

5、花式线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线。

大多数花式线都是由芯线和饰线加捻而成,表面带有疙瘩结子,环圈,螺旋线圈,小辫,竹节等。

常用于只织线呢类织物。

另外,金银线具有闪闪发光的外观,独具一格,也是作为花式线的很好材料,如涤纶金银线,主要供装饰需要,如提高丝织物的身价,目前亦有用于中长纤维中。

纱线基础知识

纱线基础知识
检测方法
采用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如强 力机、细度仪、条干仪等,对纱 线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确 保符合品质要求。
纱线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01
保证产品质量
纱线作为纺织品的基础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纱线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
提高最终产品的合格率。
02
结构、纤维种类、弹性等性能 对针织物的品质和用途有重要影
响。
纱线在针织物中的应用需要根据 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纱线类型, 如单面针织物、双面针织物等。
纱线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非织造布是一种新型纺织材料,其制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编织,而是通过粘合、熔 喷等方法制成。
转速与张力调节
根据纺纱工艺要求,调节 机械设备的转速和张力, 以保证纱线的品质和稳定 性。
卷绕与成形
根据需要调节卷绕方式和 成形参数,以保证纱线的 卷绕密度和成形质量。
03
纱线品质检测与质量控制
纱线品质检测标准与方法
纱线品质检测标准
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纱线 品质检测标准,包括纱线的物理 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方 面的要求。
智能化发展
利用传感器、智能监测等技术手 段,实现高性能纱线的智能化生 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纺纱技术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生产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纺纱过程的自 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纺纱企业 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纱线的结构与组成
结构
纱线由纤维集合体和纤维束组成,其中纤维集合体是由许多 纤维纠缠而成的集合体,纤维束则是由许多纤维以一定的方 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

纺织材料学第六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

纺织材料学第六章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

(a)单纱
(a)单纱
(b)股线(双股)
3
(a)单纱
(b)股线(双股)
(c)股线(多股)
(d)复捻股线
6
变形丝
)
弹力丝(高弹Array弹力丝(低弹)
网络丝
1.环锭纺纱(动画)
旋转器件为锭子,
最大转速为:25000r/min,
最大纺纱速度为:40m/min,
●纺纱细度为3-200英支。

●结构紧密,表面光滑
●细不匀高,耐磨差,
●强度高,伸长小,
●染色性差。

14
2.非环锭纱
(1)转杯纺
旋转器件为转杯,
最大转速为:130000r/min,
最大纺纱速度为:179m/min,
纺纱细度为:5-30英支。

●结构松散,表面粗糙
●细度均匀
●强度低、伸长高,
●染色性好
15
(2)喷气纺纱
旋转器件为气流,
最大转速:200000-300000r/min,
最大纺纱速度为:250m/min,
纺纱细度为:15-80英支。

16
五、按用途分
1.针织用纱
2.机织用纱
分经纱和纬纱。

3.起绒用纱
4.特种工业用纱
17
六、其他分类方法
1.染整加工:原色、漂白、染色、烧毛、丝光
2.卷绕形式:管纱、筒子纱、绞纱
绞纱
管纱、筒子纱
18
3.加捻方向:
S捻、Z捻。

S捻 Z捻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⑵ 条干不匀的波谱图
S(logλ) S(logλ) S(logλ)
S(logλ)
(a)理论不匀谱
logλ
(b)正常不匀谱
logλ
(c)牵伸波不匀谱
logλ
(d)机械波不匀谱
logλ
❖ 四变异长度曲线
❖ (纱线细度不匀率与片段长度间的关系) ❖ 纱线的细度不匀率与试样的片段长度密切相关。将纱线分成很多等长片段: ❖ 外不匀(片段间不匀):称重后求得的不匀率,为外不匀 ❖ 内不匀(片段内不匀):将其中任一片段纱线再分成很多更长小片段,
❖ 1环锭纱 ❖ 传统纺纱方法,占比例大。 (纺纱特点;须条两端握持,有加捻三角区,加捻
与卷绕同时完成,成纱结构较紧密,纱线强度高、 毛羽少,纤维伸直度高) ❖ 2自由端纺纱:转杯(气流)纺纱、静电纺纱、 涡流纺纱等。 ❖ 纺纱特点:加捻与卷绕分开,纤维一端自由,纺 纱速度高,成纱结构分纱芯和外包纤维,纱线强 度较低) ❖ 3非自由端纺纱
❖五按纱的用途分
❖ 1.机织用纱 又分经纱和纬纱。 ❖ 2.针织用纱 一般要求粗细均匀,结头和粗、
细节少。 ❖ 3.起绒用纱
❖ 4.特种工业用纱 如轮胎帘子线等。
❖ 六.按纱线的粗细分
❖ 例:棉型纱按粗细不同可以分为: ❖ 1.特低线密度纱(特细特纱)指线密度在10tex及以上很细
的纱。 ❖ 2.低线密度纱(细特纱) 指线密度在11~20tex较细的纱。 ❖ 3.中线密度纱(中特纱) 指线密度在21~31tex,介于粗
❖ 由高收缩性和低收缩性的两种腈纶纤维按一定比例(前者占40%~
❖ 45%,后者占55%~60%)混纺成纱,经松弛热定型处理后,高收缩 纤维收缩形成纱芯,低收缩纤维收缩被挤压在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制
成膨松、柔软、保暖性好、具有一定毛型感的膨体纱。
❖ 三、按纺纱系统分
❖ 精纺纱,粗纺纱、废纺纱
❖四 按纺纱方法分
V=CV2 I(l)
B(l)
第四节纱线的加捻指标和纤维径向转移
❖ 一、纱线加捻的目的作用
短纤纱——加捻使纤维之间抱合得更加紧密,使纱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质。 长丝——改善加工性,提高抗起毛起球、抗勾丝性,强捻使织物风格独特。
❖ 二、纱线加捻的特征指标与测试
❖ 1、加捻指标
❖ (1) 捻度T——单位长度的捻回数。加捻使纱线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两截 面的相对回转数称为捻回数
特纱和细特纱之间的纱。 ❖ 4.高线密度纱(粗特纱) 指线密度在32 tex 以上较粗的纱。
第二节 纱线的结构与性质
纱线结构——指组成纱线的纤维的空间形 态、纤维间的空间排列关系、纱线的整 体几何形态。纱线结构主要影响纱和织 物的外观特征和品质性能,如手感、光 泽、悬垂性等。
1、短纤纱:
❖ 纱线表面有毛茸且长短不一,光泽暗淡,覆盖 性好;
等。
❖ (二)长丝纱

普通长丝、捻丝和复合捻丝。
❖ 2.变形丝
❖ ——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 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 变形纱。
❖ 有: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多重加工变 形丝(由两种变形方法复合加工而成)等。
❖ (1)空气变形丝 ❖ 利用急速流动的紊乱空气,冲击丝束,使丝束产生环圈、扭 ❖ 结、结头、螺旋等不规则卷曲,获得的高蓬松性的丝。 ❖ (2)网络丝 ❖ 将高速气流垂直间歇地射向喂入的长丝,使单丝之间互相纠缠 ❖ 和缠绕,从而增加丝束抱合性,这种具有周期性网络结的丝称之。
❖ (三)复合纱
❖ 1.包芯纱
❖ 纱中纤维有径向转移,幅度较大。纱线较膨
松,手感暖和,
❖ 易起球,易沾污;
❖ 纤维强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延伸性与捻度有 关;
❖ 吸湿性好,静电少,与皮肤接触舒适透气;
❖ 短纤纱的加工过程复杂,工序长。
2、普通长丝纱:
❖ 具有挺直、光滑的外观,表面无毛羽,一般光泽较 强,织物有丝感;
❖ 蓬松性差,手感凉滑,不易起球,不易沾污,易勾 丝,覆盖性差;
❖二常用纱线的规格
❖ 1棉型纱线 ❖ 2毛型纱线 ❖ 3化纤长丝 75dtex/24f
第三节 纱线的细度均匀度
❖ 纱线的细度不匀指沿纱线长度方向的粗细不匀。
❖ 纱线的细度不匀包括几种情况:
❖ 截面积,直径的变化;不同截面上所含纤维根 数的变化;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不匀;
❖ 纱线细度不匀的危害:
❖ ①内在质量↓——纱线强力,耐磨性↓,织物牢度 ↓
❖ 由短纤维通过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 ❖ 包括:单纱、股线、复捻股线、花式捻线等。 ❖ 花式线——由芯线、饰线和包线捻合而成, ❖ 饰线:缠绕在芯线的周围形成起花效应 ❖ (螺旋形、环圈形、结子形、纱辫形、粗纱效应形等) ❖ 包线:包绕在芯、饰线外面起加固作用.也可以不加
包线。 ❖ 如圈圈线、竹节纱、大肚纱、辫子线、雪尼尔纱等。
称重后求得的不匀率。 ❖ 总不匀:将全部纱线都分成极小的片段及称重后求得的纱线不匀率。 ❖ 如果不匀率用变异系数来表示,由变异相加定理知 ❖ CV总2=CV内2+CV外2 ❖ 变异——变异系数的平方称为变异 ❖ 上式变为 C总=C内+C外

❖ 变异——长度曲线:细纱的变异与细纱片段长度间的关系曲线对同一 批纱线来说,总不匀为一定值
网络纱与长丝纱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丝间获得较好的抱合,有利于提高丝束的强力; ❖ 减少长丝所引起的钩丝; ❖ 改善起毛现象; ❖ 减少静电的产生; ❖ 改善长丝的表面结构; ❖ 减少长丝对张力的敏感性; ❖ 提高耐磨性。
第二节 纱线的细度
❖ 一纱线的细度指标
❖ 直径 d 、特克斯数、丹尼尔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等

或者

股线的公制支数=
(3)复丝的旦数
1
1 1 .... 1
N1 N2
Nn
例如 1
11 60 40

75D/F30
Nd=nNd(f)
❖ 2纱线的重量偏差
❖ 对棉型纱线来说,是百米纱线的实际干重与百米纱线的设 计干重之差,除以百米纱线的设计干重,用百分数表示。 又叫纤度偏差或支数偏差。是纱线分等时的重要指标。
n ——小于平均数的试验次数
❖ 2变异系数CV
❖ 又称离散系数, 指均方差对平均值的百分比。

CV 100 %
x
❖ 当试样数n<50,
n
(x x)2 /(n 1)
i
❖ 二细度不匀率的测试方法
❖ ⑴ 目测检验法
❖ 又称黑板条干检验法。 ❖ 长片段不匀 ❖ e.g.毛条、棉条、粗纱、细纱。 ❖ 方法简单、正确性高。 不同片段长度的不匀率不能比较
❖ 2.混纺纱线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纺 成的纱线。
❖ 如:涤65/棉35
涤50/棉33/锦17
❖ 命名规则:a 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

b 如果比例相同,按天纤、合纤、再生纤维素纤维顺序排列。
❖ 二按纱线的形态结构分
❖ 短纤维纱、长丝纱和复合纱
❖ (一)短纤维纱
(2)空气变形丝 空气变形纱的最大特点之一: 蓬松度大
❖ 表观直径比短纤纱大50%~100%; ❖ 比容是原丝的2~3倍,故纱线的覆盖能力增大,并优于低弹
丝; ❖ 结构和性能均比较稳定; ❖ 空气变形纱少极光,有近似天然纤维的光泽效果和外观特点; ❖ 改善蜡状感,摩擦系数与短纤纱接近。
4.网络丝 网络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使丝束获得一定的抱合力。 网络丝的主要参数: a.网络度——即单位长度内的网络数。 如:丝绸和薄型花呢——50-80个/m, 厚型毛织物——100-200个/m,, 麻织物 ——多于200个/m, 纬编织物——少于50个/m。 b.网络牢度——即在一定张力下的解脱能力。 (满足织造加工的需要)
❖ 纤维强力利用程度略差于长丝纱,延伸性与加工方 法有关。
❖ 其织物尺寸稳定性高,保形性好;
❖ 保持了合纤织物易洗快干的特点;
❖ 加工比长丝复杂。
(1)假捻变形纱 主要特点:是蓬松性和伸缩性。 其直径可比原丝高许多倍,视所加捻度大小而定,伸缩性也 可大增加。高弹丝伸缩性可达2~4倍及以上,低弹丝可按需 要减少。
❖ 纤维强力被充分利用,延伸性较小,尺寸稳定性好;
❖ 吸湿性取决于纤维成分,热塑性纤维吸湿差,易产 生静电,不透气;
❖ 一般很少加捻或捻度很高。
❖ 加工较简单,大大地缩短了工序
3、变形纱
同时具有短纤纱和长丝纱的特征。
❖ 改善了纱的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弹性和保暖 性等性能;
❖ 纱线表面暗淡有绒毛,蓬松或有弹性,手感柔软, 从而提高了覆盖能力;
b.纱疵(少见):
长粗结纱,长细节纱,竹节纱,飞花、大结头、 小辫纱
——对纱线质量尤其是布面外观有很大危害的一 种不匀。
❖ 一不匀率的指标
❖ 1.平均差不匀率:指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对数据平
均值的百分比
U

1 n
n i 1
xi
x
100%
式中:x——总平均值
x
x1——小于平均数各次试验的平均数 N ——试验总次数
❖ ②外观质量↓——粗、细节在布面上形成云斑、 阴影
❖ ③工艺性↓——引起强力不匀,增加制造过程的 断头率,生产效率
❖ 纱线细度不匀的原因
❖ (1)随机波动造成的不匀(理论不匀,不 能消除)
❖ (2)因纤维集结和工艺设备不完善造成的 不匀(使纱条的不匀率在整个波长范围增 大——振幅大)
❖ (3)牵伸波造成的不匀——形成馒头 ❖ (4)机械性缺陷造成的周期性不匀——形
❖ ⑵ 测长称重法
❖ 长片段不匀 ❖ 人为误差大
❖ ⑶ 电子条干均匀度测试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