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精益产品开发(一)—— 看板开发方法
精益生产之 Kanban System看板系统概述
“一卡”kanban信号例子
双卡Kanban系统
消耗流程
• 操作员制造循环圈 • 负责生产KANBAN卡和生
产产品
生产流程
• 物料管理员“移动”循环 • 负责领取和物料的移动
领取看板
用来指示后工序何时到前工序领取何 物何量到后工序去
生产看板 用来指示各生产站何时开始生产
Kanban 卡设计
一般可以考虑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信息 品号 产品描述 供应制程名 数量 容器数量 来自何地 发往何地 周期时间 等等
与材料相关的信息 3. 零缺陷交付 4. 看板附在容器
持续改进原则 5. 6S 纪律 6. 用Kanban来揭示和解决问题
Kanban的6大黄金法则
1. 下游流程领取他们需要的产品 2. 上游流程生产被领取的产品 3. 看板总是与物料保持一致 4. 错误或坏的材料永远不允许进入下游 5. 看板只用于较小的(±10%)调整 6. 看板数量不断减少
Kanban System 看板系统
用于进程内或进程间看板生产系统
Topic 1: 什么是kANBAN
1. 什么是Kanban 2. Kanban的作用 3. Kanban的形式 4. “双卡”Kanban 系统 5. Kanban卡的设计
什么是Kanban
日文读音,原意为供阅读之板
看 Kan
↓ Visual
Kanban循环步骤
消耗流程
• 操作员制造循环圈 • 负责生产KANBAN卡和生
产产品
生产流程
• 物料管理员“移动”循环 • 负责领取和物料的移动
Kanban循环步骤
7
8
Material
14
Handler Loop
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产品开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环节。然而, 传统的产品开发方法往往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许多企业开始转向精益产品开发,这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效率和创新 的产品开发方法。其中,《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这本书为读者提 供了深入理解和实践精益产品开发的平台。
精彩摘录
“培训和发展”:为了实施精益产品开发,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 员工需要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企业也需要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机 会。
精彩摘录
“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精益产品开发的实施效果,企业需要定期评估项 目的进展和成果,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开发策略。
阅读感受
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探索和发现有用的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 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探索和发现新的价值变得尤为 重要。书中提到了一种名为“开发、测量和认知循环”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开发、 测试和反馈来发现新的价值和改进产品的机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不断变 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引言部分,本书作者介绍了精益产品开发的概念和背景。它强调在产品开 发过程中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目标。通过消除浪费和不断改进,企业 能够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保持竞争优势。
目录分析
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四章着重介绍了精益产品开发的原则。其中包括:价值导 向、客户需求、跨部门协作、持续改进和开放式创新等。这些原则为企业在产品 开发过程中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精彩摘录
这些摘录展示了《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这本书的精髓。通过 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原则和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产品开发 效率和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精益生产之看板管理
二、特殊形式看板
名称 彩色乒乓球 容器 方格标识
信号灯
电子看板
说明
应用彩色乒乓球作为信息传递手段
容器本身也可以作为发出信号的工具
在地面或作业台面上画出标识方格明确存放什么零 部件 在墙上设置若干信号灯,某灯开启后即表示需要提 供某种物料 把信息系统引入传统的看板系统
规则二:前工序仅按被后工序领取的物品和数量进行生产 生产数量不能超过看板规定的数量,没有看板不进行生产。 当前工序生产多种零部件时,必须按各看板送达的顺序进 行生产。
规则三:不合格品绝对不能送到后工序
规则四:必须把看板数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规则五:通过看板对生产进行的微调
四、看板数量计算
看板数量就是在生产现场实施拉动生产所必须的看板数量。 1、理论基础——订货点理论
1、指示的功能
只按照看板指示的数量进行生产与搬运,这是看板的最基本功能。
2、目视管理的功能 起到物料标识的作用。 自动控制生产过量、搬运过量的作用。 按必要的物品、必要的时间、必要的量进行生产。
3、现场改善的功能
通过看板管理者容易发现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 及对异常问题的改善。
3.3 工序内看板和工序间领取看板
二、信号看板的使用方法
以冲压工序为例,介绍信号看板的运行方法。
三、信号看板位置计算
三角看板的位置计算和工序内看板数量计算相同:
N DL(1)
C
上图,三角看板位置为?。 材料领取看板的位置计算和工序间领取看板数量的计算相同:
N D (L T TS ) C
上图,材料领取看板位置为?。
3.5 外协领取看板
3.7 看板使用问题
实现JIT生产的重要手段:看板管理
实现JIT生产的重要手段:看板管理什么是JIT生产?JIT,全称为Just In Time,即“精益生产”或“按需生产”技术。
JIT生产是指在一个良好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下,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及库存,精确控制生产的节奏,达到以最小的资金和时间来满足市场需求。
看板管理的起源看板管理,起源于日本的生产实践中。
它的核心理念是“拉”的概念,即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拉动生产线上的流程。
看板管理目的是引入一种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更细致的可视化和管理方法。
通过看板管理,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看板管理的基本概念1. 看板看板实际上就是一张卡片,它可以是纸张、电子板,或是其他可视化的图表工具。
看板通常包含工序号码、工序名称、生产计划、生产状态、生产数量等信息。
2. 看板板面看板板面通常是一个物理/电子面板,将所有的看板卡片列在同一面板上。
通过这个面板,管理人员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整个生产线的状态,并且随时调整生产计划。
3. 看板区看板区是看板在生产线上对应的位置。
在看板区附近,通常会有标识工序的物流设施或物流信息显示器。
工人可以根据看板区上的信息,实时安排生产和处理异常情况。
看板管理的工作流程看板管理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计划、执行、控制、改进。
从这四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看板管理是一种不断优化的过程。
1. 计划看板管理计划啊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预测的预测基础上。
计划阶段需要准确地估计当期或下一期所需生产的数量,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准确地制定计划,减少浪费。
2. 执行在执行阶段,通过可视化把生产任务传递给生产人员,并且安排他们的任务。
执行阶段的目的是使生产线的生产和组织流程达到一个平衡,以达到最高效的效果。
3. 控制控制阶段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它需要不断监控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并实时调整生产策略。
在这个阶段,看板管理需要通过采集和显示生产数据,以人员为中心,保证生产线和生产进度的稳定运行。
精益生产之看板管理
一、看板及看板管理的定义看板就是表示某工序何时需要何数量的某种物料的卡片。
看板是一种精简的、整ﻫ合化的、传递生产状况的信息载体. ﻫ看板管理是利用公司看板协调地管理全公司的生产,将必须的产品,在必须的时ﻫ候,仅按必须的数量制造出来的一个信息系统.二、精益生产之看板管理精益生产是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
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公司,因此也称ﻫ精益生产方式为丰田生产方式。
丰田公司的巨大成功,使得精益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
准时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而要实现准时生产,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信息手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板管理。
精益生产中的看板管理是协调地管理全公司的生产,将必须的产品,在必须的时候,仅按必须的数量制造出来的一个信息系统.这一管理方式,以“准时生产”而闻名。
在日本丰田公司,看板管理被看作是整个丰田生产方式中的一个子系统。
ﻫﻫ三、精益生产中的看板管理之看板分类ﻫ看板是实现准时生产的工具,具体地说,通常是一张装入长方形塑料袋里的卡片。
看板一般分两类来使用,也就是“领取看板”和“生产指示看板”。
ﻫ领取看板:领取看板记载着后工序应该从前工序领取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ﻫ生产指示看板:生产指示看板指示前工序必须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四、精益生产中管理看板的实施1、实施前提ﻫ1)需求方: ﻫ稳定的或者可以预测的需求提供看板量ﻫ程序标准化2)供货方准时维护数据ﻫﻫ供货能力必须不低于需求方的需求产品质量可控运输周期稳定可控ﻫ合适的包装方案3)高层管理者重视ﻫ这种后工序向前工序要零件的“拉动”方式,其特点是生产计划只下达到装配线上,然后依工序层层向前推进,这对于想引进看板方式的我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ﻫﻫ为了实行这个规则,工厂的最高经营者必须让全体员工服从,还必须作出将迄今为止的生产、搬运、交货的流向完全逆转过来的重大决策。
如果不是工厂的最高经营者,而是生产部长,即使想往工厂引进看板方式,因为职位太低,这一规则也难以实施。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
精益改善看板是一种用于促进团队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具。
它通常用于现场管理,可以帮助团队识别和跟踪问题,并促使他们在整个改进过程中保持集中和透明。
以下是一个精益改善看板的案例:
看板名称:生产效率改进看板
1. 目标设定区域:
- 在这个区域,团队会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提高生产
效率10%。
-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度量、可达到的,并且需要有一个明
确的截止日期。
2. 问题识别区域:
- 在这个区域,团队会列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或障碍,这些问
题可能会影响到达目标。
- 团队成员可以使用问题分析工具(如鱼骨图或5W1H)来
帮助他们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3. 改进计划区域:
- 在这个区域,团队会制定一份改进计划,以应对已识别的
问题。
- 改进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责任人和计划完成日期。
4. 行动跟踪区域:
- 在这个区域,团队会跟踪和记录每个改进行动的进展情况。
- 行动跟踪可以使用简单的指示器,如红色表示未开始,黄
色表示进行中,绿色表示已完成。
5. 绩效追踪区域:
- 在这个区域,团队会记录和追踪一些关键绩效指标,以评
估改进行动的效果。
- 绩效指标应该与目标和已识别的问题有关,例如产量、品
质和交货时间等。
通过使用这个精益改善看板,团队可以清晰地了解问题、制定计划、跟踪行动,并及时调整策略以实现目标。
它还可以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促进沟通、合作和持续改进的文化。
精益生产中看板管理
精益生产中看板管理摘要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实现高效率生产的管理方法。
其中,看板管理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可视化管理、信息流动和团队合作等方式,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和工作。
本文将介绍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作用以及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
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价值流”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和竞争优势。
在精益生产中,看板管理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可视化管理、信息流动和团队合作等方式,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协同和效率。
1. 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看板管理是一种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业的管理方法,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可视化管理看板管理通过可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使整个生产过程对于相关人员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进行协作和沟通。
通过使用看板,可以清晰地展示每个任务的状态、负责人和截止日期等信息,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
1.2 限制工作数量看板管理倡导通过限制在进行中的工作数量,来避免资源过载和工作瓶颈的产生。
通过限制工作数量,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进度和质量,并减少因同时进行多个任务而带来的干扰和负荷。
1.3 排除隐性问题看板管理通过引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促使问题及时暴露和解决。
通过标准化工作流程,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排除潜在的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2. 看板管理的作用看板管理在精益生产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2.1 任务管理通过使用看板,可以清晰地管理和组织各项任务,包括任务的起始时间、负责人、截止时间等,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任务的要求和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2.2 进度控制看板管理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剩余工作量和可能的延迟等。
通过可视化管理,团队成员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2.3 协作与沟通看板管理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通过可视化工作流程,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任务的分工和依赖关系,协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精益看板方法
精益看板方法精益看板方法,也被称为可视化管理工具,是一种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可视化信息的方式,帮助团队了解工作流程、识别瓶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精益看板方法的核心是看板板面,通常是一个大型白板,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最常见的看板板面划分为三列:待办事项、进行中和已完成。
待办事项列显示了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中列则显示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已完成列则展示了已完成的任务。
在这个基本框架上,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列,以反映项目的特定阶段或团队的工作流程。
例如,可以添加一个“需求收集”列、一个“测试中”列等等,以更好地展示项目的进展和状态。
除了基本的列,看板板面上还可以添加其他的信息,如任务的优先级、截止日期、负责人等等。
这些信息的添加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加清楚地了解各自的责任和任务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精益看板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限制在进行中列的任务数量。
通过限制进行中的任务数量,可以避免工作的过载,保证团队成员的专注度和工作质量。
一旦进行中的任务达到限制数量,团队成员就需要等待某个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新的任务,这种限制促使团队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每一个任务。
此外,精益看板方法还鼓励团队进行反思和反馈。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参与看板的维护和更新,对项目的进展和困难进行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
这种持续的反馈和改进过程有助于团队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精益看板方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项目管理方法。
通过可视化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了解工作流程,识别瓶颈,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它还鼓励团队成员的参与和反馈,促进持续改进。
对于任何需要高效管理项目的团队来说,精益看板方法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看板KANBAN-精益生产的高级工具
看板KANBAN-精益生产的高级工具看板KANBAN是精益工具里较为高端的一个工具,这里的看板不是指工作场地的显示和记录状况的白板,看板在这里是一种触发信号,而且尤其是指拉动方式里的触发信号。
较为复杂,却意义重大。
看板作为拉动的实施工具,作为准时生产JIT的实现方式,起的是个触发的作用。
两箱系统(two-binsystem)是很好的个入门方式。
典型应用于生产区域的小零件(比如螺丝螺帽等)的货架上,这样的小零件的缺货会影响生产区域的装配作业,而如何补货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两箱系统的做法是,将零件盒中间加一层隔板,前后各放一袋零件,拆前面的一袋开始用,在后面的一袋下方放一块红色的牌子,标有零件号,也就是看板。
当第一袋用完,从后面的第二袋到前方的时候,第二箱底部的红色看板即呈现,则手工将此红牌插在货架上。
因而便于补货人员在定期巡视时可以查看到什么料缺了而需要补货。
执行这个两箱系统的时候,需要对每个料号的零件的体积和最小起订量、以及单位生产使用量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平衡,也对物料补给员的巡视时间进行相应的匹配(比如是每两小时巡视一次、还是每天一次)。
而这种实物看板也可以由电子看板来替代。
这种典型的看板的应用,是一种触发信号,对于在生产现场的最低库存和保证不断货的顺畅供应间的平衡下的一个补货的触发信号。
也有做法是把这样的小零件的现场货架外包给供应商,供应商每天有人来负责检查巡视缺货状况,并予以补充。
这种两箱系统的看板方法,促成了生产现场的小零件和使用方和补充方的良性互动,从而得以取得不断货和最低库存间的均衡。
对于工序间的WIP在制品、半成品、原材料的搬运中,看板也是有典型的运用。
为配合JIT的准时生产,只生产需要的量,当生产指令从生产线末端朝前方传递,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内部看板为不增加额外的浪费而可以省略,因同一条生产线在拉动生产中趋向于单件流,所以每个工位只有一件WIP在制品,当完工的在制品被下一工序取走,即触发此工位的生产指令。
项目 看板方法
项目看板方法
看板方法(Kanban)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工作流程策略。
它是由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旨在优化生产流程并降低浪费。
看板方法通过可视化任务流程,让团队成员了解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它的核心思想是限制工作在不同阶段的数量,避免过度负荷和优化流程效率。
基本的看板方法包括:
1. 看板板:使用物理或数字的看板板,将项目任务细分为不同的列,代表不同的工作阶段,如待办、进行中和已完成等。
2. 任务卡片:将每个任务写在一个卡片上,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列中,以表示其当前状态。
任务卡片通常包含任务名称、描述、负责人和截止日期等信息。
3. 限制工作在进程的数量:每个列中的任务数量应限制为适当数量,以避免工作过程负荷过重,促进流程的平稳进行。
4. 拉动式工作流:当一个任务完成时,下一个任务才能开始。
这种工作方式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阻塞。
5. 可视化工作流程:通过实时更新看板板,团队成员可以随时了解工作进展和团队负荷。
6. 持续改进:团队应定期审查看板板,分析瓶颈和延迟,并寻找改进工作流程的机会。
看板方法的优势包括提高团队透明度、增加协作和沟通效率、减少工作阻塞、集中精力解决优先任务以及促进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
总体而言,看板方法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适用于各种团队和项目。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精益改善看板是一种通过可视化管理和信息传递来促进生产流程改善的工具。
它被广泛应用于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中,有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问题定位和解决以及持续改进。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关于精益改善看板的案例来详细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案例:汽车零部件厂精益改善看板实施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决定引入精益改善看板。
该厂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厂家对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非常高。
由于原有的生产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生产效率和品质并不理想。
1. 精益改善看板设计在引入精益改善看板之前,该厂制定了具体的改善目标和规划。
通过与精益专家进行沟通和学习,他们了解到精益看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改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优化。
基于生产流程和需求,他们设计了针对性的精益改善看板,包括生产进度、异常情况、问题解决等内容。
2. 精益改善看板的实施在设计好精益改善看板后,该厂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和布局,将看板设立在生产现场的显眼位置,确保所有员工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看板上,他们设置了生产进度条、质量异常提示、问题记录区等功能,以实现对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他们还对员工进行了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使用和管理精益改善看板,使其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3. 精益改善看板的效果引入精益改善看板后,该厂的生产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生产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调度,生产计划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质量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和不良品数量。
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记录和解决问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在实施精益改善看板后,该厂逐渐形成了一种高效的、透明的生产管理模式。
管理层能够通过看板上的数据和信息,快速了解生产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员工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改进过程中,通过解决问题来改善工作环境和效率。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
精益改善看板案例一、背景介绍精益改善看板是精益生产的一个关键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各个领域。
通过看板,企业可以直观地了解生产流程、库存情况、工作进度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优化。
本文将以某制造企业为例,介绍精益改善看板的应用及其效果。
二、案例描述该制造企业是一家零部件生产厂家,主要为汽车行业提供零部件配件。
在之前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一直存在着生产计划不合理、库存高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决定引入精益改善看板进行改善。
该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产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环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设计了精益改善看板。
在看板上,包括了生产计划、订单情况、库存储备、缺料情况、设备故障等信息,直观地展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情况。
为了确保看板的有效性,企业还对生产人员进行了培训,让他们了解看板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三、精益改善看板的应用效果1. 生产计划更加合理通过精益改善看板,生产计划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安排。
生产部门可以根据看板上的订单情况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了之前的临时加班和临时加工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库存降低看板上直观地展现了库存情况和缺料情况,使得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和采购计划,避免了库存积压和因缺料影响生产进度的情况。
库存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
3. 生产效率提升精益改善看板的应用,使得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生产进度更为透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看板上的设备故障信息也使得企业可以及时维修设备,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损失。
4. 质量管理更加有效通过看板的应用,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快速进行反应和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
四、结语精益改善看板在该制造企业的应用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使得企业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通过此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精益改善看板作为精益生产工具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希望更多的企业可以借鉴这一案例,通过精益改善看板的应用,持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精益生产-车间生产班组管理看板
车间生产班组管理看板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
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从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传递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看板。
没有看板,JIT是无法进行的。
因此,JIT生产方式有时也被称作看板生产方式。
下面重点介绍看板管理在生产现场运用时,应注意的几点关键性要素。
一、看板管理的标准性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中庸之道”学术理论之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就是对标准(也称为度)的正确把握和对各种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及追求标准的正确性。
所谓道,既是理念,也是方法。
引用“中庸之道”之说的看板管理在现场生产运用时须注意的方法及正确性,称之为看板管理的标准性。
好的方法不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员工的士气等等。
如对个别工艺生产较复杂、用文字表达又不易理解的标准或生产信息,可采用在生产现场运用原样(样品)的方法,让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及时对照与参考。
对于一些简单明了、数字化的相关信息可采用板报公布的方式,让员工较易理解。
同时标准的正确性也是看板管理的重要与关键因素。
二、看板管理的精细性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在分工的基础上,精细化管理已逐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时尚之一,部分企业还把精细化管理做为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来大力提倡。
看板管理直接面对生产车间现场,尤其要做好精细化工作,要把标准及要求量化到每一名员工及每一个操作步骤上。
只有这样,生产车间看板管理才能起到良好的现场指导作用。
三、看板管理的时效性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像迟到这种事情的发生,这有很多因素但是时间的合理运用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时间观念很重要,而看板管理在生产现场运用当中也必须有时效性。
一要及时对生产现场有变化的内容进行标准修正,以避免因标准跟不上生产而导致品质变异,要做到标准指导生产而不是生产引导标准;二要及时进行看板内容及标准的替换,以适应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递进性,并避免对现场一线的员工在思想上或工作上造成误导。
精益生产——看板管理的原理(什么是看板管理)
什么是看板管理?JIT生产方式是以降低成本为基本目的,在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全面展开的一种使生产有效进行的新型生产方式。
JIT又采用了看板管理工具,看板犹如巧妙连接各道工序的神经而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看板管理的概念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
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从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传递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看板。
没有看板,JIT是无法进行的。
因此,JIT生产方式有时也被称作看板生产方式。
电子看板管理如图1所示,一旦主生产计划确定以后,就会向各个生产车间下达生产指令,然后每一个生产车间又向前面的各道工序下达生产指令,最后再向仓库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下达相应的指令。
这些生产指令的传递都是通过看板来完成的。
2. 看板与MRP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看板方式呈现出逐渐被电脑所取代的趋势。
现在最为流行的MRP系统就是将JIT生产之间的看板用电脑来代替,每一道工序之间都进行联网,指令的下达、工序之间的信息沟通都通过电脑来完成。
目前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在推行MRP,但真正获得成功的却很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没有实行JIT的情况下就直接推行MRP。
实际上,MRP只不过是一种将众多复杂的手工操作电脑化的软件,虽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并不能处理JIT所提出的一些观念和方法。
因此,MRP仅仅是一个工具,必须建立在推行JIT的基础之上。
如果企业没有推行JIT就去直接使用MRP,那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看板的机能看板最初是丰田汽车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从超级市场的运行机制中得到启示,作为一种生产、运送指令的传递工具而被创造出来的。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机能。
1. 生产及运送工作指令生产及运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机能。
公司总部的生产管理部根据市场预测及订货而制定的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总装配线,各道前工序的生产都根据看板来进行。
精益生产与看板管理
精益生产与看板管理1. 简介精益生产是一种基于持续改进和减少浪费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看板管理是精益生产方法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可视化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和物流。
本文将介绍精益生产和看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精益生产是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引入的管理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浪费。
精益生产的关键是追求价值流的流畅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包括等待、过程中的缺陷、运输的时间和距离等。
精益生产的五大原则包括价值、价值流、流程、拉动和完美。
价值是指客户愿意为之支付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交付给客户的整个过程;流程是指将价值流中的活动转化为所需产品的一系列步骤;拉动是指按需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拉动整个生产流程;完美是指不断追求改进,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3. 看板管理的基本原理看板管理是精益生产方法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可视化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流和物流。
看板是一种视觉化的工具,通常使用卡片或贴纸来表示产品或任务的状态、进度和需求。
看板管理的核心原理是以拉动的方式控制生产和供应链,通过反映实际需求和进度,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
看板管理通过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看板管理的应用步骤看板管理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制定看板首先需要确定看板的种类和内容。
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来制定不同类型的看板,例如生产看板、任务看板、材料看板等。
看板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可以包括任务名称、负责人、进度、需求等信息。
步骤二:可视化看板将制定好的看板放置在生产现场或团队协作软件中,使所有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
通过可视化看板,团队成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工作状态和任务进度,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协作效果。
步骤三:监控看板定期对看板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㈠丰田屋——丰田生产方式看板(Kanban)一词来自日文,本义是可视化卡片。
如图㈡,看板工具的实质是:后道工序在需要时,通过看板向前道工序发出信号——请给我需要数量的输入,前道工序只有得到看板后,才按需生产。
看板信号由下游向上游传递,拉动上游的生产活动,使产品向下游流动。
拉动的源头是最下游的客户价值,也就是客户订单或需求。
图㈡看板拉动制造过程图㈢是一个典型的看板——装在塑料套里的一枚卡片,包含的信息是“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产品,多少数量”图㈢生产中的看板1.2 基于看板的拉动系统实现准时化准时化又叫即时生产(Just in time – JIT)是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个支柱。
看板形成拉动系统,各环节根据看板信息,仅在在需要的时间,生产需要数量的必要产品。
这将带来生产库存的降低,甚至实现生产过程零库存。
库存又被称为“在制品(WIP ——work in progress)”,是已经开始但没有完成的工作,它们堆积在工序间或临时仓库中。
库存降低带来的直接收益是:1) 降低成本:库存减少增加了运营现金的使用率,同时降低管理和仓储开销。
2) 缩短交付周期:消除或缩短产品在工序间的库存等待时间,缩短了从开始制造到交付的周期时间。
3) 提高制造过程的灵活性:在低库存水平下,调整生产的计划更加容易。
降低库存更重要的作用是暴露制造系统中的问题。
图㈣中的湖水岩石是一个经典隐喻,水位代表库存多少,岩石代表问题。
水位高,岩石就会被隐藏。
生产系统中库存多时,设备不良、停工等待、质量不佳、瓶颈过载等问题都会被掩盖。
库存降低后,这些问题都会显现出来。
没有了临时库存的缓冲,设备运转不良或停工等待立即会凸显出来;没有了库存等待时间,上一环节输出的质量问题也能即时得到反馈。
这就是所谓“水落石出”,暴露问题是解决问题先决条件,不断暴露和解决问题,带来生产率、质量以及灵活性的提高。
图㈣湖水岩石效应1.3 自働化自働化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支柱,它的准确含义是自动停机(Auto-No-Mation),指出现问题时(如某个环节有次品),机器能够自动感知异常,并立刻停机或停下整个生产线。
丰田认为,这相当于把人的智慧赋予了机器,称其为“人字旁的自动化”,所以用“働”而非 “动”字。
图(三)比较了自动化与自働化在概念和实践上的不同。
图 ㈤ 自动化和自働化自働化把质量内建于每一个制造环节,出现异常时,杜绝继续产出不合格产品,并且不把不合格产品输入到下一环节。
这就是 “内建质量”(build quality in ),而不是让质量依赖于最后的检测环节。
其次,自働化带来“停止并修正”(Stop and Fix )的文化,发生异常时,立刻停止生产,分析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停止并修正”是持续改善的基础。
2. 精益产品开发的发展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精益制造(丰田生产方式)的框架和其中的看板实践,它既带来直接经济结果,又带来深层次的文化和思想变革。
精益是制造业的革命,是既大规模生产之后的全新范式。
精益思想的影响早已超越制造领域,精益服务、精益医疗,甚至精益行政都被广泛实践,产品开发也不例外。
然而,开发和制造特点不同,决定无法照搬精益制造的实践。
产品开发需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发展完备的实践体系。
产品制造产品开发影响工作对象具体、可见的物理产品抽象、不可见的信息产品开发的价值、价值流动不可见,管理价值流更加困难。
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可视化价值和价值流动。
完成单个任务的时长固定——完成前后两个加工任务的时间相同,且可以精确预测。
不固定——每一个开发任务都是全新的,完成的时长不同,且不能完全预测。
在生产中可以追求或逼近零库存。
产品开发中,由于任务时长的不确定性,零库存可能会导致开发步骤间的等待。
不同任务的延期成本相同差别很大在生产中一般采取先入先出(FIFO )的队列管理方式;开发中用需要应用比先入先出更灵活的队列管理方式,以优化经济结果。
对可变性和错误的态度制造是重复的过程,消除可变性能够不确定性(可变性)是产品开发价值的一部分,产品开发必须接受不确定性,并通过必要的试错来验证它们,以增加价值提高质量。
完全消除差异是不可能的。
可变性不能完全消除,需要在考虑开发过程的可变性。
精益产品开发概念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2000年后逐步成熟。
这中间起到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有Mary Poppendieck,Don Reinertsen 和 David J. Anderson等。
他们促进了精益思想和产品开发特征的结合。
Mary Poppendieck是精益软件开发的早期推动者,她的思想在敏捷软件开发社区被广泛引用,2003年到2010年,Mary和他的丈夫 Tom Poppendieck先后在三本书中总结了这些思想,并提出了操作建议。
Don Reinertsen致力揭示产品开发流的本质,并提出相匹配的原则方法。
在2010年出版的“T he Principl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Flow”一书中,Don提炼了精益产品开发的175条原则,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对产品开发最本质和深入全面的阐述。
但面对175条原则,从哪里开始是一个问题。
2006年在Don Reinertsen的启发和鼓励下,David J. Anderson 最早在软件开发中应用看板实践,其后不断完善,形成了看板开发方法,这是精益产品开发走向适用和普及的重要里程碑。
看板的推广速度超过任何其它敏捷开发方法,Version one的调查报告显示看板是增长最快的敏捷实践,2011年使用了看板的敏捷团队占24%,2010年这个数据是18%。
2010年David在他的著作”kanban – Successful Evolutionary Change for Your Technology Business”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看板的价值、原则和实践。
书中总结了看板开发方法的五个核心实践,它们是:可视化工作流、过程规则显式化、限制在制品数量、度量和管理流动、以及协同改进。
接下来,我们将以这五个实践为线索,介绍看板开发方法的概貌。
3. 看板的五个核心实践3.1 核心实践1:可视化工作(价值)流产品开发的加工对象——信息——是抽象和不可见的,这提高了价值流的管理难度。
看板开发方法把可视化工作流作为基础实践,先让价值和价值流动具体可见,然后才是管理和优化。
图㈥是看板开发方法中的一个典型可视化案例,被称为看板墙(Kanban wall)。
图㈥可视化工作流图中的每个卡片代表一个价值项,如:功能需求、缺陷、技术概念验证等。
它们所在的列,表示其所处的阶段。
这些价值项,每经过一个阶段(图中的列)都会产生新信息,价值得以增加。
例如,需求经过分析阶段,注入了新信息,价值更高。
价值流是价值项从左至右的流动过程,是信息的产出过程,也是价值增加的过程。
价值流动可能会被阻碍。
比如,编码因对第三方接口错误而无法进展;测试因没有设备而停滞。
图中,红色卡片是对问题和阻碍因素的可视化。
标识阻碍因素并推动其解决,促进价值流动。
最终限制系统端到端流量的是系统瓶颈处的流量,改善端到端的价值流,必须从解决瓶颈问题开始。
发现看板墙上的瓶颈并不困难,找到最长的队列就可以了,这就和交通系统的瓶颈处,总是出现长长的等待车队是一个道理。
上图中的队列出现在测试处,不难看出,测试是价值流动的瓶颈。
价值、价值流,以及问题和瓶颈的可视化,是改善价值的起始,也是其它看板实践的基础。
3.2 核心实践2:显式化流程规则显式化流程规则,是指明确定义和沟通团队所遵循的流程规则。
价值项的“流转规则”是看板开发方法中最典型流程规则,它定义了一个价值项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阶段所必须达到的标准。
图㈦中,给出了某团队其中一项流转规则的实例,定义了从分析阶段进入开发阶段所必须达到的条件。
“流转规则”的显式化,让质量内建于各个阶段——这与精益制造中内建质量的思想是一致的。
除各个“流转规则”外,其它重要的流程规则也可以或者需要被显式化,如,团队的协作规则、优先级的定义规则等。
图㈦显程化流程规则流程规则显式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持续改进”的出发点和结果的载体。
没有显式化的规则作为依据,讨论改进就没有基础,而变得主观和随意。
改进的结果通常也需要落实到显式的流程规则当中,让改进稳步进行,避免低效的反复。
显式化规则不是为了限定团队的工作方式,而是为了帮助团队更好的改进。
这就像,丰田的生产现场必须有明确操作规程,但如果这个操作过程长时间没有变化也同样是一个问题,因为,持续改进是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
3.3 核心实践3:限制在制品数量限制在制品数量是看板开发方法的核心机制。
如图㈧所示,列标题右面的数字标识了该阶段允许的在制品的最大数目(进行中和完成的价值项的和)。
在制品数目小于这个数字时,才可以从前一阶段拉入新的工作。
图中,分析阶段的在制品限制数目是3,而实际在制品数目是2,可以拉入新的工作。
测试阶段的在制品数是3,达到了上限,就不允许拉入新工作。
图㈧限制在制品数目限制在制品数量形成一个与精益制造类似的拉动机制。
一个环节有空余的能力(在制品数目未达上限)时,从上游拉入新的工作,拉动的源头是最下游的交付或客户需求。
与产品制造类似,通过拉动系统可以:1) 加速价值流动:限制在制品数量,减少了价值项在阶段间的排队等待,缩短了价值从进入系统到交付的时间,加速了端到端的价值流动。
2) 暴露问题:限制在制品数量,让湖水岩石效应产生作用。
它让过去被隐藏的问题,如团队协作不良、需求定义错误、开发环境低效、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得以显现。
许多号称使用“看板”的团队,并没有限制在制品数量,他们当然也不会得到上述收益。
精益制造通过看板向上游传信号,拉动生产。
而看板开发方法通过限制在制品数量形成拉动系统,缺乏这一核心机制就不成其为看板,对此,Corey Ladas 这样描述 “复印的美元不再具备货币的内涵,因此不再是钱;同样,缺少在制品数量限制的看板墙,也不能叫看板”。
在制品数量的限制值及其演化,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讨论。
3.4 核心实践4:度量和管理流动快速、顺畅的价值流动是看板开发方法的目标。
快速流动带来快速的价值产出和快速反馈,它对业务成功至关重要;顺畅流动,意味着稳定和可预测的价值交付能力,这与流动的绝对速度同等重要。
度量为改善价值流动提供方向参考,同时为改善的结果提供反馈。
看板开发方法没有定义特定的度量方法,累积流量图是实际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
图㈨是一个典型的累积流量图,左面的斜线是累积已经开始的价值项(如用户需求)数目,右面斜线是累积完成价值项的数目。
两条斜线的垂直距离表示某个时刻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完成的价值项数目,也就是在制品的总计数量。
两条斜线的水平间距表示价值项从开始到完成的周期时间,也就是从概念到交付的响应时间,它是价值流动效率的一个重要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