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育种学1工业微生物菌种
第三章 工业发酵菌种
第三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微生物发酵工业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现代工业,它是以培养微生物进行发酵为主。
而在这个过程中,优良的菌种是一个现代化的发酵工业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其他如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则是为了更充分发挥优良菌种的性能而设计的。
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改良第三节发酵工业中菌种的退化第四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第五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一般来说,从自然界直接分离到的菌种,不能立即适应实际的生产需要,只有通过选育,才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改进产品质量直至简化工艺。
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有:•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菌种的改良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一、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二、微生物常规育种三、根据代谢的调节机理选择高产突变菌株一、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从自然界分离新菌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样2、增殖培养3、纯种分离4、性能测定1、采样采样地点的确定要根据筛选的目的、微生物的分布概况及菌种的主要特征与外界环境关系等,进行综合、具体地分析来决定。
如果不了解某种生产菌的具体来源,一般可以从土壤中分离。
①、确定选好地点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壤几十克,盛入预先消毒好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情况等,以备查考。
②、尽快分离一般土壤中芽孢杆菌、放线菌和霉菌孢子忍耐不良环境能力较强,不太容易死亡。
但一般应尽快分离。
③、酵母菌或霉菌类微生物采样酵母菌或霉菌类微生物,它们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比较多,一般又喜欢偏酸环境,所以在普通植物花朵、瓜果种子及腐植质等上面比较多。
2、增殖培养收集到的样品,如含有所需的菌种较多,可直接进行分离。
如果样品含有所需要的菌种很少,就要设法增加该菌种的数量,进行增殖(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富集培养就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出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仅适应于这种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业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业第一章1 何谓工业微生物;2.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生产要求是什么?3.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什么?迄今为止大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二章1.细菌的细胞壁有何功能?青霉素和溶菌酶怎样杀死菌?2.酵母菌、霉菌可用什么酶制成原生质体?为什么?3.细胞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根据细胞里面的结构试分析为什么高等动物的蛋白质不能在原核微生物中表达的主要原因。
5.细菌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第三章1.试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区别。
2.DNA的构型有哪几种?3.真核微生物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存在哪些共性?4.什么是遗传密码?有什么特征?5.何谓基因,基因组?基因可以分为哪几类?其精细结构是什么?基因是怎样表达的?第四章1.何谓突变,突变型,基因突变?按分子机制突变可以分为哪几类?2.根据表型,突变可以分为几种?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3.微生物抗性的来源有几种?怎么区分?4.何谓正向突变,回复突变,抑制突变,增变基因,突变热点,染色体畸变,条件致死突变,沉默突变,突变率,光复活作用?5.突变后,细胞内有哪些修复机制可以阻止DNA发生损伤?6.突变一定会引起表型变化吗?为什么?7.突变有何规律?8.何谓表型延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9.移码突变后,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一般是变短了还是更长,为什么?第五章1.诱变剂有哪几种?分别列出几种常用的诱变剂。
2.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3.UV诱变的机制是怎样的,其有效光谱是多少,剂量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4.利用UV设计一方案,将野生型E.coli诱变成营养缺陷型。
5.怎样提高UV诱变的诱变率?6.碱基类似物中的5-Bu是怎样引起正突变和回复突变的?利用其诱变育种时可以采用哪些处理办法?7.利用NTG诱变育种时其诱变机制怎样,可以怎样进行诱变?用HNO2呢?8.DNA链上的损伤是否一定发生表型的改变,尽你所能说出理由。
9.突变后基因型是否会很快出现,为什么?第六章1.从土壤中采微生物样时,应注意哪些?2.何谓富集培养?可采用一些什么办法富集?3.利用平皿生化反应分离Bac时可以用哪些方法?4.厌氧菌分离时主要用哪些方法除氧?第七章1.何谓诱变育种,其目的是什么?诱变育种有哪些显著特点?2.影响菌种在同一平皿上出现不同菌落类型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诱变育种时的突变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用于诱变育种的出发株应具备哪些特点,为什么要将其纯化?诱变时为什么要制备单细胞悬液?对用于诱变时的菌又有何要求?5.确定诱变剂的种类后,怎样选择一个菌株的最适诱变剂量?6.何谓营养突变型,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选育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淘汰野生型,简述每种方法的原理及适应对象。
工业微生物育种
工业微生物育种摘要:本文综述了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历史地位,介绍了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机理,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方法;机理工业微生物育种也就是菌种改良,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种具有特定生产目的的菌株进行改造,去除不良性质,增加有益新性状,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一种育种方法[1],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其目的是改良菌种的特性,使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当前菌种选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菌种自然变异而进行的自然选育,以及用人工方法引起菌种变异,再按照工业生产的要求进行筛选来获得新的变种。
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有经典的自然选育和诱变育种技术,使菌种发生突变,存优去劣,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容易施行,易见成效;另一条途径是研究目的物的基因结构及基因调控、表达的方式,进行基因重组、转殖,使之高效表达。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不仅可提高目的物的产量,使目的物产量上百上千倍的提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可简化工艺,减少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变有效成分组成,甚至获得活性更高的新成分[2]。
本文主要从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历史地位、方法与技术、理论机理和发展前景综述了工业微生物育种的研究进展。
1 历史地位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在发酵工业历史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决定发酵产品能否具有工业化价值及发酵过程成败与否的关键。
菌种选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突变菌株,使得在食品工业、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化工能源、矿产开发等领域产生众多新的产品,促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型产业的产生,同时使诸如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色素、生物碱、激素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等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成千万倍地增长,并且产品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
如青霉素是于1929 年英国Flemirlg 发现的,当时的利用表面培养只能获得1~2U/ml 青霉素,经过数十载的诱变育种使其产量提高到目前的90000U/ml,以及由最初的纯度20%和得率35%提高到纯度99.9%和得率90%[3],与此同时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和氯霉素等抗生素也大规模的生产起来;在代谢控制育种的推动下使得产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次生代谢产物的高产菌株大批投入生产;由基因工程构建的工程菌株使得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而且生产出微生物本生不能生产的外源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等等。
微生物育种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遗传育种对野生型菌株或低产菌株进行遗传操作和分离筛选,从大量突变体中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加以优化,得到适合发酵工业生产的优良菌种(产量、质量、新产物)。
二、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具体目标:1、提高产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总是排在一切商业发酵首位的目标2、提高产物的纯度,减少副产物如色素;提高有效组分3、改变菌种形状,改善发酵过程,如改变和扩大菌种的原料结构;改善菌种生长速率;提高斜面孢子化程度;降低需氧量和能耗;耐不良环境;耐目的产物;改变细胞透性,提高产物分泌4、遗传性状特别是生产性状稳定5、改变生物合成途径,获得新产物三、优良发酵菌株应具备哪些特性1、遗传稳定2、易于培养:营养谱广、培养条件易达到3、易于保存(如孢子丰富或产生休眠体)4、种子生长旺盛5、发酵周期短,产量高,产物单一6、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第二章微生物遗传学基础一、名词解释: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了来自供外源DNA片断,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细胞部分遗传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转化。
转导:外源遗传物质通过噬菌体的携带进入受体细胞,并与受体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传递不同长度的单链DNA给受体菌,在后者细胞中发生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菌种衰退: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称为菌种的衰退。
二、突变型的种类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致死突变型、抗性突变型。
三、试质粒的性质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性质:自我复制、拷贝数高、不相容性、转移性。
应用: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带入宿主细胞;其所带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合成限制性内切酶或修饰酶。
第三章遗传与变异一、基因组对于原核生物来说,就是它的整个染色体;对于二倍体的真核生物来说,是能够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1
5、白地霉 ( Geotrichum candidum )
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 白地霉菌体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 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在废料废水的利用上很 用价值
6、产黄头孢霉 ( Cephalosporium chrysogen ) 头孢霉素、先锋霉素 营养菌丝分隔; 分生孢子梗短,大多从 气丝上生出; 分生孢子从顶端长出后 推至侧旁,靠黏液连成 假头状,遇水散开
4、诺卡氏菌属 (Norcadia)
一般无气丝,基丝培养十几小时形成横隔,并 断裂成杆状或球状孢子。 菌落较小,边缘多呈树根毛状。 生产利福霉素、蚊霉素 等
5、孢囊链霉菌属 (Streptosporangium)
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内形成孢囊孢子,孢囊孢 子无鞭毛 产多霉素、创新霉素
第二节
第三节
菌种来源
菌种选育
第四节
菌种保藏
第一节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p69
一、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菌种的要求
尽管工业用微生物菌种多种多样,但作为大规模生 产,选择菌种应遵循以下原则: 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 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 2、可以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 且所需酶活力高。 3、根据代谢控制的要求,选择单产高的营养缺陷型突 变株或调节突变株或野生菌株。
1、链霉菌属 ( Streptomyces )
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生产链霉素 金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基内菌丝产生金黄 色色素
生产金霉素 红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erythreus) 产红霉素
第三组 长宽比大于2
微生物工程第一章 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二、 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 产物
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 可操作性要强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 菌无关)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三、已工业化产品生产菌的介绍
代谢控制发酵: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 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这种发酵形象地 称为代谢控制发酵,最早在氨基酸发酵中得到成功应用。
AK:天冬氨酸激酶 HD:高丝氨酸脱氢酶 HT:高丝氨酸转乙酰酶
黄色短杆菌中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 调节机制
氨基酸生产菌的要求:代谢途径比较清楚, 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0.0075%曲利本蓝+1%CMC(羧甲基纤维素),pH10.5 培养3~4天,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从285个土样中获得62株
26株为组成型 36株为诱导型
例:醛肟水解酶的筛选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94(2002), 65-72
培养基中含0.05% of Z-PAOx 每隔2-3天移去一半培养物,补充新鲜培养基 不断分析样品,2-3个月后Z-PAOx降低后,稀释分离条菌落
3、起始接种物的传代问题 细菌 保藏斜面 → 活化斜面 产孢子 保藏 → 母斜面 → 子斜面
目的:使菌种的传代次数尽可能的少。
孢子培养
母瓶:活化、纯化,使保藏菌种生长,并去处变异株。 所以接种时要稀一点、便于纯化生长到单菌落。
子瓶: 大量繁殖,得到大量孢子。 接种:①从母斜面上点接种,选取生长好的单 菌落 ②接种时密一点,得到大量的孢子。
生产车间阶段:种子培养在种子罐里面进行,一 般在工程归为发酵车间管理,因此形象地称 这些培养过程为生产车间阶段。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1
展开青霉 ( P. patulum ): 又名寻麻青霉,主要用于生产灰黄霉素(一种 有效的可口服抗生素,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痢 疾及灰指甲) 橘青霉 ( P. citrinum ) : 许多菌系可产生橘霉素,也能产生脂肪酶、葡 萄糖氧化酶和凝乳酶 有的菌系产生5`-磷酸二酯酶,可用它生产5`核苷酸 (肌苷酸和鸟苷酸具有很强的助鲜作用)
可制作豆豉
3、曲霉 ( Aspergillus )
米曲霉 ( Aspergillபைடு நூலகம்s oryzae )
有较强的蛋白分解能力,同时又具有糖化能力
酿酒中的糖化菌;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生产菌
黑曲霉 ( Aspergillus niger )
◇具有多种强大的酶系,如淀粉酶、蛋白酶、果 胶酶、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等; ◇还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如抗坏血酸、柠檬酸、 葡萄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是生产柠檬酸和葡萄糖酸的重要菌种
10、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能发酵生产维生素B12、丙氨酸、谷氨酸、葡萄 糖酸、色素、果胶酶;也能进行类固醇(甾体) 转化;有些菌株可利用烃类生产单细胞蛋白。
(二) 放线菌
因其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属原核微生物类群,在自 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在 有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 中较多。
大多腐生,少数寄生。 产生多种抗生素(12 000 余种,60%左右来自放线 菌),经济价值大
多种可产抗生素,如 棘孢小单胞菌 (M. echinospora)产庆大霉素
3、游动放线菌属 (Actinoplanes) 一般不形成气生菌丝,孢囊在基内菌丝上形成,孢 囊孢子在孢囊内盘卷或呈直线排列;孢子球形,有时 端生1-40根鞭毛,能运动。 济南游动放线菌 (Actinoplanes tsinanesis) 产创新 霉素(creatmycin; 1964)
工业微生物育种全解
⼯业微⽣物育种全解1.⼯业微⽣物育种在发酵⼯业中的作⽤如何?其⽬的是什么?⼯业微⽣物育种建⽴在:(1)遗传和变异(微⽣物遗传学)的基础之上;(2)物理和化学诱变剂的发现和应⽤;(3)⼯业⾃动化(⾃动仪表装置和微机)。
⼯业微⽣物育种在发酵⼯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决定该发酵产品能否具有⼯业化价值及发酵过程成败与否的关键。
2.⼯业微⽣物发展经历了哪⼏个阶段?1)⾃然选育阶段2)⼈⼯诱变选育阶段3)杂交育种阶段4)代谢控制育种阶段5)基因⼯程育种阶段3.⼯业微⽣物育种的核⼼指标有哪些?1)在遗传上必须是稳定的。
稳定性。
2)易于产⽣许多营养细胞、孢⼦或其它繁殖体。
3)必须是纯种,不应带有其他杂菌及噬菌体。
4)种⼦的⽣长必须旺盛、迅速。
5)产⽣所需要的产物时间短。
转化率。
6)⽐较容易分离提纯。
7)有⾃⾝保护机制,抵抗杂菌污染能⼒强。
8)能保持较长的良好经济性能。
产率。
9)菌株对诱变剂处理较敏感,从⽽可能选育出⾼产菌株。
10)在规定的时间内,菌株必须产⽣预期数量的⽬的产物,并保持相对地稳定。
4.⾰兰⽒阳性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何差异?它们对溶菌酶和青霉素的敏感有何不同?5.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和异同?制备缺壁细菌主要有哪些途径?原⽣质体:G+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球状体:G-菌,残留部分细胞壁。
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L型细菌:⾃发突变形成细胞壁缺陷菌株;6.原⽣质体制备时,为什么不同微⽣物要选择不同的酶?举例说明。
酶在原⽣质体制备中主要⽤来酶解细胞壁的,不同的微⽣物其细胞壁成分及含量可能不同,所以要⽤不同的酶。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有葡聚糖、⽢露聚糖蛋⽩质、⼏丁质。
霉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丁质、葡聚糖等。
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有纤维素构成结构⾻架。
7.基因组、基因、密码⼦、简并、同义密码⼦的概念是什么?⼀、基因组1. 原核⽣物就是它的整个染⾊体,原核⽣物的基因组较⼩,DNA的含量低,如E.coli的DNA分⼦质量为2.4×109Da,相当于4.2×106bp,含有3000-4000个基因,SV40病毒仅5个基因。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一、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微生物资源多样性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基础。
微生物世界中存在着广泛的物种多样性,这些物种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理生化特性,能够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
了解和利用这些多样性,是进行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前提。
二、遗传物质基础遗传物质基础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核心。
掌握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等基本遗传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等生命活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
三、突变机制与诱变育种突变机制与诱变育种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重要手段。
突变是指基因组中DNA序列的改变,而诱变育种则是利用诱变因素诱导微生物发生突变,再从中筛选有益突变株的方法。
了解突变机制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控制突变的发生,提高育种效率。
四、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核心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可以精确地对微生物进行遗传改造,实现定向进化,提高微生物的生产能力和性能。
基因工程育种具有精度高、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工业微生物育种的主要手段。
五、菌种筛选与初筛技术菌种筛选与初筛技术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筛选,我们可以从自然界或实验室中大量菌株中挑选出发酵性能优良、生产能力强的菌株。
初筛技术包括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等方法,是菌种筛选的基础。
六、菌种改良与性能评价菌种改良与性能评价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遗传操作和定向进化等技术手段对菌株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能力和性能。
性能评价则是对改良后菌株进行全面的表征和评估,确保其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七、发酵过程优化发酵过程优化是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关键环节。
发酵过程涉及到菌株的生长、代谢等多个方面,是工业微生物育种的最终目标。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控制发酵过程等方法,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和产物产量。
八、工业微生物应用实例工业微生物应用实例展示了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实际价值。
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了解工业微生物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进一步推动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
1.选择出发菌株
• 出发菌株是指用于诱变的原始菌种。 • 选择原则:菌种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强、变 异幅度大、产量高。 • 获得途径: (1)从自然界的土样或水样中分离出来的野 生型菌种; (2)生产中正在使用的菌种; (3)从菌种保藏机构购买
2.同步培养
• 培养中的细胞不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它们 的生理状态和代谢活动也不完全一样。 • 同步培养法:使培养的微生物比较一致, 生长发育在同一阶段上的培养方法。 • 在诱变育种前,最好选用生理状态一致的 单细胞或单孢界直接分离筛选菌种的步骤
• 1.采样: (1)选择采样地点 中性偏碱:细菌和放线菌多 酸性红土壤及森林土壤:霉菌多 果园、菜园、野果生长区(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沼泽池:酵母和霉 菌多。 (2)确定采样时间 秋初好:温度适中,雨量不多。 夏季或冬季土壤微生物存活量少,暴雨后显著减少。 (3)采样 5cm~15cm处取土。放在牛皮纸袋或玻璃屏或聚乙烯袋中,标明 样品种类、采集日期、地点以及采集地点的地理、生态参数等 采集的样品应及时处理,暂不处理应放在4℃保存。
机械法 (选择法) 离心沉降分离法
同步培养方法 诱导法 温度调整法
膜洗脱法
营养条件调整法
特点:同步生长只能维持几代
机械法
膜洗脱法
通过大小不同 的微孔过滤器
离心沉降分离法
小细胞 沉淀慢
• 主要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营养物质等来诱导同步生 长。 • (1)温度调整法 • 将温度控制在接近最适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缓慢进行新陈 代谢,但不进行分裂。然后再将温度提高到最适生长温度, 大多数细胞进行同步分裂。 • (2)营养条件调整法 • 控制培养基的浓度或培养基的组成以达到同步生长。例如限 制碳源或其他营养物,使细胞只能进行一次分裂而不能继续 生长,从而获得刚分裂的细胞群体,然后转入适宜的培养基 中,它们便进入了同步生长。 • 另外有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如氯霉 素)诱导一定时间后再转到另一种完全培养基中培养;或用 紫外线处理;对光合行微生物的菌体可采用光照与黑暗交替 处理法等。 • 总之:不管采用哪种诱导因子,都必须具有以下特性:不影 响生物的生长,但可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分裂,当移去(或消 除)该抑制条件后,微生物又可立即同时出现分裂。
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
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一、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诱变剂等,诱导微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的变异频率,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通过人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其导入到微生物中,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和表达。
这种方法可以定向地改造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表达出所需的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高度定向性和可预测性,是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代谢工程育种代谢工程育种是通过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提高其代谢产物的产量或改变代谢产物的性质,从而获得所需的菌株。
这种方法需要对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精确地调控其代谢网络。
代谢工程育种在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组合生物合成育种组合生物合成育种是通过构建多个基因的组合文库,并筛选出具有所需性状的菌株。
这种方法类似于基因工程育种,但具有更高的遗传复杂性,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变异类型。
组合生物合成育种在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五、定向进化育种定向进化育种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育种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随机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选择,以实现所需性状的定向进化和优化。
定向进化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度适应特定条件的优良菌株,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六、菌种保藏与复壮菌种保藏与复壮是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保藏方法,可以保持菌种的活力和遗传稳定性;而复壮则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保藏的菌种恢复活力,以保证其用于生产的性能。
七、基因组编辑育种基因组编辑育种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精确的编辑和改造,以实现定向改良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系统、ZFNs和TALENs等。
基因组编辑育种具有高度精确性和可控性,为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微生物遗传育种名词解释(一)
1、工业微生物菌种:在大规模培养条件下,批量商业性获得微生物细胞或其代谢产物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生物菌株;或利用微生物特定代谢过程,规模化加工或转化特定底物或环境物料的微生物菌株。
2、天然菌种: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
3、诱变菌种: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获得产量或/ 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
4、重组菌种:通过遗传重组技术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
3、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①缺失:指染色体片段的丢失。
②重复:指染色体片段的二次出现。
③倒位:指染色体的片段发生了180°的位置颠倒,造成染色体部分阶段的位置顺序颠倒,极性相反。
④易位:指一个染色体的一个片段连接到另一个非同源染色体上。
4、基因突变:指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包括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缺少、插入或置换。
①碱基置换:DNA链上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所取代。
(注意转换和颠换的区别)②移码突变:在DNA序列中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而使其后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移动,进而引起转录和翻译错误的突变。
5、错义突变:一对碱基的改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另一氨基酸密码子的突变。
无义突变:一对碱基的改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6、形态突变型:指细胞个体形态或菌落形态改变的突变型。
7、营养缺陷型: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能力的突变株。
8、抗性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些化学药物、致死物理因子或噬菌体具有抗性的变异菌株叫抗性突变株。
9、致死性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型。
10、条件致死性突变型:在某种条件下可以正常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是致死的突变型叫条件致死突变型。
11、产量突变型: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产量明显有别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称产量突变型。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
[给学生]《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复习思考题(1)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技术方向《微生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微生物遗传育种》复习思考题01 绪论1、工业微生物菌种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非致病性;适合大规模培养工艺要求;利于规模化产品加工工艺;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能和生产性状;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2、简述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的分类。
天然菌种(native strain):通过自然筛选和分离获得的工业菌种;诱变菌种(mutagenized strain):通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在实验室人工诱变自然筛选与分离的菌株所获得产量或/和性状改善的工业菌种;重组菌种(recombinant strain)是通过遗传重组技术对菌种进行定向遗传改良获得的工业菌种;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 modification organisms, GMOs):经外源基因导入并因此发生遗传整合和性状改变的生物体。
3、试从微生物遗传学的不同角度阐述你对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一、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二、微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 ;四、微生物的生态多样性;五、微生物利用的广泛性02 第四章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剂1、什么是诱变剂?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诱变剂:凡能诱发生物基因突变,并且突变频率远远超过自发突变率的物理因子或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三类: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一类能对DNA起作用,改变DNA结构,并引起遗传变异的化学物质;生物诱变剂:采用某些噬菌体来筛选抗噬菌体突变菌株时,常常发现伴随着出现抗生素产量明显提高的抗性突变株。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溶源性噬菌体是一种生物诱变剂。
2、什么是突变?突变的表现型有哪些?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突变,从广义上讲,除了转化、转导、接合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重组引起生物变异以外,任何表型上可遗传的突变都属突变范围,如染色体整倍性和非整倍性的变化及染色体结构上的畸变等都包括在内。
微生物遗传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操作示意图
五、基因工程育种
20世纪70年代 包括基因工程、分子定向进化等 以微生物本身为出发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改造而获得
的工程菌,或者是将微生物甲的某种基因导入到乙中,使后 者具有前者的某些性状或表达前者的某些基因产物而获得的 新菌种。 优点: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3.溶源性转变
概念: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 的核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称为溶源转变。
区别: 当宿主丧失其原噬菌体时,通过溶源转变而获得的新性状也随之消失 温和噬菌体不携带来自供体菌的外源基因,是噬菌体自身基因使宿主获得新 性状 温和噬菌体是完整的,不是缺陷的 获得新性状的是溶源化的宿主细胞,不是转导子
16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通过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菌株 杂交达到基因重组,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重组菌株内。
杂交育种(Hybridization breeding):一般是指人为利用真核微生物的有性 杂交或准性生殖,或原核微生物的接合、转导和转化等过程,促使两个具不 同遗传性状的菌株发生基因重组,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生产菌株。
诱变育种的特点
诱变育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但操作简便、突变率高、突 变谱广,不仅能提高产量、改进质量,还能扩大产品种类和简化工艺条 件,用于代谢控制育种和杂交育种。因此,发酵工业的优良菌种的选育 主要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长期诱变会出现产量性状难以继续提高的问题,菌株生活能力一般 会逐渐下降,例如生长周期延长,孢子量减少,代谢减慢,产量增加缓 慢等。
常见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比较
微生物育种[整理]
工业微生物育种第一章绪论1.工业微生物菌种具备特征:1)菌种要纯2)目的产物的产量较高且稳定3)生长快,易繁殖4)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5)微生物的发酵培养基来源广,价格低6)生产目的产物的时间短7)目的产物易分离纯化。
2.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及作用:遗传与变异改良微生物并培育出各种有娘的工业微生物菌种。
3.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发酵工业提供合适的菌种,还可不断提高发酵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可培育出全新的菌种以生产新的发酵产品。
4.工业微生物育种的方法:1)自然选育(选择育种,通过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去掉不良细胞,使优良基因不断增加)2)右边育种(通过人工诱变剂)3)代谢控制育种(先诱变破坏微生物正常代谢)4)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育种第二章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基础1.原核微生物产生变异的方式:转化,转导,结合,原生质体融合。
2.真核微生物产生变异的方式:有性杂交,准性生殖,原生质体融合。
3.核基因:细胞核内的DNA即染色体上的DNA,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需基因,直接控制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间接控制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4.核外基因:是细胞质中的DNA,是微生物的非必需基因,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有关。
5.表型延迟:有些基因发生突变后,要经两代以上的繁殖复制,表型才能相应的改变。
6.基因突变的类型:1)碱基的变化(碱基置换,移码突变)2)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化)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单条的变化和整倍的改变)4)遗传信息的变化(同义突变,中性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7.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8.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系:基因突变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同义突变与中性突变表型不变,错义突变与无义突变表型改变。
9.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特点:通常只有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形成部分二倍体再进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