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重点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病原生物学:
是研究人类疾病生物性病因或病原体生物学的科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及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2.人体寄生虫学:
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从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角度,揭示寄生虫病发病机制及流行规律,以达到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的目的。
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3.共生:
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生物学现象称为共生。
4.共栖: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共
生现象称为共栖。
5.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和受益,这种共生现象称为互利共
生。
6.寄生:
指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共生现象称为寄生。
7.寄生虫:
一些低等动物失去在外界环境中过自由生活的能力,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其它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并给后一生物带来损害,这些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8.专性寄生虫:
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期过寄生生活的称为专性寄生虫。
9.兼性寄生虫:
可以过自由生活,但如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过寄生生活者称兼性
寄生虫。
10.偶然性寄生虫:
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称偶然性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
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
4、寄生虫:长期或暂时依附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并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低等动物。
5、宿主:受寄生虫寄生并受其损害的一方。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
7、世代交替:寄生虫的生活史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两者交替进行,称为~。
8、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群体内寄生时,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
9、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10、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11、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给人,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
12、转续宿主:有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当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仍可发育为成虫,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
13、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机体大多能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对血吸虫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表现在对再次入侵的童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却不能杀死初次感染的成虫或阻止产卵,一旦清除了这些成虫,则对再感染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14、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机体大多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对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具有抵抗力,但体内仍维持着低水平的原虫血症,机体的这种免疫状态属~。
这种免疫力不能长期持续,随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消灭而逐渐消失。
15、传染源:感染有寄生虫的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及转续宿主。
16、感染阶段/感染期:寄生虫发育过程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寄生虫。
以下是医学寄生虫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1.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2. 宿主:寄生虫生活的生物体。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宿主可以分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
3.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4. 中间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5.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寄生在人体,还可寄生在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体内,并作为传染源经过肯定途径传播给人。
这类除了人以外的脊椎动物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6.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7. 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一种生物体传播到另一种生物体的方式。
8.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所有阶段和条件。
9. 免疫逃避:寄生虫为了生存和繁殖而采取的避免或减弱宿主的免疫应答的机制。
10.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都受益的关系。
以上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寄生虫学相关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寄生虫:依靠寄主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为生活环境的异种生物。
2.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内寄生虫在寄主体内寄生,如蠕虫、原虫等;外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表或寄生在寄主体表附近,如虱子、跳蚤等。
3.直接寄生虫和间接寄生虫:直接寄生虫是寄生在一种寄主身上,不需要在多个物种寄主之间转换;间接寄生虫则需要在多个寄主之间进行转换。
例如钩虫是直接寄生虫,而疟原虫则是间接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1.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可分为蠕虫、原虫、线虫、节肢动物等。
2.寄生虫的形态学特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体形、大小、颜色、鳞片、复眼、口器等。
三、寄生虫感染途径1.接触感染:直接接触寄生虫、寄生虫卵或幼虫的感染途径。
2.水源性传播:通过饮用受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水源感染。
3.食物性传播:通过吃寄生虫卵、幼虫或包含病原体的寄生物感染。
4.蚊媒传播:由蚊子传播寄生虫病原体,如疟原虫和丝虫等。
5.传染媒介动物传播:通过叮咬行为将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如跳蚤和虱子等。
四、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人体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寄生虫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
2.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寄生虫病原体的检测、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五、人体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1.个人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疫苗,穿戴防护装备等。
3.政府和社会的干预措施:制定和执行疫情监测预警制度,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介入传染病疫情,提供相关医疗资源等。
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关系的学科,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掌握寄生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人体寄生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2世代交替:有些寄生虫有两种生殖方式才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3、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
4、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包括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移行到寄生部位,并继续发育、繁殖,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在外界或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的全部过程。
5、人兽共患病:有些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这种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均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病原虫包括: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刚地弓形虫;吸虫;绦虫;蠕虫包括:钩虫、旋毛虫、马来丝虫。
)6、幼虫移行症:有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侵人非正常宿主(包括人体)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或脊椎动物体内长期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
7、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
带虫者是否出现症状与感染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8、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主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并造成损伤。
如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肺,也可寄生在皮下和脑等部位。
9、隐性感染: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人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又不易查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0、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
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
1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故称旅游者腹泻。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1、联合国重点防治的10大主要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利什曼病、麻风、登革热、结核病。
2、我国曾流行的5大寄生虫病:疟疾、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杜氏利氏曼病)。
3、共生可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受益者为寄生物,寄生物为动物者称寄生虫)。
4、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发展史。
5、感染阶段:寄生虫发育阶段过程中,其中一个或几个能感染人体并可在人体内继续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6、宿主及其类型:.终宿主(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若需两个宿主,则按寄生顺序称第一、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又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有机会侵入正常适宜宿主体内时,能继续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成为转续宿主。
7、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①机械性损伤②夺取营养③毒性及免疫损伤8、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可分为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现象,寄生虫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抗在感染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机体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但对再感染产生一定免疫力)。
非消除免疫包括:.带虫免疫: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但对在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伴随免疫:宿主体内的成虫不受免疫效应的作用继续存活,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
9、免疫逃避的机制①寄生虫隔离②抗原伪装③抗原变异④表膜脱落与更新⑤免疫抑制免疫逃避:寄生虫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在进化过程中获得某些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发育、增殖并长期存活,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寄生虫学
1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受益一方称寄生生物被寄生的受害一方称456789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0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再感染具有完全的、稳定的抵抗力。
12内寄生虫增值减缓,虫体数量降低维持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13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因此成虫可继续存活,这种活动性感染和免疫力并存的现象即称为伴随免疫。
14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5后到达寄生部位生长、发育,这属于寄生虫幼虫的正常移行。
16可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7害称为异位损害。
18裹于虫体外的鞘膜,此期的幼虫被称为微丝蚴。
19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大量增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19变态:节肢动物从卵发育到成虫,要经历形态,生理功能和生后习性等一系列改变。
203个时期。
21相似2223间相传播,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偶然进入该地区后,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
如荒漠型黑热病。
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
这类地区称原始性自然疫源地。
2526肠前可以“暂停发育状态”。
滞留于组织内长期在人体内移行,经过段时间后才进入肠腔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迁延移动2728起的阿米巴病。
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9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引起的疾病统称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并经裂体增殖,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30作是由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致。
疟原虫经几次裂体增殖后,当血中的虫体密度达到发作的最低值。
发热阈值时,在临床上就可表现为发作现象。
31而宿主也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由原先侵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和复苏发育释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增殖32抗原变异或宿主抵抗能力和疟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又重新大量增殖引起疟疾发作称-3334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寄生虫学名词解释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生活方式的生物学分支,主要研究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生态、生理、遗传以及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寄生虫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 寄生虫(Parasite):指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上寄生并以其为生活环境和营养提供者的生物。
它们在宿主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和生存条件,同时给宿主带来损害。
2. 宿主(Host):指寄生虫依赖并寄生生活于其身上或体内的生物。
宿主提供了寄生虫所需的营养和生活条件,同时宿主可能遭受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3.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在其生命周期中经历一段或多段发育阶段的宿主。
中间宿主通常只在某些寄生虫物种中存在,充当其发育和繁殖的场所。
4.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性成熟和繁殖阶段发生在其中的宿主。
终宿主通常是寄生虫的生活周期中最后一个宿主。
5. 寄生虫虚拟子弹(Parasite bullet):指寄生虫在进食过程中摄入的能够进入寄生虫体内,并引发感染和繁殖的宿主组织。
6. 寄生虫感染(Parasitic infection):指寄生虫侵入宿主并生活在其体内或体表的过程。
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其他相关疾病。
7. 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指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通过摄取宿主血液、组织和营养,同时分泌毒素和代谢产物,对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造成损伤。
8. 栓塞学说(Theory of Emboli):是寄生虫学中的一个理论,认为寄生虫引起宿主内部或组织过程中的堵塞是导致寄生虫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9. 蛔虫感染(Ascariasis):是一种人类和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人体寄生的蛔虫(Ascaris)引起。
蛔虫感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
10. 蚴(Cercaria):是吸虫等类群的寄生虫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一种幼虫形态,以游泳的方式在水体中寻找终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类体内寄生虫的分布、形态、生命周期、影响和防治等方面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人体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普遍,并且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人体寄生虫学中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人体寄生虫的分类按照生物学分类,人类体内寄生虫的类型主要有动物原生生物、线虫、扁平虫和吸虫等。
其中动物原生生物包括锚头虫、滴虫和纤毛虫等;线虫包括钩虫、蛔虫和鞭虫等;扁平虫包括血吸虫和棘球绦虫等;吸虫包括肝吸虫和肠吸虫等。
二、人体寄生虫的生命史人体寄生虫的生命史在不同的虫种中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虫卵是指寄生虫的精细生殖细胞,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繁殖过程中产生,通过排泄物排出人体外便可感染其他人体。
幼虫是指虫卵孵化后的形态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形态,有的幼虫通过消化道穿入人体内,有的则通过皮肤、肺部等通道感染人体。
成虫是指虫体发育成熟后的生物形态,它们会寄生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如肠道、泌尿系统、血液、脊髓和眼耳鼻喉等器官。
三、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 经由污染水、膳食。
例如:肝吸虫、血吸虫、钩虫等;2. 经由昆虫叮咬。
例如:噬人黑蜱、古蚕虫、恙虫等;3. 经由皮肤吸收。
例如:钩虫、毛蚴、棘球绦虫等;4. 经由接触染病动物或粪便。
例如:弓形虫、尾螺等。
四、人体寄生虫的血液学检查人体寄生虫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在这些检查中,通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血液中寄生虫细胞、虫卵、寄生虫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寄生虫病的类型、分布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血液学检查的方法包括血片检查、凝胶扩散试验、骨髓检查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五、人体寄生虫的防治措施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 动员健康科普知识和提高公众健康素质。
宣传洗手、饮水卫生等基本的健康习惯;2. 加强环境清洁和卫生条件。
室内、室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改善生活条件;3. 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
寄生虫学
总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寄生虫---一些低等动物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
宿主---被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寄生虫的分类: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习惯上分为:蠕虫(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医学昆虫三大类。
原生动物门——原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绦虫,线形动物门——线虫,棘头动物门——棘头虫,节肢动物门——医学昆虫宿主种类1. 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 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3.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4.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寄生于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间接型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生活史中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
即: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一)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 掠夺营养2. 机械性损伤(入侵—移行—定居—繁殖)3. 毒性作用与免疫病理损害(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幼虫移行症定义: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较长时间存活,并可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损害,引起幼虫移行症。
⏹临床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定义: 有时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的过程中,可在常见寄生部位之外的组织内寄生,这种现象叫做异位寄生。
1.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2.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人体接触感染经呼吸道感染经输血(胎盘)感染体内重复(自身)感染3. 易感者一、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成虫形态特征: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呈叶状或舌状有吸盘无体腔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内脏各系统(消化、生殖)虫卵形态特征:卵盖。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知识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及其防治的学科。
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寄生幼虫继续寄生或侵袭人体为特征的生物。
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重要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与防治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以下是人体寄生虫学的重点知识总结:一、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1.蛔虫病:蛔虫是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成虫寄生于小肠,虫卵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经胃肠道进入小肠,孵化成幼虫后,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再从肺经气管进入咽喉,最终再次吞咽到小肠定殖。
2.钩虫病:钩虫是常见的土壤寄生虫,寄生于小肠,人类感染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源污染的土壤,幼虫穿透皮肤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被咳出,再次吞咽到小肠。
3.弓形虫病: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可寄生于人体多个器官,感染途径主要有经口摄入感染性卵囊或感染性囊体的肉类、饮用未经过滤、消毒的生水、接触感染性化粪污染的土壤或环境等。
4.血吸虫病: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肠道或膀胱的吸虫,感染途径主要有经皮感染、经口感染、经母婴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水源中的钉螺或人工种植的河流水生植物等。
5.疟疾:疟原虫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感染途径为蚊子叮咬,在人体内感染红细胞,寄生在红细胞内进行繁殖,然后感染新的红细胞。
二、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蛔虫病:轻型病例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型病例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
2.钩虫病:感染初期可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水疱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贫血、消瘦、肠炎等表现。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
3.弓形虫病:感染初期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慢性期特征性体征为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
诊断主要依靠抗体检测和弓形虫DN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4.血吸虫病:急性期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带血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肝脾肿大、腹水、贫血等。
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或尿液中虫卵检查。
5.疟疾:疟原虫感染出现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血涂片或快速诊断试纸检测。
寄生虫学
寄生虫: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为寄生虫。
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长期或暂时在人体内生存,而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的现象称寄生虫感染。
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寄生虫感染称寄生虫病。
棘球蚴砂:从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小钩和其他成分均可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血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完全消灭,在未经蚊媒传播再次感染情况下,经2~3个月到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中绦期:绦虫的发育阶段均营寄生生活,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幼虫需要不同种类的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阶段称为中绦期。
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传播途径:指寄生虫由传染源排出,借传播因素侵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体有感染性的阶段叫做感染阶段,感染阶段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使人感染。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再燃: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在无在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血内存在少量残余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经数周至数月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再燃。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病人、带虫者)或动物(保虫宿主)其体内的寄生虫在生活史的某一发育阶段可直接或间接进入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夜现周期性。
班氏丝虫:晚10点-次晨2点,马来丝虫:晚8点-次晨4点。
1.我国致力防治的有: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钩虫病。
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中,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3.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钩虫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5.医学蠕虫虫卵的卵壳一般由:受精膜、壳质层、脂层三层组成。
寄生虫学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寄生虫
寄生虫学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依靠宿主生活并利用宿主体内资源的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人体、动物体内,甚至植物体内。
寄生虫的研究领域就是寄生虫学。
对于人类和动植物来说,了解寄生虫以及寄生虫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寄生虫。
一、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寄生虫感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寄生虫如丝虫、钩虫、蛔虫等能够引起人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这些病原体会在人体内生活并侵害人体组织,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
了解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
二、寄生虫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寄生虫在各个生物圈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寄生虫与宿主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以及寄主与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圈中的生态平衡。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可以清除某些繁殖过快的宿主,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某些物种的过度繁殖。
三、寄生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寄生虫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寄生虫感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畜禽死亡等问题。
例如,昆虫寄生虫攻击某些农作物,会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
此外,某些寄生虫如蜈蚣、螨虫等也会侵害家禽和牲畜,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寄生虫的种类、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中寄生虫带来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寄生虫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了解寄生虫有助于保障人类健康,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只有深入了解寄生虫的特点和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疾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寄生虫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应对寄生虫相关问题的挑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1.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2.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保虫宿主:有的寄生虫(成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体内,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4.转续宿主:指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虽能存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阶段,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后,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叫“转续宿主”。
5.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6.异位寄生:有一些寄生虫可在常见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称“异位寄生”。
由此而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
7.感染期:把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能使人感染的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叫“感染期”8.幼虫移行症:指某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生活,在皮下及内脏器官内移行所致的疾病。
9.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的感染。
10.机会性致病:某些寄生虫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常呈隐性感染,感染者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体内的寄生虫仍有一定程度的增殖,机体处于带虫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如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抑制)能导致疾病的寄生虫感染称为机会性寄生虫病。
11.钩蚴性皮炎(粪毒):皮炎多见脚趾手指间皮肤较薄处,也可见手背脚背。
感染期钩蚴进入人体后:局部皮肤奇痒、针刺感、灼烧感——充血斑点或丘疹——水疱——继发感染形成脓疮——结痂脱皮——自愈。
12.夜现周期性:雌虫产出的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微血管,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
13.可溶性抗原:毛蚴的腺体分泌物中含有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和酶等物质,是可溶性虫卵抗原(SEA)14.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次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原发感染可继续存在。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人类及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的学科。
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方
式依赖于其他生物体的生物,它们吸取宿主的营养、生殖
繁殖,从而对宿主造成损害或影响。
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寄生虫的分类、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研究不同寄生虫
的分类,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从
而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寄生行为和感染途径。
2. 寄生虫与宿主的互动关系: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互
动关系,包括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
反应,以及宿主的抵抗力和容易感染性等因素。
3. 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研究不同寄生虫引起
的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定位和影响,以及研究和开发不同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测、粪便检
测和组织检测等。
4.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和药物研发:研究和探索不同的防
治措施,包括疫苗的研发、药物的筛选和合成等,以减少
或消除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通过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寄生虫与
人类及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寄生虫病的预防和
控制,并为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内寄生虫的一门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人体寄生虫常常是引起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其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重点总结了人体寄生虫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在人体寄生虫学中,人体寄生虫主要被分为原生动物和线虫。
原生动物包括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而线虫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每种寄生虫都有其生命史和寄生习性,这些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食物和水源的污染,包括排泄物、污染的土壤和河流。
此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皮肤上的螨虫和虱子。
人与动物也可能互相传播某些寄生虫,如毛细血管回虫和真菌性疣。
三、人体寄生虫的临床表现人体寄生虫病症状可以有多种,且症状并不明显。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困难和咳嗽;皮肤症状,如瘙痒、皮肤炎症和疣等;并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等。
四、人体寄生虫的诊断方法诊断人体寄生虫病需要通过临床病史、病症的体征和各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血液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组织检测、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五、人体寄生虫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人体寄生虫,治疗方案会不同,因此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抗寄生虫药和抗生素,如吡喹酮、苄哒嗪等。
此外,需要配合病人的营养支持和生活习惯的管理。
六、人体寄生虫的预防方法防止人体寄生虫病必须依靠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饮食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野外生活和旅游的人群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喝未经消毒的水和没有煮熟的食品。
同时,避免与寄生虫病患者接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人体寄生虫学对于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预防和治疗人体寄生虫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寄生虫学复习
寄生虫学复习一、总论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2、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底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3、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储存宿主):在流行病学上,除人以外的脊椎动物终宿主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6、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而停滞在幼虫期。
当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体内后,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7、感染期:在寄生虫发育过程中能使人体感染的特定阶段称为感染期或感染阶段。
8、寄生虫感染: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如果能定居、生存与繁殖而建立感染,但宿主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此时称寄生虫感染9、带虫者:无症状感染的人类宿主即带虫者10、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1、传染源:指感染的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12、易感人群: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人群1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寄生虫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①掠夺营养,影响吸收②机械性损伤③毒素作用④变应原引起宿主产生超敏反应2、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与方式有哪些?①经口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许多寄生虫的感染期通过食物、饮水、手、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
②经皮肤感染:存在于土壤或水中的感染期幼虫可主动地经皮肤侵入人体。
有些寄生虫必须通过节肢动物的叮咬吸血,经皮肤使人感染。
③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使人感染④经胎盘感染:如疟原虫、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⑤经呼吸道感染:如蛲虫卵通过空气吸入感染⑥自体感染:如猪囊尾蚴虫的自体感染,蛲虫幼虫的逆行感染⑦医源性感染: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方式可感染到疟原虫、弓形虫等二、线虫:(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丝虫)1、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寄生虫学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和应用
寄生虫学寄生虫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和应用寄生虫(Parasite)是一类依赖于寄主的生物体,它们通过寄主体内取得营养、繁殖和生存。
寄生虫学(Parasitology)是研究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学研究对人类健康的意义以及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认识寄生虫的意义寄生虫虽然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但在寄生虫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生物特性以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寄生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1.1 寄生虫研究促进医学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寄生虫研究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病理过程和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策略。
例如,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对疟原虫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其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从而寻找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方法。
1.2 促进寄生虫传播途径的认知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涉及到人类的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针对寄生虫感染的预防措施。
例如,通过对血吸虫病的研究,发现它主要通过水源传播,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净水、消毒等措施来防止寄生虫的传播,从而保护人类健康。
二、寄生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寄生虫学研究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疾病的防治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1 诊断和鉴定寄生虫病寄生虫学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定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手段。
通过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命周期以及在宿主体内的感染过程,可以开发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例如,根据疟原虫的形态特征和生命周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寄生虫形态来进行疟疾的诊断。
2.2 寄生虫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寄生虫药物的研发对于控制寄生虫感染和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对寄生虫的生物学和生化特性的研究,可以针对其特定的生理过程和代谢途径开发新的药物。
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并从中获取营养和生存的生物。
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的起源、形态、生态学、分类学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寄生虫学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概念,如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这些概念对于研究和了解寄生虫至关重要。
一、寄生虫的分类寄生虫根据其寄生方式和寄生的宿主类型可以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寄生方式,寄生虫可以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指寄生在宿主体内,如蠕虫类寄生虫;外寄生虫指寄生在宿主体表面或寄生在宿主体外,如虱子类寄生虫。
根据寄生的宿主类型,寄生虫可以分为动物寄生虫和人类寄生虫。
动物寄生虫指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如猪蛔虫、犬疫螨等;人类寄生虫指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二、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寄生虫在不同宿主之间的生命发展过程。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分为直接生命周期和间接生命周期。
直接生命周期指寄生虫只依靠一个宿主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例如,疟原虫就是通过蚊子叮咬人体后,进入人体内完成生命周期的。
在人体内,疟原虫经历红细胞感染、破裂和再感染等不同的阶段,最终形成新的感染性虫体继续寄生在蚊子体内,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间接生命周期指寄生虫需要经过多个宿主的交替寄生来完成生命周期。
例如,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依赖于两个宿主——螺旋蚴和人类。
成熟的血吸虫在人体内产出卵子,这些卵子随着人的排泄物进入水体,孵化出螺旋蚴。
螺旋蚴寄生在某些淡水生物(如螺类)体内,当人接触到带有感染性螺旋蚴的水后,感染性螺旋蚴通过人的皮肤进入人体,最终发展成成熟的血吸虫,完成生命周期的循环。
总结:寄生虫学中的关键概念包括寄生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寄生虫根据其寄生方式和寄生的宿主类型可被分类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动物寄生虫和人类寄生虫。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分为直接生命周期和间接生命周期,分别指寄生虫只依靠一个宿主和寄生虫需要经过多个宿主的交替寄生来完成生命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最大吸虫(雌雄同体)
生活史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期:囊蚴
中间宿主:扁卷螺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了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引起慢性腹泻,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
传染源:带虫者病人或猪
从感染到粪中查到虫卵 :3 个月
寿命:在人体内一年左右,长的可达 4 年。在猪体内不超过 2 年
诊断 盐水涂片法。沉淀集卵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
★寄生部位:幼虫:肺肝 成虫:肠 蛔虫成虫是致病的主要阶段 ★诊断:直接涂片法(首选) 侬聚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致病性:幼虫致病---幼虫移行至肝,肺时,机械性损伤组织肺部病变组织最为明显,有 蛔虫性肺炎,蛔虫性哮喘 成虫致病:引起营养不良,肠粘膜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引起并发症 诊断:直 接图片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试验性驱虫、浓聚法 3 鞭虫 宿主:人 感染时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口 寄生部位:盲肠 诊断:直接涂片法 沉淀集卵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治疗:呵苯哒唑 甲苯哒 唑
1 共栖:指两种生物在一起共同生活,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2 互利共生:指两种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均获得益处 3 寄生:两种生物一起生活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受益一方称寄生生物被寄生的受害一方称 宿主宿主:被寄生并受到损害的生物 4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条件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5 寄生虫:寄生物中寄生生活的多细无脊椎低等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被称为寄生虫。 6 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称感染期。 7 终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 8 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脊 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0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可长期处于幼虫状态, 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 消除性免疫: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既能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又能对 再感染具有完全的、稳定的抵抗力。 12 带虫免疫: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类型,某些血液内寄生原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体 内寄生虫增值减缓,虫体数量降低维持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也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但宿主体内的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13 伴随免疫:是另一种适应性免疫类型,某些蠕虫感染后体内的活成虫使宿主产生获得性 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 响,因此成虫可继续存活,这种活动性感染和免疫力并存的现象即称为伴随免疫。 14 免疫逃避:某些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 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5 幼虫移行:有些蠕虫的感染期在进入人体以后,幼虫需要经过血管或组织等处移行,而 后到达寄生部位生长、发育,这属于寄生虫幼虫的正常移行。 16 幼虫移行症:是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寄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 可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7 异位寄生:是指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 害称为异位损害。 18 微丝蚴:卵细胞在子宫内逐步发育,在近阴门处,其外的卵壳随着卵内幼虫发育形成包 裹于虫体外的鞘膜,此期的幼虫被称为微丝蚴。 19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而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出现大量增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19 变态:节肢动物从卵发育到成虫,要经历形态,生理功能和生后习性等一系列改变。 20 完全变态:昆虫在其发育过程中,卵期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 3 个时期。 21 不完全变态:昆虫在其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且幼体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相似 22 变态: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惯,及其行为和本能发生变化的总称 23 多寄生现象:人体同时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时称多寄生现象 24 自然疫源性:在人际罕见的原始森林和荒漠地区,这类寄生虫病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 间相传播,不需要人的参与,人类偶然进入该地区后,脊椎动物 体内的寄生虫可通过一定 途径传播给人。如荒漠型黑热病。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这类地区称原始性自然疫源地。 25 世代交替:指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与产生配子体世代
7 丝虫 中间宿主:蚊
感染时期: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 感染
寄生部位: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皮下组织,心血管、体腔
检查病人是否感染丝虫病
时,要检测血液中是否有微丝蚴和成虫 诊断:厚血膜法、新鲜血滴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寄生部位:班氏可寄生在淋巴系统浅部和深部,马来只能浅部
■■班氏微丝蝣和马来微丝蚴的形态区别
有肛周排卵现象 食性:肠腔内容物,组织液,血液 感染方式: 异体感染—经口 (公共玩
具等) 吸入 自身感染---经口(肛门-手-口) 逆行感染
5 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C 型和美洲钩虫幼虫 S 型 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
感染时期: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经口
寄生部位:小肠 肺(幼虫)肠(成虫) 诊断: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常用)
猪带绦虫病的感染方式: 经口 人食入了生的或半生的带有猪囊尾蚴的猪肉
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方式:自体内反复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成虫的寿命可达 25 年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脑,引起囊尾蚴病
致病:误食虫卵后可患囊尾蚴病;误食囊尾蚴后可患猪带绦虫病,后来也可患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比较
15 牛带绦虫:唯一中间宿主:人
棘球绦虫
4 蛲虫 部位:回盲部 小肠末端
感染时期:含蚴卵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肠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
诊断:透明胶纸法和棉签拭子法
形态:乳白色,口孔周围有三个唇瓣。有咽管球。雌虫尾部尖细,雄虫小尾部向腹面卷曲
虫卵:无色透明,不对称的椭圆形,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卵壳较厚有三层
生活史:感染阶段:含蚴卵感染方式,经口 成虫寿命:一个月 产卵量:5000-----17000
22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生活史
寄生部位:成虫:肺 幼虫:小肠
感染期:囊蚴
感染途径:终宿主或肉食动物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蟹和虫刺蛄而感染 口
中间宿主:第一宿主:川卷螺 第二宿主:淡水蟹、蝲蛄
保虫宿主:哺乳动物,犬,猫
童虫或成虫可异位寄生
从感染到粪中查到虫卵:2—3 个月
成虫寿命:5—6 年
致病:1 尾蚴及童虫所致损害 2 成虫所致损害 3 虫卵所致的损害 诊断:直接涂片法和离心
留,较长时间虫蚴发育缓慢或暂停,在受到刺激后,进入肠腔发育成熟。
致病:消化道症状、贫血
钩虫造成失血原因:钩虫用钩齿和板齿咬破肠粘膜,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噬咬时头腺不
断分泌抗凝素,噬咬部位粘膜伤口不断流血、钩虫经常更换噬咬部位,原伤口不断流血、
虫体的运动造成组织血管的破损,也造成血液的流失
6 旋毛虫:(雌雄异体)
成虫寄生部位:宿主小肠 幼虫:横纹肌细胞内
感染方式:经口
阶段:幼虫囊包 主要致病阶段:幼虫
致病过程:侵袭期(肠道期)、幼虫期(肠外期)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传染源:猪
生活史特点:成虫和幼虫可寄生在同一宿主,完成生活史必须要更换宿、 为卵胎生寄生
虫、 是唯一寄生在细胞内的寄生虫、无自由生活阶段和离体阶段
体长 2—4 厘米 4—8 厘米
节片 较薄,透明 较肥厚,不透明
头节 近似圆形,有四个吸盘,顶端有顶突及两圈小钩
略呈方形,无顶突
幼节 卵巢分为左右两叶和中央小叶 只有左右两叶
孕节 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为 7—13 支 子宫分支整齐,每侧为 15—30 支,支端分叉
囊尾蚴 有小钩,可寄生人体致病 无小钩,不寄生人体
沉淀法 治疗:吡喹酮
12 血吸虫 血吸虫生活史:寄生部位:肠系膜静脉 肝门静脉
感染期:尾蚴
感染方式:皮肤
中间宿主:钉螺
主要致病阶段:虫卵
移行 :皮肤-右心-肺-左心-动脉-静脉-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保虫宿主:哺乳动物
唯一中间宿主:钉螺
保虫宿主:各种哺乳动物
童虫感染:皮肤—右心—肺—左心—动脉—静脉—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宿主为淡水水生动物
生活史特点:卵必须入水发育、有世代交替现象、1-2 中
间宿主、多个保虫宿主
9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虫卵是寄生蠕虫最小
感染时期:囊蚴
感染途径:人或哺乳动物因食含有囊蚴的鱼肉而感染 口
寄生部位:肝胆管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诊断:病原学诊断(粪便检查 十二指
肠引硫胆汁检查)
临床表现(3 个时期):幼虫的皮肤侵袭期、肺部移行期、成虫肠道寄生期
生活史:感染方式:主要是皮肤,还可经口,粘膜感染,经胎盘侵入胎儿或经乳汁
感染阶段:丝状蚴
成虫寄生在小肠,以钩齿和板齿吸附肠粘膜,以宿主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主
虫蚴经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
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未进入小肠,在人体某些组织滞
26 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人体后的发育速度有很大差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 肠前可以“暂停发育状态”。滞留于组织内长期在人体内移行,经过段时间后才进入肠腔发 育成熟,这种现象称迁延移动 27 肠阿米巴病: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袭肠壁引起肠阿米巴病 28 肠外阿米巴病:此病是肠粘膜下层或肌层的滋养体进入静脉,经血行播散至其他脏器引 起的阿米巴病。以阿米巴性肝脓肿最常见。 29 疟疾: 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引起的疾病统称疟疾。疟疾是一种由按蚊传 播的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并经裂体增殖,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30 疟疾发作: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疟疾发 作是由红内期疟原虫裂体增殖所致。疟原虫经几次裂体增殖后,当血中的虫体密度达到发 作的最低值。发热阈值时,在临床上就可表现为发作现象。 31 复发:疟疾初发停止后红细胞内期原虫被消灭 而宿主也未再被蚊媒传播感染由原先侵 入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数月或年余的休眠和复苏 发育释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增殖 32 再燃:急性疟疾发作患者发作停止后如无重复感染而体内残余的少量红细胞内期原虫经 抗原变异或宿主抵抗能力和疟原虫的特异性免疫力下降残存的红细胞内期原虫又重新大量 增殖引起疟疾发作称33 蠕虫:是自然界中一类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依靠肌肉伸缩而做蠕形运动,故称蠕虫 34 土源性蠕虫:(蛔蛲钩鞭)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者幼虫在 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 35 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发杂,完成生活史需中间宿主,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 期后经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 36 夜观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 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 37 完全复原: 问答。。。。。 1 线虫 虫卵、 幼虫、成虫 脱皮 4 次 2 蛔虫:包括受精卵在外界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两个阶段 ★致病:营养不良、超敏反应、并发症 最大线虫!!!! ★流行原因:蛔虫产量大 24 万一天、感染方式多经口、对外界抵抗能力强、无需中间宿主 生活史简单、人们不良生活方式 ★感染时期:虫卵 ★感染途径:人因误食或误饮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后感染蛔虫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