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途径摸索

合集下载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和实现途径研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和实现途径研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和实现途径研究作者:张东东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3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都实现了极大的提升和飞跃。

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密切联系的政府,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应顺应不同发展时期国家局势和任务职责的变化而变化。

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提出了我国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深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角度切入,同时指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以期让政府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民众。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实现途径[DOI]10.13939/ki.zgsc.2018.33.0211 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基本方面。

对内职能是主要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续。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是管理社会。

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体现了政府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

关于政府职能的含义,学术界各抒己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认为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社会生活诸多领域的职能作用”。

[1]沈亚平、王骚(2005)认为“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实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2]有刘瑞宁(2009)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职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

[3]乔耀章(2014)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的重心发生转变,需要把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理清楚。

[4]2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滞后于企业的改革和市场体制的建设,我国现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转变必须要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引言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需要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首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

政府需要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导向的政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完善政府权力机构加强政府权力机构建设,推动权力机关透明化、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

可以通过公开权力运行和决策过程,加强行政程序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制定和执行政策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

政府需要建立优良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注重制度设计和程序规范,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政策执行的有效管理和监管。

3. 完善行政管理机制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行政管理机制,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的公正性、透明度和高效性。

应该加强“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强化监管执法,防范行政强制手段滥用,促进公正行政。

二、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应该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推进行政管理服务的市场化,优化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为市场经济创造有利的环境。

2.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市场信心。

3.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政府需要加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初稿1)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初稿1)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裴德洪政府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简言之,政府职能就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和功能。

从文化部到县(市)文化局,各级文化行政机关担负着管理国家文化事务的职能。

为什么要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呢?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由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政府作为国家机器属于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其职能也要适应这个变化,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公平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浅谈我国市政职能的改革

浅谈我国市政职能的改革

浅谈我国市政职能的改革方向______市政职能如何在公共服务中有效发挥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市政在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市政职能进行改革,如何将市政的职能从命令型转向服务型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字:市政、改革、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渐深入社会的转型,我国地方政府也经历着职能转变,地方政府的转型既是社会变革的深刻背景的反映,也代表着社会转型对地方政府这一市政主体的未来职能要求。

本文从市政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市政职能转变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联系,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着眼于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针对"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如何履行好市政职能"提出了建议。

一、影响市政职能的因素第一、城市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行政层次。

我国城市的行政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确立和调整市政职能首先必须以城市的行政地位为依据。

第二、宏观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国家对城市实行的政策主要是经济政策的不同,也导致市政职能的巨大差异。

第三、市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城市政府自身的能力。

除上述因素外,城市的地域特色,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对城市政府职能的制约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案例中市政职能存在的问题第一、城市管理存在问题。

管理问题单一,政府意志与民众利益冲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第二、市政机构臃肿,权责不分,部门规划不明确。

第三、参政党派的工作职能与社会工作存在矛盾、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社会的相关知识。

第四、政企不分,市政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宏观调控不到位。

三、我国市政职能弊端第一、政府部门邻里、机构设置臃肿、部门管理、条块分割、效率低下、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有待加强。

第二、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城市政府缺少自主权,体制上过度集权。

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

第三、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生活 中, 府 “ 政 越位 ” 的现 象普 遍存 在 , 了许 多 不该 管 、 管 管不 了、 管不 好 的事 , 得过多 过 细。特 别是不 合 理 、 管 低 效率的项 目审批制度 , 已成为影 响我 国投资环境 、 影响 企 业竞争能力 的严重 问题 。改革行 政 审批 制度势 在 必行 ,
从根本上推 动生 产 力的 发展 和社 会进 步 , 体现行 政 效率
的提高 。
二、 强化市场监督职 能 目前 , 国各 级政 府对 市场 秩 序 的规 范 和监 管 还 十 我 分薄弱 , 规范市场秩序 的法律 法规还不 健全 , 地方 保护 主 义和行政垄 断严重 , 加上执法 不严 , 管理松懈 , 纪律 松弛 , 甚 至有法不依 , 法不究 , 违 致使市 场秩序 比较 混乱 。突 出 表现 为假 冒伪 劣商 品泛 滥 , 税 、 税 、 税 、 私等 , 偷 逃 骗 走 建 筑领 域弄虚作假 、 工程 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 。 必须建立现代 市场 监管制 度 , 强市场 监管 力 加 度。 建立公平 竞争 、 规范 有序 的市 场 新秩 序。首 先 , 要加 快有关 市场 规 范 的法律 法规 建设 , 比如尽 快 出台 反垄 断 法, 采取法律 手段 打破 行政 垄 断 , 防止企 业 相互 勾结 , 形 成 价格联盟 , 害消 费者 利益 ; 损 其次 , 要加 强对 市 场的 监 管力度 , 严格执法 , 从严 治政 , 采用经 济 、 法律 和必要 的行
发挥政府作 用的新路 子。
[ 关键词 】政府 ; 职能 ; 变 转 [ 中图分类号 ]D 3 . 60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0 2 8 (06 0 — 10 2 02— 80 2 0 )3 00 一o

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探讨

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探讨

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政府的职能转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管理国家事务、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传统政府职能已显得有些滞后,亟待转变。

本文将探讨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理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首要任务是转变理念。

过去,政府在经济领域主要扮演行政职能的角色,如制定政策、管理资源等。

然而,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更多地扮演市场监管和服务导向的角色。

因此,政府应转变观念,逐步实现从“主导”到“服务”的变革。

为此,政府在转变理念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首先,加强政府内部的司法体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其次,注重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积极引导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明确政府的定位和职责。

传统上,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政策和管理资源,但现在需要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职责,包括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职能转变。

首先,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提高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和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公平有序运行。

其次,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生活的优质环境。

三、机制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需要创新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专业化、高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机制创新。

首先,加强政府内部的管理创新,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在市场活动中发挥更好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其次,注重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居民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

最后,重视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加强信息共享与互通,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途径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途径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途径第一, 政府应当完善行使行政职能的手段和方式。

行政职能的目标是管理, 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强制。

实践证明, 传统的“命令—服从”模式存在较多弊端, 缺乏民主色彩, 而且会因相对方的抵制而降低功效;而更多地体现民主和协商品性以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彼此合作精神的非强制的行政手段, 更有助于改善行政机关和相对方的紧张关系, 它通过扩充相对方的参与范围和程度, 实现政府职能。

当代政府的职责是给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更多的政府履行职责的行为内容是增加相对人的权益, 因而行政手段也随之出现多样化, 主要方式是行政规划(计划 )、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给付、行政奖励等,上述方式都是行政机关采取和相对方协商或通过给付相对人利益的方式来实现行政目的。

政府行使职能时,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是比较典型的非强制性的的方式, 该方式强调政府与相对方在法律关系中地位的平等以及当事人的意志, 更容易被相对方接受, 以此达到政府职能的目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协议, 是对传统的政府职能行使方式发展的的典型代表, 实现了政府之间协作与合作的功效。

第二, 政府应当重视行使行政职能过程的程序价值。

其在行使行政职能中, 传统一直重实体、轻程序, 这容易导致法制建设出现畸形。

当代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应当体现公正、公开、理性、效率、参与等价值, 听证制度、告知制度、行政公开制度、回避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时效制度、说明理由制度等无不体现以上价值。

在涉及群众利害关系的行政行为中, 设置利害相关人的参与行政制度, 是现今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主要趋势。

以行政立法为例, 我国《立法法》和《规章制度程序条例》、《行政法规制度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等三个行政法规都对民众参与行政立法作出了规定, 大大提高了我国行政立法的民主化水平。

以行政执法为例, 对相对人施以不利的行为前, 允许其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

对于可能给相对方利益造成损害的行政行为,我国很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了听证制度, 另外,在行政强制和行政征收中也增加了事前告知程序以及为相对人提供申辩机会。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的探索与思考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的探索与思考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的探索与思考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跨越转变,乡镇干部已经从过去的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但乡镇职能如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怎样更好地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是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现作出一些粗浅的思考。

难——乡镇现行机制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调查情况来看,乡镇现行机制与乡镇干部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机构臃肿,财政给养人员过多。

乡镇作为一级政府,要求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管地域大小,人口多少,财政承受能力如何,乡镇机构设置都要求上下对口,每个上级机构和部门都要在乡一级找到自己的“脚”,结果乡镇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运行成本太高。

以我县为例,我县是陇东一个落后的贫困农业县,财政入不敷出,但每个乡镇吃“皇粮”的多则近百人,少则五六十,致使乡镇财政不堪重负。

2、财权、事权与职权失衡。

税费改革前,乡镇就存在着财政收支缺口,但是由于当时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还可以通过税外收费,通过借债,通过寅收卯粮来勉强维持。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原先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税费项目,乡镇可用财力一下子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绝大部分事权(政府职能转变、农村社会公共物品提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等)都需要乡镇承担,乡镇政府得到的财权与事权比例失衡。

而在财权与事权不相统一的情况下,乡镇的职权也逐渐萎缩,近年来乡镇的“七站八所”在行使职能时逐步走向独立,相关部门如国土、司法、统筹等十多个单位由上级主管部门垂直管理,与乡镇党委、政府形成“隔离层”,而这些单位所承担的责任,却依然在乡镇。

权利不断上收,责任不断下放,乡镇财权、事权与职权的失衡,直接造成乡镇各项工作协调和开展困难,乡镇党委、政府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应具备的行政职能不相匹配。

3、干部作风不够扎实。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浅谈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浅谈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浅谈摘要:在30多年以前,我国开始了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历程。

自此,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开始了颠覆性的改革。

可以认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所决定的。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多年以来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与挑战。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必然面临着新一轮改革。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1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现实意义1.1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有利于建立我国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打破原有的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理顺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2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注入活力我国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注入了活力,只有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同步进行,才能彻底改革我国经济体制,进而提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效率。

1.3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优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的冲突与矛盾,如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粗放模式,投资的计划性不强,建设存在重复性与雷同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于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只有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才能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

2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中存在的困境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着明显的变化,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2003年加入WTO、“十二五”以来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一轮又一轮面临新的内外部环境。

因此,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唯有不断适应当下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才能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行政职能的转变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行政规范性的权力和职能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法治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先驱者,就开始实施以宪法为根据的法治建设。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基础。

2013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切以宪法为根据”的政策,牢牢把握住了法治的轨迹。

二是加强行政监督。

行政职能转变的基础是健全的行政管理体制。

2014年,中国政府推行了“行政信访监督综合制度”。

该制度鼓励公民对政府、公务员及属地行政机关的行为以及政府普遍施行事项进行监督。

每当有人把行政管理中发现的不当行为报告给相关部门,都要及时调查处理,从而有力地推动行政职能转变。

三是做好政策宣传辅导工作。

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辅导工作,把政策落实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里,让行政职能在社会上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全民齐抗疫和携手应对群众面临的各类挑战。

政府还要注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开展团结协作,创新行政职能转变的模式,推动新时代行政职能转变取得更好的成绩。

行政职能转变,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建设一个以法治为基础、以规范性权力为支撑、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社会主义国家。

行政职能转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中国的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调整因素的动态变化,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个人的作用,把行政职能转变推向高潮。

总之,行政职能转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加强行政监督、做好政策宣传辅导等措施,最终实现新时代中国建设一个以法治为基础、以规范性权力为支撑、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的几点探讨

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的几点探讨

对政府职能转变路径的几点探讨摘要:政府职能转变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改革领域的一个热点,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从未停止,而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凸显,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确保政府职能定位更加准确,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本文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观念、组织、能力等层面的阻碍,围绕这些阻碍论述了则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带来更多的有益思考。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阻碍;路径一、引言政府职能本生具有动态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目前我国不断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现实的以及历史的原因,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不可防止的带来了政府职能缺位、错位、越位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拖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履行。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传统的改革红利释放殆尽的现实背景之下,需要我国要以新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契机,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从而构建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政府职能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二、政府职能转变概述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政府管理者在推动这一工作开展中做到明确重点以及方向,从而有效降低出现误区的概率。

〔一〕政府职能转变内涵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发挥的功能在范畴、内容、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所进行的调整,简单来说就是管什么、怎么管、管多少等方面的调整。

政府职能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其现实背景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出现了根本的转变。

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来看,就是要实现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的转变,具体包括职能重心、职能方式以及战略目标等维度的转变。

〔二〕政府职能转变意义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良好保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这一工作,会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之间更加匹配;二是有利于给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都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从而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等问题;三是对于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来说是一个推动,政府职能重心转移到服务层面来,可以更好的提供三、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阻碍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阻碍的如果得不到破除,防止会阻碍政府职能的顺利转变,本文将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阻碍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念阻碍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着观念层面的阻碍,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理念深入人心,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在这种理念的桎梏下,难以根据需要做到顺利转变政府职能。

浅析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浅析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摘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都对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本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持续发展、公民意识的提升、全球化等因素要求政府职能尽快转变, 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而利益、传统文化、公务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法制不完善等问题又阻碍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动力与阻力,并提出了一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动力;阻力;对策所谓转变政府职能, 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变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状况, 为适应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政府管理经济、服务社会的职能从内容、范围、手段和程度上重新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规范, 使政府成为精简统一、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高效廉洁的政府。

自从十三大第一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以来到现在, 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来讲, 政府职能还是没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而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给政府职能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1。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首先,我国的机构精简依然在循环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十五大后开始进行的新一轮机构改革, 不论从力度、深度和广度上均超出历史上的任何一次。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几次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体制——“怪圈”的基础。

其次,政企不分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判断政企是否分开的标志是, 企业是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从现实中的国有企业看, 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自主经营,绝大多数企业仍然负盈不负亏, 绝大多数企业缺少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和自主钱。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途径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途径

理 论 研 讨地方政府管理’9710赵书山刘全有浅谈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令人注目。

本文作者力图从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入手,探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以求教同行专家。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取向。

其总体要求是:“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

”重点应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其具体动作要求是:第一,撤销一部分职能。

即按政企分开的要求,把资源的基础配置权由政府交给市场,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同企业之间不再保持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撤销政府经营经济的职能。

第二,转移一部分职能。

即按政企分开原则将属于资源配置性和生产经营性职能转移出去,交由市场或企业承担。

有一部分属于社会自我管理性职能,应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

第三,增加一部分职能。

即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要增加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制订各项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的法则与条例,健全管理体制,治理各种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以使我国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生态环境。

第四,强化一部分职能。

即加强政府应保留的行政职能,如加强决策、咨询、信息和综合、调节、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尤其要加强行政监督部门的职能。

必须通过强化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等来提高政府的行政监督能力。

(二)加快和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政府职能转变必须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我国目前政府职能体系的情况以及我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来探讨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

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首先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用新观念对待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认识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坚定转变政府职能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改革的风险意识,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研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研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研究作者:谭艳洁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世界各国都对政府的各项职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发展要求。

我国政府职能也在不断地转变过程中,这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观察我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探索和研究可知,目前我们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政府职能转变理论,更没有成熟的理论作为支持,也就更没有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作为指导。

因此,我们急需有建设性以及实际意义路径理论,来指导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更进一步的激发我国的经济活力,使我国的经济在“新常态”的环境下,不断向“双中高”的方向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能转变路径依赖途径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与经济双重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种特殊时期中,我们对于政府发挥的作用、政府转变的程度以及转变的方式与方法,没有认真深刻的认识,更没有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前瞻性的政府职能转变理论,这都导致了目前我们无法全面、完整论述路径的研究,客观的理论与现实需要要求我们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路径依赖理论的内涵1.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

政府职能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政府职能也在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近年来经济形势的“新常态”发展,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适应当前环境,进行新的转型与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行政机关,根据当前发展的情况和需要,对其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等,进行新的发展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涉及管理职责、范围的改变,管理方法、模式的改革,管理角度的转变。

2.路径依赖的内涵。

路径依赖理论的特定含义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不断依着前行的道路,就好比物理学的惯性,一旦形成了就会不由自主的照着已有的路线和方向、不停地前进。

当代中国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研究

当代中国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研究

当代中国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职能的优化和转变成为了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关键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如何科学理性地指导政府职能转变,并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能,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当代中国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

一、政府职能转变背景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政府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在不断调整和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不断弱化,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职能逐步增强。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更多地围绕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政府职能优化方向1. 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之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要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这实际上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应主动为民办事,加强政府服务理念的建设,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政府服务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2. 优化管理职能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制度设计、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在管理职能优化方面,政府应加强行政管理改革,简政放权,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政府也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3. 公共服务职能提升在公共服务职能方面,政府应构建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这不仅包括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也包括了环保、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政府应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覆盖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 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懈探索与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懈探索与基本经验

作者: 郝继明
作者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南京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210001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实践
页码: 40-4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基本经验;策略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历经五个阶段,慢慢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党代政、全能政府职能一步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职能。

所取得的经验包括:准确把握政府职能转变性质,注意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等等。

总结政府职能转变的得失和经验,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加科学、符合国情的政府职能体系。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摘要]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

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探索一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这一过程的重要课题。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

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务负有行政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

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那么它转变的主要内容、根本途径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

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

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

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

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0-22 下午06:23:04[摘要]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

政府职能转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目标,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探索一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子。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转变政府职能是贯穿这一过程的重要课题。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作用、功能的转换与发展变化。

包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务负有行政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

十六大报告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需按这个总要求转变职能。

那么它转变的主要内容、根本途径是什么呢?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

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

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

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

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走私等,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

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

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微观管理,指政府站在出资者立场上,依靠行政命令、参与企业治理结构或直接介入市场的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种直接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管理活动。

宏观调控,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垄断一切,宏观、微观一把抓的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

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凡是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就不插手,凡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

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快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做到产权明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保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的管理、利用与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和对水资源的管理。

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

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

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1]陈瑞生等,中国改革全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2]桂世镛等,邓小平行政理论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1998.[3]韩继志,政府机构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夏海,中国政府架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郭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J].中国行政管理,2001,(1)。

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文章摘要:本文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早已开始。

同时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进行了探讨,指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政府职能市场领域经济空间体制制度创新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明确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等要求。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快速融入世界经济,政府职能转变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不仅中央政府的职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经济发展和世人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早已开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中来”,实际上是理顺了各级行政关系,明确了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实现了政府工作从文革时的混乱状态到条理有序的第一次转变。

这次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转折,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都建立在这次伟大的变革的基础之上。

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地方政府都着重于制定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是一种经济空间和市场领域的建构行为。

到八十年代末期,全国有条件的地市政府基本上都组织实施了招商引资及配套政策行为,从而形成了第一次招商引资潮,政府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上来,其职能则侧重到建立、开辟市场领域上来,并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块经济模式,使区域经济的格局基本具备,基本构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起步的需要,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利用本地优势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空间和市场领域。

这应该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性突破,也是政府职能具体内容的转变,是继明确的经济方针以来的第二次政府职能的转变。

直到现在,西部落后地区的政府仍然将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面。

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三年中,西部各省市明确地提出了“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国家也明确提出了“依托大城市,以线带点,以点带面”的方针,其所解决的仍然是经济起步阶段的构建经济空间和市场领域问题。

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却早已超越这个阶段,因为在这些地方外地和国外投资的稳定增长已形成一种格局,这些地方政府职能的重点已经转移并升级为经济空间的开拓,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转变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控。

在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这种政府职能的转变尤为突出,实际上成为国家地域经济发展的先锋和探路者,也使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第三次转变,也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的大转型。

当然这种转变还存在许多问题,旧体制和旧制度的影响间或存在,并不能真正适应我国民族复兴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竞争逼近国门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例如: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发展决策的科学性,经济结构的效率问题等等;还需要经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开放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