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国家预算编制原则

合集下载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旨在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预算分配原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财政收支平衡、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财政运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进行探讨。

1. 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是财政部门预算分配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切预算分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公平分配,不偏袒特定群体或区域,避免财政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2. 优先需求原则优先需求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分配时,应当首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公共服务需求。

这意味着财政部门要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全防卫等领域的支出,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 高效使用原则高效使用原则要求财政部门在预算分配中注重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这意味着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计划与绩效管理,推动财政支出的刚性约束和绩效导向,确保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 健康可持续原则健康可持续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在预算分配中应注重宏观财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分配时,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压力和债务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确定合理的预算规模和结构,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

5. 透明公开原则透明公开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在预算分配过程中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受操纵和腐败的影响。

财政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预算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预算分配的公正和透明。

总之,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是保障财政资源公平、合理、高效分配的基础。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应充分遵循公平公正、优先需求、高效使用、健康可持续和透明公开等原则,确保公共财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预算编制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理念,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对落实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根据《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等预算管理规定,现制定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方案。

一、编制原则预算编制要依法依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遵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要求,科学、真实、准确、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情况。

(一)预算法定原则。

预算编制要符合《预算法》及相关法规,增强法治观念,强化纪律意识,严肃财经纪律,更加注重强化约束,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制度的刚性约束。

(二)全面完整原则。

全面梳理部门工作职能,充分体现“十四五”规划要求,确保全面完整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做到不重不漏,严禁留有预算“硬缺口”项目,严控年度内新增项目的预算追加。

(三)项目绩效原则。

预算要注重绩效评估、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所有预算项目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必要条件。

上年度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后评估结果作为安排项目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总量调控原则。

预算部门年度预算实行总量调控,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要求,合理安排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运行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预算比例,努力提高重点项目的保障能力。

二、编制主体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各村居及与财政有经费缴拨关系的政府性公司和社会团体均应编制年度预算,其中党委、政府未独立设账的部门应填报收支计划,纳入政府机关预算。

三、编制内容各预算主体要按照《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预算定额标准以及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计划和事业发展需求等编制年度预算。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收入主要包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和其他资金收入等。

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应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并根据不同项目详细填列。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部门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第一章:引言预算编制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国家财政稳健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预算编制原则是指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对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社会公正原则社会公正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保证国家财政资源的公正分配。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尊重和考虑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第三章:收支平衡原则收支平衡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总收支平衡原则,保证各项预算收支平衡。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合理规划财政收入。

如果缺乏可行的收入来源,通常只能通过减少支出的方式来实现收支平衡。

例如,对于财政赤字过大的国家,政府可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财政支出。

第四章: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确保预算收入与财政支出的高效配合,实现财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尽其所能,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并优先支持获得高效成果的项目。

例如,政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项目,例如教育、科技等领域。

第五章:合规性原则合规性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的规定,严格遵循预算编制程序,将财政管理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制定预算。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预算执行符合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财政预算编制指南

财政预算编制指南

财政预算编制指南财政预算编制指南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财政预算的重要工具和参考手册。

其目的是指导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确保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财政目标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以下是一份拟印发版财政预算编制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南首先明确编制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即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务实准确、效果可控。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全面梳理财政支出项目,精确估算财政收入和支出,制定科学可行的财政预算计划。

二、预算编制流程指南详细介绍了财政预算编制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其中包括预算编制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编制时间节点、数据与信息收集、预算项目审查和评估、预算调整和决策程序等内容,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三、收入预算编制四、支出预算编制指南强调支出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明确了支出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政策方向和财政需求,全面梳理支出项目,详细分析和估算各项支出,并注重统筹和平衡不同领域和层面的支出需求,保证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

五、绩效管理和结果评估指南特别强调绩效管理和结果评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重要性。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明确预算目标和政策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跟踪和监测预算执行情况和效果,积极改进预算管理和决策过程,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效能。

六、预算公开和信息化建设指南强调预算公开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将财政预算公开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公开事项,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对接,提高预算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水平。

七、全面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指南强调全面加强财政预算的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定应对措施和紧急预案,防范和化解财政预算风险和危机,确保财政预算的安全和稳定。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
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独立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独立于政府的其他财政活动,确保财政决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 平衡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力图平衡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防止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3. 透明度原则:国家预算应该对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透明,使他们能够了解财政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促进民主监督和参与。

4. 经济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根据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财政安排,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5. 公平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体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

6. 长期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注重长期发展的需要,避免短视和短期利益的决策。

7. 可持续性原则:国家预算应该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国家预算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指导原则。

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依法、科学和节约的原则编制预算,坚持“全面深入改革,创新发展机制,科学稳健管理”的思路,优化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有效控制支出,加快建立财政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加强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预编管理,加强财政工作科学精细化,优
化财政结构,提高财政收入水平,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完善和优化财
政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财政供给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保障企业合法
权益和利益。

三、加强财政政策的运用,加大对抗气候变化的投入,积极支持应对
气候变化的新技术发展。

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着力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和质量,积极探索财政政策的落实方式,重点支持和发展能源高效利用、
清洁能源、智能制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
探索政府支出和市场机制联动,提高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力促进经济可
持续发展。

四、加强预算和财政管理,立足本年度实际,健全财政预算编制和执
行制度,完善和实施财政收支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和落实财。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

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为贯彻财政收支管理制度,规范全面预算管理,保障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为了明确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加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面预算管理应以国家宏观经济和财政政策为指导,以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为基础,以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政策的发展为前提,以提高财政管理能力和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二、预算编制1. 编制原则(1)一个主管部门、一个单位为编制主体原则。

主管部门应组织、协调、指导所辖在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单位应根据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职能、任务和经费需求,制定预算申报方案、编制预算报告,并如实提交主管部门审查。

(2)经财政部门审核,方可进行预算编制。

各级主管部门应按时提供本部门和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所需资料、财务依据以及财务预算控制指标参数等,经财政部门审核,方可进行预算编制。

(3)坚持“预算为中心”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基于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核算、监控和分配财政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核心环节,应坚持“预算为中心”原则,合理预算、精确预算、科学预算。

2. 编制程序(1)年初制定预算方案。

财政部门应协调各有关部门制订年初预算方案,明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和根据一定的指标预测财政收支状况。

(2)单位申报。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原则,撰写预算申报材料,包括工作计划、财务收支情况、年度预算方案等。

(3)财政部门审核。

财政部门应根据法定程序、科学方法和实际经济情况,根据上级预算方案,对各单位预算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预算方案符合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平衡要求。

(4)年中调整预算。

按照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年初预算方案。

三、预算执行1. 预算执行原则(1)管理关键,落实预算控制。

各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财务管理,做到合理控制支出,保证预算执行的合法、规范、有序和有效。

经济学原则知识:国家财政原则——国家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

经济学原则知识:国家财政原则——国家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

经济学原则知识:国家财政原则——国家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国家财政原则是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原则之一,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密切相关,其核心在于对国家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从国家财政原则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全面探讨国家财政原则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一、国家财政原则的概念国家财政原则是指国家在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方面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基本理念和法律规定,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国家财政原则共有七条,分别为:节约原则、效益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科学管理原则、严格审核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和稳定预算原则。

这些原则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具有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协同作用形成国家财政管理的整体性。

二、国家财政原则的理论基础国家财政原则是现代财政学理论基础之一,与现代公共财政学的两个核心理论“公共选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密不可分。

国家财政原则是贯彻“公共选择”理论的具体表现,即政府应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实现稳定、公平、高效的财政收支平衡。

同时,国家财政原则也体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的思想,即政府必须在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提升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国家财政原则的应用实践国家财政原则在国家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践,并且对于提高国家财政质量和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节约原则节约原则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国家在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上要充分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减少浪费,提高使用效率。

这样既可以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又可以保障全民利益的实现。

实践上,国家通过大力推行勤俭节约的理念,精简冗余机构,优化行政管理结构,提高效率。

同时政府的重大经济投资项目也对节约原则做出了充分考虑,一些原本昂贵的建设项目也因此精简、改良,有效降低了成本,并有效提高了国家财政的运营效率。

(二)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指国家在财政收支平衡上要重视绩效评估,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既有效果,又有可衡度性。

财政预算方案

财政预算方案

财政预算方案一、背景介绍财政预算方案是指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详细报告,其中包括收入、支出、赤字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财政预算方案起到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源的作用,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算编制原则1. 透明公开原则:财政预算方案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财政活动。

2. 稳定规范原则:预算方案应当稳定可行,合理分配资源。

3. 创新发展原则: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预算方案应当具备创新性,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4. 公平公正原则:预算方案应当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确保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三、收入部分1. 税收收入:根据不同行业、企业、个人实际情况,预计征收相应的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

2. 非税收入:包括罚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通过合理的方式引进额外的财政收入。

3. 形象收入:政府通过出让国有资源、土地使用权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为财政预算提供补充。

四、支出部分1. 教育投入: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 增加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硬件条件。

- 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 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 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设备更新。

-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3. 就业创业扶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创业就业。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 农村农业支出:加大农村农业领域的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 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 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就业。

-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赤字管理合理控制财政赤字,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

1. 预算收入优化: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扩大税基,提高财政收入水平。

编制预算五项原则

编制预算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综合原则,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将部门各项收入按规定全部列入预算,统筹安排用于各项支出。

加强除财政以外的上年结转收入、事业收入等其他收入管理,清理规范非本级财政拨款收支。

增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之间的衔接。

二是坚持绩效原则,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规范绩效目标的申报和审核,大力推进绩效评价,规范评价项目选择,提高评价工作质量,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单位公用经费挂勾,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坚持节俭原则,推进节约廉洁政府创建。

坚持勤俭节约、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将厉行节约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批复,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编制“三公”经费预算。

四是坚持规范原则,健全资产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配置标准为核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标准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出租出借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五是坚持约束原则,增强预算执行管理力度。

硬化预算约束,规范和减少执行中调整预算,严格控制调整预算时限。

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完善落实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督促和检查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

2014年西山街办编制部门预算原则2014年西山街办部门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预算改革,激活存量财政资金,集中财力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预算编制坚持与西山街办财力状况相适应,与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公开透明;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收入预算真实完整,基本支出准确规范,项目支出科学合理,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水平。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一、引言财政部门是国家预算的主要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财政职能。

预算分配是财政部门最核心的职责之一,它关系到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和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从预算分配的基本原则、公平合理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和风险稳定原则等方面,阐述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原则。

二、预算分配的基本原则1. 国家发展导向原则预算分配应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导向,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确定优先支持的领域和项目。

例如,国家可能将重点扶持教育、医疗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经济领域。

2. 目标导向原则预算分配应以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确保各级政府的预算支出符合发展需要和社会利益。

例如,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可能包括减贫、促进就业、提高教育水平等,财政部门应根据这些目标合理分配预算资金。

三、公平合理原则1. 经济公平原则财政部门在预算分配时应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过度集中财力于特定地区或领域。

同时,要重视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发展需求,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 社会公平原则预算分配应注重社会公平,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例如,财政部门可以通过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福利支持来提高社会公平性。

四、经济效益原则1. 预算安排的经济效益预算分配应注重投资项目的长远收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时,应该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预算支出的效率原则财政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应强化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激励各级部门在预算使用上追求高效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五、风险稳定原则1. 风险控制原则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应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预算支出的安全和稳定。

例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评估项目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以确保预算分配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一、前言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是政府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财政平衡具有关键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_____(编制主体)提供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框架和方法,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

二、编制原则1、合法性原则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严格遵守财政制度和预算管理规定。

2、完整性原则涵盖所有的财政收支项目,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不遗漏任何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支出用途。

3、准确性原则收支数据应真实、准确,依据可靠的统计资料和预测方法进行测算,避免高估或低估收入和支出。

4、平衡性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现巨额赤字或盈余,保持财政的稳健运行。

5、重点性原则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一般性支出。

6、绩效性原则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编制范围1、收入预算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上级补助收入、债务收入等。

2、支出预算涵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债务付息支出等。

四、编制方法1、收入预算编制税收收入: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税收政策调整和以往税收收入情况,结合税务部门的预测数据进行测算。

非税收入:分析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政策和历年收入规模,合理估计本年度的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预计下达的补助资金进行预测。

债务收入:根据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和融资需求,确定债务发行规模和时间。

2、支出预算编制基本支出:按照定员定额标准和人员、资产等基础数据,核定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政 府预算编制指引

政 府预算编制指引

政府预算编制指引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政府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严格遵循财政制度和预算管理的规定。

2、完整性原则应将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不得遗漏,确保预算的全面和完整。

3、准确性原则预算数据要真实、准确,收入预测要合理,支出安排要精细,避免高估或低估收支情况。

4、重点性原则根据政府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的支出。

5、绩效性原则注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6、透明性原则预算编制过程和结果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预算编制的流程1、前期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变化等。

(2)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为收入预算提供依据。

2、收入预算编制(1)分析税收收入,考虑经济增长、税收政策调整等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2)预估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3、支出预算编制(1)人员经费:根据人员编制和工资福利政策,计算人员工资、津贴、奖金等。

(2)公用经费:按照定额标准或实际需求,安排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

(3)项目支出:对各类专项项目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优先顺序和资金安排。

4、审核与汇总对各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核通过后,进行汇总形成本级政府预算草案。

5、审批与下达预算草案经法定程序审批通过后,下达各部门执行。

三、收入预算的编制方法1、税收收入结合经济增长趋势、税收政策变动以及税收征管情况,运用税收预测模型进行估算。

同时,要关注重点税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

2、非税收入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要根据收费项目的政策变化和执收情况进行预测。

对于国有资产出租、出让等收入,要评估资产价值和市场行情。

四、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1、人员经费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标准计算,确保人员经费足额保障。

2024年财政预算原则

2024年财政预算原则

2024年财政预算原则有:
1.统筹财力,保障重点支出。

坚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编制原
则,在统筹财政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部门和单位各类资源的统筹,强化对存量资金、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及单位收入等各种渠道资金的统筹安排。

2.硬化约束,严肃财经纪律。

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和程序,各部门
预算草案应当报本部门党组(党委)审议。

切实增强部门预算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监控,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

3.厉行节约,确保收支平衡。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健全完善能增
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

4.全面绩效,提升管理水平。

以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为
抓手,加快建立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pdf
摘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概述
2.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3.预算法的实施与影响
正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我国财政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它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预算法旨在规范国家财政行为,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健、可持续,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1.预算编制:预算法明确了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内容。

其中,预算编制应遵循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等原则。

2.预算执行:预算法规定了预算执行的程序和要求,包括预算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结算等。

3.预算监督:预算法明确了预算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方式,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合法、规范。

三、预算法的实施与影响
预算法的实施对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预算法的指导下,我国的预算制度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1、公开性,其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政策,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公开。

❖2、可靠性,预算数字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得出。

不得假定、估算、更不得任意编造。

❖3、完整性,国家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列入预算,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

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虽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但所有的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国家预算。

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填列。

❖5、年度性,按法定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要反映全年的收支活动,不允许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国家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最根本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我国国家预算分为五级,具体包括: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市级预算、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原则。

❖1、中央预算: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补助的数额。

❖2、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给予补助数额。

❖3、总预算: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

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级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若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政府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简述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国家对财政活动的管理和运行制定的一套基本原则,它是指导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准则和规范。

国家预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开透明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公开透明,使公众能够了解和监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政府应该及时向公众披露预算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

2. 财政稳定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在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确保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过度债务累积。

3. 经济合理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基于经济合理性,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预算编制应考虑国家的经济状况、需求和优先发展区域和领域的需求。

4. 公平公正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保障财富分配的公平和公正,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公平和持续发展。

5. 法定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都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6. 实用性原则:国家预算应当具备实用性,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7. 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预算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
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财政收支,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这些原则为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提供了指导,旨在保证财政的健康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方案一、预算编制的目的和原则(一)目的1、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政收支规模和方向,为决策提供依据。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控制支出,防范财政风险。

(二)原则1、全面性:涵盖所有的财政收支项目,不遗漏重要的经济活动。

2、准确性:数据和预测应基于可靠的信息和合理的方法。

3、合理性:支出安排应符合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收入预测应考虑经济形势和政策影响。

4、平衡性: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较大的赤字或盈余。

二、预算编制的范围和期限(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收入预算: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

2、支出预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等。

(二)期限通常为一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中期或长期预算。

三、收入预算的编制(一)税收收入1、分析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对主要税种的收入进行预测。

例如,增值税可根据预计的销售额和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可参考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税收优惠政策。

2、考虑税收征管的加强和税收逃漏的减少对收入的影响。

(二)非税收入1、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收费项目和标准,结合业务量的预计,计算收入。

2、国有资产收益:包括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

3、其他非税收入:如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三)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以往的补助情况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导向,预估可能获得的补助金额。

四、支出预算的编制(一)人员经费1、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等。

根据人员编制和工资政策进行计算。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如离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等。

(二)公用经费1、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等日常办公费用,根据历史数据和预计的业务量进行估算。

2、设备购置和维护费:根据设备更新计划和维修需求确定。

(三)项目支出1、专项业务项目:如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特定项目,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资金需求。

2、基本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需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造价估算。

国家预算原则的内容简答题

国家预算原则的内容简答题

国家预算原则的内容简答题答:国家预算原则的内容如下:一、完整性国家预算的完整性是指预算应该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支,不应有任何遗漏。

预算应该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活动,包括收入、支出、赤字和债务等各个方面。

二、统一性国家预算的统一性是指预算应该按照统一的口径和标准编制,以便于政府对财政收支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这意味着各级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应该遵循相同的分类、科目和标准,以确保预算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三、可靠性国家预算的可靠性是指预算应该根据可靠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编制,以便于政府对财政收支进行准确的预测和管理。

这意味着预算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和可靠的数据,而不是基于估计或推测。

四、年度性国家预算的年度性是指预算应该按照年度进行编制和执行,以便于政府对财政收支进行年度管理和调度。

这意味着预算应该与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相匹配,以确保政府在年度内对财政收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五、公开性国家预算的公开性是指预算应该向公众公开,以便于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及时公布预算草案和执行情况,以便于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

六、分类性国家预算的分类性是指预算应该按照不同的科目和标准进行分类,以便于政府对财政收支进行分类管理和调度。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科目和标准对预算进行分类,以便于对不同类型的财政收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七、灵活性国家预算的灵活性是指预算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财政收支进行调整和管理。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和管理,以便于确保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和稳定。

同时,政府也应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便于应对突发事件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指引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指引

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指引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政府、企业以及各类组织的财务管理和规划具有关键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财政收支预算,可以有效地规划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内容和要点。

一、明确编制目的和原则1、目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目的在于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进行合理规划和预测,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保障财务的稳健运行,并促进目标的达成。

2、原则(1)全面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所有可能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确保无遗漏。

(2)准确性原则:数据和信息应准确可靠,预算估计应尽量接近实际情况。

(3)合理性原则:收支安排应符合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避免过度浪费或不足。

(4)灵活性原则: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不确定性,预算应具备一定的调整空间。

(5)平衡性原则:力求收入与支出保持平衡,避免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或盈余。

二、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1、内部数据包括历史财务数据、业务计划、项目规划、人员编制、资产状况等。

2、外部数据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变化、市场价格波动等。

3、沟通与协调与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工作需求和计划,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收入预算的编制1、税收收入对于政府部门,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税收政策调整以及税收征管情况,合理预测税收收入。

对于企业,要考虑销售业绩、税率变化等因素。

2、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产收益、罚没收入等。

分析过往数据,结合政策变化和业务发展,进行准确预测。

3、上级补助收入明确上级补助的政策和标准,结合申请计划和历史情况,估算可能获得的补助金额。

4、其他收入如捐赠收入、投资收益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估计。

四、支出预算的编制1、基本支出(1)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根据人员编制和薪酬政策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国家预算编制原则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财政与国家预算: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有财才有政。

而国家预算,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

但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所以,国家预算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同时,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才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

不同性质的国家,其预算的性质不同。

中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节减军政费用、腾出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以及社会福利事业,这是中国安排预算资金的一贯方针。

国家预算的作用:
1.确定政府可获得的资源,有利于全面安排支出。

通过预算的编制,事先进行预测,使我们能掌握一年内能筹集到多少收入,并根据财力的多少和支出的需要确定支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量人为出。

如在 2004年预算中,全国预算收入安排了23570亿元,相应地安排支出26768亿元(赤字3198亿元)。

2.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

预算上的一收一支,决不仅仅是数字的排列,它必然要反映在政府的各项活动上。

从预算收入安排上看,每一笔收入都必须落实到项目
上,在某一个收入项目上征多少收入,减多少收入,能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取向。

如在2004年的预算中,确定减征农业税,就反映出国家要通过减轻种粮农户的负担来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

从支出安排上看,国家对哪些方面增加投入,反映出国家鼓励哪些方面的发展。

如近些年来,国家每年都加大对教育、农业、科技的投入,就反映出国家重视农业、重视科教兴国的政策。

3.有利于人民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对预算的讨论决定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是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

预算草案编出后要送由人民代表组成的权力机关进行审查,经其批准后预算才能成立。

倘若预算草案不符合人民的意愿,权力机关有权进行修改,有权不予批准。

国家权力机关对预算的批准,实质上是对政府工作安排的批准,体现权力机关授权政府可以干哪些事。

当预算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后,其执行还要受到权力机关的监督。

政府在年度终了要向权力机关报告执行结果,权力机关对执行结果还要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

4.有利于政府活动的有序进行。

由于预算对政府一年要做哪些事,做某件事要给多少钱都事先作出了安排,在新的年度开始后,征收部门按法律规定组织收入,财政部门按预算拨付资金,相关职能部门得到资金后按事先安排开展工作。

这样就能有利于政府及其部门对所要干的事情能早作准备,按计划开展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是预算法必须规范的主要内容。

预算编制应当遵守国家编制预算的原则,按照编制办法和程序进行。

对此,我国《预算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预算编制原则:
1、坚持量入为出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根据收入和财力的可能安排预算,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切实做到收支计划积极稳妥,杜绝瞒报、虚报的现象。

3、坚持综合预算的原则。

实施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

4、坚持部门预算的原则。

部门预算作为一个单位的总预算,是涵盖单位的所有资金的收支预算,既包括本级预算又包括其下属单位预算,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经费预算。

5、坚持零基预算的原则。

人员经费按标准核定,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分档的定额核定,事业发展和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

6、坚持一般不予调整预算的原则。

部门支出预算确定以后,除突发性事件和政策性因素增加的必不可少开支,并经财政审核后报市人大批准调整预算外,其它支出项目当年财政不予追加,一律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考虑。

预算编制要求:
1.必须按照复式预算方法编制
自建国开始至1991年,我国预算均采用单式预算编制方法,从1992年度起,由单式预算编制改按复式预算编制。

这是一项重要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成果。

《预算法》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这项成果,明确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复式预算编制
2.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预算法》要求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是借债应当有合理的规模和结构。

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3.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按照规定必须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也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的收入的依据。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则进行编制4.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5.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
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在保证政府公共支出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各类预算支出。

中央预算和有关地方政府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扶助经济不发达的民族自治地方、革命老根据地、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

各级政府预算就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至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6.应当按规定设置预算周转金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预算周转金。

各级政府预算的上年结余,可以在下年用于上年结转项目的支出;有余额的,可以补充预算周转金;再有余额的,可以用于下年度必需的预算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