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考试题解
民族理论考题(5)附带答案
![民族理论考题(5)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5d63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0.png)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测试A判断1.民族理论回答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对象不包括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3.有了人类就有了民族。
( )4、“同源异流”属于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 )5.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 )6.不同民族的人们以一般社会成员如工人、农民的身份发生关系时,属于民族关系。
( )7.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8.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关系。
( )9.民族利益,指的是民族所有的利益。
( )10民族融合的结果是人类共同体的形成。
()11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是基诺族()。
1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13在民族发展中,“异源同流”现象属于民族分化()14.民族的基本属性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
()15.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
()16.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
()17. 民族理论研究应以民族发展研究作为整个民族理论研究的重点。
()18.我国的民族识别经历了四个阶段。
()19.民族不是一有了人类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下去。
()20. 广义的民族问题涉及到“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其中“一个发展”指的是民族自身的发展。
()21.民族在自身发展和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指的是民族融合。
()22.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形成的。
()23.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民族的常态、异态和滞后式发展。
()24. 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共同文字。
()25. 民族属性、民族关系和民族结构是民族发展的内在条件。
()26. 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夏夷论》。
()27. 确定公民的民族成分,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族称为准。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43b33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0.png)
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处理多民族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测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社区答案:B2.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上一律平等。
A. 法律B. 经济C. 政治D. A和C答案:D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C. 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D.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自治答案:D二、填空题4. 我国共有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个是少数民族。
答案:56,555. 民族自治区分为_______、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答案:自治区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论述题7.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确保了各民族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这有助于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增强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在本地区内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再次,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最后,通过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地区发展差距,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3337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c.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61b9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c.png)
民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处理多民族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示例,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_________的稳定的共同体。
A. 语言B. 文化C. 地域D. 宗教信仰答案:B2. 民族平等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权利平等B. 机会平等C. 经济平等D. 尊严平等答案:C3.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以下哪个因素?A. 经济发展B. 文化交流C. 政治制度D. 法律保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B. 民族的分类与识别C.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A, B, C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风俗习惯答案:A, C, D三、判断题6.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完全消失,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
答案:错误7. 民族自决权是指一个民族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繁荣发展。
民族平等是指所有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民族团结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民族繁荣发展则是指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9. 论述民族歧视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答:民族歧视是指基于民族身份的不公平对待,它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还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
民族歧视的危害包括破坏社会和谐、引发民族矛盾、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应对民族歧视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所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民族平等的认识;鼓励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歧视行为。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fe92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2.png)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
考试题目通常包括对民族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民族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民族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阶层答案:B2. 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基本原则B. 次要原则C. 辅助原则D. 临时原则答案:A3.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分为()。
A. 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市、自治镇答案:B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答案:C5.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B. 促进民族融合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地区实行自治。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 阐述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它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2)促进社会稳定: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e56a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f.png)
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自决D. 民族融合答案:B2.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 民族自决、民族独立C. 民族优先、民族自治D.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答案:A3.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7个D. 58个答案:B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对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什么?A. 民族同化B. 民族隔离C. 民族融合D. 民族平等答案:D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民族同化答案:ABC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C.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遵守国家法律D.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答案:BC8.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A.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 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C. 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发展D. 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9.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机关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制定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等。
四、论述题10. 论述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答:我国民族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民族平等原则的确立,消除了历史上的民族歧视,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尊重奠定了基础。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68a7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2023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附答案(精华版)一、单项选择题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的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D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包括:ABCDEA.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B.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C.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D.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E.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的问题的可靠保证。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DE )的方针、原则。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1cd62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9.png)
大学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民族区域自治B. 民族平等C. 民族团结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A. 各民族一律平等B.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C.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 各民族都有强制其他民族学习自己语言的权力答案:D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B. 民族自治机关的建立C. 民族自治权的行使D. 民族自治法规的制定答案:C4. 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0个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限制少数民族的自主权答案:D6.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有哪些?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广西壮族自治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D. A和B答案:D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个级别?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国家凝聚力D. 制造民族矛盾答案:D10.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A. 维护少数民族利益B. 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C. 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D. 实现民族同化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BD)A. 平等权利B. 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D. 发展经济文化事业E. 限制民族自由12. 下列哪些属于民族平等的体现?(ABC)A.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 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 各民族公民必须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13.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AC)A.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E.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1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BD)A. 统一领导与民族自治相结合B. 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D. 政治与经济自治相结合E. 民族自治与民族隔离相结合15.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同化E. 民族优先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内蒙古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
![内蒙古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81c7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5.png)
内蒙古民族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内蒙古是中国的第几个民族自治区?A. 第一个B. 第二个C. 第三个D. 第四个答案:A2. 内蒙古的首府是哪里?A. 呼和浩特B. 包头C. 鄂尔多斯D. 通辽答案:A3. 内蒙古的主要民族是哪一个?A. 汉族B. 蒙古族C. 回族D. 满族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内蒙古的传统节日?A. 那达慕大会B. 春节C. 蒙古新年D. 清明节答案:D5. 内蒙古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A. 东部B. 南部C. 西部D. 北部答案:D6. 内蒙古的总面积是多少?A. 100万平方公里B. 200万平方公里C. 300万平方公里D. 400万平方公里答案:C7. 内蒙古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寒带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A8. 内蒙古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多少?A. 1/3B. 1/2C. 2/3D. 3/4答案:C9.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哪种资源最为著名?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稀土答案:A10. 内蒙古的民族政策主要体现了什么?A. 平等B. 自治C. 团结D. 互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内蒙古的民族文化特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马背文化B. 草原文化C. 农耕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A、B12.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哪些产业?A. 畜牧业B. 农业C. 工业D. 旅游业答案:A、C、D13. 内蒙古的民族自治区成立时间是?A. 1947年B. 1957年C. 1967年D. 1977年答案:A14. 内蒙古的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包括?A. 促进了民族平等B. 保障了民族自治权利C. 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D. 加强了民族团结答案:A、B、C、D15. 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包括以下哪些?A. 草原B. 沙漠C. 湖泊D. 山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内蒙古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民族理论作业(带答案)
![民族理论作业(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cf3607581b6bd97f19ea31.png)
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专科)学校名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考核成绩: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1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 )A壮族 B回族 C蒙古族 D满族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B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C大杂居,大聚居 D 小杂居,小聚居3.中华民族的含义是( CE )A主要指汉族B泛指中原地区各民族C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D只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不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E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三者的关系是( BCDE ) A三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B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D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E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5.第一次完整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是(C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6.民族与氏族、部落的界限在于( C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以共同语言为基础C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D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7.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 A )A国家消亡——阶级消亡——民族消亡B民族压迫彻底消灭——世界经济中心的形成——世界并同语言形成C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D阶级消亡——民族融合——民族消亡8.民族的基本特征是( BCDE )A具有共同的血缘 B具有共同的语言 C具有共同的地域D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E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9.民族的形成( ABCDE )A大体要经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这样一些阶段B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确立初期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D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E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10.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关系是( BCD )A民族问题等同于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B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C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任务由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决定的D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民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E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其理由,每小题2分,共10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试题库答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试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cb2d926fff705cc170a23.png)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同化:指某一民族逐渐丧失民族特性,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有两种,一是强制同化,一是自然同化。
3、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共同体。
其识别的标准是肤色、体型、外貌、毛发等,属生物学的范畴。
4、民族问题: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引起的以民族关系为主,与民族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5、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与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不同。
其基本立场是主张一切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它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
消灭阶级和事实上不平等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条件。
6.民族主义:指在民族形成、发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利益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是本民族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富强的集中表现。
一般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8、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禁忌等。
9、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10、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二、判断并改错1、答:错误。
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
2、错。
共同经济生活是核心要素。
3、错。
同一民族也可属不同种族。
4、错。
民族的四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地域。
2024年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题(附答案)
![2024年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a7f2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8.png)
2024年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八)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C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B.研究民族的问题发展的规律C.研究民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4.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三、填充题(每题2分共20分)1.民族的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2.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d5e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众所周知,民族是一个由血缘、文化和历史深深交织而成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民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很多国家都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民族问题,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成为了很多考试的热点题材。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考试题目及其附带的答案。
一、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1. 民族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得多的过程,需要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答案:民族意识的形成是文化因素、历史因素、血缘因素等多种因素齐头并进的结果。
2. 以下哪一种因素不是导致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A. 血缘因素B. 经济因素C. 文化因素D. 政治因素答案:B。
虽然经济因素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作用,但不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民族政策的种类和作用1. 民族政策可以分为平等政策、优惠政策和______政策。
答案:自治政策。
2. 下列关于民族政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民族政策是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B. 民族政策应该保证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C. 民族政策不能限制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D. 民族政策的基本任务是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整体利益答案:D。
民族政策的基本任务是兼顾少数民族的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来。
三、少数民族的自治问题1. “自治”是指什么?答案:自治是指少数民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独立地管理和治理自己的事务。
2. 对于一个地方少数民族自治区,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该自治区所属地区的地方立法机关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该自治区的立法和行政权力B. 该自治区领导人应该由该地区的相关部门任命C. 该自治区的自治权力不应该侵犯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 该自治区的宪法、法律应该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答案:B。
该自治区领导人应该由该自治区选出,而不仅仅是由相关部门任命。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6bcfbf777232f60dccca179.png)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考试————————————————————————————————作者:————————————————————————————————日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贵州2021民族理论考试题目
![贵州2021民族理论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455d20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8.png)
贵州2021民族理论考试题目1.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这说明()①各国文明应该相互借鉴,走向趋同②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对待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单选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详解】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明不可能走向趋同,①错误。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错误。
③④:根据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强调的内容,人类文明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拆弃做慢和偏见,这体现了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这样,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
劳模精神是()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有无价值的标准②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单选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详解】①:劳模精神不是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实践是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①错误。
②: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②错误。
③④:依据题意,“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
民族理论考题(7)附带答案
![民族理论考题(7)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d46e0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e.png)
自学第四章民族关系的内容并完成下列练习最终稿及答案说明:原稿有几个题不太好,删掉了,就出现序号不连贯了。
一、判断题1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对2不同民族的人们以一般社会成员如工人、农民的身份发生关系时,属于民族关系。
错3不同民族的人们以民族成员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和联系的关系,属于民族关系。
对4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社会性的内容。
错5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民族宗教信仰的歧视、侮辱问题,实际上涉及对方整个民族或民族特点,因而也就可能构成民族关系问题。
对6不能把所有的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排除在民族关系领域之外,也不能把所有的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
对7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错8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是民族关系表现的主要形式。
错9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
错10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这一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11私有制社会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限制同化为基本特征的。
12不同社会的民族关系内容、特征都是一样的。
对1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
对14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不会受到所处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影响、制约。
错15民族利益,指的是民族所有的利益。
错16对合理的民族利益给予满足或照顾,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反之,民族间矛盾和摩擦将会增多。
对17民族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包括受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反过来民族权利享用状况又直接影响民族关系。
对二、单选1.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A)A社会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生活关系2.不同民族的人们以一般社会成员如工人、农民的身份发生关系时,属于(D)A.民族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以上都不正确3不同民族的人们以民族成员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和联系的关系属于(A) A民族关系B经济关系C政治关系D以上都不正确4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D)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题目吴松海1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3四个认同:一.强化祖国的认同,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4我国处理民族宗教的四个维护原则: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5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色: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
6我国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7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哪些?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还有30个自治州、116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级别?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目前中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括号内为设立时间及行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呼和浩特) (第一个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银川)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拉萨)(最后一个)还有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此外,还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广泛的自治权10我国民族自治区是哪些?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11我国最最早成立和最密集最大的自治区?12我国民族乡及其性质?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相当于乡一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基层行政区域。
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补充。
它是我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较小的聚居地方建立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13民族自治机关及其性质?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14民族自主权?15区域自治的基本特点?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16我国各民族的语言系属?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语言种数在80种以上。
从语言的系属上看,少数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17我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甲骨文。
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后来增加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等18我国人名币上面使用的文字有哪些民族的?蒙、藏、维、壮,回族19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20我国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哪些?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珞巴、纳西、普米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21怎么理解少数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
多样性统一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依托和根基。
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各民族文化的新发展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2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23八音坐唱知道是什么?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
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
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
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24芦笙舞:芦笙舞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两个语支。
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
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为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
25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26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 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
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27马骨胡: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
壮族称冉督、冉列。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28马尾绣: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水族马尾绣的起源已不可考,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
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29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30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31牯脏节:牯脏节,农历9月14日(“丑”日),是苗家最隆重的最独特的节日。
牯脏,苗话的本来意思,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
译成汉语,又有写作“鼓藏”或“祭鼓”的。
说“鼓藏”或“祭鼓”,可能与苗族称作“鼓”的宗支相关;用“牯脏”,也许与苗族的古崇拜物——牛相联。
32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
33风雨桥:风雨桥(wind-rain bridge)侗族独有的桥。
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由桥、塔、亭组成。
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
34旗袍: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不属于汉服(即华夏衣冠)体系。
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
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35不吃猪肉的民族:不吃猪肉,是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10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这种传统习惯来源于伊斯兰教。
36历史上统一我国的民族有哪些?蒙古族(元朝)满族(清朝)3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3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促进各民族自身的经济文化发展3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40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政策?只能根据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依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41我国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是我国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一般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很快,为了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在少数民族中也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本地的生育政策。
一般是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有的可以生育三个或四个孩子。
但西藏的农牧民和数量很少的少数民族,是提供避孕药具和咨询服务,主要任务是加强妇幼保健。
42我国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43我国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