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
距离计算公式立体几何
![距离计算公式立体几何](https://img.taocdn.com/s3/m/337429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4.png)
距离计算公式立体几何在立体几何中,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距离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是最常见的距离计算方法之一。
它可以用来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用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欧氏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x2-x1)² + (y2-y1)² + (z2-z1)²)。
其中,(x1, y1, z1)和(x2, y2, z2)分别是两个点的坐标,d表示它们之间的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在立体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时,可以使用欧氏距离来进行计算。
此外,欧氏距离还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比如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是靠近还是远离。
曼哈顿距离。
曼哈顿距离是另一种常见的距离计算方法。
它可以用来计算两点之间的城市街道距离,也可以用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曼哈顿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x2-x1| + |y2-y1| + |z2-z1|。
其中,(x1, y1, z1)和(x2, y2, z2)分别是两个点的坐标,d表示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曼哈顿距离在立体几何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与欧氏距离相比,曼哈顿距离更适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实际移动距离。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最短行走距离,这时就可以使用曼哈顿距离来进行计算。
切比雪夫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是一种特殊的距离计算方法,它可以用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也可以用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max(|x2-x1|, |y2-y1|, |z2-z1|)。
其中,(x1, y1, z1)和(x2, y2, z2)分别是两个点的坐标,d表示它们之间的切比雪夫距离。
切比雪夫距离在立体几何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维立体几何中的坐标定位与距离计算
![三维立体几何中的坐标定位与距离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f8b4e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c.png)
三维立体几何中的坐标定位与距离计算在三维立体几何中,坐标定位和距离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通过准确的坐标定位,我们可以确定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而距离计算则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本文将探讨三维立体几何中的坐标定位和距离计算,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公式。
一、坐标定位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使用三个坐标轴(x、y、z)来定位一个点。
这些坐标轴相互垂直,并且通过原点(0,0,0)来确定位置。
例如,一个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x,y,z),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y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z表示点在z轴上的位置。
通过坐标定位,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定位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这对于计算机图形学、建筑设计和物理模拟等领域非常重要。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坐标来绘制一个点,从而创建出各种形状和物体。
二、距离计算在三维空间中,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并在许多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距离的计算可以通过欧几里得距离公式来实现,即:d = √((x2-x1)² + (y2-y1)² + (z2-z1)²)其中,(x1,y1,z1)和(x2,y2,z2)分别表示两个点的坐标,d表示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距离计算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距离计算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力的大小。
在导航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距离计算来确定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并找到最短的路径。
三、坐标变换在三维立体几何中,坐标变换是一种常见的操作。
通过坐标变换,我们可以将一个点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这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人学等领域中非常有用。
常见的坐标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缩放。
平移是将一个点沿着坐标轴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将一个点绕着某个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缩放是改变一个点的大小。
通过坐标变换,我们可以改变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效果和动画。
知识讲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三——距离的计算
![知识讲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三——距离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ebd0c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4.png)
知识讲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三——距离的计算距离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两个点、线或平面之间的远近关系。
在立体几何中,可以使用空间向量的知识来计算距离。
本篇文章将介绍三种常见的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计算距离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点到点距离的计算。
设立体空间中有两个点A(x1,y1,z1)和B(x2,y2,z2),则点A到点B的距离可以通过空间向量表示为:AB=√((x2-x1)²+(y2-y1)²+(z2-z1)²)例如,如果点A的坐标是(1,2,3),点B的坐标是(4,5,6),则点A到点B的距离为:AB=√((4-1)²+(5-2)²+(6-3)²)=√(3²+3²+3²)=√(27)≈5.196第二种方法是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
设立体空间中有一条直线L和一个点P(x0,y0,z0),要计算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可以通过先计算点P到直线上的一点Q的距离,再计算点Q到直线上的两个点A和B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d(P,L)=AB=,PP_A×PP_B,/,A-B其中,×表示两个向量的叉乘运算,,表示向量的模,P_A和P_B分别是点P到直线上的两个垂足点。
第三种方法是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
设立体空间中有一个平面平面α和一个点P(x0,y0,z0),要计算点P到平面α的距离,可以通过计算点P到平面上的一点Q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d(P,α)=PQ·n/,n其中,·表示两个向量的点乘运算,n表示平面的法向量。
需要注意的是,当计算点到直线或点到平面的距离时,我们需要先确定直线或平面上的一个点,然后再计算该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综上所述,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点到点、点到直线和点到平面的距离。
这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例如计算物体的尺寸、相机的视距等等。
暑假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
![暑假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8c6cabfe4733687f21aa7d.png)
立体几何中的距离问题【要点精讲】1.距离空间中的距离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
其中重点是点点距、点线距、点面距以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因此,掌握点、线、面之间距离的概念,理解距离的垂直性和最近性,理解距离都指相应线段的长度,懂得几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求法:如果知道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那么就转化成求公垂线段的长度点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外一点P在该平面上的射影为P′,则线段PP′的长度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求法:○1“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
○2等体积法。
直线及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
求距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应用各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平行移动”的思想方法,把所求的距离转化为点点距、点线距或点面距求之,其一般步骤是:①找出或作出表示有关距离的线段;②证明它符合定义;③归到解某个三角形.若表示距离的线段不容易找出或作出,可用体积等积法计算求之。
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如果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 ,它们的公垂线AA ′的长度为d ,在a 上有线段A ′E =m ,b 上有线段AF =n ,那么EF =θcos 2222mn n m d ±++(“±”符号由实际情况选定)点到面的距离的做题过程中思考的几个方面: ①直接作面的垂线求解;②观察点在及面平行的直线上,转化点的位置求解; ③观察点在及面平行的平面上,转化点的位置求解; ④利用坐标向量法求解⑤点在面的斜线上,利用比例关系转化点的位置求解。
立体几何中的求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求距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d1d1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7.png)
**立体几何中的求距离问题**1. **定义与公式**在立体几何中,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表示点与点之间、线与线之间、面与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对于两点A和B,它们之间的距离称为AB的距离,用公式表示为:AB = sqrt[(x2 - x1)² + (y2 - y1)² + (z2 - z1)²]。
2. **求解方法**求两点间的距离主要依赖于坐标变换和勾股定理。
首先,需要确定两点的三维坐标,然后通过计算两坐标之间的差的平方,再开方得到距离。
3. **实际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距离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地理学中的地球距离、物理学中的物体间距离、工程学中的结构尺寸等。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计算距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4. **易错点**在计算距离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包括单位不一致、坐标表示错误或计算错误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仔细检查并确保所有的单位和坐标都是正确的。
5. **真题演练**给定两点A(1,2,3)和B(4,5,6),求AB的距离。
解:根据公式,AB的距离为:sqrt[(4-1)² + (5-2)² + (6-3)²] = sqrt(9+9+9) = 3*sqrt(3)6. **知识点总结**求两点间的距离主要依赖于坐标变换和勾股定理。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为了避免错误,需要仔细检查坐标和单位。
7. **未来学习建议**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探索距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同时,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如多维空间中的距离计算、曲面上的最短路径等。
此外,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向量和矩阵的知识,这些工具对于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非常有帮助。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问题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空间距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679ac904a1b0717fd5ddc6.png)
2x, 3x,
D A
x
得A1E与BD1的距离
d D1A1 n n
14 14
Cy
B
B1到面A1BE的距离
2)A1E
=(-1,1 2
,0),A1B=(0,1,-1)设n
(
x,
y,
z
)为面A1BE的法向量,
则
n
A1E
0,
n A1B 0,
x 1 y 0, 2 y z 0,
则D1
(0,
Hale Waihona Puke 0,1),B(1,1,
0),
A1
(1,
0,1),
E(0,
1 2
,1)
z
A1E
1,
1 2
,
0
,
D1B 1,1, 1
D1
E
C1
n
A1E
0,
x 1 y 0, 2
A1
B1
n D1B 0, x y z 0,
即zy
n
P
四种距离的统一向量形式:
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d
|
AP n |
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n
异面直线的距离:
AB (x1 x2 )2 ( y1 y2 )2 (z1 z2 )2
例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CG⊥平面ABCD,CG=2,E、F分别是AB、 AD的中点,求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 z
即zy
2x, 2x,
z
D1 A1
空间几何中的距离公式
![空间几何中的距离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78ce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3.png)
空间几何中的距离公式在空间几何中,距离公式是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重要工具。
距离公式不仅广泛应用于数学领域,还在物理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间几何中的距离公式,包括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的情况。
一、二维空间中的距离公式在二维空间中,我们可以使用欧几里得距离公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假设有两点A(x1, y1)和B(x2, 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d = √((x2 - x1)² + (y2 - y1)²)其中,d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点A(2, 3)和B(5, 7),我们可以使用距离公式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根据公式,我们有:d = √((5 - 2)² + (7 - 3)²)= √(3² + 4²)= √(9 + 16)= √25= 5因此,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
二、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公式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可以使用三维欧几里得距离公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假设有两点A(x1, y1, z1)和B(x2, y2, z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d = √((x2 - x1)² + (y2 - y1)² + (z2 - z1)²)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两个点A(1, 2, 3)和B(4, 5, 6),我们可以使用距离公式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根据公式,我们有:d = √((4 - 1)² + (5 - 2)² + (6 - 3)²)= √(3² + 3² + 3²)= √(9 + 9 + 9)= √27= 3√3因此,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3√3个单位长度。
距离公式在空间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导航系统中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或者在建筑工程中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距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5f7e0890c69ec3d5bb75f5.png)
化为向量问题
D1 A1 D A 图1
B B1
C1
依据向量的加法法则, AC1 AB AD AA1
进行向量运算
C
AC1 ( AB AD AA1 ) 2
2 2 2
2
AB AD AA1 2( AB AD AB AA1 AD AA1 )
由 A1 AB A1 AD BAD 且 AB AD AA1 H 在 AC上.
AC ( AB BC )2 1 1 2cos 60 3
2
D1 A1 B1 H D B
C1
C
A
AC 3
AA1 AC AA1 ( AB BC ) AA1 AB AA1 BC cos60 cos60 1.
即 a 2 3 x 2 2(3 x 2 cos ) x
1 a 3 6cos
∴ 这个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可以确定棱长.
思考(3)本题的晶体中相对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面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来求
解: 过 A1点作 A1 H 平面 AC 于点 H . 则 A1 H 为所求相对两个面之间 的距离 .
A1 B1 D C D1 C1
(3)本题的晶体中相对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A B 是多少? (提示:求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通常归结为求点到平 面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思考(1)分析: BD BA BC BB 1 1 其中 ABC ABB1 120 , B1 BC 60
空间“距离”问题
复习回顾:
1.异面直线所成角:
C
高中数学优质课件【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角与距离】
![高中数学优质课件【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角与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b44e443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7.png)
面直线 AB 和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1 4
解析: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2.取 BC 的
中点 O,连接 OA,OD.因为等边三角形 ABC 和
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以 OA,OC,OD 两
两垂直,以 O 为坐标原点,OD,OC,OA 所在
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
则 A(0,0, 3),B(0,-1,0),C(0,1,0),D( 3,0,0), 所以A→B=(0,-1,- 3),C→D=( 3,-1,0), 所以 cos〈A→B,C→D〉=|AA→→BB|·|CC→→DD|=2×1 2=14, 所以异面直线 AB 和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4.
1 2 3 45
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中,平面 O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
-2,1),已知点 P(-1,3,2),则点 P 到平面 OAB 的距离 d 等于( )
A.4
B.2
C.3
D.1
B 解析:P 点到平面 OAB 的距离为 d=|O→|Pn·|n|=|-2-96+2|=2.
12345
B1(1,1, 3),所以A→D1=(-1,0, 3),D→B1=(1,1, 3).设异面直线
AD1 与 DB1 所成的角为 θ,
所以 cos θ=|AA→→DD11|·|DD→→BB11|=2×2
5=5 5.Fra bibliotek所以异面直线
AD1
与
DB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 5.
2.有公共边的等边三角形 ABC 和 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则异
l1与l2所成的角θ
a与b的夹角β
范围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距离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6d326d7d01f69e3143329447.png)
AB ( x1 x2 )2 ( y1 y2 )2 ( z1 z2 )2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点P为平面外一点, 点A为平面内的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n,过 点P作平面的垂线PO,记PA和平面所成的 角为,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 n
P
d PO PA sin
1
A
这个晶体的对角线 AC1 的长是棱长的
6倍。
思考: (1)本题中四棱柱的对角线BD1的长与棱长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四棱柱的各条棱长都相等,并且以 某一顶点为端点的各棱间的夹角都等于 , 那么 有这个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可以确定棱长吗?
A1 B1 D C
D1
C1Βιβλιοθήκη (3)本题的晶体中相对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 A B 是多少? (提示:求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通常归结为求点到平 面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补充作业: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G⊥平面 ABCD,CG=2,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z G 求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
x
F
D
C
A
E
B
y
4.异面直线的距离:
①作直线a、b的方向向量a、 b,求a、b的法向量n,即此 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的方 向向量; ②在直线a、b上各取一点 A、B,作向量AB; ③求向量AB在n上的射影 d,则异面直线a、b间的距 离为
1 解:∵ D1 (0, 0,1), B(1,1, 0), A1 (1, 0,1), E (0, ,1) 2 1 A1 E 1, , 0 , D1B 1,1, 1 2 设 n ( x , y , z )是与 A1 E , D1 B都垂直的向量, A1 1 则 n A E 0, 1 x y 0, y 2 x , 2 即 z 3 x, n D1 B 0, x y z 0, 取x=1,得其中一个n (1, 2, 3) A 选A1 E与BD1的两点向量为 D1 A1 1, 0, 0 , D1 A1 n 14 得A1 E与BD1的距离 d 14 n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点到直线距离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点到直线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34ef7e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6.png)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点到直线距离
要计算立体几何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使用以下步骤:
1. 确定直线的参数方程:假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P + td,其中 P 是直线上的一个点,d 是直线的方向向量,t 是参数。
2. 计算点到直线的向量:设点为 A,点到直线的向量为 V = A - P。
3. 计算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通过计算点到直线向量 V 在直线方向向量 d 上的投影来获得。
投影长度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投影向量:将向量 V 投影到直线方向向量 d 上,得到投影向量Proj = (V · d) / |d|² * d,其中·表示点乘运算。
2. 计算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V - Proj|,即点到直线向量 V 减去投影向量 Proj 的模长。
请注意,这个方法适用于计算立体几何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果直线是平面上的,则可以使用平面几何中的方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空间距离的求法
![空间距离的求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adf1f6ba0d4a7302763a46.png)
空间距离的求法一、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直接作出(或找出)所要求的距离,并进行求解。
例1.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AE⊥PD,EF//CD,AM=EF,且AD=1,PA=2,求异面直线AB与PC之间的距离。
解:∵PA⊥底面ABCD,∴PA⊥CD又∵CD⊥AD,∴CD⊥平面PAD,故侧面PCD⊥侧面PAD又∵AE⊥PD,PD=侧面PCD∩侧面PAD∴AE⊥侧面PCD,∴AE⊥PC又∵EF∥CD∥AB,且AM=EF∴AMFE为平行四边形,故MF∥AE,∴MF⊥PC又AB⊥AD,AB⊥PA,∴AB⊥平面PAD,故AB⊥AE∴MF⊥AB,即MF为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又∵AD=1,PA=2,∴∴PA ADMF AEPD⨯====故异面直线AB与PC点评:这里直接找出了公垂线MF,要注意两点:公垂线与两异面直线都相交;公垂线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
例2.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交于直线l,P是空间一点,PA⊥β,垂足为B,且PA=1,PB=2,若点A在β内的射影与点B在α内的射影重合,则点P到l的距离为____________.解:若A在平面β上的射影为C则AC⊥β,PB⊥β,AC∥PB同理,若B在平面α上的射影也为C则PA⊥α,BC⊥α,PA∥BC∴四边形APBC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又∵AC⊥β,BCβ⊂,∴AC⊥BC故∠ACB是lαβ--二面角的平面角,∴αβ⊥∴四边形PACB是一个矩形,故可正确地作出图形(如图)∵l⊥平面ACBP,l⊥PC∴PC即为所求P到l的距离,PC是边长为1,2的矩形的对角线,∴PC=点评: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直接从该点向直线作垂线,如果垂足的位置不易确定,有时也可借助三垂线定理来作。
例3.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中,点P在棱CC1上,且14CC CP=,求点P到平面1ABD的距离。
解:连结1BC,在平面11BCC B中,过点P作1PQ BC⊥于点Q,∵AB⊥平面11BCC B,PQ⊂平面11BCC B,∴PQ⊥AB,PQ⊥平面11ABC DFEMDAPCBPAlαβA BA1DQ PCB1C1D1∴PQ 即为点P 到平面1ABD 的距离在Rt △1C PQ 中,∠190C PQ =︒,∠145PC Q =︒,13PC =∴PQ =点P 到平面1ABD点评:在直接作点到平面的距离时,要注意确定垂足的位置,以便于计算,本题中将平面1ABD 延伸至11ABC D 是解题的关键。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636107ed25c52cc58bd6bea4.png)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距离问题一、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1.(一般)传统方法:利用定义先作出过这个点到平面的垂线段, 再计算这个垂线段的长度; 2.还可以用等积法求距离; 3.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在PAO Rt ∆中,θθsin ||||sin AP d AP =⇒=又|||||sin n AP n AP =θ||n d =∴(其中AP 为斜向量,n 为法向量)二、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转化为点到线的距离:||n d =(其中AP 为斜向量,n 为法向量)三、平面到平面的距离也是转化为点到线的距离:||n d =AP 为斜向量,n 为法向量)四、异面直线的距离如图,异面直线也是转化为点到线的距离:||n d =(其中AP 为两条异面直线上各取一点组成的向量,n 是与b a ,都垂直的向量) 例1.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棱长为1,E 为11D C 的中点,求下列问题: (1) 求1B 到面BE A 1的距离;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D -,则•αOP),1,1,0(),0,21,1(11-=-=∴B A E A ,设),,(z y x n =为面BE A 1的法向量则⎪⎩⎪⎨⎧=-=+-⇒⎪⎩⎪⎨⎧=⋅=⋅0210011z y y x B A n E A n 取1=x ,得2,2==z y ,)2,2,1(=∴n选点1B 到面BE A 1的斜向量为)0,1,0(11=B A 得点1B 到面BE A 1的距离为32||11==n d (2)求C D 1到面BE A 1的距离;)2,2,1()1(:1=n BE A 的法向量知平面由解)0,0,1(11=A D 斜向量 311111==∴nn A D d BE A D 的距离为到面点 (3) 求面DB A 1与面11CB D 的距离;)1,1,1(:11-==AC n BD A 的法向量为由图知平面解)0,0,1(11=A D 又斜向量 311111==∴nn A D d BD A D 的距离为到面点 33111的距离为与即面CB D BD A (4) 求异面直线B D 1与E A 1的距离.xyz D -系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解:)1,1,1(),0,21,1(11-=-=∴B D E Axxxx111(0,0,1),(1,1,0),(1,0,1),(0,,1)2D B AE 则B D E A z y x n 11,),,(是与设=都垂直的向量,则⎩⎨⎧==⇒⎪⎩⎪⎨⎧=⋅=⋅x z x y B D n E A n 320011,取1=x ,得一个法向量为)3,2,1(=n 选11BD E A 与的两点向量)0,0,1(11=A D得11BD E A 与的距离为1414||11==n n A D d 练习1: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BC AC ,∠ACB 面BC A 1的距离.2.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平面11C DA 和平面C AB 1间的距离3.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求直线1DA 和AC 间的距离。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b130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e.png)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其重点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在立体几何中,空间角和空间距离是非常关键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
一、空间角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空间角的概念空间角指的是由两个非共面向量所张成的角度,在立体几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角的大小是依据两个向量的夹角计算得来的。
2. 空间角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空间角时,我们首先需要求出两个向量的点积。
设向量a=(a1,a2,a3)和向量b=(b1,b2,b3),则它们的点积为a*b=a1b1+a2b2+a3b3。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角度,即cosθ=(a*b)/(|a||b|),其中|a|和|b|分别表示向量a和向量b的模长,θ表示向量a和向量b之间的夹角。
二、空间距离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空间距离的概念空间距离指的是三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也是立体几何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概念。
2. 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来计算空间距离。
设点A(x1,y1,z1)和点B(x2,y2,z2)是三维空间中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则d=sqrt((x2-x1)^2+(y2-y1)^2+(z2-z1)^2)。
三、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应用空间角和空间距离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计算棱台的侧面积、计算四面体内切圆半径、求解圆锥截面面积等问题中,我们都需要用到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知识。
比如,在计算棱台的侧面积时,我们需要首先求出两条棱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空间角,然后根据棱长和计算出的角度,就可以快速计算出棱台的侧面积。
在计算四面体内切圆半径时,我们需要先计算出四面体各面的法线向量,然后根据法线向量计算面上的角度,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四面体内切圆的半径。
在求解圆锥截面面积时,我们需要用到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知识,以找出圆锥截面的边界和计算截面的面积。
立体几何的向量方法-空间向量求距离
![立体几何的向量方法-空间向量求距离](https://img.taocdn.com/s3/m/eb544a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c.png)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向量的表示与运算
向量的表示
空间中一个点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序实数对(x,y,z),与该点对应的向量可以表示为 $overrightarrow{OP} = (x,y,z)$。
向量的加法
对于任意两个向量$overrightarrow{a} = (a_1, a_2, a_3)$和$overrightarrow{b} = (b_1, b_2, b_3)$,它们的和为$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b} = (a_1 + b_1, a_2 + b_2, a_3 + b_3)$。
04
空间向量求距离的实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球面距离问题
总结词
利用向量方法求球面上的两点之间的最 短距离
VS
详细描述
将球面上的两点分别表示为向量,通过向 量的模长和夹角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具 体步骤包括将球面距离转化为平面距离, 利用向量的模长和夹角公式计算距离。
平面距离问题
总结词
利用向量方法求平面上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 离
详细描述
将平面上的两点分别表示为向量,通过向量 的模长和夹角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具体步 骤包括将平面距离转化为直线距离,利用向 量的模长和夹角公式计算距离。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问题
总结词
利用向量方法求异面直线间的最短距离
详细描述
将异面直线分别表示为向量,通过向量的模 长和夹角计算直线之间的距离。具体步骤包 括将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平面距离,利
用向量的模长和夹角公式计算距离。
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
![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0e2066680203d8cf2f24dd.png)
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
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
443711 湖北省兴山一中 万忠国
空间中的距离基本可以分为点点距、点线线、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几种。
这些距离的一般求法为:(1)根据定义作出距离进行求解,(2)进行各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并通过做辅助图形,应用解三角形或其他知识求解。
关于各种距离可以初略的进行以下转化。
下面通过例题讲解如何求距离
已知正方体 的棱长为 求异面直线BD 与B 1C 的距离.
解:方法一:作公垂线。
(因为AC 1垂直于两异面直线,所以将AC 1平行
1 A
B 1
B
D 1
C
D A 1
C 1
E
O
M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的求法
443711 湖北省兴山一中 万忠国
空间中的距离基本可以分为点点距、点线线、点面距、线线距、线面距、面面距几种。
这些距离的一般求法为:(1)根据定义作出距离进行求解,(2)进行各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并通过做辅助图形,应用解三角形或其他知识求解。
关于各种距离可以初略的进行以下转化。
下面通过例题讲解如何求距离
已知正方体 的棱长为 求异面直线BD 与B 1C 的距离。
解:方法一:作公垂线。
(因为AC 1垂直于两异面直线,所以将AC 1平行
1 A B 1 B D 1
C D
A 1 C 1
E
O
M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