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知识梳理

1.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干光源:让一束_____________的单色光(如红色激光束)投射到两条相距很近的平行狭缝S 1和S 2上,再由狭缝S 1和S 2组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__________的光源,这样的波源被称为相干光源.

3.双缝干涉中,如果入射的是单色光,出现___________的干涉条纹,当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恰为__________时,在该处将出现亮条纹.当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恰为_________时,在该处将出现暗条纹.

4.条纹间距Δx 与波长λ的关系:用不同波长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干涉条纹间的距离Δx 不同,在双缝间距离d 和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 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的距离越__________;用白光做双缝干涉时,得到彩色干涉条纹,这表明组成白光的各单色光的波长,其中红光波长最______________,紫光波长最_________;Δx 、d 、l 及λ间满足:Δx=______________.

疑难突破

推导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公式

剖析:设两条缝S 1和S 2距离为d ,到光屏的距离为l ,且l d ,P 是S 1S 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P 到S 1、S 2的距离相等.如图13-2-1所示,从S 1、S 2射出的光波到达P 点经过的路程相等,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到达P 点,它们互相加强,在P 点出现亮条纹,叫做中央亮纹.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离P 点距离为x 的P 1点的情况,P 1到S 1、S 2的距离分别为r 1、r 2,因此从S 1、S 2发出的光波到达P 1点的路程差为r 2-r 1.

图13-2-1

从图中可以看出:

r 12=l 2+(x-2d )2,r 22=l 2+(x+2

d )2 两式相减r 22-r 12=(r 2-r 1)(r 2+r 1)=2dx

由于l>>d ,因此r 2+r 1≈2l.

由r 2-r 1=

l

d x=kλ(k=0,1,2,…) 可得:x=•=•-k d l r r )(1

2l d ·λ(k=0,1,2, …),该处出现明条纹. 当k=0时,即图中的P 点,S 1、S 2到达P 点的路程差为零,P 一定是振动加强点,出现明纹,又叫中央亮纹.

当k=1时,为第一级明纹……由对称性可知在P 点的下方也有和P 点上方相对称的明纹. 同理,由r 2-r 1=(2k+1)

2λ(k=0,1,2,…) 可得x=(2k+1)l d ·2

λ(k=0,1,2,…),该处出现暗条纹.

所以,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的距离为Δx=l

d λ. 典题精讲

【例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Δx=0.6 μm ;若分别用频率为f 1=5.0×1014 Hz 和f 2=7.5×1014 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

A.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B.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C.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D.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解析:根据c=λf 可得两种单色光的波长分别为λ1=148

110

0.5103⨯⨯=f c m=0.6 μmλ2=148

210

5.7103⨯⨯=f c m=0.4 μm 跟题给条件Δx=0.6 μm 比较可知Δx=λ1,Δx=2

3λ2,故用频率f 1的光照射双缝时,P 点出现明条纹;用频率为f 2的光照射双缝时,P 点出现暗条纹,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D. 答案:AD

变式训练1: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由双缝S 1、S 2发出的光在屏上某点P 叠加,若光波波长为600 nm ,屏上P 点到S 1、S 2的距离分别为3.2×10-2 mm 和1.1×10-2 mm ,则P 点将出现_______条纹.

答案:暗

变式训练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 ,双缝到屏之距离l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v=t l x l ∆∆ B.v=t x l ∆∆λ C.v=t x l ∆∆λ D.v=t

t l ∆∆λ 答案:B

【例2】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已知屏上一点P 到双缝的路程差δ=1.5×10-6 m ,当单色光波长λ1=0.5×10-6 m ,P 点将形成亮纹还是暗纹?若单色光波长λ2=0.6×10-6 m 时,此时在中央亮纹和P 点之间有几条暗纹?

解析:由双缝干涉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即

S 2P-S 1P=⎩⎨⎧⋅⋅⋅±±=+⋅

⋅⋅±±=2,1,02/)12(210n n ,,,n n 暗条绞明条绞λλ

由题意可知,当λ1=0.5×10-6 m 时,S 2P-S 1P=nλ1,解得n=3,故P 点为明条纹,且中央亮纹和P 点之间有两条亮纹.

当λ2=0.6×10-6 m 时,S 2P-S 1P=(2n+1)λ/2解得n=5,故P 点为明条纹,且中央亮纹和P 点之间有两条暗条纹.

变式训练:在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已知两狭缝间距为1 mm ,双缝到屏的距离为200 cm ,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13-2-2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求出该单色光的波长和频率.

图13-2-2

答案:500 cm6×1014 Hz

【例3】如图13-2-3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则()

图13-2-3

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

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

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

解析:本实验中单缝S的作用是形成频率一定的线光源,双缝S1、S2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稍微移动S后,没有改变传到双缝的光的频率,由S1、S2射出的仍是相干光,由双缝发出的光到达屏上P点的光程差仍为零,故中央亮纹不变.

答案:B

变式训练: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13-2-4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l,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光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13-2-4

A.若将光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

B.若将光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减小,光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D.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减小,光屏上的两个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答案:BD

【例4】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3-2-5(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①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②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若现从图(a)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