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中频收发机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中波广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波广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波广播发射机将应用高集成化、大规模集 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中波广播发射技 术将向更加智能化、现代化、节约化方向 发展,使中波广播音质效果更好、抗干扰 能力更强、监测反馈更及时,更好地增强 听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2.2 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为更好地发挥中波广播独特的作用,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应该把中 波广播与网络广播独立起来看待。目前的 手机终端和智能电视终端都只有基于网络 广播的收听功能,在缺乏无网络情况下直 接接收中波广播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 当无线网络出现故障,对于听众个人来 讲,中波广播的应急功能将得不到充分发 挥。因此,在手机终端和智能电视终端等 设备上实现无需网络支撑的中波广播收听 功能,是充分发挥中波广播应急功能的基 础,也应是中波广播发展的趋势。 3 结语 中波广播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社 会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 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波广 播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 新的机遇。在全国中波广播从业者的共 同努力下,中波广播将在新时代发挥着 更加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了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庄涛 . 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 与实践技术手册 [M]. 北京 : 光明日报出版 社 ,2014. 作者简介:周明金(1988—),男, 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中波广播发射。
238
1.1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喉舌 1940 年 12 月 30 日, 第 一 座 人 民 广 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中波 广播一直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宣 传阵地,是不同于纸媒的一种新兴宣传工 具,电视出现以后,中波广播的地位开始 下降。即便如此,中波广播仍然是党和国 家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 的重要工具和渠道,是时代的最强音。 1.2 继续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和地 质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台风、凝冻等 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道路中断、通信不畅 等,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影 响大,中波广播以其布点多、传播远、覆 盖广、不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特点,成为

中波发射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

中波发射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

中波发射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波发射机作为广播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中波发射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行探讨,以及对广播行业带来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波发射机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及其意义。

中波发射机是广播电台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电台节目信号转换成中波无线电信号,经由天线发射到空中,最终被广大听众所接收。

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创新意味着中波发射机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信号转换设备,而是融入了更多的数字化元素,使得其在传输质量、节目制作、设备管理等方面都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在传输质量方面,中波发射机的数字化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信号处理上。

传统的中波发射机在信号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信号传输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而具备数字化技术的中波发射机则可以更好地抵御这些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使得中波发射机在频率调整、功率控制等方面更加灵活和精准,进一步提升了信号的传输质量。

在节目制作方面,中波发射机的数字化技术创新也带来了很多便利。

传统的中波发射机在播放节目时可能需要依靠外部的调制设备来完成信号的调制,操作比较繁琐。

而数字化技术的中波发射机则可以内置节目制作软件,直接将制作好的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发射,简化了节目制作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使得中波发射机在音频编解码、数据传输等方面更加灵活,为广播节目的制作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设备管理方面,中波发射机的数字化技术创新也为设备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传统的中波发射机可能需要人工进行设备状态的监测和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数字化技术的中波发射机则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测和管理设备状态,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使得中波发射机具备自诊断和自修复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运营成本。

年度总结收音机(3篇)

年度总结收音机(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在众多新兴媒体中,收音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播工具,依然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

本文将对2023年收音机行业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2023年收音机行业回顾1. 产品创新2023年,收音机行业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具有智能功能的收音机,如网络收音机、蓝牙收音机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部分品牌还推出具有个性化设计的收音机,如卡通图案、明星代言等,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2. 市场规模2023年,我国收音机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收音机的需求增加,高端收音机市场逐渐扩大。

同时,农村市场、老年市场等细分市场也逐渐成为品牌竞争的新焦点。

3. 行业竞争2023年,收音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4. 政策法规2023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对收音机行业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收音机行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收音机市场的监管,规范了市场秩序。

三、2023年收音机行业热点事件1. 网络收音机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收音机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收音机收听国内外广播、音乐、新闻等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收听体验。

2. 蓝牙收音机成为新趋势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蓝牙收音机成为新一代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蓝牙收音机不仅可以连接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无线播放,还具有时尚的外观设计。

3. 收音机市场下沉2023年,收音机市场逐渐下沉,农村市场、老年市场等细分市场成为各大品牌竞争的新焦点。

品牌纷纷推出针对这些市场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2023年收音机行业展望1. 产品创新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VCO Pulling对于零中频发射机之相位误差的危害

VCO Pulling对于零中频发射机之相位误差的危害

由于现今智能手机要求的RF功能越来越多,这连带使得零件数目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要求轻薄短小[1],而零中频架构,由于具备了低成本,低复杂度,以及高整合度,这使得零中频架构的收发器,在手持装置,越来越受欢迎[2]。

但连带也有一些缺失,其中一项便是所谓的VCO Pulling,如下图[3-6] :在零中频架构中,因为主频讯号的频率与LO相同,所以有可能会泄漏并造成干扰,而整个发射路径中,最可能的泄漏来源为PA输出端与天线端,因为PA输出端的能量最强,因此会以传导方式干扰,而天线端则是会直接以辐射方式干扰,使调变精确度下降,导致相位误差,频率误差,以及EVM都会有所劣化[6]。

由于PA的输入功率范围一向很广,以RFMD的RF3225为例,其输入功率范围为0 dBm ~ 6 dBm,这表示收发器的输出功率,即便扣掉Mismatch Loss与Insertion Loss,仍符合PA的输入功率范围,因此一般而言,较少调校此处的匹配。

然而PA的输入端,其实也是DA(Driver Amplifier)的Load-pull,因此这部分的匹配若没调校好,会使DA的线性度不够,导致在PA输入端,发射性能已经不好,再加上PA是主要的非线性贡献者,如此便会导致PA输出端的发射性能更差[8]。

除此之外,这部分的匹配若没调校好,会因反射而干扰VCO,导致调变精确度下降,如下图[6] :而PA输入端的匹配电路,其摆放位置需依平台而定,例如若为MTK的MT6252,则需靠近收发器,但若为高通的WTR1605L,则需靠近PA[8-9]。

由[10]可知,像WCDMA这种会用到振幅调变的讯号,只能用线性PA作放大,亦即在升频过程中,是采用所谓的I/Q Modulation,如下图[11] :I/Q Modulation是直接将数字讯号的I/Q讯号,直接升频成RF讯号,因此容易在混波过程中,产生带外噪声,若带外噪声被PA放大,进而增加LNA的Noise Floor,会导致灵敏度变差。

外加LNA 对零中频接收机性能之影响

外加LNA  对零中频接收机性能之影响

Introduction在手机射频中,最常额外添加LNA的RF应用,应该莫过于讯号极为微弱的GPS,如下图[18] :然而随着手机射频越来越复杂,其他RF应用,也开始出现额外添加LNA的需求,如下图[9]。

故本文件将探讨外加LNA,对于接收机性能的影响。

Noise Figure所谓灵敏度,指的是在SNR能接受的情况下,其接收机能接收到的最小讯号[17],其公式如下:然而对于手机射频工程师而言,能着手改善灵敏度的,只有Noise Figure一项。

Noise Figure的定义如下[17] :理想上SNR当然是越大越好,最好是无限大(表示都没有噪声),但实际上不可能没有噪声,因此所谓Noise Figure,衡量的是当一个讯号进入一个系统时,其输出讯号的SNR下降多寡,亦即其噪声对系统的危害程度,示意图如下[17] :假设信号经过一组件,其SNR下降1 dB,那么我们可以说,该组件的Noise Figure 为1 dB。

而由下图可知,Noise Figure最小为零,亦即输出信号的SNR完全不变。

同时也由下图可知,信号经过任何组件,不管是有源还是无源,其SNR都只会变小,再怎样都不会变大,所以Noise Factor最小是1[14]。

因此,若信号经过越多组件,则SNR会下降越多[3]。

而不论是有源还是无源组件,其Noise Figure主要是来自其Insertion Loss。

当然,放大器在启动状态下,只有Gain,没有Insertion Loss,但即便如此,信号经过放大器,其SNR依旧只会下降,毕竟如前述所言,信号经过一组件,其SNR再怎样都不可能放大,因为Noise Figure最小为零,没有负的。

由上图可知,当信号经过一个LNA时,理论上SNR不变,因为信号与噪声会一起放大,且放大倍数一致。

但由于LNA会有自身的Additive Noise[3],提升了信号的Noise Floor,故输出信号的SNR会下降。

如何应对导致无线电灵敏度下降的诸多原因

如何应对导致无线电灵敏度下降的诸多原因

如何应对导致无线电灵敏度下降的诸多原因作者:Arnoldas Bagdona,富昌电子现场应用工程师零中频(零差)接收机在无线电接收机中日益普遍,与旧的和更复杂的架构相比,它提供了几个显著优点。

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零中频接收机(I F =中频)的灵敏度有所降低。

在了解其灵敏度降低的原因之后,设计工程师就能够采取对应措施,确保其电路拥有可靠的无线电接收功能和足够的范围。

在本文中,富昌电子的现场应用工程师Arnoldas Bagdonas描述了导致零中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的主要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的技术和元器件,以帮助开发人员避免受其影响。

零中频接收机:一种普遍选择由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因,零中频接收机赢得了系统设计人员的支持:当在发送和接收模式之间切换时,它不需要收发器的本地振荡器(LO)改变频率。

这意味着模式之间的转换非常快速。

与传统的超外差接收机结构相比,零中频接收机的零差结构不会产生一个“镜像频率” –一个等于所需频率加上两倍中频的不期望的输入频率。

如果不进行处理,镜像频率会干扰无线电接收。

因此,超外差接收机需要镜像抑制,通常是通过在射频前端增加额外的滤波电路来实现。

而零差接收机则不需要镜像抑制。

最重要的是,信号处理发生在数字领域,这有利于降低系统成本。

当采用匹配的滤波和同步检测技术时,它还支持有效的解调操作。

有关零中频无线电系统的操作和设计的文献相当广泛。

但是,本文第一次给出了这些电路中导致灵敏度降低的机制的完整概述,如图1所示。

它表明,零中频收发机灵敏度降低有两个主要原因:接收机和发射机不匹配,以及接收机侧增加的噪声基底。

图1:显示零中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的原因的故障树图发射机- 接收机不匹配所发射的信号的频谱和接收机的带宽之间不匹配会导致灵敏度的降低,因为所发送的能量的某些部分不能进入接收机的通带中。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系统原型设计的早期阶段,通过分析所选调制参数和方案对运营商频谱的影响可以立即修复此问题。

数字中频 和 零中频

数字中频 和 零中频

数字中频和零中频
哎呀,这“数字中频”和“零中频”可把我难住啦!
我就先来说说数字中频吧。

这数字中频就好像是一个神奇的小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数字宝贝。

你想啊,我们平常看电视、听广播,那些信号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跑。

数字中频呢,就能把这些小精灵抓住,然后整理得整整齐齐的,让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电视、听到广播。

那零中频又是啥呢?零中频就像是一个超级魔术师!它能把那些复杂的信号一下子变得简单又直接。

比如说,一般的信号就像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起来可费劲啦,而零中频能把这小路变成笔直的大道,多厉害呀!
我记得有一次,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数字中频和零中频。

同学们都听得云里雾里的,我也不例外。

我就举手问老师:“老师,这数字中频和零中频到底有啥用呀?”老师笑着说:“同学们,这就好比你们去超市买东西,数字中频就像是帮你们分类整理好商品的货架,让你们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东西;零中频呢,就像直接把你们想要的东西送到你们面前,省了好多麻烦!”大家听了,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同桌小明凑过来跟我说:“哎呀,我还是不太懂,这也太难啦!”我安慰他:“别着急,咱们再多听听老师讲,说不定就懂啦!”
后来,老师又举了好多例子,还做了实验。

慢慢地,我好像有点开窍了。

其实啊,数字中频和零中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可重要啦!没有它们,我们的手机可能信号不好,通信都成问题;没有它们,卫星导航可能就不准确,我们就会迷路。

你说,这数字中频和零中频是不是很神奇?反正我觉得它们太了不起啦!
总之,数字中频和零中频虽然有点复杂,但真的超级有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

零中频架构,这个帖子讲透了

零中频架构,这个帖子讲透了

零中频架构,这个帖⼦讲透了零中频(ZIF)架构⾃⽆线电初期即已出现。

如今,ZIF架构可以在⼏乎所有消费⽆线电应⽤中找到,⽆论是电视、⼿机,还是蓝⽛技术。

ZIF技术取得的最新进步对现有⾼性能⽆线电架构形成了挑战,其带来的新产品取得了性能上的突破,能够实现ZIF技术以前望尘莫及的新型应⽤。

本⽂将探讨ZIF架构的诸多优势,介绍这些优势如何使⽆线电设计性能达到的新⾼度。

⽆线电⼯程师⾯临的挑战不断增多的需求给当今的收发器架构师带来了挑战,因为我们对⽆线设备和应⽤的需求呈持续增长之势。

结果,消费者需要持续访问更多的带宽。

数年以来,设计师已经从单载波⽆线电⾛向多载波⽆线电技术。

当⼀个频段的频谱被全部占⽤时,就分配新的频段;⽬前,必须为40多个⽆线频段提供服务。

由于运营商在多个频段都有频谱,并且这些资源必须协调起来,所以,如今的趋势是⾛向载波聚合,⽽载波聚合则会导致多频段⽆线电。

这⼜会带来更多的⽆线电,其性能更⾼,需要更优秀的带外抑制性能,更出⾊的辐射性能,以及更低的功耗⽔*。

虽然⽆线需求在快速增长,但功耗和空间预算并未增长。

事实上,在功耗和空间节省需求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同时降低碳排放和物理尺⼨⾮常重要。

为了实现这些⽬标,需要从新的视⾓去认识⽆线电架构和分区。

集成为了增加特定设计中的⽆线电数⽬,必须减⼩每件⽆线电器件的尺⼨。

传统⽅法是逐步把更多的设计集成到⼀⽚硅⽚当中。

虽然从数字⾓度来看,这样做可能是合理的,但是,为了集成⽽集成模拟功能的做法不见得有意义。

其中⼀个原因是,⽆线电中的许多模拟功能是⽆法有效集成的。

例如,在图1所⽰的传统中频采样接收器中,中频采样架构有四个基本级:低噪声增益和射频选择级、频率转换级、中频增益和选择级以及检测级。

选择级⼀般使⽤SAW滤波器这些器件都不能集成,因此,必须部署在⽚外。

虽然射频选择级是由压电或机械器件提供的,但有时中频滤波器会使⽤LC滤波器。

尽管LC滤波器有时可能会集成到单⽚结构中,但是,滤波器性能的牺牲(Q和插⼊损耗)以及数字化器(检波器)采样速率必要的增加会提⾼总功耗。

2023年收音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收音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收音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收音机是一种传统的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家庭、工作、娱乐等场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收音机行业市场的变化日趋复杂,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况收音机市场主要分为家用收音机和车载收音机两种类型。

在家用收音机领域,主要品牌有索尼、松下、飞利浦等国际品牌以及TCL、康佳、长虹等国内品牌;在车载收音机领域,主要品牌有日本的爱信、博世等和国内的宝马、奔驰等。

目前,全球收音机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市场,其中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是收音机产业的重要发展国家。

二、市场现状1.市场竞争激烈收音机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降低价格等策略来吸引消费者。

家庭收音机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音质、外观、功能等方面;车载收音机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品质、功能、售后服务等方面。

2.创新不足虽然近几年收音机市场推出了一些新品,如蓝牙收音机、数码收音机等,但与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产品相比,收音机在功能、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缺乏足够的创新。

3.消费需求显著变化随着科技、互联网等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显著变化,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如家庭收音机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多功能、智能化,而车载收音机的消费者更注重音效、自动化等。

三、市场机遇1.智能化趋势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的趋势,收音机行业也需要在这个趋势下发展。

可以加入WI-FI、蓝牙等功能,实现智能化,丰富用户体验,拓展市场空间。

2.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消费者对品质、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企业应该结合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收音机产品,包括外观设计、音质定制等。

3.国家政策支持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为收音机行业企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扶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市场挑战1.智能产品冲击随着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收音机产品面临来自智能产品的冲击,这些产品功能强大,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属于同类产品的竞争。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现状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现状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满足不同领域和需求的测试要求。

以下是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现状的简要概述:
1. 高频率和宽带化: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高频和宽带的信号发生器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的信号发生器能够提供更高的输出频率范围和更大的带宽,以应对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通信系统的测试需求。

2. 高分辨率和低噪声:现代通信技术对于信号质量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信号发生器需要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噪声水平,以生成更准确、稳定、干净的测试信号。

3. 多功能和综合性:为了满足不同领域、不同测试需求的多样化要求,现代信号发生器不仅具备基本的波形发生功能,还集成了多种调制功能(如调频、调幅、调相等),以及多种模拟和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能力,提供更丰富的测试手段和场景模拟能力。

4. 功耗优化和节能设计: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信号发生器也在设计上注重功耗优化和节能性能。

通过采用更高效的功率放大器、智能调节电路或自动休眠模式等技术手段,以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号发生器逐
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例如,现代信号发生器普遍支持通过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测、配置和控制。

总的来说,信号发生器在高频率、宽带化、高分辨率、低噪声、多功能、功耗优化和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测试要求的不断升级和多样化需求。

2024年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机载中短波接收机是航空领域中重要的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地面或卫星的无线电信号,以实现通信和导航功能。

本文将对全球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增长。

据统计,2019年该市场规模约为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Y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Z%。

市场细分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包括商用航空、军事航空和私人航空等。

其中,商用航空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市场驱动因素1.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通信、导航和天气预报等方面,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2.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更先进设备的需求,也促进了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的增长。

3.新技术的引入和不断创新,提高了机载中短波接收机的性能,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

市场挑战和机遇1.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的提高,对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市场带来了机遇。

2.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航空业的波动,可能对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带来一定的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1.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善机载中短波接收机的性能和功能。

2.航空业对更高精度导航和通信的需求,将推动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的增长。

3.新兴市场的增长,如亚洲和中东地区的航空业迅速发展,将为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提供新的机遇。

结论机载中短波接收机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扩大。

然而,市场参与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变化。

2024年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调研报告前言中波广播发射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台和电视台的设备,用于发送中波频率的无线信号。

由于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对该市场进行调研以了解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市场调研,对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调研方法本次市场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商和使用者,旨在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度。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行业专家和相关领域从业者,通过深入交流和访谈收集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和潜力的市场。

中波广播发射机广泛应用于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同时也在航空、海事等领域有一定的需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播行业的变革,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市场竞争情况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知名厂商和品牌。

这些厂商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均衡。

同时,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还存在一些小型厂商和非标准产品的竞争,这些产品一般价格更低,但质量和性能可能存在差异。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市场对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需求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技术更新换代:用户对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希望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和高清音质的需求。

2.节能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市场对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节能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3.多功能集成:用户对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功能要求不断增加,希望产品能够实现多种功能集成,如无线传输、远程控制等。

4.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用户对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要求也较高,希望有专业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市场趋势展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播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波广播发射机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1.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中波广播发射机将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更多的高品质音频和视频服务。

2023年中频电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频电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频电源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中频电源是一种用于工业领域的电源设备,主要应用于电熔、感应加热、电镀和电解等工艺过程中。

随着工业发展的进步,中频电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中频电源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中频电源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频电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

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对于中频电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中频电源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几十亿元,并且还在每年持续增长。

这一点从中频电源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趋势也可以得到证实。

其次,中频电源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中频电源品牌和厂家,竞争非常激烈。

各个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价格,加大产品研发和销售力度。

与此同时,企业还会加大市场宣传和渠道拓展,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此,中频电源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再次,中频电源行业的市场需求多元化。

中频电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多种工艺过程中的电源需求。

如在电熔领域,中频电源可用于金属的熔化和铸造;在感应加热领域,中频电源可用于工件的加热和热处理;在电镀和电解领域,中频电源可用于金属的电镀和电解过程。

因此,中频电源行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多元化。

最后,中频电源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由于中频电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除此之外,行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低价的中频电源产品,这对于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中频电源行业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

综上所述,中频电源行业市场近年来表现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多元化,但也面临着发展挑战。

中频电源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加大市场宣传和渠道拓展力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VCO Pulling对于零中频发射机之相位误差的危害

VCO Pulling对于零中频发射机之相位误差的危害

由于现今智能手机要求的RF功能越来越多,这连带使得零件数目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要求轻薄短小[1],而零中频架构,由于具备了低成本,低复杂度,以及高整合度,这使得零中频架构的收发器,在手持装置,越来越受欢迎[2]。

但连带也有一些缺失,其中一项便是所谓的VCO Pulling,如下图[3-6] :在零中频架构中,因为主频讯号的频率与LO相同,所以有可能会泄漏并造成干扰,而整个发射路径中,最可能的泄漏来源为PA输出端与天线端,因为PA输出端的能量最强,因此会以传导方式干扰,而天线端则是会直接以辐射方式干扰,使调变精确度下降,导致相位误差,频率误差,以及EVM都会有所劣化[6]。

由于PA的输入功率范围一向很广,以RFMD的RF3225为例,其输入功率范围为0 dBm ~ 6 dBm,这表示收发器的输出功率,即便扣掉Mismatch Loss与Insertion Loss,仍符合PA的输入功率范围,因此一般而言,较少调校此处的匹配。

然而PA的输入端,其实也是DA(Driver Amplifier)的Load-pull,因此这部分的匹配若没调校好,会使DA的线性度不够,导致在PA输入端,发射性能已经不好,再加上PA是主要的非线性贡献者,如此便会导致PA输出端的发射性能更差[8]。

除此之外,这部分的匹配若没调校好,会因反射而干扰VCO,导致调变精确度下降,如下图[6] :而PA输入端的匹配电路,其摆放位置需依平台而定,例如若为MTK的MT6252,则需靠近收发器,但若为高通的WTR1605L,则需靠近PA[8-9]。

由[10]可知,像WCDMA这种会用到振幅调变的讯号,只能用线性PA作放大,亦即在升频过程中,是采用所谓的I/Q Modulation,如下图[11] :I/Q Modulation是直接将数字讯号的I/Q讯号,直接升频成RF讯号,因此容易在混波过程中,产生带外噪声,若带外噪声被PA放大,进而增加LNA的Noise Floor,会导致灵敏度变差。

飞机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飞机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飞机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在整个飞机通信体系中,无线电导航十分重要,用以保证飞机飞行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校飞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要对飞机飞行导航监视进行准确高效的校核,也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深度问题探析,如此才可以为飞机平安飞行提供保障。

本文分析当前中国飞机所采用的通信设备,并从多种角度进行问题探析,由此来完善对飞机通信引导监视系统的校飞设计,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和可靠性,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飞机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引言目前航电系统架构领域都是围绕各自的问题域开展研究工作。

如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架构以背板总线、软件架构和网络传输模型为基础,解决了航空计算机领域适航性和开发性问题,并不适合高带宽、低延时、逻辑简单但算法复杂的无线电领域。

而在机载无线电领域采用模块化高度综合技术通过公用和共用资源的方式,在少量硬件模块上集成多个无线电功能的方式,提高产品的体积、重量、功耗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但因其逻辑功能与物理组成完全解耦,各功能间的独立性无法单独证明,故常应用于战斗机机载系统,并不适用于有适航要求大中型飞机。

1飞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校飞方案的价值分析由于国民经济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国的航空事业尤其是飞机飞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利用飞行校验的技术检验飞机与导航方面的监视设施尤为重要。

由于飞机检测活动中可能被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合理设计有效、适宜的飞机无线电导航监测系统校飞方法就相当关键。

采用地面监测方法,风险管理效果并非最好,此时还必须进行设备金鼎标定与检查,因此对飞机通信导航监测仪器来说,必须真正的充分发挥其作用,才可保障飞行的安全和稳定。

2飞机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2.1无线电综合管理无线电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资源管理,实现电源、时钟源、频率源、加解密资源、信号处理资源、信道处理资源等资源的统一管理;任务管理,实现单天线多功能承载任务、单功能多天线协同任务、多功能多域协同任务、系统健康状态监控等功能任务的集中管理;系统管理,实现多链路信息处理、传感器数据融合、音频交换等系统综合功能的管理。

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

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

第49卷第2期2022年2月Vol.49,No.2Feb.2022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郭慧民1,2,阎跃鹏1,2†(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为了精确消除零中频接收机中的直流偏移并快速响应射频接收机增益调整时引入的输入直流偏移变化,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该电路结合了模拟型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技术的优势,在降低输出直流偏移的同时缩短了响应时间.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用于实时地自动消除各级输入的直流偏移,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通过自动校准进一步减小接收机的最终输出直流偏移.同时提出了一种接收机增益自动校准电路,能够自动校准零中频接收机I/Q通路的增益失配.采用65nm CMOS工艺实现了集成直流偏移消除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和增益自动校准电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最大输出直流偏移为2mV,增益调整具有严格单调性,自动校准后的输出I/Q增益失配小于0.1dB.该电路具有响应快、仅需开机自动校准和无需数字基带电路参与等优点,完全满足IEEE802.11ax-2021等宽带通信接收机的系统要求.关键词:半导体集成电路;零中频接收机;宽带通信系统;直流偏移消除;I/Q增益失配自动校准中图分类号:TN43文献标志码:ADC Offset Cancellation and Gain Mismatch Auto-calibrationin Zero-intermediate-frequency ReceiverGUO Huimin1,2,YAN Yuepeng1,2†(1.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Abstract:To achieve the accurate output direct-current(DC)offset cancellation with fast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input DC offset introduced by the gain adjustment in the zero-intermediate-frequency receiver,a hybrid DC offset cancellation circuit is proposed.The circu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nalog and digital DC offset cancel⁃lation technology,minimizing the output residual DC offset and reducing the response time.The analog DC offset cancellation can automatically eliminate the input DC offset at each stage in real time,and the digital DC offset can⁃cellation further reduces the final output DC offset of the receiver by automatic calibration.An I/Q mismatch calibra⁃tion circuit is also proposed to automatically calibrate the I/Q gain mismatch of the zero-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The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circuit with the proposed DC offset cancellation and the gain mis⁃match automatic calibration circuit are fabricated in65nm CMOS process.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收稿日期:2021-08-11作者简介:郭慧民(1979—),男,北京市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通信联系人,E-mail:*****************.cn文章编号:1674-2974(2022)02-0160-09DOI:10.16339/ki.hdxbzkb.2022225第2期郭慧民等: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maximum output DC offset of the PGA is 2mV and the gain adjustment is strictly monotonic.The output I/Q gain mis⁃match after automatic calibration is less than 0.1dB.The circuit has fast response time and only needs power-on cali⁃bration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digital baseband circuit.The performance of the circuit fully meets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of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such as IEEE 802.11ax-2021receiver.Key words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zero-intermediate-frequency receiver ;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direct-current (DC )offset cancellation ;I/Q gain mismatch automatic calibrationIEEE 802.11ax-2021(也称作WIFI 6)[1]是下一代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该标准于2021年2月由IEEE 正式批准.符合IEEE 802.11ax-2021标准的射频收发机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与LTE [2]和传统WLAN [3-4]等宽带系统类似,零中频射频接收机是适合于IEEE 802.11ax-2021系统的射频接收机架构.但是,在射频接收机中,直流偏移会导致接收机中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饱和,使其后的模数转换器以及整个接收机功能失效.传统的用于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技术可以分为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5-7]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8]两类.文献[5-7]中采用的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技术虽然电路形式不同,但其原理都是通过检测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直流偏移,利用负反馈环路实时地在放大器输入端进行补偿,以快速响应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入直流偏移的变化.但是,由于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中用于检测输出直流偏移的检测放大器自身也存在直流偏移,因此仅采用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会存在较大的残留直流偏移.例如,文献[5]中的残留直流偏移达到14mV .文献[8]中的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通过基带输出的数字控制字可以将放大器的输出直流偏移减小至5mV ,但需要数字电路根据模数转换器的输出数据计算出放大器的输出直流偏移值并消除.因此,电路响应时间长达5.7ms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数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同时实现精确的直流偏移消除和对输入直流偏移变化的快速响应.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接收机增益自动校准方法,并与集成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实现于同一测试电路中.1集成直流偏移消除和I/Q 增益失配校准的零中频接收机图1所示为零中频接收机的典型架构.射频信号经过匹配电路进入低噪声放大器后,经过下变频混频器分为I 通路和Q 通路后分别经过信道选择滤波器进行信道选择.其后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通常图1集成直流偏移消除和I/Q 增益失配校准的零中频接收机架构Fig.1Zero-IF receiver architecture with DC offset cancellation and I/Q mismatch calibration匹配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I/Q 增益失配校准ADC 下变频混频器信道选择滤波器Q 通路频率综合器下变频混频器信道选择滤波器I 通路1/2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晶体振荡器ADC 晶体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161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具有较高的增益,用于将信号进一步放大至符合模数转换器(ADC)的输入量程.本文提出的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集成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中.零中频接收机中通常需要I/Q增益失配消除电路,以确保模数转换器输出给数字基带的I/Q两路信号具有相同的幅度[9-12].本文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设计了一种I/Q增益失配自动校准电路,无需数字基带电路参与即可实现增益失配的自动校准.图2为集成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架构.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由五级放大级组成.其中,第一级到第三级采用相同的电路,每级实现0~15dB的增益,增益步长为5dB.第四级采用固定4dB增益加上0dB、4dB和8dB三档可调增益.第五级采用6dB增益加上0dB、1dB、2dB和3dB四档可调增益.通过适当的数字编码,可将放大器的6位增益控制位对应到各放大级的增益控制位,实现10~66dB的增益调节范围和1dB的增益调节步长.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包括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如图2所示,三个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分别位于第二级放大级输出与第一级放大级输入之间、第四级放大级输出与第三级放大级输入之间和第五级放大级输出与输入之间.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位于第五级放大级,用于消除模拟型直流偏移电路3产生的残留直流偏移.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将分别在第2节详细讨论.2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2.1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图3为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放大级和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为了简明起见,图中以第五级放大级为例,即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位于同一放大级输出与输入之间.其它各级放大级和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采用与此类似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放大级采用差分电阻反馈放大器架构,通过反馈电阻R f与输入电阻R i的比例确定放大级的增益,以实现精确的增益控制.控制电阻连接的开关由PMOS管和NMOS管并联组成的传输门实现,置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这是由于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闭环工作时,输入端为“虚地”点,信号幅度很小.因此,可以避免放大级输入的大幅度信号通过传输门开关时引起的非线性效应.保持导通状态的开关SW_dmy与反馈电阻R f串联,以提高反馈电阻与输入放大级INSW1SW nSW nSW1SW2R i2R inON++--SW_dmy R fOP IPSW_dmyR4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直流偏移检测放大器R1运算放大器++--VosR i1R i1R i2R inR fR2C2C1R3SW2图3放大级与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Fig.3Amplification stage and analog DC offset cancellation电阻间的匹配精度.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由电阻、电容和检测放大器构成.检测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分别连接放大级的输出和输入,以形成负反馈网络.这个负反馈网络会在放大级的输出与输入间形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1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2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3第一级:0/5/10/15dB第二级:0/5/10/15dB第三级:0/5/10/15dB第四级:4+(0/4/8)dB第五级:6+(0/1/2/3)dB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ONOPINIP图2集成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架构Fig.2Architecture of programmble gain amplifier with hybrid DC offest cancellation 162第2期郭慧民等: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成高通频率响应,从而消除输入和放大级自身的直流偏移.通过调整电阻R 1和R 2值和电容C 1和C 2值,可以调整高通频率响应的-3dB 频率点位置.在调整增益时,可以将R 1和R 2旁路以减小响应时间.R 3和R 4用于将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转化成电流,控制放大级的输出直流偏移.图4示出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供电电源启动时各种工艺角(FF ,TT ,SS ,SF ,FS )和高低温度(-40℃,27℃,125℃)组合下的瞬态仿真结果.仿真时设置放大器输入为直流信号,输入直流偏移为40mV ,增益为最大值,以考察最差情况下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性能.可见,在所有工艺角和温度组合下,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差分输出电压都不会出现饱和,并且都可以在1µs 内稳定到接近输出共模电压.这反映出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快速响应的特点.1.21.11.00.90.80.70.60.50.40.30.20.10电压/V2.12.22.3 2.42.5 2.62.7 2.82.93.0时间/µs图4各种工艺角和温度下的瞬态响应仿真结果Fig.4Simulation result of transient responseunder various process corners and temperatures 虽然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具有响应时间短、无需数字基带电路参与等优点,但它是基于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中的检测放大器对放大级输出直流偏移的检测结果进行补偿的.由于器件的匹配精度所限,检测放大器并不是一个理想放大器,其自身也存在直流偏移.如图3所示,检测放大器自身的直流偏移可以等效为放大器输入端存在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V OS .它会被检测放大器放大后进入放大级反馈环路,进而被放大级放大,导致放大级输出残留的直流偏移.该残留直流偏移无法通过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消除,必须由其它校准电路对其进行补偿才能消除.而且,检测放大器的直流偏移值主要由器件的匹配精度决定,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实际电路设计中,即使牺牲面积,将检测放大器的晶体管尺寸设计得非常大,仍难以在量产时将所有芯片的最大输出直流偏移减至5mV 以下.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产生的残留直流偏移不仅存在于第五级放大级输出,同样也存在于第二级和第四级放大级输出.但分析表明,它们不会对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最终输出直流偏移产生贡献.如图5所示,来自前级下变频混频器的输入直流偏移会被位于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的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1补偿.它产生的残留直流偏移1可以看作第三级的输入直流偏移,将会被位于第三级和第四级之间的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2补偿.类似地,残留直流偏移2会被位于第五级的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3补偿.因此,它们不会构成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最终输出直流偏移.但是,由于第五级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最后一级放大级,其后不再有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如果没有其它补偿措施,它产生的残留直流偏移3就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最终输出直流偏移.如前文分析,第五级的残留直流偏移由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直流偏移和放大级的增益共同决定.虽然不同芯片产生的残留直流偏移值会随机分布,但是对于每个确定的芯片,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直流偏移是固定不变的.放大级的输出残留直流偏移只会随放大级增益不同而变化.由于第五级放大级只有四档增益控制,如果能够针对每档增益控制进一步补偿残留直流偏移,就可以使整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所有增益控制下的输出直流偏移都减为最小.因此,本文在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的基础上,在图5残留直流偏移消除原理Fig.5Principle of residual DC offset cancellation被补偿残余直流偏移2输入直流偏移INIP 残余直流偏移1+++---被补偿被补偿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1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2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3被补偿+-OP ON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残余直流偏移3163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最后一级设计了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通过自动校准进一步消除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残留直流偏移.2.2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图6示出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放大级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的架构.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由自动归零比较器、控制状态机和数模转换器组成,仅应用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最后一级.自动归零比较器用于比较放大级的输出OP 端和ON 端的电压,将比较结果经过控制状态机处理后输入8位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的输入连接至放大级的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以控制放大级的输出直流偏移.进行校准时,首先通过导通开关SW0连接放大级的输入IP 和IN 端,使校准过程中放大级不受前级输出影响.自动归零比较器比较OP 端和ON 端的电压,控制状态机根据比较器的输出通过二进制搜索算法将控制字输出给数模转换器,用于调整放大级的输出直流偏移.经过8次比较后可以得到优化的8位数模转换器控制字,使OP 端和ON 端的电压差值,也就是放大级的残留直流偏移减至最小.由于输出残留直流偏移会随放大级的增益不同而变化,所以需要针对放大级的每档增益控制分别进行一次校准.全部校准完成之后,将得到的数模转换器的控制字存储于芯片的寄存器中.正常工作时,使用与增益控制对应的8位控制字作为数模转换器的输入,即可实现对放大器残留直流偏移的精确校准.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自动归零比较器放大级SW0SW n SW n SW1SW2ON R i1R in SW_dmy++--SW_dmy R fOP数模转换器控制状态机R i1R i2R i2SW2SW1R in R f图6放大级与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Fig.6Amplification stage and digital DC offset cancellation图7(a )示出了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中的自动归零比较器电路.自动归零比较器由采样电容、放大器和由非交叠时钟CLK 和CLKN 控制的开关组成.相位1时,CLK 为高电平,CLKN 为低电平;相位2时,两者相反.相位1时,SW2断开,SW1和SW3导通,放大器闭环形成一个单位增益放大器.只要放大器的增益足够高,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就近似等于V REF ,形成一个“虚地”点,将IP 端的电压采样至电容上.在相位1时,放大器中的SW0也保持导通,形成密勒补偿,保证闭环放大器的稳定性.在相位2时,SW2导通,SW1和SW3断开.将IN 端电压连接至采样电容左端.由于采样电容上的电荷保持守恒,IP 端和IN 端的电压差值将表现为放大器负极输入端和V REF 的差值,实现了对IP 端和IN 端电压的比较.在相位2时,由于SW3断开,放大器开环工作,起到比较器的功能.同时SW0断开,密勒补偿不再起作用,提高了比较器的响应速度.密勒电容SW1(CLK )SW2(CLKN )SW3(CLK )CLKNDOV OSV REF V X+-IPSW0OUTIN IPIN(a )自动归零比较器电路V REFPD 7R R R R RR R R R R R RR D 2D 1D 0R R R R R R R R RR R f -++-Ro Ro OUTNOUTP RRRV REFNR fD 7D 2D 1D 0(b )差分R-2R 数模转换器图7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中的主要模块Fig.7Key modulesin digital DC offset cancellation与模拟型直流偏移电路中的检测放大器类似,自动归零比较器中的放大器也存在输入直流偏移,在图7(a )中等效表示为在放大器负极输入端存在一个直流电压V OS .记V X 点的电压在相位1时为V X 1,在164第2期郭慧民等: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相位2时为V X2.则相位1时,运算放大器闭环工作,得到公式V REF=V X1(1)相位2时,根据采样电容电荷守恒,得到公式V IP-V IN=(V X1+V OS)-(V X2+V OS)=V REF-V X2(2)可见,由于在对IP和IN端电压的两次采样中都包含了放大器自身的输入直流偏移V OS,理论上可以将V OS完全消除,实现高精度的电压比较.实际电路中,自动归零比较器的比较精度可以小于1mV.图7(b)示出了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中的数模转换器电路.数模转换器采用8位差分R-2R架构,有利于减小电阻的总面积和简化放大器的设计[13-15].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经过输出电阻R O转化为输出电流,反馈至放大级中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以控制放大级的输出直流偏移.控制状态机采用传统的二进制搜索算法,逐次逼近到最优的输出控制字.最终的校准精度由自动归零比较器的比较精度和数模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共同决定.3I/Q增益失配自动校准由于接收机的输入信号的功率大小会受到发射机信号发射功率变化以及信道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接收机需要具有自动增益控制机制,以将图1中ADC的输入信号幅度调整至适合ADC采样的范围.通常,自动增益控制算法由数字基带电路实现,不包含于射频接收机中.数字基带电路根据ADC输出的多位数字码计算出ADC输入的模拟信号的幅度,通过负反馈控制系统,调整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值,直到ADC的输入信号幅度达到预期值.自动增益控制要求接收机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具有单调的增益控制,以形成有效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在零中频接收机中,I通路和Q通路的增益失配会导致I、Q两路信号发生混叠,造成有效信噪比降低.传统的增益失配补偿方法通常由数字基带电路实现[16-18].但是,数字基带电路只能处理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计算精度会受限于模数转换器的转换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无需数字基带参与的增益失配自动校准方法.图8(a)示出了该电路的架构.I 通路和Q通路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通过一个电压幅度检测器将放大器输出的中频信号幅度转化为直流电压.使用图7(a)所示的自动归零比较器比较I通路和Q通路中电压幅度检测器的输出直流电压的差值,就可以得到I通路和Q通路的增益差值.PGA_QPGA_I电压幅度检测器自动归零比较器控制比较器I/Q增益精细调节SM(a)增益失配自动校准电路SW14INIPCMR sR p14R p2R p3R p1SW3SW1SW2ONSW1SW2SW3SW4R p14R p3R p2R p1OP R s(b)I/Q 增益精细调节电路ctrl<4∶0>=10000i=4ctrl<4∶0>=10000Startcomp=1?Nctrl<4∶0>=01111ctrl<i-1>=1ctrl<i-1>=0ctrl<i-1>=1i=i-1ctrl<i-1>=0i=i-1ctrl<i-1>=1i=i-1ctrl<i-1>=0i=i-1comp=1?YN NYN NYFinishi=0?i=0?comp=1?(c)控制状态机流程图图8增益失配自动校准及状态控制机Fig.8Gain mismatch automatic calibration andcontrol state machine在传统电阻反馈放大器中,反馈电阻或输入电阻通常与控制开关串联以实现增益控制.但是常用的传输门开关会引入随工艺和温度变化寄生电阻,进而影响增益精细调节的单调性和准确度.图8(b)165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示出了本文提出的采用电阻分压阵列实现的增益精细调节电路,它位于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第三级与第四级之间和第四级与第五级之间,共有5位数字控制.其中R p1~R p14远大于R s .当只有开关SW1导通时,输出差分电压V OUT 为V OUT =V OP -V ON =[R p1/(R p1+R s )]·(V IP -V IN )(3)对应的电压增益G 为G =20·log [R p1/(R p1+R s )]dB(4)例如,当R s /R p1=1/126时,对应的增益值为约-0.07dB .由于R p 远大于与其串联的传输门开关的导通电阻,传输门开关的导通电阻值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对增益的影响都可以忽略.设计中只要确保R p14<R p13<…<R p1,就可以实现单调的增益精细调节.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I 通路和Q 通路各自具有步长约为0.07dB 、调节范围约为2dB 的增益精细调节功能,能够将接收机的I/Q 通路的增益失配校准到小于0.1dB .图8(c )示出了控制状态机的流程图.通过控制状态机中的二进制搜索算法,分别控制I 通路和Q 通路的增益精细调节电路,使增益差值达到最小.校准时,可以依次对I 、Q 通路进行校准,直到得到最小增益差值所对应的控制字.将控制字存储于寄存器中后,可以关闭校准电路以节省功耗.由于中频信号是由射频输入信号经过整个接收机通路产生,因此可以实现对接收机总增益失配的校准.4测试结果图9示出了集成直流偏移消除和增益校准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测试样片照片,包含完全相同的I 通路和Q 通路电路,以对称布局排列,总面积为0.4mm 2.中间部分为I/Q 通路的共用电路,包括电流偏置及控制位译码器等电路.图9测试样片照片Fig.9Die micrograph of testing sample图10(a )示出了9块样片中仅开启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和开启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两种模式下测试得到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直流偏移值.可见,仅开启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时,有些样片中的输出直流偏移也可以低至2mV ,个别样片可以低至1mV .这是由于部分样片中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3中的检测放大器本身的输入直流偏移已经很小.但是,也有些样片的输出直流偏移超过2mV ,甚至达到12mV .这体现出了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直流偏移值受器件匹配精度影响而出现的随机分布特点,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一致.在开启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也就是经过数字校准后,全部样片的输出直流偏移值都不超过2mV (其中9号样片为0mV ).这表明混合型直流偏移电路中的数字校准电路达到了设计预期的性能,进一步补偿了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引入的残留直流偏移.输出信号线性度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放大器由多级闭环放大级组成,当每级放大级设置为最大增益时,反馈深度最小,所对应的线性度也最差.图10(b )示出了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得到的样片编号/号码121086420-2-4-6-8输出直流偏移/m V123456789仅开启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开启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a )9个样片在不同模式下的输出直流偏移值100-10-20-30-40-50-60-70-80-90功率/d B m51015202530基频:3.95dBm三次谐波:-60.69dBm频率/MHz(b )输出信号线性度测试图10输出直流偏移值及信号线性度测试Fig.10Output DC offset and signal linearity measurement166第2期郭慧民等:零中频接收机的直流偏移消除和自动增益校准最大增益下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输出频谱,以评估在最差条件下放大器的线性度.可见当输出频率为8MHz ,输出幅度约为4dBm 时,最大谐波为三次谐波,其值小于-60dBm ,谐波抑制比超过64dB ,表明放大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如第3节所述,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增益控制的单调性对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至关重要.图11(a )示出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单调性测试.可见,在整个增益调节范围内,增益调节步长在0.7dB 到1.2dB 之间,满足约1dB 步长的设计要求,并且增益控制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增益步长的误差主要来自每级放大级中反馈电阻与输入电阻之间在制造工艺中的失配以及各放大级之间的绝对增益值的失配.图11(b )示出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不同增益设置下的增益精细调节测试.可见,在各种增益下,增益精细调节都可以保证单调性,自动校准后的输出I/Q 增益失配小于0.1dB .1.21.00.80.60.40.20增益步长/d B11203040506066增益设置/dB(a )增益单调性测试706050403020100增益值/d B 1815222936435057647178859299106精细步长调整控制字/号码(b )增益精细调节测试图11增益测试Fig.11Gain measurement表1示出了本文提出的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与文献报道的电路关键参数性能比较.可见,由于结合了模拟型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技术的优点,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能够同时实现最小的直流偏移和最短的响应时间.表1关键参数性能比较Tab.1Comparison on performance of key parameters文献[5][6][7][8]本设计直流偏移消除方法模拟型模拟型模拟型数字型混合型残余直流偏移电压<14mV ——<5mV <2mV响应时间<21.3µs ——0.7~5.7ms <1µs5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该电路结合了模拟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实时补偿和数字型直流偏移消除电路自动校准的优势,同时实现了精确直流偏移消除和对输入直流偏移变化的快速响应.I/Q 增益失配自动校准电路能够独立工作,无需数字基带参与,只需开机自动校准即可消除I/Q 增益失配.对多个样片的测试结果表明,增益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直流偏移为2mV ,增益步长在0.7dB 到1.2dB 之间,增益调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并且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输出信号线性度都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经过自动校准后的放大器输出I/Q 增益失配小于0.1dB .与传统直流偏移消除和I/Q 增益失配校准电路相比,该电路具有输出直流偏移小、响应时间短、无需数字基带参与等多项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下一代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x-2021等宽带通信系统中.参考文献[1]IEEE 802.11ax-2021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1:En⁃hancements for High-Efficiency WLAN [S ].New York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21:36-704.[2]MIKHEMAR M ,KAHRIZI M ,LEETE J C ,et al .A Rel-122G/3G/LTE-Advanced 3CC cellular receiver [J ].IEEE Journal ofSolid-State Circuits ,2016,51(5):1066-1079.[3]AHOLA R ,AKTAS A ,WILSON J ,et al .A single-chip CMOS167。

探讨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前景与发展

探讨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前景与发展

探讨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前景与发展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中波广播信号的发射设备,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中波频段,提供更加清晰和稳定的广播信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在广播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前景和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前景与发展,分析其在广播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地位和作用中波广播一直以来都是广播行业中的重要频段之一,其覆盖范围广,传播效果好,是许多广播电台的首选频段。

而传统的中波广播发射机存在一些问题,如信号受干扰、覆盖范围受限等,制约了中波广播的发展。

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出现,为中波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数字技术在广播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数字化趋势明显。

传统的中波广播发射机大多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而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则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

数字化技术不仅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量,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如数据广播、多媒体广播等,可以满足用户对广播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网络化趋势明显。

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网络化技术,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实现多地点联动,提高了覆盖范围和传输效率,使广播服务更加便捷和实时。

智能化趋势明显。

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调整和优化,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智能化技术可以使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化,可以根据环境和用户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方面,这些趋势的出现将为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虽然数字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前景和发展备受期待,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接收机各种中频的优缺点对比

接收机各种中频的优缺点对比

接收机各种中频的优缺点对比射频电路按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发射机、接收机和本地振荡电路。

对于接收机来说,主要有三种,超外差接收机(heterodyne receiver)、零中频接收机(homodyne receiver)和近零中频接收机,这三种接收机可以说各有优缺点,那么在设计射频接收机时到底应该应用哪一种呢?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想根据我阅读的一些文章文献,对于题目中提到的三种接收机的优缺点及应用作一个总结归纳,以便将来设计时应用。

超外差式接收机(heterodyne receiver):优点(benefits):1.超外差式接收机可以有很大的接收动态范围2.超外差式接收机具有很高的邻道选择性(selectivity)和接收灵敏度(sensitivity)。

一般超外差式接收机在混频器前面会有一个预选射频滤波器,在混频器后面还会有一个中频滤波器。

这就使得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抑制很强的干扰。

3.超外差式接收机受I/Q信号不平衡度影响小,不需要复杂的直流消除电路。

缺点(drawback):1.由于超外差式接收机一般会用到一级或几级中频混频所以电路会相对于零中频接收机复杂且成本高集成度不高。

2.超外差式接收机会用到很多离散的滤波器,这些滤波器可以是SAW或陶瓷的,但一般比较昂贵,而且体积较大,是的集成度不高,成本也较高。

3.超外差式接收机一般需要较高的功率消耗。

应用:相干检测的方案中(QPSK、QAM)。

零中频接收机(homodyne receiver):优点(benefits):1.零中频接收机可以说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一种接受机,体积小,成本也很低,但是如果到了VHF频段设计零中频接收机将变得非常复杂、困难。

因为频率越高,IQ解调器所用到的本振很难做到正交,频率也很难做到很准确,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增加AFC电路,自动控制本振频率。

2.功率消耗较低。

3.不需要镜像频率抑制滤波器,同样减小了体积和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中频趋势小型化大势所趋,零中频崭露头角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微电子和通信技术出现了革命性的发展,集成电路和个人数字通信系统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974年Motorola推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寻呼机(Pager),此后寻呼系统的发展一度风靡全球。

寻呼机、手机这类个人通信装置由于随身携带,所以必须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并且非常省电。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设计者们绞尽了脑汁。

大家的共识是尽量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将电路元件做在芯片内部,也就是提高电路的集成度。

但是对于超外差接收机来说,至少有两个元件是到目前为止无法集成到芯片上去的,这就是它的镜频抑制滤波器和信道选择滤波器。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选择性,信道选择还可能用到一些较为昂贵的器件如声表面波(SAW)滤波器。

这时,又有人想到了零中频接收机。

我们已经知道,零中频接收机⑴不存在镜频问题;⑵只要用低通滤波器来选择信道,而低通滤波器的集成技术已经很成熟,即使集成有困难,也可以用廉价的电容和电感来实现。

凭这两点,可以只用极少的片外元件而达到极高的集成度。

1980年,第一个实用的零中频寻呼机终于诞生,这也是第一个小型化的个人数字通信接收机。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一对正交混频器(Quadrature Mixer)变频后产生两个正交的零中频信号I和Q,这两个信号随后被低通滤波和限幅放大。

由于使用简单的二进制FSK调制,最后的解调过程甚至可以用一个D触发器来完成。

在大量改进的基础上,Philips在其UAA2080系列寻呼机中成功地应用了零中频结构。

32引脚的芯片中包含了低噪声放大器、正交混频器、信道选择滤波器、限幅放大器、FSK解调器以及本振及带隙参考源等电路模块,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与超外差式相比并不逊色,而片外元件总数不到40个,其中绝大多数是电容电阻。

要知道,即便是数字电路芯片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外围元件。

理想与现实之间,要直接不太容易不知不觉,寻呼业的热潮开始消退,但零中频结构却魅力凸显,面对个人移动通信的汹涌浪潮,人们开始尝试将它用到手机中,但是这次奇迹并没有再现。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揭示了症结所在。

直流漂移(DC Offset)零中频结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号一开始就被搬移到直流频段,这虽然是设计者所希望的,因为可以节省很多价格不菲的元件,但不幸的是这一频段很不干净”因此信号还没来得及获得足够的增益就被很强的低频干扰和噪声污染”了。

一个最广为人知的问题是本振信号的泄漏所引起的直流漂移。

由于在电路中总是存在一些寄生的元件,信号与信号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离,总有一部分信号会发生泄漏。

在一个实际的无线接收机中,本振信号可以漏到混频器的射频信号输入端,进而通过隔离度有限的低噪声放大器到达接收天线。

在这条通路上,一部分泄漏的信号会被反射回来而与接收的有用信号混杂在一起,并重新回到混频器的输入端,再经过频谱搬移出现在直流频段。

这种泄漏后的本振信号与本振信号自身相混频的现象被称为自混频”我们看到,由于零中频接收机的输入信号频率与本振信号频率相同,在混频器的中频输出端除了所需要的零中频信号之外,还混杂了一个不需要的直流分量或直流漂移。

为了使混频电路具有一定的增益,本振信号的幅度或功率通常都会选得比较大,即使经过了泄漏和反射路径上的大幅衰减,最后所造成的直流漂移仍然可以轻易地淹没有用信号。

自混频所引起的漂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接收机周围环境的变化会导致被反射回来的泄漏信号的大小发生起伏,表现为直流漂移的时变性。

引起直流漂移的原因还有电路兀件的不匹配性及其偶次非线性。

低频噪声直流频段另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是低频噪声。

最常见的低频噪声为闪烁噪声(flicker noise),也常被称为1/f噪声,因其功率谱密度近似正比于频率的倒数而得名。

闪烁噪声存在于所有的有源器件和一些电阻中,主要是由半导体的一些缺陷引起的。

对策和无奈直流漂移和低频噪声是零中频接收机的致命伤,但是在寻呼机中却没有造成大的伤害,原因在于传统寻呼系统使用了简单的二进制FSK调制方式。

从频谱上看,仅有少量的信号能量存在于中心频率附近,如图3(a)所示,经过混频之后,可以牺牲这部分能量而使用电容隔直流的办法将大部分的直流漂移和低频噪声滤除,这也就是零中频寻呼机所采取的对策,事实证明它非常有效。

然而在象GSM这样的系统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GSM采用了GMSK调制。

如图3(b)所示,GMSK信号中心频率附近能量十分集中,使用简单隔直流的方式将对信号造成严重破坏。

看起来,直接变频到零中频的设想并不是一条畅通无阻的捷径。

知其不可而为之,识实务者为俊杰面对存在的困难,仍然有人知难而上,力求攻克以直流漂移为主的种种难题;也有人穷则思变,力图绕过重重障碍,另辟蹊径以达到零中频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疋的成果。

直流漂移的消除根据直流漂移的成因,可以大致把它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要是由上文提到的本振信号的自混频所引起,它是时变的动态漂移;第二类则是由于电路元件的误差和失配所引起的直流工作点的漂移,相对来说,它是一种静态的漂移,可以通过一些微调措施来解决。

(实事上,元件的不匹配将导致偶次失真,同样会产生随输入信号幅度而变化的直流成份。

但是由于信号本身相当微弱,与自混频效应相比,这种直流漂移量相对较弱。

)•谐波混频针对自混频现象产生的根源,人们提出使用二次谐波混频作为解决方案。

谐波混频与普通混频的区别在于,它所产生的中频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与本振频率某次谐波之差,如果用fRF,fLO和fIF分别表示射频信号、本振和中频频率,那么在二次谐波混频中它们的关系是fIF = |2 Xf LO —fRF |这样,本振信号的泄漏和反射在混频器中频输出端所产生的自混频信号频率仍然是fLO,而不是直流。

图4给出了一个二次谐波混频的电路原理图,根据文献报道,它可以将自混频引起的直流漂移抑制到噪声水平。

但这里的问题是,由于使用谐波分量,电路的增益和噪声性能均有所下降,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为了更加精确有效地消除直流漂移,在一些设计中采用了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的办法,通过专门的算法对漂移量进行实时的测量和动态的补偿。

例如在一个时分多址(TDMA)系统中,接收机在工作间隙测量并存储直流漂移量作为参考,工作时再从信号中减去这个参考量。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各种直流漂移以及部分的低频噪声,但由于需要一个无输入信号时的参考漂移量,它在非分时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困难。

—|•系统设计能提供的帮助对比寻呼和移动通信这两个系统,我们看到如果在系统设计时能够考虑在信号的中心频率附近预留一些带宽以方便消除直流漂移,将大大简化零中频接收机的设计。

当然,这个要求对频谱资源极其宝贵的移动通信系统有些过分,但在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 802.11a)中却成为了现实。

接收机结构的改进与创新无镜频干扰、无需咼Q值中频滤波器,这是零中频接收机之所以具有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结构细节而去寻求实现这些特点的更有效的途径。

于是,我们看到了所谓的低中频(Low IF)和类零中频的接收机结构。

•低中频接收机为了降低对中频滤波器的要求同时又尽量避免直流漂移和低频噪声的影响,可以考虑将中频选择在较低但非零的频率上,这就是所谓的低中频接收机。

如前文所述,降低中频频率的直接后果是加大了镜像频率的抑制难度。

利用高Q值的射频滤波器滤除镜频的做法显然有违设计者的初衷,同时也是不太实际的。

因此低中频接收机普遍采用了正交的镜频抑制混频器和多相滤波器,这两者都是利用信号和镜像干扰经过混频之后存在的相位差异来区分信号和干扰的。

镜频的抑制度对两条正交通路的幅度和相位匹配情况非常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收机的性能;多相滤波器常用RC网络实现,对镜频抑制有显著帮助,但对信号有衰减,幸而在这之前信号已经被初步放大,RC网络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

•二次变频宽中频(Dual-Conve rsion with Wideba nd First IF) 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在第一次变频时将整个信号频段搬移到一个较高的中频,第二次变频输出是零中频,而信道选择就在第二中频通过低通滤波实现。

为抑制镜频,两次变频都使用了所谓的复混频(Complex Mix in g)技术,这与低中频接收机的镜频抑制原理是基本相冋的,也就是在混频过程中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最终获得镜像干扰的冋相和反相信号,相加后使之相互抵消,而有用信号则相互增强。

•二次变频滑变高中频(Dual-Co nversion with Slidi ng High First IF)接收机据笔者所知,这种结构(见图5)是在1998年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提出来的,很凑巧,当时它也是应用在寻呼机中。

与低中频和宽中频接收机不同,这里的第一中频频率较高,而且是变化的。

具体来说,它的第一本振频率设在射频信号频率的4/5处,因而第一中频频率等于射频信号频率的1/5,即flF1 = 0.2fRF ;第二中频为零,即第二次变频为直接变频。

换句话说,第二本振频率(也就是第一中频频率)等于第一本振频率的1/4。

基于这种关系,第二本振可以将第一本振四分频后得到,四分频的结果是自然地获得了第二本振所需要的正交信号,从而省却了额外的正交信号发生电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镜频抑制、中频滤波和直流漂移等方面的情况。

结语以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高度集成为目的的无线收发机的研究工作仍然在继续,零中频、低中频以及其它类零中频、类低中频结构各展所长,都希望占得一席之地,但超外差的老大地位依旧稳固,谁能够最终胜出的结论现在下还为时过早。

最重要的是,从零中频和其它接收机结构的出现和演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所起的作用,正是不断的创新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从这一点来说,有无创新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